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
第一章 总 则
为加强对近期城市建设的指导与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的要求,以区域协调、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基本原则,结合南宁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是对城市近期发展建设进行控制和指导的法定依据,与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共同承担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综合调控作用。
规划指导思想
(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实施“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发展策略,贯彻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坚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规划思想,遵循城市规划建设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区域与国土规划等有机协调的政府宏观调控的原则。
(3)坚持规划公众参与的思想,遵循规划为城市整体利益、公众利益服务调控的原则.
(4)充分结合城市的土地和水资源承载能力,注重节地、节水、节能,构建集约型的发展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5)强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的调控和引导作用,建立以近期建设规划为核心的实施方案和操作体系,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协调、全面发展。
(6)坚持城市产业与空间拓展有机结合的思想,通过城市空间的战略拓展与整合,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全面升级,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规划基本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修订)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
(4)《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
(5)《关于印发〈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规[2002]218号)
(6)《关于抓紧组织开展近期建设规划制定工作的通知》(建规[2005]142号)
(7)《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
(8)《邕宁县城总体规划》(2002—2020)
(9)《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修编纲要》
(10)《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规划重点内容
(1)总结“十五”期间城市发展成就与问题,对总体规划和上版近期建设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实事求是分析和检讨总体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
(2)结合城市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深入分析城市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合理预测城市发展趋势。调整和完善城市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定位,强化自身职能,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带动区域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3)强化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有机协调,保护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资源,进行发展的现实选择与引导,实现南宁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4)确定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城镇群体和特色突出的生产力布局,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区域产业发展与土地利用政策.
(5)确定城市发展目标与规模,并对城市总体目标进行时空分解,形成近期若干具体建设目标,制定目标导向下的近期建设行动计划,并制定政策措施和建议作为规划实施的保障。
(6)合理引导城市空间形态结构,完善城市功能布局。
(7)适度超前建设现代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继续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的投入力度,建设现代高效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城市在区域中的辐射能力.
(8)塑造城市品牌,强化城市形象,提升南宁中心城市的地位。合理利用城市自然资源,构筑都市特色景观体系,建设中国绿城;充分挖掘城市历史文脉资源,加强历史文物资源保护和利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升中心城市鲜明形象和地位。
规划范围
本规划分为两个层次,其中对第一层次范围重在提出近期发展的战略性指导意见.
第一层次规划地域范围为南宁市域行政辖区6县6区范围,总面积约22112平方公里.
第二层次规划范围即中心城区范围,为本次近期建设规划重点规划控制范围,主要包括外环高速公路以内区域、外环高速公路以外的仙葫片区、邕宁片区以及良庆片区的平乐组团,其中近期规划建成区范围总面积约216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
本次近期建设规划的期限为2006—2010年。
本规划经法定程序批准后即具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在规划期限内,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土地及空间利用规划和建设活动,应符合本规划;与空间利用相关的各项政策、计划,应与本规划相协调。
第二章 市域空间布局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城镇化方针
(1)采取多元化、低成本发展战略,实现城市城镇全面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城镇转移的低成本和城市、城镇建设的低成本,实现大批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
(2)在加快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带动周边城镇的同时,要加强各县城、中心城镇建设,使之成为各县域的中心;对一般城镇,农村居民点等建设要加强指导,发挥城镇示范效应.
(3)加快农村劳动力转化的进程,改善农村市政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设施,促进农村繁荣、农民富裕、农业发达,尤其应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建设;在保持经济繁荣、生态协调的前提下,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城乡统筹和协调发展。
城镇化水平
2005年,南宁市全市域常住人口约69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660万人)。
到2010年,规划预测市域总人口730-750万人(按740万人计),城镇人口330—360万人(按335万人计),城镇化水平45~48%(按45%计,年均递增1.3%)。
城镇发展战略
强化中心城市、调整空间结构,加快发展县级城市、构筑县域中心,着重发展中心城镇、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一般城镇、加大城镇集聚规模;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六个县城为枢纽,以中心城镇为基础,构建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一般镇的市域城镇体系,形成单核多轴圈层式的空间结构和要素聚集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城镇化格局.
城镇等级规模
到2010年,南宁市城镇规模分成5个等级.
(1)>100万:南宁市区(205-215);
(2)15—25万:武鸣(20—25)(含东盟经济园)、宾阳(15—20)、横县(15—20);
(3)5—15万:黎塘(10-15)、吴圩(6—10)(含明阳工业区、空港)、六景(6—10)(含六景工业区)、上林(5—8)、马山(4—6)、隆安(4—6)、三塘(4—6)(含九曲湾农场);
(4)2—5万:金陵、五塘、苏圩、长塘、大塘、锣圩、双桥、府城、云表、峦城、新桥、大桥、白圩、周鹿、那桐、那楼;
(5)<2万:其它建制镇.
城镇职能结构
(1)中心城市(综合型):南宁市区;
(2)县域中心(综合型):武鸣(含东盟经济园)、宾阳、横县、上林、马山、隆安;
(3)中心镇:其中工业、交通型有六景(含六景工业区)、黎塘、吴圩(含明阳工业区、空港);工贸型有三塘(含九曲湾农场)、金陵、五塘、苏圩、长塘、大塘、锣圩、双桥、府城、云表、峦城、新桥、大桥、白圩、周鹿、那桐、那楼;
(4)一般镇(集贸型):其它建制镇。
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随着南宁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人口的集聚,区域内的城镇空间布局将形成:单核多轴圈层式的空间结构。
1、核心—-南宁都市发展区
从中心城区来看,近期重点构建和完善“一主两副多中心”的中心城区域空间结构。未来南宁都市发展区应逐渐由目前的单核心放射型向外围展开,形成有重点的集中分散式布局,逐步向近郊展开、向远郊辐射。
2、轴线-—两级发展轴
(1)主要发展轴:中心城区—长塘—六景—横县(横州)—云表,向东联系珠三角地区;中心城区-那马—大塘,向南联系北、钦、防地区。
(2)次要发展轴:中心城区—金陵-那桐—隆安(城厢),向西北联系百色、昆明方向;中心城区—三塘—五塘—新桥-宾阳(芦圩),向东北联系来宾、柳州方向;中心城区-吴圩-苏圩,向西南联系崇左、越南方向;中心城区—双桥-武鸣—府城—马山(白山),向北联系河池、贵阳方向;中心城区—蒲庙—新江-那楼-中和,向东南联系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和“玉贵走廊\".
3、圈层—-三个圈层
(1)内圈层主要包括中心城区及近郊城镇.主城各组团之间、主城与近郊城镇之间,除了有效的沟通之外,注意隔离绿地的严格保护,防止中心城区继续摊大饼。
(2)中间圈层即中心城区向外经过一定的过渡地带之后,可能发育中等城市的地带。主要包括半径为50—60km的区域,该区有发育较大规模的卫星城镇的可能性,重点应解决各个方向的卫星城镇的发展时序和发展重点,近期优先发展六景和武鸣(包括东盟经济园)。
(3)外圈层即中心城区重点辐射和影响区,主要包括半径80—100km以内的区域,包括其余5个郊县的县城以及一些重点城镇。
城镇发展分类指导
1、县城发展导引
(1)合理确定各城镇的发展模式和开发强度,积极引导各县的分工与协作,形成城镇协作单元,合理高效配置资源,统筹区域发展。
(2)构建分工明确、责任明晰、机制创新、高效务实、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的发展平台。
(3)合理确定市域范围内县城的布局、职能与空间规划,不断完善城市结构与功能;合理确定县城规模,增强县城的区域辐射和带动作用。
(4)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注重把握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根据发展环境的变化,适时适度调整城镇的规模和建设时序.
(5)高品质、高标准建设县城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县城吸引力,促进新城发展。
(6)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并规划预留和储备好中远期发展的用地空间。
武鸣城厢——市域北部重要发展节点,县域中心,与东盟经济园区统一考虑,引导发展面向东盟各国的产业投资区和生活配套区,并充分挖掘、提炼、展示地方文化特色,发展壮乡民俗风情文化。城市空间架构分为两大片区,东片区空间发展以香山河、武鸣河为骨架,在水南高速公路以东发展为主;西片区为中国东盟经济园区,空间发展以向东靠近高速路出入口和武鸣城区为主。
横县横州-—市域东部重要发展节点,县域中心,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并进一步向多元化、综合化发展。空间发展以向东沿郁江发展为主。
宾阳芦圩——市域东北部重要发展节点,县域中心,区域商品集散地、工业集聚区。空间发展以芦圩组团和新宾组团为基础,加强两者之间的有效联系,并辅以必要绿化隔离.
上林大丰——县域中心,以发展矿产、农产品加工和大明山风景旅游业的生态型小城市,综合性城镇。空间发展以向东发展为主,在大明山和清水河之间,考虑象山独立组团的发展。
隆安城厢——县域中心,以发展轻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综合型城镇。可考虑与平果铝工业基地协作,发展为其服务的配套行业.空间发展以沿右江向东发展为主。
马山白山--县域中心,以集市贸易、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综合型城镇。空间发展以向西发展为主。
2、中心镇发展导引
(1)对中心镇给予政策倾斜,提高中心镇人民政府的管理权限,保证其对小城镇建设的综合协调与引导控制能力。深化土地、户籍、投资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大力改善中心镇的投资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镇品位和质量,吸引生产要素集聚,引导集中发展.
(3)每区县集中力量发展2-3个中心镇。对于进入中心城市规划控制范围的城镇,其发展应与中心城市统一考虑.
近期重点发展和培育三塘(包括九曲湾农场)、吴圩(包括空港和明阳农场)、六景和黎塘等市域几个新生长点和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
3、一般镇发展导引
(1)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示范带动的原则,建设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郊区城镇,促进小城镇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2)应加快小城镇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改善人居环境,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的差距。
(3)一般建制镇的镇区建设应注重节约和集约用地,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应严格控制在国家有关标准内,切实促进土地集约和高效使用。
市域城乡空间统筹规划
1、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
(1)按照城乡统筹的思路,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在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经济社会公平问题和城乡共同发展等问题上有所突破。
(2)调整城乡就业结构,打破城乡劳动力在政策上、制度上的界限,按市场经济法则,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把致富农民与转移农民、转化农民、减少农民有机结合起来。
(3)通过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通过转移支付,在要素投入方面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善待农民、尊重农民,给农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国民待遇。
(4)以“三化”带“三农”:即以工业化带动农民收入提高,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经济效益增长。要逐步实现“三集中”,即“农业向规模经营和农业园区集中、工业向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集中、农民居住区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通过资源的整合和人口的转化实现城乡统筹和协调发展。
2、农村居民点建设
充分结合自治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战略部署,建制镇以下的集镇、村庄应坚持统一规划,集中紧凑建设的原则,促进农村人口的就业和居住向小城镇、中心村集中。将中心村建设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农村新型社区,尤其重点抓好武鸣县、原邕宁县辖区等自治区示范村屯的规划建设工作,使其真正成为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典范.
(1)划到中心城范围内的村庄要求必须在管理体制和发展体制上进行全面改善和调整。
(2)非城市建成区内的村庄:迁村并点,将规划区范围内处于建成区外围的村庄有计划地向建成区或周围较大村庄集中,迁移后的用地复耕还用。采取多种措施,加快生存与发展条件恶劣村庄的搬迁。
(3)对高效农业地带中的村庄应进行撤并和重组,引导务农人口的相对集中,形成统一规划、规模经营的农业服务基地和专业农户聚居区,逐步消除分散居民点.
(4)对独立发展的小城镇周围的村庄应并入镇区建设区统一规划开发,村办工业并入乡镇工业小区,并鼓励工人进镇定居,逐步形成与城市型居住区人口密度相近,设施与服务水平相当,环境质量接近的居住小区。
(5)对距城镇较远的村庄应积极推进村庄合并进程,在农村住宅的建设中逐步减少独立式住宅的建设量,而推广节约用地的集合式住宅建设.
(6)应限制村办工业就地发展的苗头和态势,考虑集中至乡镇工业小区或更高层次聚居点中建设,以“清洁”农业地区,使农村地区保持原有生态环境。
3、城中村改造
(1)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的原则;因地制宜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原则。
(2)城中村改造导引
要根据具体情况积极创造条件适时改造,将已经完全城市化的农业人口户籍管理纳入到城市户籍管理中来,逐步取消或严格限制农民宅基地的划拨,已有的村镇用地和农村自留地由政府统一调控.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和保障其切身利益,走政府、开发商和村集体三方共同参与改造的道路。
4、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1)建设网络状的市域交通系统。以公路、港口、航空、铁路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快城市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城市配套功能,为社会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交通和运输服务.
(2)加快建设市域重大给水、排水、电力、燃气等基础设施,注重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3)镇一级的基础设施从使用的角度出发,原则上在重点中心镇建设配套完善的服务设施,一般镇应有所侧重,视需求而定,也应注重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4)统筹集镇、村庄布局和各项设施建设,中心村的配套设施应立足长远,适当超前配套建设。实施农村小康新村建设和环保行动工程,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应重点加快农村能源建设,积极发展沼气、太阳能等新型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5、公共服务设施合理调整和完善
(1)分阶段撤并村办小学教学点,逐步形成“小学和初中相对集中、高中向市县集中、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农村教育格局。加大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完善农村教育设备,全面推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
(2)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建设步伐。建设完善县、乡(镇)医疗和预防保健业务用房及医疗设施,重点加强中心镇的乡镇卫生医疗设施建设,实施乡镇卫生院安居工程。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要按照适度集中,网络服务的思路,形成多层次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3)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乡(镇)应建有小型体育场和不少于600平方米以上的活动场所;村委会、社区所在地都拥有一个篮球场或一处体育活动场所,保障农村体育的积极开展。
(4)在村委会、社区所在地主要聚居区,应该加强文化馆、图书室的建设,在中心镇应该建立文化广场,形成农村文化生活网络体系,促进农村文化生活的提高。
(5)加强青少年组织和活动阵地的建设与管理,切实促进青少年和青少年事业的发展。加快建设和完善县(区)级青少年活动分中心,建设一批青年创业就业培训和实践基地,实施“城乡青年中心建设推进计划”,深化“农村青年科技培训工程”,完善青少年事业发展的体制和法规、政策,推进青少年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章 城市近期发展目标、规模与策略
总体目标
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建设富裕南宁、文化
南宁、生态南宁、平安南宁,构建和谐南宁,开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新局面,在富民兴桂新跨越中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
经过“十一五\"的发展,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区域性的加工制造中心、商贸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基地、文化交流平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区域性国际化城市功能明显提升,中国绿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成为最适宜人居的城市之一.(相关指标见附表1)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到2010年,南宁市经济总量不断壮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以推进“百项工业项目大会战”为突破口,以自主创新为中心环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优化工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资源型工业,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铝加工、化工与精细化工、食品、机械、制浆造纸、建材、生物工程与制药、电子信息、电力能源等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坚持走园区化发展道路,加强工业区建设,增强开发区发展能力,积极引导各类工业项目向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集聚,充分发挥集聚和规模效益。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2%;力争到2010年,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1.5番,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总额比2005年翻一番,产业结构比重调整
达到12.2:36.5:51。3。
城市建设目标
全面深化区域合作和加强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强化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中心和综合职能,把南宁构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联结泛珠三角、西南地区与东盟战略纽带,成为北部湾经济区的龙头城市和我国西南地区出海大通道的枢纽城市,成为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富有壮民族历史文化魅力的宜居城市。
按照“一轴两带多中心”的空间结构模式,加快城市空间的拓展,拉开城市框架,调整城市布局,优化功能分区,完善城市路网,改善和提升配套设施,推进旧城改造,加快新区开发,使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形成现代化城市的基本框架;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提高市民的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巩固“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争创“联合国人居环境奖”,首府南宁 “中国绿城”的城市新形象鲜明显现,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人口与用地规模
1、人口规模
2005年,新南宁市市区(6城区行政辖区)户籍总人口约249。67万人。6城区建成区(中心城区)常住人口约16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130万人.
