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教学教案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导学案

2022-06-20 来源:汇智旅游网


高一年级生物导学案班级 组 姓名

编制人:吕英杰 首席(协调)教师签字 年级负责人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学习目标:

(1)说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注意从细胞大小、细胞核、细胞质特点上加以理解。 (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理解细胞学说的要点和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其意义。 (3)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通过实验,掌握正确使用高倍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技能。

(4)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二、学习重点:

1、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异同点 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过程 三、学习难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区别和联系 四、知识链接:

(一)显微镜的基础知识: 1.显微镜的成像: 光源(天然光或人工光源)→反光镜→光圈→物体→物镜→在镜筒内形成物体放大的实像→目镜→把经物镜形成的放大实像进一步放大。

2.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长度或宽度或直径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 3.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关系: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 4.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相反 5.调节视野亮度的方法:

①增强或减弱光源亮度;②增大或缩小光圈;③反光镜使用平面镜或凹面镜 (二)使用低倍镜观察的步骤: 1.取镜与安放:(1)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左 2.对光: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3.低倍镜观察:

(1)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镜头与标本之间,防止两者相撞);

(3)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第 1 页 共 8 页

五、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科学家根据 为界限的 ,把细胞分为 和 二大类。 2、常见的原核生物有 和 等。蓝藻细胞内含有 和 ,是能进行 的自养生物;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 或 的异养生物。

3、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 和 ,没有 ,也没有 ,但有 ,位于无明显边界的区域,这个区域叫做 。 4、细胞学说的发展:

(1)最早借助于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发现了细胞并为其命名的是 国科学家 ,实际上他所观察到的被称为细胞的“小室”是已经死了的只剩下细胞壁的细胞。

(2)细胞学说的最初建立者 和 分别通过对植物体和动物体结构及功能的研究,将研究结果综合为以下要点:

① 。 ② 。 ③ 。 (3)后来,德国的 修正了细胞学说的第 要点,将其修正为 ,从而使细胞学说的描述更加科学。 5、高倍镜的使用步骤:

①转动反光镜使__________明亮。

②在______倍物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____________中央 ③转动____________换成_____倍物镜 ④观察并用_____准焦螺旋调焦。 【合作探究】

问题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教材第7页图中的四张照片是你初中生物实验中观察过的几种细胞,试讨论下列问题: (1)图中共有几种细胞?请说出它们的名称。比较它们共同的结构有哪些?

(2)请从中举出一两个例子,说说造成细胞不同形态结构可能的原因。

2、通过以上回忆,你已初步认识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初中阶段,通常用的是低倍显微镜,而且观察的材料有限。下面我们将尝试用高倍镜来观察更多的细胞。如何使用高倍显微镜来观察细胞呢?

第 2 页 共 8 页

问题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3.请观察教材第9页图1-4和图1-5,思考下列问题:

(1)细胞一定要有细胞核吗?一定要有染色体吗?细菌和蓝藻细胞中的拟核是什么物质?它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区别在哪里?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哪里?

4.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这种区别里是否包含着共性?

问题三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对你有哪些启示?

5、阅读教材P.10~11资料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讨论下列问题: (1)概括科学发现的特点。

(2)说说细胞学说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六、课堂练习:

A级

1. 衣藻和颤藻都是藻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它们在细胞结构上存在着根本区别,主要是( )。

A.细胞的外部形态不同 B.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不同 C.前者有核膜,后者无核膜 D.前者有鞭毛,后者无鞭毛 2.对生物体结构的认识进入细胞水平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A.沃森和克里克 B.孟德尔 C.罗伯特·虎克 D.达尔文

3 .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如果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看到的情况是( )。

A.细胞数目多,视野大而亮 B.细胞数目少,视野小而暗

C.细胞数目多,视野大而暗 D.细胞数目少,视野小而亮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

A.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所有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 B级

5. 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

第 3 页 共 8 页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核酸 6 .将“b”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内看到的物像是( )。 A.b B.d C.q D.p

7.下图是某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细胞为 类细胞,判断的理由是 。 (2)该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所共有的结构包括 。 (3)由该细胞构成的生物的基因存在于 。 C级

8.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在低倍镜下视野明亮,物像清晰,但换成高倍镜后,物像不见了。导致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

A.没有移动装片,使物像在视野的中央 B.没有调节反光镜 C.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 D.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 9.右图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如果⑤上安置的两个物镜标有40×和10×,目镜①标 10×,那么根据图中物镜的安放状态,所观察到物像的 (填“长度”、“面积”或“体积”)是物体的 倍。

(2)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下列观察操作:a.置好装片;b.用左眼注视目镜视野;c.转动④调至看到物像;d.转动⑦调至物像清晰。你认为操作程序是否正确?如有补充请作说明: 。

(3)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切片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 。

A.反光镜未调节好 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C.细准焦螺旋未调节好

D.显微镜物镜损坏 七、回顾小结: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 。 细胞学说的建立论证了生物界的 性。 八、学习反思:(请把遗留的问题写下来)。 九、本章自测 第 4 页 共 8 页

