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度

2022-12-18 来源:汇智旅游网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度

教学质量自检报告

2003年在历史上是不平凡的一年。上半年我们经受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的考验。在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疫情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下半年我们又迎来了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迎评期间,我们始终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现结合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将我校2003年度教学质量自检情况报告如下:

一、 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我校加强学科建设的基本方针是:突出重点,兼顾全面,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在全面推进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根据需要与可能,兼顾近期与长期,采取倾斜措施,重点建设一批意义重大、水平较高、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学科。

遵循这一基本方针,“九五”以来,我校从适应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坚持对数量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企业管理、会计学、区域经济学等原有5个市级重点建设学科给予重点支持,同时对金融学、贸易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以及财政学、统计学、行政管理等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专业,加大投资力度,推动进一步发展。在北京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经过

1

几年来的努力,学科建设总体水平明显提高。数量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企业管理已先后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数量经济学、劳动经济学通过北京市教委专家组评审验收,成为市级重点学科;企业管理、会计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经济法学等6个学科被列为新一轮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我校学科建设从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科学研究全方位展开。学校重视科学规划学科专业结构,按照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意识、扩大专业基础、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加强学科专业的调整、改造与建设。具体做法是:

⑴遵照北京市政府关于把我校建设成为“首都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明确学科专业发展方向,构建首都金融、贸易、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方案》,重点建设首都现代服务人才培养基地,把金融学、国际商务、风险管理与保险精算学作为现代服务人才培养基地重点建设的专业。

⑵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和北京市《关于推进北京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我校学科专业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将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劳动与社会保障等学科专业作为学校重点发展的专业。

⑶针对我校部分专业已不能完全适应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状,按照《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方案》的要求,把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列入学校重点改造的专业。

⑷坚持在宽口径专业内设置柔性专业方向等形式,培养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

⑸努力办好学校现有新办专业。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

2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有关规定,我校属于“新办专业”的有旅游管理、财务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工程、工程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社会工作和英语共9个专业。这些新办专业都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具备办学所需的基本条件。

⑹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及学校自身的条件,有计划地发展一些新的学科和专业、特别是应用学科和人文社科专业,积极探索和创造条件试办社会急需的新兴、交叉学科及专业。

二、健全管理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历来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把它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常抓不懈。根据学校改革与发展总目标的要求,我们先后制定了“九五”、“十五”师资队伍建设总体规划,逐步建立和健全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的规章制度。如:《师德规范》、《教书育人条例》、《教师教学工作规范》、《青年教师培养和管理工作条例》、《关于选拔校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规定》、《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暂行规定》、《优秀任课教师评选办法》、《关于教师职务申报条件的暂行规定》、《关于聘请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和顾问教授等的规定》等,并认真贯彻实施。

我校坚持“内培外引结合,内部培养为主”的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方针。培养的重点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的原则是:

⑴坚持全面培养的原则。既要在业务上坚持高标准,注重更新和拓展教师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推动学科的发展,又要在思想政治上从严要求,加强师德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⑵坚持“立足国内,在职为主”的培养原则。培养的基本途

3

径是支持和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科研的实践,工作中勇挑重担,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同时学校制定了相应政策措施,积极支持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和硕士学位,根据需要与可能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在国内脱产、半脱产进修或出国培训进修和考察访问;对于在教学、科研工作中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教师学校创造必要的条件予以重点培养,在进修、出国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

⑶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培养原则。“走出去”,就是要让广大教师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深入实际,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承担来自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研究课题或开展业务咨询,既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教师本人也从中受到了教育,得到了锻炼,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业务水平。“走出去”,也包括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多年来,我校通过国家公派、校际交流等多种途径派遣教师出国留学、进修,作访问学者等,已为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学历高、知识新、外语好的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999—2002年期间,学校已公派教师和学者200多人出国留学、进修、讲学、进行学术访问或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其中教授59人、副教授86人、讲师24人。我校还与日本流通经济大学建立了姊妹友好院校关系,自1986年以来已派遣教师33人次赴该校进修或攻读学位,其中获得硕士学位的11人、获得博士学位的4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3人,归国率达到100%。“请进来”,就是聘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来校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或对口开展学术交流,开设专题讲座。目前我校聘请的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总数已达150多人。近几年来,学校平均每年都要邀请20多名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开设专题讲座,帮助广大师生了解国外学科前沿的动态和内容。为了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扩大学校在海内外的影响,

