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传播学的起源
传播学的产生与现代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工商企业要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推销产品,获得更多的利润;而大众传播机构要依靠工商企业的广告费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并从中获得利润。第二次世界大战刺激了西方传播学的研究。
⒉大众传播的“五大先驱”:哈罗德〃拉斯韦尔、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卢因、卡尔〃霍夫兰和威尔伯〃施拉姆。
3.1938年普林斯顿大学对广播剧《火星人进攻地球》引起受众恐慌的效果研究,使得内容分析与田野调查方法得到实际的应用。
⒋法兰克福学派
⑴创办:1922年由卢卡契和科尔斯创办的。
⑵主要代表人物:第一代学者霍克海姆、阿多诺、马尔库塞、弗洛姆;第二代学者本雅明、哈贝马斯等。
⑶思想:①以宣传人道主义易化论而著称
②对“文化工业”保持一种批判姿态,使这一学派形成了带有锐利批判锋芒的研究风格。
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也称“伯明翰学派”)
⒍集中研究传播媒介作为一种经济形式如作为产业的形式,并由此延伸到信息内容的分析,提出传播媒介也在“制造受众”的看法。
⒎实证研究方法
一般认为实证研究范式开始于空的的实证哲学。这一范式主张以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社会问题。
⒏内容分析法
⑴定义:美国传播学学者贝雷尔逊这样定义,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地、系统地和定量地描述的研究方法。 ⑵一般步骤简括为:“选择”、“分类”、“统计”。 ⑶特点:材料易获取、费用较低。
⒐控制实验法
⑴定义:为了显示传播因素间的直接的因果关系,利用实验室的控制实验往往
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⑵特点:对研究中的自变量(即假设的条件)可以进行人为的控制。
⑶一般步骤:假设效果——抽样选择对象——设计实验方案——比较结果,得
出结论。
⒑1982年11月,第一届传播学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召开。
⒒美国的第一本新闻学著作就是舒曼1903年撰写的《实用新闻学》。
第一章 人类传播的基本原理
1.奥格登和里查兹于1922年合著的《意义的意义》一书,第一次对语义问题做出精密和系统的分析与说明。
2.皮尔斯的符号观
⑴皮尔斯是美国符号学的创始人。
⑵皮尔斯认为,就一般意义而言,逻辑学知识符号的一个别名,是关于符号带
必然性的或形式的学说。
3.米德的学生出版了他的课堂讲义《心灵、自我和社会》,该书对符号互动理论的研究在美国形成了一股潮流。
4.传播的基本要素 ⑴传播的情境
⑵传播者与受传者 ⑶讯息与通道 ⑷编码与解码
①传播过程中产生信息的过程和行为称为编码也称为制码。这一过程包括把思想变成语言,把概念变成某种显像,或者把意图用相应的体态语传达,等等。②当我们把传播者传送出的语言、显像、体态等符号再转变为思想、概念、理念时,这个过程就是解码过程,也称为译码过程。 ⑸噪音
西方传播学界把阻碍、歪曲或干涉信息顺利传播的任何事物都称为“噪音”。 ⑹能力和行动 ⑺经验范围 ⑻反馈
⑼传播效果
5.现代各种说明、描述传播过程的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线性化模式;二是循环化模式。
6.拉斯韦尔公式及传播诸要素图p71 7.申农——韦弗传播模式功能图p74 8.奥斯古德传播模式理论图p75 9.丹斯的螺旋模式p77
10.纽科姆于1953年提出了他的三角形平衡模式,这一模式是对心理学家海德的早期理论的扩充。纽科姆模式p78
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主要类型
1. 人类的传播活动分为自身的内在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2. 人的内在传播也叫亲身传播,这种传播形式既是自我的需要,也是人得社会需要,是人为了适应周围环境而进行的自我调节。通过人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的协调,对客体进行回顾、记忆、推理、判断。
3. 1954年美国的奥斯古德和施拉姆提出了著名的“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这一传播模式意味着它与传播的直线性/单向传播模式的决裂。
4. 组织传播是组织内部成员间、组织与群体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是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的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传播。
5. 公众传播
⑴定义:指的是一种个体对群体的传播活动。 ⑵公众传播比较偏向于单向的传播。
⑶公众传播的反馈则大都是通过声音和行动来体现。
⑷ 在公众传播活动中,最具传播特色的传播方式就是演讲。
6. 根据美国学者H〃L豪林沃斯的研究,公众传播过程的作用、影响过程的五个步骤如下:⑴吸引注意
⑵保持兴趣 ⑶加强印象 ⑷建立信仰 ⑸指挥行动
7. 大众传播
⑴含义:大众传播就是利用传播工具,借助传播媒介,把某种具体的思想、观点、信息传播给大众的一种传播行为。
⑵特点:①有媒介
②受众多而无组织性 ③不易获得反馈
④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 ⑤传播者有组织机构
⑶功能:①认识功能
②宣传功能 ③教育功能 ④娱乐功能 ⑤商业化功能
第三章 传播与信息
1. 人类运用信息的过程是:将体外发生的信息通过感觉器官传进体内,再通过神经传达给大脑。
