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聋校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020-05-02 来源:汇智旅游网


聋校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德化特教学校 苏秀川

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下,教师的教掩盖了学生的学。教材的编写、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等都是从教师如何教来设计,是聋生适应教师的教,配合教师的教,是所有学生一起跟着老师的步骤走,因此聋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活动,而不是自主的活动。主体性教学就是要克服这些弊端,它是“以学生主体性的建构和培养为根本价值取向,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主体参与、合作学习、尊重差异、体验成功 。”主动参与活动既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因此,在课堂中怎样让学生在主体性教学中主动参与学习,是教学改革的关键。聋校教师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尤为重要。

一、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求知欲可以使学生不由自主的进入角色,主动参与的意识就可以得到培养。聋生的思维形式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语言表达能力差,对于语言或文字传授难以理解。因此,教学中必须从直观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具体操作,积累经验,形成表象,再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不能让聋生认为数学是远离生活的。事实是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使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真正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它有着实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生活背景。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多媒体课件演示:在草地上,一只小熊坐在一辆正方形车轮的车上,狼狈地往前走。大家看了小熊的窘样,都高兴的哈哈大笑。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事实是思考的开始,学生们在想“为什么”时思维迸出火花。学生提出疑惑:我们在大街上看到的汽车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呢?让学生主动的思考;也可以让学生利用身边是圆的物体转一转,动动手,进一加强圆的感性认识,让他们带着浓浓的求知欲望,不知不觉就参与到新内容的学习中去。

二、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问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主动地探索,主动的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对于聋生来说,掌握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搜索信息,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学习起来有趣。例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教师可精心设计一个问题:“小明身高1.35米,椅子高0.6米。如果小明站在椅子上,能摘到2.2米高处的苹果吗?”学生立即计算1.35+0.6=1.95(米),

然后判断能否摘到苹果。同学们有的伸伸手试试,或者站在桌上踮起脚试试。虽然1.95<2.2,但仍有学生说可以,有的说不行,这样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来,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易于学会。

三、营造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愉快和不紧张,有利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让学生真正走进课堂,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尊重、理解、关注、赏识的人际关系,使学生身心愉悦,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起来,才能敢想、敢说、敢问,创新的火花才会迸发,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营造一种民主、愉悦的氛围。

1.学生参与。教师不能凌驾于学生之上,要发挥教学民主,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并对学习活动有自由发表的权利。例如在教“数的组成”时,要求学生按规律说出“6是由哪两个数组成的”。有学生回答说“6是由3和3组成的”。教师鼓励其他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不同的意见,而不是由老师或学生对他的回答直接做出判断,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感受教师尊重他人的做法,让学生感受到同学之间也要互相尊重。民主的教学氛围是主动参与的保证。 2.激趣参与。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根据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个个都以“发现者、研究者”的心境去参与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练得愉快,学得活泼。低年级聋生由于年龄小,学习能力不强,思维还停留在具体形象的思维方式上,教学时尽量采用色彩鲜艳的图画、具体形象演示出来。例如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教师设计了一个多媒体课件,边演示边对学生说:“欢迎小朋友们来到动物园。你看,动物园的主人小猴正来招呼你们呢!它说只要谁能回答对门口的问题,就能进去,而不要买门票了。你们愿意成为最勇敢的小朋友吗?”然后教师出示有关于比较数的大小的习题。做这样的练习时,学生的思维活跃,教师因势利导,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的学习任务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3.游戏参与。在教学中,常出现学生对上课不感兴趣,甚至厌学,原因是有的学生感到自己都学会了,没有什么可学的或者是不想学。因

此,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根据儿童年龄的特点,组织适合他们的游戏,以适当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面。例如教《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的练习时,为了避免厌倦情绪的产生,教师可以把整节课的练习设计为“水果乐园”的活动,把所有的习题都在写在每棵果树的果子上,把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如果能正确的完成一题,就能获得一种水果作为奖励。学生们为自己的小组争取获得更多的果实而努力,也希望自己能收获更多。下课后学生为自己的收获欣喜不已。另外,还可以开展“数学医院”的游戏,集中为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评选最佳“医生”。通过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参与性。

四、学生主动参与,把数学应用于生活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要提高聋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注重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应用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元、角、分的认识》的教学,为了让学生能正确的掌握元角分的进率关系,充分运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活动,开展教学。教师还可设计“文具店”等活动,让学生练习,并且带领学生去商店进行购物,在生活中把元角分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知识必须到实践中去应用,抓住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点,有机的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把课堂上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属于自己的知识。例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教学。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的运用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来认识、区分、辨别现实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因此,教师要把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教学,使学生学起来有兴趣,减少学习的困难,变被动为主动,更好的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的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中来,把每一个聋生的潜在创造力发挥出来,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自己的天地,耕耘出自己的果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