充分结合南宁市的实际情况,根据综合增长法、劳动力需求法、区域综合平衡法、经济发展与城市人口回归方程法等多种方法预测和综合分析比较,规划预测南宁市近期到2010年城市人口规模约为210万人,幅值205—215万人。
2、用地规模
2005年,新南宁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达170平方公里(1994—2004年,南宁市中心城区年均建设用地增量约为7.6平方公里)。
规划到201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16平方公里左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1999年国务院批准的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103平方米左右。
城市发展策略
1、经济发展策略
(1)区域国际化策略:南宁在向区域性国际化城市迈进时,无论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城市交通、通讯、能源等方面建设,都应本着高起点起步的原则,按照国际惯例或标准谋划整体布局,从经济、贸易、信息、生态等综合配套出发,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向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中心跨越。
(2)区域一体化策略:发挥南宁在周边地区尤其是与北海、钦州、防城港等的比较优势,找准特色产业的定位,取得比较利益,通过区域间禀赋不同的生产要素的流动、组合,确定南宁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分工和地位,发挥组合效应,形成更大的综合优势。
(3)市场导向型策略:南宁目前正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不能完全
依靠政府计划,也要靠“看不见的手\"使产业结构自然形成。政府可以主要使用经济手段(公共财力除外)引导扶持那些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强的行业发展。
(4)跨越式发展策略:一是技术跨越式发展,建立技术创新发展机制,技术推广创新体系;二是产品跨越式发展,从可持发展战略出发,抓紧机遇做好产业调整,大力发展资源型工业,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特色优势产业迅速扩张,形成产业集群,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规模效益.
(5)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战略:未来南宁市产业发展必须首先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要以产业结构转型和优化为目标,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要集中精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科技和先进的产业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提升国内、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同时,要积极促进第三产业向高新水平的新型服务业发展.产业发展要由以服务业带动为主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带动转变,形成符合南宁产业发展实际、各产业协调发展、比例合理的产业格局.
2、社会发展策略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人口素质,加强教育、文化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构建学习型城市和创新型城市。
(2)树立和落实科学的人才观,拓宽引才引智渠道,推进制度创新,充分利用和开发好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人才市场,扩大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把南宁建设成为区域性人才集聚中心、人才创业发展中心和人才信息中心。
(3)通过人口的有序转移,推动社会结构从农业型转向工业型,逐步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经济社会公平问题和城乡共同发展等一系列问题。
(4)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改善旧城的综合环境质量,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建设宜居城市.
(5)明确产业定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寻找新的就业增长点,广泛吸纳新增城市人口就业,降低城市失业率,形成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区域发展策略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交流平台:“南博会”的定期举办,使南宁成为东盟各国了解中国市场的重要窗口;南宁市具有近海、近边、沿江、沿线的良好区位条件和通道优势,必将发展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区域贸易中心及物流中心。
(2)珠三角经济向外拓张的重要节点:在泛珠三角联合及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南宁参与到以粤港为领头羊的泛珠三角经济圈,强化作为大西南通道的枢纽作用,辐射东南亚和大西南,成为粤港珠三角核心区经济产业向西拓展的枢纽。
(3)西南地区的交通主枢纽:南宁具有较高优势的交通地理区位和相对发达的综合交通水平,可以为建设西南交通运输枢纽提供有力支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大西南地区的重要东西向联系通道;南宁铁路枢纽是我国西南部铁路运输的主枢纽之一;我国西南出海大通道的枢纽作用。
(4)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城市群的核心:南宁作为环北部湾地区的最大城市,应充分发
挥自身区位、人才、资金、技术和市场等优势,在城市群的资源整合、经济合作、信息共享、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区域等方面起到领导和带动作用。
积极实施城市重点向南发展战略,重点推进连接北、钦、防的公路、铁路等区域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功能;主动融入、承接沿海大型工业区辐射,延长产业链,加强产业对接,共同打造产业集群,构建科学完善的分工合作体系和协调机制,努力打造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核心和龙头城市;加快城市群发展,积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通过区域合作和协调发展,打造“一核多中心\"的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城市群,实现城市间的互赢和城市群整体水平的提高,打造广西经济新的增长极,使沿海地区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推进自治区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有效提升广西在国内国际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4、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策略
(1)实施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战略,努力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将南宁市建设成为经济运行高效持续,基础设施配备齐全,城市布局科学合理,人居环境优美舒适,生态环境健康协调,支撑体系健全有力,居民生态意识和文化素质良好的“中国绿城”。积极推进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示范城市建设,抓好生态广西建设相关示范项目.
(2)坚持合理的产业布局和高标准的污染防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城市组团式发展格局,控制连片发展,严格控制城市建设范围,建立土地资源储备帐户,强化帐户管理,防止城市近期建设无序扩张,切实保护城市和区域生态系统。
(3)坚持可持续发展,关注生态安全,统筹推进城乡绿化,构建覆盖全市的绿色生态体系。在生态健康的基础上,促进区域性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严格和有效保护森林、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重要河湖、水库等生态敏感地区。
(4)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完善和严格执行环境排放标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严格控制大气、水、噪音和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强化环境保护执法监督,尤其要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监督与管理;优化能源结构,节约使用能源,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切实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
5、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1)区域整合战略:促进区域整体发展,构筑以大南宁为核心的星形城市带,切实注重共建共享区域基础设施,打造大南宁经济圈城市化进程。
(2)统筹发展战略:加快改变目前中心城区单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加强外围新城建设,构建外围的反磁力集团,形成中心城区与外围新城层次协调、分工明确的空间结构。
(3)重点突出战略:促进空间结构的优化与调整,积极推进市域重点地区的发展和中心城用地质量的提升。
第四章 城市近期发展方向与总体布局结构
城市近期重点发展方向
以邕江为轴线,两翼拓展,东建西扩,完善江北,提升江南,形成向东、西、南三个主
要方向拓展的空间格局,重点实施城市向南发展的战略,重点启动建设五象新区。
(1)向东—-完善凤岭片区、仙葫片区,加快建设龙岗片区;
(2)向西——加快相思湖新区建设步伐;
(3)向南——提升江南片区,重点启动建设五象新区。
建设重点及时序
坚持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有机协调发展的原则,完善凤岭、东沟岭、仙葫地区,优先和重点安排五象新区建设,以此带动邕宁、江南区域的发展,同时加快西部相思湖新区建设;加快工业区、经济园区建设与整合,重点推进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四大物流园区建设;加快旧城更新改造,加强对土地供应和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建立完善的住房供应体系,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宜人的居住环境和和谐社区。
同时,结合堤路园建设,按照观光、旅游、休闲为主的定位,加快开发改造邕江两岸,优化沿江产业布局,调整经济结构,带动沿江交通、商贸、餐饮、旅游、文体、房地产等服务业的发展,形成若干个优势突出、环境优美、带动性强的服务功能区,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努力把邕江两岸建设成为首府最具活力的特色鲜明的经济带
区域空间结构
1、总体布局形态:“一轴两带多中心\"
南宁城市外围组团、发展轴线正在逐渐展开,为打破单中心圈层拓展结构提供了良好
的发展基础,近期应加快对城市空间结构作出合理调整,突出“一轴两带多中心”的发展模式和趋势,逐步形成沿邕江两岸串珠式展开、沿其支流纵深发展的城市布局形态。
2、“一轴两带\"的城市发展轴线
(1)“一轴”:沿江城市发展轴,整个城市沿邕江两岸展开,城市各级中心分布在邕江两侧,沿邕江形成城市最主要的一条东西向的发展轴线;
(2)“两带”:一是西部北部生态保护带,是南宁的上水地带,除紧邻城市的山前地带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可进行适度的开发外,应作为城市西部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进行保护和培育;二是南部生态保护带,南部的大王滩水库及其周边低山丘陵地区,除局部作为旅游度假发展用地外,应作为城市南部的重要生态屏障。
3、沿江串珠式的“多中心”城市空间体系
(1)一主:中心片区的老中心和紧邻的邕江南岸中心共同构成联系邕江两岸发展轴的中心聚合枢纽。
(2) 两副:南部五象副中心和西部相思湖副中心,副中心和其服务范围内的城市组团将成为疏解中心区吸引力的“反磁力”集团,以有效缓解中心组团的压力.
(3)多核:各片区内承担不同功能的各种中心,中心与所处组团将成为重要的城市功能增长核,通过适度综合建设能够降低对中心区的依赖。同时还应严格保护和培育作为城市绿核、绿肺的青秀山和五象岭的生态环境。
片区、组团划分与功能定位
结合城市空间结构拓展与调整要求、功能的相对完整性、地形地貌的自然分割、铁路、主要交通干道的隔断以及行政区划等综合考虑和分析,中心城区共划分成7大片区,22个组团。
1、中心片区:自治区级商业中心和行政办公中心、区域商务中心、北部交通枢纽与物流中心、北部制造业基地。近期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76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约78万人.
(1)旧城组团:主要职能为城市综合商业、自治区级商业中心.为近期重点改造区域,应在城区外围组团逐渐完善、旧城人口逐步外迁的条件下,结合主要职能进行改造。
(2)南湖组团:主要职能为城市综合服务、自治区级行政办公、区域商务中心、小康居住新城。为近期重点建设完善区域,主要职能应与中心城的建设相结合,通过轴向梯度推进的方式,促进组团的完善。需要高度重视城市建设与南湖水体、邕江及楔形绿地的关联.
(3)明秀组团:主要职能为城市综合服务、城市改良地区。为近期重点建设完善区域,将目前组团内的工业逐渐搬迁出去,进行以居住为主的综合性开发,促进组团功能的完善。
(4)东沟岭—长堽组团:主要职能为城市综合服务、市级物流中心。注重综合性居住社区的建设,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严格限制用地的盲目扩张,提升发展质量和土地利用效率。
(5)安吉—北湖组团:主要职能为城市北部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北部交通枢纽与物流中心。为近期重点建设区域,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吉工业区和综合物流园区,同时进行区内老工业企业的改造、转型,要严格控制引进的工业项目,防止工业污染.
2、江南片区:市级文化中心,南部制造业基地、区域交通枢纽与物流中心、高品质居住新城。近期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48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约46万人。
(1)亭洪—白沙组团:主要职能为市级文化中心、城市综合服务。为近期重点改造完善区域,近期逐步将现有的污染企业搬迁出去,重点加强公共设施的建设,应防止低水平建设.
(2)富宁组团:主要职能为城市综合服务、小康居住新城。为近期重点完善区域,对组团内的工业逐步实施搬迁,重点加强公共设施的建设,防止低水平建设。
(3)沙井组团:主要职能为大型制造业基地、区域交通枢纽与物流中心、城市综合服务。承担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配套职能,限制工业污染。
(4)那洪组团:主要职能为大型制造业基地、城市综合服务.承担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能,以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进行开发建设,要限制工业污染,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凤岭片区:自治区级行政办公中心、中国东盟商务中心、大型商贸会展中心、区域交通枢纽、高品质居住新城。近期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26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约23万人。
(1)凤岭组团:主要职能为中国东盟商务区、大型会展基地、区域交通枢纽、山地型居住区.为近期重点建设区域,承担区域重大商务会展设施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配套职能。沿民族大道一线是主要发展商务、商贸、办公、居住及公共服务;北部以城市综合居住为主。
(2)柳沙—青秀山组团:主要职能为自治区级行政办公中心、城市绿核、休闲娱乐、
高档居住功能。注重柳沙半岛及青秀山的利用与保护,形成山水相映的景观与城市格局,以低密度开发为主,充分结合自然环境进行建设.
4、仙葫片区:东部高档居住新区、高品质居住新城、东部文教基地、特色休闲旅游度假区。近期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14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约13万人。
(1)仙葫西区组团:主要职能为东部高档居住新区、高品质居住新城.重点完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防止和控制土地的无序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率,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2)仙葫半岛组团:主要职能为城市综合服务、城区级行政办公中心、高品质居住新城、特色休闲旅游度假区。重点完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防止和控制土地的无序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率,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3)五合组团:主要职能为高品质居住新城、东部文教基地。注重完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防止和控制土地的无序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率,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5、相思湖片区:西部综合性城市副中心、文教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高品质居住新城、特色休闲旅游度假区.近期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21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约21万人。
(1)相思湖组团:主要职能为城市西部副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高品质居住新城。为近期重要建设区域,应以产业高级化、专业化为主要特征,提高产业准入门槛,严格防止和控制土地的无序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2)石埠组团:主要职能为文教基地、特色休闲度假区。为近期重要建设区域,注重
完善文教配套服务设施,严格防止和控制土地的无序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6、邕宁片区:东部行政中心区、东部专业化生产基地、高品质居住新城、特色休闲旅游度假区。近期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6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约6万人(不包括外围的工业集中区用地与人口规模)。
(1)蒲庙组团:主要职能为城市综合服务、东南部专业化生产基地。应以产业大型化、高级化、专业化为主要特征,提高产业准入门槛,严格防止和控制土地的无序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限制工业污染,防止低水平建设.
