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本的表现内容要求语言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我们称之为表达方式。请结合不同的文体,选择文本,有所侧重地谈谈你对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不同表达方式的理解。
答:表达方式是文章的基本要素,也是文章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但是传统文章学对表达方式的认识一直处于经验的理解,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例如,记叙和叙述是什么关系?叙述和说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我们很难从语言形式上对文章表达方式作出明确的区分?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对于表达,人们一般只从文章学的角度进行了界说,但并未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因为,文章作为构成篇章的书面语言,既是文章学的,也是语言学的,而文章表达方式则具有文章学和语言学的二重性。传统文章学讲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语言表达方式和文章表达方式的混合物。语言表达方式和文章表达方式,这是两个彼此对立又相互联系的概念。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交际就是表达,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而要表达就要有一定的表达方式。或者说,人们的表达一经实现,就意味着选用了一定的表达方式。语言表达方式的特点是:它是方法,因为只有是方法,才能实施表达;它又具有一定的语言形式,因为只有具备一定语言形式,才便于选择区分;它又表达一定的意义,因为只有表述一定的意义,才有存在的价值。所以语言
表达方式是方式方法的结合,是语法语义的统一。质言之,语言表达方式是人们为表述一定语义而选用的一定语言形式的表达方法。凡口头或书面语言中的每一个句子,都是人们表达的结果,都属于一定的语言表达方式。所以语言表达方式又具体化为一定句子的表述类型。句子的表述类型是从句子的表述功能上给句子分出的类别。王力先生在《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汉语语法纲要》中始终坚持把句子分为如下三类:叙述句、描写句、判断句。吕叔湘先生的《中国文法要略》则分为如下四类:叙述句、表态句、判断句、有无句。陈望道先生的《文法简论》则分为如下四类:叙述句、描记句、诠释句、评议句。陈望道先生把描写句叫做描记句,把判断句叫做诠释句,并增添了评议句,精确了句子的表述功能,拓宽了句子的表述领域,更大限度地解释了语言表达的现实,为我们今天研究语言表达方式提供了新的视角。继承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并通过对语言材料的大量分析,我们认为从表述功能上,句子可以分为九种:记述句、叙述句、描述句、诠释句、评价句、断定句、表态句、评述句、指示句,而记述、叙述、描述、诠释、评价、断定、表态、评述、指示则是九种语言表达方式。每一种语言表达方式都有特殊的语言形式和代表句型,都有更为具体的法式。语言表达方式是语法的延伸,又是文章表达方式的语言形式。语言表达方式属于语言学,文章表达方式属于文章学。传统文章学对表达方式的认识只限于交际目的的层面,所以无法解释各种文体中语言形式互现的现象。当我们认识
了表达方式的这两个层面以后便会清楚地看到:文章以语言为介质,是由文章表达方式通过对语言表达方式的选择来实现的。这是文章同语言学联系的实质所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可以说,一切文学作品,首先是文章的,其次才是文学的。因为,文学的目的只有借助文章表达方式才能实现,而文学也并没有对文章表达方式进行变异。
2.表达方式在其具体运用过程中,会因写作的具体需要而在写作者的灵活运用中形成许多特殊方法,即通常所说的“表现技巧”。请选择文本,结合相应的表达方式,分别介绍最主要的表现技法。
答:透过字词,理解内容,把握情感,体会意境,理解主旨,是理解诗歌的一般步骤。表现技巧是诗歌阅读能力中层次最高的一个层级,表现技巧是指人们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等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技艺,具有提升表达方法和形式方面的技术,借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它可分为表现手法、描写方法、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
方式。
描写手法: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诗歌中的描写手法有:细描与白描、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虚写与实写、渲染与烘托等。
修辞手法: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设问、借代、夸张、用典、双关、对偶等。通过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对语句进行修饰、调整,用特定的表达形式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用梨花比喻雪后的美景,将边塞下雪后的奇特风光写得淋漓尽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将人的情感赋予花和鸟,表现了作者的无奈和绵绵愁绪。“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巧用设问,表现出作者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用“后庭花”借代亡国。“黑云压城城欲摧”用夸张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危急形势。“闲来垂钓碧溪上”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表达了期望有朝一日得到赏识,施展才能的愿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中思念对方,如同吐丝,到死方休,不能相聚而痛苦,仿佛蜡烛成灰流尽一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用对偶手法写出了一幅苍凉雄浑的塞外风光。
