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与启示

2022-12-28 来源:汇智旅游网


国际教育协会人力资源管理师执业方向论文

论文题目: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和启示

递交人: 孙淼青

递交时间:2012年8月8日 所在院校:中国社会科学院

目录

摘要 ..................................................... 3 1导言 ................................................... 4 2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 5 3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差异 ............................... 5 4传统文化的概况 ......................................... 6 5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 6 6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环节 .................................. 8 7企业建立自己文化的重要性 ............................... 12 8总结 ................................................. 13 参考文献 ................................................ 13

2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作为现代企业管理者在借鉴西方现代管理理念的同时,还应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五千年优秀传统思想中,吸取其精华,创造性地应用于企业管理工作,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在实际工作中提炼,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要,深入发掘其中蕴含的丰富的管理思想,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企业管理结合起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促进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健康发展,中国企业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有立足本民族的思维及行动模式,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是一个关键的契机,我们可以用科学的态度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分析进而推出其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和运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管理、启示

3

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与启示

国家富强靠经济,经济繁荣靠企业,企业兴旺靠管理,管理关键是文化。詹姆斯•科林斯在他得书中曾经讲到:“任何一个想要成功的企业一定要在两个重要的理念间取得平衡和发展。这两个理念一个是不变的,一个是变的。不变的是企业的基本理念,也就是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变得是企业所用的技术、管理方法等。”这段话就表明,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持,有了文化才会有有效的管理。

4

下面就简要地叙述作为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首先,了解企业管理的含义是什么。企业管理是指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完成企业生产经营任务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的工作总称.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认为,企业管理的对象包括人、财、物、信息、时间等五个方面。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加快,管理日益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事实证明,凡是有人群活动的地方,就必须有管理。所以说,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便是对人的管理,企业如果想要迅速发展,必定离不开优质高效的管理。但是,这种对人的管理必是一种受制于文化作用下的科学管理。而文化,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无论是对国家、企业和个人,文化都是一种力量,能产生巨大的能量,促进其发展成长。文化是具有民族性、历史性以及历史传承性的,从古至今,凡是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环境,都不会少了文化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引进更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从企业角度来说,更多的便是引进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先进管理理论、方法和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中国经济也得以腾飞。但在金融危机过后,西方所谓先进文化的问题也逐渐呈现了出来:其管理方式也越来越不能适应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趋势,各个企业便开始进行思考,开始反思这种简单的文化照搬照抄的模式.清晰了解,西方文化本质上是个体文化,其核心在于强调个体自由度的发挥,它侧重于自然理性和科学理性,强调了竞争过程弱肉强食的野蛮规律,思维侧重于经验归纳和精细分析;而我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整体文化,侧重于道德理性,法不外乎人情。这本质上的区别注定在管理中矛盾凸显,对于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国人按西方文化便越发的难以管理好企业。文化是发展的根本,经过反思,认识到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企业若想在经济浪潮的竞争中取胜,就势必要立足本民族的思维及行动模式,而这种立足的根本必定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此环境中,传统文化必是一种文明的教化、开明的教化,化去落后的东西。逐渐得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企业管理起到举足轻重,关乎存亡的作用。企业若想兴兴向荣,就势必会继承优秀文化,如若没有继承便更无所谓发展可言了.

现代企业管理有五种模式:1,亲情化管理模式;2,由清华管理模式;3,温情化管理模式;4,随机化管理模式;5,制度化管理模式。但无论哪种管理模式,都可以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得出结论。20世纪80年代全球

5

诺贝尔奖金得主齐聚法国巴黎探讨支撑未来世界的道德观、价值观.最后的结论是未来世界的人们要向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学习中庸入世之道。

从我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中发现,其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贯穿于行政、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并深入涉及到各个层次。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贯穿文化之经纬。这“经\"便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以历代官修史志为“纬”,并在长期流迁演化中广泛吸收了道、法、阴阳、纵横、玄、佛诸家学说而形成的。

在核心文化中的管理思想中,以儒家文化最具代表,他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主要思想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它以追求人与人、社会、自然的和谐为目的.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在整体中的价值。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个人使命感。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献身精神,孔孟之道做为其灵魂精髓,崇尚“仁爱、礼仪、忠恕待人\"讲求“真诚待人、诚实敬业、恪守信用、讲求信誉\"主张“以信取人\"也就是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这些角度来联系现代企业管理来看:

第一、企业要想长远的发展,效益是关键.

