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读书心得优秀奖获奖文章
把信送给加西亚,把信念留给自己 ——读《把信送给加西亚》有感
三次读书——经历决定视角
这是第三次读《把信送给加西亚》。
第一次是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觉得这就是一个有趣的冒险故事,讲述了一名优秀的美国军人——罗文,临危受命,冲破危机四伏的丛林和层层封锁的敌军,最终将一封重要的信件送到身处古巴的加西亚将军手上。和所有的含有战争、枪战、丛林等因素的故事一样,刺激而又有趣,书的大小也极符合这种特征,简小至极,这种书翻阅即可,文辞并不需仔细研读,茶余饭后、上班途中是这本书的发光发热之处。
第二次是两年前,听说了这本书的不同,被传为圣书,并传递着不一样的精神价值,于是又重新看了这本书,发现美国人想象能力超强,一个普通的送信就能衍生出来丰富的情感联想——公司企业的用人观、美国的商业发展、人生在世的价值观和处事方式等等。中国古代有很多冲出重围单骑送信的,环境可艰险得多,怎么就没有上升到‚企业需要邮差‛的程度上?不过书中的道理确实真实,虽然并不佩服这个故事演绎的多么精彩,但也认同作者的分析与见地。
第三次就是这次,在崭新的工作环境下,以一种更加成熟的心态,怀着不一样的期望,我又一次跑到了古巴(故事发生在古巴)。
朋友问我这段时间看什么书呢,我就给他讲了这个伟大的邮差的故事。但他还是不屑这个平凡冒险故事中的美国大兵,我突然发现他的想法和我第一次看这书的时候相似,我就推荐让他自己看看这本书。没想到却引起了我们很多共鸣。
故事从此开始。 迷茫
为什么我们没有意识到罗文的伟大(书中的主人公)? 为什么我们不是罗文? 为什么我们不去做罗文?
人之初,性本善,天性驱动我们去追求好的东西,然而我们是一直在追求这种好的个人品质吗?工作上会去推诿拖沓、生活上会安于现状,难道仅仅是年纪带来了世故,抑或是环境影响了心智?不去思考这些社会学的问题,但是我们确实需要在内心中建立这种‚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信条。 收获1——目标
罗文有目标,那就是把信送给加西亚。这也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
自己要去努力的事情有目标吗?如果有目标那是怎样来描述和定义目标的?或许这本来没那么复杂!事情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完成‛!
罗文送信的时候应该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想把信送给加西亚这件事能够为美国带来什么样长远的利益,这是美国政府的任务;他也不会给自己要求在这次送信的过程中给古巴人民传授什么新式的思想和方法,这样的话传教士估计连丛林都到不了。罗文的任务就是送信,罗文是个几百年来被人推崇的人,其原因就在于此:他将自己此行的目标就定位于‚把信送给加西亚‛!
目标过多是贪得无厌、不切实际,目标太大是自欺欺人、精神寄托。但这并不是否定在完成事情的基础上的其他目标,但是一定要注意前提:完成事情!大部分人还都不是大师,作为一个凡人并不会经常性的具备将事情都了然于胸,自由运筹的能力,所以还是老老实实、踏踏实实的把目标从四月的春风里给拽回来结实的捆在身边最粗的树上吧,可能看起来不会多么漂亮,但是毕竟我们要的结果是‚完成‛目标。
我也不是一个保守主义者,很多主流观点也在提‚两目标工作法‛——即完成工作与总结规律相结合,这个并不冲突,甚至是很完美地结合。首先多目标工作法都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首先完成‚第一个目标‛!而第一个目标就是‚完成这件事情‛。其次多目标工作法的第二个层级要求我们总结一套方法,这恰恰又指引了下一次类似情况如何去很好的完成,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完成这件事情‛。多目标工作法本身在应用时就有了要求,不同阶段的人要求并不尽同,能总结时必总结,这也就保证了目标的可行。
作为一名初入公务员队伍的新人,更应该切忌好高骛远、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应该制定切实的目标,并且不断的实践和总结,踏实走好每一步,最终实现多目标的达成。
正所谓衡外情、量己力、寻规律、定方略。 收获2——主动
这本书的后续评论很多都是在试图说清楚一件事情:把信送给加西亚的精神与个人的个性并不冲突,主动去做事并不等同于被动服从。这里有一个区分,被动的是你接受这件任务的形态,任务是被授予的,在特定任务的驱动下,除了目标之外,其它的内容就与主动性的脱不了干系了,主动性往往促使了事情目标更好的达成!
主动会对人有新的要求,比如说耗费更多的大脑细胞去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也比如说耗费更多的体力去提高效率、精益求精,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甚至可以说我们整天谈论的成长与成功都与此相关!
主动促生了深入思考。怎样才算把这件事情做好?为了做好我需要做哪些事情?如何做这些事情?
主动促生了具体行动。如何才能做到将一些基础工作想到前面、做到前面?我又应该如何要求自己倍加仔细的检查刚拟好的文件?
主动促生了担当责任。我能否确保自己经手的每一件事情都能经得起深究,都能百问不倒?在签下名字的时候,自己是否勇于担当一切后果?
