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研讨课《梯形的面积》
案例分析与反思
吉安县城关一小 周琪
今年的开学初,教育局和教研室根据老师“喊累”的教育实情,提出了“有效教学”的教育教学思想,推出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2013年12月11日,我有幸到敦厚镇中心小学观摩了王小冬老师执教的《梯形的面积》有效教学研讨课,受益匪浅,感触颇深,现将王老师的教学设计简要叙述并将自己的点滴感想记录下来,与大家一同分享。
一、 铺垫引入。
复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
【评析:这一环节王老师没有单纯的让学生复述公式的推导过程,而是让学生上台当小老师边操作演示,边叙述这两种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也就是把它们转化成另外的图形,这就为本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另外,从复习的情况看,王老师非常注意学生的动手操作,不是把教学的内容硬塞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体验,把教材的知识内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
二、 探究新知
1、 引入课题,师问:今天我们能不能也运用这种转化的方法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呢?
【评析:这一课题的引入,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因为学生学过的平行四边形和三
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都是用的“转化”思想推导出来的,这样以面带点、以点带面,培养了学生迁移的学习方法,也起到了老师是教学的引导者。】
2、 出示学习目标:
(1) 通过自己动手拼摆,并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公式。
(2) 会利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
【评析: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并用寥寥数语就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到“转化”的思想上。】
(3) 小组合作。先反馈学生自学的情况,形成统一后再让一个学生写在小黑板上,最后小组交流评议。
【评析: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学生通过合作动手拼摆得出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王老师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内畅谈自己的想法,也就是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而后再通过动手操作得出结论,最后由一人形成文字写在小黑板上,并且让学生叙述出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让其他成员不断修正推导的思想过程,达到一个交流共进的效果。】
三、 巩固练习。
1.教师问 : 怎样才能计算出你手中梯形硬纸板的面积呢?
【评析:这一提问,让学生明白要计算出梯形的面积必须知道的信息。从而促使学生测量出梯形的上底、下底、高,并运用公式计算出梯形的面积。】
2.判断:
(1)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 ( )
(3)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4)一个梯形的两底和是12cm,高是15cm,面积是60平方厘米。 ( )
3、 学生写书90页第4题。
【评析: 这一练习的设计,由表及里深层次的挖掘教材所涵盖的知识,让学生的思维更有深度和广度,这也是“有效教学”倡导的发展性教学,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这也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性。】
总之,王老师执教的《梯形的面积》这一课,遵循了教育部提出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发展性教学体系,着实培养了学生终身受用的“基础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的扎实学力。王老师从铺垫引入再到探究新知,最后到有价值的练习,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落在了“有效”上,让学生在民主激昂的氛围中自然而然的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看来,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原生态的课堂同样能上出精彩。只要我们每一位老师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把握到位,对学生的学情掌握到位,对教材的设计到位,这“三位”一到,那么一堂“有效’的课堂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