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1年秋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23-12-09 来源:汇智旅游网


南安市2011年秋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测查基本情况

经过对大部分中心小学抽样调查,本次我市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学习目标检测平均分82.6分左右,及格率92.3%左右,优秀率59.2%左右。其中抽样统计部分试卷(100份),具体情况如下:

题序 一、我会选择 二、我会填空 三、我会计算 四、我会画一画 五、我会观察 六、我会解决问题 七、我会看统计图解决问题 题 分 6 19 32 6 6 25 6 应得分 600 1900 3200 600 600 2500 600 实得分 506 1488 2798 542 553 2074 570 平均分 5.06 14.88 27.98 5.42 5.53 20.74 5.7 得分率 84.33% 78.32% 87.44% 90.33% 92.17% 82.96% 95% 二、试卷基本情况

本张试卷命题指导思想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能以课标和教材(四上)为依据,全面考查学生对本册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的能力。本次数学试卷的检测的范围比较全面,从卷面看涉及到数学的四大领域,通过填空、选择、口算、列竖式计算、

方向与位置、动手操作、统计和综合应用的形式,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数的计量计算、图形的变换的特点、动手操作、统计、知识的灵活应用和解度决问题的能力,难易适度,比较如实发反映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实际情况。试题难易程度按8:1:1分配,考试时间为8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试题注重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数的读写、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笔算、作图、解决问题)。既重视考查学生掌握数学核心概念,建立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等情况,既检查了数学学习结果,又检查了数学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改革中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理念。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主要成绩

1、能正确地读写更大的数,大数的改写;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能利用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能进行带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并具有一定的口算能力。

2、能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和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进行图行的变换。

3、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以及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4、能结合生活实际,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5、能理解统计图上数据所表示的意义以及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具体情况分析

1、第一大题是“我会选择”,共6个小题,满分6分。第1、2、3、4、5题 ,正确率较高,可以看出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大数的改写、比较大小,线与角的特点等。其中第3小题,考核的是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平常出现的大多是加法对乘法的分配,而这次是减法对乘法的分配,该题的错误率比较高;第5小题,考的是单位间的进率,千万位上的“4”是百位上“4”的几倍,由于间隔的位数较多,学生有点混乱,所以出错也较多。失分较多的是第6 小题,第6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数位的认识和大小比较,由于学生在定位两个“4”所在数位时,审题不够认真,所以出现失误。

2、第二大题是“我会填空”,共11个小题,满分19分。本部分着重测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生对本册概念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较好地掌握大数的认识、大小比较、正负数的认识等。但是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如第6题数射线,第7题:一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后是7万,这个数最大是( ),最后一题:淘气看笑笑在北偏东60度,笑笑看淘气在( ),这3题较多学生失分。如第7题“一个整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是7万,这个数最大是( )”要求逆向求出原数最大是多少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学生失分较多。

3、第三大题是“我会计算”,分四个类型题,包括直接写出得数、列竖式计算、利用你发现的规律,用简便方法计算和递等式计算,满分32分。试题内容涵

盖了本学期计算的新知,主要考查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乘法分配律的运用以及带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等,考查准确,难易适当。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强,正确率较高。这题型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计算粗心,如直接写出得数中“8+12×3”学生由于粗心将答案写成60。

4、第四大题是“我会画一画”,总分6分,正确率较高,考查学生画指定度数的角和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大部分学生都能按要求操作。第3小题由于内容过多,部分学生在审题是出现遗漏,对少数学生来说仍有一定的难度,失分较多。

5、第五大题是“我会观察”,共7分,第1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基本正确,可见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掌握得相当牢固,学生主要的失误在于学生没有认真审题,没有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并写上名称。第2小题在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时方向不够明确,导致失分较多。

6、第六大题是“我会解决问题”,共3大题,满分25分。本份试卷应用题的设计用情景图出示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充满趣味的数学活动中,缓解考试心理,多数同学能较好地完成第1、2、3、5题,可以看出学生能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但是失分最多的是第4题学生由于一学期没有接触正方形面积计算,很多同学解题方法掌握,但在具体计算正方形面积时,由于遗忘将周长计算方法当成面积来计算而造成本题失分较大,其它题目学生的失分主要在实际计算时出差错,从这也暴露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有待进一步

加强。

7、第七大题是“我会看统计图解决问题”,满分6分。第1、2小题正确率比较高,失分主要在第3小题,要同学说说“( )日至( )日气温变化最大,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一部分同学不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来回答问题。由此可见同学们收集处理信息,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强,不能很好地运用统计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三)存在主要问题

从试卷各种不同题型分析发现,学生基本知识掌握较为牢固。学生书写大部分较为整洁,格式相对规范,反映出教师对学生书写习惯培养的重视,学生学得相对较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但从答卷中也可以看出,学生在做题细心方面,仍有欠缺,需要继续加强。

1、学生没有养成良好审题、做题习惯。如:填空部分求角的度数中度数没有写造成失分;画一画题目中“画垂线、角”有20%的学生没有标上“角号”或画完整;填写统计图的数据没有看清楚而填错数据等。

2、计算粗心、马虎,不重视检查。一部分学生平时计算粗心、随意,没有做好“看、想、算、查”的环节,造成失分。如验算题的答案得错。

3、综合性题目观察、推理、判断能力不强。如:商变化性质判断不好而选错。

4、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与运用的技能应进一步加强训练。如:填空题的“近似数是7万的最大的数是多少”,“从统计图中我知道什么?”等学生不能较好理解和解答。

三、改进建议:

1、加强校本教研,提高研讨实效

⑴ 多开展年段集体备课,做到“传、帮、带”。在上公开课之前组织年段的教师集中教研,由骨干教师首先针对要上的课说课,其他教师再结合自己编写的教案进行发言,形成较理想的教学设计,组织同上这一节课,进行听课教研来提高年段教师的教学水平。

⑵ 开展问题、诊断式的校本教研。结合学科学生知识掌握存在的问题,如“怎样养成审题、做题的习惯”“如何改掉计算粗心的毛病”“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与运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主题分学期进行教研,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⑶ 扎实抓好“说课、备课、上课、评课、收获”的校本教研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⑷ 抓好教研工作的措施办法应该要从上到下,县进修学校要多组织几次“名师下校活动”,辐射面要广,让基层学校的教师都有机会学习;

2、灵活驾驭课堂,提高课堂实效

关注学生,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加强基础训练,努力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

⑴ 重视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坚持口算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正确率和速度。 ⑵ 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既是教学中的重点,又是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并理清解题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 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及时与学生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加强对“后进生”的基础知识训练和学习方法指导,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3、亲历学习过程,提高学生能力

通过直观操作,积累感性材料,发展空间观念。由于“空间与图形”比较抽象,几何概念的建立,空间观念的形成必须经过一定的感性材料的积累,因此“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要加强感性材料的积累,要多让学生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从测量、拼摆、折量、画图等实际操作活动入手,多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展空间观念。使用变式图

形,区分本质特征,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在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时,除了使用标准图形外,还应注意使用变式图形,使学生能正确地区分图形的本质特征,从而获得图形的正确表象。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来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4、渗透思想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加强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在平时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阅读、思考,然后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进行反思与评价。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加强练习设计研究,一方面要精选、精编灵活多样的有针对性、发展性、综合性的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