4

我校还主持召开了“中日产业经济研究北京会议”,与台湾淡江大学携手举办了“两岸会计与管理学术研讨会”,与香港城市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香港亚洲专讯资料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法学院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组织召开了“全球化下的劳资关系和劳工政策”国际学术研讨会,与美国密执安大学共同举办了“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国际研讨会等重要学术会议,均获得圆满成功。

近几年来,学校适应人才竞争与人才流动的形势,因势利导,在引进人才方面加大了力度,并提高了学历、学位、职称的起点,注意把好“入口”关。我校新引进的人才中,有的在社会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如:我校副校长、原中国社科院博士生导师、著名管理学家郑海航教授;会计学院副院长、曾荣获山东省新长征突击手、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等多项桂冠的青年学科带头人汪平教授等。

为了建设一支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我校从2000年3月起正式启动新一轮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工作的重点是完善职务聘任制度,加大分配体制改革力度,强化教师考核制度,把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实施了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倾斜的新的岗位津贴方案,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绩效优先,兼顾公平,优劳优酬”的原则。在职称评聘上,淡化“身份”评审,强化岗位聘任,实行严格的定期聘任,择优上岗,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学校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多次提高课时酬金,维护一线教师的切身利益。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使我校师资队伍的结构已基本趋于合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正迅速成长起来,历史形成的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的现象已得到明显缓解,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学术梯队已逐步形成。目前我校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比例已从2001年的45.4%上升到2003年的

5

53.6%,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已从2001年的76.9%上升到2003年的84.5%。截至2003年7月底,我校教师正在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有56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有18人。近三年来,我校共引进教师90人,其中教授(研究员)5人、副教授15人,博士27人、硕士56人;而同期调出的教师为20 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博士7人、硕士2人。总体呈现出优秀师资进大于出、教师队伍发展状况良好的态势。

三、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近几年来,随着我校招生规模逐步扩大,为了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和扩招后的教学质量,学校在北京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多种渠道千方百计地筹措办学资金,逐步加大了教学经费的投入力度。学费收入中用于四项教学经费的比例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生均四项教学经费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势头。2000—2002年,我校生均四项教学经费分别达到1060元、1201元、1312元;学费中用于四项教学经费的比例分别为25.73%、27.93%、27.99%。

我校重视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2000年以来,学校和各院系用于教学基础设施新建、改造和购置设备费用达5000多万元。其中,新购置800元以上的教学仪器设备3767台件,资金3333万元。全校现有800元以上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631万元,生均3311元,教学条件有了明显改观。

⑴计算机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目前全校共有计算机3053台,其中用于教学的2512台,基本满足了教学工作的需要。

⑵校园网和多媒体教育、电子阅览室等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近几年来,学校共投入762万元用于加强校园网建设。经过

6

一期和二期工程的建设,我校校园网技术性能已经达到目前国内的先进水平,节点覆盖范围遍布全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各个领域;教学综合管理系统和电子政务已开始运行,极大地推动了学校信息化的发展。

学校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近年增长较快。现有多媒体教室121个,占现有教室总数的近一半。教师积极制作课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手段现代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002年以来,学校投入100多万元,基本建成了教学综合管理系统,运用校园网与多媒体教室贯通,在中控室既可以播放和点播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又可以在中控室直观地察看全校的教学情况,指导改进教学。

图书馆自动化和数字化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图书馆现有服务器10台,计算机250台,网络管理设备19台,引进了先进的系统管理软件,建成了面积约300平方米、拥有170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服务器24小时全天开放,极大地方便了师生查询信息和利用信息资料。

⑶外语教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2000年以来,我校新建、改建语音实验室8个,现有语音实验室已达19个,座位896个,设备先进,满足了外语教学的需要。

⑷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更为完善。学校投资1100多万元新建和扩建专业实验室12个,对原有实验室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学校现有实验室53个、校外实习基地135个,利用率较高,保证了教学和学生的实验、实习。特别是2002年以来,学校新建了模拟法庭,扩建了电子商务实验室和金融证券实验室,实验室建设趋向完善。

