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导入”,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刚开始时为了把学生引入到教学中去所采取的各种方法和策略。它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首要作用和功能就是引导学生顺利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它好比通往正题的桥梁,能有效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正轨,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语文课堂教学可以称得上是一门艺术,每一个环节都应当精心设计。而课堂导入是每一课教学的开端,更应该遍寻良法,以博得满堂彩的效果。因此,一堂精彩的语文课,一定是从精彩的课堂导入开始的。导入若能生动有趣,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眼睛里就会散发出攫取知识的光,也会刺激老师讲课的激情。 一、故事导入法
课堂教学中,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能使课堂气氛立刻活起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具体的课堂导入时,笔者通常会精心选取一个与课文内容相联系小故事作为开场,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例如,在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教师先将杜甫的生平故事娓娓道来,特别强调其安史之乱后国破家亡的凄苦,个人际遇在国家沦亡的事实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学生听得为之动容,感同身受,接下来理解诗中表达的情感,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文言文的学习相对于学生来说是异常枯燥的。在讲解《唐雎不辱使命》时,教师可先讲述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国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歼灭各诸侯国,公元前230 年灭韩,公元前225 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紧张的局势引来学生的阵阵惊叹,把故事延续到课文的讲解中,学生便不会觉得文言文“面目可憎”、味同嚼蜡了。同时,学生在这样的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对文学史、历史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有利于为学生扩大自己的课外阅读视野提供方向。 二、温故导入法
温故是导入新课的常见方法,它既可以帮学生巩固旧知,又可以自然地导入新课,使新旧知识结合从而形成系统。同时,学生通过回顾旧知,也会找到成就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例如,在学习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当学生异口同声地背诵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学生的情绪立刻被调动起来。接着引入互动环节,请学生结合以前所学作品谈谈自己眼中的陶渊明。教师再以“《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自己写的传记,我们就通过今天这堂课一起来看看陶渊明笔下的自己”这样类似的引导性教学语言,自然而然导入新课。 三、背景导入法
背景导入是教学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它的教学效果是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验证过的,但学生对千篇一律、司空见惯的作者简介、时代背景已心生厌倦,如何创新呢?笔者在课堂上做了尝试。
在学习《土地的誓言》时,教师先用播放幻灯片的方式放了几幅图文结合的美丽的关东大地的图片,然后将图片切换成满目疮痍、尸骨遍野的景象,并在这些图片上标注拍摄照片日期,随即通过向学生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思考,“是什么原因让美丽的关东大地变成了这幅模样?”要求学生积极踊跃发言,简要谈谈自己所了解的背景。在前后迥然不同的两个系列的照片对比下,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得学生对“九·一八事变”给东北人民带来的灾难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接下来对于文中深沉而炽热的情感就更易于理解了。导入中两个系列的对比照片,成为随后课堂教学中学生情感升华的“催化剂”。 四、知识导入法
学习课文前,运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名言、警句、对联、俗语进行导入,可使学生重视课文的学习,且能逐渐积累一些语文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在学习何其芳的《秋天》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关于秋天的名篇佳句,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出: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接着,教师可以用“不同的人对于秋有着不同的感受。秋日里,杜牧读到的是闲情;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我们就一起来鉴赏何其芳的《秋天》,看看在他的诗歌中描摹了什么样的秋景,抒发了怎样的深情”这样的导语拉开课堂帷幕。前后两个知识点的链接在知识导入法的“润滑剂”下自然过渡,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意识。 五、情境导入法
要让学生的思绪更快地投入到课堂中去,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学生表演或其他辅助的教学手段,创设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以引发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在学习《香菱学诗》时,教师可以先剪辑几段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电视剧情节,学生通过影视剧直观地感受到文中的人物、情节、环境,印象会非常深刻。
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可以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利用表演、游戏等形式作为课堂导入,让学生积极参与。这种方式可以给有表演欲望的学生提供锻炼的好机会,同时又可以让全班同学在轻松的氛围中走进课堂,寓教于乐。
例如在讲《俗世奇人》一课时,教师可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提前找几位喜欢表演的学生,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编排小话剧。开课之前,这几位学生用精彩的表演再现了课文情节,而且有些学生还在道具上别出心裁,立刻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特别好。
导入部分仅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环节,切不可因过分强调导入效果而使整个课堂教学被淹没。导入效果最终要服务于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导入方法要以具体的课文为根据的有效多变。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刻体会当前教学的指导思想,精心设计导入,充分发挥导入“导火线”、“催化剂”、“润滑剂”的作用。同时,还要将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处理好,使之成为紧凑的、有机的统一体,课堂教学才能取得成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