2. 信息与新闻
⑴新闻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具有传播价值的事实。 ⑵信息是消除不确定因素的内容。
⑶二者相同之处:都具有新鲜性、时效性、真实性、指导性、客观性。 ⑷不同之处:①新闻是公开发表的,信息有些是不公开的,有许多还属于绝密。
②确定了的事实不能算信息,但可以是新闻。
③有些信息专业性强,只有经过专家解释后,一般人才能看懂。④从传递媒介上说,新闻的传递主要靠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而信息的传播媒介则无处不在。
第四章 职业传播者与传播伦理
1. 职业传播者的任务
美国传播学家卢因最早把传播者比喻成“守门人”。
传播者的作用和任务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合二为一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搜集信息;
②对信息进行筛选、取舍; ③加工、制作信息;
④对整个传播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控制; ⑤收集和处理反馈信息。 2. “水门事件”:20世纪70年代,《华盛顿邮报》的两名青年记者卡尔〃伯
恩斯坦和鲍勃〃伍德沃德,对涉及尼克松当局的“水门事件”进行深入的调
查报道,他们顶住各种威胁和压力,搜集了大量的证据,使这一事件得以曝光。
3. 职业传播者的权力
A:采访权,或称知闻权.采访权来源于知晓权思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先由西方新闻界提出来的。第一个提出“知晓权”概念的是美国著名新闻记者,时任美国合众社总经理的肯特〃库珀,1945年,他率先使用了“知晓权”这一概念。 B:编辑权
C:知识产权,也称智慧产权、版权、著作权。 D:消息来源保密权,也称“取材秘密权”,即传播者有权对采访的对象、采访过程进行保密。
E:安全保护权,指保护职业传播者的人身安全,这事传播活动中最直接、最重要的问题。
4. “守门人”理论
“守门人”一词是心理学家卢因于1958年提出的。卢因的这个想法被怀特取来运用在他对传播者的研究上,因此,日后即称怀特的研究及许多模仿怀特的研究为“守门人研究”。怀特从报社电讯编辑入手,探寻“守门”过程及其相关因素。P153
“守门人”理论的核心内容
如果说“守门人”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强调守门、把关行业的主观性,那么对一个社会来说,“守门人”的把关工作对于媒介的社会效果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以新闻报道为例,新闻事件发生后将会以三种形态出现:客观真实、符号真实和主关真实。
第五章 大众传播的媒介
1. 如果说预言的形成和使用时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一次革命的话,那么文字的发
明和运用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2. 在印刷技术方面,15世纪中叶,德国人戈登堡把金属活字铸造方法引入欧洲,
并发明了印刷机。
3. 历史上的印刷媒介主要指报纸、书籍、杂志三种。
4. 1702年3月,英国的第一份日报《每日新闻》创刊于伦敦。
5. “黄色新闻” 19世纪末对读者的争夺,导致了耸人听闻的报纸内容的产生。
这一倾向,表现为侧重对犯罪消息、趣闻、暴力、性内容的报道上,当约〃普利策在这一时期成功的把纽约的《世界报》星期日版的发行量提高到30万份的时候,这种趋势更加明显。普利策注重适应市民阶层的口味,同时不断抨击时弊,首开报纸刊登彩色连环画的先河。
6. 报业大王W〃L〃赫斯特参照普利策的做法,使《纽约日报》的发行量直线上
升。这些发行量极大地报纸,在写作风格上是为了能引起读者注意而进行大肆的夸张、渲染,用这种方法编排的报纸,在美国被称为“黄色新闻”。
7. 电子媒介的发展
电子技术的产生和运用是人类信息传播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电子技术在传播方面的应用,包括电报、电话、广播、电影、电视、传真等。而计算机、电信、控制技术的使用,又把传播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推向新的阶段。
8. 1920年11月 ,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向当地政府领取了营业执照,成为世
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
9. 1934年美国颁布了《联邦通信条例》,确定由政府给各种发射台分配的频率
并颁发许可证,以便控制频率的使用。
10.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亚历山大宫建立了全世界第一座公众电视发射
台。
11. 1953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宣布采用“点描法”为彩色电视技术标准,通
称NTSC制式。
12. 世界通用的主要电视制式有三种:美国的NTSC制式、德国的PAL制式和法
国的SECAM制式。
13. 1993年,美国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全新概念。 所谓“信息高速公路”,就是把信息用计算机网络加以传播,这一网络将每个家庭、每个工作岗位都连接起来。
14. 电子媒介的种类和特点
传统的电子媒介主要指电影、广播、电视。
电影: 一种运用电影胶片记录信息的传统媒介。在传播信息过程中表现出
的主要特点是视觉性和逼真性。
广播: 以电波传递音讯的一种大众传播工具。
特点:㈠传递速度快、时效性强。
㈡声情并茂。
㈢广播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缺点:㈠时间选择性差,转瞬即逝,过耳不留。
㈡遇到杂音干扰、听不懂的地方,不能停下仔细琢磨。