(2)龙岗组团:主要职能为城市综合服务、城区级行政办公中心、高品质居住新城、特色休闲度假区。近期主要建设和完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防止和控制土地的无序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7、良庆片区:南部综合性城市副中心、文化娱乐、体育、行政中心、南部制造业基地、区域交通枢纽与物流基地、中高档居住及特色休闲旅游度假区。近期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2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约23万人。
(1)蟠龙组团:主要职能为自治区级文化中心、市级行政中心、大型休闲娱乐。为近期重点建设区域,新区建设充分结合自然环境,应严格保护五象岭的生态及景观资源,形成山水相映的景观与城市格局。重点建设自治区级文化中心、市级行政中心、高品质居住新城,配套建设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
(2)大沙田组团:主要职能为城市综合服务、南部公路客运交通枢纽、综合性居住新区.
严格保护五象岭的生态及景观资源,形成山水相映的景观与城市格局,新区建设应充分结合自然环境,近期重点配套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3)玉洞组团:主要职能为城市综合服务、城区级行政办公、交通枢纽和物流基地、小康居住新城。应严格限制工业污染,改造原有建成区环境,加快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防止低水平建设.
(4)平乐组团:主要职能为南部制造业基地、物流基地。承担区域性物流设施和城市产业发展的配套,应严格限制工业污染,注重配套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第五章 城市近期建设行动计划
土地利用协调控制
1、近期城市建设重点控制区
规划将现状建成区和近期重点建设地区作为近期重点建设项目选址范围,确定为近期建设重点控制区。规划近期建设重点控制区范围用地面积约216平方公里(其中现状城市建设用地约170平方公里,新增用地约46平方公里).
(1)管理基本要求
该类地区是城市近期发展的重点控制地区,城市政府应在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改善等方面优先考虑,城市公共财政要重点投向该类地区,政府要引导和吸引社会投资向该类地区集聚。城市政府应优先保障该类地区的土地供给、建设项目的立项
审批、建设资金安排,制定倾斜政策,保障地区产业发展和环境改善。对不符合地区产业职能定位,不符合地区城市规划有关要求,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不予批准。
(2)新增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及使用性质
相思湖片:用地规模约6。0平方公里,用地性质以教育科研、居住用地、商业金融等公共设施用地为主.
高新、城北片:用地规模约5。2平方公里,用地性质以工业用地、仓储物流、居住用地及配套公共设施用地为主。
东沟岭片:用地规模约2.5平方公里,用地性质以居住用地、仓储物流、商业金融等公共设施用地为主。
凤岭片:用地规模约4。5平方公里,用地性质以居住用地、商业金融、外事、行政办公以及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用地为主。
仙葫片:用地规模约1。5平方公里,用地性质以教育科研、居住用地及配套公共设施用地为主。
龙岗片:用地规模约3.5平方公里,用地性质以居住用地、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及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用地为主。
蟠龙片:用地规模约11.0平方公里,用地性质以居住用地、文化娱乐、行政办公、体育、商业金融及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用地为主。
玉洞平乐片:用地规模约3。0平方公里,用地性质以工业用地、仓储物流、商业金融及行政办公等配套公共设施用地为主。
经开区片:用地规模约5.0平方公里,用地性质以工业用地、仓储物流、居住用地及配套公共设施用地为主。
沙井富宁片:用地规模约5.0平方公里,用地性质以工业用地、仓储物流、商业金融、居住及配套公共设施用地为主。
2、近期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区
规划将已划拨或出让尚未建设用地、已纳入或意向纳入政府土地储备、已安排或意向安排给园区(开发区)的用地,以及具有不确定因素、市场未预见性因素而预留的重大项目发展用地等确定为近期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区。规划期内项目建设原则上不宜选址在此范围内,但遇重大条件发生变化、确有特殊要求或城市发展必须的情况下,允许协调选址,使规划更具有指导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但规划期末(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仍应该控制在216平方公里左右,规划协调发展用地区域面积约22平方公里。
(1)管理基本要求
该类地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城市政府应在优先保障重点地区发展的前提下,允许并促进该类地区发展,但应制定较严格的项目准入标准,项目必须具备对城市支柱产业有较大促进作用,对实行城市中远期职能有较大带动作用,项目立项建设应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对不符合地区产业职能定位,不符合地区城市规划有关要求,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不予批准。
(2)协调发展区用地分布及使用性质
相思湖片:用地规模约2。5平方公里,用地性质以教育科研、居住用地、行政办公等用地为主。
高新、城北片:用地规模约3.7平方公里,用地性质以工业用地、居住用地为主。
龙岗片:用地规模约1。7平方公里,用地性质以居住用地、商业金融等配套公共设施用地为主。
蟠龙片:用地规模约3。8平方公里,用地性质以居住用地、商业金融等配套公共设施用地为主.
玉洞平乐片:用地规模约4。3平方公里,用地性质以工业用地、仓储物流、商业金融等配套公共设施用地为主。
经开区片:用地规模约4.3平方公里,用地性质以工业用地、仓储物流及配套公共设施用地为主。
沙井片:用地规模约1。7平方公里,用地性质以工业用地、商业金融、居住及配套公共设施用地为主。
重点地区规划(具体项目安排见附表3)
1、重点开发地区
重点开发地区是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对提升城市功能和促进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以新开发建设活动为主的地区,需要政府集中优势资源进行建设和管理,发挥其对城市整体发展的带动和提升作用。重点开发地区的各项开发建设应统筹安排,充分发挥城市的积聚效应,在土地供应、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建设资金等方面应给予优先安排。
近期重点开发地区主要包括:良庆片区的蟠龙组团、玉洞组团和平乐组团;凤岭片区的凤岭组团;邕宁片区的龙岗组团;相思湖片区的相思湖组团和石埠组团;江南片区的沙井组团和那洪组团;中心片区的安吉—北湖组团。
2、重点改善地区
重点改善地区是区位重要、建成度相对较高或已有一定基础、同时需通过整理和改善以提升功能的地区.主要包括旧城更新改造地区、原有工业用地置换地区以及城中村改造地区。
近期重点改善地区主要包括:中心片区的旧城组团、南湖组团、明秀组团、东沟岭—长堽组团;仙葫片区的仙葫西区组团;江南片区的亭洪—白沙组团、富宁组团;良庆片区的大沙田组团;邕宁片区的蒲庙组团。
3、重点生态治理和培育地区
重点生态治理和培育地区主要是指建成区范围及周边区域现状生态破坏较为严重、现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或者对保障城市生态安全、资源环境保护和对提升城市形象有着重要意义的地区,需要重点进行生态恢复、治理和培育。
近期重点生态治理和培育地区主要包括:青秀山风景名胜区、五象岭生态公园、良凤江森林公园、南湖公园、邕江两岸滨水区域、朝阳溪、竹排冲、心圩江、可利江等内河水系沿岸以及金沙湖水库、天雹水库、罗文水库、老虎岭水库、大王滩水库、龙潭水库等水库周边和城市邕江上游重点水源保护区域。
4、重点土地储备地区
重点土地储备地区主要是指三类区域,一是近期重点开发地区;二是近期重点改善地区;三是区位重要、发展潜力巨大但大规模整体开发时机尚不成熟、需要政府对用地进行控制并对未出让用地进行储备和控制的地区(主要指本次规划的协调发展区).
近期土地供应计划
1、供给原则
土地供应坚持“供需平衡、加强储备,盘活存量、控制增量,集约用地、确保重点”的基本原则。
(1)充分挖掘存量土地潜力;
(2)高效利用增量土地;
(3)注重近、远期发展的用地协调。
2、供应规模
近期土地供应主要包括三部分:①新建增量:到规划期末新供应的用地规模;②存量消化:到规划期末可以利用的存量用地规模;③更新改造:通过功能置换转换的用地规模。
到2010年,南宁市城市土地供应总量控制在6000公顷左右,其中新增加土地供应约4600公顷,存量消化约600公顷,更新改造约800公顷。平均每年供应总量约为800-1000公顷。
3、供应结构
根据对近年来南宁市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结构分析,南宁市的土地供给应该与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相符合,与城市发展战略方向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要求相符合,使城区的用地结构更加合理和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近期土地供应总量中,产业发展用地约1500公顷(其中新增约1350公顷),占25%;公益性设施用地约2500公顷(其中新增约2150公顷),占42%;商业性开发用地约2000公顷(其中新增约1100公顷),占33%。
近期土地储备
根据南宁市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实际需要,同时考虑到政府财政投入等多方面因素,近期主要考虑在重点土地储备地区共增加土地储备总量约3500公顷,年均土地储备用地600—800公顷。(具体土地储备地块及分布、实施时序等应按照土地储备规划的最终成果和有关要求进行实施和管理.)
和谐住区计划
1、居住规划目标
(1)宜居城市目标: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精心打造“中国绿城”第一品牌,创建中国最佳的“人居环境优秀城市”和中国西南部最适宜生活居住的山水型园林城市.
(2)住区建设目标:使人人享有合适的住房;继续加强住区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的可居住性;保持在城市现代化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健康宜人的生活社区,具有壮族自治区民族特色的绿色人居环境。
(3)居住发展目标:积极改善居民住房环境和质量,逐步提高居民居住面积,到2010年南宁市新增商品房建筑面积约1800万平方米。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7号)的要求,规划新增的1800万平方米的住宅建筑面积中,应该有约126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
2、住房发展策略
(1)结合南宁市经济、人口等因素,制定相应的长中短期住房供应计划,使得住宅供应与需求和城市发展要求基本一致。
(2)在住宅供应政策中,要理顺房地产开发成本构成,通过完善拆迁政策、降低土地出让金,清理不合法的房地产收费,控制建安成本等,降低商品房建设总成本,控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
(3)科学编制年度用地计划,合理确定房地产开发土地供应规模,要优先保证中低价
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土地供应,其年度供应量不得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严格限制低密度、大套型住房土地供应。
(4)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完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和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住房供应体系,切实注重解决低收入群众住房问题。
3、经济适用房
(1)根据国家政策和相关研究,充分结合南宁市的实际情况和政策措施保障,规划2006-2010年南宁市需新建的经济适用住房建筑面积约200—260万平方米,即除了2006年计划开工建设的100万平方米,2007—2010年还需年均新建经济适用房建筑面积约25—40万平方米.
(2)经济适用房的布局,充分考虑中低收入阶层的就业、交通和生活,在东沟岭、凤岭、富宁、那洪、北湖—安吉以及相思湖、良庆、仙葫等片区和组团内,都根据人口分布、经济状况等实际情况适当预留一定比例的经济适用房建设用地;同时,在旧城更新改造尤其是“城中村”区域内,也应考虑充分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土地置换等多种方式保留一定的经济适用房或农民新村建设的用地以满足需要。
4、廉租房
(1)根据国家政策和相关研究,充分结合南宁市的实际情况和政策措施保障,规划到2010年南宁市需要新建设廉租房6—8万平方米,其中2006年计划建设1.5万平方米,2007—2010年需年均建设1。2—1.6万平方米即可基本满足符合条件的城市低收入家庭和无房户对廉租房的需求。
(2)在适度兴建廉租房的同时,应该加快完善廉租房的申请准入和管理制度,切实保证城市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根据南宁市人民政府工作会议纪要[2006]37号文件精神,南宁市将在城市四个方位分别规划预留50亩地用于安排2006—2010年廉租建设,从目前人口分布、流动规律等因素综合考虑,本次规划主要考虑在凤岭组团、东沟岭组团、相思湖组团以及那洪组团等地区预留廉租房建设用地,同时提出应尽可能的结合经济适用房所在区域相对集中建设。
5、中高档商品住宅
(1)要严格按照国办发〔2006〕37号的文件要求,合理调整住房供应结构,重点发展满足当地居民自住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2)对于城市中高档商品住宅的建设,根据南宁市的实际情况,应加强宏观调控,科学制定住房建设结构和土地供应计划,重点考虑在蟠龙组团、凤岭组团、相思湖组团、龙岗组团、仙葫西组团等区域适度发展中高档商品住宅以满足市场和市民居住的需求。
6、居住配套设施
大力推进与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网络建设,各类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以集中布置为主,中学、小学、幼儿园、商业服务、小游园、青少年活动场所等设施位于居住区的核心地带,并在城区一级进行统一组织,改变目前社区服务设施配套薄弱的局面,形成相对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1)现状旧城中的居住片区,要全面改造困难较大,公共设施主要利用现有设施及市中心、次中心的商业设施,中小学按人口配置。
(2)规划居住区与居住小区均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要求配套建设相应规模的中小学、幼儿园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
(3)各组团公共绿地主要考虑相对集中布置在组团中心区域,以提高其利用率,并改善城市景观,各居住区需设有区级公共绿地以及规划要求的绿化隔离带,在各居住区外围靠近交通干线的地带设有绿化隔离带.
(4)居住区道路与城市主、次干路的接口不宜太多,不宜承担城市主、次干路的功能,不宜将城市客、货交通引入居住区内部.居住区内部注重建设安全便捷的交通体系,道路两侧应加强绿化,并开辟专门的绿化步行道.
(5)现有居住区配建停车场与停车位严重不足,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新建居住区内应配建足够的停车场与停车位。
(6)所有居住区的建设都应先进行详细规划与设计,位于城市重要地带(如滨河、中心区)的居住区要进行城市设计。
(7)完善义务教育设施布点。义务教育设施布点要充分考虑城区人口结构变化,贴近居民生活;新区的学校建设必须与住宅的开发使用同步进行;旧城区内要撤并一些学校,并结合旧城改造,扩大部分学校用地,实行集中办学;义务教育与托幼设施必须优先布点,保障建设.近期应该重点加强五象新区、相思湖新区、北湖、东沟岭、凤岭、仙葫、沙井等地区的中小学和义务教育设施建设.
工业园区建设与整合计划
(1)加强对现有工业园区、经济园区的整合,调整优化工业布局,促进工业发展重心从中心城区向开发区和县、城区工业园区(集中区)转移和集聚,形成以开发区为龙头、以工业集中区为基础、以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为亮点的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簇群化发展的工业空间组织结构,组团式发展,系统整合提升现有工业产业布局.
(2)积极引导工业用地优化布局与调整置换,工业产业发展布局走土地高效利用的道路,优化产业布局,强化集群引导,挖掘存量潜力,提高利用效率;通过园区整合、集群引导等有效手段,促进工业合理布局与土地高效利用;加快配套和完善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导向作用;做好土地供应计划和土地储备,为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空间保障;加快实施旧工业区的升级改造和功能置换,鼓励发展城市服务功能.
