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学语文中鲁迅作品的教学

2022-09-29 来源:汇智旅游网
中学语文中鲁迅作品的教学 钱理群 (北京大学中文系,100871) 摘要:鲁迅作品教学可以为中学教育提供“基础人文精神的 支撑”,使我们变得“大气”和“深刻”。鲁迅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 04 的,有机融入了古语、外来语、方言的成分,具有装饰性、音乐性、镜 头感、创造性和个性化等特点。教学鲁迅作品,要寻找鲁迅与学生 之间的生命契合点、连接点,构建精神通道;要“以语文的方式学习 鲁迅,走进鲁迅”;要删繁就简,有所讲、有所不讲,不必“讲深讲透”。 另外,要运用网络新技术开展包括鲁迅作品教学在内的语文教育。 关键词:鲁迅作品意义语言特点教学启示 我一向关心中小学语文教育,特别是对 鲁迅作品有所研究。2004年、2005年,我先 后在母校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北京大学 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开设了“鲁 迅作品选读”的选修课,2009年还给台湾清华 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开设了类似的课程。我在 这几所学校上课的讲稿,包括和学生课堂上 的讨论,以及学生的作业和课程结束后调查 实践经验和总结,本文针对中学语文中鲁迅 作品的教学谈两个问题:认识问题和教法 问题。 一、鲁迅作品教学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 意义和鲁迅语言的特点 (一)为中学教育提供“基础人文精神的 支撑” 有人问:为什么要在中学讲那么多鲁迅 作品?少读点,腾出时间,多读点梁实秋、林 语堂的作品,不更好吗?我不反对中学生读 的中学生的反应,都已辑为《钱理群中学讲鲁 迅》一书,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基于这样的 2012年第1期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 本刊特稿 梁实秋、林语堂的作品,我要强调的,是鲁迅 与梁实秋、林语堂等的不同之处——鲁迅不 是一般的文学家,而是具有原创性的、民族思 想源泉性的思想家、文学家。这样的原创性、 源泉性作家,每一个民族都不多,比如英国有 们的国家和人民。” 从中可以看出,鲁迅作品触动了学生心 灵深处的一些东西,启发他们思考了一些最 根本的问题。这就够了。王栋生老师把鲁迅 作品教学的意义,归结为给中学生和中学教 育提供“基础人文精神的支撑”,正是说到了 莎士比亚,俄国有托尔斯泰,德国有歌德,等 等,他们在自己的祖国是家喻户晓的,人们从 点子上。 小就读他们的作品,而且要读一辈子,不断地 (二)鲁迅语言的特点 从他们的作品中获得启示,获得灵感,获得精 但我们能不能仅仅把鲁迅作品作为一个 神的支撑。因此,他们的作品,总是成为国民 精神读本呢?这就有一个误区:把鲁迅的思 教育的基本教材;他们的作品的教学,是培育 想、精神和他的文学、文字割裂开来。那些反 民族精神的基础性工作。我曾经和很多专 对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多选鲁迅作品的,这也 家、语文教师讨论过:应该成为国民教育的基 是一条理由:在他们看来,鲁迅作品教学无助 本教材,不但在必修教材中占相当比例,而且 于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训练(有的教师喜欢 还要开选修课的作家作品有哪些?大家意见 讲鲁迅,也是着眼于鲁迅思想的发挥,往往脱 比较一致的,认为至少应该开设四门课,那就 离文本而空谈鲁迅精神);或者出于对鲁迅精 是:“《论语》、《庄子》选读”——这是民族思想 神的不认同甚至反感,而竭力要将鲁迅逐出 文化的源头;“唐诗选读”——这是民族思想 中学语文课堂。我以为,大家都忽略了一个 文化的青春期;“《红楼梦》选读”——这是民 基本事实:鲁迅是中国现代白话文写作的开 族思想文化的集大成;“鲁迅作品选读”—— 创者之一,他是一位现代白话文学语言的大 这是现代思想文化的开创。接受了这样的基 师,他的作品是现代白话文学的典范,因此, 本教育,每一个中学生精神上就有了底气,不 也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现代白话文的基本 管他们今后选择什么职业,从事什么工作。 教材。 中学教育是给学生的终身发展做铺垫的,鲁 这几乎是文学史常识,道理无须多说。 迅作品教学应该在这一精神铺垫中发挥出独 我要讲的是鲁迅语言的特点。 特的作用。 鲁迅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的,有机融 以下是听过我讲课的一位学生的体会 入了古语、外来语、方言的成分,把现代汉语 总结—— 抒情、表意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语文教育 “我们曾经在梁实秋的雅舍中喝茶谈酒, 最重要的,就是要突出母语教育的特点,在这 在林语堂的幽默里鉴赏人间的恩怨。但我们 一点上,鲁迅作品就显出了特殊的重要性:我 单单忘记了那位孤独的巨人、呐喊的勇士、深 们正是要通过鲁迅作品的文学语言,来引导 刻的思想者、慈爱的老人,和他那许多的书。 学生感悟汉语的魅力,欣赏汉语的语言美。 我笃信,读鲁迅的文章,能让我们少些肤浅, 我们讲鲁迅作品,讲鲁迅的语言,就应该紧紧 少些小家子气,少些庸俗,少些丑陋,先生的 地抓住其特点。 文章就像一面明亮的镜子,照出你我的真实 1.鲁迅语言的装饰性,主要体现在它的 的内心。读先生的文章,我们才逐渐成熟,正 绘画性和色彩感上。 视人生,直面社会,以最坦荡、热烈的心,爱我 如《故乡》,就是围绕着两幅画来写的。 l l l枣 8 -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2 ̄1期 一幅是童年的故乡图: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 勒惠支的版画所作的文字解说,引导学生领 会鲁迅如何将绘画语言转化为文学语言。这 堂课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对绘画的爱好, 对色彩的敏感,其实是青少年的天性。这也 是引导学生走近鲁迅的一个通道。 2.鲁迅语言的音乐性。 月、碧绿的西瓜,而且图下有人——小英雄闰 土;另一幅是现实的故乡图:苍黄的天底、萧 索的荒村,图中的人——由小英雄变成了“木 偶”。