⑸教室基本满足课堂教学需要。学校现有教学楼5栋,教室246间,其中普通教室125间,多媒体教室121间,共有14499个座位,建筑面积32746平方米,生均2.41平方米。近两年,

7

学校更新了学生课桌椅5200多套,更新部分教室的讲台、黑板及相关配套设施,装修改造了部分教室,并为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安装了空调,教学环境大为改善。

⑹体育教学场地、设施条件明显改观。近三年来,学校投资1400多万元先后修建了东、西校区的草坪塑胶跑道,还新建了室内跑道和健身房,为体育课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了良好条件。学校现有运动场地建筑面积49402平方米,生均5.4平方米。其中,室内运动场所5处,建筑面积5197.68平方米,生均0.57平方米。学校体育设施基本齐全,较好地满足了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需要。

四、全面修订教学计划,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1999年,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的要求,我校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大学习、大讨论为先导,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对全校本科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全面修订。进入新世纪以后,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我国加入WTO以后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再次对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并从2002年开始实行弹性学制和更加灵活的学分制,编制了新的本科专业学分制指导性教学计划。

新的教学计划确立了“适应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设计了由“课堂教学(包括全校公共课、学科群基础课、专业课等必修课和选修课)+ 实践教学(包括军事训练、实验教学、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 其他教学(包括德智体综合考评、第二课堂活动、创新实践)”等几大模块组成的学分制培养方案,并从以

8

下五个方面构建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教育创新和现代教育思想。

⑴坚持整体优化原则。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⑵坚持为首都经济服务原则。强调各专业教学计划要在充分调查、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根据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自己适合的培养目标和具体规格,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发展首都经济做出贡献。

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加强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⑷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适当加大选修课比例(各专业选修课占35%左右),积极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年级选修的条件;为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应用能力,在教学计划中适当增加应用性和务实性较强的选修课程;并通过主辅修制等多种形式,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⑸坚持统一性与有特色相结合原则。强调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要在保证人才培养基本质量的同时,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努力把近几年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果落实到新的教学计划中,在坚持拓宽专业面的基础上,体现出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办学特色。

五、抓好教学改革立项,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1.认真做好教改立项工作。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和“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精神,我校认真

9

抓了教学改革立项工作。制定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校级项目申报工作的意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学改革课题经费管理的暂行规定》等文件。自2000年以来,用于教学改革立项的经费平均每年80万元。在各单位积极申报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评审,我校于2001年5月批准了20项校级教改立项,2002年5月批准了33项校级教改立项,2003年5月又批准了46项校级教改立项。

2.重视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1998—2002年,我校结合专业调整、全面修订教学计划、实行弹性学制和更加灵活的学分制的机会,分别于1999年和2002年对原来的课程体系作了两次大的调整。通过修订各专业教学计划,推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进行课程的整合与优化。如:经济系通过对经济学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的整合与优化,已初步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多选择的较为科学的课程体系。统计学系对统计学专业下设的经济分析、电子计算机统计和市场调查与预测三个不同专业方向,分别按照不同的培养目标定位进行课程的整合与优化,建立了统一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平台和不同的选修课程组合,注意加强数学基础、经济理论基础,增加学科群基础课和选修课的比重,拓宽课程体系的学科领域,并加强了专业课的整合,精简了有关行业、部门统计的课程,增加了通用的统计基本方法课程和数理统计及数理统计应用课程,为三个专业方向建立起专业课的基础平台。

学校把抓好“两课”、外国语、计算机基础等公共基础课和经济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专业基础课群建设作为“十五”期间课程建设的重点。按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关于开展课程评估加强课程建设的暂行规定》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优秀课程标准》,组织校内外专家先后分三批对全校20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进行评价,

10

并从中评选出《邓小平理论概论》等一批优秀课程和有特色的课程。近三年来,学校每年用于课程建设的经费达100万元。

3.重视加强教材建设。

我校一贯重视教材建设,并将教材建设纳入学校的“九五”规划、“十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教材建设的指导方针、基本原则。学校还制定了《“九五”教材建设规划》、《“十五”时期关于教材建设规划的实施方案》以及《教材供应和管理办法》、《关于“精品教材”建设工程工作的实施办法》、《优秀教材奖励条例》等教材建设与管理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实施。近几年来,我校在加强教材建设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积极选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九五”国家重点教材和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部分有条件的学科和专业(如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直接引进先进的、能反映学科前沿的原版教材。