(3)工业布局按照分圈层布局的思路,避免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其中快速环路以内的内圈层主要是整合工业布局,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搬迁改造,重点发展都市型工业园区和楼宇;外圈层则以开发区、经济园区或集中工业区为主要空间布局形态;在中心城形成“2环2区多园\"的工业分布格局,实现各开发区、工业区和经济园区的合理分工,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相对集聚发展产业簇群,形成规模经济.
(4)重点依托国家级开发区,做大做强。
做大南部工业区:以南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为先导,重点发展机电制造、生物制药、精细化工、造纸工业、食品加工六大支柱产业,提升科技创新和新产品研发的能力,成为面向亚太国际市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加工基地。
做强北部工业区:以南宁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突出其生物工程与制药、电子工程与机电一体化产业簇群的研发创新和新产品孵化、扩散功能,形成各具特色的开
发区和都市型工业园。
(5)规划至2010年,中心城区工业用地规模为22。55平方公里,其中在玉洞平乐、经开区、江南工业园、高新区以及城北安吉区域新增的集中工业用地约13平方公里。
物流园区建设与整合计划
加快推动工业、商业、运输、货运代理、联运、仓储配送等物流资源整合,大力培育重点物流企业,加快建立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加快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
综合考虑现状基础、交通、土地条件以及区域生产消费的需要、物流市场的发展等引因素,规划中心城区近期主要整合和集中发展4个物流园区,重点建设一批物流项目。
1、区域级物流园区
(1)江南物流园:功能定位为铁路—公路联运枢纽、工业仓储、工业配送、第三方物流、专业批发等组合式物流园区。规划到2010年,建设规模约65公顷,年物流能力达120万吨。
(2)玉洞物流园:功能定位为面向东盟的商贸型物流园区,主要担负南宁市及广西区外贸物资和大宗工业品跨区域物流服务,同时也将是南宁市未来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中心。将结合南宁铁路站场改造和公路主枢纽玉洞交通物流中心项目进行合并建设。规划到2010年,建设规模约80公顷,年物流能力达150万吨.
2、市级物流园区规划
(1)金桥物流园:功能定位为南宁市农资、农产品及建材等其他产品(商品)贸易的集散和辐射周边地区提供高效的物流服务,并针对南宁市及周边城市各大批发市场与商场的各类建材、农资及精细农产品开展连锁配送服务。与南宁公路主枢纽规划中的金桥货运站结合建设,并针对其特定的服务对象建设包括高低温冷库、蔬菜加工生产车间、农(水)产品交易市场和农资仓库以及其他各类配套设施在内的专用设施.规划到2010年,建设规模约39公顷,年物流能力达77万吨.
(2)安吉物流园:功能定位为综合型物流园区,以南宁重型机器厂、虎邱钢材市场和汽车销售企业为依托,重点以建设专业化生产资料(特别是钢材与建材)物流中心为主,主要服务于生产资料物流服务需求,兼顾家具、汽车及零配件销售。园区将与生产资料专业市场群以及南宁公路主枢纽中的货运北站合并建设,成为与南宁市生产资料与大型商品交易市场相结合的综合物流园区.规划到2010年,建设规模约50公顷,年物流能力达90万吨.
3、重点建设物流项目
新希望大商汇;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城北工业品加工仓储中心;西乡塘工业品加工仓储配送中心;南宁农产品物流中心;以及位于经开区的三个主要物流项目(南宁市万泰建筑装饰材料物流园项目;南宁饲料成品及原材料加工配送中心项目;荣宝华物流城项目).
重要公共设施建设计划
1、行政办公设施
(1)通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市场化进程的协调,进行新一轮的机构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行政办公资源的调整、改造及新建各类行政办公设施,理顺各级行政办公
资源,使政府的公共服务管理职能不断得以完善、加强。
(2)近期重点对中心城区内市级行政办公用地进行整合和优化,形成沿民族大道、友爱路、东葛路等几条主要交通干道和以琅东新区为核心的布局格局,重点加快建设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址、五象新区市级行政中心;结合城区行政区划调整,在玉洞、龙岗、相思湖等区域布置部分城区的新行政办公用地;在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南工业区等工业区建设配套的行政办公和管理中心.
2、商业金融设施
(1)到2010年初步实现商贸业的现代化,总体达到国内发达城市的商业水平:建成具有南宁特色的三级商业网点空间布局构架,成为立足广西、面向西南、联结华南、辐射东南亚的区域性现代化商贸中心和物流中心。
(2)商业金融设施布局主要按照“市级-片区级-居住区级”结构进行规划,形成市区、片区和居住区三级不同层次的中心商业区;同时建设不同类型的特色商业街,充分发挥各自功能特点,相互间协调优化,构成功能明确、层次清晰的商业设施布局网络。
(3)市级商业中心区:主要有朝阳路商业中心区和正在动工兴建的中国—东盟国际商务区.
(4)片区级商业中心:近期主要规划建设琅东琅西中央商务区、明秀、江南、五象、相思湖和龙岗6个片区级商业中心。
(5)社区商业中心:原则上居民在4000—10000人左右可建一处社区商业中心。社区
商业中心的规模可按人口密度、居所的集中度或辐射半径进行布局.通常半径在一公里范围,按每人0。5平方米布局。每个社区商业中心网点面积一般在2000—5000平方米,多的可达1万平方米。
(6)特色商业街:重点建设项目有广东街、香港街、澳门街、台湾街以及东南亚美食街.
3、文化娱乐设施
(1)近期主要完成一批文化娱乐场馆建设,重点是包括能体现城市文化气息和精神形象的建设项目,以满足城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以改革为根本动力,以繁荣文艺为中心,以保障公益文化事业、宏观调控文化产业为两翼,努力保护文化资源,稳步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全面提高文化生活质量.
(2)近期主要建设项目有广西文化艺术中心、观光塔、大型娱乐文化旅游项目、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自然科学博物馆、广西博物馆、广西群众艺术馆、区直剧团排练场以及南宁剧场等自治区文化事业建设的项目;南宁市文化事业建设项目主要有建设顶蛳山遗址博物馆、迁建南宁孔庙、南宁“博物馆\"、“科技馆”、“名匾馆\"“三馆”建设项目、南宁市中心图书馆、城区级综合性群众活动中心、民歌广场三期工程、新民族影城、改造市群众艺术馆、各城区文化馆等.
(3)青少年事业发展行动计划
总体目标:以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提高青少年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深化发展理念,健全组织体系,创新工作方法,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青少年
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努力推动首府青少年事业发展的现代化.保障青少年发展的各项权利,使青少年在身心健康、文化娱乐、创业就业、人才培养、社会参与、权益维护等方面得到全方位服务.进一步优化青少年成长成才的环境,整合社会资源和各方面力量,努力为青少年发展提供社会支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青少年和青少年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实现南宁市青少年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具体目标和建设内容:
①加强青少年组织和活动阵地的建设与管理
加快建立健全青少年组织。健全和完善共青团的基层组织、少先队工作的系统领导体系;推进青年中心建设,实施“城乡青年中心建设推进计划”,打造富有南宁特色的青年中心品牌,切实增强青年中心的内在活力,在农村青年中心开展农村青年培训就业连锁超市建设试点工作;引导和培育青少年社团组织,管理和规范各种类型的青少年社团组织活动。
加快建设和完善青少年活动中心。在不断完善现有的设施、功能和职能的基础上,加快在新区(初步确定在相思湖)新建青少年活动中心,建成一个全国省会城市一流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和完善六个(县)城区青少年活动分中心;同时推进街道(乡镇)、社区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规模适当、设施完备、功能丰富的各类青少年活动场所,满足青少年事业发展需求.
加强其他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加强和改进市团校阵地建设,形成集团干部培训、青少年文化艺术技能培训和信息交流中心三位一体的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青少年教育活动基地;进一步完善青少年维权中心,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权益保护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市级、各县(区)各建立一所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一批社区家长学校、青少年法律学
校、青春自护学校、阳光网吧等青少年活动阵地;进一步建设完善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市青年就业服务中心、各县区青年就业服务分中心、进城务工青年培训基地;各县(区)每年新建1个以上青年科技创新基地.
加强对青少年活动阵地的管理.完善管理制度,使其充分发挥对青少年发展的促进作用;鼓励各类非赢利机构为青少年提供健康有益的闲暇生活服务;社会公益场所应向青少年免费开放或实行优惠政策.
②切实提高青年创业就业技能
开展创业就业培训。建设一批青年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拓宽就业渠道;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建设“农村青年科技培训基地”,开展农村青年素质培训和技能培训。
整合社会资源,为青年提供创业就业服务。建立完善青年创业就业服务机制、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依托“青年创业指导中心”,开展对不同创业青年的分类指导,重点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失业青年、农村富余劳动力和来邕创业青年的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对残疾青年的就业服务,加大帮扶力度,通过街道青年中心的“爱心超市”,多渠道筹集用工岗位,为弱势青年群体就业提供有效的服务。
优化创业环境。大力倡导和弘扬青年创业的时代精神,提高自主创业意识,营造全社会支持青年创业的良好氛围;创造有利政策环境,充分发挥各政府职能部门作用,积极支持青年创业工作;加强青年创业品牌化建设,推动青年创业就业工作的事业化发展。
③大力推进青年人才建设工作:实施青年人才战略,以青年人才能力建设为核心,以
服务为着力点,大力培养青年人才,凝聚青年人才,积极举荐青年人才,建立健全“南宁市青年人才库\",完善青年人才工作机制,引导各类青年人才施展才华。
④积极引导青少年更广泛地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引导青少年参与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拓宽青少年社会参与的渠道和途径;大力开展“百企入桂”招商引资活动,为建设“富裕南宁”做贡献;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保障青少年依法行使民主的权利,不断拓宽青少年社会参与的渠道和途径;实施“绿城青年文化品牌计划”,创建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形成各具特色的南宁青年文化品牌;完善志愿服务活动机制,形成“党政支持、社会化推进、项目化运作”的工作格局,同时加快推动志愿服务立法工作,大力发展志愿服务事业。
⑤加强青少年维权与预防违法犯罪工作。整合社会资源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落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活动的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青少年维权机构网络,充分发挥市—县(区)、系统—乡镇(街道)—社区四级服务网络;创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为重点,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网络。深入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和“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活动,探索建立社区青少年事务管理机制;引导和规范青少年的网络生活,在开展“青少年安全放心网吧”活动的基础上,依托社区青少年网络教室、图书馆、学校教育培训中心等场所,创建南宁市“阳光网吧”;加大开发和综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载体构建服务、凝聚青少年的平台,不断提高利用网络凝聚和服务青少年的能力;加大青少年自护教育宣传力度,依托各类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场所、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每县(区)各建立1青春自护学校(基地),组织青春自护讲师团巡讲、青春自护进社区等系列活动,开展青少年自护训练,切实提高青少年的自我防护能力。
4、医疗卫生设施
(1)到2010年,全面建成具有首府特色、结构完善、功能齐全、反应敏捷、高效联动、保障有力,在全国省会(首府)城市具有较高水平的公共卫生体系。
(2)近期主要建设项目有市卫生监督所办公区、市一医院扩建、市二医院医技楼、市四医院综合门诊楼、南宁市口腔医疗中心市级口腔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扩建、南宁市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妇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整体搬迁广西肿瘤医院、中国—东盟国际商务区大型综合医院、五象新区大型综合医院。
5、教育科研设施
(1)在确保首府南宁教育发展水平在全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的基础上,经过五年努力,达到全国省会(首府)城市的中等水平。
(2)近期主要建设西部相思湖及东部五合两个高教基地,到规划期末进入两个高教基地的大中专院校达15所左右。重点建设项目有南宁高级技工学校、南宁市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广西民族大学新校区、南宁市中小学综合实践中心、广西南宁卓立实验学校、市六职校新校区、二中新校区、三中新校区、市八中新校区、市九中高中部新校区、市二十六中高中部新校区、天桃实验学校新校区、南宁东盟国际学校、沿海经济走廊开发区小学、蟠龙初级中学、蟠龙小学、五象初级中学、五象小学以及扩建大联小学、大沙田开发区小学、良庆镇那黄小学、良庆镇新村小学、良庆镇中心学校、良庆中学、良庆镇中等.
6、体育设施
(1)到2010年,南宁市体育事业要有较大的发展,整体水平继续保持全区领先地位,力争达到全国省会城市中等水平。
(2)近期主要建设项目有广西体育中心、广西奥林匹克广场、南宁市体育休闲公园、南宁市体育运动学校。
7、社会福利设施
(1)通过实施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城乡社会福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城乡特困群众“安居工程”、地名公共服务工程与“数字民政”工程为载体,实现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更加健全的社会管理体制、更加优质的社会福利服务、更加扎实的优抚安置工作、更加规范的社会事务管理的总体目标,更好地为促进南宁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服务.
(2)近期主要建设项目:茅桥社区收容所标准化改造;全市12个县(区)各建设一个社区服务中心,实现社区服务管理网络化;加快老年福利事业发展,建设市老年人活动中心、市老年公寓。在加强老年“星光计划\"项目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老年人福利服务设施网络;实施城乡福利设施建设工程;推进彩票发行工作.
对外交通系统改善计划
1、铁路
(1)车站改扩建
①南宁站:东端为5线进站(既有正线1条、城际铁路线2条、动车出入段线2条);
西端为2条正线;预留往北海方向的城际铁路线2条;增建三个中间站台。
②长堽岭站:设为办理客运作业的中间站,站房设置在北侧;既有线改为设新线的位置,既有线南移23米,长堽岭-南宁站段即为三线区间。(考虑远景修建南宁~北海城际铁路时,南宁站再扩建困难,考虑在长堽岭站预留规模,可分担南宁站发往北海的始发终到作业。)
(2)枢纽扩建工程
①南环线(五合北—玉洞—南宁南站)增建二线,预留通道。
②南昆线增建二线;南宁南站-江西村增建三线。
③南防线增建二线,预留南宁—北海、钦州城际铁路通道.
④增建南宁南编组站峰前到达场,扩建为二级四场,预留二级六场规模。
⑤搬迁南宁站货场,在南宁南站新设综合性货场。
⑥南宁南货运场局部调整原集装箱装卸线改办笨重货物,规划预留货场规模240万吨。新设玉洞100万吨综合性货场。
⑦南宁南集装箱办理站设集装箱到发线2条,装卸线2条。
⑧将湘桂铁路南凭段Ⅱ级线路标准改为Ⅰ级线路标准.
(3)城际铁路相关工程
①扩建北湖客车段:由于南宁站扩建远期需要拆迁对侧的客车段而迁至北湖,近期需预留用地。
②新建北湖动车所:近期需要预留用地.
