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固定收益证券计算题

2024-05-12 来源:汇智旅游网
计算题

题型一:计算普通债券的久期和凸性

久期的概念公式:DtWt

t1N其中,Wt是现金流时间的权重,是第t期现金流的现值占债券价格的比重。且以上求出的久期是以期数为单位的,还要把它除以每年付息的次数,转化成以年为单位的久期。

久期的简化公式:D1y(1y)T(cy) Tyc[(1y)1]y其中,c表示每期票面利率,y表示每期到期收益率,T表示距到期日的期数。

1凸性的计算公式:C(1y)2(tt1N2t)Wt

其中,y表示每期到期收益率;Wt是现金流时间的权重,是第t期现金流的现值占债券价格的比重。且求出的凸性是以期数为单位的,需除以每年付息次数的平方,转换成以年为单位的凸性。

资料

例一:面值为100元、票面利率为8%的3年期债券,半年付息一次,下一次付息在半年后,如果到期收益率(折现率)为10%,计算它的久期和凸性。

1008%10%4 实际折现率:5% 每期现金流:C22

息票债券久期、凸性的计算 时间(期现金流现金流的现值 权重 时间×权重 (t2+t)×Wt 数) (元) (元) (Wt) (t×Wt) 1 4 0.0401 0.0401 0.0802 43.8095 3.8095() (15%)94.9243 2 4 0.0382 0.0764 0.2292 43.6281 (15%)2 3 4 43.4554 (15%)343.2908 4(15%)43.1341 5(15%)10477.6064(15%)60.0364 0.1092 0.4368 4 4 0.0347 0.1388 0.6940 5 4 0.0330 0.1650 0.9900 6 104 0.8176 4.9056 34.3392 总计 94.9243 1 5.4351 36.7694 即,D=5.4351/2=2.7176

利用简化公式:D15%(15%)6(4%5%)5.4349(半年) 65%4%[(15%)1]5%即,2.7175(年)

36.7694/(1.05)2=33.3509 ;

以年为单位的凸性:C=33.3509/(2)2=8.3377

利用凸性和久期的概念,计算当收益率变动1个基点(0.01%)时,该债券价

资料

格的波动

利用修正久期的意义:P/PD*y

D*2.71752.5881(年)

15%

当收益率上升一个基点,从10%提高到10.01%时,

P/P2.58810.01%0.0259%;

当收益率下降一个基点,从10%下降到9.99%时,

P/P2.5881(0.01%)0.0259%。

12凸性与价格波动的关系:P/PD*yCy

2

当收益率上升一个基点,从10%提高到10.01%时,

1P/P2.58810.01%8.3377(0.01%)20.0259%;

2

当收益率下降一个基点,从10%下降到9.99%时,

1P/P2.5881(0.01%)8.3377(0.01%)20.0676%

2

又因为,债券价格对于收益率的降低比对收益率的上升更加敏感,所以凸性的估计结果与真实价格波动更为接近。

资料

题型二:计算提前卖出的债券的总收益率

(1r1)n1首先,利息+利息的利息=C;r1为每期再投资利率;

r1然后,有 债券的期末价值=利息+利息的利息+投资期末的债券价格;

其中,

CFC1(1r2)NF投资期末的债券价格:P; tNN(1r2)r2(1r2)t1(1r2)NN为投资期末距到期日的期数;r2为预期的投资期末的每期收益率。

例二:投资者用905.53元购买一种面值为1000元的8年期债券,票面利率是12%,半年付息一次,下一次付息在半年后,再投资利率为8%。如果债券持有到第6年(6年后卖出),且卖出后2年的到期收益率为10%,求该债券的总收益率。

解:

100012%8%10%60 r14% r25% C222(14%)121 6年内的利息+6年内利息的利息=60901.55元

4%601(15%)41000 第6年末的债券价格=1035.46元

5%(15%)4所以,

6年后的期末价值=901.55+1035.46=1937.01元

总收益=1937.01-905.53=1031.48元 半年期总收益率=121937.0116.54%

905.53 总收益率=(1+6.54%)2-1=13.51%

资料

题型三:或有免疫策略(求安全边际)

