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长春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3-08-25 来源:汇智旅游网
关于长春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1年12月26日在长春市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长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现将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1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努力克服国际经济动荡、宏观政策紧缩等一系列困难和挑战,着力实施“三化”统筹和“三动”战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同步攀升,被正式任命为“全国文明城市”,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40亿元,增长15.2%(预计,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67亿元,增长7%;第二产业完成增加

1

值2152亿元,增长1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621亿元,增长13.9%。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800亿元,增长4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83亿元,增长56.5%。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粮食总产量突破200亿斤,创历史新高。30万亩高标准粮田等增产项目顺利实施。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36.5万亩。建设新菜田2.1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57.5亿斤,自给率达到60%。畜禽总量超过7亿头(只),增长14.3%;畜牧业产值完成254.2亿元,增长8.4%。

农业科技扎实推进。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439万千瓦,增长8.9%,农机化水平达到70%,全程农机化示范区面积达到245万亩。投资2.6亿元完成20万亩旱田节水灌溉工程。水稻标准化栽培、玉米保护性耕作等重大增产技术全面推广。

县域经济取得突破。四县(市)和双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31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7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1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3%、37.5%和20.2%。在全省县域发展综合评比中,有3个县(市)进入前10强,全市财政收入超亿元的乡镇达到13个。

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建农村公路1026公里,绿化美化村屯330个,完成泥草房改造任务5670户,营造林7.8万亩,解决2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标准

2

化储粮仓5万套。年内汛期水毁设施全部完成修复。

(二)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 地方工业增势强劲。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000亿元,增长23%。工业增加值实现1843.9亿元,增长17%。受宏观政策影响,汽车工业实现产值4200亿元,增速回落到13%,但地方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猛。地方工业实现产值3070亿元,增长32%,拉动工业增长12.1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业完成产值1020亿元,增长35%;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810亿元,增长32.8%。中小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实施新一轮民营经济腾飞计划,启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实现7200亿元,增长21%;实现增加值1647亿元,增长19%;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户数达到65800户,增长8.2%。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实施152项“四个技术创新工程计划”,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长23%。一汽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大成秸秆制糖技术取得突破,百万平方米科技孵化器开工建设。中冶京诚等6户企业进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一汽技术中心乘用车研发基地、大陆电子等一批研发中心落户长春,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顺利推进。

(三)服务业提速增效,“双拉动”格局进一步强化 现代物流发展迅速。社会物流总收入实现1.2万亿元,

3

物流业增加值增长16%。全市各类商品交易市场达到349处,年交易额超过亿元的市场达到45个。

金融业取得新突破。南关惠民村镇银行、盛京银行长春分行、华夏银行长春分行顺利开业,全市银行类金融机构发展到24家。引进和组建各类基金公司11家、小额贷款公司15家,区域性金融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旅游会展快速增长。旅游总收入实现450亿元,增长23%;接待国内外游客3100万人次,增长18%。成功举办汽博会、农博会、创博会、民博会等各类会展活动190余项,增长10%;展会直接收入23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210亿元。

房地产业平稳发展。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37.3亿元,增长17.4%。商品房施工面积达到4143.6万平方米,增长34.1%。新建住房供求比达到1.4:1,增长62.1%。房屋交易额实现492亿元,与去年持平。

文化产业成为新增长点。启动孔子文化园区等9项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组织文化企业参加第四届东北文化产业博览会。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进展顺利,共有21处通过国家专家组评审。文化产业增加值两年翻一番,占GDP比重提高1.6个百分点。

商务综合体和大型批发市场建设加快推进。全市规划建设商务综合体24个,伟峰彩宇新城、宽城万达广场等项目进展顺利。滚动建设20个区域性批发市场,其中,中机物

4

流、工业品交易中心等10个大型批发市场投入使用,远达生产资料市场等8个项目顺利推进。

(四)重大项目扎实推进,“三动”战略进一步彰显 新口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00亿元,增长33%,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115亿元。新建工业项目完成空间摆放20平方公里,平均投资强度达到3290万元/公顷。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服务业完成投资1270亿元,同比增长3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1.8%。汽车、农产品深加工、轨道客车三大产业完成投资占工业投资的51%。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到73%。

