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0-11-06T03:00:17.998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16期 作者: 石翠梅
[导读] 本文将结合对干化学法检测尿隐血与镜检尿红细胞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与探究,详情见于下文。(晋中市中医院 山西 晋中 030600)
【摘要】 目的:比较干化学法与镜检法检测尿红细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于我院进行尿液检查者200例,将所有检查者随机进行01~200编号,01~100号为对照组,101~200号为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干化学法检测,观察组采用镜检法检测,对比两组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检验阳性结果对比,对照组检测尿隐血阳性46(46.00%)例,观察组检测尿红细胞阳性62例(62.00%)。观察组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阴性结果中,经镜检尿红细胞阳性为3例,观察组阴性结果中,经干化学法检测尿隐血阳性为4例,说明两组检查结果各有漏诊。结论:对干化学法检测尿隐血与镜检尿红细胞的结果进行分析,两组尿液检查方式各有漏诊,因此可将两种方式联合使用,以提高阳性检出率。但两种方法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还需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干化学法;尿隐血;镜检尿红细胞;相关性探究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6-0107-02
尿液干化学检测,是指利用尿干化学分析仪对尿液中相应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查的方式,尿液镜检法是指一种利用显微镜检查尿液是否正常的检测方式[1]。本文将结合对干化学法检测尿隐血与镜检尿红细胞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与探究,详情见于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于我院进行尿液检查的检查者200例。将所有检查者随机进行01~200编号,01~100号为对照组,其中男性70例,女性30例,年龄为22~65岁,平均年龄为(49.68±15.28)岁。101~200号100例为观察组,其中男性66例,女性34例,年龄为24~63岁,平均年龄为(49.35±15.11)岁。排除患有严重精神障碍、意识障碍以及其他严重全身系统疾病以及重要脏器损伤的检查者。所有检查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
所有检查者均使用一次性干净检查容器留取晨起第一次尿液的新鲜中段尿20ml用于检查。对照组采用干化学法,将新鲜采集的患者样本尿液抽取10ml,进行均匀混合之后将试纸条完全没入并立即取出,轻擦去上面残留尿液之后置于分析仪当中进行尿隐血测检;观察组采用镜检法,采集新鲜尿液10ml并进行均匀混合,随后将尿液放置于尿沉渣刻度离心管内,进行离心处理,将处理过后的尿液滴于载玻片上,采用低倍镜进行观察,再将尿沉渣滴于尿沉渣定量计数板上,利用高倍显微镜视野下对尿红细胞进行观察。检测中确保操作规范,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 1.3 疗效标准
对比两组的阳性检出结果,阳性率=阳性/总数×100%,尿隐血正常为阴性,尿红细胞正常值为<1.0×104/ml。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尿隐血阳性检出46例,阳性检出率为46.00%,观察组尿红细胞阳性检出62例,阳性检出率为62.00%。对照组阴性结果中,经镜检尿红细胞阳性为3例,观察组阴性结果经干化学法检测尿隐血检出阳性为4例,说明两组检测各有漏诊现象,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检验结果对比
3.讨论
尿液检查是医学常用的一种检查方式,一般包括尿常规分析、尿液中有形成分、蛋白成分等的定量测定等,对于临床诊断以及患者治疗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本次实验研究,在对患者进行尿液检查时采用尿液干化学法与镜检法分别对尿隐血以及尿红细胞进行检查[2]。尿红细胞是指机体尿液当中出现了红细胞,即由于机体的泌尿系统,例如肾脏、膀胱、输尿管等出血,从而使血液进入尿液的一种疾病症状。尿隐血又称作尿潜血,且单独的尿隐血并不能用作对于临床疾病诊断的依据,这是由于正常人的尿液中也会含有少量的血红细胞,因此尿隐血会呈阴性,但当尿常规检查时尿隐血呈阳性,就会提示尿液中已含有一定数量的血红细胞,考虑患者肾脏、输尿管、膀胱处结石以及。肾、膀胱、输尿管的恶性或良性肿瘤等情况。同时尿红细胞以及尿隐血又被称作血尿,即肉眼血尿和显微镜下血尿,肉眼血尿即就可以看出为血色的尿液,但对于尿外观并无血色,经由显微镜检查高倍视野中可见血红细胞个数达3个以上时,被称作显微镜下血尿,因此通常肉眼血尿的严重程度以及出血程度要明显高于显微镜下血尿。
尿液干化学检测,是可以利用尿液分析仪,通常尿液中化学成分使尿多联试带上的模块发生颜色变化等对泌尿系统、肝胆系统等疾病进行辅助检查的方式,能够对尿隐血、尿糖、酮体、胆红素、尿胆原、白细胞等成分进行检查[3]。
正常尿液由于只含有极少量的红细胞,因此一般检查结果会呈阴性,当尿常规结果呈阳性时,即表明受检者体内的红细胞达到了一定数量,需要进行密切观察或进行下一步检查,通常会考虑肾脏、尿路感染或是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炎症,肾脏、输尿管结石以及肾、膀胱、输尿管等的良恶性肿瘤,都可能会引起尿隐血的出现。
尿液镜检法是将尿液经过离心沉淀之后,进行显微镜检查的形式,能够对尿液当中的管型、细胞、结晶、微生物以及其他定型或非定型成分进行检查。尿红细胞一般在显微镜下表现为光滑、无核、两面凹陷,以及具有适度的折光性、暗淡的圆盘状,并按照肾小球性以及非肾小球性血尿将红细胞形态可以分为均一型、多形型、混合型以及棘形红细胞等。如果经由尿镜检检查可见尿中红细胞个数增多,一般需要考虑多种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肾盂积水、肾结石、肾肿瘤及外伤性肾损害等肾脏疾病或是尿路感染、结石、肿瘤、尿路狭窄等下尿路感染疾病或是急性阑尾炎、输卵管炎等的肾外病变,还可能是患者服用了磺胺类、水杨酸类药物等导致,临床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随着目前科学技术以及医疗检验仪器等的不断发展,例如尿液分析等能够应用于尿液分析并取得非常好临床效果。但本次结果显示,应用干化学法检测尿隐血与镜检尿红细胞,结果差异较大,因此进行临床检验时,尿液分析仪不可取代传统镜检法。并且由于尿液干化学法以及尿液镜检法采用不同的检测原理,对于尿液成分的报告方式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两种方法都是临床进行尿液检查的重要方法,将两种方式联合应用,更能保证临床检出率,防治漏诊。对于患者及时有效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本次通过对干化学法检测尿隐血与镜检尿红细胞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组尿液检查方法各有漏诊现象,因此在临床检验时,可以将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液镜检法相结合对临床受检者的尿液检验,能够对尿液有形成分、尿常规等进行分析,提高阳性检出率,对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汤和平.尿液干化学法配以尿沉渣镜检法的检验效果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2):223-225. [2]郑向萍.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结合尿干化学分析法诊断肾小球性血尿[J].中国实用医刊,2018,45(16):30-32.
[3]丁程伟,段学光,寿好长.全自动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色调浊度的性能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17):2646-264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