一、选择题

1.人体发育的起点是( )。

A.婴儿 B.受精卵 C.胎儿 D.卵细胞

2.生命系统的最宏观和最微观的层次分别是( )。

A.生态系统、个体 B.生物圈、细胞 C.个体、病毒 D.生物圈、分子和原子 3.下列各项中,属于绿色开花植物器官的是( )。 A.树皮 B.导管 C.形成层 D.种子 4.下列有关对种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活在不同地域中同种生物个体的总称 B.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C.湖泊中各种鱼类的总称

D.一个草原上相互之间有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5.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 )。

A.细菌和真菌 B.所有植物 C.所有动物 D.落叶和土壤 6.下列名称中,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是( )。 A.大肠杆菌 B.神经细胞 C.精子 D.水分子

7.构成人体的细胞,根据其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可以分为600多种不同的类型,其原因是()。

A.细胞分裂的结果 B.细胞生长的结果 C.细胞分化的结果 D.细胞内遗传物质不同

8.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看到一个细胞偏向左上方,转换高倍镜观察前应该把该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具体做法是( )。

A.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 B.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 C.移动载玻片上的样品 D.调整准焦螺旋

9.用显微镜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分时,高倍镜的视野比低倍镜的视野( )。 A.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10.下列有关蓝藻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 A.单个细胞直径虽然比细菌大,但肉眼是分辨不清的 B.发菜、颤藻、念珠藻都属于蓝藻 C.蓝藻的叶绿体含藻蓝素和叶绿素 D.蓝藻是能自养的原核生物

11.魏尔肖所说的“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其含义是( )。 A.由先前存在的细胞继续发育而成 B.由先前存在的细胞继续生长而成 C.由先前存在的细胞继续分裂产生 D.由先前存在的细胞的产物构成 12.下列有关细胞的多样性的叙述中,不属实的是( )。 A.鸵鸟的卵细胞直径达5 cm,是最大的细胞 B.动物的神经细胞可伸出长达1 m的神经纤维 C.独立生活的支原体直径约100 nm

D.专营寄生生活的病毒需借助于电镜才能看到 13.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证明了生物彼此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第 5 页 共 8 页

B.自然界的生物都是细胞构成的 C.细胞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创立的

D.恩格斯把细胞学说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二、非选择题

14.生物学实验中常用到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细小物体的( )。 A.体积 B.表面积 C.物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2)在目镜为10×、物镜为8×的视野中,看到刚好穿过视野中心的一行连续排列的10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比原来少 ,看到的细胞比原来的大 倍,所看到视野的亮度比原来 。

(3)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转动 ,使高倍物镜到位后,若视野中图像模糊不清,这时应调节 至物像清晰。

(4)若显微镜下视野一片黑暗,调节光圈和反光镜都无用,则可能是由于 。 15.下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 ,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 ;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 内才能进行。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 ,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 。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 ,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内含有 ,因而它是一类营 生活的生物。

(4) 图展示了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其遗传物质在存在方式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特点为 。

(5)其他图示中与图B中〔4〕相似的结构是 (填图序号及标号)。

第 6 页 共 8 页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细胞内有无核膜 细胞核 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

2、细菌 蓝藻 藻蓝素 叶绿素 光合作用 腐生 寄生生活

3、细胞膜 细胞质 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染色体 一个环状的DNA分子 拟核 4、(1)英 虎克 (2) 施莱登 施旺 ①②③略 (3)魏尔肖 3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5、① 视野 ② 低 视野 ③ 转换器 高 ④ 细 【合作探究】 问题一:1、(1)可看到5种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洋葱表皮细胞。它们共同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人的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2)因为生物体内的细胞所处位置不同,功能不同,所以形态结构不同,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如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有利于与氧气充分接触,起运输氧气的作用;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体形状,排列紧密,有利于起保护作用 2、①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②在低倍物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③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

④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问题二::3、(1)绝大多数细胞有细胞核,只有少数细胞没有细胞核,如人的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无成形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有拟核。拟核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区别主要有:①拟核无核膜,无核仁;②拟核中的遗传物质不以染色体形式存在,而是直接以DNA形式存在。

(2)①都有细胞膜和细胞质;②原核细胞拟核的成分是DNA,真核细胞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也是DNA。

4、它们的根本区别是:有无核膜包围的成形的细胞核,真核细胞有,原核细胞无,只有拟核,结构比细胞核简单。它们的区别里包含着共性:细胞核和拟核的共同点是都有遗传物质DNA,反映了它们的统一性,也体现了彼此间在进化上的联系。

问题三:5、(1)①科学发现是众多科学家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②科学发现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如显微镜的发明、显微镜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进等);③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④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2)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 六、课堂练习:

1.C 2.C 3.B 4.C 5.D 6.C

7.(1)原核 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2)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核糖体 DNA (3)核区环状DNA 8. A 9.(1)长度 100 (2)不正确,在bc步骤之间加入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然后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 (3)B 七、回顾小结 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统一

第 7 页 共 8 页

九、本章自测 1.B 2.D 3.D 4.B 5.D 6.D 7.C 8.A 9.B 10.C 11.C 12.A 13.B

14(1)D(2)8 5 暗(3)转换器 细准焦螺旋(4)物镜未对准通光孔或者标本过厚,不透光 15. (1)C 无细胞结构 细胞 (2)AB(3)B 叶绿素 光合自养 (4)D 染色体形式存在 (5)A-3 D-1

第 8 页 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