不妨好好看看这些问题,这些一想起来就觉得麻烦的问题背后藏着什么? 做事的道理和思考的成长!
一件事情这样主动地做下来,是对思考、行动、责任的要求,也恰恰是赐给
成长一次的机会,是一次或大或小的蜕变过程。人会成长并不完全取决于经历的有多么丰富,也会取决于思考、实践、总结的效果如何。而一切在实际事件中的运作过程,带给我这个新人的,可是实实在在的突破和收获。
想一想吧,如果做过几件这样的事情——通过思考、实践不断的主动去冲击目标,最终将事情完成,那么这样的事必将是人生中的经典战役!
如果坚持这样的话结果会怎样? 成功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收获3——卓越
成功与否,取决于自己对自己的要求!
把信送给加西亚的过程是艰辛的,这也是罗文追求卓越的必经之路。人确实是奇怪的动物,事情成功的过于顺利并不容易取得成就感,艰难的过程却会让人挂在嘴边。激发潜能也好,天性使然也罢,一个很直观的解释就是卓越的结果来源于对艰辛过程的克服。
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一点,并认同这一点,最关键的是我们常常迷失于此。我想原因是被不断反复的艰辛折磨得失去了追求卓越的向往。我们都习惯于行动之前踌躇满志将艰辛看成必将征服之物,大有不斩荆棘何以成事之意,却是在过程中忘了提醒自己,别把开始之前的那股志气丢了。
卓越就是这样不断地提醒自己去克服。 结语
树立目标—主动参与—追求卓越—再树立新的目标……环环相扣,互为基垫。真实的工作,就是不断的在一件件小事中,运用这种行为模式,从刻意套用,到自然流露。这或许将是我一次行为方式完善的过程。
这次是读的最快的一次,也是遗憾最少的,只恨没有早一些深入思考这本书。受益良多来源于现实中经历,思考不会是凭空想象,而是来源于工作、又还原到工作中去,这让结果更有含金量。
读后的感想往往颇多,然不必尽数,能记住其中的几点并应用于事,足矣! 书尽于斯,行始于此。
序号:X2
承担历史责任 应对金融货币帝国主义威胁
——读《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的基础》有感
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向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预言的那样走向灭亡,而是从表面上看起来更加繁荣了。造成这种情况很大程度是由于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当今的世界形势和马克思写《资本论》时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马克思所在的18世纪中晚期相比,现在的世界更像是一个国家,在这个广义概念的国家中发达国家就像是那时的资产阶级,他们掌握了大量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拥有着绝大多数的财富;而广大欠发达国家就像是那时的无产阶级,他们占据了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拥有的却是极少量的财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改变了工业革命时期的赤裸裸的血腥殖民帝国主义风格,而是用更加隐蔽的金融货币帝国主义实现着与那时相同的目的——将欠发达国家(无产阶级)的资源(劳动力)以极低的价格掠夺到发达国家(资产阶级)手中。但与此同时,为了平息国内矛盾和所谓民主竞选的需要,这些发达国家将剥削欠发达国家得来的资源(剩余价值)的一部分通过福利制度等方式重新分配到本国的国民手中,从而让发达国家本国的民众可以享受到超过自己劳动付出的劳动成果(剩余价值的二次分配),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宣传的其所谓‚民主制度‛成功的基础也正源于此。但这种‚成功‛的原因并非来源于其民主制度本身,而是来自于对于欠发达国家的剥削和掠夺,因而对广大欠发达国家而言并不具有可复制性。发达国家作为既得利益者,绝对不希望欠发达中国家在经济上独立、健康的发展,他们打着互利共赢的旗号向欠发达国家提出的种种改革建议就像是美丽的肥皂泡,看起来五光十色、美丽动人,但只要用力将肥皂泡吹入现实世界,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破灭,苏联的解体后俄罗斯的动荡与倒退就是最好的例证。因为欠发达国家的独立、健康发展,会使得这些靠剥削维持其高消费、高福利的国家丧失其剥削对象从而动摇其资产阶级统治的基础。那么以美国为代表的金融货币帝国主义又是通过何种方式实现对欠发达国家的剥削和控制的呢?