③建设南宁站—北湖动车所、客车段的出入段线(双线).
④南宁站—南化区间增建二线。远景规划往北海的客运通道两线。即需要预留和控制南宁站西端规划四条正线通道.
⑤南宁站北侧预留北站房、北广场用地.
(4)加快开展南宁—武鸣-马山-河池铁路的项目前期研究,争取尽快启动建设.
2、公路
(1)中心城区枢纽
建成南宁公路主枢纽,在快速环路外围新建沙井综合物流中心、玉洞交通物流中心、西乡塘、沙井客运站(用地面积约100亩)、罗文货运站(用地面积约100亩)、邕宁汽车站。
(2)二级公路
南宁-扶绥、南宁(苏圩)—崇左、邕宁-灵山、南宁(吴圩)—上思、邕宁—横县(良圻)、
府城—雷江、隆安(古潭)—良庆(大塘)、邕宁(苏圩)至崇左(板利)等项目。
3、民航
(1)近期新增用地61.3公顷,按4E等级的标准,加快机场扩建,完善配套设施,提高客货吞吐能力;
(2)积极开通南宁飞往东盟国家主要城市国际航线,形成遍布全国主要城市和东南亚地区主要城市的主体航空网络。
4、内河航运
(1)保留南宁港上尧港作业区;停用北大港作业区;重点新规划建设六景港区、三升滩港区(或牛湾港区)、五合港区。(由于发展条件的变化,三升滩区域可能安排重大公共设施项目,因此,需要交通、规划、国土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协调和开展综合论证工作,若该区域确实无法安排港区,则考虑将该港区功能转移到下游的牛湾港区集中建设,以满足南宁港区建设和航运的需要)。
(2)六景工业园区港址定位为散货泊位及件杂货和集装箱泊位,散装泊位主要为西南地区提供货物中转运输服务,件杂货及集装箱泊位主要为南宁及周边地区、六景工业园区提供水运货物装卸运输服务;三升滩港区(牛湾港区)和五合港区主要为件杂货和集装箱泊位。
城市道路系统改善计划
1、道路系统改善要点
(1)核心区(一环内区域)道路交通系统改善要点:加大设施建设力度,优化道路功能;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2)各片区道路系统建设和改善要点:加快环路系统的建设,充分发挥各环路的作用; 加快轴向干道(东西向、南北向)系统建设,使城市各组团通过干道系统和环路紧密联系; 加强区域内部、区域内外部路网衔接结建设,使道路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加快中心城区对外通道的建设,解决好城市路网与对外公路的衔接问题;加强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包括九曲湾、蒲庙、五合、那马、吴圩组团)的道路联系.
2、加强城市交通管理设施建设
重点建设五象、良庆、相思湖新区交通管理指挥分中心,完善五象、邕宁、良庆交通管理设施,完善中国—东盟博览会交通管理系统工程,完善交通安全设施,完善市中心停车场设施。
3、近期主要建设项目
近期主要是提高道路建设力度,增加交通整体容量,缓解中心区交通,增加南北通道、越江设施,提高东西通道容量;加快重点发展地区的路网及配套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道路网络。
(1)城市重点发展地区的路网建设
凤岭片区:云景路、枫林路、白云路、凤翔路 、铜鼓岭路、凤岭南路、月湾路、丹凤路、百花岭路、凤岭北路、翠竹路等.
五象新区:五象新区主要交通干道,主要有五象大道、平乐大道、玉洞大道、龙岗大道、银海大道等。
相思湖新区:建设完成罗文大道、可利大道、新村大道。
沙井、经开区:亭洪路西延长线、南站南侧路西延长线、南站北侧路、同乐路南侧规划路、富乐路至五一西路段、金凯路西段、那洪大道中段、西段路、那厉路、沙井大道南延长线、友谊路扩建、疏运大道、留村大道以及完善区域其他路网建设。
高新区:科园大道北段、科园东十一、十二路、大岭路北延长线、秀灵路北段以及完善高新区其他路网建设.
(2)完善中心城区路网五横三纵及四个环线建设
完成“三横”中西段的新阳路(北大路—明秀西路段)和东段的长堽路(园湖路—厢竹大道段)建设。
完成“三纵”中园湖北路延长线(中华路—明秀东路段)。
(3)城市主干道及环线的建设
道路:凌铁大桥东岸延长线、园湖北路延长线(明秀东路—秀厢路)。
立交:中华-园湖立交、民主路铁路立交、秀厢大道—大学路立交、竹溪大道-青山路立交、白沙大道—江南路立交。
桥梁:续建葫芦顶大桥、凌铁大桥、北大桥、桃源桥、南宁大桥、仙葫大桥,新建五合大桥.
(4)快速路与高速路之间道路建设
凤岭南路(青秀路-青环路段)、凤岭南路(青环路-仙葫滨江路段)。
(5)加快城市道路网络建设,完善旧区路网改造。主要项目有:东葛路东段延长线、民主路东段(长堽路段)、中兴路、福兴路、五一路扩建、龙腾路、大岭路、中华路、北大路部分路段、亭江路扩建、南湖隧道、望园路北段、东沟岭主干路、长湖路北延长线、中尧南路东段等.
(6)建设完成“中国·南宁-东盟商务区”内各配套道路建设。
(7)继续开展堤路园建设,加快建设堤路园延伸至邕宁区段.
(8)新建道路交叉口信号灯监控设施工程.
(9)中心城区主要交通枢纽停车场:近期加快江南枢纽站、西乡塘枢纽、沙井停车场项目建设。
行人与公交优先计划
1、公共交通发展战略
(1)以地面公共汽车为基础,加快建设轨道交通作为客运系统骨架,出租车作为补充,
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干支结合、相互衔接的公共交通网络;
(2)以科学技术为向导,推广电子信息技术在公共交通运营管理中应用,逐步形成智能化公共交通系统;
(3)以政策扶持为保障,加快建设综合性、功能性公共交通换乘枢纽,优先提供公交场站用地,适时发展公交快速运行专用线路,多赋予公交车行驶优先路权,形成公交发展保障机制;
(4)以政府统一协调为原则,规范客运市场,在适度竞争原则下强化公交服务公益性,以形成良性发展机制.
2、强化常规公交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中心城区各组团中心之间的快速公交连接,实施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加快推进BRT、公交专用道和公交场站建设;注重提高公交的可达性、便捷性与舒适性的有机结合。
(1)换乘枢纽建设
市内客运枢纽:主要有朝阳花园、火车站和北大客运中心换乘枢纽。
内外客运交通客运枢纽:主要为五个放射性客运站,即琅东客运站、江南运站、安吉运站、西乡塘运站和金桥客运站等处配套建设的公交客运站。
驳接站:近期重点规划建设西乡塘驳接站、江南客驳接站.
(2)公交场站设施
停车保养场规划:近期主要规划9处停车场,分别为安吉、埌东、长湖、降桥、五象、高新、上尧、相思湖和沙井,建设金桥大修厂、茅桥停车场等。
首末站规划:近期重点规划建设北湖路尾、永和、南棉街、秀灵路尾、柳沙、虎邱、富宁、上尧、凤岭、石埠、仙葫、滨湖、高新、东葛延长线、五象新区等站。
(3)公交管理系统建设:采用先进的公交调度管理系统和先进的公交信息系统。
3、加快推进大容量的轨道交通建设,改善和提升公共交通条件
近期加快开展东西向轨道1号线的前期研究,启动建设1号线工程(线路长约22.5公里,共设置主要站点22座);同时加快开展其它轨道线路和轨道网络的前期研究,合理控制沿线土地;加强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衔接,以轨道站点为核心建设换乘枢纽,加强对未来换乘枢纽和节点区域的控制和管理。(具体按轨道交通规划成果实施)
4、建设以人为本的行人交通空间
近期应加强在旧城中心区的主要商业区、交通枢纽等公共空间,构建连续的步行空间;增加城市干道的人行过街设施,优化交叉口行人交通组织;增设自行车专用道和停放点,改善自行车通行条件,建成一个保障行人和自行车安全的道路网络系统。
加油站布局调整计划
(1)总量控制,合理布局,整顿与发展并存,同时制定与加油(加气)站规划相配套
的管理措施和政策法规,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
(2)至2010年,南宁市区加油(加气)站点数量为112个,其中加油站48个(新增21个,保留27个),新增加气站4个,加油加气合建站60个(新增加33个,改造27个)。
市政公用设施改善提升计划
1、给水工程
(1)近期重点加强城市输配水系统建设,优化管网系统设计,加快供水管网改造,提高管网整体质量,逐步完善供水系统,促进节约用水,保障供水安全。
(2)重点规划建设富宁加压站、南站西路加压站,完善琅东加压站、虎邱加压站,同时加快启动建设良庆供水加压站、仙葫供水加压站和三塘供水加压站。
(3)打通供水管过铁路、冲沟、立交桥等断头管,使现有的供水管网全部连通,清除城市供水死角,扩大供水范围,使边远高地的市民用水更有保障。
(4)加大对供水设备的保修与维护,确保供水设施的安全正常、优质供水,对运行时间长设备老化的水厂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加快中心城区锈蚀漏水管道,小街小巷管网改造,确保供水畅通,减少漏失率;新区供水管网应与道路建设同步敷设。
2、排水工程
(1)加快污水处理厂及排水管网设施的配套建设,全面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实现污水处理率达70%以上的目标。
(2)近期重点建设项目
① 建设江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琅东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加快建设罗赖污水处理厂、八尺江污水处理厂一期及配套工程,同时加快开展五合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前期研究。
② 重点逐年实施建设以下道路的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民主路、北大路、人民路、长湖路、古城路、思贤路、园湖路、星湖路、教育路、七星路、天桃路、望园路、星湖路北二里、星湖路北一里.
③同步配套建设五象新区、相思湖新区、凤岭片区、东沟岭片区以及各开发区、工业集中区规划路污水管网系统.
④ 进行雨水积水和内涝地区雨水系统改造和建设,修建雨水管渠和泵站.近期建设重点实施整治朝阳溪、二坑溪、七一总渠、竹排冲系统(污水截流,雨污分流),改善区域环境,恢复上述三条内河的防洪排涝功能。
3、电力工程
(1)变电站布局
新建500kV邕州输变电工程,变电站位于四塘镇六村,规模为1×1000MVA.
220kV变电站布局:扩建增容220KV琅东和林村、沙田变;新建武鸣、蒲庙、动物园等220KV变电站一期工程;新建那马、高峰输变电工程;建设220KV武鸣变——林村变;南宁 500kv变——220KV蒲庙变等220KV送变电工程项目。
110kV变电站布局:新建110kV变电站10座,即新建110kV桃源、江滨、中心、北湖II、荣和、三岸、五象岭、白沙、可利江、仙葫、江西等输变电工程;升压扩容部分110kV变电站;新建110kV变电站规划预留建设用地0。36公顷/座。
(2)高压线路走廊及敷设
110KV线路尽可能沿(规划)道路架设,走廊宽度为15—25米;220KV线路尽量于城市外围架设,走廊宽度为30—40米;500KV走廊宽度为60-75米。
根据目前南宁的实际情况,110KV线路及以上线路仍基本按架空考虑,10KV线路应逐步实现地下电缆敷设,近期建设凡进入城市街区的110KV及以下电压线路一般采用地下电缆,并与城市道路建设同步进行.
4、电讯工程
(1)通讯
加快城市电讯工程建设,完善城市通信网络,全面推进社会数字化进程。
进一步完善南宁本地电话网的建设,近期重点新建3个综合电信分局。
逐步建设成具有先进性、统一性、安全性、可扩充性的集约化管线网络工程,充分合理利用地下管线资源,规划建成区内通信线路全部采用通信电缆沿道路两侧人行道敷设,市内所有城市干道必须采用电缆隧道或管道电缆敷设。
(2)邮政
规划新建“国际邮件处理中心\引进自动信函分拣机;
建设“南宁邮政航空转运站”,邮政枢纽、汽车运输中心;
建设邮政支局10座,即西乡塘支局、安吉支局、新阳支局、竹排冲支局、凤岭支局、东沟岭支局、五一西路支局、友谊支局、良庆二支局、龙岗支局。
在旧城区重要地段因城市建设被拆除的邮政所应重建,在新建小区及居住区建27处邮政所,使规划建成区内自有邮政所达到43所。
(3)广播电视
规划至2010年,南宁市有线电视用户达到70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最终建成大南宁统一的广播电视网络;
完成数字电视平移工作,启动数字电视卫星直播试验,全面实现广播电视的数字化;
完成网络升级改造工作,开通7个电视分前端,建成光纤骨干环网;
建成增值业务平台,开展多功能综合业务;
规划建成区内有线电视线路采用同轴电缆穿管埋地敷设,并与电话线路并管埋设,或与电信部门协调,直接占用部分通信管道,同时与市政道路同步建设实施。
加快完成架空线缆的入地改造工作,建成完善的地下管道资源。
(4)微波通道
现状和规划的重点微波通道有:微波局——高峰岭、微波局-—九塘、微波局——古道岭、微波局——广西电视台、微波局——市电信局、微波局-—银岭;电视塔-—大明山、电视塔—-广西广播电台三分台、电视塔——古道岭、电视塔——广西广播电视厅、电视塔——银岭;电力局——大明山、电力局-—八塘、电力局—-古道岭、电力局-—发电厂 、电力局—-银岭、电力局——林村变电站。
微波通道实际宽度为30米,控制宽度为300米,凡在上述通道内建房或其他构筑物均应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批准,控制好建筑物高度后,方可进行设计、建造.
(5)城市信息化建设
规划在青秀区凤岭片新建城市信息化大楼,规划预留建设用地约1公顷。
建设“数字南宁”,全面推进南宁市各领域的信息化建设,重点实施“12348”工程,即1个平台建设工程、2个基地建设工程、3个示范工程、4大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工程和8大应用系统建设工程。
5、燃气工程
(1)近期仍以液化石油气为主要气源,同时以引进天然气为主要目标,依托第二气源厂的建设在一定范围采用天然气供气。从实际出发,远近结合,统筹安排,分期实施,逐步完善。
(2)2010年需建成三塘LNG气化站一座,贮气规模1500立方米,占地面积约2
公顷;玉洞LNG气化站一座,贮气规模1500立方米,占地面积约2公顷。
(3)DN300以上的中压干管主要分布:明秀路、新阳路、人民路、民族大道、友爱南路、白沙大道、科园大道、东葛路东段、友谊路、快速环路北一路、大学路北上路、明秀东路、邕宾路、南梧二级公路、新阳路延伸段、新阳路、科园大道西一路、中兴大道、厢竹路、竹溪路东一路、五一西路、友谊路南段、南站路南一路、金沙大道、银海大道。
6、环卫工程
(1)到2010年机械化清扫率为60%,道路冲洗率为50%,垃圾分类收集普及率为20%,机械化收集率为80%,密闭化收集率为100%,压缩运输率为8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工业垃圾清运率、处理率达100%,综合利用率达到95%,危险性工业垃圾处理率保持100%。
(2)垃圾转运站
到2010年,规划建成区重点规划建设4座大中型转运站,即城北中转站、马路岭中转站、江南中转站和邕宁中转站。
到2010年,规划建成区共有小型转运站163座,其中新建130座.
