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交叉条件下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2022-01-14
来源:汇智旅游网
第1O卷 第8期 2010往 Vo1.10.No.8 Aug.. 2010 8月 学科交叉条件下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陈治亚,蒋琦玮,冯芬玲,刘文丰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长沙410075) 摘要:分析了学科交叉的必要性,阐述了学科交叉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和意义,探讨了如何基于学科交叉培 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选择性招收、建学习型创新团队,实行“联合培养”、产学研相结合、建评价体系等培养模式 来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学科交叉;学习型创新团队;联合培养;产学研相结合;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4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67l一1807(2010)O8一On4一O3 科 盯 H l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时代发展主 有成效的交叉、渗透中不断培育出新的学科生长点, 技 题,所需要的人才也多为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而科学上的很多重大突破、创新成果的产生,经常在 ∞ 和 y 以学科交叉便成为培养研究创新能力的一个渠道,有 产d柚 必要基于学科交叉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这 业 对研究生培养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特别是对研究生创 不同的学科彼此交叉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形成 ],所 形成多学科综合、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结构,实现从 学科叠加的“物理反应”向学科交叉的“化学反应”的 转变,最终完成通过学科嫁接构建新的学科“基因”的 “生物反应”l2J。 2学科交叉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和 意义 学科交叉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具有以下 作用:①学科交叉有利于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学科 交叉使各学科的内容交叉渗透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 可改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拓宽了研究生的知识面。 新能力的培养有巨大的影响力。 l 学科交叉的必要性 1.1 学科交叉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概念、新理论、新 科学问题、新技术手段不断涌现。纵观当代科学技术 的发展,无不体现出发源于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如纳 米技术、脑科学、基因工程等。许多激动人心的发现 和成果往往出现在学科交叉的前沿,也只有高度重视 学科的交叉融合才能始终把握科学发展的最前沿。 1.2学科交叉是综合性大学学科建设的需要。可充 分发挥综合型大学学科群的优势 ②学科交叉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学科交 叉是不同思维、观点、理论、技术之间的相互碰撞,这 种碰撞有利于产生新的火花,得出新的创造性的结 论,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③学科交叉 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综合型的思维能力。每门学科 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可以形成 一种崭新的思维风格。④学科交叉有利于研究生的 综合性大学涉及学科的覆盖面相当广泛,学科的 外延型发展空间已经不大,学科建设必须实行内涵型 发展策略。如果多学科问不实行交叉,那么综合性大 学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优势就不能发挥出来,众多的 学科反而会加剧学校各种资源的紧张局面,导致多学 科研选题。在学科的交叉和综合领域中有大量的值 得探索的研究课题。学科交叉有利于鼓励研究生跨 学科选题,从科学的最前沿去选题,可以使研究生在 科学的前沿从事科学研究。 学科交叉的产生对改造和促进传统学科的发展, 加速新学科的形成、建设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 用。不但适应了现代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 科的综合性大学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反之,实行 学科交叉,则有利于学科的自我发展与健全,有利于 学科之间的渗透融合来推进学科的综合化,使之与学 科的发展规模和质量相互匹配,相得益彰,从而在富 收稿日期I 2010—06—10 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它有利于研究生奠定 宽厚的基础,熟悉相邻的学科领域,形成合理的知识 基金项目: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O8AO5) 作者简介I陈治亚(1958~),男,湖南岳阳人,中南大学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l14 和能力结构,培养研究生的科学整体意识和从多学科 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研究生 的创新能力,对增强科研活力、凝练学科方向具有重 要意义。 3基于学科交叉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的研究 3.1选择性招收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实施学科交 叉的研究生培养计划 招生是研究生教育的第一关,特别是要培养研究 生创新能力,招生工作更是意义重大l3j。实践证明, 鼓励和吸引更多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报考是研究生创 新能力培养的一项重要措施。学校和研究生院可以 制定有关鼓励跨学科招收研究生的政策。首先,对跨 学科的招生名额分配给予必要的倾斜政策,以支持跨 学科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第二,采取措施鼓励导 师跨学科招生。学科发展呈现的新趋势是各门学科 不断地交叉,同时又加速地综合,使学科朝着一个领 域内不断深入和多个领域综合交叉的整体化方向发 展。学校可以利用现有的学科点,吸收其他学科的老 师参加跨学科课题的研究,使研究生学习到多学科的 思维方式,了解其他学科的发展动态,提高研究生的 培养质量。这种研究生培养方式,一来可以提高培养 质量,二来可以拓宽学科的研究领域,促进研究生创 新能力的培养。 3.2优化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组织学科交叉的学 术讲座 高校的学科建设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石,是培 养创新型研究生的一条有效途径,为创新型研究生的 培养提供了动力和支持。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过 程的一个基本环节l_4]。高校要为学生创造丰富灵活 的课程学习环境,以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 新性成果往往产生在多学科的交叉点上,研究生对交 叉性、边缘性及跨学科综合领域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趋 势要有所了解,而且研究生课程中应多体现学科的前 沿观点。另外,注重研究方法的传授,加强教学实践 环节。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比知识本身更加重要,各 种研究方法的掌握与灵活运用是研究生创新学术研 究的必备条件。因此,要逐步增加方法论课程及研究 方法课程的比例,营造有利于创新教学的教学条件和 氛围。 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指向,而自由宽松 的学术环境氛围、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批判意识的产 生和方法论的发展等都是创新目标实现的重要条件。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学术的讲座来扩展学生的视野,促 学科交叉条件下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进学术交流,包括:①主题学术讲座形式。设定相关 主题,邀请相关院系学术带头人做主题报告或讲座, 让学生及时了解学科前沿问题,并通过与专家的零距 离接触,感受大师的人格魅力。②学生学术论文研 讨形式。研究生进行学术报告,介绍自身学术研究成 果和研究心得,与其他同学一起进行交流与探讨,相 互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③现场BBS形式。提前 两周给定讨论主题,由参与活动的老师和全体研究生 进行自由发言与讨论,鼓励跨学科的交流与学术探 讨,力求各抒己见、百家争鸣。 