第一,征收高额的货币税。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了最大的赢家。截至1949年,美国财政部积聚了世界黄金的四分之三,在以黄金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开始成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并与黄金直接挂钩。但是随着美国在朝鲜、越南的大量战争支出,美国开始出现巨额财政赤字,从债权国逐渐转变为债务国并最终于1971年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按照传统观念,当一个国家出现财政赤字时,它应当通过出售黄金、提高利率从外国借入更多的钱、削减政府开支和抑制国内收入增长等方式扭转资金外流。但美国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采取了一种完全不负责任的态度,即继续扩大国际收支逆差为其国内预算赤字融资。与此同时,美国不容许别国用手中积存的美元购买美国的有价值资产,特别是其关键产业和部门的资产。而如果外国政府任由这些美元流动则会使美元供大于求,导致美元兑外国货币的价值降低。不断贬值的美元,不仅会为美国出口商提供有竞争力的价值低估,而且会减少外国所持有美元的本国货币价值,这也是外国政府所不愿看到的。这样
外国政府手中的这些美元只能有一个用途:购买美国国债,让这些美元回到美国财政部,为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和国内联邦预算赤字提供融资。这种对美国短期国债需求使得美国国债的利率长期维持在极低的水平,这些国债的市场收益比以往任何情况下都更低。而当这种体系形成后,想要逆转就变得十分困难,人们总体上认为一旦这种体系崩溃对外国的伤害将比对美国的更重,因为外贸在外国经济生活中扮演了更大的角色。因此,只要美国政府不采取措施停止美元债务循环,理论上这种循环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无休无止。事实上美国政府不想也不会停止这种循环,因为通过这种循环美国实际上向各国政府征收了高额的货币税。而对于其它发达国家来说,可以用美元收购欠发达国家的公共企业、土地、矿产资源等从而将这些货币税转嫁给这些欠发达国家,这样最终广大欠发达国家成为了美国征收货币税的最大受害者。
第二,通过控制欠发达国家的农业和粮食来源达到对其发展的控制。 这种粮食战略一般分两步走: 第一阶段:大力鼓励欠发达国家建立城市工业基础设施以及以出口为导向的开采业和运输业,但是却完全忽视其农业的相应发展。于是一段时间以后,农村中未经过培训的人口以无法管理的规模大量涌入城市,但是农业被荒废和放弃。不过在最初的这一阶段,美国会向这些国家出口廉价的粮食,这样就把问题掩盖起来。
第二阶段:当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农业越来越薄弱,而脆弱的出口导向型工业日益陷入恶性竞争和动荡时,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操纵国际粮价大幅上涨。此时大规模的粮食短缺和饥荒战乱甚至种族灭亡就出现了,这时候所谓的工业繁荣将顷刻之间灰飞烟灭,而发达国家却实现了其战略目标即‚欠发达国家的人口必须控制在这样一个水平上,这些人口只要够开采资源就行,这些资源最终是预备着运往发达国家。因为如果这些国家的人民在农业上自给自足,那么燃料和矿产的出口就变成了这些国家人民可以自行选择的事情,而不是必须要出口了。‛
第三,推行金融化战略和与之配合的私有化战略。 发达国家首先大力推行金融去监管化,使任何国家对资本的跨境流动都日益缺少监管能力;然后通过主流经济学家和主流媒体在全球范围内大力推动私有化舆论,并冠之以先进理念、成功经验等光环;接着利用这些光环吸引并刻意培养大量发展中国家的主管经济人员,利用这些被私有化观念洗脑的人影响欠发达国家的决策者,推动这些国家的私有化进程,最后利用金融化后产生的大量虚拟金融资产,大肆收购欠发达国家已经私有化了的垄断地段的地产、垄断的资源公司和垄断的公共设施如交通、供水、供电等设施。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被全面私有化后,其景象一般是:工业被去工业化,而资源和垄断公用事业部门又被国外金融力量控制。最终将导致失业蔓延——对应去工业化,物价飞涨——对应资源和垄断公用事业部门被国外金融力量控制,资源一般最后根据国际行情定价,而劳动力却根据本国行情定价,因此资源和公共服务的价格远远超过国内人能够承受的程度。
面对如此严峻的国际形势,面对发达国家的虎视眈眈,身为欠发达国家的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警觉,不能有丝毫放松。作为国有资产监督部门的各级国资委,更要格外的警惕,在做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还要通过政策引导、重点扶持等方式对国有企业进行管理使其符合国家整体战略发展的需要。
第一,国有企业应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发挥核心作用。
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五千年历史证明,土地一旦开始流转,除非遇到改革或者革命,那么其集中趋势就是不可逆转的。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大量失去土地经营权的农民在城里可以实现就业,则所有矛盾都会被掩盖;倘若在发展过程中再次出现类似全球金融危机这类事件,大量农民工返乡,可以想象这些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将对国家的稳定造成多么巨大的隐患。假如在这时土地经营权大量集中在私人甚至是外资手中,可想而知这些既得利益者是断然不会为了国家利益而让出这些土地给返乡农民工维护国家稳定的;但是如果此时土地经营权大量集中在国有企业手中,那么在必要时为了国家的稳定做出一些牺牲则是可行的。可以想象,面对土地这种垄断资源,发达国家的资本绝对不会放过任何可能参与其中的机会。而一旦农村土地被西方资本控制,那么其不仅可以享受土地带来的垄断地租,还可以利用土地私有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动摇我国社会稳定、危及我党的执政安全。因此从实行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开始,国家就应当鼓励国有企业大量参与其中,同时出台相应政策限制私人尤其是外资进入,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消除隐患。
