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机制
摘要:高校党外干部是我国干部队伍的重要来源之一,认真做好高校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试从高校党外干部培养选拔的意义、原则和机制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校 党外干部 培养选拔机制
2005年2月,中共中央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党中央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又一项重大举措,是我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工作的一件大事。《意见》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高校党外干部是我国干部队伍的重要来源之一,认真做好高校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高校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在政策有一定的依据,但对在工作机制上还没有明确的操作依据,探讨高校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机制,是高校培养党外干部的一项新课题。
一、高校党外干部培养选拔的意义
《意见》指出:“党外干部是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主党派是同中国共产党长期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亲密战友,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维护我国安定团结、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意见》还指出:“把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纳入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的总体规划,统筹考虑,既遵循干部工作的一般规律,又充分考虑党外干部的特殊性,拓宽选拔渠道,优化党外干部结构,改进和完善选拔任用方式,逐步形成有利于优秀党外干部脱颖而出的机制”。做好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是贯彻《意见》的重要举措,推进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需要。助于促进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高校是各方面党外代表人物的重要源头,在党外人士中具有人数多、层次高、影响大、代表性强等特点。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实施这一伟大工程,迫切需要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智慧,激发一切可以激发的活力来进行。高校作为一个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的基地,也是先进科学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能否为“科教兴国”作出重要的贡献,关键在于能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结各方面力量共同奋斗。高校党外干部中许多都是骨干分子,把他们通过培训、选拔充实到党的干部队伍,有利于弥补党内干部人才的不足,使得人尽其才;有利于集中高校干部的办学智慧,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出谋划策;有利提高干部队伍建设的科学性,使得高校的干部队伍建设得以全面发展。总之,高校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对于推进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高校党外干部培养选拔的原则
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高校党外干部的培养要站在干部培养的全局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党管干部的原则,是党和国家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原则,指的是各级党委坚持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严格按照党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并对各级、各类干部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党管干部原则的实质,就是要保证党对干部人事工作的领导权和对重要干部的管理权力。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作为干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遵循党关于干部培养选拔的原则,必须要符合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时期党的干部的培养选拔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方针,就是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是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需要,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需要,是提高党的执行能力的需要。培养选拔党外干部既要重能力,更要重品行,首要的是政治标准,理想信念要坚定,党性观念要强,党纪作风要好,要把广大干部群众公认德才兼备的优秀的党外干部干部选拔出来。也要坚持先进性与代表性的统一,在坚持思想品德标准的前提下,注重选拔那些既是专业骨干,又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党外干部。对特别优秀的,要及时大胆地选拔培养,做到既按标准选拔,又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要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需要向党的干部队伍中源源不断地输入新生力量。高校党外干部作为干部培养选拔的一支重要力量,必须要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符合高校实情的干部队伍,使这一工作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从而从整体上推进高校干部队伍建设。因此,高校党委要认真分析全校党外干部队伍现状,结合学校的中心工作和长远发展目标,将其纳入学校整体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的总体规划。既遵循干部工作的一般规律,又充分考虑高校党外干部的特殊性和新特点,科学制定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计划,提出实施措施,实行分类指导,形成工作规范,使之在目标上有机衔接、在政策上统筹考虑、在责任上同步落实、在工作上协调推进,使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的各个环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全面推进这一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三、高校党外干部培养选拔的工作机制
高校党委要重视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高校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需要高校党委的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建立科学的协调机制。首先,高校党委要统一思想,把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纳入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把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把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纳入学校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的总体规划,统一研究,统一部署,形成党委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亲自抓,各职
能部门协同抓,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有效的领导机制。其次,高校党委要统筹规划,为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制定一套科学的,符合高校发展规律的制度。要把先进性和代表性结合起来,要把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结全起来,要把现实性和预期性结合起来,遵循高校党外干部工作特殊的规律性,不断深化对高校党外干部成长和作用发挥规律的认识,为科学制订高校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规划打下良好基础。此外,高校党委要点面结合,既要着眼于学校发展的需要,也要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学校的改革和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需要不同层次、不同层面的人才,党外干部无疑是人才最好的一个补充,这不仅是干部工作的需要,也是统战工作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充分考虑学校在发展中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同时,也要注意明确需要安排党外干部的重点部门和岗位,要注意近期和远期规划结合,还要考虑党外干部的培养途径和措施。
高校在党外干部培养选上要形成合力。首先,作为学校培养选拔干部的重要部门,组织部担当着重要的职责。统战部作为党外干部之家,也对做好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都负有重大责任。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两个部门要形成沟通、联系的工作制度,共同承担起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要各司其职,也要密切配合,积极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要经常沟通情况,努力做到前后衔接,各负其责,协作配合,共同推进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要积极宣传发动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参与,形成做好高校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新局面。其次,要畅通高校党委与上级统战部门、民主党派组织的沟通渠道,形成上下联动的沟通机制。高校除自主加强党外干部的培训外,还要向上级培训机构争取党外干部培训机会,同时不定时向上级统战部门、民主党派组织报送优秀的党外干部事迹等,使优秀党外干部进入上级相关部门的视野,为党外干部的选拔、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校党外干部培养选拔要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高校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储备工作是选拔培养优秀党外干部的基础和源头。高校党外干部大都从事教学、科研等专业技术性工作,他们进入组织部门的视线比党内干部一般要晚,与党内干部相比缺乏系统的政治学习和循序渐进的岗位锻炼,政治把握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相对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在党外干部的培养上既要抓紧,更要抓早,要树立前瞻意识和战略眼光,早计划、早安排,尽早把党外干部的培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对已进入党外干部人才库的人选,每年要根据综合考核情况对人才库进行更新,同时将其纳入干部工作的总体规划,并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其进行培养,真正有效地提高党外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对尚未进行人才库的,要在先进性与代表性统一、广泛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一般性和个别性统一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渠道发现储备党外后干部,把有真才实学的,组织信得过,群众口碑好的党外人士纳入培养视野,在培养选拔过程中,要考虑后备干部队伍的整体结构,实现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在年龄、性别、专业、素质等方面的优势互补,整合党外干部的资源优势,更好地发挥整体优势。同时,要对人才库进行实行分级、分类,实行动态管理。
参考文献:
[1]楼志豪等.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华文出版社,2008.
[2]何军峰等.论加强高校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原则和途径[J].党史文苑,2011,(2).
[3]谢浩,王香丽.完善党外干部培养选拔机制的探讨[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