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

2024-01-13 来源:汇智旅游网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丁卯(mǎo) 商酌(zhuó)譬如(pì) 诲人不倦(huǐ) ....B.打拱(gǒng)拖沓(tà) 驿路(yì) 悲天悯人(mǐn) ....C.馨香(xīn) 适宜(yì) 亵玩(xiè) 鲜为人知(xiǎn) ....D.洗涤(tiáo)契约(qì) 露宿(lù) 颠沛流离(pèi)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派遣 殉职 拈轻怕重 不远万里 B.狭隘 极端 麻木不仁 精益求精 C.热忱 纯粹 漠不关心 微不足道 D.鄙薄 植民地 冷冷清清 见异思迁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神农架是一片人迹罕至的神秘原始森林。 ....

B.为了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小刚不求甚解,又把这个题目研究了一番。 ....C.这下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好朋友小红一直在暗地里帮助我。 ....D.请别把这两件不相关的事情混为一谈。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市启动市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今年首批招收320人

B.只有沿线的拆迁工作能顺利进行,是沿江风光带顺利施工的条件之一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5、下列各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B.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1 / 10

C.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D.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 最 恰 当的一项是( )

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而朴素的话:“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 ①从个人角度而言,腹有诗书气自华。

②从国家层面来说,倡导全民阅读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

③历史证明,全世界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无不是建立在知识的积累之上。 ④的确,读书可以明理,阅读铸就灵魂。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①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④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⑤强欲登高去,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⑥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⑦子曰:“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⑧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⑨《〈论语〉十二章》中“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词 (1)期行(_____) .(2)尊君在不(_____) .

2 / 10

(3)相委而去(_____) .(4)下车引之(_____) .(5)尊君(_____) ..(6)家君(_____) ..

2.仿照例句,补出下列句子中缺省的部分。 例句:(陈太丘与友)期日中,(友)过中不至。 ①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②( )待君久不至,( )已去。

③(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能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节选)

臧克家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3 / 10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第①②段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开头有什么作用?

2.作者选取了哪些事例来表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方面”?请分点概括。 3.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的含义?

4.根据选文内容,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1. 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引出下文,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进行鲜明的对比,表现出闻一多先生的优秀品质。

2.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研究楚辞,《校补》赫然而出;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等进行研究,汇集成为《古典新义》。 3.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们的民族比喻成一个病人,闻一多先生要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的方法,体现出他心怀家国天下的崇高品质。

4.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具有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和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的学者。

2、最后的老师

①他在小河那边,看着最后一名学生走过,才缓缓地回到山上。学校就在山上,山下坐落着十多个村庄,有的在山的东边,有的在山的西边。山上的学校成为这山区保留的最后一所学校,他也是这里最后一名老师。他走路的时候,腿有些一瘸一拐的,头发开始花白,眼睛开始老花。他回到学校,这里很安静,那棵核桃树上的老钟在秋风中微微摆动,几间破旧的教室窗口已经破落,钉在上边的透明塑料布被风吹得哗哗作响。

4 / 10

②她是他的学生,看见他回来了,指了指放在桌子上的晚饭:“老师,您吃饭。”晚饭极其简单,碗里是刚刚熬好的玉米粥,两个窝窝头放在盘子里,还有一个盘子盛着腌制的萝卜干。他拿起窝窝头,把萝卜干夹进窝窝头里,然后用力挤压,把萝卜干挤到中间,他就开始啃着。他吃得很香,窝窝头的碎屑掉桌子上,也拾起来塞回嘴里。她蹲在屋外边,那边是靠山的一口泉眼,她在青石板上搓着衣服。月儿出来了,她有节奏的搓洗动作在月色中很优美。

③他走过来,蹲在她身边,用山药纸卷烟,片刻,一支自制的香烟卷好了,再掏出打火机点着。她放下手里的衣服,转过脸看他说:“老师,我明天就要回城了。这里还有什么需要的,我下一次来的时候给您捎来。”他凝视着天幕,深邃的夜空星光灿烂,山里的风开始有些凉意:“就是把城里的那些要扔掉的衣服再捎些来,你看看,这些孩子的衣服都破得不能再穿了。马上就要入冬,我想让他们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她看了他一眼:“我说的是您,以后怎么办?这里的教学点就要撤掉了。”

④他抬起头看着这所学校,学校在半山上,已经显得非常孤独,想了想说:“要撤就撤吧,最多我每个月少几百块钱,我还是留在这里,那些娃想在这里上学,我还会教他们。”她似乎想说什么,稍停了停后,说:“上级的意思是,让这些学生都去中心小学上学去。”

⑤他看着她。她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也是他亲自送出去的学生,现在位居教育局的局长。她此次来,目的是想说服老师。她在这里待了几天,但不知道怎样开口,这里的学生已经把老师当自己的亲人。自己当年何尝不是这样?老师的腿就是为了背自己过河,摔倒弄伤的。她记得清清楚楚,那场暴风雨中,老师撑在水里,不让自己下来,咬着牙挣扎着蹚水。小河里流淌着老师的血液,从那以后,老师的腿就瘸了。