第二,大力扶植国有粮食企业发展,树立其在粮食流通领域中的主导地位。 粮食战略是发达国家用以限制发展中国家发展进步的最有力武器。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到货币、能源和工业等经济安全,还关系到军事和政治层面的国家安全,是我国摆脱发达国家限制,得以在世界立足并发展的根本。粮食安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生产领域的粮食安全和流通领域的粮食安全,在我国现阶段更需要注重的是流通领域的安全。基于我国目前的国情,发达国家很难直接控制我国的粮食生产领域,他们更多的是通过操控粮食流通领域实现对粮食生产领域的影响,进而危及我国的粮食安全。以大豆产业为例,发达国家对我国大豆市场的控制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达国家通过其控制的跨国公司首先以低价格敲开中国市场大门,诱使国内油脂加工企业购买其廉价大豆。这种行为使得国内油脂加工企业利润大增,在高利润的刺激下纷纷扩大产能,增加对大豆的需求量;与此同时国内的高价大豆无人问津,国内豆农生产积极性被严重打压,纷纷减少产量,加剧了国内油脂加工企业对进口大豆的依赖度。
第二阶段,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大豆价格非理性上涨,使得国内油脂企业产生恐慌情绪,纷纷高价囤积大量大豆;此后再操纵国际大豆价格大幅下跌,致使囤积大量高价大豆的国内油脂企业难以为继,只能选择破产或者被兼并。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国家通过其跨国企业收购大量国内油脂生产企业,对油脂生产行业形成了控制,掌握了大豆在流通领域的话语权。
第三阶段,掌握了大豆在流通领域的话语权,就掌握了国内大豆的定价权,也就对大豆的生产领域产生了影响和控制,最终实现对我国大豆行业的全面控制。
面对如此险恶的竞争形势,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粮食流通领域对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应当通过税收、补贴等一系列政策对国内粮食企业予以扶持,形成一批能与国际跨国垄断粮食企业竞争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食企业。同时各地也应当大力扶持一批具有本地农业特色的,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粮食企业。通过国家着力扶持的大型粮食企业和各地重点扶持的区域性粮食企业,形成一道立体防线,抵御国际资本的侵略,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好保障。
第三,鼓励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积极走出去,有选择的并购其他国家能源、资源、土地等垄断性资产。
中央银行应当积极的为国有企业的这些合理要求进行融资,提供其进行海外收购所必须的美元。而国有企业在海外并购的过程中也要做到有准备、有选择的并购,应当尽量避免收购一些具有较高经营风险的行业,将并购的重点放在他国的能源、资源、土地等垄断性资产上。通过对他国垄断性资产的并购,可以使我国的美元储备得到最合理也最大程度的利用,有效减少我国的美元储备,降低美元贬值的风险。中央企业通过对国外垄断性资产的并购,可以实现对自身的资产结构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积累海外并购投资的经验,为实现创国际一流企业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第四,严格控制国有企业从事金融衍生品投资。 随着这些年我国国有企业发展趋势的向好,许多国有企业通过上市等手段获得大量资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也产生了一些闲臵资金。一些国有企业的领导者对于金融衍生品的高风险认识不足,认为金融衍生品投资周期短、见效快,盲目投资金融衍生品,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对于一些对赌性质的金融产品,不排除对赌方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向具有决定权的国有企业领导行贿,产生腐败的可能。各级国有资产监管部门一定要严格控制管辖范围内国有企业的金融衍生品投资行为,对于执意进行金融衍生品投资并出现亏损的国有企业,对其主要责任人一定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第五,加强对国有企业尤其是能源、资源、公用事业等垄断国有企业的监管,防止这些部门被私有化。