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完全融合在这两 幅画中。教学《故乡》,就应该从这两幅故乡 图的色彩变化人手,引导学生感悟色彩变化 背后鲁迅情感的变化,并和鲁迅一起思考产 生这个变化的社会原因。最后,引导学生注 没有材料说明鲁迅爱好音乐,他的语言 的音乐性直接来自对汉字的特殊感悟和驾驭 能力。这其中就有骈文的影响。周作人曾经 意童年的故乡图在小说最后再度出现,思考 提倡“混合散文的朴实与骈文的华美的文 其寓意。课上完了,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 章”,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就是乃兄鲁迅。鲁 己的想象,将鲁迅笔下的景色和人物全部画 迅的《(淑姿的信)序》(《鲁迅全集》第7卷), 出来,尝试如何将文学作品里的文字色彩转 就是一篇带有游戏性的骈文。许广平曾经回 化为美术作品里的绘画色彩。这种具有强烈 忆说,鲁迅写完该文,自己十分欣赏,并且和 的色彩感的文字,在选人中学语文教材里的 她一起朗读,全篇铿锵入调,鲁迅显然也被 《药》、《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 文字里的音韵、节奏陶醉了。这对我们的鲁 筝》等作品中,篇篇都有,而且都蕴含了鲁迅 迅作品教学又是一个重要启示:鲁迅作品不 浓烈的情感和深远的寓意,是鲁迅作品基本 能只是默看,非得朗读不可。我曾经说过, 的表现手段,教学中应该抓住不放。 鲁迅作品的韵味,那种浓烈而又千旋万转的 我们还要进一步指出,这里存在着一个 情感,那些可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都需要 美术家的鲁迅。鲁迅有很高的美术造诣—— 通过朗读,才能体会并触动心灵。这也是我 他收集汉代画像,编选中外画册,推动新兴木 多年从事鲁迅作品教学的一个经验:靠朗读 刻运动,自己也有绘画作品,还亲自设计封 引导学生进人情境,捕捉感觉 产生感悟,这 面,注重装帧艺术,等等。而且,他的作品与 是接近鲁迅的艺术和他的内心世界的入门 音乐、电影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 通道。这背后是有一个语文教育理念的:阅 说,鲁迅同时还是一个艺术家。可以说,鲁迅 读鲁迅作品和文学作品,首先不是分析,而 是集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为一体的。三 是进入情境,获得感觉和感悟。我曾经做过 者相互渗透、补充,构成了完整的鲁迅本体。 这样的试验:把《野草》的几个片段辑成一篇 所以,鲁迅文字里的色彩感,不仅是一个语言 《天、地、人》的短文,让全班学生站起来,放 艺术、技巧的问题,还内含着鲁迅的艺术思 声吟诵。我关照学生:不要去分析,不要去 维,鲁迅观察、感受世界的方式这样一些更深 想这些文字表达了什么段落大意,什么主题 层次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艺术家 思想,只管高声朗读,你就会进入一个生命 的鲁迅、美术家的鲁迅,实际上,形成了许多 的大境界—— 遮蔽。基于此,我在给学生讲鲁迅时,特地开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设了“作为艺术家的鲁迅”这样的专题,我和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 学生一起欣赏鲁迅亲绘的猫头鹰、无常画像, 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许也将不能。 鲁迅设计的封面,特别是鲁迅为德国画家珂 ——《题辞》 2o12 ̄;1期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她在深夜中尽走,一直走到无边的荒野; 品,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思路。如《记念刘和珍 四面都是荒野,头上只有高空,并无一个虫鸟 君》是教材里的传统篇目,有一次,一位中学 飞过。她赤身露体地,石像似的站在荒野的 教师来信询问,教学这篇课文,有没有可能另 中央,于一刹间照见过往的一切:饥饿,苦痛, 辟新径。其实在此之前,我已经做过一个尝 惊异,羞辱,欢欣,于是发抖;害苦,委屈,带 试,就是将它和写同一题材的周作人的文章、 累,于是痉挛;杀,于是平静。——又于一刹 朱自清的文章对照起来读,比较其异同,从而 间将一切并合:眷恋与决绝,爱抚与复仇,养 领会鲁迅文章思想和表现上的特点。于是, 育与歼除,祝福与咒诅——她于是举两手尽 我再一次反复阅读《记念刘和珍君》,突然有 量向天,口唇间漏出人与兽的,非人间所有, 了发现:其实它是可以转化为一个个由画面、 所以无词的言语。 色彩和声音组成的场景的。比如,开头就是 ——《颓败线的颤动》 这样的场景——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 追悼会场外。鲁迅独自在徘徊。后景中 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可以看见刘和珍的灵堂。 ——《雪》 女学生程君:“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君写过 这样的全班集体朗读,给学生带来了巨 一点没有?” 大的情感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我清楚地记 鲁迅:“没有。” 得,当时,读着读着,学生的眼睛都亮起来了。 程君:“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君生 后来,一位学生还特地写了一篇诵后感《我高 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声朗读,身躯和心灵一起颤动》,我给它写下 接着,镜头就转向第二个场景—— 了这样的评语:“通过朗读,感悟到了鲁迅语 深夜,“老虎尾巴”里,鲁迅独坐,手里拿 言魅力的许多重要方面:奇峻的想象,后现代 着一支烟。然后,随着鲁迅内心的思绪,不断 的画面,受伤的力量的感性表达。”这比课堂 响起“画外音”,不断出现各种“幻景”。伴着 上的许多分析和借题发挥的解说,更直抵鲁 鲁迅的回忆,又“闪回”许多的画面镜头。最 迅的心灵和文学的根本,更直抵学生的心 后,又闪回到“刘和珍的灵堂,遗像逐渐拉近, 灵——这是一种情感和生命的“高峰体验”。 她微笑着,向着我们每一个人”。 