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智慧医疗和医疗美容行业中目前存在的各项掣肘和种种乱象,如何帮助这两个新兴领域,乃至整个医疗健康产业未来更好地向良性方向发展呢?
对此,白皮书最后分别从三个维度给出了产业发展建议:一是地方政府要加强规划引领、完善招商引资方法和搭建专业化园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二
是投资主体要聚焦企业战略目标,科学选择投资领域和慎重投资陌生领域;三是企业要继续加大创新科研力度,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充分运用各种资本手段。
其中,“创新”无疑是最重要的关键词。白皮书认为,“企业要坚持自主创新与产学研合作并存的模式,按照政
府相关要求和行业标准,规划布局企业的技术研发团队,积极推进自身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服务化工作,加快数字医疗、互联网医疗、AI医疗等新兴领域的布局,探索数字化技术与医药健康产业的深度融合,加速产业资源的整合,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快速转型升级。”
智慧医疗新安全当以密码为基石
■ 杨 艺
从望闻问切到隔空问诊,从排队挂号到网上预约,从治病就医到健康管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正在深入推动智慧医疗发展,不断激活看病就医的新模式、新业态。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网络大会上,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管理办公室霍炜表示,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便捷化、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智慧医疗是一把双刃剑,在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安全问题如影随形。用得好,它是卫生健康的强健机体;用不好,它就是卫生健康的恶性肿瘤。让智慧医疗更安全、更便捷、更智能,离不开密码的安全保障和基础支撑,离不开密码体系与智慧医疗的深度融合。
为核心,以电子病历和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是基于智能化的医疗服务平台和数据中心。智慧医疗能够实现以患者为中心,患者、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的四方联动。
智慧医疗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涵盖医疗服务各环节,能够实时辅助医生医疗决策,提高临床规范性和指南依从性,增强疾病防控水平,解决患者看病难、医院管理难、医生工作强度大等问题。具体应用场景包括在线健
和信息化视角看,智慧医疗有四个特征:
其一,网络是基础。网络是医疗数据共享、平台互通的基础。构建网络一
康监测、远程医疗监护、智能护理和诊断、体化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同时包含互联快速院前急救、AI远程手术、洞察与风险管理、医学研究、医学影像与诊断、生活方式管理与监督、虚拟助理、可穿戴设备等。从发展趋势看,智慧医疗将助力医疗服务逐渐从被动、应对性就诊向主动、常态性预防保健转变,使整个医疗生态圈中的每一个群体均可从中受益。
霍炜表示,分析和认识智慧医疗,既要关注其技术属性和创新特质,也要关注其功能属性和人文关怀。从“智慧”
网和物联网两个方面,涉及人、设备和医疗机构等实体之间的有效衔接和信任建立。
其二,数据是资源。智慧医疗以复杂的系统为支撑,所有业务均可转化为数据。可以说,业务流就是数据流,数据是医疗服务的战略性资源。
其三,计算是能力。医疗服务各方的认证、数据的实时处理、交互处理等,都离不开计算支撑。未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人”的参
智慧医疗本源在于数据驱动和安全健康
智慧医疗是以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为表现的一种新型医疗服务模式。通过融合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感(获取数据)、知(分析数据)、行(提供诊断等服务)”
的来源看,其本质是数据驱动。从“医疗”与将越来越少,智能决策和智慧应用将的本源看,其关键是安全健康。从网络
蓬勃发展,极大提升医疗服务的自动化、
2019.07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13
热点扫描
