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民办高等学校办学方式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3-10-04 来源:汇智旅游网
我国民办高等学校办学方式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徐志军(常熟理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江苏常熟215500)摘要: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方式尚处于“粗放型”办大学。以全日制综合性本科教育为主,主要学习专业基础理阶段,难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必须实现办学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通过“集约型”发展,提高办学质童和效益,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民办高校办学方式可持续发展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粗放型”办学现状分析1.民办高校对自己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定位不明确,搞重复建设,没有形成区别于公办高校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特色。2.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约束机制不规范,权责不明确,律责任等方面都做了明确规定。但由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自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影响办学效益的提高。对民办学校的设立、2002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管理与监督、法身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改变其自身发展中的弱点。具体表现在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一是校长和董事会之一时难以彻底间权责不明确。二是民办高校对基层管理者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指导,校生,有的甚至是企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或下岗人员。他们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民办高校的基层管理者是留管理思想和方法上,创造性的发挥。三是民办高校内部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缺乏创新性和开放性,影响了学生潜能和办学行为缺乏规范。3.民办高校教师流动性大,“两极化”趋势明显,师资力量薄弱,办学质量难以保证。尽管我国法律对民办高校教师的权益有明文规定,的国家教育管理体系,但是,由于民办学校的人事尚未完全纳入现有动福利和社会保险等方面,还难以享受到与公办高校教师同加之社会的偏见,在教师职称评定、劳样的待遇。因此,民办高校很难吸收到优秀的教师,特别是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目前,民办高校和教师的关系,基本上健康、是松散的临时雇佣关系,流动性大,难以保证民办高校持续、围不浓,有序地发展。同时,由于教师来源的特殊性,教学研究力量薄弱。在民办高校中,专职教师数量少,造成学术氛“以校为家”观念弱,师资队伍中缺乏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两极化”趋势明显,即或老或小。缺乏对学校资产的优化配置,4.民办高校一味追求生源数量,扩大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校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学费。因此,忽视对生源的合理分流。民办高各民办高校都把扩大生源作为自身发展的第一要务,不惜一切代价采取一切手段来扩大生源数量。由于学生人数增加,迫使很多学校将大部分经费用在硬件基础设施上,资料等软件设备,造成资源配置比例失调。同时,民办高校生很少用于购置实验器材、教学仪器和图书源扩大后,盲目性和自发性,很多学生在选择专业和毕业方向上,结果造成学生流失现象增多,都带有很大的一般占民办高校招生总人数的二、实现民办高校办学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0%以上。的对策1.给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以准确定位,科学制定民办高校的发展战略,多层次、分阶段地发展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目前,我国民办大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总体上还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民办高校的定位不能超越实际而急于求成。未来民办高校的发展,大致会有三种类型:其一,场,民办大学。分为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以应用技术型为特征。其二,功能单一,职业教育型直接面对市教学型民论和基本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既可以是较高层次的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实践应用人才,也可以是较高层次在本科教育完善成熟的基础上,的专业学术研究人才。其三,研究型发展起来的高层次办学形式,(或学术性)民办大学。这是以培养研究生为主要目标,适度发展本科教育,着重培养高层次学术研究人员。民办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国外著名私立高校的办学经验,的办学特色和理念。有所为,有所不为,形成自己借鉴2.建立规范的内部管理机制、健康的决策机制和良好的约束机制,切实解决民办教育内部运行及办学不规范的问题。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要求,完权下的校长负责制,善校、董分立的学校管理体制,明确权责关系,实现所有权与管理权、决策权和执行权实行董事会授任命副校长资金,的分离。董事会是民办高校的最高决策机构,主要负责筹措并解决财务运行规则;选聘校长,并根据校长提议审核程和规章制度,;制订年度计划,批准学校发展计划;修改学校章校的法定代理人,监督校长及其他管理人员的工作。校长是学管理工作。作为学校管理的设计者和操纵者,执行董事会决议,并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责学校的教学、既要对董事会负责,科研、也要对国家的教育方针及有关政策法规人事和后勤工作;作为法定代理人,校长应全面负他负责。其次,健全学校内部基层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在学校部管理机构,明确各管理层次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制定内部要树立人本特色管理理念,根据实际需要,自主设置内相关管理制度和监督措施,机制,健全有利于行政畅通和高效运转的保障服务体系。成建立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学生成才立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实现民办高校的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3.制定合理的教师引进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造就措施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法》的要求,:在待遇上,全面提高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主要予引进教师一定的优惠政策。在结构上,切实保证教师各项权益,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要专、兼职结合,老、给中、青年结合,合理确定比例。要加强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以优惠的政策积极引进中青年优秀教师,培养学术带头人。同时,尽快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对各类教师实行人才“代理制度”,促进教师资源在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之间的合理流动,应聘教师的履历,实现本地区教师资源的优化组合。在程序上,审视其个人品质和教学能力,并在试用期内要首先审查组织专家学者对应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全面考核,通过教务人员的跟踪调查及学生的评价,衡量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是否聘用。在考核上,力强和教学水平高的教师要加大奖励力度,形成学校内部良要制定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对科研能好的竞争机制,对在教学或科研上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的教师应给予劝诫、警告直至解聘等处分。4.稳定招生规模,合理分流生源,促进高校资源优化配置,增进全社会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认可度。民办高校招生是高考录取的最后批次,质量,教学质量又决定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认可度。