例三:银行有100万存款,5年到期,最低回报率为8%;现有购买一个票面利率为8%,按年付息,3年到期的债券,且到期收益率为10%;求1年后的安全边际。

解:

银行可接受的终值最小值:100×(1+8%)5=146.93万元; 如果目前收益率稳定在10%:

触碰线:

146.93100.36万元

(110%)48108=104.53万元;

110%(110%)2 1年后债券的价值=100×8%+

安全边际:104.53-100.36=4.17万元;

A

B触碰线

所以,采取免疫策略为卖掉债券,将所得的104.53万元本息和重新投资于期限为4年、到期收益率为10%的债券。

4104.53(110%)债券年收益率=518.88%100资料

题型四:求逆浮动利率债券的价格

例四(付息日卖出):已知浮动利率债券和逆浮动利率债券的利率之和为12%,两种债券面值都为1万,3年到期。1年后卖掉逆浮动利率债券,此时市场折现率(适当收益率)为8%,求逆浮动利率债券的价格。

解:

在确定逆浮动利率债券价格时,实际上是将浮动和逆浮动利率这两种债券构成一个投资组合,分别投资1万元在这两种债券上,则相当于购买了票面利率为6%、面值为1万元的两张债券。又因为在每个利息支付日,浮动利率债券价格都等于其面值,所以逆浮动利率债券价格易求。

1年后,算票面利率为6%,面值为1万的债券价格

P600106009643.347元

(18%)(18%)2P逆=2P-P浮=2×9643.347-10000=9286.694元

题型五:关于美国公司债券的各种计算(债券面值1000美元、半年付息一次)(YTM实为一种折现率)

例五:现有一美国公司债券,息票利率为8%,30年到期,适当收益率为6%,求债券现在的价值?

解:

因为该债券面值为1000美元,每半年付息一次,所以:

1(13%)601000401000=+=1276.76元 P4060n60(13%)3%n1(13%)(13%)60

例六:现有一美国公司债券,息票利率为8%,30年到期,假设现在的售价为676.77美元,求债券到期收益率?

解:

因为该债券面值为1000美元,每半年付息一次,所以:

1(1YTM)601000401000= 676.7740n6060(1YTM)(1YTM)YTM(1YTM)n160通过上式求出该债券的半年期到期收益率为6%,因此该债券的年到期收益

率为6%×2=12%

例七:美国债券市场上交易的一种零息债券,距到期日还有10年,到期价值为5000元,年适当贴现率是8%,计算该债券的价值。

解:

因为该债券半年付息一次,所以每期贴现率为8%/2=4% n=20

P=

5000=2281.93元 20(14%)资料

例八:一种美国公司债券,票面利率是10%,2008年4月1日到期。每年的4月1日和10月1日分别支付一次利息。如果投资者在2003年7月10日购买,该债券的适当贴现率是6%,则该债券的净价是多少?全价是多少?(采用360天计算)

解:

2003年7月10日距下一次利息支付日10月1日还有81天,且利息支付期为半年,即180天。那么n=81/180=0.45。

P5050501050......1189.79元

(13%)0.45(13%)1.45(13%)8.45(13%)9.45即该债券的净价为1189.79元

又因为距上一次付息日为180-81=99天,所以

99AI5027.5元

180即该债券的全价为27.5+1189.79=1217.29元

例九:在美国债券市场上有一种2年期的零息债券,目前的市场价格为857.34元,计算该债券的年到期收益率。

解:

因为该债券为票面价格为1000元,半年付息一次,所以:

857.341000 4(1YTM)通过上式求出该债券的半年到期收益率为3.9%,因此该债券的年到期收益率为3.9%×2=7.8%

例十:美国债券市场上有一种债券,票面利率为10%,每年的3月1日和9月1日分别付息一次,2005年3月1日到期,2003年9月12日的完整市场价格为1045元,求它的年到期收益率。(按一年360天计算)

解:

2003年9月1日距下一次利息支付日2004年3月1日还有169天,半年支付一次。即n=169/180=0.9389

又因为全价=净价+应付利息

180169AI503.06元

180所以,净价=1045-3.06=1041.94元 即,

1041.9450501050(1YTM)0.9389(1YTM)1.9389(1YTM)2.9389

该债券的半年到期收益率为YTM=3.58% 年到期收益率为3.58%×2=7.16%

资料

题型六:交税方法

例十一:一种10年期基金,票面利率为6%、按年付息、持有到期。政府对其收税,税率为20%。现有两种交税方式:一年一付;到期时一起付;问选择哪种交税方式更好?(改变哪个数值会造成相反的结果)

解:设在某年年初购买该基金;基金面值为100元; 市场适当收益率为r;

一年一付(年末付):

每年年末应交:1006%20%1.2元

1.21.21(1r)10现值:PV1 nrn1(1r)10

到期时一起付

总利息为:10×1.2=12元 现值:PV212 10(1r)若PV1PV2,则r1%

所以:当市场适当收益率为1%时,两种交税方式都可以; 当市场适当收益率大于1%时,选择到期一起付; 当市场适当收益率小于1%时,选择一年一付。

附:课上提过的重点题

例十二:有一个债券组合,由三种半年付息的债券组成,下次付息均在半年后,每种债券的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

债券名称 到期时间面值(元) 市场价格到期收益率(年) (元) (年率) A 6% 6 1000 951.68 7% B 5.5% 5 20 000 20 000 5.5% C 7.5% 4 10 000 9831.68 8% 求该债券组合的到期收益率。(步骤:1、列表 ;2、列方程 ) 解:

若考试时试题未给出债券的市场价格,必须计算出来。

A:951.68B:2000010 票面利率 301000 n12(13.5%)n1(13.5%)1255020000(平价出售) n10(12.75%)(12.75%)n1C:9831.6837510000 n8(14%)n1(14%)8该债券组合的总市场价值为:

951.68+20 000.00+9 831.68=30 783.36元

列表:r为债券组合的到期收益率 期数 A的现金流B的现金流C的现金流(元) (元) (元) 1 30 550 375 2 30 550 375 3 30 550 375 4 30 550 375 5 30 550 375 6 30 550 375 7 30 550 375 8 30 550 10 375 9 30 550 10 30 20 550 11 30 12 1030 总市场价值 债券组合的现金流(元) 955 955 955 955 955 955 955 10 955 580 20 580 30 1030 总现金流的现值(元) 955/(1+r) 955/(1+r)2 955/(1+r)3 955/(1+r)4 955/(1+r)5 955/(1+r)6 955/(1+r)7 10955/(1+r)8 580/(1+r)9 20580/(1+r)10 30/(1+r)11 1030/(1+r)12 30 783.36 资料

④列方程:

1(1r)7109555802058030103030783.36955r(1r)8(1r)9(1r)10(1r)11(1r)12

r3.13%

所以该债券的半年期到期收益率为3.13%;其年到期收益率(内部回报率)为6.26%。

例十三:APR与EAR的换算

公式:

EAR(1APRn)1n

其中:EAR为实际年利率;APR为名义年利率;n为一年中的计息次数;

A债券的年利率为12%,半年支付一次利息。B债券的年利率为12%,每季度支付一次利息。C债券的年利率为10%,每季度支付一次利息。求这三种债券的实际年收益率。

12%A:EAR1112.36%

212%B:EAR1112.55%

410%C:EAR1110.38%

4注:名义利率一样,付息次数越多,实际收益率越大;

付息次数一样,名义利率越大,实际收益率越大。

例十四:求债券总收益或总收益率(与题型二对比 此题没有提前出售债券这一条件 故较为简单)

此时,债券的期末价值=总的利息+利息的利息+债券面值

总收益 =债券实际总价值-购买债券时的价格

求总收益率:

公式:每期收益率=(期末价值/期初价值)1/n-1 实际年收益率=(1+每期收益率)m-1

资料

442投资者用1108.38元购买一种8年后到期的债券,面值是1000元,票面利率为12%,每半年付息一次,下一次付息在半年后。假设债券被持有至到期日,再投资利率等于到期收益率,分别计算该债券的利息、利息的利息以及总收益、总收益率。

