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月亮与六便士随笔

2022-01-12 来源:汇智旅游网


《月亮与六便士》随笔

《月亮与六便士》书的题目似乎和内容没有多少关联,但细读之后它却是埋在文中的主题。月亮代表内心追寻的理想,六便士代表现实琐碎的生活。六便士相当于人民币六角,是英国最小的货币,似乎遍地都是,不值得一捡。但正是这些琐碎的六便士维系了每个人的现实生活;天上的月亮在理想的王国里美妙无比,却不能带给你一片面包。面对理想和现实我们应怎样选择?

书的主人公,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德,是一个在已入不惑之年时选择了月亮的人,好像一个朝圣者顿悟了生命的追求,义无反顾的离开了在别人看似幸福的家,去了巴黎。就像一个挣脱生命枷锁的人,开始用笨拙的画笔来表达自己理想中的世界。他的做法令当时身边的人不解,他的妻子认为他一定是另有所爱。所以请“我”去巴黎去寻找他,并承诺不会计较过去,就像事情没发生过。而当“我”找到主人公时,却发现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婚外情,他之所以离开是为了绘画。主人公的感觉并不是他选择了绘画,而是上帝选择了他去绘画。“我告诉你我必须画画儿。我由不了我自己。一个人要是跌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灵魂深处的呐喊,让他无法自拔,一去不回。他的妻子终于明白他离开的原因,彻底绝望(因为如果因为一个女人离开,那只是她的一个对手,每个人都有弱点她还有让丈夫回来的可能。但克兰德因为灵魂的追寻,因为心中的月亮离开,谁都无能为力)。于是她恶毒地诅咒他(她的诅咒部分的应验,克兰德死时确实很悲惨),却不同意和他离婚。从她身上“我”认识到:卑鄙和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情是可以互不排斥的并存于一颗心里的。

五年后“我”打算去巴黎,在于克兰德太太辞行时,她表示如果克兰德活的很窘困,她可以帮助他一些。但“我”知道她并非处于爱心而是出于报复心理。

生活在巴黎的主人公确实潦倒不堪,有时甚至连画布都买不起,但他从不卖自己的画作。她对自己的作品,总是投入全部的热情,但完成后又总是扔到一边毫不在意,因为他觉得和他追求的目标相比,这些画毫无意义。为了追求灵感,他与恩人施特略夫的妻子勃郎什发生了关系,这并非出于爱情,而是他想从她的裸体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当他发现他为她完成裸体画作时并没有找到自己追寻的东西,他便无情的弃她而去,导致了勃朗什的自杀。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施特略夫,这是巴黎一个蹩脚的画家,但却是一流的鉴赏家。只有他能欣赏出克兰德的画作的美,他曾对一个不愿卖克兰德画的画铺老板说过,总有一天他的这几张画会比你铺子所有的画加起来都值钱(不过克兰德后来把自己的画从铺子里拿走了)。他因为欣赏而崇拜总是接济克兰德,可以说没有他克兰德也许在巴黎无法混下去。克兰德生病时,他甚至跪下来求太太勃朗什收留他,因为他担心他会死去,世界会失去一个天才。克兰德如中山狼对待他的恩德,他也如普通人一样愤怒抗争过。但当他看到克兰德为勃朗什画的裸体画时,先是愤怒想毁掉它;然后被震撼。书中写到“施特略夫尽量想把他见到的这幅画描述给我听,但是他说得前言不搭后语,许多意思都只能由我猜测。思特里克兰德已经把那一直束缚着的桎梏打碎了。他并没有象俗话所说的“寻找到自己”,而是寻找到一个新的灵魂,一个具有意料不到的巨大力量的灵魂。这幅画之所以能显示出这样强烈、这样独特的个性,并不只是因为它那极为大胆的简单的线条,不只是因为它的处理方法(尽管那肉体被画得带有一种强烈的、几乎可以说是奇妙的欲情),也不只是因为它给人的实体感,使你几乎奇异地感觉到那肉体的重量,而且还因为它有一种纯精神的性质,一种使你感到不安、感到新奇的精神,把你的幻想引向前所未经的路途,把你带到一个朦胧空虚的境界,那里为探索新奇的神秘只有永恒的星辰在照耀,你感到自己的灵魂一无牵挂,正经历着各种恐怖和冒险。”(但这幅画仍未达到主人公的理想,把它送给了施特略夫),施特略夫对于美有着真挚的爱和理解,美就像虔诚的教徒心目中的上帝一样。他为此原谅了克兰德,并约他同去荷兰,遭到拒绝。这个被世人难以理解的情节,归缘于