㈢不能像报纸等印刷媒介那样反复阅读,受众相对而言处于一
种被动境地。
电视:特点:㈠最基本的特点是视听兼备。 ㈡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
㈢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现场感 。
㈣更能使观众产生参与感、亲切感,容易感动人。
15. 大众传播媒介的五大功能
㈠ “ 守门人”功能 就是说大众传媒如同原始部落中的守门人,一旦发现什
么情况就会立刻报告。
㈡决策功能 体现在它不断对重要社会问题发表观点、意见。唤醒社会大众的
注意。
㈢ 教师功能 施拉姆所谓的媒介教师功能,是指原始部落中的长者负责传授
部落的历史、习俗和技术一样,媒介的工作是教导,把以往建立的文化传统传授给社会每个新参加的分子。
㈣娱乐功能 指媒介提供娱乐节目,使受传者身心得到愉悦。
㈤商业功能 实际上指的是媒介的广告功能,媒介广告影响力大,是大家所公
认的事实。
16. 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
拉斯韦尔从宏观角度思考,施拉姆从微观角度思考,并加以比较和综合。
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促进时代潮流的发展 ㈡赋予价值和地位 ㈢维护社会规范
㈣激励斗志与麻醉精神
17. 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的美国。人们将西方学术界对大众文化的定义归纳为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是:以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威尔逊的定义为代表,认为大众文化是
集新旧媒介于一身,集中体现通俗化、大众化和流行化的文化样式。
二是:以德国著名文艺社会学家阿诺德〃豪塞为代表,认为大众文化包括通
俗艺术和大众艺术两部分,前者包括“通俗小说”、“通俗的美术形式”和“轻音乐”等文化形式,后者是指电影、广播和电视的传播物。
三是:以英国学者戴维〃莱恩为代表,认为大众文化是20世纪较为新型的文
化样式,即“文化工业”,具体式样主要是“电视节目、电影、唱片”。
18. 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差异
答: ㈠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为主要传播手段,以社会大众为传
播对象,以文化时尚为传播内容的文化样式。
㈡ 通俗文化:通俗文化在所有的文化中产生的历史最为悠久。是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劳动而产生和发展。鲁迅把这种早期形式称为“杭育杭育派”,常以各种口传文化形式出现,如民歌、民谣。是人们生产劳动过程中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没有矫情和虚伪色彩,也少有政治或经济功利目的。其流传的原因是形式简单、质朴。
㈢大众文化虽然其形式是通俗的,但与通俗文化相比却有着很大的差异:
①就产生的背景而言,大众文化的背后是很强的商业动机,文化形式取决于 其商业价值。
② 就情感形态而言,大众文化由于商业利润的驱使,情感必然带有虚假色彩。 ③大众文化是以受众为中心的文化,因而,创造性并不是这一文化的目标,模仿性、模式化是其存在的总的倾向。
19. 大众文化的特点:
㈠:数量上可以大量复制
㈡:能在较短时间内广泛传播 ㈢:辐射范围广
20.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大众文化被称为大众传播时代的文化,它与大众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大众文化不可能不研究大众传播;同样研究大众传播也不能不研究大众文化。其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大众传播史大众文化得以产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B:大众传播媒介对大众文化的复制与传播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C:大众文化在客观上影响着大众传播的内容和形式
21. 1951年,麦克卢汉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专著《机械新娘》首次分析了报纸、电
影和广告产生的社会影响。
22.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主要体现在三部著作中:1962年《戈登堡的灿烂群星:
印刷文人的诞生》、1964年《媒介通论:人体的延伸》、1967年《媒介即讯息》
23. 媒介“三论”:讯息论、冷热论、延伸论
㈠ 媒介即讯息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㈡ 媒介冷热说 “热媒介”即那些提供“高清晰度”信息,不需要人的思维作过多的补充,即受传者参与程度低的媒介。包括广播、电影、书籍、演讲等。 “冷媒介”指那些提供信息不完备,留有许多供想象、思考、回味空间的媒介,即受传者参与程度高的媒介。包括电视、电话、交谈、讨论会等。
㈢ 媒介延伸说 各种媒介延伸了人的感觉器官,使人们认识世界、感受世界的能力大为增强,人类社会才得以向前发展。正式在这一意义上,麦克卢汉呼吁充分认识媒介延伸人体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24. 英尼斯的媒介“偏向说”
哈罗德〃英尼斯加拿大政治经济学家,麦克卢汉的老师。 ㈠媒介的时间偏向性和空间偏向性
“偏向时间”的媒介 可以长久保存,但不便于携带。有助于人们进行时间上的控制,却不利于空间上的控制。从文化角度看,“偏向时间”的媒介一般盛行于传统社会,这种社会重习俗,重社会,压抑个人主义以防止变革,但允许个人以语言表达人类各种丰富的情感。