在阅读教育学和心理学中,这样的“高峰体 这样的分镜头分析,必然能引起学生的 验”是不可多得的;特别是在生命成长的起始 强烈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自己 阶段,有时只要有一次、两次、三次I ̄I QI@就可 的想象力,将课文的文字文本转换为电影、电 能成为终身难忘的记忆,影响一生。激发“高 视镜头,学生的阅读也将从被动的接受变成 峰体验”,是鲁迅作品教学的特殊功能和作用 主动的参与。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势必要 的一个重要方面。 反复阅读鲁迅的文本,在多少带有游戏性的 3.鲁迅语言的镜头感。 阅读活动中,也会受到鲁迅特有的文笔、文风 鲁迅很喜欢电影,对电影艺术有深刻的 和思想感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理解,他的许多作品,都是由一个一个的镜头 由此可见,鲁迅语言里的色彩感、音乐感 组成的,很适合于拍成电影短片。比如《野 和镜头感,不仅充分展示了汉语的绘画美、音 草》里的《求乞者》、《彷徨》里的《示众》,就是 乐美、游戏性,而且也是最接近中学生的思 很好的范例。用分镜头的方法分析鲁迅作 维、欣赏趣味,最容易为他们所接受的。这使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2年第1期 我想起了王富仁先生的一个观点:“鲁迅作品 恰恰是最好懂的,因为鲁迅的作品里,充满了 人性的语言,是与人的最内在的感受结合在 一是有障碍的。突出的一点,就是中学生经常 提到的“鲁迅文字不通”的问题,这也是中学 语文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这涉及鲁迅语言 的另一个大特点,即他的文字是极富创作性 和个性化的。鲁迅的语言,既有规范化的一 起的。这样的内在感受与儿童的感受事物 的方式,与一般人感受事物的方式最接近”, “在现代文学中,像鲁迅这样以人性、童心去 感受世界的作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这正是 对人的基本要求,要从直感出发,而不是从 观念出发。”鲁迅的这一特点,在我们课文里 面,更有反规范的一面,因而极大地丰富和开 拓了现代汉语表达的可能性。这正是鲁迅的 语言贡献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我们不能正 确地理解和把握,就会和以规范语言为己任 选得比较多的他的回忆童年生活、故乡风物 的中学语文教育发生一定的矛盾。 的作品,如《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其实,我们应该看到,语言的发展是一个 《风筝》、《孔乙己》、《社戏》等篇中,表现得比 运动的过程,是不断规范化,又不断突破既成 较突出。他用儿童的眼睛和心理去发现世 规范,创造新的规范的过程。这是语言发展 界、描述世界,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自觉的儿 的客观过程与规律。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 童世界的复原。这不仅是他童心的自然流 适应这样的规律:一方面,坚守我们的规范语 露,而且是自觉的写作追求。这就是说,不 言的职责,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规范化语言 仅是鲁迅的童心、鲁迅的精神,而且鲁迅的 的基本立场和任务;另一方面,对所谓“不规 文字,和中小学生之间,都是存在着彼此接 范”的语言、“超越规范”的语言,要采取分析 近的通道的。 的态度。这不仅是一个学理的问题,更是一 还可以举一个例子。从韩寒的文字,特 个实际的问题。比如,当下我们的语文教学 别是他中学时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注意到, 就遇到了对学生有越来越大影响的网络语言 现在的中学生对幽默、调侃的文字有着特殊 的挑战。网络上不断出现的新创造的词语和 的兴趣和感悟力。鲁迅作品中,这样的幽默 特殊表达方式,一方面造成了语言的混乱,另 文章、调侃文字是非常多的,如《智识即罪恶》 一方面也提供了语言创造的新的可能性。实 (收《热风》)、《论辩的魂灵》、《牺牲谟》(收《华 际上,这将是一个自然淘洗、约定俗成的过 盖集》)、《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 程:经过实际运用的不断选择,有的词语和表 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收《南腔北 达方式会逐渐被接受,甚至成为新的规范;有 调集》)等,其中的游戏笔墨充分显示了鲁迅 的则要被淘汰。在这样的历史过程正在进行 式的幽默与机智,和当代中学生自有会心之 中的时候,我是不同意将未经淘洗的网络语 处。因此,在我看来,中学语文教材和课外读 言随意搬运到课堂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 物里的鲁迅作品不是选多了、没有可选的了, 来的,至少我们要采取谨慎的态度。也就是 而是还有许多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作品没有进 说,我们的语文教育应和实际的语文活动保 入我们的视野,或者说被我们的某些偏见屏 持一定的距离,这是教育的保守性和相对稳 蔽了。 定性所决定的。但同时,我们又不能对网络 4.鲁迅语言的创造性和个性化。 语言的新尝试、新创造采取简单的一概否定 当然,问题还有另一面,也不可回避和忽 的态度,也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这些新的语 视。应该说,中学生读鲁迅的语言文字,也还 言现象,适当地吸取已经约定俗成的新词语、 2012年第1期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本刊特稿 新表现方式,来丰富自己的语言。引导学生 不通的句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百草园仅仅 正确对待网络语言,也应该是今天的中学语 文教学职责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讨论鲁迅的语言 “不规范”或“不通”的问题。我在北京大学附 属中学讲鲁迅作品时,便有学生向我提了这 个问题。我建议她就以这个问题作一点研 “只有一些野草”吗?它究竟深藏着什么?它 为什么是“我的乐园”?这就自然引出了下 文。应该说,将相互矛盾的判断并置,是鲁迅 喜欢用的句式。 