发达国家的资本无时无刻都在密切关注着我国的垄断性质国有企业,它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收购机会。金融化和私有化正是这些国际食利金融资本最惯用的伎俩,其最终目的并不像其所描述的那样是为了发展我国的工业、提高我国的效率,而是为占有我国的垄断性资源行业和公有事业,以占有大量租金。这些垄断行业和服务部门一旦私有化,最终必将流入实力雄厚的外国资本之手,这样一来这些行业和部门的收益将不仅不能造福我国国民,相反它们所提供的服务的价格将因为被外资控制而大幅提高,我国国民将受到持续的掠夺,我国政府也将没有资金支持任何公共事业而走向贫困和衰落,当前我国一些城市因水务私有化而产生的矛盾和危机正源于此。因此,对于这些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一定要通过立法等方式确定其国有地位,严禁这些企业和部门被私有化。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并不能因为这些年在经济上取得的一些成就而放松警惕、自我满足。面对金融货币帝国主义无孔不入的吞食、侵略手段,我们唯有承担起历史的责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时刻小心、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最终实现祖国人民的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揭开货币之谜
――《货币战争》与《货币崛起》读后感
近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关货币或金融史的书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货币战争》自不必说,一时街头巷尾,谈论者纷纭,赞赏者有之,挞伐者有之,盖无定论。不过,犹如盲人摸象,任何一个视角都只能一方面的理论,真理恰恰需要在多视角的交错审阅下才能为我们更好的接近。在该书流行一年多后,一本类似题材的作品《货币崛起》面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他者的‛视角。对比阅读,别有一番趣味,也使我们得以更好的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来领悟货币的真相。
开卷有益,不亦乐乎。这两本非常有趣。首先,两书的作者自身的背景就形成鲜明对比。《货币战争》的作者宋鸿兵是中国学者,留学美国,长期关注世界金融史。《货币崛起》的作者尼尔.弗格森是英国人,哈佛大学历史系和商学院的两栖教授,被誉为目前西方身价最高、影响最大的历史学家。从历史的角度解读货币,要求作者在历史学和金融学都必须有一定的造诣。宋鸿兵和弗格森各有所长,有利于我们全面客观的了解历史。其次,两本书讲的都是货币历史,但阐述的逻辑不尽相同,观点也有差异。《货币战争》以时间轴线,《货币崛起》则以金融体系各个组成部分为侧面。《货币战争》着眼于少数国际银行家对国家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操纵和控制,提倡回归到金本位。《货币崛起》聚焦于货币在整个历史中的作用,把货币的发展看成是中性的东西,强调信用环境的重要性。再次,两本书在有些内容上是重叠的。比如对罗斯柴尔德这一国际金融史上非常重要的家族,两本书都有较大篇幅的描述。宋鸿兵的书大量借鉴和参考了国外的史学著作,而弗格森1999年的著作《罗斯柴尔德家族》早已在史学界广受赞誉并多次获奖。
货币的影响力:每一个历史故事背后都有一条金融线索
近现代历史不止一次证明:货币,或者说金融,深刻的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兴衰,乃至决定很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与结束。
尼德兰(现代荷兰)是现代金融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发源地,这个当年西班牙帝国边缘的弹丸之地,正是凭借其财政的优势,在一场旷日持久的独立战争中,拖垮了几乎垄断美洲白银的世界帝国。1688年,来自尼德兰的威廉三世突袭英格兰而成为英王,将荷兰的公司融资、银行等金融制度与当地的宪政体制融合,打造出来伦敦这样的金融中心,奠定了大英帝国的财政基础,最终英国打败了拥有更多资源和人口的西班牙与法国,建立起‚日不落‛的世界霸权。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其金融体系本质上是大英帝国的派生物,它的崛起与财政和金融市场的支持不可分割。而美国20世纪所取得的成就更离不开保险、抵押融资和消费信贷的发展。在全球化的今天,大国竞争所动员的资源远超出一国之界,唯有金融市场才能自如的调动国际资源。
金融不仅影响着一国经济的发展,还左右着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战争和经济危机)的发展方向。其中以金融对战争的影响最为明显,因为金融体系直接决定着政府融资能力的强弱。我们看到,两百年前大英帝国与拿破仑这场巨人之间的战争,不仅是两国军事实力的较量,也是两种融资体系之间的一场竞赛:一方
面,法国在拿破仑的领导下,依靠掠夺占领区的税收生存;另一方面,英国政府靠发行债券来为出战争。数据显示,由于拿破仑战争的消耗,英国在1793-1815年间的国债增加了三倍,达到7.45亿英镑,是其年度国民经济总产值的两倍多。最终,先进的制度打败了落后的体制,英国政府的信用以及发达的债券市场为英国赢得战争提供了充足的财力。美国内战时,为了获取战争所需的财力,南北双方政府可谓各显神通。林肯政府通过发行没有货币金属作抵押的绿币,来克服北方联邦货币匮乏的状况,激发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邦联则通过在欧洲发行以棉花做担保的债券来筹集资金。由于美国南方是欧洲棉花的主要供应地,且战时棉花需求大增,这种债券的价格在欧洲一度攀升。直到1862年4月,南方通往欧洲的重要港口城市新奥尔良被北方军队占领,收获的棉花无法运往欧洲作为抵押,导致投资人对债券迅速失去信心。南方无法继续筹集资金。一年后,美国内战最伟大的转折点,维克斯堡战役发生,自此吹响了北方赢得美国内战的号角。 货币如何影响世界历史:阴谋还是规律?
