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 (2019·北碚)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睥睨(nì) 栈桥(zhàn) 哂笑(shěn) 蝉蜕(duì) B . 翘首(qiào) 胆怯(qiè) 猝然(cù) 徜徉(cháng) C . 肆虐(nüè) 抽噎(yī) 雾霭(ǎi) 烘托(hōng) D . 瞥见(piē) 凫水(fú) 狩猎(shòu) 眩目(xuàn) 2. (2分) 下列各项中字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 灶王爷 竹蓖 嫌弃 剪刀 B . 暗赭色 赚取 辣椒 谎花 C . 楚霸王 腹部 清脆 翅膀 D . 纺织娘 脉纹 碎裂 捏住
3. (2分) 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 A . 梦想的实现,需要异想天开 , 执着追求。
B . 每年一次的相聚,仅仅几日,太过于短暂;之后,便又是长时间的分别,杳无消息 , 天各一方。 C . 要是平时认真听课就不至于考试的时候什么都不会了,这可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D . 不要担心,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我们同心协力一定会胜利的。
4. (2分) 下面是关于中国朝鲜族农乐舞的介绍,下列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反映传统农耕生产生活中祭祀祈福、欢庆丰收的民间表演艺术。 。
①场面热烈奔放,民族特色鲜明。
②舞者伴随唢呐、洞箫、锣鼓的节拍欢歌起舞,表达了追求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 ③舞前踩地神祭祀,表达了尊重自然、依靠自然的原始信仰。 ④农乐舞已融入中国朝鲜族的血脉,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艺术瑰宝。 ⑤舞蹈具有生态、纯朴、粗犷、和谐的特征。 A . ②①⑤③④ B . ②⑤③④① C . ⑤②③④① D . ⑤③②①④
5. (2分) 选出与其它句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 ) A .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第 1 页 共 7 页
B . 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C .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 .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9分)
6. (9分) 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晏殊《浣溪沙》) ②________,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③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④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⑤___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⑥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⑦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他们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着“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言填空)
三、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1分)
7. (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题。
(华)歆少以高行显名。汉室方乱,乃与郑泰等六七人避世。自武关出,道遇一丈夫独行,愿得与俱,皆哀欲许之。歆独曰:“不可。今已在危险之中,祸福患害,义犹一也无故受人,不知其义。既受之,若有进退,可中弃乎?”众不忍,卒与俱行。此丈夫中道堕井,皆欲弃之,歆乃曰:“已与俱矣,弃之不义。”相率共还出之,而后别去,众乃大义之。……孙策略①有扬州,盛兵徇豫章② , 一郡大恐,官属请出郊迎,歆曰:“无然。”策稍进,复白③发兵,又不听。及策至,一府皆造阁,请出避之,乃笑曰:“今将自来,何遽避之?”有顷,门下④白曰:“孙将军至请见。”乃前与歆共坐,谈议良久,夜乃别去。义士闻之,皆长叹息而心自服也。策遂亲执子弟之礼,礼为上宾。
(《三国志·魏书·华歆传》,有删改)
【注】①略:夺取,攻取。 ②豫章:地名。 ③白:告诉 ④门下:随从,侍从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汉室方乱 (
)
( ) ②皆哀欲许之
③
歆
曰
:
“
无
然” ( ) ④何遽避之 ( )
(2)
下列句子中 “乃”的用法或意义与“夜乃别去”相同的一项是( ) A . 乃不知有汉
第 2 页 共 7 页
B . 太祖乃悟 C . 乃重修岳阳楼 D .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划两处)。 乃与郑泰等六七人避世。 (4)
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相率共还出之,而后别去,众乃大义之。
②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陶渊明《桃花源记》) (5)
阅读本文,说说华歆的“髙行”体现在哪些地方?