又如,《孔乙己》的最后一句也是如此: “大约孑L乙己已经死了”,“已经”自然是肯定: 究,要求列举出选人语文教材的鲁迅作品中 孔乙己确凿死了;“大约”却又游移了:推想起 她和她的同学认为“不通”的文字,然后看有 来,他大概死了吧。这背后的意思是:孑L乙己 关材料,逐一分析。最后,她研究的结果,主 究竟死了没有?他是什么时候死的?又是怎 要有两种情况和原因。一是特定历史时期的 样死的?谁知道呢?又有谁关心呢?联系到 特定用字用词,当年都那么用,今天不用了, 前面所说的“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 就觉得是“错别字”或者“不通的句子”。比 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就更加意味深长 如,“底”、“伊”字的运用。更多的是鲁迅特意 了。这背后的言外之“意”,是应该引导学生 的创造,为了表达他的复杂感情、缠绕的思 细细体会的。 绪,而突破现有规范,做新的语言试验。其 因此,鲁迅的既规范又不规范,极富创造 实,这正是我们在阅读或教学鲁迅作品时所 性和个性化的语言,对我们的语文教育是应 要抓住认真琢磨的。 该有启示的:对学生进行语言规范化的教育, 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开始就 这是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但同时,又不能把 说,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特 规范绝对化,要鼓励新的创造、新的语言试 地用了“似乎”和“确凿”这两个含义相反的 验,即所谓“文有定法,又无定法”。这其实是 词。“确凿”是肯定,而且是不容置疑的肯定: 反映了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矛盾:如何把握 就是“只有一些野草”;“似乎”却是一个含糊 好“规范”与“不规范”,“有定法”与“无定法” 的判断:好像是、好像又不是“只有一些野 之间的辩证关系,不仅是一个语文教育学的 草”。从字面上看,把两个相反的词放在一起 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教育实践问题,需要在具 是属于“不通”的病句,但鲁迅却正是要借此 体教学过程中把握和处理。 来表达他对百草园的复杂认识和感情:从事 最后,我还想介绍一下听我课的学生对 实层面看,百草园“确凿只有一些野草”,所以 鲁迅语言的认识和评价—— 鲁迅说它是“荒园”;但在童年的“我”的观察 “让我走近鲁迅的,是他的文字。我只是 与感觉里,百草园就不仅仅“只有一些野草”, 感性地去触摸,融入他创设的意境,听他内心 野草丛还有别的生命,就是下文所要说到的 的呼唤,然后感觉他想表达的情感。看鲁迅 “弹琴”的蟋蟀、“低唱”的油蛉,以及美女蛇的 的文章,常有一种朦胧感。因为他所要表达 故事、雪地捕鸟的乐趣等等,所以儿时的鲁迅 的情感很复杂,可以感受,却难以明言。读鲁 又把百草园叫做“我的乐园”。这就是说,从 迅文章很舒服。尽管会引发一连串痛苦的思 成年人的眼光看,百草园“确凿”是个“荒园”; 考,而且还想不清楚。但是,某一句话,某一 在儿童看来,却是一个“乐园”——这正是我 两个场景,就那么清晰地留在你的脑海中,因 们在教学中,应该抓住的。可以由这个看似 为他说到你心里去了。” _ 习 纂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2年第1期 “他的语言极其犀利,让人读完不禁有寒 气彻骨之感。有时,他的文章又好似一把没 有锋的重剑,就像《神雕侠侣》中杨过的那一 把,仅剑气即可伤人。在他看似平淡,有时甚 至是平和的语言中,蕴藏了极具张力的波涛 作品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一是选文,有许多 是不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二是教法,强制灌输 一些并不恰当的“崇高”评价,让学生觉得鲁 迅高不可攀、深不可测,又强迫学生背诵他们 并不懂得的文字,还要不断考试,这都使得许 多学生对鲁迅“敬而远之”。另一方面,鲁迅 汹涌的情感。而这情感又是极其复杂的,常 常是怀念、悲痛、愤怒、迷惘……多种错综情 绪的纠缠。他的文章的容量太大了,又似乎 对今天的中学生来说,毕竟相隔的年龄、时间 的距离都太大,他是存在于远处、高处的。因 此,如何让学生走近鲁迅,愿意和他对话,就 成了我们教学鲁迅作品首先面临、并且必须 太重了,有时就略显生涩。鲁迅的文章是绝 对不可以用来消遣的!” 读了这些学生的“鲁迅语言观”,我是很 受震撼的:如此的到位,又有自己独到的观 察、理解。这不仅进一步证实了中学生和鲁 解决的问题。我的经验是,努力地去寻找鲁 迅的生命和学生的生命之间的契合点。为 此,我对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生命特征、他 们所遇到的生命课题,以及鲁迅的生命中包 括他在青少年时期所遇到的问题,都作了一 番考察与研究。我发现,高中阶段的学生,正 处在即将“告别童年”、进入“成年”的过渡时 期,这时候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如何处理和父 母特别是父亲的关系,就成为他们亟待解决 迅的相通,同时也提醒我们,不可低估中学生 的理解力和创造力,如果对他们加以恰当的 引导,是可以爆发出极大的思想与文字的能 量的。而我特别注意的,是学生谈到“让我走 10 近鲁迅的,是他的文字”。我在台湾讲鲁迅, 他们因为没有大陆学生这么多的关于鲁迅的 “前理解”(如鲁迅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的“三家论”),而是直接接触鲁迅的文本,他 们也说:“鲁迅的文字之美,是吸引我进入他 的生命课题。而鲁迅不仅也有着童年、青少 年时期和父亲爱爱仇仇的复杂关系的经验和 体验,他还提出了“怎样做人之子与人之父” 的生命命题,他自己也是将对子女的超脱利 害关系的无私的爱,扩展到社会的弱者、幼 者,而作出自觉充当“历史中间物”的人生选 择的。这样,就在“怎样做人之子与人之父” 这一命题上,找到了高中学生和鲁迅生命的 契合点。我的鲁迅作品选读课就从这里讲 起:“且说父亲和儿子。”我先选讲了鲁迅的 《五猖会》、《父亲的病》,从文本细读中引导学 生体会鲁迅和父亲之间既相互隔膜又彼此纠 缠为一体的复杂关系,以及鲁迅刻骨铭心的 爱与恨。我一边引导学生读,一边观察学生 的文学作品的第一步。”这一“因文而见人”的 经验对语文教学也是有启示的:应该始终抓 住鲁迅文本的阅读,那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汉 语家园,让学生沉湎其中,因感受其文字之 美,而触摸其内心,感受其情感之美、思想之 美,又反过来触动自身的心灵,创造自己的精 神家园。