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推进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科技扶贫示范村建设研究

2023-02-25 来源:汇智旅游网


推进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科技扶贫示范村建设研究

科技扶贫示范村已在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发挥了试点示范、引导推广和长期指导等作用。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亟需继续增进科技扶贫示范村建设共识,进一步强化示范村建设的政府主导,不断促进示范村建设外部资源整合,全面激发基层干部群众的自觉参与,积极发展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从而推进科技扶贫示范村建设的提档升级。

标签:科技扶贫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 示范村建设

科技扶贫是我国开发式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家科委(后改称:国家科技部)于1986年提出并在农村组织实施,其宗旨是应用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来改革贫困地区封闭的小农经济模式,从而提高农民的科学和文化素质,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推动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农民脱贫致富。①作为科技扶贫的重要载体,科技扶贫示范村已经在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发挥了试点示范、引导推广和长期指导等作用。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亟需推进科技扶贫示范村建设的提档升级。

一、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科技扶贫示范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自然条件普遍比较恶劣,地理位置较偏远,基础设施薄弱,信息比较闭塞,以及公共财力投入不足,引进龙头企业不理想,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缓慢,农民外出务工多等原因,科技扶贫攻坚的任务重、压力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亟须抓紧妥善解决科技扶贫示范村建设的矛盾问题。

1.推进科技扶贫的共识不很强烈

由于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农耕历史比较长,往往处于农业生产价值链的最低端,农业的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非常差,许多村民的文化素质偏低,接受科技能力十分有限,容易安于现状,因而难以对科技扶贫方式产生出特别强烈的欲望。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单位对推进科技扶贫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其可持续的关注度和兴奋度有了进一步的降低,它们更多地期盼诸如救济式扶贫等见效快的输血式扶贫模式。有时,由于加速改变山区农村贫困状况的心情急迫,它们习惯于代替村民进行决策,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村民参与科技扶贫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示范村规划建设管理欠科学

一些科技扶贫示范村的规划建设缺乏科学缜密的调研论证,地域特征和产业特色不够突出,原则性太强,实操性不够,因而难以统筹把握政府经济发展与脱贫致富关系,切实做到区域发展与贫困人口脱贫的齐头并进。一些示范村的建设项目往往自上而下安排,缺乏当地干部群众的充分有效参与,容易出现对基层实际把握不透,进而导致其前瞻性、统筹性、针对性和带动力不明显。此外,项目

的组织方式比较单一,管理机制不健全,评估指标体系不科学,往往由有关责任单位独立组织实施,对照原定指标开展检查验收,缺乏对资金使用效益的科学评估,对项目的有关数据核实、后续开展及总结提升也不够,因而起不到应有的示范带动效果。

3.农村建设外部支持力量分散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脱贫致富已经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形成大扶贫大发展的良好格局。但由于现行单位管理体制分散,相互沟通协调不够,职能整合不力,致使各种扶贫资源缺乏有效契合。仅以涉及“三农”事务的党委政府部门为例,党建、精神文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农业、林业、水利、电力、交通、广电、文化等部门承担了单项、阶段性示范建设任务,并且多数部门配套专项资助或奖励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难以将各系统各部门有限的扶贫资源集中起来办大事、急事、难事,有的甚至出现了闲置浪费,扶贫资源的整体效益严重下降。可以说,“协作集成、合力扶贫”的良好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4.示范村建设资金的缺口较大

作为知识形态,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特别需要科技投入。在目前我国扶贫资金的主要来源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属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占据扶贫资金的绝大比例;各级地方财政的扶贫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但因公共投入面大,支撑力明显偏弱;社会扶贫资金主要是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安排下,源于先富起来的东部地区各级政府财政资金和政府动员组织的当地企业捐款;国内外金融机构和各类国际组织资金也只是选择性地提供一些贷款或援助,这些多元投入机制难以有效满足示范村所需的大量建设资金。毋庸讳言,对于庞大的社会资金,政府动员能力明显不足,特别是农村科技扶贫投入的收益分配机制、利益补偿机制等尚未建立,广大企业和社会组织的资金投入意愿不强。

