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批注(三)讲解版 ♣学习要求: 1、 梳理文章,掌握加点的重点词语的意思; 2、 对课内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归纳整理相关的文言知识; 3、 归纳整理好“何”和“乎”两个虚词的用法。 赤壁赋 对译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氏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赞美)1
课文内容批注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十六),苏子..与客泛( 漂浮 ).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明月的诗句,吟唱婉转优美的乐曲。兴(起 )。举酒属..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 通“嘱”,劝酒 )斗宿与牛宿之间。客,诵明月之诗,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清泠泠的水歌窈窕之章。少焉,光连着天际。听任月出于东山之上,小船飘流到各处,凌于苍茫的万顷江徘徊于斗牛之间。 面之上。乘着轻风(在江面上)无所白露横(笼罩 ).不至,并不知到哪江,水光接天。纵.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 任凭 )一苇之世飘飞而去,有如所如(往 ),凌万道家羽化成仙。 于是喝酒喝得顷之茫然。浩浩乎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如凭虚( 太空 ).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
2
桨,迎击空明的粼御( 驾 )风,而.波,逆着流水的泛不知其所止;飘飘光。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乎如遗世独立,羽方”。同伴吹起洞箫,按着节奏为歌化而登仙。 声伴和,洞箫呜呜 作声:有如怨有如于是饮酒乐倾慕,既象啜泣也象低诉,余音在江甚,扣舷而(表修.上回荡,丝丝缕缕缭绕不断绝。能使饰 )歌(唱歌 ).深谷中的蛟龙为之之。歌曰:“桂棹兮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孀妇为之饮泣。 兰桨,击空明兮溯.苏氏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逆流而上 )流端正,向同伴问道:光。渺渺兮予怀,“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同伴回望美人兮天一方。”答:“‘月明星稀,乌客有吹洞箫者,倚鹊南飞’,这不是曹
3
公孟德的诗么?歌而( 表承接 ).(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和(伴奏 )之,其.以望到武昌,山河声呜呜然,如怨如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慕,如泣如诉,余苍苍。这不正是曹音袅袅,不绝( 断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 绝 )如缕;舞(使正当他攻陷荆.州,夺取江陵,沿之舞 )幽壑之潜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蛟,泣( 使之哭.里,旌旗将天空全泣 )孤舟之嫠妇。 都 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转矛槊 吟诗作赋,委实是苏子愀然,正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今天又在哪襟危(端正 )坐,.里呢?何况我与你而问客曰:“何为其在江边的水渚上打渔砍柴,以鱼虾作
4
伴,以麋鹿为友,然(这样 )也?”.(在江上)驾着这客曰:“月明星稀,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乌鹊南飞,此非曹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象沧海中孟德之诗乎?西.的一粒栗米那样渺(向西 )望夏口,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东望武昌。山川相的片刻,(不由)羡缪,郁乎苍苍;此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与仙人非孟德之困于(表.携手遨游各地,与被动)周郎者乎? 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 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 寄在悲凉的秋风中方(正当 )罢了。” .苏氏道:“你可其破(攻取 )荆.也知道这水与月?流逝的就象这水,
5
州,下江陵,顺流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而东也,舳舻千里,象这月,最终又何旌旗蔽空,酾酒临尝盈亏。可见,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江,横槊赋诗,固来,天地间没有一一世之雄也,而今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安在哉?况吾与子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渔(名词作动词,.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打鱼 )樵(砍柴,.地之间,凡物各有名词作动词 )于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江渚之上,侣(以.的,即令一分一毫之为伴侣 )鱼虾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而友.(以之为朋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友 )麋鹿,驾一进入眼帘便绘出形叶之扁舟,举匏尊色,取得这些不会
6
有人禁止,感受这以相属。寄蜉蝣于.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天地,渺沧海之一忧虑。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粟。哀吾生之须臾,尽的大宝藏,你我羡长江之无穷。挟尽可以一起享用。”
于是同伴喜笑颜飞仙以遨游,抱明开,更换杯盏重新月而长终。知不可饮酒。菜肴果品都被吃个精光,只剩乎骤得,托遗响于下桌上的杯碟纵横凌乱。(苏子与同悲风。” 伴)在船里互相枕 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变白。
7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这,指代.水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最终 )莫消长也。盖(放句.首,表示假设 )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简.直,竟然 )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
8
羡乎?且夫(发语..词,无义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舒.适,引申为享受 )。”
9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纵横凌..乱)。相与枕藉(相..互枕着 )乎(于 ).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已经变..白 )。 一、虚词归纳 1.【何】
义项:① ② ③ ④ ⑤ ⑥
10
1、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为什么,疑问代词)
2、豫州今欲何至?(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哪里\"\"什么\")
3、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4、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 何:意思是检查盘问。通假“呵 ”) 5、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6、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2.【乎】
义项: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 )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作词尾(一般用在形容词后) )
相与枕藉乎舟中( 在 )
11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 )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 ) 二、实词归纳 一词多义
1. 望:
义项: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盼望,期.望 )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希.望 ) 先达德隆望尊。( 名望,声望 ) .敢用是为怨望(埋怨,责怪) .2、如:
义项:① ② ③
12
④ ⑤ 纵一苇之所如(往 ) .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 .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像,按照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如果 )
带“如”的复音虚词和固定句式 ,例:如是、何如、如......何) 3. 然:
义项: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其声呜呜然( ……的样子,像声词词尾 ) .何为其然也( 这样 )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然而 ) .
成然之。早出暮归。( 是的,对的 ) .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就 ) .煮豆然豆萁( 通假“燃” ) .
注:带“然”字的复音虚词:然则(相当于“既然这样,那么......)、然后、然而(相当于”虽然这样,可是......)
13
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3.徘徊于斗牛之间(①古义:明月停留。②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四、特殊句式(指出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
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宾短语后置) 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4、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5、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6、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7、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9、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 10、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1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介宾短语后置)
14
12、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1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五、本课成语归纳
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巩固小练习: 1、 巩固“于”的义项,试解释其含义。 ①月出于东山之上 ( 从 )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前一个“从”,后一个“比” )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被 ) 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 到 ) ⑤燕王欲结于君 ( 和,与 ) ⑥(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 ( 前一个“被”,
15
后一个“向” )
⑦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 向 ) ⑧业精于勤荒于嬉 ( 由于 )
⑨此所谓战胜于朝庭 ( 在 ) ⑩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被,与“见”构成固定句式 )
2、用“/“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并翻译。
宋濂之诚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翻译参考】
宋濂曾经在自己的家中与客人饮酒,皇帝派人进行秘密的监视。第二天,皇帝问:在座的宾客是哪些人?吃了什么食物?宋濂一一将事实回答。皇帝笑着说:好啊,你没有欺骗我。皇帝曾经私下召见大臣们,向他们询问朝廷的官员谁好谁坏,宋濂只列举那些好的来回答。他说:那些好的官员能和我友好相处,所以我知道他们。那些不好的
16
官员,我不了解他们。
【断句参考】:
宋濂尝与客饮/ 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