项目数量明显增多。全市3000万元以上项目开工2139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04个。150个重大项目开工110个,完成投资456亿元。项目储备取得新进展,全市共储备3000万元以上项目1943个,总投资14570亿元。

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一汽丰越20万辆整车扩建项目一期工程、轨道客车二期工程、机车厂搬迁改造一期、大成30万吨合成氨、国电联合动力、兵装新能源、荷兰帝斯曼医药中间体等大项目相继竣工或试生产,大众发动机、丰田纺织、中航液压、国药长生、东南特钢等大项目开工建设。

(五)城市建设力度加大,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基础设施继续完善。全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39平方公里。3座跨伊通河大桥、109条道路竣工通车,远达大街、

5

机场大道建设顺利推进。轻轨4号线投入试运营,西客站换乘中心主体封顶、长春站换乘中心北广场交付使用,地铁1号线开工建设。新增集中供热能力3100万平方米,更新供水管网77公里,新建变电站5座,改造燃气高危管网352公里。

市容市貌明显改善。高标准改造10条特色街路,完善提升5个传统商圈、14条标准化街路、15条精品街路。新建大块绿地67块,彩化街路100条,新植街路75条。新建续建11个公园,长东北湿地公园等5个公园对游人开放。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扎实推进“环保模范城”创建工作。开展“环保惠民”工程,治理烟尘超标锅炉42台,治理污染物排放超标单位130家。对污染饮用水源的企业进行集中整治,东南污水处理厂管网、两甲污水处理厂建设取得新进展。伊通河综合整治工程顺利推进。石头口门、净月潭、新立城、波罗湖生态湿地面积进一步扩大。

长吉一体化有序推进。各节点和功能区规划相继编制完成,形成比较完善的规划体系。基础设施实现“七通一平”总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与40多户央企进行对接,洽谈项目达到60个。率先开展三权抵押贷款工作,推动农村金融创新。积极探索“大部制”机构改革,成立莲花山管委会。

(六)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对外贸易进一步向好 第四轮招商引资“九个月攻坚行动”成果显著,全年引

6

进央企项目17个,引进内外资项目433个。实际利用内资585亿元、利用外资30.8亿美元,分别增长15.5%和21.2%。富士康与光机所、应化所的合作取得重大进展,长拖与中集集团实现重组。兴隆综合物流保税区已通过国家有关部委审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全年进出口总额完成165亿美元,增长25%。其中,出口完成23亿美元,增长15%。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0.6%和8.8%,完成对外劳务承包营业额2亿美元。5户企业进行境外投资,共完成投资额771.2万美元。

(七)社会事业和谐发展,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科技事业成效显著。推进完善“四位一体”战略联盟,实施“双十”工程,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全市经国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46户,实现工业总产值970亿元。全年认定技术合同2300份,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18亿元。中俄科技园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入驻企业达到25个,4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科技合作项目。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扎实推进。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制定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17所公办幼儿园。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完成100万平方米,完成“校舍暖房子”15万平方米。做好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工作,安排8715名农民工子女入学。改扩建四所公办特教学校,新建绿园区自闭症学校。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新

7

校区投入使用,农业学校异地新建工程全面启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加快推进。

文化事业取得新成果。长春被国家确定为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南大营旧址陈列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市博物馆、文化艺术展览馆等新建改造工程顺利推进,7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投入使用。开展2000余场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举办2000余项系列健身活动。建设朝阳公园等3个体育健身公园。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城区级医院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品价格下降29.2%、住院费用下降21.3%、就诊患者人次上升10.7%。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报销比例分别提高5个和10个百分点。在全国率先实施医保“议价谈判”,10个病种患者个人支出平均降低53%,3233个常规诊疗项目费用平均降价23%。首创建立“721”模式的资金保障机制、“同城同价”的药品管理机制、“三险统一”的报销补偿机制和“软硬跟进”的配套服务机制。

(八)民生状况持续改善,发展成果进一步惠及群众 就业实现稳定增长。全市共开发就业岗位13.5万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1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公益岗位从业人员达到2.2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

群众收入同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

8

20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7400元,分别增长14%和12%。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提高180元,达到1000元。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提高158元,达到1424元。

