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面向东盟的中国边城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广西凭祥市为例

2021-11-02 来源:汇智旅游网
面向东盟的中国边城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广西凭祥市为例

发布时间:2011-8-3 信息来源:

作者:凌常荣

广西大学商学院旅游系副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现在社会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多样化的旅游形式。边城旅游就是随着边境贸易的繁荣应运而生的。本文以广西凭祥市为例,对边城旅游的概念进行了剖析,在分析凭祥市旅游资源发展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面向东盟背景下中国边城旅游发展模式。

关键词:边城旅游 发展 路径流

一、东盟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1.1东盟国家的旅游入境人数快速增长

在中国旅游业快速增长的同时,东盟十国的出境人数也在快速增长,仅以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几个国家为例,就可以说明问题,2003年由于非典的影响除外。

1.2越南已成为广西国际旅游主要客源国

越南是我国的近邻,其游客经凭祥、东兴口岸入境来华旅游的人数也一年高过一年。1997年为18000人次,1998年达26600人次, 占当年到广西的外国游客总人数的9.47%,跃升为广西国际旅游的第三大客源国,1999年达45242人次,比1998年增长70.08 % ,占当年到广西的外国游客总人数的12.2 %,2000 年到广西的越南游客为68124人次,2002年上升到106600人次, 比2001年增长20.59 %。从1998年到2002年,越南已连续5年成为广西国际旅游第三大客源国。

1.3中国也是越南国际旅游主要客源国

中越两国1999年12月30日签署陆地边界条约,双方达成要从边境的实际出发,建设一条文明、富裕、和平的边境旅游带的共识。中国游客在旅越的国外游客中占的比例不断提高,1997年为23.5%、1998年为28.7 %、1990年为33.5 %、2000年达到35.0 %。从越南关于接待中国内地旅游者预测看,2010年4071262人、2020年1008951人,1995—2020年均增长率22.5%,大大高出中国出境年均增长率12.5% ,反映出越南开发邻国旅游市场的决心。

由此看来,我国面向东盟的旅游市场主要还是通过近邻越南来发展,因而边境旅游的地位就突显出来了。

二、边城旅游的提出

传统旅游地的发展范式依赖的是在品质良好的旅游资源基础上,配合当地的基础设施和经济环境来进行旅游开发和发展。边城旅游的发展有别于这一传统模式,以广西凭祥市为例,边城旅游的兴起依赖于其与越南山水相连的特殊地理位置所带来的边境贸易。

2.1边城旅游的概念

边城旅游由边境旅游的概念演化而来。边境旅游的内涵明显的涵盖了边城旅游。边境旅游“是指经批准的旅行社组织和接待我国及毗邻国家的公民及按相关规定接待第三国或地区的旅游者,集体从指定的边境口岸出入境,在双方政府商定的区域和期限内进行的旅游活动。”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边境旅游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边境旅游的目的地从限于对方的边境城市深入到内地;在境外的逗留时间也从“一日游”逐渐扩展到“三日游”、“五日游”、“八日游”不等。实际上,边境旅游的外延已经深入到出国旅游的边界了。

边城旅游同质于边境旅游,但边城旅游有别于边境旅游。首先,参与旅游的人员范围为法定公民,出入境的可以是集体也可以是个人。再次,旅游目的地仅限于两国接壤的城市,不往内地延伸。鉴于这两点的不同,可以对边城旅游做出以下定义:旅游者从指定的边境口岸出入境,在异国接壤的边境城市和规定的期限内进行的旅游活动。

2.2边城旅游的兴起

随着中越友好关系的恢复和两国经济发展的需要,1992年,中国政府决定在广西东兴、凭祥、云南河口三市建立边境经济合作区。为了进一步加强合作,中越两国现已建立凭祥浦寨——谅山新清互市贸易区,发挥经济互补优势,减少不必要的烦琐手续,增进相互的经贸往来,促进边境经济的发展。边境贸易的开展催生了边城旅游,边城旅游的发展促进了边境贸易的繁荣,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互市贸易和简单的一日游形式应当说是边城旅游和边境贸易的最初阶段。

三、边城旅游的发展潜力分析

为了开发边城旅游,形成合理的发展模式,并有效地开展边城旅游,有必要从边城——凭祥市所面临的环境因素、所拥有的资源要素以及从国家的利益期望等方面对边城凭祥的发展潜力进行分析。

3.1边城凭祥环境分析

凭祥市面积631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5平方公里。有壮、汉、苗、瑶、侗、京、布依、满、回、傣等民族,其中壮族最多,占总人口83.5%,汉族次之,占16.3%,其余民族仅占0.2%。凭祥发展边城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

