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中国革命》读书报告
苗澍
“革命”二字说出口,一些不了解的人便会稍有偏见,以为所谓“革命”就是阶级斗争的代名词,甚至还有冲动、暴力的因素在里面。但我认为读这本书,首先就是要把“革命”这个词还原到它最本质的意义——变革命运,具体到中国,就是无数先辈们为了改革中华民族命运所作的努力,这改变除了一般认为的政治,还有经济和文化的层面,所以说,我们现在手中拥有的一切,都是革命的遗产。
自从开学初把这本书借到手,我读了四遍,这其中每一次的读法又都十分“费时”,即读完每一段的内容,都要愣上一愣„„从来没有像这样读过历史,一段文字在脑海中生成的图像并不止它正在描绘的那些,你必须把所知的一切相关的知识拿出来参考,你必须调动所有的脑细胞为书中的这一个场景追溯它的过去,猜想它的未来„„以至于读完了这一段,已经荡气回肠,已经百转千回。于是这大半个学期中,若问我在读什么书,百分之七十的回答都会是:《伟大的中国革命》。
我在读这本书时,最感兴趣的就是费正清教授叙述中国革命的视角,他以一位善意邻居的眼光打量着中国在这185年中经历的一切,他从旁观者的角度比较着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上的差异,并且不断在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中为这些差异寻找着根据。作为现代化范式的代表,他所概括的革命,就是中国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变为现代化国家的进程。
与这纵观俯瞰的视角相应的,是这本书中细节入微的描写。不同于一般历史教科书的宏观概括,作者是以历史上那些众所周知的事件和其中的关键人物为叙事主线,并且常常通过一些特有的文化和习俗对中国的社会形态和人们的心态进行透视。这让我很快联想到中西方新闻写作上的差异,中国人爱讲道理,西方人爱说故事,可道理讲得再对也有听烦的时候,而故事说得好了不但别人爱听,照样可以令人心潮澎湃。
如果说是费先生独特的视角和描写手法使我在一开始就手不释卷,那么令我连读四遍之后仍然每每掩卷沉思的,就是中华民族这185年来的步履维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重新审视和评价了19至20世纪的历史,更多的人将目光从“革命化”范式转向了“现代化”范式,对于一些历史人物如李鸿章,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的说法似乎已经颠覆了传统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对近现代史的众说纷纭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新角度
上的启蒙,但我始终没有想通,中国现代化变革的进程为什么开始的如此迟缓,而进行到后来为什么又会突然中途刹车甚至后退?为什么曾经一味拒绝革新,拒绝接受外来事物的中国人到了今天会开始崇洋媚外,对新生事物大肆炒作?
是在读过这本书后,我心中才有了大概的轮廓:正如费先生在这本书的第一部分中所说,中国的现代化“停滞不前为时太长了。结果是有一种强大的惰性扼制力,是中国的革命性变革有痉挛性,有时内部抑止了,有时还带有破坏性。”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人口的不断密集使得古代中国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生产都处于“内向爆炸”的状态,结果是艺术和文明技艺较早的繁荣,并且中国成为了“国家、社会和文化三者异常超绝的统一体”。前者使得中国人“深藏不露的文化优越感”令他们不认为有改革的必要,后者则注定了中国的变革一经开始就会惊天动地并且障碍重重。而由于清朝政府的王朝利益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分离,加上固有的官僚机制导致它的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没有效率,20世纪初的中国并没有像日本明治维新一样引导出一个在不断创造的经验中实现现代化的进程,而是被推入了世界现代化的洪流之中,挣扎着寻找一条生存之道。也正是这样的被迫和挣扎,使中国人在接受西方现代化思想的过程中没能循序渐进,而要以否定自己祖先的价值为代价。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想到我们这听着流行歌曲,喝着可口可乐长大的一代人,说起未来的理想心里最先想到的是金钱,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一概不关心不过问,这其中包括长辈,包括历史。也有太多人习惯了“愤青”,习惯了对社会问题指指点点,习惯了跟从着“反日”的旗号,却不知自己的国家究竟为什么落后于人,却不知对几代人的努力说一句感恩,却不知每一个“今天”的现象,都能在历史中找到它的根源。这样的“寻根”需要大量的阅读和深入,远非一味抱怨和异想天开能够做到的。对自己国家历史的认识,以及宽容理解的态度,是了解国家的今天的首要方式。
《伟大的中国革命》的一开头,费正清教授为了让读者了解中国的形象,用文字引导着读者的视线随之飞过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上空。而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感觉就像跟着作者飞越了185年的时空,甚至更长,更久。浩瀚中看到一部宏观的历史叙事,浩瀚中感受到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最为沉重也最是变化莫测的纷纭。这是我来到新闻学院之后第一次的“深入”阅读,暂且写下这篇读书报告,心中忐忑而欣喜,忐忑是因为思前想后,总觉得自己的认识还太粗浅,欣喜则是对手中这一份厚重的收获深感受益匪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