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手舞
——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摘要:摆手舞不仅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土家族的十分重要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动作形式多样,古典朴实。具有深刻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地方的摆手舞都已经被遗失了,同时,很多地方的摆手舞已随着国家的政策开始传承,但是原始的摆手舞几乎不存在了,现在的摆手舞已经去掉了祭祀,只只剩下了纯粹的舞蹈。但是对于发扬土家族文化和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现代人接受和继承民族文化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关键字:土家族; 摆手舞;发展和现状;文化渊源;
摆手舞是土家族原始的祭祀舞蹈,是土家族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文化,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肉莲花也是从摆手舞沿袭过来成为土家族的另一种比较重要的土家族舞蹈。摆手舞用土家语的被称为“金巴”,是土家族祭祀祖先和庆丰年,祈丰收的集体活动。但是随着社会和交通的发展,越来越少人接触到摆手舞,很多土家族聚居的地方都已经消失了,特别是对于青年人一代。但是随着国家和政府对我国民族文化方面的重视,又重新开始传承了,我最新接触到摆手舞就是初一的时候,每隔几年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就要开展一次大型的摆手舞比赛,每个学校和社区的人都的派上人参加,而且,现在,在县城,随处可见跳摆手舞的音乐和舞蹈,不仅成为人们休闲的娱乐方式,也成为了举办节日、比赛以及旅游等活动的必要的内容了,这样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摆手舞就被传承了下来。
根据查资料和老人们的说法,土家族被称为“毕兹卡”,土家人被称为“毕兹卡人”,就是本地人的意思,土家族作为一个单一的民族形成于唐末,是一个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民族,至今的土家族山歌和哭嫁都还盛行。而摆手舞源于土家先民的的巴渝舞,到至今至少已有两千年历史。据考证,湖北鹤峰县铁炉坪出土了一个宋代的墓,有一个陶坛,在在口沿上塑有十二舞俑,舞俑的舞姿动作造型和现在的摆手舞基本动作相似,那么可以证明起码在宋朝以前摆手舞的形势就已经承成熟了
很早以前,跳摆手舞的地点不固定,凡有喜庆的事情,就地跳之。在清顺治年间,土家族有了聚居的地方,才了有专门跳摆手舞的“廊场”,土家人叫“摆手堂”。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以前人们都没有意识要保护这些重要的遗址,所以现今都已近不存在,但其他的土家族聚居地还是有存在的。在1949 年以前, 酉水流域土家族地区几乎寨寨都有摆手堂, 有的大一点的村寨还按姓修摆手堂,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鄂西来凤县河东乡舍米湖村的摆手堂, 那儿是摆手舞的故乡, 舍米湖摆手堂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 距200 多年, 被誉为“神州摆手第一堂”。“摆手堂”又叫“神堂”, 为木石结构, 内有正堂三间, 设神龛一座, 供奉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三尊神像,地坪用条石镶嵌,正中间栽有一棵高大的桂花树或松柏树。与一般佛寺、道观建筑截然不同, 它是土家族祭祀祖先和祈求丰年的祠宇, 也是土家族进行大规模集体舞蹈的娱乐场所和竞技场所。 每逢新春佳节,甚至是平时,土家人吃罢晚饭就扶老携幼,举着灯笼,撑着五彩锦旗,身上披着各种色彩的花被面,到现在还有音乐的相称,涌进人们聚集的地方,有时为了创造热闹气氛,还要放鞭炮。在土家族的地方,我们会经常放鞭炮来庆祝或者是
1
迎接客人,这是我们土家族的礼仪。在以前,有摆手堂时,土家人会在中间的桂树或松柏树上悬挂红灯,树下悬一面大锣,放一面大鼓,由一人敲锣击鼓,大家按照锣鼓的节奏,围绕大树跳起摆手舞。而现在,都是随着音乐的节奏开始跳。 摆手舞分为“单摆和“双摆”,舞蹈者随领舞人的示意变换队形和动作,在摆动规律上,绝大部分是顺摆,即摆右手时就出右脚,摆左手是就出左脚,俗称“甩同边手”。因此我们好多的土家人都有种习惯甩同边手。
摆手舞的舞蹈动作多是土家生产、生活、征战场面的再现:有表现打猎生活的“赶野猪”、“拖野鸡尾巴”、“岩鹰展翅”等;有表现农活的“挖土”,“撤种”“种苞谷”等;有表现日常生活的“打蚊子”,“打糍粑”,“擦背”等;有表现出征打仗的“开弓射箭”,“骑马挥刀”等。摆手舞的舞姿粗犷大方,刚劲有力,节奏鲜明。在以前,土家人用牛头、猪头、粑粑、米酒、腊肉等供品祭祀过祖宗之后就开始起舞,从天黑一直跳到天亮,有时甚至一连跳几个通宵。因为在丰收时节后期和过年,都加都有时间。 还有一种在野外举行的大摆手舞,它是一种军功战舞,规模宏大,气势不凡。少则几人,多则上万人,历时七八天不息。而现在,一般情况下都不会有几天几夜的情况,除非是举行大摆手舞,小摆手舞是不会有如此大的场面的。大摆手舞每三年举行一次,是军事战争场面的重演。