高效益必须要以“诚信”为根基.所谓:“诚者,天之道也:管理者在经营时,要真实的面对企业产品的真实面目,做到“真和实\"。这样才会有立足之根,在经营中,“信”是其手段途径,企业发展信誉了 便是一项无形资产,有了信赖才会得到人们的支持和认可。在企

业管理中,无论对外还是对内,都要做到“以诚经商,童叟无欺”做为企业管理者,也要信守于员工,因为一旦失信于员工,便再也无威信,管理也就无法实施了。

第二、 “仁德立业,修己安人”.

现代管理研究表明,“仁爱”是管理者需要具备的能力之一。儒家以“仁”为核心的理念贯穿始终,也是管理者在管理实际过程中,必须要将“仁爱”之心推延出去.古人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在人之上,必须“以仁为人”要具备爱心,有爱心的人才有亲和力,有亲和力才能有凝聚力,有凝聚力才能有战斗力。在施以仁爱的过程中,管理者要懂得“修己安人”完善自身德行的修养才会共享和谐环境。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1985年为《有效的管理者》一书再版做序时说:“一个有能力管理好别人的人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管理者,而只有那些有能力管好自己的人才能成为好的管理者.\"这也恰恰说明“修己安人\"的作用,它以“德”为先,以“礼\"待人,“德”的树立不仅决定自己的行为,更能在无形当中对

6

员工的价值取向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有余力而学文。”企业发展离不开技术的革新,这就要求管理者多读书,多接触有益的文化知识,如果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无法成长成熟,继续重复着低级的人管人的管理模式,那么在商海大潮中必定将被淹没.孔子曾经:“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也就是要不断学习提高综合业务素质,这样在代表企业时才能不损于企业形象。所以,圣贤教化,在有余力之时,要好好的琢磨企业发展经商之道,自我修为成为德行高的君子,学习便是要知行合一,学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第三、 “以人为本”.

《孙子兵法》中讲:“得到天下要知道并非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所有人的天下,取天下时,若打掉野兽却没有将肉分发给每一个人,那必会失道寡助。就如同一起坐着船前行,只有乘船的人都有利才会时运昌济。李嘉诚曾接受采访时也说过:“我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商人.\"这句话也充分体现了古训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也就清晰地展现了如果一个企业要长远发展,首先要重视员工的重要性,将员工的利益放在企业利益之前,树立起“得人心者得天下”的民本观念,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全面认识、尊重员工,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理解他们,关心他们,促使企业上下团结一致,充分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智慧,让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从而建立起员工自身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实现生产经营目标齐心协力,努力奋斗。

第四、 儒家还特别强调忠孝.

忠即是指要忠于国家、忠于企业;而孝则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要背负一生的责任。不孝之人何以谈对国家、对企业尽忠?尽忠就是要对企业有忠诚度,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要调动起他们的责任心,不要朝秦暮楚,只有建立责任心,才会拥有别人的信任,企业才能发展。企业是一个平台,要勇于承担责任,才会把企业做强做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只有这样的忠孝责任意识,企业才会更快更好的壮大。而后就是保持一个平常心,知足者常乐。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要保持一种良好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话便是说,为人做事要负担起责任,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

第五、 要“以义取利”。

荀子曰:“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耻,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必须要强调一种集体的大义,要把整体利益放在首位,私利的追求不能以损害公利为前提,从长

7

远看,“义”必会使企业得以长远发展。传承优秀文化发现,做人要讲究“正派、公正、廉洁”在《清稗。官箴》中一句话总结了为官经验:“民不服我而能服我公,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要求管理的前提在于公平,没有公平一切管理都是徒劳的,管理者必须树立一个好榜样,身教比言教更重要.

第六、 “无为而治”“有所为,有所不为\"。

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要得法于自然,然而这种“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的前提是管理者和员工都要能够实现“自我管理”也就是说“修己安人”。这种管理思想是建立在弹性柔化管理方式的理念基础上,这就要求管理者工作应该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态势,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的定制管理方法和策略。韩非子说:“明君在上行无为之道,群臣在下则悚惧而不敢为非。明君之道,使智者尽其所虑,而君主因之以断事,故君之智慧无穷;使贤者贡献才能,君主因而任之,故君之才能无穷;办事有功则主受贤名,有过则臣下承担罪责,故君子之声誉无穷。\"老子也同样告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自然便是要求管理者要以冷静、持重的态度做事,要清静无为,顺道而行。同时要求管理者适时采取行动且坚定不移地实施。但管理者要认清自己只是辅万物以自然,要避免胡乱施政,不要强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以自己的标准为判断万物的标准,这就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的去执行自己的行为,管理者与员工要各自干好自己的事情,互不干涉,给彼此最大的信任,这样才能是管理达到最大化。

