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系原因不明的大肠粘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少数患者伴有发热、乏力、贫血、患者消瘦等全身症状。以青壮年发病居多。笔者自2002年以来对65例uc患者采用中药滴注的治疗方法,收到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5例患者中,男39例,女26例,年龄18—66岁;病程3个月至8年,平均3.5年。所有患者均按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确诊[1]。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里急后重伴有不同程度的黏液脓血便、乏力、贫血等。排除感染性肠炎、克罗恩病、缺血性坏死性肠炎等,均经结肠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查所证实。 1.2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白术20g 黄连15g 黄芩15g 黄柏15g 白芨12g 五倍子12g 白头翁10g 地榆10g ,将上药加水1500ml 煎至150ml,至药液瓶(用毕的生理盐水瓶)内,使药液温度为40—45℃,连接一次性输液器,末端接一次性导尿管,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取左侧卧位,将导尿管插入肛门内约15—20厘米,使药液滴入直肠,一般60—80滴/分,每天一次。药液滴注完毕嘱患者左右侧卧位交替变换体位不少于1小时,以利于药液与肠粘膜充分接触。15天为一疗程。下一疗程间隔3天后进行。共治疗3个疗程。
2 结果
2.1疗效标准 参照1993年我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标准。近期治愈:临床表现消失,纤维结肠镜检查黏膜正常,停药或仅用维持量,观察6个月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纤维结肠镜检查,直肠黏膜仅有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性息肉形成;无效:临床症状、结肠镜及病理检查均无改善。 2.2疗效
近期治愈48例、有效15例、无效2例。近期治愈率73.9%,总有效率96.9%。 3讨论
目前对慢性结肠炎的病因认识尚不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变态反应、精神压力、遗传和感染等因素有关。病情轻重不一,常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是世界公认的难治性疾病之一。祖国医学很早就认识到本病的存在。《内经》称之为“肠癖”,《伤寒杂病论》称之为“下利”,《诸病源候论》称之为“休息痢”。《景岳全书·泄泻》载:“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不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气华之不能输化,乃至合污下降,而泄泻作矣”。说明本病的发生,病理变化主要为湿邪,主脏在脾。脾恶湿,主运化。当湿热之邪犯脾,脾气不足,运化失司,水湿不能四布而流于肠道,清浊不分导致泄泻。
临床治疗本病,西医常用抗生素、激素类、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
等。虽能暂时控制发作,但该病病情易反复,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和耐药性。中药内服,口苦难咽,长期用药不易被病人接受。另外,传统的中药灌肠,由于肛管直肠较粗,灌肠液在短时间内注入肠腔,对肠道刺激较大,患者极不舒适,有下坠排便感,使药物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较短,外溢明显,影响了药物的吸收和利用。为此我们采用了将中药浓煎,直肠滴注,入液缓慢,克服了因灌肠入药速度快而对直肠的刺激,减轻了患者的不适。使药物有较长时间接触病变部位,药力直达病所,且还有温热理疗的作用。 本治疗方药由白术、黄芩、黄柏、黄连、白头翁、白芨、五倍子、地榆组成。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白术性甘、苦、温,入脾胃经,能补脾益气燥湿,善治脾胃气虚之泄泻。黄芩有清热解毒、抗炎、抗变态反应的作用,对肠蠕动有抑制作用。黄柏有清热燥湿解毒作用,常用于清下焦湿热,对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霍乱弧菌等有抑制作用。黄连亦能清热燥湿解毒,归胃大肠经,有广谱抑菌作用,能清下焦热邪,对治疗腹泻有很好的效果。白头翁性苦寒,善清肠胃热毒,凉血止痢,为治痢要药。白芨质粘收涩,有止血收敛生肌之功,对溃疡性疾病疗效很好。五倍子酸涩收敛,能涩肠止血,治疗久泻便血疗效甚佳。地榆可清血热、敛血溢、消肿止痛,为收敛性凉血止血药,对便血、血痢作用尤著。诸药合用有补脾益气、清热除湿、涩肠止泻、止血生肌之功。能有效的改善uc患者的各种症状,长期应用无毒副作用,操作简单安全,无痛苦,易接受,药价低廉,治愈率高,适合在基层医院或患者家
中应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全国慢性非典感染性肠道疾病研讨会。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中华消化杂志,1993,13(6):35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