四、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5分)
8. (25分) (2017七下·东台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自渡彼岸 雪小禅
那年,他17岁。
家贫。过年吃饺子,只有爷爷奶奶可以吃到白面包的饺子。母亲把榆树皮磨成粉,再和玉米面掺和在一起,这样可以把馅儿裹住,不散——单用玉米面包饺子包不成。那种榆树皮饺子难以下咽。记忆中,可以分得两个白面饺子,小心翼翼吞咽,生怕遗漏了什么,但到底还是遗漏了——还未知是何滋味,已经咽下肚去。
衣裳更是因陋就简。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裤子上常常有补丁,有好多年只穿一两件衣服,撑到上班,仍然穿带补丁的衣裳,照相的时候去借人家的衣服……
记忆最深的是他17岁那年的冬天,同村邻居有个18岁少年,有亲戚在东北林场,说可以上山拉木头,一天能挣30多块钱。他听了心动,于是两人约了去运木头,尚不知东北有多冷。他至今记得当时多兴奋,亦记得那地名——额尔古纳左旗,牛耳河畔,中苏边境,零下49摄氏度,滴水成冰。
每日早上5点起床,步行20公里上山。冰天雪地,雪一米多厚。拉着一辆空车上山,一步一滑。哪里有秋衣、秋裤?只有母亲做的棉衣、棉裤,风雪灌进去,冷得似乎连骨头缝里都在响。眉毛是白的,眼睫毛也是白的,哈出的气变成霜,衣服里鼓鼓的是两个窝窝头。怕窝窝头冻成硬块,于是用白布缠了,紧紧贴在肚皮上,身体的温度暖着它,它就不至于被冻成硬块咬不动。
不能走慢了,真的会冻死人。拉着车一路小跑,上山要4个多小时。前胸、后背全是汗时,山顶到了。坐下吃饭,那饭便是两个贴在身上的窝窝头,就着雪。到处是雪,一把把吞到肚子里去。才17岁,那雪的滋味永生难忘。
然后装上一车木头,往山下走。下山容易些,只需控制车的平衡。上山4个小时,下山两个小时,回来时天就
第 3 页 共 7 页
黑了。
那是他少年时的林海雪原。
进了屋用雪搓手、搓脚、搓耳朵,怕冻僵的手脚突然一遇热坏死掉。脱掉被汗浸透的棉衣,烤在火墙边,换另一套前一天穿过的棉衣。晚餐依然是窝窝头。第二天早上照样5点起,周而复始。
一个月之后离开时,怀揣1000元钱。1000元钱在20世纪70年代是天文数字,那时的人们一个月的工资不过二十几块钱。
回家后,母亲看着他后背上被勒出的一道道紫红的伤痕,号啕大哭。
那1000元钱,给家里盖了5间大瓦房。他说起时,轻声细语,仿佛在说一件有趣的事情,听者潸然泪下。 光阴里每一步全是修行,不自知间,早已自渡。那零下49摄氏度的牛耳河,霸占着他17岁的青春,直至老去,不可泯灭。
(节选自《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2)
文章的第②③段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3)
文中的“他”在东北运木头的过程非常艰辛,请简要概括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种艰辛的? (4)
文章第②段中“小心翼翼吞咽”中的“小心翼翼”和“吞咽”,矛盾吗?为什么? (5)
“他说起时,轻声细语,仿佛在说一件有趣的事情,听者潸然泪下。”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潸然泪下”的原因有哪些?
(6)
“光阴里每一步全是修行,不自知间,早己自渡。”这句话是作者对“苦难”的体悟,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
9. (11分) 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铸成欢乐,正如他那句豪言壮语所说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
“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名人传》 (1)
第 4 页 共 7 页
选文中“他”指的是________ ,他是________ 造就的伟人。 (2)
通过阅读《名人传》,你感受到他身上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16九上·宁河月考) 按要求作文
请以《心中,那一缕阳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小说除外),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第 5 页 共 7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9分)
6-1、
三、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1分)
7-1、7-2、 7-3、
7-4、7-5
、
四、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5分)
8-1、8-2
、
第 6 页 共 7 页
8-3、8-4
、
8-5
、
8-6
、
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
9-1、9-2、
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
、
第 7 页 共 7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