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压杆稳定的特征值法与非线性法的适用性评价

2024-03-18 来源:汇智旅游网
高瑞杰,等:压杆稳定的特征值法与非线性法的适用性评价 压杆稳定的特征值法与非线性法的适用性评价 高瑞杰 唐 军 (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摘 要:为了评价特征值屈曲分析和非线性屈曲分析求解压杆屈曲荷载的适用性。以不同柔度的实心受压圆杆为 倒,分别采用ANSYS中的特征值屈曲分析和非线性屈曲分析求解压杆的屈曲荷栽,并与现行GB 50017--2013《钢 结构设计规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大柔度压杆,特征值分析法与规范计算结果相一致;对中小柔度 压杆,特征值屈曲分析法与规范计算结果相差较大;对各种柔度的压杆,规范计算结果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相 一致。基于有限元法的特征值屈曲分析只能用于求解大柔度压杆的屈曲问题,非线性有限元法可用于求解各种柔 度压杆的屈曲问题,与规范方法相比有限元法能解决两端复杂约束杆件、变截面压杆和由单杆组成复杂结构的屈 曲分析问题。 关键词:压杆;稳定分析;特征值屈曲分析;非线性有限元法 DOI:10.13206/j.由g201601002 EVALUATIoN oN THE APPLICABILITY oF EIGENVALUE METHoD AND NoNLINEAR METHoD FoR THE STABILITY oF CoMPRESSED BAR Gao Ruijie Tang Jun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Ganzhou 341000,China) ABSTRACT:To evalu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eigenvalue method and nonlinear method f0r solving the buckling load of compressed bar the solid circle bar with different flexibility was taken as example to deal with buckling load for compressed bar by eigenvalue method and nonlinear method in software ANSYS,and which calcula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Code 厂0r Design of Steel Structures(GB 50017--2003).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or large flexibility bar,the results from eigenvalue method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code;but for middle and small flexibility bar,ones were quite different with the code.However.the results from nonlinear method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code for aU kinds of flexibility bars.Eigenvalue method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method could only be used for solving buckling of compressed bar with large flexibility,and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ethod could be utilized to solve buckling problems of various bar.Compared with the current code,finite element method could manage the buckling analysis problems of two ends complex constraints structure, compressed bar with variable section and the complex structure composed of different single bars. KEY WORDS:compressed bar;stability analysis;eigenvalue buckling analysis;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ethod 压杆的稳定是保证结构安全的关键,一般认 ANSYS中提供了两种分析结构屈曲载荷的方法, 为压杆稳定性的研究始于欧拉,但欧拉公式只适 即特征值屈曲分析和非线性屈曲 分析,一般 用于大柔度压杆。