(3)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场
规划近期内保留城南生活垃圾填埋场,规模1200吨/天,占地面积约70公顷。
保留石西垃圾堆肥处理厂堆肥功能(处理规模为200吨/天),至城北垃圾综合处理厂
一期运行后取消该堆肥厂,该用地作为南宁市环卫备用地。
建设南宁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处理产业园,占地面积约200公顷,其中包括南宁市城北垃圾综合处理厂和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综合处理产业园。重点建设城北堆肥厂、城北填埋场、城北粪便预处理厂、餐厨垃圾处理厂、大件垃圾处理厂、电子垃圾处理中心、一般工业垃圾处置场、建筑垃圾处置场等.
危险性工业垃圾和有害有毒的危险固体废物收运至全区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处理中心进行集中处理.(该中心选址需要自治区、南宁市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和进一步开展综合论证后确定)
(4)水域保洁
规划在心圩江、亭子冲、二坑、可利江、凤凰江和南湖各设置1处水域保洁作业站.每座水域保洁作业站占用岸线50~100米,占地面积0。1公顷.
(5)公共厕所
规划建成区到2010年共规划新建公共厕所324座。
(6)基层环境卫生机构及工作场所
到2010年规划共设置一般基层环境卫生机构31个.
近期重点规划建设10座大中型环卫汽车停车场,即城北环卫停车场、马路岭环卫停车场、江南环卫停车场、邕宁环卫停车场、石西环卫停车场、青秀环卫停车场、良庆环卫
停车场、高新区环卫停车场、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卫停车场和沿海经济走廊开发区环卫停车场。
在露天、流动作业的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工人工作区域内,必须设置工人作息、更衣、淋浴和停放小型车辆、工具等的道班房场所。建议道班房与服务范围内的独立式公厕合建.
资源保障计划
1、注重“两规”的协调,高效集约利用土地,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
(1)注重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注重基本农田的保护和促进耕地动态平衡,科学制定土地供应计划,用地供应优先保证重点地区以及重大项目、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用地需求,高效集约利用城市建设用地,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
(2)加强产业用地管理。出台产业用地指南,在投资效益、开发强度、设施配套、环境保护等方面制定新的建设标准和政策门槛;完善产业项目审查程序,建立科学的审查机制;继续扩大工业用地“招、拍、挂”的范围;开展产业用地批后效益评估,完善相应的监管机制。
(3)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加大政府用地储备力度。控制好城区及周边区域农村集体所有的未征用的空地,为未来城市功能拓展和重大项目建设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制定具体的非农建设用地管理细则,加强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统一管理,促进非农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2、保障城市水资源供应安全。
(1)认真落实邕江上游河段各行政区域首长负责制,切实落实达标交接制度,保证邕江
上游的水质。
(2)切实落实对邕江河段三津水厂取水口上游2000米,河南水厂取水口下游300米范围内的水源保护区的卫生防护,对水源保护区的网箱养鱼以及菜地、砂场、码头等进行彻底清理,加强对该河段区域内河水系的治理,从源头上切断污染源。
(3)对水源保护区内邕江两岸的市政排污口进行截污治理,加快琅东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和江南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以减少对邕江南宁河段的污染。
(4)从战略的高度加强对大王滩、凤亭湖水库、龙潭水库、天雹水库、老虎岭水库、峙村河水库等水库的保护,划分水源保护区域,在保护区内禁有污染的项目上马,禁止倾倒或排放污染物质。
(5)加强和加快理顺供水企业的产权制度,整合供水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以保障南宁市在应急状态下,城市人民生活饮用水供应的安全。
(6)积极开展节约用水:推行定额用水管理;完善节水管理配套法规;大力推广运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器具;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应建设相应的节约用水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加快开展中水回用、雨水利用的研究工作,相对集中的共建共享中水系统,在居住小区建设和推广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3、保障城市能源供应稳定。
加快推进区域性的电力、燃气等基础设施,注重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积极开展城市能源安全储备系统研究和建设。加快发展火电和水电,建设南宁电厂一期工程,加快老口
水电站、上莫蓄能电站等开工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重点做好LNG燃机电厂、风力发电项目、燃料乙醇等项目研究工作和启动建设。
园林绿地系统重点建设计划
1、公园绿地
近期规划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园共有10个,公园绿地重点建设项目有:新建五象岭生态公园、新建相思湖公园、新建江南公园、新建凤岭公园、新建东南亚风情博物园、改建河北苗圃(新建公园)、续建南湖公园、续建狮山公园、扩建动物园、整治人民公园、邕江两岸滩涂地绿化景观带、朝阳溪绿化景观带、竹排冲绿化景观带以及各城区共规划新增150片游园绿地等。
2、防护绿地
充分利用南宁市区周边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结合城市周边现有的林场、水库、风景区等,将生产性林改建为生态林,密植高大常绿阔叶乔木,净化、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近期重点建成兼具一定的园林景观及休闲旅游功能的四片大型“绿肺”型绿地。
3、生产绿地
规划近期重点继续建设“花花世界\"园林产业示范园,加大园区扶持力度,推进园区二期工程建设,建成苗木花卉生产示范园.
4、附属绿地
(1)居住绿地
新建二类居住用地的绿地率不低于30%,其中应按居住人口人均1—2平方米的标准集中建设绿地,居住小区内每块集中绿地的面积应不小于400平方米;旧区改建绿地率不低于25%.
(2)公共设施绿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绿地率根据不同的用地类型采用不同的指标,行政办公用地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交通枢纽、商业金融中心用地的绿地率不低于25%;机关、中小学校、体育及公共文化设施等用地绿地率不低于35%;高等院校、大型科研院所、宾馆、疗养院等用地绿地率不低于40%。
(3)工业、仓储绿地
工业用地绿地率分两类:一般工业企业用地的绿地率不低于25%;产生有害气体及其它污染的工业企业用地的绿地率不低于30%。仓储用地的绿地率不低于25%。
(4)道路绿地
城市街道绿化按道路长度普及率、达标率分别在95%和80%以上;市区主干路绿化面积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30%;次干路道路绿化面积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
近期重点推出“九条园林景观示范路”,搞好城市道路的绿化建设:即机场路(含高速路和城市段)、白沙大道、双拥路、民族大道、星光大道、快速环道、大学路、江北大道和江南大道等九条城市最重要的道路,形成四季繁花似锦、花开不断的城市道路园林精品景
观,成为展示“中国绿城\"形象的亮点。
(5)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率应不低于30%.
5、其他绿地系统
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生活、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隔离带、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纳入其他绿地系统规划中。“十一五”期间的重点项目有: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生态保护工程、中国—东盟友谊园、苏铁园扩建工程及主干道二期工程,修复风景区文化古迹等。
6、城市绿线划定及管理
加快开展对城市绿线的研究和划定工作,由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市园林绿化行政管理部门、国土部门等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绿线的划定,同时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实施条例。采取“分批次划定、分批次公布\"的原则, 本次近期规划重点对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内的内河水系的滨水绿化控制线进行界定(主要参照《南宁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规划期内加快进行实地勘测和编制绿线控制图,同时加快界碑桩的设置,作为第一批划定的城市绿线进行公布实施。
(1)穿越市区内的邕江作为重点城市生态绿地建设地段,形成沿江滨水景观带。沿江标高72米江岸线以上至50年一遇水位线80。5米之间(或常水位线至已建成的防洪堤外线之间)为绿化用地控制线。
(2)沿城市内河形插入城市的楔形绿带。朝阳溪、可利江、心圩江、竹排冲及凤岭段支流、马巢河、良凤江、水塘江、官坟冲等溪流两侧绿带应分别经过现状调查和勘测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定,除局部地段和特殊情况外,最小绿化带宽度在河道两侧应不小于30米.
(3)朝阳溪沿岸环境综合整治划定的拆迁线为绿化用地控制线。
(4)竹排冲河道中心线两侧各50米范围为绿化用地控制线;“绿线”之外50—100米的范围为景观控制线,景观控制线之内的用地建设必须与滨河景观相协调.凤岭段支流南岸控制线为紧临河道的城市支路红线外边缘;北岸从厢竹路至凤岭公园西侧段控制线为河道中心线向外25米,凤岭公园至源头段为紧临河道的城市支路的红线外边缘。
(5)南湖的绿化控制线规定为南湖四周常年水岸线以上100米的范围。“绿线”范围内不允许再进行非景观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建设,原有与湖滨景观不协调的建(构)筑物应逐步搬迁、改造.
(6)可利江的绿化控制线为沿江城市规划道路内的用地,景观控制线为“绿线”之外50—100米的范围.
(7)心圩江两岸除规划的公园位置外,绿化控制线为河岸两侧30米范围,景观控制线为“绿线”之外50-100米的范围。
(8)可利江与心圩江的“绿线\"范围内的违章建筑一律予以拆除,不允许再进行与绿化景观无关的建设活动。景观控制区不鼓励进行新的建设和开发活动,对有必要进行开发的项目,对其开发强度和建筑的体量、高度、风格、形式、色彩等应进行严格控制.
在下层次的规划中,应该按照以下要求进行绿线的划定和落实: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提出不同类型用地的界线、规定绿化率控制指标和绿化用地界线的具体坐标;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绿地布局,提出绿化配置的原则或者方案,划定绿地界线。
环境保护与综合整治改善计划
1、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实施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建立完善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体系和较为完善的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规划期末环境污染状况有所减轻,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并有所改善,环境法制和环境保护监管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城市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2、城市环境功能区划
(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
一类区:主要包括青秀山风景区、五象岭公园以及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在一、二类区设立缓冲带,其宽度不小于300米;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一级标准。厂矿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91)、《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中的一级标准;一类区内禁止新建、扩建污染源,现有污染源应逐步搬迁或经治理达到上述标准。
二类区:主要指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以及一、三类区不包括的地区,本规划的二类区为一类区以外的所有用地;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厂矿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
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91)、《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1996)、《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1996)《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1996)中的二级标准或对应标准。
(2)水环境功能区划
邕江干流:右江至左、右江汇合口,饮用水源,执行GB3838-2002 Ⅱ类水环境质量标准;左江至左、右江汇合口,饮用、景观用水,执行GB3838—2002 Ⅱ类水环境质量标准;左、右江汇合口至心圩江口,饮用水源,执行GB3838—2002 Ⅱ类水环境质量标准;心圩江口至水塘江口,饮用、工业用水,执行GB3838-2002 Ⅲ类水环境质量标准;水塘江口至伶俐镇那车村,景观娱乐用水,执行GB3838—2002 Ⅳ类水环境质量标准。
邕江支流:心圩江,景观用水,执行GB3838-2002 Ⅳ类水环境质量标准;二坑,景观用水,执行GB3838-2002 Ⅳ类水环境质量标准;朝阳溪,景观用水,执行GB3838—2002 Ⅳ类水环境质量标准;亭子冲,景观用水,执行GB3838-2002 Ⅳ类水环境质量标准;竹排冲,景观用水,执行GB3838-2002 Ⅳ类水环境质量标准;水塘江,景观用水,执行GB3838—2002 Ⅳ类水环境质量标准;八尺江从大王滩水库坝址至与新生河汇合处,饮用水源,执行GB3838-2002 Ⅱ类水环境质量标准;八尺江与新生河汇合处至八尺江入邕江河口,工、农业用水,执行GB3838-2002 Ⅲ类水环境质量标准。
主要湖泊、水库水环境功能区划:龙潭水库、天雹水库及老虎岭水库、峙村河等水库,为饮用水水源地、农业及景观用水,执行GB3838-2002 Ⅱ类水环境质量标准;大王滩、凤亭河、屯六水库等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工农业用水,执行GB3838-2002 Ⅱ类水环境质量标准;南湖、相思湖,景观用水,近期执行GB3838-2002 Ⅳ类水环境质量标准,远期
执行GB3838-2002 Ⅲ类水环境质量标准;金沙湖、黄茅坪等水库,景观为主、兼及农业, 执行GB3838—2002 Ⅳ类水环境质量标准;其他主要水库,农业、渔业或按原状作饮用水水源地,执行GB3838—2002 Ⅲ类水环境质量标准。
(3)声环境功能区划
1类区:1类标准适用区域为居民区、文教区、居民集中区以及机关、事业集中的区域,其环境噪声标准值昼间为55分贝,夜间为45分贝;主要指规划区内的学校以及风景区、园艺场及高级住宅小区。
2类区:2类标准适用区域为居住、商业与工业混合区,规划商业区。其环境噪声标准值昼间为60分贝,夜间为50分贝;主要指规划区内的居住、商业混合区。
3类区:3类标准适用区域为规划工业区和业已形成的工业集中地带。其环境噪声标准值昼间为65分贝,夜间为55分贝;主要包括规划区内的工业园区、开发区。
4类区:4类标准的适用区域为城市道路中交通干线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和轻轨交通道路两侧区域。其环境噪声标准值昼间为70分贝,夜间为55分贝;规划区内的铁路、高速公路、主干道两侧沿岸执行4类标准.
