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不同方法处理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分析

2020-08-02 来源:汇智旅游网
・临床研究・ 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3 第21卷第8期 不同方法处理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 效果分析 刘天虹 尹三凤 1.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西吉安343000;2.江西省井冈山大学临床医学院,江西吉安343000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措施及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妇产科2011年5月~2013年5月就诊的50例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伤 口愈合时间、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通过分析发现,妇产科腹部切口液 化的主要因素是肥胖、贫血以及糖尿病等,因此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可以缩短切口愈合 时间,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液化 【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4)03(b)一0042—03 Clinical analysis of diferent approaches on fat liquefaction of gynecologic abdominal incision LIU TtcIn—hong Y lN San-fen ‘ 1.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Depa ̄ment,the First People S Hospital of ji an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ji an 343000, China;2.Clinical Medical School of Jinggangshan University,Jiangxi Province,ji an 343000,China [Abstract】0bjective To study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bstetric and gynecologic abdominal incision with fat liquefaction.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50 cases of abdominal incision patients with fat liquefaction,who were in— cluded from May 201lto May 2013 by the First People S Hospital of Ji an City,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The wound healing time and the total eficiency of the observatifon group were signiicantf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 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ifcant(尸<0.05).Conclusion By clinical analysis,revealed an is a the ma— jor factors of abdominal incision with atf liquefaction are obesity,anemia and diabetes,SO early prevention,timely detec・ tion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can shoaen wound healing time,and increase the cure rate. 【Key words】Obstetrics and ynecolgogy department;Abd0minal surgery;Incision liquefaction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饮食结 例为剖宫产纵切口,其余均为横切口)。50例患者中, 构发生变化,肥胖患者和剖宫产的数量不断增多。脂 肪液化成为妇科腹部手术伤口愈合过程中常见的一 种并发症,该病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且 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甚至有时引起切口的二次感染 或感染反复发作形成窦道,经久不愈,常需多次手 术l】-2]。因此,探讨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众多临床医 师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5月~ 2013年5月收治的50例脂胁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 以探讨不同方法处理妇产科『.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32例患者有合并症:合并肥胖16例,妊娠高血压伴 水肿5例。合并糖尿病3例,中重度贫血1例,重度贫 血1例,低蛋白血症3例,滞产2例,术后咳嗽1例。 50例患者中20例手术时间较平均剖宫产手术时间 延长20~3O min。将5O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25例患者的年龄为22~ 65岁,妇科手术9例,剖宫产手术l6例;对照组25 例患者的年龄为23~63岁,妇科手术8例,剖宫产手 术l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症状 1.1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手术后3~7 d换药中发现手术切口部 位肿胀不明显,同时发生不同程度的脂肪液化,出现 黄色水样物质.挤压切口渗出液增加,伤口外观肿胀 以本院妇产科收治的50例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为 研究对象,其中妇科手术17例(恶性肿瘤行子宫全切 通讯作者 CHINA MODERN MEDICINE Vo1.21 No.8 March 201 4 术1例,异位妊娠手术16例),行剖宫产手术33例(4 不明显,但可见愈合不良,切缘两端皮下组织易于分 离,有时仅表皮相连,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正常,渗出液 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3月第21卷第8期 ・临床研究・ 涂片柃杏可见脂肪滴,细菌培养阴性。50例患者中仅 2-2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和术后愈合时间的比较 有26例体温升高(均未超过38.5oC),11例术后5 d 拆线时发现,11例术后7 d拆线时发现,4例拆线出 院后2~4 d发现。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无明显 升高。 1.3诊断标准翻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和术后伤口愈合时间较 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和术后愈合时间的比较(d。i蜘 ①术后3 7 d,伤1:3周围出现明显红肿或轻度硬 结,出现黄色水样分泌物,挤压伤13出现较多渗出液; 与对照组比较. O.05 ②周围无明显红肿,无压痛但切13不愈合;③皮下组 织分离,同时渗出液出现脂肪滴,切口位置不愈合; ④血常规正常,渗出液涂片检查出现大量脂肪滴。 1.4临床处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8 000 000 U青霉素(江 西东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10828)和0.4 g 替硝唑(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21002)静 脉点滴治疗切口感染,1次/d。观察组:给予微波治疗,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不拆线和反复挤压切口排出 渗出液,严重者拆除1针缝线,并于冲洗后放置硅胶 引流管;切口处给予微波照射,2次,d,30 min/次,直至 伤13愈合;若渗出液较多,拆除该处缝线1针,伤13处 用碘伏液擦洗,加压包扎,2 d更换1次。术后5—8 d 发现有渗出者。严格消毒,清除液化坏死组织,渗出液 较多者,则敞开切13,去除缝线,高渗盐水冲洗液化坏 死组织,然后用碘伏液冲洗,最后伤13内放置无菌纱 布充分引流,4~5 d更换1次。 1.5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5 d后,伤口拆线并达到完全愈合的 效果;有效:治疗5 d后,伤13拆线以后仍需进行清创 处理和换药治疗,约8 d愈合;无效:治疗4—5 d后, 伤口无好转,需拆线进行重新缝合治疗,需行2次缝 合处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x100%。 1.6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 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 检 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 的72.O%,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 多的女性出现严重肥胖,剖宫产的患者也普遍增多,导 致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人数增加。切口脂肪液化是妇 科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学术界和医学界认 为其发生机制与患者肥胖的关系较大【5l。