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出镜记者语言表达的用声技巧
[摘 要]随着电子传播技术的日益先进,对新闻事件现场报道的速度不断加快。同时,观众对电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就成为了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能真实展现新闻事件的报道形式。
[关键词]出镜记者 用声 强控制 声音弹性
出镜记者是指在新闻现场,在镜头中从事信息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主播)的总称。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在新闻现场,在镜头中从事信息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不包括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主播)。由于新闻现场环境复杂,对记者的报道声音有不利影响,因此,出镜记者的用声需要技巧。
一、掌握正确的强控制用声方法
当出镜记者情绪激动兴奋时,声音确实会比平时高一些,音量大一些,但绝不是越高越大就越好。在如何处理好“情”与“声”的关系这个问题上,张颂教授提出了情声和谐律,即“感情要酝酿,聚集到十分,声音要节制,收束到八分”。因此,一味拔高音高,扩大音量反而不利于思想感情的表达。
出镜记者应该以情带声,用充满真情实感的有声语言感染观众,而不是只依靠所谓的“高强音”这种外在的声音形式去吸引观众的注意。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已经提到了齐越先生曾经对缺少稿件内在依据的语言技巧提出的“播音三戒”,其中一戒就是“戒以声造情,虚情假意”。这一点对于出镜记者的有声语言表达同样有警示作用。另外,如果这种高强音的运用超出了出镜记者自身所能承受的限度,就会造成声音的僵滞,无法自如变化,也就无法很好地表达出镜记者的思想感情。
部分出镜记者认为在强控制用声时,只有喉部越紧张,越用力,发出的声音才越高越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强控制用声的关键在于气息的控制。强控制用声时,吸气量较大,呼气压力大,小腹控制比较紧张。此时,腹肌的支持力较强,通过与膈肌的强对抗使胸腔内形成较大的气息压力,发出的声音较高,较强。因此,出镜记者在强控制用声时,应保持腹肌始终强有力地支持着气息运动,同时用控制膈肌回升的向下的力,“拉住”气息,使其不至于无控制地向上冲,这样才能提供足够的气息量,发出持久稳定的高音强音。
强控制用声时,喉部过于用力会造成喉部紧张,增加喉部负担,进而造成嗓音的捏挤,使声音听起来不自然。单纯依靠喉部用力不仅不能发出持久稳定的高强音,还可能造成声带的病变。因此,强控制用声应该首先保持腹肌持续发力,为气息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喉部应保持积极的放松状态,使声带自如振动。只有气息控制和喉部控制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满意的发声效果。
二、增强吐字的清晰度
出镜记者要加强对咬字器官有效灵活的控制,主要包括对唇舌腭、牙关即下颌关节运动的控制。
舌是活动最积极,影响最大的咬字器官,字音的清晰集中与舌的状态密切相关,对舌的控制是吐字中最重要的一环。舌的弹动力越强,声母发得越清晰。而增加舌前部及中部的灵活性及弹动力是字音准确清晰的前提和保证。另外,加强舌前中部的收拢上挺能力,使力量集中在舌的前后中纵线上,这样可以保证字音的鲜明集中。
字音的清晰圆润要求舌的运动幅度在口语发音时加大,这就必须适当打开牙关,结合舌的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吐字过程中,口腔开度是不断变换的,这就要求牙关控制要非常灵活。
唇是口腔的前端,声音的出口。唇的控制对吐字质量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发音时,唇应收拢来与齿相依,这样可以使音色明朗化,字音也容易吐出口外。为了保证字音清晰集中,唇的撮展要非常灵活,并且必须有较强的收撮力,力量集中于上唇中段。在吐字过程中,舌与唇是不停滑动的,在打开牙关的前提下,舌的滑动幅度相对加大,舌的上挺力相对加强,唇也增加了收撮力。口腔这种“后开前有力”的状态,可以增大字音的清晰度和圆润度。
三、练就较好的声音弹性
在新闻报道中,由于现场情况的复杂多变,出镜记者的情感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并且要通过有声语言把这种变化体现出来,以此真实展现新闻现场,达到理想的播出效果。因此出镜记者需要对自己的声音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灵活的调节,使声音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自如地变化,也就是要求出镜记者具备良好的声音弹性。
“声音弹性是指声音对于人们变化着的思想感情的适应能力,简单说就是声音随感情变化而来的伸缩性、可变性。”声音弹性表现为声音的可变性,其中最主要的是气息状态及声音色彩的变化。声音弹性是在气息和声音的对比中呈现的,主要包括气息的深浅、疾徐,声音的高低、强弱、实虚、明暗、刚柔、厚薄等。这种变化越丰富细致就越能传情,越有表现力。
有相当一部分出镜记者声音弹性差,不能很好地配合语言表达的需要。因此,出镜记者要想具备良好的声音弹性,必须具备较强的发声能力,能够灵活有效地驾驭自己的声音。发声能力包括对气息、喉部、共鸣、口腔的控制能力和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出镜记者掌握科学的练声方法,并且需要坚持不懈的练习。同时,还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用理论分析解决发声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使自己的发声能力得以不断扩展。
参考文献
[1]徐恒.播音发声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