3、重点治理领域
(1)以饮用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重点突出保护邕江饮用水源地水质;大力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近期城市排水管网未及区域必须因地制宜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加强重点流域综合整治,集中力量解决水环境问题;严格控制工业
污染物排放量的增长。
(2)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改善市中心城区大气环境质量;严格控制二氧化硫排放;严格控制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增长。
4、水网体系建设及蓝线管理
按照《城市蓝线管理办法》有关要求,近期加快开展对城市蓝线的研究和划定工作,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实施条例。近期重点按《南宁市城市水系规划(20022020)》提出的各支流及人工运河的建设要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采用分流域治理方案,各支流按照自然地理状态,在防洪治涝独立,雨污分流、污水综合处理达标排放的基础上,根据各小流域现有基础设施及正在实施整治工程具体情况,采取一些工程措施以达到改善水环境的目的。
5、城市水系治理及环境综合整治重点项目
(1)继续实施朝阳溪上游二十八中-重机厂铁路段综合整治工程:主要进行河道清淤、截污治污、防洪排涝、护岸及两岸环境改造、开发等。
(2)继续实施二坑溪综合整治工程:重点整治3.8公里河段,进行河道清淤、截污治污、防洪排涝、护岸及两岸环境改造、开发等。
(3)继续实施竹排冲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进行河道清淤、截污治污、防洪排涝、护岸及两岸环境改造、开发。
(4)继续实施可利江建成区河段综合整治工程:进行河道清淤、截污治污、防洪排涝、
护岸及两岸环境改造、开发。
(5)加快实施心圩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重点治理7。5公里河段,进行河道清淤、截污治污、防洪排涝、护岸及两岸环境改造、开发。
(6)实施亭子冲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重点整治2.4公里河段,进行河道清淤、截污治污、防洪排涝、护岸及两岸环境改造、开发。
(7)实施水塘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重点整治5公里河段,进行河道清淤、截污治污、防洪排涝、护岸及两岸环境改造、开发。
(8)那平江、良庆上河、下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结合城市新区建设和重点开发区域,开展那平江、五象新区的良庆上河、下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前期研究,并加快启动和建设配套工程.
(9)按照城市防洪治涝规划目标要求,加快建设朝阳溪上游调蓄整治工程。
(10)实施凤凰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重点整治10公里河段,进行河道清淤、截污治污、防洪排涝、护岸及两岸环境改造、开发。
(11)实施马巢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重点整治6公里河段,进行河道清淤、截污治污、防洪排涝、护岸及两岸环境改造、开发。
(12)开展石灵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前期工作:重点整治外环高速内河段,进行河道清淤、截污治污、防洪排涝、护岸及两岸环境改造、开发。
(13)开展八尺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前期工作:重点整治待建堤防河段,进行河道清淤、截污治污、防洪排涝、护岸及两岸环境改造、开发.
(14)开展西明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前期工作:重点整治外环高速内河段,进行河道清淤、截污治污、防洪排涝、护岸及两岸环境改造、开发.
(15)开展石埠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前期工作:重点整治外环高速内河段,进行河道清淤、截污治污、防洪排涝、护岸及两岸环境改造、开发。
(16)南宁市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重点按照排水系统规划要求改造城区合流制排水系统。
(17)未纳入排水管网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重点建设和完善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18)邕江水景观改善工程:加快开展邕江邕宁梯级闸坝工程前期研究工作,应从城市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统筹考虑,进一步全面、综合论证项目的可行性,结合堤路园工程建设,加快改善和提升以邕江为核心的城市水环境和景观品质.
(19)青秀山生态保护工程:主要包括约2。7平方公里的营造林工程、苗木培育的种苗基地工程、污水管网工程及处理设施建设工程等内容。同时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风景名胜区的规定,严格控制建设和加强管理,注重生态环境培育,加强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
(20)五象新区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五象岭生态公园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主要建设约16平方公里的五象岭生态公园,切实加强生态培育和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
(21)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主要包括新建中型垃圾中转站、新建小型垃圾转运站、改建小型垃圾转运站、环卫作业车辆购置等内容。(具体建设内容应与环卫专项规划要求一致)。
(22)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包括江南污水处理厂、琅东污水处理厂、罗赖污水处理厂、八尺江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具体建设内容应与排水专项规划要求一致)。
(23)实施南宁市污泥综合处理一期工程:建设日处理量1200吨污水处理厂沉淀的污泥处理系统及配套附属设施。
(24)各县城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城市上游金陵、扬美、坛洛、双定等乡镇小型集中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隆安县城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工程等。
(25)城市内河整治的防洪、排涝工程(具体建设内容应与防洪工程规划一致)。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
1、目标及总体要求
南宁是国家重点设防城市。必须按照“预防为主,平战、平灾结合,防治、防救结合,准确预报,应急联动,综合协调,高效救助\"的原则,在完善各单一灾种防灾减灾系统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和健全现代化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城市整体防灾抗毁和救助能力,确保城市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1)严格控制南宁市区及各县城中心区人口、建筑物密度,城市建设应避开地震活断层、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和蓄滞洪区,最大限度地预防城市建设的灾害风险和减轻灾害带来的后果。
(2)加强对城市危险品源科研、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的管理。要严格治理现状无法满足安全规范要求以及具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危险源,对于城市生产生活所必需的高风险设施,应按照相关规范要求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严格管理,要避免产生新的安全隐患。
(3)城市重大公共设施、市政设施等重要目标和生命线工程应相对分散布置,满足人防和综合防灾减灾要求。要建立安全可靠高效的交通、水、电、气、通信等城市生命线系统,充分考虑地上与地下结合,环状连通,多路输送,增加抗灾和应急救援能力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4)建立和完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的对外交通和紧急疏散网络,确保抢险、救灾道路畅通。要结合城市公园、绿地、广场、运动场等公共开敞空间,建设城市地上、地下灾害避难场所,确保场所面积充足和疏散通道畅通。
(5)加强对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军事设施等要害部位的保护,确保城市要害部位的安全保密和使用效能。提高战时防空抗毁能力,保存战争潜力。防止恐怖袭击等公共安全事件,提高城市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6)加强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完善医疗急救网络,为市民提供方便、及时和高质量的疾病预防、医疗、救治服务,提高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7)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报工作,提高定时、定点、定量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努力降低
气象灾害损失。建设综合气象监测网络以及气象灾害数据库和综合信息网络,为各行各业防灾减灾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和气象跟踪服务。
(8)加强城市环境监管工作,建立健全城市和区域环境监测管理和应急系统,提高对危及城市公共安全的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等的安全处理处置能力和应急突发事件能力。
2、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1)加强政府对城市安全的综合协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改革管理体制,建立长效机制,建设现代化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加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管理和组织领导机构建设,强化城市灾害管理,统一组织、协调、指挥城市防灾减灾工作。
(2)建立和完善综合性、多层次的防灾减灾规划和应急救援体系。要建立城市综合性的防灾减灾规划(由防洪、抗震、消防、人防、地质灾害等专项规划组成)以及分区、分片的防灾减灾规划.应制定和完善各类应急救援预案,各应急预案要有机协调,构建城市综合减灾应急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
(3)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全市协调统一的灾害监视、预测、预报、预警、灾情信息管理系统、指挥和救援等综合网络系统.加快完善城市应急救援信息平台,采用同一号码报警,实现多部门联动,建立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健全有机协调的城市综合减灾应急系统和各应急处置子系统.
(4)加强灾害科学的综合研究,提高综合防灾减灾科技水平和救灾专业队伍的减灾救援能力。建立灾害评估制度,健全防灾、救灾应急资金机制和救助物资储备制度,建立以市级救灾储备库为中心,周边区(县)分中心储备点(库)有机结合的全市综合救灾物资
仓储网络,提高应急物资储备与供应能力,保证灾时、灾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正常进行.
(5)加快建立健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法律法规体系,使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要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强化公众防灾意识,提高群测群防和灾后自救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3、抗震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救结合、综合协调\"的原则,不断完善抗震防灾和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1)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结合南宁市区及各县城区所处地震基本烈度分区,采取相应的标准分别进行设防.规划中心城区所有建筑物应按6度抗震设防,高层及特殊重要建筑按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进行设防;武鸣县、马山县、宾阳县、上林县城区一般建筑物应按6度抗震设防,横县、隆安县城区一般建筑物应按7度抗震设防,高层及特殊重要建筑按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进行设防。
(2)加强地震地质勘察和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做好灾害预测预报工作,完善城市地震小区区划、地质灾害区划及防治工作,对城市建设的各类工程项目应严格按国家有关抗震和防灾减灾规范执行;重大建设工程、易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工程应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并按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进行抗震设防。
(3)严格控制南宁市区及各县城中心区人口、建筑物密度,对中心区的有害工业、危险品仓储设施、危房应及时搬迁和改造,要注重地震次生灾害防止工作,提高城区的防灾、
抗灾能力.
(4)城市居住区规划中居住建筑的房屋层数、间距和建筑密度,要符合抗震防灾的规范要求,严禁占用城市的园林绿地、公园、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和开敞空间,要保证其作为避难场所的功能。避难场所应建设必要的市政、治安和医疗救助等配套设施。
(5)道路交通是城市的动脉,灾害发生时应能为抗震救灾的车辆提供运输保证,各城区应进行合理组织,力求四通八达,要有足够数量、多方向的对外交通出入口。
(6)确保灾害发生时城市公共及市政工程设施的安全,城市的供水、供电、防洪、电力、电讯、燃气等市政设施应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进行抗震设防.
(7)加强防震减灾和应急救援法制建设,建立健全市、区(县)、小城镇和农村等多层次的抗震防灾、减灾管理和应急机制,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群测群防能力,切实提高农村抗震和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统筹城乡防灾减灾和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8)近期重点建设内容
建立和完善南宁市城市抗震防灾技术中心和城市地震监测台,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完善地震灾害管理机制;
重点开展强震动观测与地震动衰减研究、地震断层和地质勘查,加强地震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
深化和完善南宁市城市地震小区区划工作,加强城区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和整改工作;
建立南宁市城市基础设施和重要房屋建筑数据库,并结合《南宁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加快网络查询和信息系统建设。
4、防洪治涝工程
(1)南宁市为Ⅰ等防护对象,市区远期2020防洪标准为200年一遇,规划通过堤库结合的方案来实施。近期到2010年上游百色水利枢纽建成后,堤库结合使南宁市主要城区防洪标准提高到近100年一遇的洪水,治涝标准自排为5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洪水,抽排为雨洪同期p=5%最大24小时暴雨洪水不受灾;次要城区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的洪水,治涝标准自排为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洪水,抽排为雨洪同期p=10%最大24小时暴雨洪水不受灾。
(2)中心城防洪工程与治涝工程应统一规划,同步建设,与城市市政建设、城市美化、环境建设相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防洪治涝规划与河道整治、河道清障规划相结合;近期工程与远期工程相结合,分期实施。
(3)近期以完善市区堤防和治涝工程为主,堤防工程以加高、加固和修建防洪堤为主;治涝工程通过整治市区内河溪,增加槽蓄量,扩建排涝泵站,使市区达到规划的治涝标准。
(4)近期主要实施项目
邕江北岸防洪堤及配套工程:石埠堤及石灵河排涝闸、泵站扩建和跃进、抱村、永安、上灵泵站和排涝闸的建设;柳沙滨江堤及新建滕屋泵站和冲口坡、那坝、莫屋沟、滕屋、军训汽沟排涝闸;青山堤及新建上浪、牛头岭、胡屋、岭冲泵站和排涝闸以及蜡烛湾排涝闸;那平江堤及新建那平江泵站和排涝闸;仙葫半岛堤及新建下洲泵站和排涝闸。
邕江南岸防洪堤:白沙堤;良庆堤及新建五象岭、龙蟠村、贤墉、宋箱、良庆繁殖场、良庆上、良庆下、独塘泵站和排涝闸;龟山堤及新建龙岗东、平沙、南沙泵站和排涝闸以及龙岗西、那乜排涝闸;龙岗堤及新建旧纸厂、冲二、木器厂、冲秀、冲炉、苗田、赖全他、新德村泵站和排涝闸;蒲庙堤及新建邕宁高中、五一、金华、青水桥、原邕宁县招待所、蒲庙剧场泵站和排涝闸。
扩建竹排冲泵站,设计装机容量2000kw/5台.
规划新建抢险道路约8。1公里,护岸长约35.3公里。
对天雹、龙潭、老虎岭水库和市区内各城区的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主要是对其大坝、溢洪道和放水设施等进行加固。
对市区内石灵河、八尺江等河流进行清障和疏竣,以增加泄洪能力;对部分中、小河流进行治理。
建设南宁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示范园,良庆区、西乡塘区崩岗治理,建设南宁市水土保持监测分站和6个典型监测站.
5、消防工程
(1)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建立完善有效的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市消防体系,加强多功能消防队伍建设,提高全民消防意识和全社会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
(2)近期内应加强消防站点的建设,改善现有消防站的装备,做好城市消防设施的查
漏补齐工作,加大消防安全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市民防灾、减灾、避灾的意识.
消防站建设:近期应通过完善现有消防站和新增消防站来缓解现有消防站“点少面宽\"的压力。规划新建26个消防站:兴宁站、经济技术开发区站、中国-东盟经济园区站(武鸣)、城西站、柳沙站、可利站、心圩站、秀厢站、城北站、城东站、新城(一)站、新城(二)站、白沙站、凤岭站(一)、凤岭站(二)、凤岭(三)站、凤岭(四)站、南湖站、蟠龙站、黄茅坪站、中兴站、天堂岭站、清川站、松柏站、那历站、消防装备维修中心.
消防装备:逐步更新现有的消防装备,随着城市规划建成区的扩大和消防站的增建,规划新增加消防车20辆,其中消防登高车、大吨位消防供水车、主要消防技术装备数量要依据国家标准,根据城市消防保卫对象的特点和主要性质,按轻重缓急,科学配备。
消防供水:加强消防供水设施建设,新区及新建道路严格按规定配置消防水池与消火栓,道路翻新、改造时必须按规定补齐消火栓。每年新建和补装消火栓800~1000个。
消防通信:结合消防指挥中心配套建设现代化的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实现无线通信三级组网.
6、人防工程
(1)遵循“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注重实效原则,突出城市总体防护和平战相结合的内容,建成具有城市建设、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功能,同时也具有平时防灾抗震,战时防空抗毁的多重功能的人防体系。
(2)近期内逐步完善区、市级指挥通信工程,同时结合城市近期发展方向和重大项目的
建设,重点规划建设旧城区、五象新区及凤岭区等重要地区的人防工程,注重结建地下室等人防设施的建设,不断增加二等人员掩蔽部和物质库的规模,逐步增强现有医疗救护工程、专业队工程和后勤保障工程的防护功能和设施,组建相应的人防专业队伍,加强抢险救灾能力的训练,改善指挥通信、警报系统,提高城市反空袭和消除空袭后果的总体防护能力。
(3)近期主要建设项目
高新区0408人防工程、防训练基地工程、9908指挥所工程、民族大道(古城路口至新民立交桥)地下人防工程、朝阳路三期地下人防工程(新华街——民族大道)、朝阳花园地下人防工程、人民路(解放路口至民主路口)地下人防工程。
旅游发展规划
1、近期规划目标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突出旅游产品特色和主题形象、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打造一批在全国和东南亚有影响力的旅游精品,使南宁成为具有现代化水准的、以亚热带自然风光和壮民族风情为特色的旅游胜地,形成“北有桂林、南有南宁\"的广西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2、市域旅游发展布局结构
近期市域旅游发展布局形成“一个中心\"(南宁市中心城区)、“四大片区”(环大明山休闲度假区、西津湖特色农业景观区、龙虎山-绿水江生态休闲观光区、良凤江-凤凰湖景区)、“六条廊道\"(南宁-柳州、桂林廊道、南宁-梧州廊道、南宁-北海廊道、南宁-凭祥友谊关廊道、南宁-百色廊道、南宁-河池廊道)的总体布局结构。
3、近期重点发展和建设的景区、项目
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五象岭生态公园、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邕江两岸旅游休闲景观带、传统壮中医药文化旅游基地、昆仑关景区、扬美古镇旅游二次开发、武鸣壮文化大观之旅以及特种旅游项目(红色旅游、绿城风情游、工业游、乡村游、高校修学游等).