艺术的力量;也归缘于施特略夫伟大的人格。书中把他称作本性无法改变的小丑式人物,但他能牺牲自己去谅解任何人,能鉴赏真正的美。谁能说他是一无是处的人,而不是闪烁着圣主光环的人。勃朗什是个悲剧人物,在无奈中(被情夫抛弃)嫁给施特略夫,并没与爱,虽然丈夫奉若至宝,她也没产生丝毫情义。她对主人公如飞蛾扑火,但却只是主人公追寻理想境界的工具,已经对爱抛弃了一次的她又一次被抛弃,于是自杀似乎成了她必由的选择。

追寻着艺术的脚步,克兰德流落到塔希提岛。这里是一个当地人自称“上帝的人”,外国人则称其“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本书主人公原型高更和作者毛姆都曾去过这个地方)。在这里他找到了理想的国度,如文中讲的“得其所哉”,开始了对理想世界最后的寻找。他娶了当地一个土著少女爱塔,负责他的生活,而他潜心绘画。后来他得了麻风病,周围的邻居都远离而去。爱塔对他却不离不弃,瞬间对纯真感情的流泪,似乎唤起了他潜伏的灵感,他开始在墙壁上作画,随着病情越来越重,直到最后一年他失明,他坚持画完了他生平最后一幅画。这是一幅他自己满意的作品,惊世骇俗。它令突然闯入的医生脱口而出“上帝啊,这是天才”。书中借医生的口描写“我说不太清楚。他的画奇异而荒诞,好象是宇宙初创时的图景——伊甸园,亚当和夏娃……我怎么知道呢?是对人体美——男性和女性的形体——的一首赞美诗,是对大自然的颂歌;大自然,既崇高又冷漠,既美丽又残忍……它使你感到空间的无限和时间的永恒,叫你产生一种畏惧的感觉。他画了许多树,椰子树、榕树、火焰花、鳄梨……所有那些我天天看到的;但是这些树经他一画,我再看的时候就完全不同了,我仿佛看到它们都有了灵魂,都各自有一个秘密,仿佛它们的灵魂和秘密眼看就要被我抓到手里,但又总是被它们逃脱掉。那些颜色都是我熟悉的颜色,可是又有所不同;它们都具有自己的独特的重要性。而那些赤身裸·体的男男女女,他们既都是尘寰的、是他们揉·捏而成的尘土,又都是神灵。人的最原始的天性赤·裸裸地呈现在你眼前,你看到的时候不由得感到恐惧,因为你看到的是你自己。”主人公用失明的眼睛望着它,仿佛比他今生看到的东西还要多,他的灵魂已经追寻到了天上的月亮。

这本书是以画家高更为原型写的,但却不是高更的白描,它杂糅进作者的很多哲学观点,作者是以自己的角度创造的主人公的生活和思想。被视作最后的壁画原型的《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到哪里去》也并非达到了作者描写的连不懂画的人都惊呼“天才”的地步。主人公生前的落魄更让人想到梵高,一生潦倒却给后人带来无穷的财富(精神和物质都有)。他们都是被上帝选中的人,脚下撒满了六个便士,他们却只是抬头看到了月亮。

如我们芸芸众生,也许都在蹲下身子先捡起脚下的六个便士,然后再抬起头看看天上的月亮。普通人的生活便是如此真实,别期盼被上帝选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