综上略述,实质看,传统文化的内涵就是教育人,倡导待物接人的准则,人好了,一切自然都好了。其实以上只是简述了些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管理概要,对现代企业管理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的也就是人员的管理—-即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主要就是“才”的管理。即“识才、求才、信任人才、合理配置人才”四个环节。

1、主要的关键点是——察人。

作为管理者,要先察众心而后调节。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孙子兵法》中就明确察人是识才之本:危者安之、惧者欢之、叛者还之、冤者原之、诉者察之、卑者贵之、强者抑之、敌者残之、贪者丰之、欲者使之、畏者隐之、谋者近之、谗者覆之、毁者复之、反者废之、横者挫之、满者损之、归者招之、服者居之、降者脱之.人无完人,要清楚认识员工的能力,取长补短,因人施教,依才而用。

1.1、诸葛亮在察人上有其独特方法,他从七个方面来入手——即知人七道:一是在是非曲直之间观察他得志向,看他是否有一个远大理想;二是与

8

他深入辩论来判断他得应变能力如何,是临危不惧还是惊慌失措;三是向他询问计谋,来了解他得谋略与见识,看他是运筹帷幄还是胸无点墨;四是告诉他大难临头看看他的胆量,是威武不屈还是束手就擒;五是让他喝醉酒,看看他是不是酒后无德、小人得志;六是用利禄去打动他,看看他是不是为利所动,利欲熏心;七是用期许的事去试探,看他是信其诺言还是背信弃义。人的本性不是一看便知,所以通过上述七步来初察人性.在一些方法上,现代企业管理者可以借鉴,利用现代面试技巧,心理问答等一系列方法来初察人的心性从而选定录用及定岗人员的需求。

1.2、《三略》里讲到:“暗地里贪污受贿,表面上假装清廉,用欺诈手段和公事的名义骗取好的名声;把公家的财务窃为已有而私施恩惠,欺上瞒下,使上下都不能认清真相;假装躬亲正经的样子,来骗取高官厚禄,这是伪装,这些人如果被委以重任,往往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作为领导为维护权威,处处扩展自己的关系网,都把自己的亲戚朋友拉进来,委以管理职务和关键岗位,并处处维护,使一些平庸甚至行为不端的人往往为了满足个人利益,常常会背弃公道,拉帮结派,树立个人恩怨,造成同事失和,相互诽谤,这都是混乱的根源。更可怕的是,这种关系网上通下联,形成利益共享,同荣同勋的利益网络,使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个人利益不断膨胀,增加了风险控制难度。那么企业怎么良好的迅速发展?“上下同欲者胜\"就是看上下同心是否都是在一个正义目标之下有原则的人和了。

1.3、六察。《六韬》讲:“将不仁,则三军不亲;将不勇,则三军不锐;将不智,则三军大疑;将不明,则三军大倾;将不精微,则三军失其机;将不常戒,则三军失其备;将不强力,则三军失其职。这就要管理者在委以重任时,要宜人而用,否则并将后患无穷.

2、 在初察人的过程后,便是求才若渴。

管理者要有强烈的求才欲,以及豁达心胸,广纳百言,融汇众智.这种理念在三国时代的军事管理中体现在多处.以曹操为例,其求贤若渴的形象深入人心,他运用各种手段网罗各类人才,委以重任。选拔人才,使用人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管理者要善于与员工进行沟通,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得组织成员能够人尽其才,才能是企业协调运营,各方面共同发展。

在人才的任用和配置上,传统文化给我们总结出了很多的精华。岗位人员选择上上器不争,奇正皆得;上下有序,三军之行也,必有宾客,群议得失,以资将用.有词若悬流,奇谋不测,博文广见,多艺多才,此万夫之望,可引为上宾,有梦若熊虎,捷若腾猿,刚如铁石,利若龙泉,此一时之熊,可以为中宾。有多言或中,薄技小才,常人之能,此客引为下宾。所以,因才选人一