3.1.1地理位置

凭祥市位于广西西南边陲,介于东经106°41'—106°59'和北纬21°57'—22°16'之间。广西地处东南沿海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以及大东盟经济圈的汇合部,具有沿海、沿边、沿江三位一体的特殊优势,是我国西南地区对外开放,走向东南亚、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凭祥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西南面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97公里。凭祥西南面有海拔868米的大青山。

3.1.2经济状况

凭祥经济建设从50年代后期起步。近年来,工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年均递增4.81%。工业以前是一片空白,现已发展成为以建材业和食品业为主体具有11个门类的工业体系。近几年来,凭祥市委、市政府紧紧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工作大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务实求实,真抓实干,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3.1.3政治状况

旅游业是脆弱的行业,安全是旅游活动中的首要问题。作为边境城市,凭祥市政治稳定,治安状况良好,国家给予边境城市政策倾斜;同时,两国之间良好的政治国际关系发展状况为两国(地)之间开展国际旅游活动提供了基本条件。

3.1.4城市环境

凭祥历史悠久,素有“南疆重镇”之称,又因其在中越边境线上,又称“国门城市”。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闻名遐迩的友谊关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各国的主要通道。市区依山傍水,景色别致。凭祥距广西首府南宁,高速公路为160公里,距越南首都河内为160公里,是中国通往越南及东南亚最大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

3.2边城凭祥旅游资源基础

凭祥的旅游资源与东盟国家在资源构成方面有着明显的互补性。这为其开展边城旅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历史悠久、生物资源丰富等因素使中越边城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成为两国边境景观组合中的优势。同时凭祥还具有与东盟国家在语言、习俗、文化等方面的优势。边城旅游合作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和吸引力。具体来说,凭祥旅游资源基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3.2.1显性资源

显性资源是具有一定的实物形态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基础设施。如千年雄关友谊关、古炮台、大连城公园、地下长城、石山树木园等旅游资源。还有连接中国和越南的铁路联运线、方便快捷的322公路国道线等基础设施。

3.2.2隐性资源

隐性资源是一种意识类的文化符号,依托一定的实物存在的旅游资源。一个地区的旅游形象和品牌也可称作无形资产,凭祥市的边关风情、边境跨国游以及边贸购物游等都能表现旅游地的形象,代表了该地的旅游品牌;其次凭祥的少数民族特色就可看作是一种无形资产;再次是文化遗产,如壮族神话、传说、山歌等。

3.2.3人本资源

现代旅游资源的内涵在不断扩大,人也是一种资源。旅游从业人员和当地居民的外在形体、面貌、衣着,内在语言、服务态度、热情等等可看作旅游资源。一方面,凭祥市的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的高底,数量的多寡,体现出人本资源的厚度:另一方面,本土少数民族居民所表现出来生活习俗、民俗风情、民族服饰、民族语言等等也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

3.2.4信息资源

畅通和对称的信息才可称之为资源。信息科学技术的进步显示了信息资源的重要性。边城凭祥地理位置偏僻,在这方面略显落后,不过近年来也在积极改善这方面的不足。如建立网上交流平台,实现与游客的互动。更重要的是异国的信息资源对发展跨国的边城旅游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2.5异国资源

水乳交融的中越文化、欣欣向荣的边境贸易、客来客往的蒲寨商贸城、从越南蜿蜒而下的平而河、绵延千里的边境线均是异国资源。这些异国风情成为吸引客源的独特旅游资源。

3.2.6可造资源。

旅游资源不一定是天生就有的,可以通过一定的资金投入及艺术的想象创造出新的旅游资源。如一幢标志性的建筑楼房、一个特色鲜明主题公园等等。另外一个城市的建筑风貌同样具有旅游功能,可以把凭祥市打造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兴的旅游边城。

3.3边城旅游发展驱动力背景分析

边城旅游开发最直接的作用是提升地方财政的竞争力,对于西南边境城市来说是沟通中国与东盟关系以及中国与湄公河大区关系的重要桥梁,同时也是东南亚及世界其他第三国客人从东亚转向东南亚的大通道。不言而喻,中越边境的边城旅游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事物的发展会因为其文化背景、经验以及对组织业务的不同目标而使组织战略的选择上产生主观影响。同理,边城旅游的发展也会受到旅游活动发生地以及旅游活动主体的文化背景的影响而具有不同的开发和发展方式,同时边城旅游是边境旅游的微观缩影,它的发展因两国甚至多国利益期望的不同而具有特定的发展潜力。

