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一化学(人教版)第五章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3)3学习任务单

2022-03-11 来源:汇智旅游网
《第五章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3)》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1)了解氨与水、酸或氧气的反应,知道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知道铵盐是重要的氮肥

(2)掌握铵盐的性质,了解氮肥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了解氨的实验室制法,知

道铵盐的检验方法。

(3)学会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角度认识含氮化合物的相互转发,了解工业合

成氨对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所产生的重要意义。

【课前预习任务】

(1)预习氮及其化合物(1)、(2)两节课的相关内容; (2)上网查询常见的氮肥及使用方法;

【课上学习任务】 一、氨

1物质性质

2。化学性质

氨的检验方法

二、铵盐

1.物质性质

2.化学性质

铵盐的检验方法

氨的实验室制法

【课后作业】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铵盐化学性质稳定,因此施肥可以忽略天气影响 B。 雷雨天气时空气中能生成少量的氮氧化物

C. 实验室常用氯化铵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混合制取氨气 D。 O2、NO、NO2都能用浓硫酸干燥,且通常情况下能共存 2.下列叙述Ⅰ和Ⅰ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A B C D 叙述Ⅰ 氨的水溶液呈碱性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吸水性 SO2是酸性氧化物 铵盐受热易分解 叙述Ⅰ 氨气可用于做喷泉实验 浓硫酸可干燥H2和CO,不可干燥 SO2和NH3 SO2可使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 NH4Cl和NH4HCO3均可用作氮肥和制取氨气 3.实验室制取少量纯净干燥的氨气涉及图5—7中的装置,正确的是( )。 图5-7

A.①是氨气发生装置 B.③是氨气发生装置 C.②是氨气吸收装置 D.④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

4.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氧化 B. 海洋中的氮循环属于固氮作用的是③ C。 海洋中的反硝化作用一定有氧气的参与

D。 向海洋排放含NO3—的废水会影响海洋中NH4+的含量 5.在NH3、NO、NO2中:

(1)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___________;

(2)常温常压下呈红棕色的气体是___________,本身无颜色,但与空气接触后变为有色的气体

是___________。

6.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以略去)

(1)写出氨气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 (2)收集氨气使用 方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 做干燥剂; (3)用甲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

该实验的原理是 ;

(4)如果只提供乙图装置,请设计引发喷泉的方法: 。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铵盐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施肥应避开中午或高温天气,故A错误;B.在放电 的作用下,N2与氧气反应生成NO,故B正确;C。实验室用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

热,制备氨气,故C错误;D. NO与O2反应生成NO2,因此NO和O2不能大量共存,故D 错误。 2.【答案】C

【解析】A.氨气可用于做喷泉实验,是因为氨气极易溶解于水,故A错误;B.浓硫酸可干燥H2和CO,也可干燥 SO2,故B错误;C.SO2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溶液的碱性减弱,颜色变浅甚至褪色,故C正确;D.NH4Cl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冷却后又化合生成氯化铵,不适合制氨气,故D错误;故选C。 3.【答案】B

【解析】装置①中NH4Cl 受热易分解生成NH3 和HCl,但在试管口附近两者又能结合生成NH4Cl,选项A错误;装置②中的漏斗放置过低,不能防止倒吸,选项C错误;装置④中的试管口应放一团干燥的棉花,选项D错误 4.【答案】D

【解析】A.海洋中不存在游离态的氮,氮元素是以化合态存在,主要是硝酸根离子,A错误;B.转化关系图可知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氧化,大气氧化生成氧化物,反应得到铵根离子最后通过硝化作用得到硝酸根离子,海洋中的氮循环属于固氮作用的是E②,B错误;C.反硝化作用是指将硝酸盐还原成氮气的过程,不需要氧化剂。硝化作用是指氨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为硝酸的过程,硝化细菌将氨氧化为硝酸的过程。C错误;D.转化关系图中硝酸根离子增多,反硝化作用增强,向海洋排放含NO3-的废水会影响海洋中NH4+的含量,D正确;答案选D。

5.【答案】 NH3 NO2 NO

【解析】(1)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NH3,因为氨气能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是一种弱碱,碱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一氧化氮本身无颜色,但与空气接触后会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6.【答案】(1)4NH3+5O2(2)向下排空气法,碱石灰,

(3)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氨极易溶解于水,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

4NO+6H2O

(4)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气体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

【解析】(1)氨气催化氧化的生成NO和H2O,其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4NO+6H2O;

(2)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为碱性气体,用碱石灰干燥;(3)氨气极易溶于水,如果打开止水夹,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而形成喷泉,答案为: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氨极易溶解于水,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4)加热时烧瓶内压强增大,气体体积膨胀,当氨气与水接触时,因氨气极易溶于水而导致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而形成喷泉,答案为: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气体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