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建党8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走向21世纪的历史制高点上,江泽民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促进任命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是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创新的一个重大成果,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和领会。
一要正确把握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必须正确了解和全面认识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部分。马克思是从凝结着人的自然力、意识性和社会规定性的“社会实践”出发,全面揭示了人的本质。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谓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社会,构成社会关系总和的基础则是劳动。所以,人的本质就是由社会生产物质条件和生产关系所决定的个人的社会关系,人是一种社会实践的存在。
人的本质规定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特定内涵:“人的各种潜能素质的充分发展,人的个性的丰富完整,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显示等。”那就是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诸方面的自由而又充分的发展。马克思将人的全面发展,首先看作是人的体力和智慧相结合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看来,正是体力和智力的分离导致了社会分工的出现,而社会分工则直接造成了劳动者的片面发展,只有消灭旧式分工,劳动者将体力与劳力结合于自身,这样才能够适应社会不同类型的劳动要求,从而使人们能够把不同的社会职能,作为彼此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和职业行为,只有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人的自身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具体地,从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人的个性方面来说明人的全面发展:一是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的发展首先就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二者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只有在对象性的劳动中,人才能发挥其全部才能和力量。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从微观个体到宏观人类都获得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充分发挥人的潜在能力和现实能力,并使潜在能力不断向现实能力转化。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努力培育人的体力和智力、体能和智能。只有这样,才能说人类真正实现了全面发展。二是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劳动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劳动总是社会劳动。因此,作为现实的人的本质,是由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所规定,并且必然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其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从襁褓时期到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内容愈益丰富并且将会更加丰富。另一方面,人作为社会存在物,必须合理建构自身所处的社会关系,并在这种社会关系中充分而协调地发展自己的全部特性。三是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所谓个性是指个人独特的主体性,其中包括人的社会关系、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体力和智力,等等。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在劳动中体现并在社会关系中实现的。因此,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与社会关系的发展和劳动的发展是一个过程的不同方面,三者是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二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渐进,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社会关系的根本性变革,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不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是理论上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到现在,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突出强调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全面发展,这是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创新。虽然社会全面发展已经包含了人的发展的内容,但还没有明确具体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要坚持不懈地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目标。社会主义实践说明,要保持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阶段也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凸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时代呼唤。 1、“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在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凸现出来的。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人民对基本生存资料的需求增长趋于稳定,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日益凸现出来。人民的生活消费进入了以提高自身素质为主的新阶段。现在,城镇居民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为48.6%,比1980年下降8.1%;农村居民为56.3%,比1978年降低11.4%。而用于提高人的素质方面的消费,今年来明显加快。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已从真理的神圣殿堂上走下来,走进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 2、“人的全面发展”是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条件下凸现出来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不懈的追求,是中国21世纪的主旋律。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人是社会主义的主要动力源泉。因此,凸现人的发展、人的现代化,正是体现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要求。 3、“人的全面发展”是在实现中华民族新的伟大复兴的历史条件下凸现出来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向全国人民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声音。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到底是由人来实现的。过去人们常说,能源、交通等基
础设施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瓶颈”。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些正在逐步解决。而随之而来的却是新的“瓶颈”——人的素质本身。从长远看,这是影响中华民族复兴的最大“瓶颈”。因此,江泽民同志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 三 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还是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这情况下提出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目标,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和重要实践。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它为彻底削面阶级和剥削制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其中包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全面进步,但一切进步归根结底都应落实在人的进步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不懈地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这种本质要求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社会主义通过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目标,来调动人们拥护社会主义,热爱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通过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来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只有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人们最终才能实现全面发展。
首先,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阐述了未来社会奋斗的根本目标,是抓住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理论。它的着重点就在于如何改变现实当中人的存在状态和人的自身提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它不仅关心人的物质生活状态、政治生活状态,而且关心人的精神生活状态;不仅关心人的现实状态,而且关心人的潜在状态。如果人的存在状态全面优化,就要求在这种状态下人必须是高素质的和全面发展的,只有真正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意味着社会实现了真正的进步。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追求的正是这样的一个崇高的目标。社会主义的社会状况与资本主义的社会状况相比,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在各方面的充分或最大限度的发展,是指由片面到全面,由畸形到完善,由贫穷到富裕,由潜在到现实的发展,这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是根本做不到的。而且大量事实告诉人们,资本主义进入当代资本主义阶段,追求利润和剩余价值的结果,导致人离开全面发展的要求越来越远。如今,资本主义社会不仅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片面记畸形发展,而且资本家自家的精神世界也严重扭曲和颓废。