早期正确诊 断,对早期治疗和缩短治疗时间具有重要意义。本研 究参考相关文献报道,并结合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发 现肥胖者脂肪液化的发生率较高,其次与妊娠水肿、贫 血及妊娠期合并症、高频刀的应用等因素也有一定的 关系。 目前切口脂肪液化的病理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 切口处脂肪细胞无菌性坏死是其根本原因,细胞在此 过程中流出脂滴,使切VI形成脂肪液滴,出现炎症,如 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导致患者的住院时间延 长,增强其心理负担。①肥胖: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脂肪 组织被反复挤压,使脂肪组织产生更多的渗出液,导致 缺血,对伤口愈合有一定影响;②腹部压力增加了潜 在疾病的发生概率:术后用力排便、咳嗽增加腹压,导 致切1:3的张力增加,切口愈合时间延长,出血可导致 脂肪液化的发生 。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等基础疾病 也可能使脂肪代谢出现异常。 早期预防能降低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如糖尿病患 者在手术期加强血糖的控制,对于肥胖的患者,临床 上需要早期加强预防和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1 ̄ll】。用 微波方法治疗时,挤压排液,不进行拆线操作,可减少 感染的机会。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 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治疗时间和伤1:3愈合时间较 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波治疗可使 局部组织血管扩张,细胞通透性增加,局部组织营养 代谢提高,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组织再生,从而提供 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条件。 总之,加强关于切口脂肪液化的早期预防教育并 采用微波法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治疗成 本,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下转第46页) CHINA MODERN MEDICINE Vo1.21 No.8 March 201 4 ・临床研究・ 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3月第21卷第8期 室间隔的运动以及封堵器弹性回缩,使传导束受到压 迫或压迫进~步加重所致。出现传导阻滞者主要给 予激素、大剂量维生素C及果糖等药物治疗.达到 抗炎、减轻心肌水肿的目的,从而减少对传导系统的 影响。 ventrieular septal defects[3.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1980,79(2):244—245. 【7]张玉顺,李寰,刘建平,等.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 并发症的分析IJ1.中华儿科杂志,2005,43(1):35—38. [8】朱鲜阳,刘玉昊,候传举,等.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 疗术后早期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的探讨fJ1.中华心血管病 杂志,2007,35(7):633—636. 总之,膜周部VSD介入治疗近期疗效已得到肯 定,但术后并发心律失常较为常见,以传导阻滞更为 突出,尤其是在真性膜部瘤缺损中,可能与其特定的 解剖结构有关,经积极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均可恢复,其 远期疗效及并发心律失常的情况仍需长期随访观察。 【9]孙宪军,高伟,周爱卿,等.PVSD损经导管封堵术后早期 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的探lJ1.中华儿科杂志,2005,43(10): 767—771. 【参考文献】 【1]代政学,关英敏,崔旭辉,等.经导管国产封堵器与外科 手术治疗心室间隔缺损对比研究『J].心脏杂志,2005,17 (2):175-177. [10]Masura J,Gao W,Gavora P,et 1.0Percutaneous closure of 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with the ec— centrlc Amplatzer device:muhicenter follow-up study[J]. Pediatr Cardiol,2005,26(3):216-219. [2】张玉顺,李寰,代政学,等.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 的临床评价[J].中国循环杂志,2005,20(1):14—16. [3】Thanopoulos BD,Tsaousis GS,Karanasios E,et o1.Tran— scatheter closure of perimembranous ventficular septal defects with the Amplatzer asymmetric ventricular septal 【11】Vaslangiacomo E,Schmid ER,Schupbach RW,et 01.Ear— ly postoperative arrhythmias after cardiac operation in children[J].Ann Thorac Surg,2002,74(3):792-796. [12】曹克将.先天性心脏病与心律失常lJ1.中华心律失常学 杂志,2001,5(4):244. defect occluder preliminary experience in children[3. Heart,2003,89(8):918—922. [4】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辑委 【13】金梅,韩玲,丁文虹,等.先天性心脏病与心律失常(579 例病例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1996,15(3):135. [14]Base儿,Kalra GS,Arora R,et 01.Initial human expefi— ence with the Ampalzter 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员会.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fJ].中华儿科 杂志,20【)4,42(3):234—239. septal occluder device【JJ.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 2003,58(2):238—245. 【5]张玉顺,代政学,贾国良,等.国产双盘状封堵器经导管 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疗效的初步评价【J】.心脏杂志,2002, 14(7):518—520. 【15]Holzer R,Hijazi ZM.Interventional approach to congeni— tal heart disease[3.Curr Opin Cardiol,2004,19(2):84- 90. 【6]Milo S,Ho SY,Wilkinson儿,et 01.Surgical anatomy and atriOventriclJlar conducti0n tiSSUes 0f hcarts with isnlated (收稿日期:2014—01—22本文编辑:林利利) (上接第43页) [参考文献】 【11邓培香.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液化的临床诊断探讨【J】.中 外医学研究,2013,11(5):17—18. 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6):155. 【7】陆丽娟.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19例临床分析叨. 当代医学,2012,18(2):63—64. 【8】古丽红.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46例分析 中 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4):214. 【2]余爱清.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40例临床分析lJ1.中 国卫生产业,2012,9(31):113. [3】张琴秀.妇产科腹部切El脂肪液化临床治疗分析【J1.中 外医疗,2012,31(22):65—66. 【9]徐桂芳,朱瑞平.剖宫产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分 析fJ].河北医药,2011,33(10):1529—1530. [10]蒋秀芳.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60例临床 [4】孙巧梅.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28例分析fJ1.基 层医学论坛,2011,6(25):98—99. 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4):46. [11】高光玉.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防治体会IJ】.健康必读:下 半月,2010,(11):89. [5】刘冬梅,姜鸿.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32例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11(6):36. [6]黄文华.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63分析[J】.中国 (收稿日期:2013—12—17本文编辑:林利利) CHINA MODERN MEDICINE Vo1.21 No.8 March 201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