大摆手活动规模庞大,以祭\"八部大神\"为主,表演人类起源、民族迁徙、抵御外患和农事活动等;小摆手活动规模较小,以祭祀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和各地土王为主,表演部分农事活动。 土家族的大摆手活动非常热闹,在土司时期就被文人形容为:\"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湖南龙山马蹄寨的大摆手活动历史悠久,规模庞大,远近弛名,辐射面广,上至鄂西、川东,下至永顺、保靖、大庸、桑植,热衷于摆手活动的土家人,以及客商小贩、杂技艺人等界时纷至沓来,多达数万人,遂成为湘、鄂、川、黔边境文化、经济交流的民族盛会。而贵州沿河土家族也在将摆手舞作为这样一种交流的活动开展开来。
在以前,大摆手是在摆手堂中举行的。摆手堂正中央,供奉着八部大王及其夫人\"帕帕\"的神像。摆手堂大坪中间立一根高二十四米的旗杆,上面的两面龙旗迎风招展,旗杆顶端的一只白鹤振翅欲飞。 大摆手活动按三年两摆的传统习俗,于正月初九至十一日举行。界时,各寨依姓氏或族房组成摆手“排”,每\"排\"为一支摆手队伍,各\"排\"人数不等,均设有摆手队、祭祀队、旗队、乐队、披甲队、炮仗队。
首列为龙凤旗队。龙旗和凤旗系用红、兰、白、黄四色绸料制成四面各一色的三角大旗。旗长丈余,边缘镶有鸡冠形花边。以白龙旗和红凤旗为上承,并排走在队伍的
最前列。 次列为祭祀队。由寨上德高望重的老者组成,多达二十余人。他们身着皂色长衫,手持齐眉棍、神刀、朝筒等道具,一尊者捧着贴有\"福\"字的酒罐,率领担五谷、担猎物、端粑粑、挑团馓、提豆腐等祭品的人,随掌堂师行祭事,唱祭祀歌。
祭祀队后面为舞队。男女老少皆可参加,他们均着节日盛装,手里分别拿着朝筒或长青树树枝,列队入场。 继于舞队的是小旗队。凡户一面,颜色多彩,有长方形和三角形二种,亦饰有荷叶边。敬献于\"八部大王\"坛下,以感祖恩深泽。
接着是乐队、披甲队、炮仗队。乐队分馏子和摆手锣鼓两种。再配以牛角、土号、野喇叭、咚咚喹等,奏出土家族节日的独特旋律。 披甲队由身披五彩斑烂\"西兰卡普\"的青壮年组成。土家族人天性劲勇,锐气尚武,在摆手舞中以锦为甲,以示威武雄壮。
2
炮仗队有鸟铳和三眼铳组成,各队按以上程序排列进入摆手堂。进堂后先扫邪,后安神。章堂师手持扫帚,以高扬激越的音腔,强烈地谴责那些\"大斗进,小斗出,少斤缺两\"的剥削者;以道德的铁扫帚,清扫那些\"起心害人,行盗为娼\"的民族败类,充分表现了土家族嫉恶如仇、纯朴善良的美德。祭祀时,祭祀人在掌堂师的带领下,依序跪下左脚,舞众亦虔诚跪下,与祭祀队一领一合,齐唱神歌,歌词委婉深沉,气氛肃穆庄重。歌毕,各排将各自的供品呈于神案,其上有\"福禄寿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等字样。
祭祀完毕后,礼炮三响,撼天动地,摧人起舞,全场沸腾。人们在掌堂师的指挥下,整齐地变换着舞蹈动作,时而单摆,时而双摆,时而回旋,舞姿优美,动作逼真,刚柔相济,粗犷雄浑。摆手舞的内容,分别展现出民族迁徙、狩猎征战、农桑绩织等一幅幅富有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的艺术画卷。
而“小摆手舞”又名农事舞, 规模小, 形式简单, 其内容有正月扫地; 二月砍草、接铁匠、打农具、挖土; 三月耕田; 四月撒种; 五月插秧、除草; 六月除二道草; 七月打谷子; 八月背包谷;九月重阳打破牛栏; 十月小阳春种麦子; 十一月打猎; 十二月办年货。“小摆手舞”由主持祭祀仪式的土老师带头, 一人打鼓兼敲锣, 围成圆圈, 一边转一边跳。
“改土归流”以前, 大摆手盛行, 由于年代久远, 风俗习惯变迁, 大摆手逐渐变化为小摆手。“小摆手舞”融入了土家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内容, 形式更加生活化、娱乐化、大众化、使得摆手舞活动更为普及化, 每逢节日、重大活动或迎接远来的客人, 都要跳起快乐的摆手舞, 去掉了祭祀程序, 发展成为纯碎的舞蹈。现在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不管是平时的休闲娱乐,还是节日活动,都流行的是小白手。傍晚,人们吃过饭后,总是在沿河乌江的堤坝哪儿围着音乐跳着,灯火通明,倒影在河面上,夹杂着人们欢快的笑声,倒也真的是一番享受。
现在,沿河土家族的摆手舞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人们的意识里已经有了摆手舞的存在。摆手舞不仅包含了土家族传统的摆手舞艺术,而且保存了土家族古老的宗教、戏剧、军事、体育等传统文化艺术。摆手舞是一个庞大的文化活动空间,已成为土家传统文化的大汇集,透过其内容与形式,可以了解土家族社会、历史、民俗、民族特征以及文化艺术发展轨迹。因此需要加强保护与发展,才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传承,而且我们更应该积极的培养摆手舞继承者。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