其次,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是由代表绝大多数人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不同在于,它虽然也致力于发展经济,但发展经济不是自己的最终目的,而是当作使人得以更好发展即全面发展的手段和条件。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包括了人的现代化建设。所谓人的现代化建设,实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如果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生产的利润和剩余价值是人们追求的目的,人的全面发展要服从经济生产。那么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生产的目的,经济发展要服务于人的发展。一切工作都要积极促进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最终目标的实现。经济发展能够促进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的解决,能够为这些问题解决创造物质条件,但不能代替这些问题的解决。社会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人们在个性、需要和才能发展方面提出的种种问题,是单纯用经济手段所远不能解决的。我们有优越的社会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现代化建设,能够做到使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他领域的发展相协调,通过人的全面发展开带动和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通过长期的努力,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目标。
四站在21世纪的历史方位上,确认、把握人的全面发展重要地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着眼于人的综合素质建设。具体说来,起码包括以下内容:
1、思想道德素质建设。首先,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实现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经阶段。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共产主义理想都是他们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当前,特别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进行切实有效的“三个代表”的思想教育,真正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第二,加强纪律建设。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纪律和自由的关系。自由是制定和执行纪律的条件,纪律是自由的保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既享受广泛的自由,同时,又必须用社会主义的纪律约束自己,以保证自由的广泛实现。其次,要强化“依法制国”理念,坚持经常、持久、生动地进行遵纪守法地宣传教育,以提高全国公民遵守法纪的自觉性,坚持用社会主义纪律约束自己,反对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和各种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并敢于同各种违反党纪国法的现象作斗争,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第三,鉴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在道德建设上,一定要按照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总要求,从实际出发,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相结合起来,连结和引导不同觉悟程度的人们一起向上,形成凝聚亿万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2、文化与专业素质建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劳动力是掌握了一定文化知识与科学技术的人。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我们常说,人是生产力中
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的人。”这说明,劳动者只有具有了较高的科技素质,才能使科学技术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进而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科学技术还会促进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因而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之有更多的时间去参加文化学习、体育锻炼以及各种休闲。文明社会的发展和长期教育教学的实践证明,文化知识教育是促进人类个体继承祖先的全民健身的规划和法规建设,加强了场馆的建设和开放。第三,抓好宣传发动,强化全民健身意识。要把宣传发动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各级体委和各级宣传部门通力合作,团结一致,可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座谈会,组织报刊、电视台、电台记者下基层单位采访,开辟全民健身专栏等多种形式,大力加强了全民健身的宣传工作
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性
文化的重要性、特点及其功能 文 化遗产,并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应该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内容。要落实文化与专业素质建设工作,必须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和享受文化成果的充分权利,使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尽快建立和完善能够使人们在不同领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专长和才能的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体制。
3、心理素质建设。作为具有精神的个体,人的意识水平、精神状态、心理活动的能力应该是人的另一个基本属性,称之为精神属性。因此,心理素质应该是人的又一个基本素质。于是,素质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高人的心理素质。人的意志、情绪、动机和性格等心理特征对智力发展和知识的接受与运用有很大的影响。素质教育必然应包括对人的意志的锻炼、良好情绪和性格的培养, 正确动机的引导等。在改革深入发展、经济体制转轨期,人们面对竞争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学习压力、情感压力等普遍加大,在环境适应、自我管理、人际交往、理想实现、求职择业、学习成材、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日益突出,从而对人们群众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加强人们群众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坚持重在建设、立足教育的原则。重在建设,就是要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加强人们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建设、制度建设、教育教学建设等等研究。心理素质建设工作的重点是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工作。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培养人为中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培养青少年健全的心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为重点。
4、身体素质建设。身体健康对于劳动群众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论工作有多繁重,也要高度重视个人的身体素质,它们是未来能够更好的工作的基石。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和开展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各项工作。首先,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把实施《纲要》作为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列入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责任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不断加大力度。第二,狠抓组织落实,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主要表现在逐步加大了对全民健身经费的投入,突出抓好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文化的特点:人化的形式;社会的性质;多样的形态。
文化有多方面的功能:信息功能;教化、培育和
塑造功能;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认识功能。 精神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精神文化是文化结构中主体部分,属于思想的上层建
筑,它同政治结构一起构成了社会上层建筑的整体。 精神文化根源于社会存在,但它一经产生,便具有相
对的独立性,并具有特殊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第一,精神文化的变化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
一定完全同步,表现为超前或滞后两种情况。 第二,精神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这种继承性造成了精神文化发展的独特的历史,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 第三,精神文化对社会经济结构以及政治结构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在于,它把不同集团、阶级,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内化为人的思想、情感,以支配人们的行动,从而影响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 (2)精神文化的功能 精神文化能动的反作用集中体现在精神文化维护或批
判现实社会、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这两大功能上。 (3)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伟大长征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能动的反作用,充分发挥精神的力量。 第一,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历史经验表明,任何一个国家要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都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靠什么统一人们的思想、凝聚人们的力量?靠的就是统一的指导思想、
