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11课把盐放到水里(教学设计)三年级科学上册

2022-03-31 来源:汇智旅游网
11.把盐放到水里(教案)

20232024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

核心素养

※探究影响盐等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初步学习对比实验的方法。 ※能测量盐或糖在一定量的水中的溶解情况。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水中的不溶物,能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中的溶解物。 ※探究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常见因素。重点 ※知道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的限度。难点 教学内容

本课是低年级学习溶解现象的延续,分三个部分引导学生进一步展开探究。

第一部分,探究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这部分安排了两个活动:活动一,把沙子、盐放入水中,观察现象,这个活动既回顾溶解与不溶解的概念,又为下一个活动做铺垫;活动二,探究盐溶解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并通过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相同体积的水和相同质量的盐”,初步学习对比实验的方法。

第二部分,探究盐或糖在一定量的水中的溶解情况。这部分由三个活动组成:活动一,测量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盐,指导学生做溶解实验的方法,并让学生知道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活动二,测量100毫升水中是否能溶解与盐同样多的糖,这个活动既是对溶解实验方法的巩固,同时也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不同的;活动三,设法让沉在杯底的盐或糖继续溶解,这个活动是对前两个活动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对物质的溶解现象有进一步的认识。

第三部分,分离水中的不溶物和溶解物。这部分安排了两个活动:活动一,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水中的不溶物;活动二,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中的溶解物。这两个活动紧密结合生活中的“自来水过滤”和“海水晒盐”两个现象,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去体验“固体与水的混合与分离”。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教学课件。

学生分组材料:沙子、盐、烧杯、玻璃棒、电子天平、定量勺、糖、泥水、矿泉水瓶、石子、脱脂棉、黑纸等。 教学过程

把沙子、盐分别放入冷水中,并搅拌

观察材料:烧杯搅拌棒、冷水、沙子、盐等。 观察方法:(1)在两个烧杯中加入相同量的冷水。

(2)分别向两个烧杯中加入沙子和盐,并分别从上部、侧面、底部进行观察,观察时分三个阶段:搅拌前、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一会儿后和停止搅拌几分钟后,搅拌时应注意搅拌棒既不能碰触烧杯壁也不能碰触烧杯底。

(3)观察沙子和盐的变化,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观察记录:

物质 搅拌前 轻轻搅拌一会儿后 颗粒没有明显变化 颗粒慢慢减少 停止搅拌几分钟后 颗粒没有明显变化 颗粒消失,完全溶解在水中 沙子 颗粒没有明显变化 盐 颗粒慢慢变小 观察分析:溶解是指一种物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匀、稳定溶液的过程。沙子颗粒在水中没有明显变化,水中能看到明显的沙粒,说明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盐颗粒在水中逐渐变小直至消失,变成盐水,说明盐能溶解在水中。

观察结论:一些物质(如沙子)不能在水中溶解,另一些物质(如盐)能在水中溶解。 设计意图:

把做沙子、盐是否溶解实验作为一个导入活动,既复习了低年级学过的溶解与不溶解概念,也为下一个活动“探究影 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做铺垫。 探究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 1.探究水的温度能否影响盐溶解的快慢。

实验目的:通过将两份同样多的盐分别溶解的对比实验,探究水的温度能否影响盐溶解的快慢。 实验猜想:盐溶解的快慢_______(填“受”或“不受”)水的温度的影响。 实验材料:烧杯、盐、冷水热水等。

实验步骤:(1)取30毫升热水(60℃)和冷水各一杯。

(2)取两份相同质量的盐,每份大约10克,同时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都不搅拌。 (3)整理观察信息,填写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

溶解快与慢的比较记录表一

溶解过程 溶解的快慢 冷水 快□ 慢☑ 热水 快☑ 慢□ 实验结论: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如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2.探究搅拌能否加快盐的溶解。

实验目的:通过将两份同样多的盐分别溶解的对比实验,探究搅拌能否加快盐的溶解。 实验猜想:搅拌______(填“能”或“不能”)加快盐的溶解。 实验材料:烧杯、盐、水、搅拌棒等。 实验步骤:(1)分组进行实验,准备实验材料。

(2)取两份相同质量的盐,每份大约10克,同时分别放入相同温度的同样多的水中(30毫升),一个烧杯静止不动,另一个烧杯用搅拌棒搅拌。 实验记录:

溶解快与慢的比较记录表二

溶解过程 溶解的快慢 搅拌 快☑ 慢□ 不搅拌 快□ 慢☑ 实验结论: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如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是否被搅拌有关。 3.探究颗粒大小能否影响盐溶解的快慢。

实验目的:通过对比大粒盐(粗盐)与小粒盐(细盐)的溶解速度,探究颗粒大小对溶解速度的影响。

实验猜想:颗粒的大小____ (填“ 能”或“不能”)影响盐溶解的速度。 实验材料:烧杯、粗盐、细盐、水等。

实验步骤:(1)在两个烧杯中分别装入30毫升水,水温要相同。

(2)取相同质量的粗盐和细盐,每份大约10克,同时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都不搅拌。 (3)整理观察信息,填写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

溶解快与慢的比较记录表三

溶解过程 细盐 粗盐 溶解的快慢 快☑ 慢□ 快□ 慢☑ 实验结论: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如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颗粒的大小有关,颗粒越大,溶解得越慢;颗粒越小,溶解得越快。