对于中小柔度压杆的屈曲问 非线性分析中初始缺陷的施加是根据特征值屈曲 题,恩格赛尔提出了切线模量理论;恩格赛尔和卡 分析中的第一阶屈曲模态,这种施加缺陷的方法 门分别推导出双模量理论;香利通过研究肯定了 将屈曲模式都转化为极值点形式 。本文利用 切线模量理论。近年来,一些学者虽然给出了中 ANSYS中的特征值屈曲分析和非线性屈曲分析求 小柔度压杆稳定设计的直接计算式 I2 ,但计算 解压杆的屈曲荷载,通过与现行GB 50017--2013 过程比较繁琐且计算量较大;文献[3—4]采用相 《钢结构设计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的比较, 关计算程序对压杆进行稳定设计,但其实质是把 对使用有限元法分析各种柔度压杆的稳定进行 现有的计算公式进行程序化,仅仅克服了手工计 评价。 算的困难,不能对理论公式的正确性进行验证,而 且对于压杆的不同截面形式需要编制不同的程 国家青年自然基金资助项目(51104067)。 第一作者:高瑞杰,女,1989年出生,硕士研究生。 序,通用性较差;为克服上述研究中的不足,采用 Email:Ruijie—G@163.corn 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压杆进行屈曲分析。 收稿日期:2015—09—14 、Steel Consturction.2016(1),Vo1.31,No.205 科研开发 1相关理论 1.1 稳定理论 模态,此时屈曲荷载为 i(P。)。由此可知,若施加 单位荷载,则该屈曲荷载系数就是屈曲荷载 。 特征值屈曲分析的特点是不考虑材料和几何非 线性的影响,得到的是一种理论解,可以用来预测 1889年,恩格赛尔指出欧拉公式只适用于细长 杆,同时又提出了切线模量理论;1891年,康塞德尔 奠定了双模量理论的基础;1910年,卡门推导并验 证了双模量理论;1946年,香利揭露了切线模量理 论和双模量理论的本质矛盾,并证明了双模量载荷 和切线模量载荷分别是弹塑性屈曲载荷的上、下 限 ;Von Karman提出了考虑压杆初始缺陷的压溃 理论;截至目前《钢结构设计规范》使用过的74 屈曲荷载的上限。特征值屈曲分析得到的是非保守 结果,通常情况下不能用于实际工程分析,要精确地 确定屈曲载荷,应使用非线性屈曲分析。非线性屈 曲分析中得出的极限载荷通常比特征值屈曲分析确 定的小,这是由于非线性屈曲考虑了真实结构中存 在的初始缺陷,以及几何和材料非线性。ANSYS软 版 、88版 “ 和2003版 都是采用极限承载力理 件具有极强的结构分析能力,可以处理各种非线性 论对轴心受压构件进行整体稳定计算,不同的是74 问题,求解方法主要有Newton—Raphson法(简称NR 版中采用抛物线计算式、88版和2003版中采用稳 法)和弧长法¨ 。对于柔度较小的轴心受压构件, 定系数的方法,韩庆华指出在压杆稳定设计时,通常 当其发生屈曲失稳时,构件不再是弹性杆,将材料视 是以临界载荷作为轴心受压构件稳定性承载能力的 为理想弹塑性,对金属塑性大变形情况通常按双线 极限载荷 。欧拉公式、切线模量理论和双模量理 性等向强化模型计算,在进行分析时其非线性材料 论研究的对象都是理想构件¨ ,压溃理论考虑了压 中的切线模量设置为零,而屈服应力设置为材料的 杆初始缺陷,在实际工程中,构件均不可避免地存在 屈服极限。为了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 各种缺陷,极限承载力理论综合考虑了各种缺陷的 对比,根据现行规范对压杆施加构件长度0.1%的 影响,依据现行规范可对工程实际中的压杆进行稳 初始缺陷 。 定屈曲分析¨ 。 1.2 ANSYS的稳定分析方法 2理论计算 在工程领域内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一般用有 现行规范对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性按式 限元法,且ANSYS常用于结构分析中,特征值屈曲 (5)计算: 分析的基本原理如下。 p ≤f (5) 根据势能驻值原理得到结构的平衡方程为: ([K ]+[K。]){ }:{P} (1) 式中:P为压杆所受的荷载;A为压杆的横截面面 式中:[K ]为结构的弹性刚度矩阵;[K。]为结构 积;f为压杆的允许应力; 为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 的几何刚度矩阵;{ }为节点位移向量;{P}为节 系数,是根据构件的柔度和屈曲强度确定的。 点荷载向量。 按GB 50017--2003对两端铰支实心圆钢管受 当结构处于随遇平衡状态时,应使系统势能的 压杆件进行计算,其材料为Q235,屈服强度 为 二阶变分为零,故: 235 MPa,弹性模量E为2.0×10“Pa,泊松比 为 ([K ]+[K。]){8U}=0 (2) 0.3,由式(6)可得压杆长细比的临界值A 约 也即: 为123。 f[ ]+[ 。]f=0 (3) A。:1T 4s/(0.56(r ) (6) 式(3)中[ ]为已知,[ ]为未知,为求得 压杆模型的参数如表1所示。 屈曲荷载,可假设一组外荷载{P。},与其对应的几 3有限元计算 何刚度矩阵为[ ],并假设屈曲时荷载为{P。}的 用ANSYS特征值屈曲分析和非线性屈曲分析 倍,故有[K。]= [《],所以式(3)可化为: 分别求解上述8种不同杆件的临界屈曲荷载。