“偏向空间”的媒介 纸张轻便,易于运送,但不易长久保存。可被统治者用来管理远方,有利于帝国扩张领土。现代报刊等印刷媒介、电话、广播和电视等都属于“偏向空间”的媒介。
“偏向时间”的媒介存在于具有丰富的口语传统或复杂的、仅为少数特权分子所掌握的书写技术的社会之中。“偏向空间”的媒介面向现在和未来,有利于帝国扩张疆域、加强政治权威、创立世俗的制度、发展科技知识,具有传播速度快和质量高等特点等。
㈡英尼斯理论的不足之处
①现代条件的媒介是空间性与时间性兼有,很难做具体划分。 ②过于强调媒介的决定作用,而对于媒介传播的内容很少论及。
③他的媒介理论实际上是唯心主义的产物,是一种形而上的研究。在当时未受传播学界重视。
25. 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
1985年,乔舒亚〃梅罗维茨出版《空间感的消失》。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一个观点,即:媒介的变化必然导致社会环境的变化,而社会环境又决定了人们的行为。
梅式理论三步骤:①情景论——对情境作传播学的界定。 ②传播情境,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③电子媒介所产生的情境。 ㈠ 批判地吸收传统的情境决定论
梅式认为,关于情境问题的讨论,应该以人们接触社会信息——自己和别人的消息为焦点,从信息系统方面去考虑情境,拓宽情境的概念。 ㈡传播情境的影响和制约
他在《空间感的消失》中指出“真正不同的行为需要真正不同的情境”。梅罗维茨把情境分离和结合看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制约情境的分离和结合形式的因素包括个人生活决策和社会对媒介的运用”。 ㈢电子媒介促成情境合并
情境的合并,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
①知识结构层面所形成的情境合并。 ②生活风尚的合并。
③公私情境的合并。 ㈣梅式理论的不足之处
媒介情景论的出发点是社会情境决定人的行为,即情境决定论。情境决定论忽视了内在因素在接受过程中的作用。
在《空间感的消失》一书中把媒介内容与媒介本身混为一谈,与麦克卢汉如出一辙。
第六章 传播的对象——受众分析
1. 受众的内涵
受众(一译阅听人)是传播对象——受传者的集体概念,它是传播过程中的五要素之一。
受众这一概念就其发展历史来说,与商业化社会的消费大众的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
受众是大众传播媒介产品的消费者,它是传播活动的目的地,是传播内容的归宿,同时它又是传播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没有受众的参与,传播活动就不完整。所以,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这些都可算作受众的内涵。
受众的外延包括报纸、杂志、图书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新传媒的观众等。
2. 受众观念的发展历程 ㈠早期的受众认知 1.“靶子论” “靶子论”是与“魔弹论”相对的,其基本观点是受众如同射击场上的靶子,只要被魔弹击中,便会应声而倒。“靶子论”与 “魔弹论”的实质都是过于夸大大众传播的影响力,认为受众在媒介面前毫无头脑,只能坐以待毙。
2.“缓冲体论” 华裔学者李金铨总结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传播研究的主要活动和成就时提出的。 3.“使用与满足论” 4,。“亚文化群体论” “亚文化群体论” 是文化研究的发现。研究者发现,从社会角度来考察受众与从文化角度来考察受众有着不同的取向,也会产生影响。因而,把受众视为亚文化群体会有别于前一种视野。
表面看,亚文化的受众研究方法有很突出的优点:它既能从理论上说明决定个人解码的话语因素,又能说明社会结构的决定因素。它把社会文本臵于有限的多义性观念之中。但进一步观察发现,这种调查受众成员的实践是有局限的,在它的框架内引发了更大的理论难题。
5.“受众商品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治经济学派的观点。政治经济学派关于受众的核心观点是把受众视为商品。
㈡受众研究的新观念
霍尔于1973年提出传播过程中不同文本解码方式的解说,区分了三种解码方式:① 优先的解读:文本作者意欲表达的字面意思和言外之意成为历届的框架,解码的运作在文本“主控符码”之中进行。
② 协商的解读:解码或多或少地是与“主控符码”协商的过程。
③抵抗式解读:用替代的参照框架反驳讯息。
3. “民族志的受众研究”
20世纪80年代,文化研究首倡“民族志的受众研究”。代表性的研究有二:①莫利的“《全国观众》的研究”。
②霍布森的“家庭主妇与大众媒介研究”。 特别是后者,被认为是受众研究史上打一次采用了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志方法。与量化实证不同的是,民族志的受众研究强调在一种自然的环境中收集资料,并将所获得的事实资料作为揭示受众行为的依据。
4. 几种常见的受众理论
㈠个人差异论 由美国学者霍夫兰于1946年率先提出。其核心认为,媒介信息包含了特定的刺激性,这些刺激性与受传者的各项特征有着特定的相互作用。 强调的是不同的个人对相同的信息所作的不同反应。 德福勒把这些差异归为五种:①个人心理结构方面的; ②先天禀赋与后天习性的; ③认知态度价值标准方面的;
④社会理论所形成的观点或主张方面的; ⑤文化素质方面的。
㈡社会类别论 社会类别论认为,按照性别、年龄、种族、政党、文化程度、收入、职业等社会因素,可以将受众划分为不同的社会群体类别。 强调的是不同的群体对相同的信息所作的反应。 ㈢社会关系论 ㈣文化规范论
5. 施拉姆在他1973年出版的《人、讯息和媒介》(《传播学导论》)一书中提出
如下公式:
选择或然率=预期能获得的报偿/需要付出的努力
6. 受众的选择心理特点
美国学者约〃克拉伯对受众的选择心理作了专门的研究,他认为受众具有三种选择心理特点:
㈠选择性注意 所谓选择性注意,指的是受众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媒介信息进行选择。
