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五育融合背景下“融合育人”艺体课程的建构

2021-07-24 来源:汇智旅游网
五育融合背景下“融合育人”艺体课程的建构

发布时间:2023-01-29T06:45:29.011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16期8月 作者: 李金萍 管书军[导读] “立德树人”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学校教育的使命,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李金萍 管书军

江苏省苏州相城区蠡口中学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初级中学

【摘要】“立德树人”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学校教育的使命,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五育融合”是当前及未来基础教育改革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之一。构建和实施“融合育人”艺体课程,是学校育人活动中重要的“融合实践”,通过艺体课程及活动的融合,发挥跨学科育人功能,培养学生成为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关键词】五育融合 育人 艺体活动 课程建构

“五育融合”的提出,是一种全新的育人理念,即“融合理念”,它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和不可估量的价值,它不仅仅是一种实践方式、路径或策略,它强调“融合实践”,不是各育之间的相互割裂、对立。艺体课程中大量的蕴含了德智体美劳五育资源,艺体课程体系“融合育人”模式的建构,就是对“五育融合”的强烈呼应。

一直以来,笔者看到各地学校均有诸如 “和合”教育及“多态育人”等教育实践尝试,笔者以为这些提法均源自“五育融合“理念,且均深刻的把育人作为第一内核,通过各类主题课程开发和课程化活动建构,将育人活动贯彻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打通了学科融合的界限,在艺体学科层面,我们看到了音体美等课程的深度融合,打造“融合育人”艺体课程,发挥出了艺体学科融合的合力,引领学生观察世界,开展跨界学习尝试,最大限度发挥了艺体学科的育人价值。一、“融合育人”艺体课程的建构 1.课程目标

充分挖掘各学科所蕴含的丰富资源,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内容,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让每一个学生在艺体融合学习中既具备个性化特征和特长,又具有普遍意义上的价值认同,形成协同育人格局。2.课程范围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提出,课程设置要力求做到“打破单一的学科课程结构模式,使课程建构人格化、课程设置弹性化、课程类型多样化”。结合各校资源及特色,艺体课程范围我们可做一定程度的融合设置。

具体融合操作中我们要注意几个原则:首先是融合课程建设体现能动性,以学生的客观需求制定课程范围,以学定教,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要学有所得,真正获得运动技能、艺术才能、终身能力。三是通过学校丰富多元的艺体课程,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养成艺体学习的习惯和自觉性,积累艺体实践经验。四是培育学生特长,更要兼顾全体学生,注重趣教、智教和育人实效。 3.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设置要丰富多元,规划合理,有章有法,充分兼顾学生的共性和个性,教育教学循序渐进,不搞填鸭式教学,遵循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挖掘符合学生兴趣特点的艺体特色融合课程,使学生变得“灵动”、“能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程中来,在学习中收获感悟与成长。

4.课程实施路径

艺体融合课程的实施,除开足开齐国家规定教程,我们还需挖掘地方教材资源,开发特色校本教材资源,打造特色活动体验,形成特色主题活动板块。通过丰富多元的艺体活动板块,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特长的平台,助力孩子们实现自己最初、最美的体育、艺术之梦。培养学生感悟力与美的魅力和热爱生活的态度,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二、“融合育人”艺体课程建设的思考 1. 育人方式的本源

育人贯穿于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五育融合”理念引领下的教学活动,催生着育人方式的转变,我们要关注知识转向建构关系的变化,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教师和学生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会从结构性、整体性、系统性视角看问题、寻找育人新空间、新途径。避免不同学科之间相互割裂,促进学科间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教学,正是回归教育本源的重要途径。 2.学科融合的本质

育人方式的转型不是一蹴而就,教师要非常透彻的理解“五育融合”理念,连接好国家和学校的课程及课程标准要求,包括教学评价的相关标准。不能为了“五育融合”而生搬硬套,甚至让教学变了味道。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突出“融合”的特征,通过学科知识的教学和训练,让学生潜移默化获得整体素养的提升。 3.课程建设的范式

艺体融合课程的实施,不单是艺体学科间的渗透,是“五育融合”的具体落地尝试,我们制定融合课程体系时,要注重活动和课程的关系,解决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更重要的是通过课程引导学生关注课程与生活,课程与社会的关系。我们要做到艺体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比较,看到他们之间存在的异同,取长补短,互相借鉴,不断完善,实现课程的体系化,优化设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形成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综合育人教育范式。 4.融合课程的评价

“艺体课程融合”并非简单叠加,而是强调在现有艺体学科教学内容中挖掘育人要素。教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学校的各类特色课程、主题教育活动中落实“五育融合”。按照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进度、教学评价等要求,挖掘“育人”要素,将其融入艺体学科知识的教学之中。学校开发的艺体各类特色课程、主题教育活动,可以在最初的设计时就将“五育融合”理念融入其中,整合各类教育资源,进行一体化的开发、组织、实施。另外,布鲁姆的文化主义教育观告诉我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互交融的教育生态,“五育”就汇聚于这样的教育生态之中,通过互相融合、协同作用,对学生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常生龙 《教学活动中如何实现“五育融合”》《中国教师报》2022.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