9

方面上就显得着实重要,犹如人才是中流砥柱,只有坚硬配备合理,才会长存万年。

2。1 “五强八恶”。

高节可以励俗,孝悌可以扬名,信义可以交友,沉虑可以容众,力行可以建功,此将之五强也。将领有五强八恶。五强:一、高风亮节,可以

改变风俗;二、敬长爱幼,可以扬名天下;三、守信用,讲义气,可以广交朋友;四、深思熟虑,可以容纳众人;五、身体力行,可以建功立业。 这是将领的五项超人之处。八恶:一、虽能谋划,却不能分清楚是非;二、虽重礼仪,却不能任用贤能之人;三、虽然有法制,却不能公正执掌刑法;四、虽然富裕,却不能接济穷困之人;五、虽有智慧,却不能防患于未然;六、虽然能深思熟虑,却不能防止微小细密的问题发生;七、虽然官运亨通,却不能举荐所了解的人;八、虽然仕途不顺,却不能没有怨言谤语.这就是所谓的八种恶害。

2。2、 因能而用、取长补短.

兵不杂则不利。长兵以卫,短兵以守;太长则难犯,太短则不及;太轻则锐,锐则易乱;太重则钝,钝则不济.就如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中的“折箭法”古代的一位老人教育他们儿子团结起来力量大,不管自己是否有这个能力,但是,组合起来一捆箭是折不断,在入场的企业管理中,事务性的工作很多,其中只有20%是重要的,而这20%的事物要花80%的精力去处理,这也是所谓的犹太人的“黄金法则”先解决简单的,再解决复杂的,当每个人尽己所长把能解决的问题解决完,那么剩下的自然也就好解决了,每一个员工,解决一个问题,那么整个公司就解决了很多事情。《治军》中说:“夫师之行也,有好斗乐战,独取强敌者,聚为一徒,名曰报国之士;有气盖三军,材力勇捷者,聚为一徒,名曰突阵之士;有轻足善步,走如奔马者,聚为一徒,名曰搴旗之士;有骑射如飞,发无不中者,聚为一徒,名曰争锋之士;有射必中,中必死者,聚为一徒,名曰飞驰之士;有善发强弩,远而必中者,聚为一徒,名曰摧锋之士。此六军之善士,名因其能而用之也。通俗点意思就是说:“将帅在编排军队时,应该注意:有的士兵武艺高强,喜欢对敌厮杀,愿意独立地与强劲对手较量,应把他们编在一个行列里,这些人可以算的上是报国之士;有的士兵气冠三军,精力充沛,身手狡捷,应把他们编在一个行列里,这些人可以算作是突击队;有的士兵行走快速而敏捷,象飞驰的马一样有威势,应把他们编在一起,这此人可以组成前锋队;有的士兵善骑善射,箭术高超,百发百中,应把他们编在一起,这些人可以组成奇袭队;有的士

10

兵专门擅长射箭,是一流的射手,也应把他们编在一个行列里,这些人可以组成射击队;有的士兵力大无比可以使用强有力的弓弩,即使射程比较远也可以射中目标,应把他们编成一组,组成阻击队。可见,不同的士兵,有不同的能力特点,应该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各尽其才,各尽其用。”所以在现代企业员工配备上也应该遵循因能而用得原则,时期人员效用最大化,不仅避开了不合理利用导致的人才资源浪费,而且也能帮助员工找到自己的价值,使其能力体现最大化,帮助了员工自身的成长。

3、 重要岗位的人员安排。

夫为将之道,有八弊焉:“一曰贪而无厌;二曰嫉贤妒能;三曰信谗好佞;四曰料必不自料;五曰忧郁不自决;六曰荒淫而于酒色;七曰奸诈而自怯;八曰狡言而不以礼。企业是否能健康的成长,是要看是否有蚁穴的存在,要注意员工,领导德行的培养,正如《将苑》中说:“夫军国之弊,有五害焉:一曰结党相连,毁簪贤良;二曰侈其衣服,异其冠带;三曰虚夸妖术,诡言神道;四曰专察是非,私以动众;五曰伺候得失,阴结敌人。此所谓奸伪悖德之人,可远不可亲也。”豪杰秉职,国威乃弱;杀生在豪杰,国势乃竭;豪杰低首,国乃可久;杀生在君,国乃可安;四民用虚,国乃无储,四民用足,国乃安乐。那些喜好凶杀的人掌握了大权,国家的威势就会遭到削弱;他们把持了生杀予夺的权力,国家的威势就会枯竭殆尽;他们如果俯首听命,国家才会长盛不衰;君主掌握了生杀予夺的大权,国家才会长治久安;士农工商,日用空虚,国家就没有可供储备的东西;士农工商,日用充足,国家就会安定祥和。