⑥这是大山里最后的教学点,他也是全县最后一位代课老师。作为教育局长,她上任的第一天起,就是整合教育资源,把山里的孩子们送到城镇里上学。为了这个她认为最得民心的计划,她撤掉几十个教学点,这个也是最后要撤销的教学点。可是阻力来自老师——这是她的恩师。她决定亲自前来劝说,甚至已经给老师考虑好了,让他在教育局当传达室的值班保安。

⑦她来到这里,看到了二十年没有改变的教学点,还是老样子。教室比以前

5 / 10

更破了,老师也苍老了许多,但老师还是那么激情澎湃地领着这里的娃们朗读课文。她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欠缺什么,她决定住下来,她很想改变这里的状况。她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在这里,她见到了送孩子们上学的老乡。老乡看见她回来了,篮子里装满山货,大家围在一起,问长问短。她是乡亲们的骄傲,大家聚在一起,回忆起她在学校时的往事。老师坐在一边,听着大家对她的称赞。她听着低着头不知道说什么好。是的,她是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但是她给这里带来了什么呢?她很难开口说自己是来撤销这个教学点的。大家都说,如果没有这个教学点,去镇里的小学拼校,路途这么远,娃们都还小,要不在路上大人担惊受怕,要不在校里寄宿小孩受苦啊。

⑧可这是县委的决定,也是自己拍着胸脯打保票的,更是为了山里孩子更好的未来啊。她非常为难,看着恩师艰苦的生活,看到这座破败的学校,她流泪了。她第一次烧火做饭,第一次蹲下来搓洗衣服,这都是她能够为老师做的。可是,除了这个,她还能做什么?

⑨她离开这里的时候,老师送她经过那条小河。她缓缓地过河了,他依旧和平常一样,默默地目送她离开。

(选自《2017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

1.小说中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的作用。

3.这篇小说意蕴丰富,主题深刻,请谈谈你的理解。

4.小说结尾并未交待山区的最后这个教学点是否被撤销,你认为结果会怎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在世界上,总会有邻居,人与人、人与动物、国家与国家之间都可能成为邻居。邻居家的人或事,因近切定会引起你更多的关注,给你留下更深的印象;邻里之间有的还曾演绎出许多故事,结下深厚的情缘。中国文化中也有很多词语描述邻居间的关系,如“德不孤,必有邻”“远亲不如近邻”“以邻为伴”“以邻为壑”等。

6 / 10

请以“邻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体特征鲜明;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7 / 10

参考答案:

一 B D B C B

A.①④②③

B.③①②④

C.④①②③ 8 / 10

D.④②③①

C

潮平两岸阔 闻道龙标过五溪 小桥流水人家 思君不见下渝州 无人送酒来 一夜征人尽望乡 可以为师矣 山岛竦峙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二

1.(1)约定(2)通“否”(3)丢下、舍弃(4)拉(5)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6)对

人称自己的父亲

2.①太丘友②家君家君③君君 3.(陈太丘与朋友)约好正午碰头。

4.参考答案:懂礼识仪,机智聪明,刚正不阿。客人无礼在先是事实,元方年仅七岁,懂

得指出客人的不对,维护父亲的尊严,已属不易,不应对其要求过高。

三 【答案】

1.(1)关爱学生,甘于奉献:每天放学送学生离校;为学生争取过冬的衣物;为保护学生以致腿瘸;怕学生们上学不便坚持不撤点到最后。(2)坚守岗位,热爱教育:即使生活艰难也愿留在山区继续教书;即使学校破败、自己年老力衰,仍激情澎湃地教孩子们读书。(3)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吃的是玉米粥、窝窝头、腌制的萝卜干。一辈子当一位乡村代课老师,不图名不图利,为了学生默默地坚守到最后。

2.环境描写,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写出山村学校的破败与师生学习环境的艰辛。渲染出孤寂、无奈和悲凉的氛围,奠定情感基调,为下文教学点可能被撤销埋下伏笔,也为学生“她”劝他离开作了铺垫。

3.(1)表达了对在艰苦环境中默默坚守和奉献的老师的赞美与歌颂。(2)提醒反思:决策部门决策时要充分考虑群众实际需求,不搞 “一刀切”。(3)提出了社会生活中诸多愿景与现实冲突时的矛盾现状,启人思考。

4.示例一:最后一所学校被撤销。山区的学校环境确实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她”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希望为曾经生活过的学校里的孩子和恩师谋福利:让孩子们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让恩师生活得更好;作为教育局长的“她”要落实县委的相关政策决定等。

9 / 10

示例二:最后一所学校没有被撤销。“她”感受到恩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她”住在山区时,在与恩师、乡亲的交流中感知到她的做法并不符合当地群众的实际需要;“她”为自己只是一厢情愿“整合教育资源”而不能为乡亲父老和恩师带去福利感到愧疚等。 四

10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