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3中国心衰指南的更新思路与要点

2021-07-12 来源:汇智旅游网
2013中国心衰指南的更新思路与要点

一、诊断和检查

1. 积极推荐应用心衰生物学标志物 BNP/NT-proBNP 推荐B型利钠肽/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BNP/NT-proBNP)用于慢性心衰(Ⅱa,C),将血浆利钠肽(BNP、NT-proBNP、MR-proBNP)与心电图、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超声、肌钙蛋白、X线胸片一起列为心衰常规检查。对心衰诊断尚未确定的可疑患者,可用于鉴别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血浆利钠肽对慢性心衰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但可用于排除心衰诊断(BNP<100 pg/ml不支持诊断)。

积极推荐BNP/NT-proBNP用于急性心衰评估。NT-proBNP<300 pg/ml和BNP<100 pg/ml为排除急性心衰切点;BNP/NT-proBNP对评估急性失代偿性心衰患者生存率有一定预测价值;推荐利钠肽指导治疗(急性心衰患者与基线相比,治疗后BNP/NT-proBNP下降≥30%表明治疗奏效)。

2. 舒张性心衰的诊断标准 主要临床表现:① 典型心衰症状和体征,② 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或轻度下降(≥45%)且左心腔(尤其左室)大小正常,③ 相关结构性心脏病存在(如左房增大或左室肥厚)和(或)舒张功能障碍的证据,④ 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心瓣膜疾病并可排除心包疾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性(浸润性)心肌病等。其他需考虑因素:① 符合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如老年、病因为高血压或有高血压史、女性,部分患者伴糖尿病、房颤、肥胖或代谢综合征等;② BNP/NT-proBNP测定值轻至中度升高或至少在“灰色区域”。 二、药物和非药物治疗

1. 对治疗药物的推荐有增有改 较原指南增加一类新药,即单纯降低心率的伊伐布雷定。排序方式是首先列出可改善心衰预后的药(第1~5种),继以可改善心衰症状且可长期应用的药,包括利尿剂(图1)。

2. 扩大醛固酮拮抗剂应用范围 适用人群从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Ⅲ~Ⅳ级扩大至Ⅱ级,推荐等级为Ⅰa、A级证据。对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后疗效仍不满意的患者,推荐优先考虑加用醛固酮拮抗剂。

3. 减慢心率成为慢性心衰治疗的新靶标 伊伐布雷定新适应证:① 已应用β受体阻滞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仍心率≥70 次/分,应该考虑使用伊伐布雷定(Ⅱa,B);② 心率≥70次/分、不耐受β受体阻滞剂者,可考虑使用伊伐布雷定(Ⅱb,C)。

4. 明确提出可能有害而不予推荐的药物 因可能有害而明确不予推荐的药物(或组合)包括噻唑烷类降糖药、大多数钙拮抗剂(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除外)、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和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以及在ACEI和醛固酮拮抗剂合用基础上加ARB的三药联合。因缺乏获益证据而不做推荐的药物包括能量代谢药物、肾素抑制剂、他汀、中药、鱼油等。 5. 非药物治疗适应证:既扩大又加以严格限制 CRT适应证扩展至适用于NYHAⅡ级患者。对药物治疗和QRS波宽度作较严格限制:窦性心律、经标准和优化抗心衰治疗至少3~6月;预期生存期>1年;如不伴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 ,心功能Ⅱ级或Ⅲ~Ⅳ级患者,均要求QRS波宽度达150 ms。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被推荐用于心脏性猝死一级和二级预防。

6 . ARB的用法和地位 对ARB的定位:不是首先推荐药物,用于替代ACEI或在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后仍有症状时加用;并非绝对不能与ACEI合用,但须加以限制和谨慎,因高血钾、血肌酐升高、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明显增多。

7. 关于地高辛的临床应用(Ⅱa,B) 地高辛适用于:① 慢性收缩性心衰已用利尿剂、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而仍持续有症状者(主要为心功能Ⅱ~

Ⅲ级者);② 对伴快速心室率的房颤患者尤为适合;③ 对血压偏低者可考虑早期应用作为基础治疗;④ 已应用地高辛者不宜轻易停用。心功能NYHA Ⅰ级、舒张性心衰患者不宜应用。

三、治疗流程及特定情况的处理

1.有症状慢性心衰(NYHA Ⅱ~Ⅳ级)处理流程图(图2)

2. 舒张性心衰的治疗要点: ① 利尿,② 降压(<130/80 mmHg),③ 控制房颤心室率,④ 控制心肌缺血,⑤ 可考虑应用β受体阻滞剂

3. 急性心衰治疗 ① 借鉴ESC流程,去除对四肢交换加压、支气管解痉剂等的推荐;② 关于急性期β受体阻滞剂应用,新增关于静脉应用方法的描述,心衰加重如与β受体阻滞剂无关则不需停用或减量,出院前宜将剂量上调;③ 推荐新型利尿剂托伐普坦,

可用于常规利尿剂效果不佳、有低钠血症者。

4. 难治性及终末期心衰治疗 对经优化药物和器械治疗仍处于终末期心衰的患者,如适合心脏移植,推荐置入左室辅助装置(LVAD)或双心室辅助装置(BiVAD)(Ⅰ,B)。 5. 心衰合并冠心病的处理 强调基本病,因为冠心病的心衰患者应接受冠脉血运重建术:对慢性心衰合并冠心病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适用于左主干病变(Ⅰ,C)或双支、三支病变(Ⅰ,B),患者预期寿命应>1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适用于上述患者、但不宜行外科手术者;无心绞痛或无存活心肌者,不宜作血运重建术。 四、综合治疗

心衰整体治疗 包括运动训练和康复(Ⅰ,a)、多学科管理(Ⅰ,a)及姑息治疗。重视心衰患者随访管理,包括一般性随访(1~2个月1次)、重点随访(3~6个月1次)、动态监测利钠肽指导治疗(Ⅱb,C)]等及患者教育。 五、其他

1. 名称 因更新指南内容未包括儿童,故名称将突出“成人”。

2. 心衰发病机制 病理生理机制部分将增加心肌损伤的表述,即在发生心肌重构的机制中,除神经内分泌系统(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外,提出心肌急性损伤(如急性心肌梗死、重症心肌炎所致的心肌坏死)也是一主要原因。 3. 修改对限钠、限水的描述 限钠对控制Ⅲ~Ⅳ级心衰患者充血症状和体征有帮助;急性心衰伴容量负荷过重者,限制钠摄入<2 g/d。严重低钠血症(血钠<130 mmol/L)、液体摄入量应<2 L/d,对所有轻中度症状患者常规限制液体可能无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