科学化、智能化,算力和算法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其四,平台是支撑。要实现各种医疗业务的协同,离不开协同化平台,这些平台包括物理硬件平台、计算环境平台、数据存储平台、数据共享平台、数据分析平台和医疗服务平台,等等。
算力可控可管、合法使用,确保计算结果正确可靠;最后,密码推动智慧医疗平台安全运行。在使用密码保障云平台安全方面,目前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效支撑了云身份鉴别、访问控制、责任认定、数据加解密等安全功能,保障了各类上云业务的安全,为智慧医疗云平台安全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样板。
第二,密码传递信任。数据的共享和交互是影响智慧医疗发展的重要环节,信任的缺乏严重制约了智慧医疗发展。传递信任,是密码的基本能力之一。利用基于密码的数据标识、数字签名等技术,可确保智慧医疗体系中实体身份真实可信、数据来源真实可信,进而构建医疗健康数据资源共享以及跨机构、跨区域协同应用数据可信共享机制,打通数据共享的“信任瓶颈”,实现数据资源按需共享、安全交互,真正做到数据的安全可信以及互联互通。
第三,密码强化监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当前只有利用密码技术,才能真正实现“可靠的电子签名”,并作为有效的法律证据。利用基于密码的身份标识、认证鉴权、信任传递、责任认定等技术,构建安全高效、可控可管的智慧医疗网络身份管理服务体系,打造身份管理信任链。利用密码技术和数据标识的结合,在医疗数据采集、存储与处理等过程中对数据进行标识,并保存数据处理环节的标记信息,采用递归查询来检索源数据,实现对关键数据的流向、访问者、访问方式和访问时间的追踪,形成数据流向追踪图,重现数据的历史状态和演变过程,实现追踪溯源和数据使用行为的司法取证,为医疗部门监管和打击涉医犯罪提供有力武器。
霍炜表示,智慧医疗安全关系国家安全,关系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智慧医疗是一件新生事物,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应按照新建网络系统的密码应用要求,统筹规划密码保障体系,坚决防止已建系统存在的重建设发展、轻安全防护,密码使用不充分、不规范等现象。
霍炜认为,密码是构建网络安全免疫体系的内置基因,是网络空间传递价值和信任的重要手段,是保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发挥着关键的保底作用,已从传统的通信加密,拓展为网络空间安全可信的基石。构筑以密码为基石的智慧医疗新安全,本质是围绕智慧医疗的安全需求,以符合国家密码管理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密码技术、产品和服务为基础,以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为原则,推动密码在智慧医疗中的全面和规范应用,促进智慧医疗健康发展。
首先,要切实提高认识。当前,很多网络运营者不懂密码、不用密码,甚至部署了密码还绕着走,很多系统建设初期就不安全,数据基本在“裸奔”,我们面临的网络安全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复杂、严峻。必须构建以密码技术为核心、多种技术相互融合的新网络安全体系,建设以密码基础设施为底层支撑的新网络安全环境,形成安全互信、开放共享的新网络安全文明。
其次,要加强统筹规划。在智慧医疗体系设计、规划立项及设备采购之初,就要同步规划建设密码保障体系,对于已建的系统要对密码系统改造升级。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要有两本账。一本账是卫生健康部门建的,要把本部门本领域的系统底数摸清,哪些机构、哪些系统要推进密码应用,
密码是智慧医疗新安全的基石
霍炜称,密码是网络安全的核心支撑,是解决智慧医疗安全问题最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利用密码在安全认证、加密保护、信任传递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满足5G时代智慧医疗发展需求,实现从离散被动防御向整体主动免疫的根本转变。
第一,密码保障安全。对于智慧医疗来说,网络、数据、计算和平台四个方面,都存在不可忽视的安全风险,密码在四个层面发挥安全保障作用。首先,密码支撑智慧医疗网络安全互联。通过合规、正确使用密码,能够系统有效解决网络安全架构“鉴别、访问控制、机密性、完整性、抗抵赖”的基本安全需求问题,形成包括网络基础资源、信息设施、网络通道、接入终端、设备控制等的全体系安全,从底层保障网络的安全可控;其次,密码助力医疗数据安全防护。密码在医疗大数据整个生命周期都能发挥有效保障作用,从数据产生到传输、存储、处理、分析、共享、再利用,每一个节点上,密码都可以有效保证数据真实性、完整性、机密性、可追溯性;再次,密码保障智慧医疗算力可控。计算不安全是智慧医疗面临的严峻挑战,如何避免智慧医疗被非法利用成为“智能杀手”,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这方面,密码能够发挥关键作用,一方面,密码可有效保证算法计算可信执行,有效防止恶意攻击;另一方面,密码保证