保障水平继续提高。新增养老保险、失业保险12.8万人和10.5万人。医疗保险参保总数395.3万人,参保率达到95%以上。新农保试点区域参保人员达到21.1万人。城镇月低保补助标准由305元提高到375元,农村年低保标准由1500元提高到2100元。幼儿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低保金上浮20%。残疾人低保金上浮10%。“三无一靠”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每月提高20元。启动低保标准与物价波动联动机制,补贴资金近2000万元。

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开工建设6433套廉租房、11439套公租房、12950套棚户区回迁房,分层次、多形式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2287栋、1060万平方米老旧楼宇实施“暖房子”改造。拆除城区D级危房320栋。集中建设240万平方米农民回迁小区,2.8万户被征地农民迁入新居。

价格监管成效显著。强化重要民生价格预警,发布375次市场价格监测报告。对卫生、教育、殡葬、涉农等10项重要民生价费以及36个重点部门的收费进行了专项治理。取消4项、降低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投入2569万元价格调节基金用于平抑市场物价。

在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

9

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一是我市工业发展空间不足问题凸显,生产要素瓶颈制约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不强;二是在物价持续高企的情况下,城乡居民收入偏低的问题进一步显现,部分群众生活困难,改善民生工作任重道远;三是宏观政策总体紧缩对政府融资平台和中小企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部分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短缺,一些改造项目进度受到影响。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2012年是“十二五”的攻坚之年,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之年,我市面临的外部环境仍然偏紧。做好明年各项工作,对于巩固和扩大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好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思路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加快发展、改善民生、建好城市、促进和谐大局,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统筹,坚定不移地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三动”战略,坚定不移地推动开发区、城区、县域“三大板块”协调发展,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和服务业双拉动增长路径,坚定不移地推

10

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地推进富民工程和社会事业发展,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快打造全省科学发展的领头羊、民生改善的排头兵、社会和谐的首善区,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左右; ——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同步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8%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其中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保持在45%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左右; ——实际利用内、外资增长20%左右;

——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其中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以上;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好新农村建设,着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继续抓好粮食生产,大力实施“菜篮子”工程,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第一产业增加值预计增长5%以上。

11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施30万亩高标准粮田、100万亩玉米保护性耕作示范区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200万亩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抓好旱田节水灌溉工程后续建设工作。大力发展棚膜蔬菜,提高蔬菜自给率。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优化城区农业产业结构。新建牧业小区示范区100个。畜牧业产值增长8.4%,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20%。

推进县域经济突破。实现工业集中区(开发区)提档升级,新建扩建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80个,完成投资350亿元,完成工业项目摆放10平方公里。

全面建设新农村。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示范创建活动,扶持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和规范化管理。探索不同类型和模式的农业规模经营的实现形式。切实抓好示范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新农村建设帮扶,持续改善农村面貌。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双向一体化试点工作。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继续扩大工业产能、调整工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5%左右。

以扩能工程为载体推动三大基地建设。实现一汽丰越20万辆整车一期工程达产达效,百万吨化工醇项目投产,机车厂搬迁二期工程加快推进。大力实施百万辆发动机、百万台变速器以及轨道客车轮轴、变速箱等一批上下游项目,构建

12

与三大世界级基地相配套的产业体系。

以自主创新为核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先进装备制造、光电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为重点,实施一批投资超亿元的高科技项目,培育100户销售超亿元的高技术企业。加快建设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新建一批研发中心,推动制造业从生产环节向研发领域拓展。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推动综合服务功能提升。突出重点产业,优化空间布局,强化载体建设,加快形成工业和服务业双拉动的经济增长格局。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5%左右。

不断强化载体建设。加快推进50个投资超5亿元的重大项目,培育50家服务业领军企业,加快形成20个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上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大力发展重点行业。突出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会展以及医疗保健、教育培训、体育健身等现代服务业,打造辐射周边3000万人口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全面提高服务功能。加快建设喜来登、希尔顿、凯悦等五星级酒店。增强引进域外银行等金融机构力度,建设一批知名中介机构和区域性总部,支持国内外企业在长设立销售中心、结算中心和研发中心。

(四)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着力推动“三动”战略深入实施。突出“十二五”时期重大项目的龙头地位,继续推进