因此,生源质量相对较差,而生源质量决定教学民办高校如何在生源质量缺乏优势的情况下,提高办学质量尤为重要。对民办高校而言,扩大招生规模的主要目的是能够筹措学校发展的资金。因此,要稳定生源,首先要实现筹措资金地方院校实行学分制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雷伟(延安大学教务处,陕西延安716000)摘要:学分制是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加快人才人单位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在不同的领域和场合,对人才的培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一种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已成为高需求也不同。这种多样化的人才需求机制要求培养人才的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本文分析了地方院校实行学分制改革的等教育应提供多层次、多规格、必要性及可行性,对地方院校推行学分制改革有一定的启示地方院校的主要社会职能是培养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多样化教育,以满足社会需求。作用。各级各类人才,关键词:高等教育地方院校学分制因此,地方院校培养更多的专业基础扎实、为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学业成绩优秀,实用性、复合型人才成为新形势下的战略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学分制改革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据不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培养当地社会有用人才是当前地方院校的重要使命。学分制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制,完全统计,部分高职类专科院校也推行了学分制改革。地方院校多数我国至2005年底,绝大多数本科院校已实行了学分结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成才等诸方面表现出极大的优改变学生知识地处偏远城市,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高等院校相对较越性,是地方院校适应地方性选人用人机制的良好选择。少,2.地方院校实行学分制改革的内部因素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智力资源。由于深受传统学年地方院校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所需人才资源的重要基地,是第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要求地方院校相应改变传统管制教学管理模式的影响,地方院校在学分制改革中虽存在观理模式,念、第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提出,建立灵活多样、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理念。加快了地方院校推行学积极推行学分制改革已成为地方院校立足本校、长远发展的师资、管理等方面问题,但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之趋势,分制的步伐。必由之路。本文拟对地方院校在新形势下实行学分制改革的三、地方院校推行学分制改革的可行性分析必要性和可行性做一些粗浅探讨,以就教于各位专家同仁。1.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兄弟院校的经验借鉴。为适应一、新形势下地方院校实行学分制改革的必要性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及加快高等院校的发展,各省教育主管纵观近年来学分制改革的实际,笔者认为地方院校在学分制改革中存在内外两种环境因素的推动力,正是这种因素部门专门印发文件,出台有关政策,行学分制改革。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校进行选课、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实互认学分,并在学生提前考研、证书办理、学生就业等方面予以政策支加快学分制改革,的影响,促进了地方院校自身发展的进程,适应新形势要求。促使地方院校必须持,1.地方院校实行学分制改革的外部因素辅修第二专业和第二学位,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加大选课学习任务,缩短修业年限,支持贫困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勤工助学,促进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同时,培养自食其力,独立也行学分制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第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大环境,改革开放成为我国走向要求高校必须推完成学业,处于地域上相对偏僻、落后地区,推行学分制改革也相对较延长毕业年限,达到培养目标。地方性高等学校多世界、与世界接轨的重要举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晚,但随着与全国兄弟院校的密切交流,特别是与省内高校的短与世界发达国家教育的距离,界、面向未来”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为加快发展,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工程,我国已全面启动“面向21世纪友好往来,极推广,以便吸收、一些兄弟院校在学分制改革中的好做法、借鉴,在立足本校进行学分制改革中吸取好经验积破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改变传统模式的专业课程设经济发展需要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高等粉育体系。因而,意在构建适应我国政治冲经验,2.少走弯路。学分制的优点是地方院校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必然选置、修业年限,重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培养,重视择。首先,实践性、创新性的新思想、新理念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积极性,要内容。学分制是在世界诸多国家经过长期实行,被认为是一展个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学分制有利于因地制宜、学有所长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发挥潜能,因材施教,对学生开阔视野,充分调动学生的;其次,学分制有利发种有益于塑造创新型人才、适应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有效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为实现“宽口径,厚基础”培养目标提供模式,的客观要求,是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现状及要求,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也符合地方课程体系改革,了实施途径;第三、区域经济和地方院校的发展实际。教学内容、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紧迫性增强教师教学的使命感和改进教学方法、学分制有利于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于培养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由于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和;第四、学分制有利更新学分制。第二、社会用人机制的外部环境,要求地方院校必须实行任课教师的激励机制,的日益发展,21世纪,我国在经济、将是人才竞争的世纪。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文化发展的异军突起,社会用品牌效应的形成,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使得学校焕发生机,有利于精品意识和;第式的多元化,包括介人资本市场筹资等,避免“以学养学”的单一途径。在招生规模稳定的前提下,等,治学、医学专业在国际上都有很高的知名度。我们也可以借鉴它们的办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文学部和政治经济学部量,学校应该适当提高生源质经验,促进我国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就业途径,并对生源进行合理分流,通过积极的宣传和沟通,减少生源的流失。学校应帮助学该优化内部资源,资,加大对实验器材、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N].中国教育报,学科,改善办公、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的投以点带面,教学和学习条件,形成自己的品牌,集中力量发展几个有优势的提高民办高校的认可度。关2002-12-30(2).[2」乌a大光.中国民办高校教育发展状况分析【J].教育发坦福大学的工商行政管理和教育学专业于这个发展思路,国外私立大学有很多成功的范例。如美国斯;哈佛大学的法学、政展研究,200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