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学科测试卷
本试卷分第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 I卷、II卷的答案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各位同学上交答题纸
第 I卷 选择题(共66分)
本部分包括33小题,每题2分,共6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分封制 C.郡县制
B.宗法制 D.科举制
2.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3.为对辽阔的地域实行有效的控制和治理,元政府决定实行
A.郡县制度 B.郡国并行制度 C.行省制度 D.三省六部制度 4.右图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A.奖励军功,按军功授官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
5.春联是日常生活中对书画艺术的实用。“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
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并取名为“万年红”(“红”与“朱”义同) 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
A.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 B.祈盼“朱”姓政权的长治久安 C.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 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
6.你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吗?号称“贪污之王”的军机大臣和珅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军机处设置于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 7.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历程的两对基本矛盾是
①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②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矛盾 ③皇权专制与相权制约的矛盾 ④皇位世袭与外戚、宦官干政的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1860年洗劫并焚毁了北京西郊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的是
A.俄国军队 C.英军
B.英法联军 D.法军
9.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
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10.三元里民众曾在《申谕英夷告示》中警告英军:“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从中获得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有
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具有自发性 ②面对侵略,中国人民坚决捍卫民族尊严 ③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坚定决心 ④中国人民具有不畏强暴的爱国精神 11.“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下列与此诗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八路军军歌》中唱道:“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如要了解该部队“慷慨
悲歌奔战场”的具体情况,可查看关于下列哪些战役的材料?
①台儿庄战役 ②平型关大捷 ③百团大战 ④枣宜会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③
13. 罗斯福:假如没有中国抗战,假如中国被打败,你想有多少个日本师团的日本兵,可以
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我们必须帮助中国进行现在的卓越抗战和以后必然到来的反攻——因为这是打败日本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认识到中国抗战的重要性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 B.美国在太平洋战场受到日本巨大威胁 C.中国抗战遭遇到了空前严重的困难 D.美国为了自身利益不惜以牺牲中国为代价 14.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
①全民族的共同抗战 ②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配合 ③国共两党的合作 ④先进的作战装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右下图是一幅历史漫画,它所反映和纪录的重大事件发生于 A.1905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49年
16.国歌往往是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中华民国国歌》
唱到“东亚开发中国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唱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两首国歌都反映了近代以来
A.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富强进行不懈斗争 B.先进中国人要求学习西方改造中国 C.革命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反帝斗争 D.中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17. 依据下列图片内容特征,图片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哪一次民主革命运动
A.五四运动 B.国民大革命 C.一二·九学生运动 D.护国运动
18.1939年5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撰写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的文章。文章说:“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明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毛泽东所说的“新阶段”的含义是
①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②革命的对象开始由清政府转变为北洋政府 ③五四运动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④在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和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19.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A.中共“一大”上 B.中共“二大”上 C.中共“三大”上 D.中共“七大”上
20.“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
历史发展主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 B.抗击外国侵略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21. 一位著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
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红军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C.两万五千里长征 D.开辟敌后战场
22.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垦,警卫员给毛泽东
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三大战役指①辽沈战役 ②渡江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平津战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3.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
A.抗战胜利洗雪百年国耻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24.新中国初期建立的新型政治民主制度包括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④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 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
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6.根据1954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建立了5个省级自治区。它们不
包括下列的
A、新疆 B、西藏 C、内蒙古 D、海南岛
27.正式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是
A、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B、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五大
28.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双方尽快实现“三通”。
2008年11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就四项议题签署了协议。12月,两岸人民期盼已久的“三通”实现了。“三通”是指 ①通商 ②通邮 ③通航 ④通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9.右图所示是一枚金箔小型张,这枚小型张所纪念
的重大事件,就其国际意义而言正确的是 A.是一国两制的胜利
B.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步骤 C.在中国领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D.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30.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下列各项中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表述最准确的是
①一边倒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另起炉灶 ⑤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⑥平等互利 ⑦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⑧和平共处
A.①②③⑤⑧ B.⑤②③⑥⑧ C.②③④⑤⑥ D.⑤③④⑥⑧ 31.下列关于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与美苏争霸的发展态势有关 B、它不能消除两国关系发展中的所有障碍 C、它是中美两国在对外政策原则上的调整 D、它是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表现 32.标志着中日结束了长期敌对的历史,翻开了睦邻友好新篇章的历史事件是 A、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 B、1973年中日建交
C、1978年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D、日本断绝同台湾当局的关系 33.下列各项中,由中国倡导建立的区域合作组织是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B.东南亚国家联盟 C.东盟 D.上海合作组织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34分)
第Ⅱ卷共3小题,其中第33题12分,第34题9分,第35题9分,共计34分。 34. (9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南京条约》签字 《马关条约》签字
《辛丑条约》签字
(1)说明上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3分)
中国政府代表在日内瓦会议上
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2)上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中国取得了什么样的外交成就?(2分)
(3)右图是我国代表在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上的照片,你知道他们为什么开怀大笑吗?(2分)
(4)上列图片反映出旧中国外交与新中国外交的最大不同点是什么?(2分)
34.政治文明从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的演进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朝初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三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1)分析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皆决于上”中的“上”指的是谁?他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是什么?(1分)该制度建立的最大意义是什么?(2分)材料二、材料三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2分)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2分)
材料四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人民版教材·必修Ⅰ (2)分析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四中“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1分)材料中有关统治权力的行使、制约等规定又体现了什么思想?(1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什么?(1分)它在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中有什么意义? (2分)
材料五 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不同阶段,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一个自我反省、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宪法是指导和规范社会生活的依据,依法治国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只有不断完善和优化社会主义宪法,才能使我国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 (3)分析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1分)该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2分)该宪法确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
(4)综合以上五段材料,概括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2分)
37.(9分)参考答案:
(1)《南京条约》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分) (2)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1分)
万隆会议,中国代表团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
各国的联系。(1分)
(3)1971年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2分) (4)屈辱与尊荣。(2分)
28、(1) 秦始皇,郡县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4分)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1分)清朝设置了军机处(1分)。君主专制强化使中国社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2分)
(2)主权在民(1分);三权分立(1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的宪法(1分) ;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是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一大进步;(或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2分)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2分)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分) (4)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