3.3.1边城旅游的文化背景驱动因素

不同的民族地域文化背景具有不同的旅游发展潜力。传统的旅游发展是通过对文化背景环境被动的适应,来开发符合民族地域文化背景的旅游项目,是一种适应性的旅游发展战略模式。凭祥地处中越两国交接处,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两国的文化冲击,即具有异国风情也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同时又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因此其所赋有的旅游资源是少数民族的、异国风情的,在对凭祥进行旅游开发时,就应该注意到它的这些特殊文化背景。

文化是民族和国家认同的基础,达到了共识,才能对边城旅游的发展具有驱动力。首先,中国和越南文化有许多共同点,表现为同质性文化,即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东方文化。同质性文化一般产生于社会沟通广泛、社会流动频繁、信息分布均匀对称的社会,同质性文化也说明该社会不存在明显的深刻裂痕,社会不同力量和团体之间容易产生合作,社会秩序基本稳定。其次,“同质”不代表“同一”,由于两国历史发展背景的区别,文化仍带有自身的特色,表现为异国性。

这点成为增强异国旅游资源的吸引力的基础。再次,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和两国边境的限制,赋予异国文化以神秘性。基于以上三点,中越两国在进行旅游合作上具有文化驱动的优势。

3.3.2异国利益期望的驱动

边城旅游的发展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的发展这是两国共同的期望。适宜发展边境旅游的地区大多属于落后的贫困地区。以发展旅游业带动“老、少、边、山、穷”地区脱贫致富,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也是两国共同的期望。

从两国的实力来看,我国直接面对的是一个资源十分丰富、工业经济相对落后、市场巨大的东盟市场,这既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又是更为严峻的竞争和挑战。越南与中国进行合作交流的目的是进一步增强其国家实力,而中国是利用此机会,在巩固国力的同时,充分发挥现有优势使国外的资源为我所用,谋求生产要素跨区域、跨国界的有效配置。双方均认识到发展边城旅游是双赢的合作,必然会加强旅游合作,促进边城旅游的发展。

从城市竞争力来看,一个地区或城市要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区域经济中生存发展,离不开一个现代化城市的辐射、带头、牵引。因此,必须加快凭祥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完善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中越双方合作,扩大边境城市在沟通和转换进出口物资、人员流向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使之发展成为中越边境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具有竞争力的中心城市。边城旅游是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从文化交流传播的角度,边城旅游的发展促进边境地区两国友谊和文化的融合。旅游活动的开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同时也带动了文化的传播。旅游者的出游传播了本地文化与信息,吸收了异地的经验,增长了见识,使外界了解了异地的文化,加深了对异地的印象的同时,也带回了异地的先进思想,对本地经济、文化、城市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3.3.3游客出游心理的驱动

边城的异国情调、边城的神秘色彩是诱发游客旅游动机的关键因素。心理因素是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核心因素。如何诱发游客出游心理,除了在宣传促销等方面做足工夫之外,更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边城异国情调环境的营造,赋予边城神秘色彩。游客有了出游动机,边城旅游才

能发展。

四、确定边城旅游最佳的发展模式

边城旅游的发展会遵循一定的模式,对这些客观规律的分析总结形成科学理论,只有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边城旅游才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通过对凭祥市边城旅游的发展的实践总结,我们可以用图3—1直观地表现边城旅游的最佳发展模式:

4.1边城旅游路径流的疏导是关键

路径流(path streaming)是计算机技术中的定义引申而来。路径流运用到旅游上是一个广义的综合性的概念,简而言之,路径流=游客流+信息流+交通流+资金流+人才流+政策流。路径流在旅游中的运用涉及到物流、生态、管理等学科的知识,必须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路径流方向是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双向流动。

其次,路径流流量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它包括自然环境容量和社会环境容量,而自然和社会的环境容量是在可承载范围之内的。

再次,路径流流量的计算,也就是让路径流在区域内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达到平衡的流量。

最后,路径流的效率问题,指能够在最短的时间达到目的地的路径流,包括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利用。

边城旅游所处地理位置不同,文化背景的特殊性使得其发展必须考虑到路径流的问题,如何疏导路径流,使之畅通无阻是边城旅游健康的关键。

4.1.1政策流

政策流的问题属于宏观层次的问题,是上级到达下级,然后由下级向上级反馈的过程。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边城旅游随着边境贸易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旅游形式,得到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两国均制定了适宜边城旅游发展的边境旅游政策,为其发展营造了一个和谐和平的氛围。从中国的国内政策来看,上至中央,下至小如凭祥的城市,都已经把旅游作为发展国民经济,增加地方财政的有效手段和产业。政府的重视和边城旅游发展的巨大潜力必然会使有关的政策向旅游业倾斜。加之凭祥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拥有多项优惠政策,如沿海开放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等等。政府规制的种种鼓励性政策的推动必然将边城旅游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4.1.2交通流