㈡ 选择性理解 所谓选择性理解,是指受众对信息从自身的立场、利益出发所作的理解,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㈢选择性记忆 所谓选择性记忆,是指受众对强烈刺激自己大脑的信息,如赞成的、反对的或感兴趣的信息内容加以记忆,而对自己不感兴趣的、未对自己大脑形成刺激的内容加以排斥、遗忘。
7. 受众对媒介选择的心理动机 ㈠读报动机的研究
㈡收听广播剧动机的研究
㈢受众对媒介和信息的选择动因:①习惯作用;②易得性;③一致性;④遵从心理;⑤实用意图。
8. 大众传播中反馈的特点:①代表性;②间接性;③延迟性;④累积性;⑤收
集活动机构化;⑤量化。
9. 大众传播中反馈的类型:受众主动反馈 和 媒介调查反馈 二者的共同点是:都具有延迟性。
10. 大众传播中常见的反馈方式:①致编辑的信 ②ABC
③总体受众数据 11. 受众调查
受众调查的类型和方法一般有三种: ㈠受众来函、来点、短信、电子邮件。
㈡综合调查 综合调查指的是新闻研究或受众研究机构对某一地区的受众接受各种媒介信息的情况和对某一媒体的受众接受情况进行的全面调查。
㈢专题调查 是相对于综合调查而言的,其调查的目标更为集中,范围要小的多。通常针对某一具体内容展开专项调查,种类较多,主要有视听率调查、受众意向调查、某一内容的传播效果调查。 人们通常使用的调查方法不外乎以下几种: ①当面询问法;②电话询问法;③日记法; ④机械记录法;⑤网络调查法与手机调查法。
12. 民意与民意测验的含义:
民意 所谓民意,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有关重大社会政治问题的见解和态
度,具体表现在群众对执政者所作的官方决策和行动的看法上。
民意测验 即对人民群众的见解和态度进行调查的活动。
13. 1954年,我国台湾省举办第一次民意测验。台湾《联合报》就是否要试行简
体字进行的民意测验。
14. 舆论的概念
“舆论”一词最早由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杰克-内赫尔提出。
舆论即公众意见,在大众传播时代,它的公众广泛性得到强化,所以,现代社会的民主政治被称为舆论政治。
“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这个观点强调了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它是由德国女传播学者内尔-纽曼提出的。
15. 舆论的特性:公众性、公开性、评判性、倾向性、权威性、压制性。
16. 传播媒介控制舆论的具体方式:
㈠选择控制 是指选择大量能证明意见正确的事实加以报道,与此同时,又限制和控制对这一意见不利的信息。
㈡渗透控制 指在舆论尚未形成之前,对某些敏感内容加以试探性的透露或巧妙的透露,在民主社会中渗透控制往往可以激发民众态度,以影响政府决策。 ㈢直接控制 大众传播媒介直接发表言论,阐明自己的观点,从而发挥其影响
力以左右公众意见,形成某些有利于自己的舆论。
第七章:大众传播的效果分析
1. 英国以北岩爵士(北岩公爵)为宣传领袖,他拥有当时影响最大的通讯社:
路透社和法国的哈瓦斯通讯社。
2. 效果模式的衍变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35-1955年)是所谓“魔弹论”阶段,研究者们普遍认为传播媒介具有巨大威力,是万能的。万能效果论主要指的是魔弹论,是70年代施拉姆对瓦能效果论进行的一种归纳。这是西方最早产生的一种传播效果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媒介传播强效果论。媒介自身具有无可抗的力量,受传者除了无条件接受和信服媒介的传播外,绝无反抗力。其效果过程如同射击场上的枪弹射向靶子一样,“枪声”一响,受众就会“应声倒下”,这一理论假设受众会以预期的方式对内容产生反应。即“想象效果论阶段”
第二阶段(1950-1960年)是对第一阶段进行质疑、反驳,认为传播媒介极难改变受众的意见、态度和行为,媒介并没有多大威力甚至是无能的。即“检验效果论阶段”。
第三阶段(1960年至今)学术界对传播媒介的功能重新认识, 认为传媒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并不是万能的。即“论证效果论阶段”,这一时期研究焦点已由传播者中心转向了受众中心。
第一节:劝服的传播效果研究
1、 万能效果论:万能效果论主要指魔弹论。是70年代施拉姆对万能效果论进行的一种归纳。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论,或称机械的刺激反应理论,这是西方最早产生的一种传播效果模式,一种典型的媒介传播强效果论。媒介自身最有无可抗拒的力量,受传者除了无条件接受和信服媒介的传播外,绝无反抗力。其效果过程如同射击场上的枪弹射向靶子一样,“枪声”一响,受众就会“应声倒下”,这一理论假设受众会以预期的方式对内容产生反应。
2、 有效效果理论与劝服效果研究:两大主要流派一是以拉扎斯菲尔德等哥伦比亚大学学者为代表的哥伦比亚学派;另一个主要流派是以霍夫兰为代表的耶鲁学派。
3、 “两级传播”与 “意见领袖”:两级传播理论最早是凯兹等人引入的,两级传播也叫两级流通模式,其古典陈述认为人际传播影响比大众媒介的影响力大。
两级模式包含了一下的主要假设:(1)、个人在社会中并不是孤立的单位,而是与他人互动的团体成员。(2)、个人对一个媒介的反应不是直接的、立即的,而是经由那些社会关系转达,并且受社会关系的影响。(3)、流通中包含两个过程,一是接受和注意,另一个是反应,其形式则是对于传播者所企图发出的影响或信息的接受或据斥。接受并不等于反应[因为可能经由个人接触,而有次级接受]。(4)、在媒介面前,每个人都不是完全相等的,在传播过程中每个人各有其不同的角色,并且可以被划分成两大类:主动接受和传递讯息者与被动依赖他人的指导者。(5)、那些比较主动的角色(意见领袖)可能具有使用媒介较多、乐群性程度较高、自认对他人有影响力,具有一种被人认为是消息来源和指导角色等特征。
众媒介所传播的信息首先是传到“意见领袖”那里,“意见领袖”再将信息传递给周围人,周围人成为意见的给予者,可以再向其他人传递信息。 5、“创新——扩散”模式:“创新—扩散”研究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必须重视非媒介(通常个人)的资讯来源(邻居、专家等);通常会推行一项运动来企图提供资讯,影响动机与态度,以求达到行为上的改变”。