(2)充分发挥我校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专业比较齐全、师资力量较强的优势,进一步提高本科教材的编写质量。为此,学校从2000年开始,拟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实施校内的“精品教材”建设工程。

(3)重视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的建设,积极支持、鼓励教师制作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

(4)利用我校出版社的有利条件,加强教材建设。为支持我校的教学、科研工作,解决教师教材和学术著作出版难的问题,学校除设立了教材建设基金外,还设立了出版基金。已先后有30多位教师的29部教材或学术著作获得资助出版。

2000年12月底,北京市高教学会教材工作研究会受市教委高教处的委托,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教材工作评估实施办法及指标体系》的要求,曾对我校教材工作自评情况进行检查,对我校教材建设及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较高的评价。近三

11

年来,我校已有6部教材被评为教育部优秀教材,有12部教材列入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2002年我校编著的《审计学—案例与教学》(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安全工程系列教材(5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荣获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4.努力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我校在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同时,重视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鼓励教师结合不同课程特点,实行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大力推广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并创造条件,积极推进CAI教学,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目前全校使用案例教学的课程已达所开课程的36%。学校重视加强多媒体教室等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建设,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广大教师和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创造了有利条件。全校多媒体教室总数已达到121个,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课程共400多门,其中多媒体应用技术比较熟练、教学效果较好的课程200余门。为了让教师尽快掌握多媒体应用技术,把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有机的结合,教务处、人事处多次组织教师学习计算机应用知识,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和运用,并分期分批进行培训。教务处和校工会还共同组织了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暨多媒体教学课件比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近几年来,我校各院、系的任课教师在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方面做了许多大胆的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会计学院的老师们关于“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劳动经济学院的老师们在教学中采用的仿真性教学、工作性学习、问题扮演和管理游戏等新型教学方法;人文学院华世珍教授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刘丹萍副教授的“模拟教学法”、辛宪老师的“稚化案例教学法”;商务管理系蔡红副教授采用的案例策划、情景

12

模拟和角色模拟法等,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与好评。人文学院段霞副教授主持完成的教育部高校“两课”多媒体课件研制开发科研课题项目《〈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多媒体教学课件》,得到了教育部社政司领导和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已作为教育部远程教育网网络课件,被高等教育出版社列入普通高校“百门精品课程”推出。人文学院杨眉教授开设的《社会心理学》课,采用全员参与讨论式教学,因效果显著,《中国青年报》曾先后5次报道了课堂讨论的记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1小时节目播出了课堂讨论的实况录音。信息学院王利教授等完成的《在〈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课程中实现多媒体化教学》项目,2001年荣获北京市政府颁发的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财政系赵仑教授在教学中密切结合经济改革实践,用公共财政理论分析、研究改革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并将课件教学、电算化手段运用于财政理论课教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的欢迎,因教书育人、教学改革成绩突出,2003年荣获北京市政府颁发的“教学名师奖”。

5.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双语教学”。

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我校十分重视在本科教学中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明确提出金融学、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等专业要先行一步,积极创造条件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学校还决定,对用外语进行教学的教师课时酬金提高50%,对进行“双语教学”的教师课时酬金提高20%,以此鼓励教师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或进行“双语教学”。会计学院、金融系、法学系、经济系等单位已把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或进行“双语教学”的课程正式列入经重新修订的教学计划中;会计学院在认真总结和吸收我校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公会及中国注册会计师

13

协会合作培养会计学硕士和注册会计师这一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经验的基础上,还成立了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国际会计课程组,从任课教师、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课件、试题库等五个方面逐项进行落实。目前全校用外语教学或“双语教学”的课程已开出7门,学校和各院、系正在积极努力,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的课程比例。

六、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我校历来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早在1985年,我们就把学生定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列入了各专业教学计划;从1986年起实施了“小学期”制,即每学年集中安排3至4周的时间,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且在北京地区建立了一批相对稳定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基地,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根据培养目标要求,结合学校及各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我校对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设计。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上,包括军事训练、实验教学(包括语言听力课、计算机上机实验课、各文科专业开设的模拟实验课、各工科专业开设的基础实验课和专业实验课等)、认知实习(如社会调查、专业咨询、金工实习等)、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等;在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上,安排一年级军事训练3周(3学分),二年级认知实习3周(3学分),三年级专业实习3周(3学分),四年级毕业实习8周(8学分)、毕业论文(设计)8周(8学分);实验教学根据各个专业和课程的不同情况,占用教学时间或实习时间结合教学内容在实验室进行;在实践教学的管理上,我校已形成一套比较完善、规范的制度和体系。

