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献:是记载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中医文献:知识范畴属于中医学领域的文献。 2.中医文献学:是研究中医文献的学术源流,整理和利用中医文献的方法及理论的一门学问。 3.善本:文物价值、学术价值及艺术价值较高、刻印抄写质量较好的版本。
4.类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便于应用的工具书。 5.丛书:编辑各类单独著作而冠以总名
6.目录:是著作一批相关文献,并按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揭示与报道文献的工具。 7.目录学:是研究目录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8.提要:是以揭示与报道图书文献的有效方法之一。
9.小序:指各种分类编排的目录书中的部序和类序,是和总序相对而言。
10.官修目录:是政府组织人员,在调查了国家藏书之后,编辑的国家藏书目录。 11.版本:一书经过传写或印刻而形成的各种不同的本子。
12.版本学:是研究书籍的版本特征和差别,比较其异同,鉴别其真伪优劣,并从中总结工
作规律和方法,指导版本利用的一门学科。
13:官刻本:指中央、地方政府机构及书院等官设教育机构主持刊印的书籍。
14:祖本:指某一部书后来有纵多不同的刊本,但他们来源或依据于同一个版本,这个版本
称祖本。
15:校勘:指利用同一书籍的不同版本和有关资料,通过比较核对和分析推理,发现并纠
正古籍在流传过程中发生的错误。
16:校勘学:研究校勘的历史、方法、理论及其规律的学科。 17.讹字:指古籍在其传写和翻刻过程中出现的错字。 18.脱文:指古籍在其传写和翻刻过程中脱落遗漏的字句。 19.衍文:指古籍在流传过程中较原文多出的文字。 20.倒错:指古籍原文位置的颠倒错乱。
21.死校法:不直接改动底本中的错误,而是把一本书各种版本及引用它书的各种异文,在
校勘记中一一列举,让读者自己甄别正误。
22.活校法:根据一书不同版本及其相关的资料,校出底本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同时在校
勘记中说明校勘的依据。
23.对校法:用同一本书的不同版本相互校勘的发法。
本校法:将本书前后文字互证,比较异同,从二判断书中的错误 他校法:用不同著作的相同内容进行相互校勘的方法。 理校法:依据推理正误的校勘方法。
26.中医文献的注释:指对中医古籍文献语言文字和医药义理的解释。 27. 义界:一词有别于它词在意义上的界限。
28.因形求义: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掌握字的造字本义,从而探索词义。 例:望见桓侯而退走。 《说文》走,趋也。 29.因声求异:(声训)就是用声音形同或相近的词来解释词义。
30.以类求异:运用词义本身的内在规律,通过词与词之间意义的关系和多义词诸义项的比较
来探取词义。(中医文献训释中最常见的方法)(直训、转训、陈说)
31.伪书:作者隐藏本命而托名前人的作品。 32.辩伪:辨别伪书的年代和作者的真伪。
33.辑佚:根据现存文献中存留的各种古籍佚文,通过收集摘录、考校、整理、汇聚 34佚文:被同时代或后代的古籍抄录、引证和整理的现散失的书籍中的内容。
1. 文献三要素:知识、载体、记录手段 中医图书联合目录:12124种。
2. 先秦两汉:一、先秦时期的医书典籍已经具备相当的繁荣: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
15种古医籍:如五十二病方、导引图、养生方等; 二、首次由政府组织进行了大规模的医籍整理:如公元前25年汉成帝组织大规模整理医书,如汉书等; 三、四大经典的问世标志着医学理论体系的完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3. 晋唐时期: 一、医学分科逐渐向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拓展:基础理论——华佗中藏经、
内照图,王叔和脉经,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临床各科——针灸:针灸甲乙经,外科:刘涓子鬼遗方,儿科:颅囟经,妇科:经效产宝,骨科: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二、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大规模整理经验方的高潮,成为这个时代中医文献的标志; 三皇帝勒令编修了多种堪称标准典范的医书:新修本草、皇帝内经太素; 四、专科著作问世:千金要方及临床各科专著。
4. 两宋时期: 一、医书的校勘整理和医书的编写蔚然成风:A朝廷组织:校正医书局:《黄
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金匮玉函经》《脉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方书《太平圣惠方》本草《开宝本草》 B民间自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等; 二、问世一批划时代高质量专科著作:钱乙《小儿药证直诀》,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王维一《铜人腧穴针灸图》,宋慈《洗冤集录》 三、学术争鸣与金元四大家的产生成当代医学繁荣的标志:李杲、刘完素、张元素、朱丹溪; 四、医学丛书的创编:《王寿道藏》《济生拔萃》 5. 明清时期:一、整理研究古医籍成时尚,空前兴旺:《中国医籍考》; 二《本草纲目》《普济方》的问世成为这两大领域的巅峰之作; 三、温病学的产生开创了医学新领域,成为当代医学发展的标志性成就:叶桂《温病论》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 6. 目录基本结构:前言、目次、正文(著录、提要、小序)、辅助资料。 7. 官修目录特点:著录完备、保罗宏富、大多是综合型目录;代表作:《四库全书》10254 8. 艺文志:汉书、新唐书、宋史、明史、清史; 经藉志:隋书、旧唐书 9. 官刻本:中央:监本、经厂本、殿本、内府本、太医院本。
10. 中医文献版本类别:一、非印刷类:A简策:流沙坠简、居延汉简,B缣帛C卷轴, 二、印刷类:A刻本:时代:唐刻本、宋刻本、五代刻本/地区:浙本、闽本、蜀
本/机构:官刻本/质量:精刊本、影刊本、写刻本、邋遢本/先后:祖本、原刻本、重刻本 B、活字印刷本、石印、油印、影印。
11. 校勘的广、狭义:校勘:指利用同一书籍的不同版本和有关资料,通过比较核对和分析推理,发现并纠正古籍在流传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广:包括目录、版本、校勘等方面;狭义:校正文字。
12.对校法: 优点:简单稳妥、体现严谨; 缺点:机械呆板、学术性差、风险性低 本校法:优点:另辟蹊径、 缺点:不可轻信
他校法:优点:范围最广、一槌定音; 缺点:过程苦用时长、亦不可轻信 理校法:优点:校勘最高境界 缺点: 风险最大
13.他校法条件:本书所引前人之言、本书作者所作其他书、引用本书的同时代书或后人书 14. 注释内容:诠释词义、说明通借、考镜源流、注音正讹、分析语法、说明修辞、提示
标点断句、探究篇章意旨。
15.考镜源流:一、学术渊源:二医书来历、三、引文出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