智慧医疗密码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14
2019.07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名医坐堂
总体达到什么目标,要列出任务单、时间表、路线图,盯住不放。另一本账是各医疗机构建的,要把本机构涉及几个系统、多少用户,每年完成多少,做到心中有数、记录在案。有了两本账,就要根据账簿抓统筹、抓落实,年年查翻销账,最终实现全面应用。
第三,要夯实主体责任。合规正确使用密码保护智慧医疗安全是法定责任,网络安全法、商用密码管理条例等法律
法规,以及《政务信息系统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等都做了明确规定。智慧医疗系统设计者、建设者、运维者、管理者对密码应用承担主体责任,在规划建设运行智慧医疗密码保障系统的同时,还要定期开展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确保密码应用的合规性、正确性、有效性,确保密码整体安全、体系安全和动态安全。按照国家“放管服”统一部署和要求,国家密码管理部门正加大密码“双随机”
抽查和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对未按要求合规使用密码、未按要求执行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等行为进行查处,确保国家密码应用政策要求落到实处。
霍炜称,智慧医疗,核心是数据驱动,目标是安全健康,关键是密码保护。数据驱动智慧、密码保障安全。智慧因密码更安全,医疗因密码更健康。要通过密码与智慧医疗的融合发展,助力打造安全医疗、创新医疗、健康医疗。
打造国内名医聚集地 让百姓家门口看名医
■ 马剑茹
系列问题日益凸显,空间狭窄、规模不足,限制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孤鹰不褪羽,哪能得高飞?只有改变才能重生。投资18亿元的太原市中心医院南院区,经过4年多的时间,即将建设装修完毕。走进环境优美的太原市中心医院南院,占地308亩的新院区,一座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的现代化花园
并州的7月,天朗气清。即将投入使用的太原市中心医院南院,在苍松翠柏的拥抱下,已绽新颜。
随着太原市不断向南拓展,南部地区,尤其是龙城大街以南区域,缺少三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的问题日益凸显。未雨绸缪,2015年,太原市中心医院南院区建设项目作为太原市“百院兴医”工程重点项目,地址选定在小店区贾家寨村西侧的汾东商务区。
太原市中心医院是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三级甲等医院,目前,医院北院区位于解放路东三道巷,已经使用了61年之久。因身处闹市、居民密集区域,随之相伴而生的是交通拥堵、停车难等一
式医院赫然眼前。1500个车位的地下车库,将有效解决患者医院门难进、车难停的问题。
太原市中心医院南院区将在医、教、研、防、康、救、养、商等方面提供发展空间。据悉,南院区将设置42个临床医技科室,床位设置为1500多张。
为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太原市中心医院南院区将按照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的管理模式建立职能管理体系和护理服务体系,制定符合自身的管理体系,并引导医院在集团化发展的道路上一步一个台阶地向前迈进。
而更令太原居民兴奋的是,即将开
诊的太原市中心医院南院区的医疗发展定位——形成“家门口全国名医聚集地”。加强学科内、外部的交流与合作,“共享”是太原市中心医院学科建设的本质要求。近年来,太原市中心医院刚性引进学科带头人6人,柔性引进国内专家24人,刚性引进专家6人。使许多家门口的疑难、重症患者,不仅得到了国内名医的诊疗,还节省了大笔开支。
目前,太原市中心医院按照优者先优、点面结合思路,切实加强优质学科资源和创新团队建设。紧紧围绕学科建设这条主线,秉承重点突破、错位发展,减少同质竞争,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正在形成“院有品牌、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发展局面。
新规划 新征程
未雨绸缪以“7135工程”为发展方向将医院真正打造成“大专科、小综合”
以责任筹划大计,以担当严守质量。学科建设是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内在动力。太原市中心医院新一
2019.07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