学校注意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14

的能力的培养,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较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1998—2002年,我校有1750 人次本科生在老师指导下参加了课题研究和社会咨询工作,其中,国家民航总局关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结构设计》课题,就有100余名本科生参加研究。学校还规定,各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第二课堂活动统一安排3个学分,创新实践统一安排2个学分。各院系都能按教学计划规定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和要求,组织学生认真开展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考核,并定期进行总结和表彰。实验室除了白天8小时开放外,还增加了晚上对师生开放的时间,充分提高了机器的利用率。广大师生对此普遍表示满意。

在十几年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我校师生走出了一条服务区域经济和服务社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并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我校《关于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探索》项目,1989年曾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0年学校获得了中宣部、国家教委、团中央联合颁发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奖状;“九五”以来,我校又相继有多项实践教学项目获得北京市政府颁发的优秀教学成果奖。

七、完善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强化教学管理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对于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起着十分重要的、无法替代的作用。我校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逐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力求科学、实用、有所创新。这个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由四个部分组成,它以准确优化的质量目标为依据,以及时严格的过程管理为基础,以科学公正的效果评价为手段,

15

以顺畅有效的信息反馈为途径,形成了既包括对教学过程的监控,也包括对教学效果反馈的一个闭合系统。即:围绕质量目标,在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全方位地搜集资料、数据、信息,在此基础上,按照以质量目标为依据制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效果评价,通过评价找到问题与不足,从而不断调节现状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并通过有效、畅通的渠道反馈给实施者和管理者,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用图表示为:

质量目标

信息反馈 过程管理

效果评价 2001年6月,在北京市教委召开的“北京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评价工作研讨会暨经验交流会”上,我校教务处《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与探索》一文,受到与会有关主管部门领导和同行的好评。

近三年来,我校在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方面,还重点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规范主要教学环节(包括入学教育、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外教育、成绩考核、毕业环节等)的质量标准,实行全程管理。

(2)制定了学生评教、教师评教和教师评学方案,师生员工共同参与,对教学质量实行全员管理。

(3)充分发挥学校教学督导专家小组的作用,通过深入课堂听课,检查教案及抽查试卷、毕业论文等方式,加强对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我校这支由10名德高望重的离退休老教授和教学管理干部组成的教学督导专家小组,自1999年3月正式建立以来,对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16

(4)重视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把一批高学历、高职称、专业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教师充实到教学单位负责教学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同时注意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经常组织他们到兄弟院校参观学习,不断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目前,我校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素质较高,服务意识强,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队伍稳定,责权明确,充满活力,从而保证了教学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八、全面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我校在学风建设中,坚持德育首位意识,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学风建设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中。近年来,我们在加强学风建设方面,重点抓了以下五项工作:

⒈重视加强师德建设,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我校坚持把教师风范作为学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视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通过抓教风促学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加强师德建设、教书育人的规章制度,健全了有利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优良教师风范养成的管理机制,并在全校和各教学单位经常组织开展以大力倡导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活动。涌现了一批师德建设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典型,教书育人蔚然成风,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从严执教,为推动学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⒉建立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使学风建设有章可循。

为使学风建设有章可循,我校重视加强学生管理制度建设。陆续制定了《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试行)》、《关于主辅修制的

17

暂行规定》、《课程重修暂行管理办法》、《考场规则》、《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学生德智体综合考评标准及办法》、《学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办法》、《奖学金评选办法(试行)》、《优秀毕业生评选暂行办法》等管理制度,并编入《学生手册》,做到学生人手一册。每年新生入学后,都将《学生手册》的宣讲学习作为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使其成为大学生活的自律准则,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及提高自身素质的动力。

⒊抓好第二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校第二课堂已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内容充实、新颖,形式活泼、多样,营造了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⑴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学校依托党校、共青团组织、理论社团、各院系理论学习小组,组织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六大文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学校组建了大学生国旗班,通过参加“世纪坛跨世纪庆典”、“申奥运迎大运”、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建党建团80周年、抗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深入揭批“法轮功”以及一年一度的“一二·九”合唱节、“一二·九”火炬接力赛等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热情和团队精神。