这,就是鲁迅作品教学在中学生成 长过程中的意义所在。 二、如何教学鲁迅作品 (一)要寻找鲁迅与学生之间的生命契合 点、连接点,构建精神通道 我们强调,鲁迅和学生之间存在着本质 上的相通;但也需要正视,学生要真正接受鲁 迅还有相当的困难。这里有我们前面讲到的 “前理解”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多年来鲁迅 的反应:开始他们以旁观者的态度漫不经心 地读,读着读着,就被鲁迅的文字打动了,表 情严肃起来;读着读着,自己就融进去了—— 有的学生甚至眼睛里闪着泪花,他们大概是 2012年第1期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联想起自己类似的经历了。这时候,学生就 天。传统的讲法,都是按教学参考书的分析, 觉得,鲁迅所写的,就是他们的问题,只是自 讲祥林嫂如何受到四大权力——政权、族权、 己从未这样正视过。现在,鲁迅想了,而且想 夫权和神权的压迫,以及她的反抗,等等。这 得如此深刻;鲁迅写出来了,而且写得这样动 样讲,使学生觉得这是一个和他们自己的生 人。于是,就产生了对鲁迅的亲切感,以及和 命和生活无关、距离相当遥远的故事,因此, 鲁迅对话的强烈欲望。我也就因势利导,引 很难激发阅读的兴趣,只能被动地背诵教师 导学生读鲁迅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引 概括的主题思想:批判什么、歌颂什么等,或 导学生就鲁迅文章里的观点,如“父母对子女 者机械地接受教师传授的某些写作知识(如 没有恩”,“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应该是超越利 怎样描写人物外貌等)。那么,我们能不能换 害的天性的爱”等进行讨论。这些观点或是 一种讲法,寻找一下祥林嫂的故事与学生自 学生能够理解却没有深思过的,或者和学生 己和他们周围的生活的关系。于是,就产生 固有观念发生了冲突,但在学生的感觉中,都 了这样的设想:将祥林嫂定位为“一个不幸的 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因此讨论极为投入,也 人”,在学生掌握了故事基本情节、了解了祥 很热烈。最后,我出了一个作文题,要求写写 林嫂的遭遇以后,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祥林 《我和我的父亲》。出乎意料地,竞在学生中 嫂真正的“不幸”在哪里?作者怎样写出这样 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学生还专门写信给 的不幸?进而引导学生去深入细读小说的几 我,说他们过去一讲或写父母之爱,就是母亲 个关键场景。如邻村的老女人“特意”寻来, 之爱,却很少注意和思考父亲之爱;而父子、 听她悲惨的“故事”,“叹息”一番,“满足”地去 父女关系恰恰是他们生命中不可回避、也相 了,一面还“纷纷议论”着——这里用引号标 对复杂甚至沉重的情感,现在有了这篇作文, 出的关键词语,都是应该引导学生认真琢磨 就提供了一个机会去面对,从而触动了心灵 的——这是一个将祥林嫂的“不幸”转化为自 深处的东西。这样,作文就成了对自己生命 己的“满足”的心理过程,这恰恰说明,祥林嫂 历程的一次回顾与清理,感到从未有过的分 的不幸遭遇(丧夫、失子等)非但没有引发周 量。许多学生都极其认真、严肃、真挚、动情 围人的同情,反而成为他们茶余饭后“议论” 地写下了他们和父亲的情感的纠缠与碰撞, 的材料。这种周围人的漠视、利用,才是祥林 具有相当的深度。鲁迅的生命命题就这样转 嫂最大的不幸。在学生感悟到了这些以后, 化成学生自己的生命命题,鲁迅的描写和思 又可以引导学生去细读“我”在听到祥林嫂死 考,也融人了学生的描写与思考里。这是普 了的消息以后的那番感慨(这本来是这篇小 通中学生和鲁迅的生命的相遇,在对话、交流 说学生理解上的难点):“这百无聊赖的祥林 中,学生的生命境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 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 深度。从此,“读鲁迅作品”就不是我对学生 旧的玩物……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 的要求,而成为学生自己的选择,或者说,真 净了。”然后,再引导学生琢磨小说的结尾对 正成为“师生共读”了。 祝福节日气氛的渲染,体会背后的寓意,即作 当然,这样的契合点的寻找,还要落实到 者内心的沉重和微讽之意(这也是一个理解 每一篇具体的课文里。或许这是更为困难、 上的难点)。在学生懂得、感悟到了这一切以 更要下功夫的。比如《祝福》,这也是老课文 后,还可以给学生出一道思考和作文题:“你 了:从我读中学时老师就讲过,一直讲到今 的生活的周围,有没有不幸的人?你是怎么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2年第1期 看待、对待他们的?请写一篇《我身边的不幸 的人》,或者以今天的不幸的人为题材,也写 一当的引导,而不是把教师自己的感受与认识 强加给学生。一次听课,教师讲的是鲁迅的 《药》,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谈在预习中的感 受。其中一位女生说:“我读了以后,特别是 第一节刑场上的描写,感到很恐惧。”我眼睛 一篇小说;或者假设祥林嫂没有死,写她活 到今天的遭遇,以作《祝福》的续篇。”这教学 上的最后一笔,是点睛之笔,就把鲁迅对生 活的发现和感慨,学生对鲁迅描写的感悟, 转向学生自身,与学生今天的现实生活连接 起来了。这会促使学生去关心自己周围生 活里的不幸的人,并反思自己对他们的态 度;而且,要写出这些不幸的人,他们也一定 会去学习乃至模仿鲁迅的写法。这样,《祝 福》的基本精神与文字也就融人了学生的生 亮:这位学生讲出了她的真实感受,其实也 很到位。遗憾的是,教师却没有抓住这一点, 而是继续按照自己的教案讲。这堂课从表面 上看,也有和学生的对话,显得很热闹,其实 教师只是在想方设法让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 预定的轨道。教师如果抓住学生阅读的第一 感受:“恐惧”,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药》 命和写作中了。 这样的课文(鲁迅作品)和学生的连接, 的故事,让人感到恐惧的地方在哪里?学生 比较容易谈到的,也是他们最容易感受到的, 自然是刑场杀人的恐惧,以及华小栓吃人血 馒头的恐惧。