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卷第2期 2008年4月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 Vol,31 No.2 Apt.,2008 和谐社会维度下的公平与效率 张凤莲 (鞍山师范学院政史系,辽宁鞍山 114005) 摘 要: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努力追求的两大目标,也是衡量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两个重要尺度。 运用社会历史的方法分析得出结论,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保证。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分析,提出在动态中把握二者的和谐统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效率;公平;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F0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048(2008)02~0215—03 公平与效率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尺度。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保证。“社会主义社会追求的目标是实现比资本主义更好 的公平和更高的效率。”…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 1 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从社会历史观的角度来看,公平与效率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是人类主体自我发展的需要。在原 始社会,人类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这一行动的完成,人们在主观上可能只是为了获得更多 的生活资料,在客观上,却意味着人类的发展出现了这样一个转折:他们必须以牺牲自己个体的方式来 换取整体的进步。氏族社会内部,从过去地位平等的氏族成员中分化出一部分“特殊的个体”,他们专门 承担劳动管理、公共事务、艺术、科学等精神劳动,而把自己那份物质劳动转嫁到其他劳动者身上。于 是,个体为族类的发展而牺牲自己的现象开始出现。由此造成的重大后果,就是社会效率的极大提升。 在迄今为止的文明史进程中,效率跃迁与个体牺牲是不可分的。人类劳动效率巨大飞跃的获得,往往是 以多数个体的牺牲为前提。与此同时,伴随着效率的提高,公平问题也出现了。被牺牲的个体是有自我 意识的,当他们意识到社会对他们的不公平并起而反抗时,社会和谐与稳定就遭破坏,效率也因而化为 乌有。这样,那些接受历史经验教训的社会统治者就不得不着手以某种形式的社会公平来缓和激烈的 社会矛盾。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也就因此成为历代统治者无法回避且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分工主要是以脑体分工的形态存在于社会领域。在生产领域,是自然经济 占据主导地位。生产的自给自足,造成生产者内部缺乏竞争,因而社会分化不是很严重。进入资本主义 社会,市场经济占统治地位。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力求通过竞争把对方挤出市场,在有限的市场空问为 自己占取最大的份额。竞争的结果带来了效率的不断提高。市场机制的作用,也使社会分化日益加深: 起初是在人们的收入或经济上拉开差距,然后是出现贫富的差别,最后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两极分化。 竞争的加剧,最终导致被淘汰者的增多以及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为了求得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迫使 许多资产阶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实现社会公平的规划和政策,以此调节公平和效率的矛盾。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公平与效率尽管是两个不同的价值目标,但它们却总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的。二者之间是对立的统一,是动态的平衡。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性主要表现为:其一,效率是公平的基 收稿日期:2008—01—18。 作者简介:张凤莲(1974一),女,河南驻马店人,讲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16・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第31卷 础。从历史上看,只有效率提高到一定的程度,产生了剩余物品之后,才出现公平问题。在效率低下、还 没有产生剩余物品时,空谈公平是没有意义的。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来看,只有物质财富更加丰 富时,公平才会增长;越是在不发达的阶段,收入分配就越不公平。其二,公平促进效率。收入分配是否 公平,对经济效率有重大影响。分配公平合理能够使各个阶层的劳动者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 性,能够促使社会稳定发展,从而促进劳动效率的全面提高;相反,分配上的严重不公,会降低劳动者的 积极性,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甚至发生社会动荡,影响甚至摧毁效率。公平与效率的对立性主要表现 为:二者之问存在此长彼消的一面。一方面,公平对效率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效率开始提高了,旧的公 平观仍居于主导地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一定时期内,公平的实现要以牺牲一定的效率 为代价,效率的促进又要以牺牲一定的公平为代价。 效率离不开公平,公平也离不开效率。一个社会,如果只讲社会公平、社会和谐,而不顾及效率,那 么公平与和谐就会陷于空谈和幻想;如果只讲效率,而不讲公平与和谐,社会就会陷于动荡和混乱。 2 我国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历史考察 建国以后,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在这个时期,由于试图通过计划经济 解决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因此把社会公平问题放在了十分突出的地位,甚至超过了效率。这种分配结果 上的平等(即平均主义)损害了效率,阻碍了发展,窒息了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得到的只能是普遍贫 穷。再加上这个时期其他方面的失误,使我国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长期处于很低的水平 上。针对上述问题,特别是针对“文革”把国民经济搞得处于崩溃边缘的现实,邓小平在十年动乱结束 后,把发展生产力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为了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 邓小平又坚持改革的市场取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之所以要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因为它能够提高效率,促进发展。市场经济的效率来源于它所具有的公平竞争机 制。通过公平竞争,一方面促使企业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了微观效率;另一方面又导致优胜劣 汰,使资源自动地向社会需要的部门流动和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宏观效率。市场经济 因素的增长犬大提高了效率,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更为公平的机会。 对于公平与效率问题的认识与把握,人们的认识也是逐步深入发展的。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中 提出要“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公平”l3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 分配制度”H』。