5.示范村建设的内生能力较弱

受各种因素影响,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科技扶贫示范村干部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整体不高,对一些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服务能力还不强。科技示范户、带头人队伍十分弱小,示范基地、示范户的影响带动效应也亟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都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他们不仅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影响至深,且文化科技素质较低,对科技扶贫的认识不足,很难掌握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因而难以有效地激发他们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此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育不全,凝聚力和自我发展力较差。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区石漠化片区科技扶贫示范村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科技扶贫示范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科技扶贫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

一役。亟需比较借鉴国内外反贫困理论和经验做法,创新思路和对策,整合各类资源,凝聚各方力量,综合推进科技扶贫示范村建设。

1.继续增进科技扶贫示范村建设共识

科技扶贫示范村建设的持续有效推进,亟需继续增进党委政府、市场组织、社会组织和社会个体的整体认同感,切实履行各自的社会责任。着重要强化三种意识:一是强化群众参与式扶贫②意识。农民群众是示范村的主要建设者,也是直接受益者。要加强科技扶贫宣传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示范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基本思路与对策措施,全面增强主人翁意识和权益感,自觉主动地参与科技扶贫,有效推进示范村建设。二是强化科技扶强意识。要加快改变过去以帮扶贫困户为主的做法,突出科技扶贫的特点和优势,着力选择培养一些头脑灵活、家境较好、科技素质高的种(养)殖和加工大户迅速成为“科技强户”、“农技二传手”,让他们用听得懂的语言、看得见的效果,及时将致富新技术新品种传授给乡亲们,形成科技扶贫的良性循环,有力带动贫困户的科技致富。三是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科技扶贫示范村的建设,既要考虑到当地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力,又要考虑人才科技素质的培训提高,同时,还要考虑其对周边乡村的典型示范性和辐射带动力,从而努力实现科技扶贫示范村、周边村屯等诸方面可持续发展。2.进一步强化示范村建设的政府主导

扶贫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社会性强,亟需政府主导推进,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科技扶贫示范村建设更应如此。一是科学规划,规范实施。要将科技扶贫示范村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内容。加强政策研究,列出投资负面清单,对于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提供更多的优惠和便利。切实制订示范村建设的目标步骤、考评指标、监督管理办法、奖惩激励机制等,建立联席会议机构,统筹推进各项建设。二是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投入机制。紧紧抓住我国实施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等机遇,积极争取中央扩大财政投入。应将科技示范村建设经费纳入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并逐步其在提高财政预算中的支出比例。增加金融贷款投入力度,倡导和支持商业银行适度增加科技信贷,支持非银行性金融机构拓展农村信贷业务。不断扩大农业保险产品的数量,增加保险资金投放。以项目开发为载体,采取独资、合资、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出让经营权以及BT、BOT等方式,推动国内外招商引资,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扶贫项目的开发经营。三是健全资金管理和保障体系。要对科技扶贫资金管理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制度。建立健全资金与项目的监督与评估体系,全面吸纳资金提供者、管理者、使用者,尤其是受益贫困人口应参与对科技扶贫资金使用与项目实施的监督。四是创新扶贫开发新机制。要创新扶贫项目的申报、审批、实施、验收以及奖惩机制,增强前瞻性和实操性,确保发挥长期效益。创新扶贫项目的后续管理模式,真正产生辐射带动作用。创新扶贫项目的培训模式,推动“培训跟着项目走”,全面提高扶贫项目效益。五是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要积极扩大特派员范围,既可来自农业教学科研机构科技人员,也包括当地科技示范户、示范基地和专业合作组织人员。优化特派员的年龄、知识结构,不断突出理论性、适用性和示范带动力。健全特派员管理长效机制,激发其服务于科技扶贫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不断促进示范村建设外部资源整合

