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椿
6月13日召开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对某些既定的方针政策进行紧急调整。有关财经专家分析认为,会议做了三方面的“根本性调整”:一是更加强调经济增长,在“防通胀”的基础上,“保增长”的政策力度将明显强化;二是财政政策将从“稳健”转向“积极”,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通篇没有提到货币政策;第三个大调整,中央对通胀问题的空前重视,强调“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在新华社发布的有关会议新闻稿中,通篇未提“从紧的货币政策”,找不到“控制投资增速、控制货币信贷”等紧缩性措辞,而是强调政策的“预见性、针对性、灵活性”。会议首次提出“要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还提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会议结束不到一周,发改委宣布大幅度上调成品油价格和小幅度提高电价。 “相信调控政策的拐点将很快出现”。
本博在6月5日《热钱为什么加速流入中国》中预言,“中国很快将提高燃油价格,采取适度通胀的货币政策,适度贬值人民币,贬值幅度至少与美元相当,这样也可以不用再将人民币升值,避免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的热钱流入。
我估计熬不到,不会熬到奥运会开幕,紧缩的货币政策就将实际取消,代之以适度通胀的政策,加快印刷钞票。”
适度的通货膨胀政策开始了。为防止恶性通货膨胀发生,政府将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今后就将看通货膨胀的发展和政府的应对了。
个人认为这是执政者明智的选择。
周小川的“不排除继续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的讲话,跟伯南克为防止通胀率上升而暗示加息一样,是一种空炮,一种警告,意在防止居民通胀预期的快速形成,短期并不会有实际紧缩行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