3.1、 因情而用。

军势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顾其死。因其情而用之,此军之微权也。” 知人善用,盖人乏全才,勿以寸朽而弃连抱。故无论智、勇、贪、愚,皆有所用.智者使乐其志,成其事。勇者使快其志,竟其功。贪者解之以利而用其才.愚者动以情而用其力。此人性之心理分析,领导用人之微妙关键也。 军势曰:“使义士不以财,故义者不为不仁者死,智者不为暗主谋。主不可以无德,无德则臣叛。不可以无威,无威则失权.臣不可以无德,无德则无以事君.不可以无威,无威则国弱,威多则身蹶。” 总论君臣自处之道。凡为上之领导阶层,须透彻人情,其用人也,或义或利,或思或礼,在因人而异,不可拘执。统领之道,咸取决于本身之条件,德威相辅而用也。故主暴则臣虐,主愚则臣昏,此物以类聚,理固必然。故上下之道,均以修德为先,以术辅之.此《大学》所言:“故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上无德,则御下不

11

服,无威则令不申.下无德则不足以虑事,无威则不足以竟功. 然臣道之自处,应如满溢峭崩之理,功高威多,必震主遭忌,故前言功成身退,天 之道。 古话说得好:立身不可不有道德,应事不可不具权谋。 老克先生以前粘贴的一篇文章也说过: “记得曾经有一位主教在自己的墓志铭上写道:小时候,我发誓要改变整个世界;大些了,我努力改变我的祖国;后来,我想我能改变我居住的这个城市;直到临死之前才发现,我只能改变自己,从而影响他人,乃至影响整个世界。 ”

3.2、 因理而不用。

贤臣内,则邪臣外;邪臣内,则贤臣毙。内外失宜,祸乱传世。贤臣在内执掌政权,奸臣就被拒之门外;奸臣在内把持政权,贤臣就会被置于死地。如果内外失去了应有的次序,国家就会祸乱无穷.

综上简述,古文化兵法中,所结集的智慧精华,都已经阐明了管理的策略方法,只要认真学习,加以应用,那么在企业自身文化建立的时候便会得心应手,而且,企业良好的发展不会离开自身文化的鞭策,怎样建立、建立起怎样的企业文化予企业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所谓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根本上也是为了将企业的人际关系调整得更好,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企业自身的建设. 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企业文化的发展中,企业的最高决策者的影响最大,每一个企业的文化都有他的思想烙印,中国目前的企业这种特性更为明显,所以有人说:企业文化就是老板的为人之道 。也正因为如此,最高决策者的人品和心胸决定着企业文化的深度和广度。 不过再强势的最高决策者也不可能完全按自己的为人之道建设企业文化,企业毕竟是一个人的集合体,每一个人的为人之道都有不同,而这种不同会因员工所处的位置不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企业内部存在大量的思想交锋或观念冲突,思想交锋或观念冲突的结果必然会因妥协或创新而产生每个人都认同的为人之道,企业文化的思想基础就产生了。至于企业文化的物质基础,就完全有赖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了. 每一个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宣传都是正面的,其实每个企业都存在负面的企业文化,只是家丑不外扬或不愿意面对而已。去除企业负面文化的根本途径就是要不断弘扬正面的企业文化,遏止或消除负面企业文化的影响,这样就能凝聚人心,人心一齐,企业就有了强大的力量,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前进;在企业外部,就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得到顾客的信任,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愚蠢的军队不能打胜仗.企业也是一样,如果不想被打败,就要更好的借鉴传统文化的精华,使自己树立更好的文化,从而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12

作为现代企业管理者在借鉴西方现代管理理念的同时,还应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五千年优秀传统思想中,吸取其精华,创造性地应用于企业管理工作,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在实际工作中提炼,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要,深入发掘其中蕴含的丰富的管理思想,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企业管理结合起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促进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健康发展。但是发展是相对继承而言的,没有继承便无所谓发展,无所谓创新。所以,我们当充分渉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中,真正成就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孙子兵法与经商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2、戴承欢.试论儒家“以人为本”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J】,企业管理,2010 3、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4、《孙子兵法》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