从某种意义上讲,货币确实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然而,这离我们的谜底还有距离:货币的影响是历史客观的必然还是少数人意志的主宰?是长期的历史演进而形成的制度架构,还是个别人在这种架构中的投机?不同的侧面可以得出不同的观点。
阴谋论者认为,少数国际银行家正通过对国家金融的影响控制着许多国家和重大事件。在《货币战争》一书中,作者从罗斯柴尔德家族对英、法、德、意等欧洲国家货币的控制谈起,讲到国际银行家如何运用各种手段逐步控制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进而控制美国货币发行,绑架美国人民。从暗杀美国总统、支持美国内战、策划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发动1907年、1929年的经济危机,每一次谋杀、战争和危机的背后,都潜伏着少数国际金融势力的巨大经济利益。在国际层面,《货币战争》认为诸如国际清算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不过是少数国际银行家实施阴谋的工具。他们处心积虑地通过刺杀肯尼迪、制造经济危机等手段废除黄金和白银两种货币,以便牢牢掌握世界货币的控制权。为了控制更多的国家,他们也正把目标瞄准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蓄势待发任何一场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
如果说《货币战争》将货币视为为人类意志所控制的客体,那么《货币崛起》则把货币摆在主体位臵。弗格森认为,今天的金融界是4000年经济演绎的结果。从13世纪开始,政府债券把利息支付流证券化。从17世纪开始,企业股票可以采用与政府债券相似的方式购买和出售。从18世纪开始,先是保险基金,然后是养老基金利用规模经济和均值回归法则提供金融保护,以避免可预测的风险。从19世纪开始,期货和期权提供了更专业、更先进的工具――金融衍生工具。 从某种意义上讲,金融历史是组织突变和自然选择的过程,市场选择是主要驱动力。当然,货币的发展不可能是一条笔直向上的直线,金融历史经历了一系高峰低谷,跌宕起伏。其中有很多人的因素以及随机性的事件。
金融的基础是信用,信用的维持依赖于公众的信念,而公众的行为常常是非理性且容易被诱导的,这样的逻辑链条使得少数人‚操控‛金融市场变得可行,也使得金融领域表现出更多的人为意志。但关于金融家族在历史作用的问题上,笔者认为应该以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来看待,不能为表面现象所迷惑,过分夸大家族在历史中的作用。金融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谁拥有金融,谁就拥有比别人更多的控制力和主导权。在《货币战争》中,罗斯柴尔德家族似乎是金融的主
宰,但这些‚主宰‛不可能永远处于超越和控制国家的地位。不妨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我们发现那里也出现过一个辉煌的金融家族,美第奇家族。佛罗伦萨是世界上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地方之一,也是最早发展现代商业和金融制度的城市之一。美第奇家族在金融上的特殊地位,使其影响波及佛罗伦萨的文化和政治领域。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辉煌的家族也逃脱不了成为印记尘封历史的命运。只有符合历史方向且不危害国家利益的金融家族才有可能长盛不衰。
揭开货币之谜:货币是把双刃剑 货币是把双刃剑,它既可能是经济发展的功臣,也可能成为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目前仍在全球蔓延的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是美国政府疏于金融监管,次贷危机传导到金融衍生品危机而引发的。但其根源是长期不受制约的美元本位货币体制,实质上是美国货币出了问题。1971年摆脱了金本位制约后,美国长期实行扩张财政政策,寅吃卯粮,财政和贸易多年‚双赤字‛,各种累积债务超过一百万亿美元。为支付高额债务利息,支持美国经济,美国政府不断制造资产泡沫和贬值美元,最终触发了此次金融危机。那么,如何正确看待货币和金融,从《货币战争》和《货币崛起》中,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认识:
一、金融发展是历史的必然,现代经济离不开金融。2006年,全球经济总量估计约为47万亿美元,而全球股票市场总市值是51万亿美元,超过其10%;各国国内与国际债券总值达到68万亿美元,超过其50%;全球金融衍生品规模达到473万亿美元,超过其10倍还多。人类的将来将无可避免的生活在一个金融的星球上。正如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所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纸币的出现使得经济发展摆脱了贵金属产量的制约。银行的诞生使得社会资源能得到更有效的配臵,社会资本可以流向最有效率的领域。股票、债券,各种金融衍生品为企业融资提供了途径。金本位在现代经济是不可取的。有限的贵金属货币正如计划经济时代的各种‚粮票‛、‚油票‛,抑制了社会需求的实现。而纸币可以由政府根据社会总需求自由提供,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金融体系有其固有的缺陷,它是人性缺陷的集中与放大。对于拥有货币发行权的政府、特别是承受财政赤字压力的政府而言,其面临的巨大诱惑之一是不断发行货币。弗里德曼说,通货膨胀确实是一种货币现象。但是恶性通货膨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一种政治现象,即由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的根本缺陷所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尽管可以让垄断货币发行量的政府富有,但并不会使得一个社会更加富裕,实际上是政府对人民财富的剥夺。金融对经济的危害可能是不可回转的,比如阿根廷。19世纪80年代它曾位居世界第六大富有的国家,但由于政府在金融方面犯下的愚不可及的错误,最终沦为20世纪80年代到处充斥着通货膨胀而毫无生机的国家,其中,过量发行货币被认为是衰退的原因之一。因此,面对货币的诱惑,政府要克制自己扩张的冲动,尽量让货币政策独立。只有有效抑制通货膨胀,才能使货币发行推动的经济增长最终造福于普通人民。
三、应警惕国际金融势力。宋鸿兵和弗格森的差异,不仅是学术研究上的,还是意识形态上的,代表着在国际金融处于不同地位的国家意识的差异。两者的差异在金融全球化的时代很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我们的观点和决策。阴谋论虽然不可取,但我们不妨把它理解为一种金融弱国的忧患意识。我不主张阴谋论,但我赞成宋鸿兵不宣而战的货币战争的说法。一国的金融体系和金融利益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中国的金融体系,无疑是国际社会诸多‚不怀好意者‛