交通问题一直以来是制约地理位置偏僻地区旅游发展的最大瓶颈,为了加强两国的进一步合作和交流,交通可通达性的提高是边城旅游发展的基础。广西沿边公路起于东兴市竹山村,终于百色那坡县弄合村,与云南省富宁县相连,途径与越南接壤的东兴、防城、宁明、凭祥、龙州、大新、靖西、那坡等8个县(市)。此路的贯通连接了花山壁画、友谊关、德天瀑布、东兴、中法古战场遗址和“南国长城”小连城。此外,凭祥得益于北京—南宁—凭祥—河内国际列车的开行,将吸收第三国(地区)旅游者往返中越两国。2005年底南友高速公路的开通,必将成为凭祥旅游业腾飞的先导。“东方快车”的梦想一旦实现,欧美旅客也将源源而来。

4.1.3游客流

客源是旅游地生存的生命之源。客流的持续和畅通在加快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更新的同时也对旅游地起着正面宣传的作用。

地缘因素决定了中国的主要客源来自亚洲和一些周边国家。凭祥的客流主要来自越南边境和周边省市。以下将着重分析国外客流。根据2004年6月至2004年6月20日在凭祥友谊关对234名来华越南游客的综合问卷调查,如表3—2所示:

数据来源:2005年6月广西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张英俊硕士毕业论文《中越旅游客源市场合作开发研究》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越南来华游客客流的分布。在接受问卷调查的234名越南游客中,来自越南北部的有131人,占55.5%;中部的有55人,占23.3%;南部的48人,占21.2%。游客流主要来自于与中国接壤的越南北部城市。这就为进行客源市场的扩展指明了方向,在稳定边境城市客源的基础上,还应该进一步扩大对邻国内地的影响力。同时,凭祥作为面向东南亚的桥头堡,还应努力吸引第三国客源,当然这些有赖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和有效的宣传。

根据距离衰减规律,国内客源方面,北面把首府南宁作为依托,是第一客源地,尤其是南博会的机遇更是千载难逢。第二客源地要千方百计分享桂林这个广西旅游龙头的市场。区内其他城市为第一机会市场,其他省市为第二机会市场。

4.1.4信息流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其逐渐成为引导生活时尚的主要渠道。凭祥作为边境城市发展旅游要打破传统的信息流通渠道。信息一词包含旅游地能为游客提供的一切服务信息,而这些信息是否能准确、快捷的传递给旅游者和潜在的旅游者是边城旅游迅速崛起的基础。凭祥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主页加快信息的传递,这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网络,包罗万象,旅游者和潜在的旅游者可以在网络上查询自己想要的信息。

4.1.5资金流

资金流的高效率流动和效益的产生需要一个宽松、富有吸引向性的投资环境。资金流遍布旅游行业的方方面面,从旅游景点的开发到景点的管理与维护,从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到旅游地形象的宣传,从旅游地可通达性的提高到满足游客旅游过程中的一般需要,无一不涉及到资金流的流入和流出。旅游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运作,只有在运作的过程中才能产生效益,资金从何处来,到何处去,需要当地政府创造一个宽松的投资环境,这样才能吸引资金。

4.1.6人才流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行业的发展依赖的是人才。给予人才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能让其一展才华是吸引人才的有效方法。我们所说的旅游人才至少包括三个方面:政府官员、旅游行业人员、旅游咨询专家。凭祥要大力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建立人才流动的平台和人才资源库。鉴于凭祥边城旅游的特点,需要着重培养双语人才,特别是越南语,这点除了开办针对东南亚小语种国家的导游人员培训班外,还可与高校联合培养旅游人才,吸引高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

综上所述,路径流的畅通与扩充是边城旅游兴旺发达的关键,路径流之间也存在内部关联,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其中,交通流与游客流通常是合一的。如图3—2所示

4.2策划营销是保证

策划与营销是发展旅游市场的两条腿,无论资源丰富与否,都必须进行精心的策划与营销,使之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要,达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4.2.1游线设计人性化

游线一般由环形路线构成,要求串联的景点(区)尽量多,高潮迭起。游线的形成往往受到旅游点、交通条件、旅游市场、旅游时间等因素的制约而缺乏人性化。对凭祥这样的边境旅游城市而言,通常因为边境有关政策法规的限制,使旅游线路的起点和终点是相同的口岸,使得国外游客走回头路看重复景点,既浪费时间也浪费精力,并使游客在心理上产生厌倦情绪,极大地影响了旅游质量。再次,在旅游景点的安排上要有张有弛,使游客能始终保持饱满情绪,达到寓游于乐的效果。