有限 『[ ]+ [醚]l_0 (4a) 元模型的分析计算过程如下:首先,建立有限元模型 将式(4a)写为特征方程为: 如图1所示,在顶部端板的中点处施加一个单位轴 ([K ]+ [K。]){ }=0 (4b) 向荷载,进行特征值屈曲分析,获得模型的弹性屈曲 式中: 为第i阶特征值;{ }为与 对应的屈曲 模态,为排除网格划分因素对屈曲荷载的影响, 6 钢结构2016年第1期第31卷总第205期 高瑞杰,等:压杆稳定的特征值法与非线性法的适用性评价 表1压杆模型参数 载不再变化而变形一直增大压杆发生破坏,可得杆 件8的屈曲荷载为2 287.42 kN。 4稳定性分析 分别采用规范和有限元法对上述8种杆件进行 计算,结果如表2。表中,F 、 和 分别为现行规 范计算结果、特征值屈曲计算结果和非线性计算结 果;e。、e 分别表示现行规范与特征值法的相对误 差、现行规范与非线性有限元法的相对误差。 表2计算结果汇总 Fl/kN F2/kN F3/kN el/% e2/% 廿l , .  一如 ∞ 如 l 2 ∞ 1压杆有限兀模型 9 9 8 6 4 3 2 由表2可知:1)杆件屈曲荷载随其柔度的增加 2 9 2 7 0 5 8 O 3 8 7 1 4 6 1 而减小,e5 8 9 9 4 7 1 7 1 对同一种构件分别划分不同的单元数进行分析,  的最大值为一275.04%,可知规范计算结 2 4 7 5 3 最终确定划分的单元数为2O;其次,提取一阶屈曲 果与特征值法计算结果误差较大;e,的最大值为 3 0 l J 2 l 6 O 3 9 5 4 3 2 模态作为模型的初始几何缺陷模态,根据规范施 8 4 6 1 3 2 6 3 2 3 O 1 4 8 2.34%,说明规范计算结果与非线性有限元法的计 O 7 9 319  36O  加0.1%的初始缺陷;然后,施加一个为构件极限 O 0 O 9 0 算结果误差较小。2)规范计算结果与非线性有限 4 8 2 承载力1.2倍的轴向压力,对A大于123的杆件不 ∞9 9 8 6 4 3 2 2 9 2 O 6 4 6 9 1 % 元计算结果一致,但与特征值计算结果误差较大。∞¨  考虑材料非线性仅考虑几何非线性,对A小于123 现行规范计算结果和非线性有限元法计算结果比较 l 8 1 9 8 9 4 7 的杆件要同时考虑几何和材料非线性,采用NR法 接近,是因为两者均考虑了初始缺陷等不利因素对 一 一 5 7 2 l7 2  6 3 一 35 一 }7 一 屈曲荷载的影响,而特征值屈曲分析主要针对理想 3  一1  一8一一  进行非线性静力求解;最后,得到有限元模型的极 限承载力即为屈曲临界荷载。 4 O O8  7 4 9 2 3 8 弹性的大柔度杆件。8 7 36  39   对杆件8进行分析得到的荷载一位移曲线如 一 一 一  一1 1 O 2 0 O O由表2可得压杆的  O 一A曲线,如图3所示。 7 3 3 3 4 l 4 2 图2所示,其中横坐标为压杆中点的位移,纵坐标 6 4 8 4 6 8 6 6 为杆端所施加荷载。 3O 50 70 9O 11o13o15017o19O 21O 长细比 ·特征值计算结果;-规范计算结果;·非线性计算结果。 图3压杆的 一A曲线 图2杆件8的荷载一位移曲线 由图3可以看出:特征值屈曲分析计算结果均 由图2可知:当施加的荷载小于压杆的屈曲荷 比规范和非线性有限元法计算的结果大,而后两者 载时,压杆的荷载一位移曲线为直线;当荷载等于压 的计算结果相一致,说明可以使用规范和非线性有 杆的屈曲荷载时,压杆产生塑性变形,此时承受的荷 限元法来解决实际工程中压杆的屈曲稳定问题。但 7 科研开发 对于两端复杂约束杆件、变截面压杆和由单杆组成 复杂结构的稳定问题使用规范方法比较困难,而非 线性有限元法可以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 5 结束语 [3] 李彤,李银山.压杆稳定设计的折减因数迭代法[J].起重运 输机械,2010,49(2):20—22. ‘ [4] 刘明超,李慧,刘俊杰.压杆稳定设计的试算法及其Matlab 实现[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2,28(2):8—10. [5] 白娜,陈水福.门式刚架轻钢结构抗风性能研究[J].钢结 构,2015,30(7):12—15. [6] 姜学宜,徐咏雷,施刚,等.高强钢材焊接工字形截面受压构 件有限元分析[J].钢结构,2014,29(3):7—11. [7]Gastebled O J,May I M.Bifurcation i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通过3种不同方法对两端铰支实心圆钢管受压 杆件屈曲临界荷载的计算,可得以下结论:1)在采 用ANSYS软件对压杆进行屈曲荷载求解时,应首先 确定压杆的类型,然后再选用恰当的分析方法,应根 据压杆不同的柔度选择不同的简化模型(弹性和理 想弹塑性);2)采用ANSYS对中小柔度压杆进行屈 曲分析应同时考虑其几何和材料的非线性;3)基于 of Softening Mechanisms[J].Computers and Structures,2000, 78(6):745—755. f 8]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S] f 9] Shanley.The Column Paradox[J].Journal of Aeronautical Sci— ence,1946,13. 