攻击的重点目标。1990年日本金融受创、1997年从泰国开始爆发金融危机,这些事件均与国际金融势力有关。我们要随时保持清醒,严阵以待金融战场上的每一次攻击。
中国经济的“战争意识” ——《货币战争》带来的启示
战争是人类永无休止的话题,有关战争的书籍更是汗牛充栋。浏览近几年的畅销书市场不难发现,关于一种新的战争形式的书籍正日益流行。在这些作者的眼中,这种战争没有枪炮,没有硝烟,甚至没有死亡,但却能带来目前任何常规武器都难以比拟的破坏性,这就是金融战。出版于2007年的《货币战争》就是其中一部‚上乘‛之作。尤其在金融危机肆虐的今天,读来别有一番收获,它不仅为笔者提供了一个理解世界金融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崭新视角,拓展了新的视野,更使笔者对中国经济的‚战争意识‛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和启发。
翻开首页,目录便吸引了我,书中极具煽动性的标题,以史鉴今的表现手法,将常人难以理解的金融原理,以通俗的语言结合历史事件娓娓道来,扣人心弦,几夜畅读下来,大有酣畅淋漓之感。此书以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金融发家史为引,讲述了一个彻底的货币阴谋论以及金融霸权论,深刻揭露了国际金融寡头通过各种手段妄图‚有控制地解体‛世界经济,建立一个金融帝国的野心,彻底颠覆了我们对金融史的诸多传统理解和认识。将欧洲、美洲以及世界近三百年的历史发展以‚金融战争‛为脉络串联起来,向世人展现了一幅不为人知的货币战争的磅礴画卷,那里既有波云诡谲的阴谋,也有针锋相对的抗争,归根到底是要唤醒国人的‚备战‛意识。坦率的讲,初读罢,由于对历史的颠覆性太大,对书中的结论笔者也是将信将疑。难道世界金融甚至西方大国的政经命脉真如作者所言掌控在少数金融寡头之手不成?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试图通过网络找到答案。在对相关资料和评论进行一定地浏览后,笔者发现,回顾近几年的畅销书市场,以此类问题为题材的作品层出不穷,《反热钱战争》、《超限战》、《郎咸平说:金融超限战,告诉你真正的货币战争》等等,甚至在今年7月,该书的续集《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也已收官面世。而网上对该书的评论和跟帖更是如涌如潮,甚至许多网站开辟专栏进行讨论。评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粗略统计,反对者据多。有人对本书的主角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前世今生进行了分析,得出该家族早已没落,根本没有作者所描述那种翻云覆雨的能力之结论;有人以《子虚乌有》为题,对该书进行大肆攻击,认为该书只是作者对西方一些非主流书籍进行断章取义的虚构之作,并对书中的两大基本观点进行了彻底地批判1;还有人认为该书观点是一种封闭心态的表现,‚这本书的畅销反映着我们这个古老传统的封闭社会,在面向全球化过程中的集体胆怯。‛更有人从阴谋论的角度指出该书只是将历史‚大片化‛以吸引世人眼球。当然,也有不少人力挺该书,网上的争论可谓攻防交错、热火朝天。
笔者惮于既非历史学专家,更对金融知之有限,既无法从历史学的角度对书中所引史料进行论证,更无资格对作者的诸多金融货币观点妄自评论。但以一个普通国人的视角,笔者认为该书至少在对金融乃至中国经济的认识方面有以下三点可取之处,发人深思。
一、 展示了一种新力量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尤其是身处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之时,让我对金融的力量
1
值得玩味的是,该篇对《货币战争》猛烈抨击,甚至对本书作者游有些近乎人身攻击的文章的作者正是书中批判对象之一的高盛集团的董事、总经理胡祖六先生。
有了颠覆性的认识,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许多年前,当大家提到金融,提到虚拟经济时,还只是将其看作经济发展和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配角‛。即使在今天,如我般的大多数人对金融的通常理解仍不外是存款、贷款,通过利率差赚取利润,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等,鲜有人将其放在更高的层面进行思考。尤其是在金融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绝大多数人对金融的普遍理解仍停留在微观技术层面。而本书则以独特的视角为芸芸大众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金融的机会,展示了它今非昔比的新力量。正如作者所言,‚世人普遍缺乏对金融的宏观认识和战略把握。‛在作者眼中,几百年来,正是在这些世界金融巨头的密谋下,金融的力量更早已超越了经济的范畴,进而控制了一国的政坛更迭,掌控着国家的荣辱兴衰,一个全球性的金融帝国悄然兴起。在笔者看来,这固然有些夸张。但金融危机以来,许多经济学家都在重新思考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以往那种认为虚拟经济永远唯实体经济马首是瞻的观点日益受到挑战。《货币战争》从历史的角度告诉我们,金融已经羽翼渐丰,时至今日,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依附于实体经济的‚稚嫩的孩子‛,在新自由主义的滋养下,虚拟经济已经茁壮成长,在资本主义长达几百年的历史中,货币越来越背离商品,虚拟经济越来越背离实体经济,并具备了对实体经济进行‚核打击‛的强大能力。从某个角度看,金融危机更像是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一次成功的绑架。整个行动就像一幅多米诺骨牌,第一张牌就是金融机构,一旦金融危机导致大量的金融机构倒闭,那么第二张牌——美国人消费的信心就会受到沉重打击,紧接着就是第三张牌——消费下降,第四张——企业倒闭破产,第五张——失业上升,第六张——消费继续下降,……一系列牌倒之后就对实体经济带来难以想象的可怕结果。列宁早在他那个年代就对虚拟经济的这种发展趋势进行了如此透彻分析。他在《帝国主义论》中讲到,‚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这样的程度,即商品生产虽然依旧‘占统治地位’,依旧被看做是全部经济的基础,但是它实际上已经被破坏了,大部分利润都被那些干金融勾当的‘天才’拿去了。这种金融勾当和欺骗行为的基础就是生产社会化,但是人类所达到这种社会化的巨大进步,却造福于……投机者。‛这就是金融的力量!