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引导 也可以是写作上的。比如,《藤野先生》也是 一篇老课文,能不能换一个角度讲?我觉得, 可以从“鲁迅怎样写老师”这个角度去讲。这 是切合学生的要求的,因为他们天天接触各 式各样的老师,本来就有讲老师的故事的习 惯与传统,但要正式写成文章就不知从何写 起了。因此,从“写老师”的角度讲《藤野先 生》,自然会引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还可以 学生细读“茶馆议论”那一节,体会茶客对革 命者之死的冷漠、麻木,并点出:这样的革命 者的牺牲不被理解,是更令人恐惧的。接着, 再引导学生注意“坟场相遇”那一节中夏大妈 “羞愧的颜色”,进而感受到母亲对儿子的牺 牲的不理解:这才是最令人恐惧的。最后,引 和学生初中已经读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 屋》里对寿老先生的描写对照起来读,还可以 向学生介绍《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把鲁迅 一导学生体会小说结尾一段描写中的阴冷、恐 惧的气氛,这是和第一节刑场的恐惧气氛呼 应的,却有了更深广的意味。这样,从学生的 感受出发,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逐渐地进入 小说的规定情境,并从感性的直觉,上升到对 生写过的三篇关于老师的文章联起来读, 就可以看出鲁迅的“老师观”。这不仅会使学 生感到亲切,而且还能触及到鲁迅精神的某 作品深层意蕴的理解。而且,这样的理解不 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与具体的情境、情感纠结 在一起的。 些根本方面。沿着这样的思路,我们讲《范爱 农》,就可以选“如何发现和描写生活里的‘畸 人’即‘特异人物”’这个角度;讲《忆韦素园 君》,也可以从“鲁迅喜欢什么样的年轻人”入 手。总之,要设法拉近鲁迅作品和学生的距 离,并与他们的实际生活、学习生活联系 起来。 对文本的阅读,显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 从已知概念(而且常常是教学参考书里的概 念)出发的“求证式的阅读”,另一种是从感受 出发的“由外而内,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的 “发现式阅读”。我们的教学,包括每一篇作 品的阅读,当然是有自己的教学目的的,也就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则:要尊重学生对 鲁迅作品的感受,从学生的感受出发,加以适 是存在着一个“学科逻辑”;问题是,学生的接 。 2012年第1期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毒刊特藕基 受也自有其“心理逻辑”。如何沟通“学科逻 灵世界。因此,阅读教学就必须从“如何写” 辑”和学生的“心理逻辑”,把我们的教学意图 人手,引导学生理解“文”的字面之“义”,进一 转化为学生的自觉接受,这是需要教学的艺 步体味“文”外之“意”,以及文章的篇章结构 术和智慧,需要下大力气的。 所采用的特殊技巧,由此体会作者要“写什 (二)要“以语文的方式学习鲁迅,走进鲁 么”,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独特思想,进入他 迅” 的内心世界。这就是说,阅读教学必须从“怎 这里有一个容易忽视却至关重要的认识 么写”人手,看“写什么”,“由文见心”,循文而 问题:鲁迅作品教学不同于我们通常说的鲁 会意。 迅作品鉴赏,它是语文教育中的一个教学活 以这样的“语文的方式读鲁迅”,最关键 动,因此,它必须遵循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 的一点,就是要具体地分析和把握鲁迅每一 这里说的“以语文的方式学习鲁迅”,就是这 篇作品“文”和“心”的契合点。每一篇都有不 个意思。 同的契合点,这是最要下功夫的,这个“点”抓 这自然就涉及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等 准了,整个教学就“拎”起来了。不妨来看几 根本性的问题。我比较赞同陈日亮先生的 个例子。 “文心”之说:语文课既要教学生“为文”,同时 大家知道,鲁迅的作品里往往有些“神来 又要“育心”,而“文”与“心”是融为一体的,是 之笔”,这是作者的创造力出人意料(甚至出 一张皮,而不是两张皮。如何理解“文”与 乎自己预料)的突然爆发,教学鲁迅作品就要 “心”的融合?一是“文从心出”,从来没有无 抓住这些“神来之笔”。比如《阿长与(山海 心之文,过去那种脱离了作者心灵世界(思想 经)》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 情感、生命体验),从中抽出“知识”体系的教 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就把整篇文章的情绪 学法,是违背“文从心出”的基本常识的;二是 推向高潮,把文章的意境也推到新的高度。 “心在文里”,从来没有无文之心或文外之心, 教学时就应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把阅读课 近年来出现的脱离文字表达,抽出所谓“人文 文的重心放在体会“我”对长妈妈的情感这一 精神”而任意发挥的教学法,也同样违背了基 个中心点上,细心感悟和体会这种感情的发 本常识。我们现在就是要回到常识,从“文” 展、酝酿过程:开始在“厌恶”中蕴含着爱(要 和“心”的契合上把握课文。 引导学生体味贬义词背后的爱意),后来因长 写作和阅读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写作是 妈妈买来了心爱的《山海经》,而顿时觉得长 先有“心”,再有“文”,心有所动,即先有了表 妈妈高大起来(要引导学生辨析:鲁迅为什么 达思想和情感的冲动,然后再考虑如何做文 要用“伟大”、“神力”、“敬意”这类的大词),最 字的表达,是一个“由心到文”的过程。因此, 后才引发了这一声高呼——初中学生未必能 作文教学就不能光谈“怎么写”,而是先要引 完全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但却完全可以通 导学生“写什么”,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 过朗读,在情感上受到一定的震动。这就 力、思考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培育学生的写 够了。 