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华玲 朱卫波 濮宏积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曲靖 655000)
【摘要】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高职高专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是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最主要指标。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寻原因及解决对策,调整学校的教育观念、内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强化目标能力培养以提升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医学高职高专 就业状况 现状分析 原因对策
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职高专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的改革、稳定及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局,也是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最主要指标。
一、研究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时代的来临,大学生就业问题却成为了学生及家长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难点”问题,因此调整学校的教育观念、内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强化目标能力培养以提升就业竞争力是解决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国教育部已将高职高专教育定位为就业教育,围绕这一定位我们亟需加强对高职高专教育就业规律与特点的研究,探索一条适合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新思路,以促进高职高专教育理论的完善。
二、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今年将力争使2010届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达到70%左右,年底总体就业率达到80%以上。考虑到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层次和毕业生群体庞大的现实,实现这样的目标有一定难度,高校毕业生就业仍是所有就业群体中就业的难点。
医学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存在着众多深层次的复杂原因,概括为三个方面: 培养模式不适应是关键问题。通过调查一些高职高专院校没有按照产学结合的发展途径办学,仍旧按照传统的“三段论”安排组织教学,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严重脱节;实践环节仍摆脱不掉验证性的实习内容;“双证书”制度缺乏针对性,只作为教学计划之外的“体外循环”。
[2]
[1]
- 1 -
办学条件不具备是主要矛盾。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并非对市场需求不敏感,投人不足是主要掣肘因素。相当数量的新建高职院校没有生均经费等各方面的投入,只是依靠收取学费维持学校的正常支出。有的省高等教育经费,如生均经费、专业和课程建设经费等,基本上没有高职院校的计划安排。发展资金的匮乏,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
择业心态不适应是重要障碍。用人单位除了要求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结构外,更注重是否具备满足社会需要的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心理调试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部分毕业生存在的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缺乏责任感、自我为中心,以及个人修养缺乏等问题,不少用人单位表示,应归咎于毕业生在校期间“修炼”不够,企业不会承担对毕业生这方面的培训成本。学生个人一技之长的欠缺、整体综合素质的差距,以及“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心态,使得“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的局面同时出现。
三、解决高职高专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双证书”制度及“双师型”队伍建设。高职高专教育之所以为社会所需要,之所以有生命力,其根本点在于它所培养出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推行“双证”培养、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把职业资格鉴定与培训纳入教学计划,科学设置和优化课程体系,以实验实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把实践性教学和职业技能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我校从各大医疗卫生单位聘请部分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充实师资队伍,鼓励在职教师取得“双师“资格。已基本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实施“双证书”制度有力的支撑。以2009年云南曲靖医专为例,对双证培养与就业率的调查分析,眼视光、护理、临床专业中,眼视光专业双证率达100%,学生就业率达到100%,开展双证培养以来,眼视光专业顶岗、带薪实习占学生总数的72%,部分学生在毕业1个月前就与用人单位签订了用人协议,实现了提前就业。
2.构建完整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实验实训基地是教学与生产、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载体,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我校实验室共有3幢,近180间实验室,现有附属医院1所,校内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1个,校外实训基地36家医院、5家企业。学校加大投入,增加先进设备,加强“双师型”教研队伍管理;扩大实验室开放程度,研究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建立了规范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监控机制。
3.优化产学途径,尝试订单培养。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贴近生产管理一线培养人才。实施订单培养是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学生在学校与用人单位间“无缝转机”的有效途径。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时积极与医院企业合作,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尝试“订
- 2 -
单式”人才培养,利用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优良的工作环境和实践条件,让学生以医院企业中普通员工的身份深入工作现场,熟悉医院企业环境,了解各项工作流程。在工作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工作问题,拓宽和深化专业知识,锻炼和提高专业技能。
4.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学生人文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健康服务的效果,并转而影响学生的就业率。就医学类学生而言,被人们誉为“白衣天使”,人们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工作中,他们要为不同年龄、性别、信仰、爱好、文化背景、经济基础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进行沟通交流,除了要有足够的医学知识和技能之外,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才能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适应社会的需求,才能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立足之地。在学校教育中,应积极构建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努力挖掘医学专业课中的人文内涵,丰富医学人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树立救死扶伤、尊重和关心病人、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求职择业心态。
5.转变就业观念,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建设,放宽眼界就业。就业期望值偏高、自我定位不准、理想与现实脱节等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观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其就业困难。应积极转变就业观念,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转变就业依赖学校、家庭观念;转变一次就业定终身观念;转变狭隘的专业对口观念;转变盲目攀高的择业观念。培养学生树立多方面的就业观,从而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建立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提高就业指导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完善就业指导课程的体系建设,实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模式,加强就业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职业规划意识,调整就业观和期望值,降低就业层次,拓宽就业领域,提高就业率。
我校通过完善实验室建设,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行“双证”培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校企合作开展顶岗实习,院校合作建设规范化实习、实训基地,开展就业指导等一系列措施加强医学高职高专学生目标能力培养,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截止到2009年12月,我校各专业就业率为:眼视光技术100%,护理95.1%,临床医学88.3%,中西医结合79.6%,总体就业率为90.7%。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信心工程,更是良心工程,是社会检验、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之一。医学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职业化培训为主导、以就业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推行“双证书”培养及订单培养,强化职业思维、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强
- 3 -
[5]
[4]
[3]
化目标能力培养提升高职高专学生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同勤学.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23期.
[2]何鸿琼.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思考.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3]张艳清,杜长林,张旭平.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探索.医学与哲学,2008年第29卷第01期.
[4]陈建松,王衍.浅谈如何转变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观念.卫生职业教育,2009年第27卷第01期.
[5]周烁,吴蕾蕾,贾国葆.关于医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式的探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年第01期.
—————————————————— [收稿日期] 2010-02
[作者简介] 尹华玲,女,副教授,本科,学士学位,研究方向:眼视光行业人员资格的教学与培训工作,“双证”培养模式研究与应用。
[项目基金] 2009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医学目标能力培养对提高就业竞争力的研究》课题的论文。
- 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