3.3组建学习型创新团队,实行“联合培养”的方式 组建学习型创新团队是高效掌握知识的重要途 径,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团队集体智慧高 于团队成员个人智慧,团队拥有整体搭配的能力。当 一个团队真正在学习时,不仅团队整体会产生出色的 效果,团队成员个人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 快。因此,组建学习型创新团队使学生能在导师的指 导下,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要突出创 新能力,研究生培养机制应具有先导性、结构合理性 和人性化的特点。合理的培养机制应给予学生更广 阔的发展空间,鼓励研究生创新,发展学生的特长和 爱好,为其指明研究方向[5]。 在研究生培养上,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综合型大学 导师群的优势。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和科研 所现在还是采用由一名专家教授带若干名研究生的 方法,这种状况往往会导致研究生视野狭窄,并且可 能只会注意到一家之说,而忽视了各学科理论之间的 交流,不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研究生 的培养应改变单独培养的传统模式,走单独培养与联 合培养相结合的路子。导师不要有门第之见,囿于自 己的研究领域,要善于发挥学生的自身优势,引导其 取长补短,开拓自己的优势领域。 3.4鼓励开展学科交叉的科研课题的研究、产学研 相结合发展创新能力 学科交叉的发展归根到底是来源于实践,创新来 源于实践研究。我们应该给研究生搭建适合他们创 新能力发展的实践平台。我们要鼓励支持开展学科 交叉科研课题的研究。这种研究有利于提高基于学 科交叉研究的整体科学能力,加速基于学科交叉创新 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产学研相结合为培养研究生 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企业中的高 新技术不只涉及一个学科,它是多学科的交叉发展的 产物。通过产学研相结合,有利于持续的推进学科的 】1 5 科技和产业 第1O卷第8期 发展,推进知识创新,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从产学研的实践中,不但可以培养研究生的创造性, 学科交叉的出现是科学发展的必然。在知识经 济与创新并存的时代,创新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 一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促进专业结构的合理 性,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 3.5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何取得原始性创 新,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都需要借助学科交 叉来开拓新的视角,实现创新。因而基于学科交叉的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深入的研究也就变得十 分有意义。本文仅仅做了一些浅显的尝试,希望会有 创新能力是指创新主体从事创新活动所具备的 创新素质和表现出来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技能的综合 体现。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的 重要标志,是进行研究生教育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 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有助于研究生管理 部门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 量,建立研究生教育宏观调控机制;同时有助于研究 所启发,也期待有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叶松,张磊,蒋国俊.深化体制创新促进学科交叉[J].广东工 业大学学报,2005,5(2):14—1 5. 生本人发现存在的问题,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创新能 力。我们可以以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为主线,根据教 学要求和培养其创新能力的目的,探讨研究生创新能 力评估细则,确定评估项目和具体评估指标及其主要 参考依据,逐项评估其在学习各不同阶段的能力,可 以建立一个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操作平台和便于 [3]黄飞跃.谈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E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4(3):3—5. E4]陈红,杨凌霄.高等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 [J].当代教育论坛,2009(15):99 102. [5]罗永泰.构建师生学习型创新团队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 育,2005(4):I74 l75. [6]罗仕鉴,陈杭渝,孙守迁.跨学科、跨专业培养研究生的途径 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6):76—77. 评估的科学体系,最终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 建、管有机结合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估体系 。 E7]黄红林,廖端芳,高治平,严鹏科,雷小勇,朱炳阳.研究生创 新能力评估体系的建立[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2):14— 1 5. 4 结束语 Innovative Ability Training Mode Of Graduate Students Based On the InterdjscjpJjnarjty CHEN Zhi—ya,FENG Fang—ling,LIU Wen—feng (School of Traffic&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of CSU,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75,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interdisciplinary,expounds the interdisciplinarity in graduate innovative ability training func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interdiscip“narity,discusses how to train postgraduate based on the innovative ability,come up with selective recruiting,building a learning innovation team;”The joint training”,a combination of research,the evaluation system research. Key words:interdlsciplinary;learning innovation team;joint training;a combination of research;evaluation system (上接第66页) [4]姚四容.论投资项目后评价[刀.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 Studing of Post—evalu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WANG Qing,KU Ya—rong,JIANG Yan,QI Jun (Xi all Changqing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itd,Xian 710021,China) Abstract:Investment project post 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Before and after the project evaluation of the pro— Ject life cycle assessment is the different stages.Evaluation methods and contents are different.Currently in project p0s卜evaluation of some prob Iems still exist.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system of post—evaluation and information feedback mechanism,the shift to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establish the post evaluation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special fund,investment project collection of data. Key words:investment project;post evaluation;restricting factors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