作欲望,再引导学生寻找和他所要表达的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神来之笔”出 容相适应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而阅读则是一 现在文章中间的过渡段:“我将不能常到百草 个反向运动:“由文见心”,即先接触到文字, 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 通过对文字表达的琢磨,才触摸到作者的心 们和木莲们!”——“我的”蟋蟀、覆盆子、木 l零l 懒: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2年第1期 莲,而且还是“们”!中间还突然冒出了德语: Ade,这真是太特别了!从来没有人这么写 过,事实上鲁迅自己也就用了这么一次,这是 不可重复的灵感。在教学中应该抓住这些, 表达鲁迅的这个发现和意图。在学生有了这 样的基本感悟以后,又引导学生注意“孔乙 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 便这么过”这句概括语,再去细读“孔乙己和 我的对话”以及“孑L乙己的最后”这两个场 引导学生体会:童年的“我”和大自然中的动 植物亲密无间的感情,可能失去百草园的沮 丧以及对未知的三味书屋的恐惧,以至于情 景,来加深对孑L乙己悲剧命运的认识。可以 看出,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怎么写到写 急之中讲出了外语单词。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一句“神来之笔”是全文的一个纲,纲举而 什么,再由写什么回到怎么写”的过程,正是 在两者之间的往返中,学生逐渐进入了鲁迅 目张,我们的阅读教学不妨以此为出发点,引 所描述的情境之中,体味小说主人公的命运 发学生阅读的好奇心:为什么“我”要对蟋蟀 以及鲁迅的情感。最后,还是回到“怎么写” 们以朋友相称,这么舍不得离开百草园? 上面来,要求学生改换叙述者(改成孔乙己 “我”为什么这么不愿意去三味书屋?百草园 自己,或掌柜,或酒客)重新叙述孔乙己的故 和三味书屋里到底有什么?对于“我”,分别 事。通过这样的参与式的重写,鲁迅的文本 意味着什么?在读完、学完全篇以后,还要回 (怎样写和写什么)就融入学生的写作生活 到这里来体会其更深的内在意义和韵味,并 里了。 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今天我们有自己的“百 鲁迅曾经说过:“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 草园”吗?我们的学校和三味书屋比较,有什 作家们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 么异同?这就是“会文章之意,而及学生之 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 心”了。 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因此,他认为,研究作 这样的“文”和“心”的契合点,是因文而 家怎样改文章,“这确实是极有益处的学习 异的。比如《孔乙己》,我在教学中找到的 法”。岳麓书社2005年出版的朱正先生的 “点”,就是其“叙述人称”的选择。在学生熟 《跟鲁迅学改文章》一书,收集了鲁迅的《从百 悉故事基本情节以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由 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课文的原稿 谁来讲孔乙己的故事?可以由孑L乙己自己 和改定稿,并有具体的解说和分析。事实上, 讲,也可以由酒店掌柜或酒客来讲,但鲁迅却 鲁迅的少数文本是在不同的时间写了两次 选择了“我”——一个酒店的小伙计来讲,这 的。如语文课本选人的《风筝》,在1919年所 是为什么?接着又引导学生细读“孑L乙己被 写的《自言自语》里就有一篇《我的兄弟》(收 丁举人吊起来打”的故事,提醒学生注意,鲁 《鲁迅全集》第8卷),写的是同一个题材,同 迅没有正面叙述这个悲惨的故事,而是通过 一件事,写法要简略得多。类似的情况还有 “我”怎样听酒客和掌柜如何议论这件事,侧 《自言自语》里的《我的父亲》和收入《朝花夕 面讲出来的。由此而点明:鲁迅最关心的,或 拾》里的《五猖会》,以及《自言自语》里的《火 者说他最感痛心的,不只是孑L乙己受拷打的 的冰》和《野草》里的《死火》,都是一文二作。 不幸,更是周围的人对他的痛苦的冷漠态度, 因此,讲《风筝》,完全可以和《我的兄弟》对照 以及孔乙己这样的自命高人一等的读书人在 起来读,看鲁迅怎样把一个相对单薄的文本, 人们眼里却毫无地位的尴尬。因此,选择小 扩展成一个十分丰富的文本,看他从中增添 伙计这样的酒店里的旁观者讲故事,就最能 了什么,又怎样增添,这不但会加深学生对 2012年第1期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本刊;特穗 《风筝》怎么写、写什么的理解,而且也向学生 对那些学生不懂、也不要求懂的文字,就可以 提供了一个如何扩展、修改自己的文章的范 例。我曾写有文章,作对比阅读,可参考。 (三)删繁就简,要有所讲、有所不讲,不 必“讲深讲透” 不讲,把问题留在那里,让学生在以后的阅读 中解决。也就是说,中学语文中的鲁迅作品 教学,要将鲁迅的文本相对单纯化,当然,这 是保存了一定丰富性的单纯。 其三,不能把教师自己懂的东西,全部教 给学生。有的教师非常喜欢而且也熟读了鲁 迅作品,有许多的心得,恨不得一股脑儿都倒 其一,鲁迅作品作为民族原创性、源泉性 的经典,是可以常读常新的。同一篇文章,在 不同的年龄,在生命成长的不同阶段,在不同 的时代、社会环境下,都会读出不同的意味。 给学生,他们在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却 这是一个说不尽的鲁迅。当然,在人生的不 听得糊里糊涂——精神可贵,但方法不对,有 同阶段,读鲁迅作品是有不同的要求的。中 认识误区。陈日亮老师曾提出,要区分“阅读 学阶段,学生还处于学习成长的时期,缺乏足 文本”和“教学文本”这两个概念。鲁迅作品 够的人生阅历和知识储备,就决定了他们对 对文学爱好者和一般读者来说,fl然是供其 鲁迅的阅读与理解,只能是初步的(也不排斥 欣赏、品味的“阅读文本”;但一旦进入教材, 个别的学生可以达到相当的深度)。因此,中 就成了供学生学习用的“教学文本”。