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倡导理论创新,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 第二,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第三,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第四,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政治的能动反作用,引导社会全面进步。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不断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支持文化建设。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潜能,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拥有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要采取有效措施、创造有利条件,动员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文化建设,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一切有志于文化创造的建设者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文明”这一概念在中外许多著述中很早就出现了,《周易》中
就有“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的说法。此后,“文明”一词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典籍、文献中频频出现。
那么,文明究竟作何解释呢?文明是人类在改造世界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是人们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人类社会进步的程度和状态。因此,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结合体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特征。 十二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没有精神文明,就无法建设社会主义”这表明,把精神文明作为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一个特征,是党根据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作出的完整概括,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的发挥。
2.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辨证关系社会主义时期,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提,为精神文明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经验。人类的物质文明、物质生活是精神文明、精神生活赖以生存和不断发展的客观物质基础。离开一定的物质条件,精神文明就无从建设。但是,这并不是说精神文明就是物质文明的附属物。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不仅要肯定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所依赖的基础,更要肯定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建设的巨大反作用!首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建设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其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发展的导航灯。
3.精神文明建设中,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的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它的根本任务是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其中,文化建设对于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有着重大作用。而思想建设,一则决定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二则对文化建设亦有重要作用,保证其正向发展。总之,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呈辨证 统一的关系。我们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不能将它们对立起来。当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还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应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有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持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鼓舞人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真正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为伟大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英勇奋斗。”我们应铭记邓小平同志的教诲,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应有作用。
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价值取向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运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表现为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而且表现为人的精神境界的不断提高。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与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相适应的是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他们所设想的未来社会,在所有制关系和精神观念上实现了与过去“最彻底的决裂”。这不仅意味着新的制度和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而且标志着新精神和新文化的产生,“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列宁则明确提出了建设无产阶
级文化的任务,并将其提升到能否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的高度,强调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能够建立大工业及全部社会主义文化和文明,使苏维埃俄国在物质方面和文化方面都成为文明的国家。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们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十分注重思想文化建设,强调“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号召全党始终保持高昂的革命热情和革命精神,相继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任务,强调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大力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全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之后,一方面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反复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明确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和特点的认识,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强调在全社会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为人民服务和勇于奉献精神,提出要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提出社会主义不仅要使人民物质生活丰富,而且要使人民精神生活充实。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强调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明确提出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深深扎根于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丰富充实、积极进步、健康向上的精神沃土之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经过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累累硕果;另一方面,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还不完全适应,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
和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着力巩固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应强化教育引导,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国民教育中,贯穿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贯穿到新闻宣传工作中,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贯穿到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中,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效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力求在多元中立主导、在交流中谋共识,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着力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鼓励广大文化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正确方向,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鼓励文化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努力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建立覆盖广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城乡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鼓励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着力推动改革创新。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当前,应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我国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不断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创新,使文化建设始终保持旺盛生机活力。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创建活动,搭建更多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平台,最大限度地吸引群众广泛参与,让人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根据青少年的成长规律和思想特点,努力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探索和创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机等先进传播手段,努力使新兴媒体成为提供健康向上精神文化产品的有效平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