解:

1108.38投资利率为5%

601000 半年期的YTM=5%,即每期的再n16(1YTM)(1YTM)n116(15%)161利息+利息的利息=601419.45元

5%

该债券的利息=60×16=960元

利息的利息=1419.45-960=459.45元

持有到期时债券的总价值=1419.45+1000=2419.45元

总收益=2419.45-1108.38=1311.07元 每期收益率=162419.4515%

1108.38总收益率=15%2110.25%

资料

例十五:(资产组合的久期)一个债券组合由三种半年付息的债券构成,求该债券组合的久期,并说明利率变动时价格的变化。 票面利率 到期时间(年) 市场价格(元) YTM(年) 债券名称 面值(元)A 1000 6% 6 B 20 000 5.5% 5 C 10 000 7.5% 4 解:1.若没给出市场价格,先计算市场价格; 2.利用简化公式,求出各自的久期; 3.得出修正久期,算出总D*;

4.假设利率变动,计算现在的价格。

久期的简化公式:D1y(1y)T(cy)yc[(1y)T1]y;

951.68 20000 9831.68 7% 5.5% 8% 分别计算出A、B、C的久期:

DA13.5%(13.5%)12(3%3.5%)10.2001(半年) 123.5%3%(13.5%)13.5%

*DA10.20019.855213.5%(半年)=4.9276(年)

DB12.75%(12.75%)2.75%2.75%(12.75%)1012.75%12.75%118.8777102.75%(12.75%)(半年)

*DB8.87778.6401(半年)=4.3201(年)

(12.75%)

DC*DC14%(14%)8(3.75%4%)7.0484(半年) 84%3.75%14%14%7.04846.7773(半年)=3.3887(年) 14% 该债券组合的市场总价值等于951.68+20000+9831.68=30783.36元,债券A的权重为0.0309、债券B的权重为0.6497、债券C的权重为0.3194。因此,该债券组合的久期为:

D*4.92760.03094.32010.64973.38870.31944.0414(年)

这表明当组合中的三种债券的年收益率都变动1个百分点时,组合的市场价值将会变动4.0414%。

资料

例十六:如何构造理论上的即期利率曲线——解鞋带的方法:

假设存在5种政府债券,期限分别从1年到20年。这些债券都是平价债券,即价格与面值相等,等于100元。因为是平价债券,所以这些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与票面利率正好相等。 债券期限(年) 1 2 3 4 5 YTM(票面利率) 5% 5.1% 5.2% 5.35% 5.45% 即期利率(Sn) 5% 5.1026% 5.207% 5.368% 5.4763% 远期利率(fn1,n) 5% 5.2052% 5.4161% 5.8525% 5.9106% 解: 在整个计算过程中,债券都被看做是一系列零息债券构成的债券组合,债券的价格等于这些零息债券的价值总和;先求出即期利率,再利用

fn1,n(1Sn)n1,计算远期利率。 (1Sn1)n1 1年期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就是1年期的即期利率,即S15%; 2年期债券的现金流模式如下:1001005.1%100(15.1%) 2(1S1)(1S2)%、f1,2 解得S25.1026(1S2)215.2052%; (1S1)5.25.2105.2 (1S1)(1S2)2(1S3)33 3年期债券的现金流模式如下:100 解得S35.207%、f2,315.207%15.4161%; (1S3)31(15.1026%)21S225.355.355.35105.35 (1S1)(1S2)2(1S3)3(1S4)4 ④4年期债券的现金流模式如下:100解得S45.368%、f3,4(15.368%)415.8525%; (15.207%)3 ⑤5年期债券的现金流模式如下: 1005.455.455.455.45105.45 (1S1)(1S2)2(1S3)3(1S4)4(1S5)5解得S55.4763%、f4,5(15.4763%)515.9106% (15.368%)4资料

根据以上计算,画图:

6.0000% 5.8000% 5.6000% 5.4000% 5.2000% 5.0000% 4.8000% 4.6000% 4.4000% 远期利率 即期利率

1 2 3 4 5 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