4.2.2宣传导向舆论化

舆论的作用不可忽视。宣传的作用是创造正面舆论,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氛围。中越边城旅游由于缺乏宣传工作,相互间对旅游环境与政策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很多人以为边境政策不够开放,边境社会治安不稳定等等,对边城旅游缺乏信心。这就要求凭祥能加大对有关政策及景观的宣传,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创造正面舆论。

4.2.3活动组织国际化

旅游活动的联合举办,旅游节事的共同策划,可以提高地区知名度。客源地到目的地之间的旅行社、网络预定系统等中介组织是能否将潜在的国际游客转换成现实的国际游客的直接依托。旅游活动组织的国际化,需要两国甚至多国之间的协调配合。目前凭祥的边城旅游只是涉及到了与越南的合作,离国际化的要求还很远,这就要求凭祥市抓住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南宁东盟博览会的机遇,将旅游活动组织真正国际化,并利用现有的优势,吸引出游率较高的欧美客源。

4.2.4产品开发特色化

首先,针对自然旅游资源,根据地域分异规律构建最鲜明的旅游特色。地域分异规律使得不同的地区具有独有特色的旅游资源,这是先天性因素,突出了不同旅游地之间的差异性。凭祥市处于亚热带地区,山水风光要突出热带特色。其次,根据历史文化环境背景,营造独特的人文氛围。这点主要针对人文旅游资源而言,凭祥市在这点上大有可为。中越接壤之地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两国文化的融合点,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上更要注重异国情调。同时,边关雄风历史价值品位具备国际影响力、民族精神感召力及边关神秘色彩,应将之作为该地旅游发展的龙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2.5规划编制民族化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已成为通识,广西特别是中越边境是壮、瑶、苗、侬等少数民族世代居住之地。在旅游规划过程中张显自我,突出自我,不能忽视民族化的特色。凭祥处于中越边境,许多共有的民族特征存在于此,双方在生活习惯文化方面具有相似性,在进行旅游规划时要引起重视,为进行旅游活动创造良好的便利条件。

4.3形象品牌是先导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研究者发现,形象与品牌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地形象的树立和品牌的建立受到热切的关注。在未见到旅游地之前,游客通过媒体的宣

传或经验对某一旅游地形成总体认识和评价。在文字上表现为高度凝练的口号,在旅游者心目中投射一副心理图景,所以说形象品牌是先导,对旅游者的消费起着一定的引导作用。

4.3.1找准形象定位

任何旅游地都具有其独特的地方特性,或称“文脉”或“地理精神”。找准形象定位就是根据对地方特性,如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特征和现代民族民俗文化的研究提出具有本土特征的鲜明形象。凭祥位于广西西南边陲,境内有友谊关、凭祥火车站两个国家一级口岸,是中国通往越南和东南亚最便捷的通道。同时独特的区位优势,久远的边关历史文化,造就了凭祥丰富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根据以上对凭祥的简介,游客会在心里形成一副心理图景,如“中国的南大门”、“边关雄风”、“边城凭祥”等等。凭祥的形象就定位于“边关千年之神韵”、“异国浓郁之风情”。

4.3.2突出品牌战略

品牌战略起到了突显外部性的作用,吸引公众眼球,树立良好形象。凭祥市边城旅游的旅游产品主要分为三类:中越边境跨国游、南国边关风情游、边贸购物考察游。目前的旅游产品组成太过单一,应加紧旅游产品的多样化。一个旅游地可创建多个品牌,现存的上文中提到的三种有发展成为凭祥品牌旅游产品的潜力,但是在宣传方面还显不足。

4.3.3淳化的民风民俗

淳化的民风民俗是创建和谐健康的旅游环境的有利条件。首先,淳化的民风民俗具有善待游客的先天性意识,游客是上帝,同时也是信息的传递者,是宣传的主要力量,民风民俗淳朴能使游客产生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其次,淳朴的民风民俗使旅游地当地居民和政府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建旅游业发展的根基。凭祥是一个边陲小城市,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信息不流通,使得当地仍然保持着淳化的民风民俗,这点对营造和谐健康的旅游环境是十分有利的。

五、结束语

边城旅游是随着边境贸易发展起来的新的旅游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自身旅游潜能也在不断的挖掘中。边城旅游依托自身的地理条件、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在发展过程中运用了路径流理论,并使用现代化的营销手段,树立起独特的品牌和形象。期望边城凭祥的旅游发展模式对于其他边境城市的旅游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