⑵基础道德素质教育。结合《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通过开展知识竞赛活动、主题团日活动、在广播台开通道德教育论坛等进行教育。此外,还通过学生德智体综合评分、“星级宿舍”评选等进行引导。

⑶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学校成立了大学生艺术团。很多传统活动已形成品牌,如一年一度的迎新文艺晚会、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新生交谊舞大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劲舞大赛、新生辩论赛、演讲比赛,两年一度的模特大赛等,深受广大同学欢迎。此外,还举办了庆祝建党80周年大型露天文艺晚会、“五·四”篝

18

火晚会等多场文化演出,邀请奥地利维也纳施特劳斯家族乐团团长兼指挥彼特·古特先生来校作关于音乐及施特劳斯家族传奇历史的演讲。1999年我校选送优秀节目、作品参加北京市大学生艺术节,有三项节目、作品获奖。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艺术修养。

⑷专业素质教育。依托专业学术社团、学生会及各院系,通过学术节、学术月、学术论文大赛、模拟股市、模拟保险市场、模拟法庭、模拟拍卖会、会计论坛、广告节及其他一些日常学术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⑸心理素质教育。学校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室,成立了“学生红十字会”,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学讲座、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及良好的校园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⑹身体素质教育。校园内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一年一度的学生运动会、体育节、“爱院杯”足球赛、“三对三”篮球赛、棋牌大赛、风筝大赛、集体跳绳比赛,篮协、足协、垒协、羽毛球协会、球迷协会等社团开展的活动,使校园充满生机与活力。通过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不但增强了学生体质,还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与竞争意识。

⑺爱心奉献教育。通过志愿者服务,爱心助教、爱心助残,为灾区捐款,为社区和武警战士捐书,无偿献血,保护环境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为他人、为社会奉献爱心。

⒋严格考试管理,加强考风建设。

我校把加强对学生成绩考核的管理、严把考核关、加强考试管理等作为优化育人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一套较完善的有关加强成绩考核管理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要把好三关:一是把好命题关,二是把好考试关,三是把好评分关,重点是加强对期末考试的组织和管理,核心是认真组织好期末考试的监考工作。为了加强考风建设,严格考试管理,我们通过多

19

种渠道对学生加强自觉遵守考试纪律的宣传教育,期末考试期间建立了由主管教学和学生工作的校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考试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一批机关干部到考场第一线值班巡视。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各部门通力合作,监考老师工作认真负责,考试期间各考场秩序井然。我校通过严格考风考纪,建设优良学风、校风的做法,得到北京市教委的充分肯定,并作为成功经验,收进了2001年《北京高等教育质量报告》中。

⒌积极引导学生争先创优,促进学风建设。

学校除设立了人民奖学金外,还设有东京银行奖学金、中村秀夫奖学金、松下育英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四项奖学金。通过评奖学金,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评选市级先进班集体、“先锋杯”团支部、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校级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设立单项奖等树立先进典范的措施,引导学生争先创优,促进学风建设。近三年来,先后有24个集体、49名学生受到市级表彰,79个集体、3641名学生受到校级表彰,182名学生获各类社会奖学金,7180名学生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

近几年来,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和北京市的各种比赛活动。在比赛中尽管强手如林,仍有不少项目获奖。如,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1名;获首都高校大学生与大运会英文演讲比赛决赛二等奖1名;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全国一等奖3名、三等奖2名,北京赛区一等奖6名,二等奖16名;获广告界“金犊奖”金奖2名、铜奖2名;获中国人民广播电台公益广告创意比赛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获大运会“彩虹”志愿者组织金奖、拉拉队银奖;获校外各类体育竞赛奖170人次。

通过全校师生员工多年来的共同努力,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改

20

革及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校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共同特点是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工作适应能力较强,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强。许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很快就成为各单位业务骨干,不少人挑起了领导的重担,有的已成长为知名专家、学者,著名企业家和国家机关、政府部门的栋梁人才。他们为国家、特别是为首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为学校赢得了声誉,扩大了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我校历年生源充足,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并且呈上升趋势。

教务处

2004年1月28日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