第二节:适度效果论与受众中心的传播效果研究
1、 适度效果论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效果理论模式。
2、 信息寻求范式:信息寻求范式把研究的焦点放在个人对信息寻求的行为上,把以往对大众传播受众受媒介影响的注意力移向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积极行动。“信息寻求”一次是美国学者卫斯特莱和巴洛于1959年在一项名为“新闻信息寻求行为的调查”研究中首先使用的,强调受传者需要信息,主动寻求信息。信息寻求范式在很大程度上受“选择性接触”理论的影响。(多余的题目)
3、 “使用——满足”模式:是典型的受众研究的理论,其研究历史从20世纪40年代初到70年代末近40年。其特点是其反向的研究角度,即研究人们如何为达到某种需要的现实和满足而使用的媒介,一改以往研究媒介如何影响受传者的思维方式,这是典型的受众中心模式。其基本观点是:(1)心理与社会需求的满足。(2)、透过大众媒介的消费。
4、 议题设定模式:是专门探讨传播媒介对社会的影响的一种模式,议题设定功能模式的基本内容是:在特定的一系列问题或议题中,那些得到媒介更多注意的议题,在一段时间内将日益为人们所熟悉,它们的重要性也将日益为人
们所感知,而那些较早得到媒介注意的议题将日益为人们所淡忘。P289 有待补充
第三节:强大效果的再论证
1、 沉默的螺旋:1972年,东京心理学国际会议,德国学者、社会学家伊丽莎白•内尔-纽曼,正式提出。通过长期研究得出大众传播具有一致性、累积性和普遍性三个特性,三者相互作用产生对舆论的强有力的影响。
一致性,指的是大众媒介长期呈现同质性很高的内容。累积性是指受众有很大的效果并且并非短期研究可得,应用同组重复访谈调查法来研究大众媒介的长期效果。所谓普遍性则是指在意见自由的环境中,优势意见对个人会有很大的压力,使他不敢说出和优势意见不同的意见。
2、 文化行为模式:文化行为模式是美国传播学研究者德福勒提出来的。文化行为模式揭示出了媒介的“长期效果”,同时也说明了这样一个实际,以往人们的研究偏重于新闻性信息的效果,其实也受到局限,而且不能解释媒介与整个社会文化价值的构建关系。这种社会文化价值的构建,往往是通过对娱乐性媒介内容如电视剧的分析所产生的长期效果。
第四节: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理论
知沟理论
1、 知沟理论:1970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学者提挈纳、多诺惠和奥利安提出了“知识沟假设”。其内容为流入社会系统的大众媒介信息一旦增加时,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吸收信息的速度会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快,以至这两类人的知识差距会扩大。
2、 教育程度是造成知沟的主要原因: (1)、传播技术不同,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很容易处理各种信息;而受教育程度低者往往则相反。 (2)、信息存储量的不同,受教育程度高者,其信息储量大,所拥有的知识背景丰富,自然处理信息也十分容易。 (3)、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的生活圈子广,接触面也自然与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截然不同,在他的同类中大多数也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 (4)、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模式可以被操作。 (5)、大众传播系统本身的性质是为了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服务。
3、 “知沟假设理论”的修正:
其一,如果传播媒介所报道的问题足以激发整个社区的关注,那么,信息可以
超越教育水平的障碍呈现合理的分配。
其二,当社会冲突产生的时候,其中的一些问题经媒介报道后,可能缩小知沟。其三,同质性。单纯的小社区比异质性、多元化的大社区更容易缩小知沟。 其四,就媒介而言,媒介不断的报道某一时间,促使社会大众都来关注某一时
间,则知沟可能因此缩小。
4、 对知沟理论的批判:第一,知沟理论完全站在传播者立场去考察所传播的信息对人的影响。第二,知沟发生的原因不仅因为传播的知识是不受限制的。第三,知沟研究将信息接收差距限定在高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人之间过于简单化,有学者认为“显著的知沟也发生在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第五,知沟研究只在探讨受众是否知悉某一个主题,而没有探讨不同的受众对某一主题的了解程度,应研究了解程度的差异,因为知道并不代表了解。另外,知沟理论并不适合解释短期的社会变动,仅仅适合在一个固定的社会中进行研究,因而适应面相当狭隘。 涵化理论
1、 涵化理论亦称培养理论、教养理论。1969年,格伯纳提出了“涵化理论”,其核心内容是电视文化可以涵化、构建受众的世界观。
2、 格伯纳的文化指标研究既注重外部研究又深入到电视文化运作机理的内部。格伯纳的文化指标理论体系包含了以下几方面:(一)、电视具有涵化功能。电视是人类社会化进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具有涵化功能。电视涵化理论的最基本的假设是电视是一种具有强大效果的传播媒介。(二)、电视是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工具。大众传播媒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受众多、分布广,看电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活动之一,人们之所以看电视是为了“娱乐”,娱乐内容最可能发挥涵化效果。
