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晨景》教学设计

2024-08-02 来源:汇智旅游网
《晨景》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

欣赏《晨景》。 二、 教学目标:

1、 能结合音乐意境认真聆听管弦乐《晨景》,并作简单的描述。 2、 能哼唱主旋律,了解本曲由哪些乐器所演奏。

3、 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发挥想象,尽情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三、 教学重、难点:

体会歌曲意境,并用语言讲述《晨景》 四、 教材分析:

管弦乐《晨景》 是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于1888年为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五幕评剧《培尔·金特》写了二十三段配乐,后选择其中八段改编为两个组曲。本曲就是《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这原是诗剧第四幕中主人翁培尔·金特流浪到摩洛哥时,描写日出和清晨景色的音乐。

《晨景》田园风的快板,描写摩洛哥海岸清晨的气氛。在单簧管与双簧管的和声上,长笛奏出清爽悠扬的主题,不久大提琴奏出晦暗的副题,渐入高潮后又返回主题,乐曲具有牧歌风格,由单一的田园风味主题加以自由而精心的发展构成。小提琴的波浪式音型使音乐的跳跃感强,很活泼,色彩明亮清新。感觉像金色晨光穿过薄薄的云雾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又向它穿透林间,一缕一缕地洒向草地,高潮时朝阳喷薄而出。谧静的森林渐渐苏醒,鸟鸣声、猎号声令人陶醉。这醉人的画面在主题的重复中减弱消失……给人以梦境般的朦胧曼妙,充满浓郁的诗情画意。 学期分析: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本曲相关音频、影响资料等。 六、 教学过程: 1.课前导入

师:同学们,一天当中,不同时刻有不同时刻的美,今天的音乐课上,老师请大家来欣赏一段音乐,大家在聆听的时候想一想,这段音乐表现的是一天当中什么时候的景色?(播放音乐片段)

师:大家听完感觉音乐表现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呢?(生畅所欲言) 2.整体聆听《晨景》 a.作品简介

师:这是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幻灯片显示作者简介)为诗剧《培尔·金特》创作的配乐,其中第一组曲中第四幕第五场的前奏曲就是今天我们要欣赏的这首《晨景》,也译作《朝景》。这段音乐所描绘的更像是北欧清晨静谧清新的抒情画面。

b.整体聆听

下面我们在听音乐的同时再来感受下音乐。 教师播放,学生欣赏,并尝试哼唱主题

师:请同学们边欣赏,边轻声跟随音乐哼唱主题。 3.聆听乐器音色

a.这个旋律先由哪件乐器主奏?紧接着是哪件乐器与之相呼应?

乐曲一开始,由长笛主奏,加上大管长长深沉的单音和谐共鸣,仿佛是晨曦微露的东方还露着鱼肚白的静谧。紧接着双簧管和弦乐和谐奏出的第二乐句,与第一句对话,宛如看日出的两人在黎明中等待的低语。

b.在音乐描绘红日高升、金光四射的意境时,是用什么乐器奏出的?

弦乐如浓墨一般轻轻扑铺出,再次奏出美妙的主旋律,使我们全身充满血液,仿佛深深吸到到肺中最纯粹的氧。

c.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给幻灯片上的三幅图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

4.欣赏全曲

师播放本曲影像,学生欣赏。 5.拓展欣赏

在《晨景》的伴奏下,朗诵巴金的《海上日出》,让学生体会音乐和文字的双重感染力,更深刻的体会本曲。

6.课外延伸

了解不同时节、不同地方表现早晨的声音及观看日出的情景。 七、 课后反思

山区学校的留守儿童,在对音乐的接触、了解和培养上都不够,因此在本课学习时,我稍稍降低了课程难度,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在教学中牢牢把握情感这一原则。

本课教学上最难的是体会音乐的意境和听出乐曲的演奏乐器,但孩子们让我很惊喜的是他们大多能听出主题音乐中的主乐器,在音乐意境的体会上也有不同的感悟,我在课堂上,对

他们的表现多加鼓励,多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学生们对音乐的热情,让他们尽情感受到音乐带给我们的美感和快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