因此, 学阶段的鲁迅作品教学的任务,只是“播下种 语文教师对鲁迅作品的阅读,是要有两道功 子”,就是说,要让学生亲近鲁迅,被鲁迅所吸 夫的:首先要把它当做“阅读文本”,自己读懂 引,意识到自己的生命需要鲁迅,把鲁迅作为 它,不仅要反复阅读、体味,还要看许多研究 自己汉语家园和精神家园的重要源泉,并大 文章,帮助理解,提高自己的鉴赏和分析能 体知道鲁迅有哪些作品,为以后深度地读鲁 力。对鲁迅及其作品理解越深,上课就有了 迅打下基础,这就达到目的了。绝不能期待、 底气,这是基础,是前提。但是,作为语文教 要求第一次读鲁迅作品就读深读透,全部弄 师又不能止于此,还要把鲁迅作品当做“教学 懂。似懂非懂才是正常的。 文本”来作第二次的解读和研究。要考虑两 其二,鲁迅的文本,自有其复杂性和丰富 个教育要素:学生的接受与理解之外,还有教 性,是复杂与单纯、深刻与平常、荒凉与温暖 学大纲的要求。语文教学是一个教育行为, 的奇妙结合。即使那些选人教材,我们认为 它是有教育目的的;鲁迅作品选人教材,编进 比较适合学生阅读的鲁迅作品,也有许多随 某一册某一单元,就不再是孤立的文本,而是 手拈来的对现实某些人和事、某种文化现象 纳入某一个教学结构,它就必然有具体的教 的批评,有借题发挥的议论、典故、引文,还有 学要求,这体现在教学大纲和教材提示中。 许多有很大寓意性的文字,这都形成了鲁迅 教学时,既要从鲁迅的文本的实际出发,又要 文本的丰富性。对成年读者来说,读这样的 结合教材的要求以及学生的接受情况,确定 摇曳多姿的文字,自然是极大的享受。但对 本课文教学的具体目的和要求:哪些是必须 阅历和知识相对欠缺的中学生,就可能会形 让学生懂的,就要牢牢把握,认真讲清楚、讲 成阅读的障碍。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对鲁 充分;哪些是不必要求学生懂的,就可以少 迅文本作某种处理,即有所讲、有所不讲。对 讲,甚至不讲。这就是“删繁就简”,有所不 学生必须懂的,就要大讲特讲;有些难点,也 讲,有所讲。 要采取一些适当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总体来说,语文教学,特别是鲁迅作品的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o12年第1期 16 教学,应该是丰富的;但具体到某一篇课文、 点的把握都比较准确,较好地营造了一个作 每一堂课,教学目的要相对单纯,教学内容、 者、学生、教师良性互动的教学氛围。最有创 方法则可以也应该丰富多彩。而且,在“有所 造性的,是第三个教学环节的设置:再回到网 讲”中,还要区分:哪些是要求全体学生都掌 络写网上作文,题目是“和鲁迅一起写《药》”, 握的;哪些则是只有少数理解力比较强的学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特定的叙述视角,根据鲁 生能够懂的。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前提下,也 迅文本提供的材料,重新写一篇《药》。于是, 要顾及在学习(特别是鲁迅作品学习)上有较 有的学生就选择“路灯”的视角,写它看到的 高要求的学生,可以适当讲一些对中学生来 故事;有的写康大叔的故事;有的把小说侧面 说稍微深一点的内容。这对于对鲁迅有特殊 描写的夏瑜改成正面讲述;有的专门写小说 兴趣的学生自然大有启发,其他学生尽管不 里红、黑、白颜色的变幻,等等。这样的作文, 能完全理解,也感觉到有一个更高的目标和 改变了过去“学生写,教师看”的作文模式;同 境界的存在。 时,因为发表在网上,供老师和全班同学欣赏 (四)运用网络新技术开展包括鲁迅作品 和评论,这就自然引发了良性的竞争:谁都希 教学在内的语文教育 望写出最有创意的文章,最后甚至带有游戏 网络在中国城市里的迅速普及,是这些 的意味。正是这样的符合青少年年龄特征的 年影响深远的变化和发展,它同时也对我们 竞争性、游戏性的写作,迫使学生反复阅读、 的中小学教育包括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挑 消化鲁迅的原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 战和机遇。有的语文教师把网络技术的出 力,进行再创作。这既是语文教育、鲁迅作品 现,看做是解决语文教育长期存在的一些问 教学的创新,又是对学生使用网络的一个正 题的新的机遇。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邓 面引导。当然,这样的试验才开始,问题也不 虹老师就从鲁迅作品的教学人手,做了尝试。 少,但其提供的教学前景,还是令人鼓舞的。 她在教学《药》一课时,大胆地运用了网络技 中学的鲁迅作品教学不仅学生受益,而 术,把网络的“虚拟课堂”和教室的“实体课 且也是教师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语文素养 堂”结合起来,分成三个教学阶段。首先是网 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一位学生曾对我所上的 络的预习: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技术收集有关 鲁迅作品课作了这样的概括:“这门课,是一 《药》的信息;然后根据自己读了《药》以后的 个鲁迅和我们,老师和我们,自己和自己对话 最初感受、认识,在网上进行交流。这样,就 的过程。”这确实是一门在与鲁迅对话的过程 由原来的学生个人关在家里预习,变成了全 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课。还有一位学 班学生在网上的相互争论和启发,教师也借 生说了这样一段话:“中学,特别是高中阶段, 此机会了解了学生的初步接受情况,便于有 正是思想最活跃的时期,需要更大气、更深刻 的放矢地设计自己的教案。而且,学生因为 的思想激发。”说得真好! 有了争论,产生了许多问题,迫不及待地要在 事实上,鲁迅对我们的中学生和教师,最 课堂上讨论。这样,“实体课堂”里,教师和学 大的作用,就是他的作品使我们变得“大气” 生都取得了主动权,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教师 和“深刻”——这是人的精神的大气、深刻,也 则有针对性地讲解,将学生在网络预习中发 是教学境界的大气与深刻。今天的中国,今 表的好意见加以展开和升华,对认识上的不 天的中国教育,今天的大学教育和中小学教 足乃至误读予以纠正与引导,教学重点与难 育,今天的语文教育,太需要大气和深刻了。 2012年第1期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本刊特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