4、旅游服务设施
综合整治市容市貌,景区景点和重要旅游服务场所环境.完善市区主要道路、广场、会展、交通、景区、宾馆等公共场所和营业场所的公共信息标识。推进星级饭店建设,形成以四、五星级饭店为骨干,二、三星级饭店为主体的饭店体系,到2010年全市建成6家星级饭店.对低档招待所、普通旅社及现有旅行社的改造升级,并建立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人才培训、信息交流、咨询等服务的机构,加快建设和完善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网络。加强对高级旅游酒店宾馆的管理,适度超前建设配套的其他服务设施,大力提升旅游接待和服务水平。
5、旅游商品
南宁市的旅游商品应以壮文化为主调,以南宁地方特色为基调,引进广西名、优、特旅游商品作为精品系列,以系列化、标准化、规范化理念开发和包装传统的旅游商品。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工艺品系列如绣球、壮锦袋、毛南族石刻、侗锦、泥兴陶、竹芒编、煤砂罐等;药用植物保健品系列如三金片、桂林西瓜霜、正骨水、鸡骨草丸等;绿色食品系列如芒果、木菠萝、扁桃、黄皮果、木瓜、枇杷、龙眼、荔枝等;地方特产系列如绞股蓝、
茶叶、香菇等;风味食品如老友面、五色糯米饭等.
旧城更新整治与改造计划
1、目标及策略
在承袭历史文脉、延续民俗传统、弘扬绿城特色的基础上,以邕江两岸为重点,以堤路园、南湖、朝阳溪、可利江等水系和主要路网为框架,结合城市出入口形象改造、危旧房屋改造和城市重点景区建设,稳步推进旧城改造,疏散市中心区密集人口,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力争到2010年将旧城区重点地区更新改造为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区,为创建中国绿城,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采取“项目招商开发一批,公益设施带动一批,‘退二进三’转化一批,单位改建更新一批,城中村改造流转一批,烂尾楼清理盘活一批,传统街区保护修整一批,‘穿衣戴帽’装饰一批,违章拆除解决一批\"等实施方式,因地制宜,九路并进,以人为本,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推进旧城改造,改变以往旧城改造较为单一的商业开发做法,将公益性设施建设与商业开发有效结合起来,体现“人民城市人民建,城市建设为人民”的城市建设理念,全面推动旧城改造工作的展开.
2、重点保护性更新街区
(1)市中心保护性更新街区
指市商业中心区,包括有兴宁路、民生路、解放路、新华路等老街,体现着南宁市的历史风貌,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在将来的改造中需要进一步的保护、完善、更新,成为有
传统特色的城市商业中心区。
(2)亭子保护性更新街区
区内的亭子街是南宁市城镇的发源地,现有大量的历史民居,对研究南宁市的发展历史具有一定意义,该地段进行改造时应在周围划出一定的保护范围为控制区,侧重保护的进行改造、更新,城市建设中应切实注重保留具有历史特色的街区.
3、近期重点建设项目
(1)临江街片区:中山路临江街项目和特色商业街项目.
(2)江北中堤义忠街、边阳街片区(包含4个地块)。
(3)江北中堤永和、雅里片区(包含3个地块1项目)。
(4)新阳龙腾、翔云片区――新阳路翔云街小区。
(5)东沟岭片区――东沟岭居住区四组团。
(6)五里亭片区――五里亭一二三四街项目。
(7)华强片区――华南小区。
(8)云亭片区(包含云亭东小区、酱料厂旧改2项目).
(9)华西路片区――华西北小区。
(10)白沙片区改造项目。
(11)南湖北片区(包含南湖A区、南湖B区、林工商公司用地3项目).
(12)共和路、北宁街片区――共和路北段与北宁街商业中心项目。
(13)边阳街片区――边阳街片区。
(14)七星路(南国街)片区――七星路(南国街)片区.
(15)津头村片区――津头村片区.
(16)石柱岭片区――石柱岭A、B地块。
(17)新民路片区――新民路A、B地块。
(18)壮宁工业园五一东路生活区项目。
(19)市委党校旧址项目。
(20)新民族影城旧改项目.
(21)工人文化宫旧改项目.
(22)广西机电公司片区旧改项目.
(23)高峰路与新华街围合区旧改项目。
(24)南宁市城中村(重点包括江南区的淡村、兴宁区的鸡村、西乡塘区的陈东村、青秀区的新兴村等)。
4、实施措施保障
(1)以目标统一、组织合理、关系理顺、责权利平衡为原则,把旧城改造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2)抓紧完成南宁市旧城改造专项规划的编制和报批工作,明确划定旧城改造片区范围,提出规划设计条件,为旧城改造项目计划的编制创造条件。
(3)依据市场客观规律,制定积极、合理、具有一定弹性的旧城改造项目计划,并根据南宁市实际情况变化,灵活主动的适时调整。
(4)以城区作为旧城改造的具体实施者,将任务、目标分解到各城区,理顺各部门职责,强化宏观管理,主动为城区和项目服务。
(5)明确建立旧城改造项目开发企业准入制度,加大考察开发企业的信用、业绩、资信的力度,利用储备、交易中心的融资能力和交易平台,以明确的项目建设条件和优惠政策,引进一批水平高、信誉好、实力强的大业主、大投资商,对旧城改造项目进行高强度投入,解决旧城改造资金缺乏的问题。
(6)依法实施拆迁,保障居民安置.进一步完善拆迁配套政策,规范拆迁管理程序,实行政府政策指导、城区牵头组织、项目公司具体实施的运作模式,依法推进旧改拆迁,同时要加快城市拆迁配套用安置房的开发建设工作,形成拆迁与安置联动的良好机制,在改造工作中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机会,真正解决群众的安民乐业问题。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1、总体目标
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在继承城市历史文脉、延续民俗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对南宁市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的修复,把南宁市一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意义重大的文物景点列为自治区级或市级文物单位进行保护和利用,更加深入地发掘出南宁市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完整充分地展示城市特色,增强城市魅力,促进城市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2、保护利用措施与行动计划
(1)对重要的街区和文保单位,划定城市紫线,严格进行管理
南宁市的城市紫线主要包括历史传统街区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控制范围。其中历史传统街区的范围,根据2003年修订的《南宁市历史传统街区保护管理条例》规定,为:朝阳路以西、民族大道西段以北、当阳街以东、新华街以南围合区域和解放路沿街区域,其中兴宁路、民生路为重点保护区。
在城市紫线范围内,文物保护单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进行
保护.其他保护区域的各种活动管理按《城市紫线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
尤其对于历史传统街区,必须在历史传统街区保护性规划的指导下,对历史传统街区的建筑红线、总高度、层高、临街立面、体型等做严格规定,做到使建筑风格、传统街景特色不至于翻修、改造而被破坏、失传。
在不影响整体传统风貌的前提下,允许对房屋内部设施进行现代化更新改造,从而协调好历史保护与现代生活之间的关系,促进保护区的良性发展。
(2)与博物馆建设相结合,建设一批有本地文化特色的各类博物馆
利用遗址建设遗址博物馆:主要包括顶蛳山遗址,昆仑关战役旧址,邕州知州苏缄殉难遗址.其中重点建设顶蛳山遗址博物馆,昆仑关战役旧址博物馆。
利用古民居建设民俗博物馆:包括黄氏家族民居、金狮巷民居群、黄旭初旧居、林氏祖屋、罗文村韦氏祖屋、陶公馆、董达庭商住楼等。其中近期重点建设黄氏家族民居。
利用革命旧址和名人故居建设纪念馆:包括中共广西省一大旧址、中共广西省委机关秘书处旧址、雷沛鸿故居、共青团南宁地委旧址、南宁会议旧址.
利用文保单位的特色建成专题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包括邕宁电报局旧址,粤东会馆、新会书院等会馆,望火楼等。
(3)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建设一批历史文化景点
恢复、重建一批反映南宁历史文化的文物古迹:主要项目包括南宁孔庙、钟鼓楼、洋
关码头等。
加强风景区内文物景点的旅游功能:发挥文物景点的旅游观光作用,通过旅游带动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利用,主要有:人民公园内的镇宁炮台,青秀山摩崖石刻、董泉,新华路水塔,桂南战役阵亡将士纪念亭,邕江一桥冬泳亭,邕江防洪古堤,沙井金鸡村千人坟,魁星楼、梁烈亚故居,铜鼓陂水利,五圣宫等。
(4)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结合南宁民族文化项目库建设,初步选定一些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项目加以保护,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形式、内容、风格、特点等得以保留存续,主要有壮族三声部民歌、邕剧、师公、炮龙、八音、彩架、壮族歌圩、丝弦戏等。
第六章 政策与措施
建立和完善近期建设规划实施的法律机制
(1)树立和加强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法律地位。将近期建设规划作为滚动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法定城市规划内容之一,树立近期建设规划的法律地位,城市建设必须遵从经城市人民政府批准的近期建设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成为各级政府、各部门与社会共同行动的纲领性文件,使近期建设规划实施纳入到法制轨道,促进近期建设规划的有序实施。建议及时研究和制定《近期建设规划实施细则》,为近期建设规划的有效实施提供政策保障。
(2)建立和完善空间管制政策,加快实施“五线\"管理。要加快对“五线\"的定位定线和落实,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实施条例。划定“绿线”,加强对区域生态绿地和各
类城市绿地的保护与管理;划定“蓝线”,加强对城市河湖水系的保护与管理;划定“紫线”,加强对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与管理;加快划定和完善城市“黄线”,应严格按照的各专项规划的要求,明确公共汽车首末站、轨道交通线、变电站、高压走廊、燃气储配场站、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给水加压站、邮政通信、消防、防洪、防灾减灾等重要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加强对各类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与管理;同时应进一步强化对城市道路规划控制“红线”的控制与管理.为了规范道路规划红线的编制和审批,保证城市道路按照城市规划实施,应加快制定《南宁市城市道路规划红线管理规定》等相应的政策措施.
(3)加快开展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研究和立法工作,完善控规编制、实施和监督管理的政策体系,加快研究和制定《南宁市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或管理办法)。同时,应加快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覆盖城市总体规划建成区,城市的中心地区、旧城改造地区、近期发展地区(尤其是良庆、邕宁等江南区域)、储备土地、下一年度建设用地和拟出让的用地以及其他重要控制区域,应当优先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使其对南宁市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工作起到更加具体的指导作用.
建立和完善近期建设规划实施的协调机制
(1)应充分发挥近期建设规划在协调城市发展和建设中的综合调控作用,使之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两者互相协调、互相补充,共同发挥对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的指导作用。近期建设规划的实施涉及到政府的诸多部门,对南宁市而言,涉及到自治区、南宁市两级政府的主要关系,同时还必须充分协调各城区、开发区等之间的关系。因此,应加快建立和完善近期建设规划实施的协调机制,使各级政府、各部门都能认真贯彻执行近期建设规划。
(2)应建立和完善其它与城市空间协调发展密切相关的政策。加快制定切实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和节约型城市建设的政策: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绩考核指标,鼓励生产、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和节能环保型交通工具,强制推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促进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加强人口分布的空间政策指引。引导中心城区人口合理布局,形成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空间调整与人口结构调整的良性互动。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加快建设和完善各级尤其是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明确城区政府、街道办两级人口管理和服务主体的职责,实施以社区为平台的人口属地化管理等。
(3)应在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的指导下,加强城市各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切实保障城市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事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近期应重点抓好南宁市城市户外广告设置专项规划、南宁市城市市政管廊专项规划、南宁市城市照明专项规划等专项规划,同时建立健全城市各专项规划实施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体系。
完善近期建设规划实施的资金机制
(1)应完善政府财政政策,调整财政资金的支出结构,优化公共财政支出。城市建设的财政投资要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保持与国民经济发展同步,通过贴息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和杠杆调节作用,优先保障重点地区和重大设施的建设,确保公共财政向公共事业、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民生方面倾斜;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2)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向民间资本和外资开放轨道交通、燃气、自来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为公益性设施建设筹措建设资金.
(3)进一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构建投融资的平台,疏通资金融通环节,积极探索银行贷款、发行建设债券、国际招标、BOT和TOT等融资方式,加大民资、外资引进力度,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为近期建设规划实施提供资金保障,促进规划能够顺利实施。
完善近期建设规划实施和管理监督制度
(1)建立以近期建设规划为依据的立项审批制度。各部门在进行项目的立项审批时,必须以近期城市建设规划所确定的内容作为依据,项目不符合近期建设规划要求的,不得批准建设项目建议书;确有必要增加的项目,应经过充分研究和论证,并按规定程序严格审批。
(2)建立和完善以近期建设规划为基础的土地供应制度,强化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制度.制定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作为对本规划的深化和落实;年度实施计划应与其它政府计划相衔接,经市人大批准后统一组织实施;计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调控指标和具体项目用地安排是规划许可和用地审批的具体依据,不符合计划的建设项目,规划部门不予核准规划选址,特殊情况也应经过充分研究和论证,并按规定程序严格审批。
(3)完善规划监督管理制度。落实规划实施责任主体,加大执法力度,严肃纠正违反规划的行为,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加强规划实施的检查,采用实地巡查和遥感监测等方式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控;接受人大、政协及上级部门的监督,定期向市人大或其常委会汇报年度实施计划执行情况;完善规划公众参与机制,加大规划宣传力度,建立健全投诉与反馈机制。
第七章 附 则
本文本中的黑体字且带下划线的条文为规划强制性内容,若调整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必须按照《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和法定程序严格执行.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图纸及说明书三部分组成,规划图纸与规划文本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本规划自经法定程序批准之日起实施。
本规划由南宁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本规划由南宁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