整合外部资源,增进工作合力,是提升示范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条件。一是促进各类扶贫模式有机结合。要妥善解决贫困农民的生存与发展之间矛盾,区别特点和优势,积极促进救济式扶贫模式、财政扶贫模式、开发式扶贫模式、整体推进式扶贫、科技扶贫模式、对口帮扶模式等模式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示范村发展后劲。二是实现各类示范村融合式发展。要不断增强各实施单位的共识,在总体规划的决策论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科技经济项目的论证与组织、科技成果的推广示范、有关政策的研究与制定、技术人才的培训及引进、科技普及等方面主动配合、协同作战,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地推进各自份内工作。三是创新科技扶贫运作模式。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创新协作机制,鼓励科研单位、中介机构与贫困地区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工作基地。改变简单的科技扶贫方式,进一步完善利益分配和人才引进等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技、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承包、技术入股、合作经营、独资办企业、租赁土地资源以及建立科技全程服务组织和经营机构,沟通现代技术流向少数民族贫困群众的渠道,加快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产品开发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四是健全村级科技推广服务机构。地市级和县级财政要按年度计划拨付一定的推广服务专项经费。探索建立村级科技示范小组、科技推广小组、科技示范户和科普员,把农林科技人才、能工巧匠组织起来,提高农民大规模运用技术的组织化程度。五是密切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要建立广泛的国内外联系交流,积极争取各种国内外资源参与我区科技扶贫活动。加强国内外先进经验做法的比较研究,认真学习借鉴其优势和长处,提高科技扶贫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4.全面激发基层干部群众的自觉参与

科技扶贫示范村建设成效大小,与基层组织和干部群众全方位参与密不可分。一是努力选准科技项目。要尊重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根据自然条件与资源优势,从气候、资源、地形、地貌等特点出发,将传统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择优组合,努力找准当地农业发展方向、产业结构模式和发展路径,合理安排那些辐射带动力明显、可持续发展强的项目。二是加大资助奖励力度。要重视发挥科技扶贫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返乡创业农民的骨干示范作用,开展全程跟踪服务,对于一些地域特征明显、产业带动力强等重大项目,提供适当的经费资助,并对已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项目,公开表彰奖励,以此影响和推动科技扶贫行动的深入扎实开展。三是大力提高干部群众科技素质。要搞好科技现场示范,把复杂难懂的科技知识寓于通俗易懂的演示之中,并结合现场参观、广播讲座、科技电影、幻灯宜传、集市街头咨询等多种形式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培训提高干群素质。利用互联网和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开展现代科技新知识的学习培训。加强乡村科技文化夜校建设,邀请外地科技人才和示范户等开展技术交流培训,在面对面、手把手的学习实践中获取技术要领,着力培训一大批高素质的乡土科技人才。

5.积极发展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村民共同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重要载体,在科技

扶贫事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是制订扶植政策。要抓紧出台有关财政、税收、信贷、市场管理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重点扶持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收集、人员培训、技术推广、市场营销、农产品质量标准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商标认证和品牌创建等工作。二是提供经费资助。要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资助合作组织承担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等任务。设立政府专项扶持资金,整合农口、科技等支农惠农资金,协调争取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适度增加信贷资金,帮助解决合作组织的注册登记、手续审批、生产经营贷款等困难。三是开展技能培训。要充分利用新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平台,依托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本地产业示范基地,全面加强合作组织负责人、专业户、示范户的绿色证书等培训,努力造就一批视野开阔、懂经营、善管理的经纪人队伍和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带动能力强的“领军人物”。四是扎实推进土地流转和林权转让。要切实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和林权转让机制,积极鼓励农民以土地、林地参与合作,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全面增强农村土地和林地的集中度和综合使用效益。

注释:

①靳勇军.重庆市农村科技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②任燕颇.农村社区发展模式探索--参与式扶贫理念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参考文献

[1]程杰.科技扶贫:奔跑在中国扶贫事业的路上--科技扶贫25周年综述[J].中国农村科技,2011(5).

[2]张文娟.科技扶贫的“黔西南模式”[J].中国农村科技,2011(5).

[3]张展智,左停,徐贤坤.广西参与式农村发展模式研究——以辇田尾村开展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1).

[4]徐孝勇,赖景生,寸家菊.我国西部地区农村扶贫模式与扶贫绩效及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2).

[5]张峭,徐磊.中国科技扶贫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2).

作者简介:盘名德(1971.4-),男,中共防城港市委党校市情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