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实录

2022-07-21 来源:汇智旅游网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实录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章是初中力学内容的重点知识, 而压强概念又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也是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个概念。在学生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中经常用到,也是学生以后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浮力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学习要充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新课程标准理

念,体现以探究式学习方式和合作学习方式,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在教

学过程中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采取分析现象,找出原因,提出猜想,进行实验验证猜想的研究方法,从而理解压强的 概念和掌握控制变量法。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 理解压强的概念和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 能够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 3. 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压强现象,理解压强的概念; 2 . 通过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掌握压强的定义和公式,掌

握控制变量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

科学技能 .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理解压强的概念。 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实验,学习下定义的科学方法。四、教学资源

沙子、小桌、砝码 和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 复习提问:力的作用效果;压力(从生活走向物理)

师:出示图片并提出问题:用物理的语言描述这些事例,找出这些事例中所包含的共同特征?

生:相同之处,都有压力产生,都发生的形变的作用效果。 师:请同学们分析这些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不同之处,压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等不同 师:谁能够根据这些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问题? 生: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二)新课教学

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

师:通过分析你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说出理由。 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

师: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可能跟这些因素有关,我们要研究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采用什么研究方法? 生:控制变量法 设计实验

师:如何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控制和改变压力、受力面积等变量?生:用小桌陷入沙子的深度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通过控制放在木块上砝码的个数控制压力;通过小桌的正放和倒放控制受力面积。

G

甲 乙 丙

进行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比较乙和丙,你得出的结论 ?

生: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师:比较甲和乙,你可以得的结论 ?

生:在受力面积相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师:综合上述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我们物理学中用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板书: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 . 压强

板书: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师板书并讲授:公式:p=F/S公式中各个符号的意义: p 表示压强, F 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 1 帕斯卡= 1 牛顿/ 平方 1Pa=1N/m2 师:展示图片,提出问题:芭蕾舞演员和大象谁对地面的压强大?

芭蕾舞演员:体重: 475N 大象:

体重: 60000N

足尖面积: 9.5cm2 每只脚掌面积: 600cm2

生:学生计算比较

p1 =

5

F1 475N ==5X10Pa> 2=

p

S 1 = 0.00095m 2

F2 = 2.5X10 5Pa S2

芭蕾舞演员足尖对地面的压强比大象对地面的压强大。

2,

师:出示问题:质量为 60kg 的人,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 0.015m当他站立在地面上时,人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g=10N/kg) 生:计算(略)

师:当人行走时人对地面的压强怎么变化?

生:人走路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变小,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所以压强变大。 3.增大和减小压强

师:由 p=F/S 可知,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哪些? 生:增大或减小压力,增大或减小受力面积。

师:阅读课本“想想议议” 试举例说明生活中是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得。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或减小压强?我们分别采用了什么方?

生:观察图片,并说出采用何种方法改变压强。

师:提出问题一小孩在冰面上行走时, 突然发现冰面将要破裂,这时他应该如何自救呢?

生:讨论并交流方法。

生:总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板书)

1. F 一定,减小 S F 一定,增大 S 增大 2.S 一定,增大 F 减小 S 一定,减小F

同时进行 压强 3. 减小 S 和增大 F 同时进行 压强 减小 S和增大 F

(三)当堂练习

1.冬天北方的河面结冰,某同学在结冰的河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冰面 即将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原处站立不动 B.立即改成单脚站立 C.赶快向河岸跑 D.就地伏下并向岸边爬行 2.请说明下列事例是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的。

A.锯、剪刀、斧头等用久了就要磨一磨,为什么? B.背书包为什么要用宽而扁的带,而不用细绳?

C.啄木鸟有个细长而坚硬的尖喙,这对它的生存为什么特别重要?假 如尖喙变钝了,它还能够成为森林医生吗? (四)课堂小结

1.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 我们主要采取了几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3.在研究问题时,采取了几种思维程序? 布置作业

1、调查身边生活中各种与压强有关的现象,写出《压强与生活》的科学小论文。

2、实际通过测量,计算自己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主要思路是从回顾力的作用效果和生活中关于压力的现象发现相同的问题,自然的引出压力的作用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猜想得非常好,甚至还提出了是否与压力方向有关,思维十分活跃,课堂的积极性很高。我趁热打铁,立即让学生根据猜想和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学生分组讨论,很快就得到了最佳方案,并充分注意到了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学生根据实验方案分组进行实验,得出实验结论,并能用语言规范的进行描述。接下来利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练习,我选了这

2

样一道题:质量为 60kg 的人,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 150cm,当他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人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在这里学生出现的问题较多,反映出了学生的计算能力稍弱,应该先练习一道不涉及重力的最基本的压强的计算题,再逐渐引入这道题,效果会比较好。

下一步根据上一道题进一步提出问题:当人行走时人对地面的压强比站立时大了,还是小了?不需学生作出正确答案,引入改变压强的方法。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能够迅速总结出增大压强的方法和减少压强的方法。

本节课比较流畅,师生配合比较默契,学生在小结时迅速准确,有效地把握住本节课知识点,但是开课时提问稍嫌多了点,设计实验时学生阐述的时间长了些,课程结束比较匆忙,巩固练习不够。今后我要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