3、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造成电视参与意识的一个重要角色。
4、 格伯纳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显示,电视里的美国是一个充满暴力的世界。
5、 格伯纳指出,电视是现代社会的文化指标。
6、 涵化理论的假设与“主流效果”研究的修正
格伯纳涵化理论认为,接触电视较多的人,会比接触电视较少的人更容易认同电视所描绘的世界,而电视所描绘的世界又基本上存在一种普通的规律,即都在灌输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与文化价值。 涵化理论层次:
(1)看电视较多者会比看电视较少者更觉得世界是丑陋的、令人不舒服的。(2)电视所描绘的世界与真实世界是迥然不同。
(3)看电视多者对世界的认知与电视所描绘的情形十分接近。
7、 涵化理论的贡献:涵化分析认为媒介最主要的效果并非在改变受众,而是维持某种社会结构,使观众对世界的认知符合既有的价值规范和政治经济文化秩序。其所关注的是电视对观众产生潜移默化的长期效果,认为电视提供给社会各阶级的人一套同质化的“隐藏课程”,提供一个媒介环境,并且对不同的人提供一套对生活、世界、生命的解释。它的效果不在于使受众产生变化,而是要是受众不发生变化。
第五节:大众传播面对的社会现实问题
1、 美国学者李普曼称之为“拟态环境”,即“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加工选择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供环境”。
第六节: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
1、 传播内影响效果因素:有传播的信息来源,传播媒介,传播的态度、方式、技巧,传播的内容等几个方面。
传播的信息来源:在大众传播中,信息来源的正确与错误,即信息的可靠性
与传播效果有直接的关系。受传者对传播的信息来源依赖很深,人们普遍信赖权威意见而不太信赖非权威的意见;信赖专门信息而不太信赖普通信息。
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本身就具有使它所传播的内容增加说服力的效果。
其原因是:一是大众媒介本身在大多数受众心目中具有权威;而是大众传播媒介具有授予地位和威望的功能。
传播的态度、方式和技巧:态度方面,如果传播者能够以一种比较和缓的、
心态气和的语调进行演说、讲解,受众则比较容易理解、容易接受。传播的态度还体现在节目的编写、制作上,只有在字里行间,分分秒秒上狠小功夫,以认真、严肃的态度来办报纸、办电台和电视台,才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无论何种媒介,传播效果的大小,技术因素也占有很大的比重。
传播内容:传播的内容对传播的说服能力会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
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影响人们的媒介选择;二是影响人们对某种信息的信服程度。内容是否客观、真实,传播者在编写内容时政治立场和思想倾向, 。信息量的大小也会影响传播效果。
2、 传播外影响效果的因素包括:先验观念、团体规范、人际传播、个人差异。 先验观念:先验观念是指人们头脑里固有的对世界的印象和形成的主观观点。
先验观念除了影响受众对传播内容的选择之外,还影响受众对新事物的理解、接受程度。受传者在接受新内容时,先验观念往往会“自以为是”地替媒介作出解释,从而导致传播信息在受众理解上的误差。
团体规范:团体规范在受众的接受活动中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团体规范的
压力可以促使受众接受团体认可的传播内容,而拒绝与团体意见相违背的传播内容。
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的影响对于大众传播业者的启示在于,应加大信息报道
的力度和深度,对重大信息不易作泛泛的、付钱的报道;少留一些模糊的、含混不清的信息给受众,尽量做到清晰、准确、生动、有力,这样才能收到最好的传播效果。
个人差异:个人差异主要指个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
第八章:传播制度与传播控制
1. 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理论
A:极权主义传播理论 B:自由主义传播理论 C:社会责任理论
D:苏联共产主义传播理论
2. 英国政治家弥尔顿1644年发表《论出版自由》谴责了检查制度的理论与实
践,阐述了“出版自由”的思想。
3. 西方国家用于控制大众传播的手段
A:制定法律:用法律来限定新闻传播活动,使之随着政府的指挥棒行事。 B:检查传播内容: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和新闻出版法律都在表面上强调了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因此政府一般不事先审查传播内容。但是,许多国家的政府还是通过其他一系列手段对新闻内容进行直接的严密控制。 C:政治与经济的软化、拉拢:在许多西方国家,政府普遍认识到对待大众媒介全靠大捧政策也不是长久之计,他们往往采取变堵为疏的策略,拉拢新闻传播者。
D:暴力干预:在重大事件发生时政府为了掩盖事实真相,往往要派人干预记者的活动,这种情况下往往发生暴力干预传播的事件。
E:利用官方媒介进行舆论导向:在许多发达国家,政府并未放弃对媒介的经营权,而是积极创办大众传播媒介。
4. 我国政府在新闻传播事业中常使用的控制方法
A:直接控制。 B:间接控制。
C:发挥党的机关报在传播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5. 受众反馈的形式