这些体现了对公平与效率问题全面把握的正确要求。中共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了“初 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 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鉴于我国社会发展进入到新的阶段,特别 是我国目前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比较突出,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 社会公平”口]。需要指出的是,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不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也不是变效率优先为 公平优先,而是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在刚刚结束的中共十七大上又明确指出,“初 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隅 ,以确保实现学有所教、劳有 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和谐社会目标。 3 把握效率与公平的和谐统一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中共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 发展的重要任务。但是,作为一种社会状态,和谐不是静止的、不变的,它是运动的、变化的。和谐不过 是在生机勃勃的动态中所保持的一种协调和相对平衡。这样的状态,只有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才能形 成和逐步趋于完善。因此,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要坚持动态的观点,坚持具体的历史的原则,根据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张凤莲:和谐社会维度下的公平与效率 ・217・ 不同的条件和情况来认识和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为构建充满活力又井然有序的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创造 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和谐统一,在社会领域急需解决的就是贫富分化问题。 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是把人们(包括地区的)差距拉开。合理的收入差距,有助于激发社会的活力和提 高社会的效率,从而奠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但过大的收入差距以至于收入差距悬殊, 却是既与社会主义本质不相符合,也不利于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长远发展。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 曾明确指出:“收入分配的变化是发展中最具有政治意义的发明,也是最容易诱发妒忌心理和动荡混乱 的方面。” 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6,这不仅高于福利国家(挪威、瑞典为0.2—0.3),也高于发达资 本主义国家(英国、美国、法国为0.3—0.4),已经超出了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H…。由分配不公所引发 的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已经出现,由此导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已经频频凸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已有很大增强,逐步解决多年来累积形成 的贫富差距问题和公平分配问题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在此情况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应该逐步淡 出。目前,更应该强调公平的重要性。这实际上是将二者的关系放置在市场经济的历史进程之中,从其 历史发展的条件所提供的事实性出发对其加以理解的。当然,鉴于公平与效率的对立统一,所谓淡化以 至取消相对于公平的效率优先的提法,并不意味着效率的重要性的降低。相反,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 还较低下而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又日益加深的情况下,提高效率更是发展经济、增强综合竞争 力以迎接新的挑战的有决定意义的一环。必须继续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因为市场经济具有效率,它能为 社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不断地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程传兴.社会主义公平与效率的实现条件[J].河南大学学报:科社版,2004,46(6):26—29. [2]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7. [3]赵紫阳.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N].人民日报,1987—10—26(2). [4]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1993—11-15(2). [5]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02—11-09(2). [6]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2(1). [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舍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 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5. [8]阿瑟・刘易斯.发展计划[M].何宝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78. [9]刘国荣.现阶段的贫富分化及其对策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3):35—39.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from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 ZHANG Feng-lian (Dept.of Politics and History,Anshan Normal University,Anshan 114005,China) Abstract:Fainesrs and efficiency are the aims which the human beings always pursue since thousands of years,and they are also the scales which value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harmony between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is the prerequisite and the guarantee for any society;through the concrete analysis,it is known that keep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harmonious dy— namically is essential on Constructing harmonious.socialist.society. Key words:fairness;efficiency;harmonious society (Received January 18,20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