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关键要素的研究
杨荣菊
(兴隆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摘要: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创新已经是克服产能过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获取新增长点的新武器。探索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寻找提高创新能力的途径,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区域创新驱动能力的因素是大致相同的,与高等教育水平相当,而外商投资的开放性是影响创新驱动能力的主要因素,标准经济、交换程度和产业结构现代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创新促进的整体生产力水平,为此,本文提出了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挖掘开放潜力的对策和建议支持创新型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现代化。
关键词: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关键要素
2014年11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6次下调利率,4次下调标准。如此大规模的市场流动性投资在历史上是罕见的,上一次可以追溯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旨在改变经济发展不健康、不可持续的局面,把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该地区正担负着实施创新型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但是,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科技资源等诸多方面,必然会有不同的因素影响创新型发展。明确区域创新型发展的基本路径,确定区域创新型发展的关键因素[1]。 一、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路径分析 根据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创新驱动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必要因素。张来武认为,资源节约型发展必然导致生产要素下降、人口红利消失、生态可持续性减弱等问题。由于缺乏自主性,投资路径必然导致资本回报率下降。本文认为,区域创新驱动的转型必须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推进区域发展向创新的转型。如果投资驱动和驱动的因素能够使一个地区快速发展,那么,地区转型将面临失败的风险,不会主动转型。只有区域发展的动力继续减弱,区域才会考虑创新而变化;其次,从区域向创新过渡的充分前提是区域创新的需要,但这种创新不再是简单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而是更多地体现在区域内部。我们需要以内部创新问题为基础,能够自主解决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关键技术和创新活动,其目的是创造新兴产业,同时,创新作为促进区域发展的能源,指向自主创新的特点,虽然也包括创新领域的创新和要素驱动阶段的创新和投资导向阶段的创新,但这两个阶段对创新的依赖性很强,创新作为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源泉必须表现出独特、原创、难以被潜在竞争对手模仿等特点。自主创新,即原始创新、综合创新和消化吸收后的创新。 基于区域创新相关转型的两个基本结构,本文构建了区域创新导向发展的研究框架,为确定区域创新转化的边界条件和影响因素奠定了基础,展示了区域创新相关发展的一般理论模型。在发展的压力下,从一个地区到城市的转变是由创新驱动的,但根据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个地区的发展必须以经济的第一次发展为基础,区域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同时罗斯托在其著作《经济增长过程》中也印证了熊彼特的观点:工业技术的内容和水平决定着工业发展的未来,直接影响着工业的发展,可以看出,自主创新型区域发展的最初形式应该是工业发展[2]
。 二、政策建议 区城创新驱动转型是一个渐进过程。通过测算和分析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我们需要需要注重以下三方面工作: 1、加强区域创新人才培养,支持企业建设专业人才队伍。 归根结底,区域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特别是创新领军人才之间的竞争。当一个区域培养人才,特别是创新领军人才时,可以说,创新型人才是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同时,十八大指出,本地区可以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主动出击。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创新本质上是人才驱动的,实现自主创新的关键在于能够生产和使用知识的人。引领科技创新,创造一个能够带动、
影响甚至改变世界的产业。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进一步优化研究生、博士生培养模式。促进区域和城市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多样化。根据我国高校学科分布情况,根据“一带一路”经济带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实际需要,重点引进创新驱动的重点学科,实现人才与技术的融合,保持技术能力,经济管理能力,形成一体化、网络化的人才队伍,为区域城市创新型发展提供人才。集中科研院所和工业技术园区,加强优秀人才的交流引进,充分
发挥人才、合作、交流的扩散效应[3]
。
2、深度挖掘对外开放潜力 一是挖掘国际贸易潜力,加强与外国企业的密集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丰富管理经验,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中国在农村走廊的优势。二是营造更加开放、透明、合法的投资环境,有针对性地吸引和利用外资。2016年,我国外商投资管理向备案制转变,外商投资准入门槛降低,对外投资开放程度显著提高;各地区要积极适应国家政治环境,用政策引导进出口发展在区域贸易中,关注外资企业需求,继续吸引和开发外资,促进区域和城市创新能力的提高,积累产业转型的动力。加强本地区基本金融条件建设,挖掘本地金融机构潜力,吸引外资金融机构,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3、支持创新型经济基础建设 一是坚持经济体制改革,有效制约国家干预,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调动创新主题的主动性,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和市场化道路。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把金融创新作为创新驱动的投资保障,比如建立与国家资源、社会资金和外资相适应的高科技风
险投资咨询基金,打造科技创新和创业、风险投资咨询平台,支
持创新绩效转化,促进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基金和风险投资机构[4]
。 结语:区域是实施国家创新型发展战略的主要载体。从区域角度看,衡量区域创新水平,找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增强区域创新驱动能力,区域的经济才能实现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张爱华, 俞侃, 袁华. 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绩效评价研究
——以湖北省开发区为例[J]. 会计之友, 2019,45(18):56-57.
[2]陈庆海, 熊漫昀, 赵添奕, et al. 福建区域税收负担差异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22(03):46-54.
[3]陈志鹏. 中国区域创新驱动影响因素研究[D]. 山东大学, 2017,12(45):57-58. [4]陈套, 王英俭, 程艳. 我国区域政府创新治理能力与创新驱动发展关系研究[J]. 软科学, 2018, 32(2):1-5. 杨荣菊,1977年11月23日出生,女,2010年本科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现居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工作单位:兴隆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7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