3.阅读明末文学家张岱《西湖七月半》,对其中所涉及的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进行分析。
答: 一、山水内容的拓展与个性化
《西湖七月半》这篇山水游记主要记述明末杭州人七月半游西湖的盛况,重现了西湖昔日的繁华与风情。但文章描写的重点不在西湖湖光山色的美丽,而在赏景之人――游人,正如作者开篇所言“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文章生动逼真地刻画了“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的达官显贵、“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的名娃闺秀、“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的名妓闲僧、“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的市井之徒和“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的文人雅士五类人不同的看月情态,并展现了杭人游湖“人声鼓吹”、热闹而俗与“吾辈(文人雅士)”游湖清净而雅的不同情景和场面。通过这些情态和场面的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世俗民风。文章既是一幅风景画,又是一幅风俗画。这和古典的山水游记以及单纯的景物描写是大为不同的。作者在山水的内容与题材上作出了新的尝试和拓展,将世风民习纳入到山水的范围,作为观察体悟的重要对象,作者不仅仅从自然山水本身来获取诗情,而且颇有兴致地观察各类“俗人”的“俗态”,在市民的游览热潮中获取新鲜的审美感受。与魏晋山水之隐逸、
唐宋山水之禅意相比,张岱笔下的山水明显流露出一种近俗倾向,尽管有着对世俗的嘲讽与对文人雅士清高脱俗的标榜,但毕竟体现出对人情世态的某种关注,意味着山水文学某种程度的生活化走向。这也使得张岱的山水小品文多了一份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更富于个性化,渗透着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
二、抒写自我、任情适性的审美取向
晚明时期,正统程朱理学遭遇王学反传统的挑战,受此影响,公安派、竟陵派提出文学创作应随时变,破除陈规陋习,抒发个性,强调表现自我。袁宏道明确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笔。”(《叙小修诗》)这表现出作家主体意识的愈来愈强烈和审美能力的逐步提高。文人与山水的关系也有了显著的变化,“他们不再把自然山水仅看作是异己的客观存在,而是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有血有肉的生命,有其内在的生命运动形式,是可与之相互交流的”[2]。至此,晚明山水小品文冲破“文以载道”的桎梏,从厚重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和传统的价值观中解放出来,注重以审美的眼光从自然山色中寻找人与自然的和谐、愉悦,以一种轻松、空灵、任情适性的姿态尽情抒写个性情怀。《西湖七月半》写景笔墨甚少,但所写月、山、湖、荷花都是有活力、有性情的,蕴含作者对自然山水独有的感受。与一般人不一样,在张岱看来,西湖之美恰在喧嚷纷扰之后一
切归于宁静之时,之前游人所作种种不过是故作姿态、附庸风雅、赶凑热闹的“俗”举。当游人散尽,西湖重现光洁秀美,“吾辈始舣舟近岸”,“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品茶赏月,适意随性,才是文人雅士的真情趣、真高雅。山水的情趣是各异的,这既不同于柳宗元《永州八记》借景以寄谪居孤愤之凝重,也不同于欧阳修《醉翁亭记》寄情山水与众乐之悠然,而是作者对于山水的独特、细微而深切的审美感悟,宁静之心与清幽之景达到和谐交融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清高情怀。这一独特的审美解悟是其他晚明山水小品文难以达到的。
三、艺术风格的整合与嬗变
张岱的山水小品文在广泛师承、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自成风格。“笔具化工,其所记游,有郦道元之博奥,有刘侗人之生辣,有袁中郎之倩丽,有王季重之诙谐,无所不有。有一种空灵晶莹之气,寻其笔墨,又一无所有。”(祁彪佳《西湖寻梦序》)既能整合他人长处熔于一炉,又能避之流弊,不为前人所囿,兼诸家之美,嬗变为一体。《西湖七月半》全文不到七百字,却以三言两语勾勒出月影湖光中的世态众生、各色各等的看月之人,文体灵活,篇无定格,往往触笔成趣、到手成文,语言灵动起伏、清新简洁、饶有情趣,刻画细致入微、写人生动传神。如“左顾右盼”、“呼群三五,跻入人丛”、“装假醉,唱无腔
曲”等片语都惟妙惟肖地描绘出游人的看月情态。另一方面,文章也极富调侃意味,以轻松、诙谐笔调嘲讽了那些俗不可耐而又附庸风雅、赶凑热闹的游人,如写杭人游湖的“避月如仇”、“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蒿击蒿,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等。全篇风格既有公安派之清新流畅,又杂有竟陵派之冷峭、王思任之诙谐善谑,雅俗结合,颇见功底。文章还善于营造不同的氛围,写杭人游湖时着重渲染喧嚣热闹的场景,写吾辈游湖之时,则由骤动入骤静,在一派如镜明月、清秀山水、幽香荷花的优雅清净之中三五好友对酒赏月,营造了一个宁静、空灵、幽远的意境,不同场景,情趣各异,两相对比,褒贬不言自明,将文人雅士的清高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张岱山水小品文无论写人绘景,皆有声有色、逼真如画,以点染穷形尽状,使人如临其境,达到极高的艺术境界,不愧为晚明小品文坛之巨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