A:受众直接通过来电、来函、来访表达对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的各种意见、建议和批评。
B:受众通过是否订阅报纸、是否收听广播和收看电视来显示自己对传播的意见。
C:传播机构通过受众调查收集受众的反应
6. 受众对媒介的控制和影响
影响:A:抵制。例如,停订某报、不看某部电影,导致其订阅数量减少、票
房收入下降。这种方法以受众组织使用多。
B:评定等级。 C:来电、来函。 D:质询。
控制:受众对于大众传播的控制,一方面是对传播活动的监督,保证传播活动沿着对社会有益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受众的社会参与意识。这对于国家发展、社会发展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第九章: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
1. 关于“现代化理论” 西方传播界关于现代化的定义以长期致力于传播与发展
研究的罗杰斯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其定义为:个人从传统生活方式变为较为复杂、高度技术化、生活方式迅速变迁的过程,它包括社会结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形态、产业结构等的转变。代表人物:施拉姆。
2. “依附理论”及其批评
涵义:依附理论是由弗兰克提出的,他主张第三世界国家认清自身处境,去 效
法古巴卡斯特罗走不依附路线。
“依附理论”有别于现代化理论之处主要有两点:第一,现代化理论试图设计一套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路线,而“依附理论”则试图找出发展中国家何因不发展的原因;第二,现代化理论是从国家政府的角度分析发展的问题,而“依附理论”则强调外在的力量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批评:A:“依附理论”用经济决定论去解释国家发展问题显得过于狭隘;
B:就华勒斯坦的“世界体系”概念来说,在一个世界体系里面,每个国家都是相互依赖的关系,中心国家本身也互相依附,并不仅仅是第三世界国家依附发达国家;
C: “依附理论”把第三世界不发达的原因归咎于西方世界的剥削,而不检讨本国文化是否是一个导致不发达的原因;
D: “依附理论”所谓切断与中心国家的联系,实际上并无多大意义,并未提出解决问题的真正药方;
E:这一理论的论点过于宿命,忽略了第三世界国家有自身内在的凝聚力去抵抗依附的可能。
第十章:国际传播与全球化
1. 国际传播的主要方式是对外出版、对外广播、电视传播、信息高速公路等。 2. 美联社成立于1848年,它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新闻通讯社。
3. 新华社创建于1931年11月,其前身是红色中华通讯社,1937年改称新华社,
并向全国发行新闻,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国家通讯社,它是中国最大的新闻中心,是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重要舆论机构
4. 全球化与媒介帝国主义
全球化指的是世界上不同部分渐增的联结,这样的过程产生复杂的互动与互相依赖的形式。 全球化发生在:
a:活动发生在近似全球的场域;
b:活动的组织、规划或协调是以全球的规模来进行的;
c:活动涉及某种程度的交换与相互依赖,如此本地的活动放在世界不同的
部分,并被其影响。
从全球化的类型来看:
其一:是指企业形式为超国家企业组织,因此所有权控制运作的机制均以
全球为基础;
其二:是指企业的意识形态,这一意识形态的建立是为了服务企业的利益; 其三:是指经验型层面,指的是全球化过程中可观察的,其特性为主要社
会、文化与机构的改变,其巨大的渗透力值得注意。
全球化作为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已经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到我们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和研究以及人们的日常生中。在全球化浪潮中,媒介文化最为突出,我们不得不对其加以重视。
5. 媒介帝国主义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媒介帝国主义”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特指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确实在有意无意地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系统。也就是说,在信息传播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由此造成了发展中国家消极、被动的后果。
6. 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
A:走合作化的道路
B:传播手段走向高科技化
C:国际传播媒介在国际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7. 国际社会之间的合作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A: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
B:西方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合作 C: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合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