4.实验中用相同体积的水和相同质量的盐的原因。

在做对比实验时,我们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即需要探究的因素。除此之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在上面这几组实验中,我们分别改变了水的温度、是否搅拌、颗粒的大小,而水的体积、盐的质量要保持相同,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公平。 设计意图:

“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是典型的科学探究活动,从这里开始,学生将要学习用定量的方法做实验,重点涉及根据探究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步骤、控制实验中的“不变因素”和“可变因素”等技能的学习。 测量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盐

实验材料:量筒、烧杯、搅拌棒、100克盐、100毫升水、电子天平。 实验步骤:(1)用量筒量取100毫升水倒入烧杯中。 (2)用电子天平把盐分成2克一份,准备若干份。

(3)将盐一份一份地放入烧杯中,待第一份完全溶解后再放入第二份,当盐溶解得很慢时,一点一点地加,直到难以溶解时,停止加盐。 (4)记录放入盐的份数,完成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

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盐记录表

加盐次序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 份数 1 2 3 4 …… 克数 2 4 6 8 …… 第18次 实验分析:

18 36 (1)盐不能无限地溶解在水中,达到一定量时就不能溶解了。

(2)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盐,在20℃时,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盐。 实验结论:

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盐。 实验后的再思考

1. 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糖?

实验材料:量筒、烧杯、搅拌棒、300克白糖、100毫升水、电子天平。 实验猜想:100毫升水能溶解30~50克白糖。 实验步骤:(1)用量筒量取100毫升水倒入烧杯中。 (2)用电子天平把白糖分成2克一份,准备若干份。

(3)将白糖一份一份地放入烧杯中,待第一份完全溶解后再放入第二份,当白糖溶解得很慢时,一点一点地加,直到难以溶解时,停止加白糖。 (4)记录放入白糖的份数,完成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

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白糖记录表

加糖次序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 第102次 第103次 份数 1 2 3 4 …… 102 103 克数 2 4 6 8 …… 204 206 第104次 实验分析:

104 208 (1)白糖不能无限地溶解在水中,达到一定量时就不能溶解了。

(2)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白糖,在20℃时,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208克白糖。 实验结论:

(1)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白糖。

(2)不同的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的量是不同的。 2.让沉在杯底无法溶解的盐或糖继续溶解的方法。

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的限度,不同的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的量是不同的。如在20℃时,100毫升水中只能溶解36克盐或208克白糖。如果想继续让盐或白糖溶解,那么可以加水或给水加热。实验表明,加水或给水加热,能增加溶解的量。如果把盐或糖弄碎一点,只能加快它的溶解速度,不能增加溶解的量。 设计意图:

通过探究盐或糖在一定量的水中的溶解情况,认识到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的限度。不同的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不同的。此活动可以训练学生实验设计和操作中的严谨性、科学性。

分离水中的不溶物

1.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水中的不溶物。

实验材料:矿泉水瓶、小石子、沙子、脱脂棉、泥水、烧杯、棉球等。 实验步骤:(1)将矿泉水瓶的上半部分剪下,给瓶盖打孔。

(2)将剪下部分倒扣在瓶身中,先塞进一团脱脂棉,再依次放入干净的沙子、小石子、棉球,制成一个过滤器。

(3)把泥水缓缓倒进自制的过滤器中,比较过滤前后的水。 实验记录:

物质 泥水 实验分析:

随着泥水的倒入,泥沙被留在过滤器里,有比较清澈的水过滤出来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

过滤前 泥沙全部下沉至烧杯底部 过滤后 泥沙留在过滤器里 要用到过滤的情况,如自来水厂的水在出厂前就要经过多次过滤和其他操作,符合标准的自来水才能输送到千家万户。 实验结论:

过滤可以将水中的不溶物分离出来,泥沙就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设计意图:

探究让沉在杯底的无法溶解的盐或糖继续溶解的方法,这个活动是对前两个活动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对物质的溶解现象有进一步的认识。 2.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中的溶解物。 实验材料:盐水、烧杯、黑纸、刷子。 实验步骤:(1)把盐水刷在一张黑纸上。 (2)将黑纸放在阳光下晒。 (3)观察黑纸上的变化。

实验现象:黑纸上被盐水刷过的地方,水不见了,留下了白色的颗粒。 实验分析:

盐水可以把黑纸弄湿,阳光晒后,水不见了,留下了白色的颗粒。 实验结论:

蒸发可以将水中的溶解物分离出来,盐能用蒸发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3.海水晒盐。

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要用到蒸发的情况,如我们吃的盐大多是通过晒海水得到的。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水分会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人们利用盐的这个特点,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地区构建盐田。盐田一般分为两部分:蒸发池和结晶池。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当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时,再引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盐的饱和溶液,再晒盐就会逐渐析出。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 设计意图:

过滤和蒸发是化学实验的两种基本方法,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为了掌握其基本原理,知道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水中的不易溶解物质,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水中的易溶解物质。 课堂总结

本课我们能够在老师指导下做对比实验,通过实验研究温度、搅拌、颗粒等因素对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通过测量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的糖或盐,知道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有一

定的限度,不同的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不同的。 板书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