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理沙漠、化害为利?人们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家认为,“沙漠是资源”并提出了“沙产业理论”,提出创建“利用阳光,通过生物,延伸链条,依靠科技,对接市场”的沙产业。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大突破。 在“沙产业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不少企业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广袤无垠的沙漠,利用沙漠资源创造经济效益,使被动的治沙转变成主动的沙漠生态构建。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再次升华:科学开发利用沙漠,沙漠是可以化害为利造福人类的。 上述材料体现了《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中的哪些道理?
2、中国的探月之旅:
中国自古就有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的传说。
1962年,中国人就开始了对月球的探索。中国科学家们不懈坚持,形成了一批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基础研究队伍,为今天的探月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绕落回”三个阶段。
2007年10月24日,18:05分,我国自行研制的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站发射成功,11月12日15时05分,根据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获取数据制作完成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正式亮相。据介绍,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幅影像。
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赴月球拍摄月球表面影象、获取极区表面数据,为嫦娥三号在月球软着陆做准备 。
嫦娥三号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
射,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12月10日成功降轨。12月15日晚,正在月球上开展科学探测工作的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进行互成像实验,“两器”顺利互拍,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人将不断克服困难,进行探月技术创新,不断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 思考:中国的探月历程体现了认识论哪些哲学道理?
3、简答题:
材料一:德国诗人莱辛说:“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 材料二: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试用所学的有关哲理对上述两种观点进行评析。
4、辨析:有用即真理
哲学练习题一 2014-02-20 参考答案: 1、(2010年1月会考第32题)长期以来人们习惯视沙漠为害,是资源的“荒地”。
如何治理沙漠、化害为利?人们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家认为,“沙漠是资源”并提出了“沙产业理论”,提出创建“利用阳光,通过生物,延伸链条,依靠科技,对接市场”的沙产业。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大突破。 在“沙产业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不少企业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广袤无垠的沙漠,利用沙漠资源创造经济效益,使被动的治沙转变成主动的沙漠生态构建。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再次升华:科学开发利用沙漠,沙漠是可以化害为利造福人类的。 上述材料体现了《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中的哪些道理?
(1)对于治理沙漠、化害为利,人们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中国科学家提出了“沙产业理论”,提出创建沙产业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大突破。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在“沙产业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创造经济效益,这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4)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再次升华:科学开发利用沙漠为人类造福。体现了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与上升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中国的探月之旅:
中国自古就有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的传说 „„
中国人将不断克服困难,进行探月技术创新,不断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 思考:中国的探月历程体现了认识论哪些哲学道理?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发展推动认识的发展,随着“嫦娥工程”开展,我们对月球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从1962年开始探索到2004年正式开展“嫦娥工程”,2007年“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再到2010年“嫦娥二号”,我们对月球的认识不断发展。充分说明了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③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在探月之旅中加深对月球的认识。
3、简答题:
材料一:德国诗人莱辛说:“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 材料二: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试用所学的有关哲理对上述两种观点进行评析。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具有相对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也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认识如不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有可能会变成错误的,所以说“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 (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意思是说,完全依靠书,也就失去了书的作用。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再好的理论如果束之高阁,也是毫无用处的。书(理论)的作用是建立在与实践的结合上,书(理论)只有在此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不结合就不能发挥作用。
4、辨析:有用即真理
1)真理是有用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由于真理正确的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因此,它对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在此意义上,真理是非常有用的.(肯定题目中的可取观点并分析)
2)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有用的事物是指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东西,不一定是真理.(指出题目中的不足之处)
3)“有用即真理”是一种实用主义真理观,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非常有害的.(小结题中观点的实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