有限元法的特征值屈曲分析只能用来求解大柔度压 杆的屈曲问题,非线性有限元法可用于求解各种柔 f10]_rl1 17—74钢结构设计规范[S]. [11]GBJ 17—88钢结构设计规范[S]. [12]韩庆华.工程结构整体届曲的临界荷载分析[J].天津大学学 报,2005,38(12):1051—1057. 度压杆的屈曲问题;4)与规范相比,采用有限元法 求解压杆屈曲的问题,一方面可以提高计算的效率 和精度,另一方面也可解决两端复杂约束杆件、变截 面压杆和由单杆组成复杂结构的屈曲问题。 参考文献 [1] 赵显慧,赵加祯.中小柔度钢压杆稳定性设计的通用公式 [J].力学与实践,1996,18(3):68—68. [13]陈绍蕃.钢结构稳定设计的新进展[J].建筑钢结构进展, 2004,6(2):1—13. [14]王新敏.ANSYS工程结构数值分析[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 社,2007. [15]Memon Bashir—Ahmed,苏小卒.Arc—Length Technique for Non— 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2004,48(5):121—131. [16]施刚,林错错,周文静,等.460 MPa高强钢箱形截面轴压柱 局部稳定有限元分析和设计方法研究[J].工程力学,2014, 31(5):128—136. [2] 王正中.钢压杆稳定设计的直接计算法[J].力学与实践, 1997,19(5):30—31. (上接第4页) [17]Mitsumasa Midorikawa,Tadashi Ishihara,Tatsuya Azuhata,et a1. Three—Dimensional Shaking Table Tests on Seismic Response of 河南科技大学,2007. [25]邵永松,王晓东,谢礼立.半刚性连接空间钢框架在地震作用 下的侧移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8,24(4):30~35. Reduced—Scale Steel Rocking Frames[EB/OL』.[2009—12一 O8],http://www.researehgate.net/publication/238106066. [26]王涛.多层钢框架结构整体稳定分析[D].西安:西安科技大 学,2010. [18]张敏政.地震模拟实验中相似律应用的若干问题[J].地震工 程与工程振动,1997,17(2):52—58. [19]张敏政,孟庆利,刘晓明.建筑结构的地震模拟试验研究[J]. 工程振动,2003,12(4):31—35. [27]陶帅.扩翼型节点钢框架的抗震性能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 大学,2011. [28]韩小雷,陈学伟,梁崇,等.不同模型对足尺钢框架振动台试验 模拟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30(6):71—77. [20]赵作周,钱稼茹,董慧君.欠人工质量模型振动台试验相似关系讨 论[C]//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1209—1216. [21]黄维平,部瑞锋,张前国.配重不足时的动力试验模型与原型 相似关系问题的探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4,14(4): 64—71. [29]陈学伟,韩小雷,林生逸.基于宏观单元的结构非线性分析方 法、算例及工程应用[J].工程力学,2010,27(6):59—67. [3O]陈学伟,韩小雷,林生逸.中洲中心二期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J].建筑结构学报,2010,31(2):43—51. [31]陈学伟,季静,吴培烽.E—Defense振动台试验预测性分析比赛 的研究综述[J].世界地震工程,2010,26(3):175—181. [22]周颖,吕西林,卢文胜.不同结构的振动台试验模型等效设计 方法[J].结构工程师,2006,22(4):39—41. [23]周颖,于健,吕西林.高层钢框架一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 振动台试验研究[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30(1): 98—1O5. [32j邓振丹.复杂钢框架一支撑体系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及有限 元模拟[D].天津:天津大学,2011. [33]吴强,钱江,黄维.基于ANSYS软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尺 [24]李跃辉.空问半刚性连接钢框架有限元分析和研究[D].洛阳: 度数值分析[J].结构工程师,2014,30(1):26—32. 钢结构 2016年第1期第31卷总第205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