13

重大项目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00亿元,增长20%以上。

抓好150个重大项目建设。继续落实经济目标责任制和重大项目领导包保制度,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实际问题,顺利推进150个重大项目建设。大力实施“百日集中审批”和“百日集中开工”工程,加强项目前期工作。

加大项目谋划和储备力度。创新重大项目谋划方式方法,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项目谋划和储备。全年力争储备3000万元以上项目2000个,新建工业项目完成空间摆放指标22平方公里。

积极筹措建设资金。按照国家和省资金支持重点,筛选和包装一批重大项目,全力争取资金支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扩大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积极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发展股权投资基金,促进企业融资方式多元化,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推动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以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为目标,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引资引智,扩大对外合作,实际利用内外资均增长20%左右。

继续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继续开展招商引资“九个月攻坚行动”,大力引进央企和战略投资者。完善招商平台建设,着力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工程开工率,加强对引

14

进项目的后续跟踪服务。

有序推动对外贸易工作。充分发挥长吉图战略载体作用,稳步推进保税区建设工作,引进一批加工贸易企业和重大项目,启动国基电子等10个项目建设,推进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及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建设。深入开展服务外包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外贸出口新增长点。

(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着力推动绿色宜居城市建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新城新区开发力度,加速长吉一体化进程,促进城市扩张,进一步拉开城市发展框架。

大力改善城市交通。启动建设“两纵两横”快速路,拓宽三环路,续建机场快速路,新远达大街竣工通车。实施亚泰大街上跨自由大路、繁荣路等一批重要交通节点立体化工程。改造长白公路、北亚泰大街城市出入口,启动腾飞大路、硅谷大街两个高速公路出入口建设。轻轨4号线正式运营,加快推进地铁一号线建设,西客站综合换乘中心投入使用。

提高市政设施保障能力。改造扩建现有水厂,五水厂建成通水,筹建六水厂。新建热电五厂,启动热电一厂异地扩建二期工程。新建改造2座输气站、22座二次变电站。改造建设60公里供水管网、81公里供热管网、100公里排水管网、320公里燃气管网,形成安全可靠的地下管网体系。

加强环境保护建设。新建续建8座公园,改造7大城市湿地,城区绿化面积增加500公顷。继续推进伊通河整治,

15

新建两甲污水处理厂,建成东南、兴隆污水厂。改造4条城市明沟,加快完善排水干网,城区段力争全线蓄水、水质基本达标。完成营造林3000公顷,农防林改造600公顷,绿化美化村屯200个。

(七)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推动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制定实施第六个民生行动计划,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在建设幸福长春上取得新成效。

全力做好住房保障工作。新建续建1万套廉租房、1.7万套公租房。4000套廉租房、6000套公租房年内交付使用。拆除160万平方米棚户区和危旧房。综合整治“老旧散”小区,完成1000万平方米老旧楼宇“暖房子”改造,粉刷5500栋住宅楼道墙壁。探索建立高层住宅弃管电梯维修保养长效机制。

积极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开发就业岗位13.5万个,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推广,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30%以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率达到80%以上。

稳步发展教育和卫生事业。新建18所公办幼儿园,改扩建20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新建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16

启动建设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合隆职业教育园区一期,整合7所中职学校。加快建设市级自闭症学校和康复训练中心。开展全国首批创建健康城市试点。扩大基本药物制度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新农合报销范围,增加定额治疗病种。市中心医院、中医院、心理医院新建扩建项目力争建成并投入使用。

(八)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着力推动东北亚现代文化名城建设。促进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推动文化事业有序健康发展,实现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共同繁荣。

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推动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等一批重点文化园区建设,扶持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尽快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

构建城乡公共文化体系。建立和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打造城市“10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半小时文化圈”,深入开展广场文化和欢乐庄稼院等载体活动。举办公益演出100场、广场文化活动200场,放映公益数字电影22000场以上。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群众文化艺术中心、朝鲜族艺术馆、各级图书馆等场馆建设。加快改造铁南历史街区,扩建孔子文化园,修缮复原一批历史建筑。建设和完善2座

17

体育公园、3个国家级健身中心。高标准完成十二冬会长春赛区承办任务。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创作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整合文化、广电、新闻出版资源。推进市属艺术院团人事、收入、分配机制三项改革。

各位代表,我市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我们要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和化解各种不利因素,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开创长春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