二、 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站在金融之外,本书进一步引起了笔者‚另一只眼‛看全球化的兴趣。改革开放以来,融入全球化的世界浪潮被国人视为开放的代名词,在全球化主义者的眼中,似乎只要足够开放,全方位实现全球化,就找到了解决中国所面临的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而对反对者,全球化主义者动辄就会给他们戴上‚封闭主义‛的帽子口诛笔伐一番。而《货币战争》则给国人敲响了警钟——在品尝全球化甘甜果实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稍有不慎,它也会结出酸涩的苦果。当下全球化过程中最时髦的一个词就是‚国际惯例‛,这是西方国家对付发展中国家最常用法宝,仿佛只要你遵守了‚国际惯例‛,那么一切问题自然就水到渠成、迎刃而解了。然而一旦你遵守了所谓的‚国际惯例‛,那么迎接你的必然也是一个‚无言的结局‛。书中描述的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际金融家对日本的金融绞杀战就是实例之一。而利用不公平的游戏规则,对发展中国家层层设限,也是发达国家的拿手好戏。不要天真的以为只要你遵守了所谓的‚国际惯例‛,就可以真的和他们称兄道弟,分享全球化的胜利果实。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还有一系列游戏规则在等着你。而他们恰恰又是这些规则的制定者。以反补贴调查为例,目前我国已经成为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而不管哪个国家对我国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都必会提出国有企业补贴问题,即因为我国的原料供应商主要是国有企
业,因此出口产品生产商必然得到了政府通过国有企业而给予的补贴,进而要被征收高额的补贴关税。表面上看,反补贴调查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其目的是保护本国产业,但若在‚战争意识‛的眼镜下看,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猜测,即按照西方国家的深层逻辑,解决国企补贴问题的根本方法也许就是实现私有化。那么其深层目的或许就是希望通过包括反补贴在内的多种方式,不懈地推动中国经济体制的改变,进而影响我国的政治体制。最近时常见于报端的西方多国在WTO诉我国限制稀有资源出口政策一案,就是另一例证,西方诸国宣称该政策违反了WTO自由贸易的游戏规则。但即便是在金融危机下,西方国家仍未放松对我国高新技术的出口限制。这就是西方游戏规则。金融业是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必须高度设防的敏感区。开放金融业固然是进一步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步骤,但更加开放必然意味着更大的风险,当前肆虐的金融危机足以印证金融的力量!然而,我国的本土金融监管机构和运营机构是否真正做好了迎接外资银行的挑战,有能力与经历了200余年‚血雨腥风‛拼杀过来的欧美金融寡头进行角逐?答案似乎并不那么让人放心。
三、倡导了一种新意识
最近十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如何能尽快完成经济结构转型,在全球化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如何做到‚任他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货币战争》告诉我们,途径之一就是要在战略层面加强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尤其是要培养‚经济战争意识‛。笔者并不是一个好战分子,但也许从另一个角度重新看待一些问题可以有新的收获。尤其是在当今世界范围内,两种社会制度实质上仍处于‚暗战‛状态的情势下,作为目前实力仍较弱的我们至少应当逐步树立一种战略层面上自我防御的战争心态。网上许多专家学者都对书中战争意识的观点嗤之以鼻,认为作者的许多分析违背了基本的经济学原理。由此,笔者想到了另外一本书——史蒂芬〃列维特2撰写的《魔鬼经济学》。书中通过对诸如为什么说游泳池比枪支危险百倍,3K党是如何消亡的,为什么毒贩子要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美国20世纪90年代犯罪率迅速下降的真正原因等一系列看似平淡但实则深刻,结论却又往往出人意料的故事,借助微观经济学的工具进行了丝丝入扣的剖析,深刻揭示了事物的本来面目。大多数已经盖棺定论的问题一经作者分析,让人大跌眼镜,颠覆了传统的常理,否定了专家的权威,深刻地告诫人们‚在没有深入分析前,不要轻信专家,不要盲从权威,也不要依赖常识‛。笔者基于自身的知识结构并不能完全认同作者关于少数金融阴谋家控制货币,进而控制整个人类近代历史进程的论断,但笔者绝不否认世界上确实存在这么一部分人希望通过类似的伎俩谋取个人利益,甚至不少仍存在冷战思维的人‚亡我之心不死‛,希望通过各种手段迫使我国改变经济制度进而影响政治体制。至少《货币战争》用另一种视角告诉我们,现在还远不是那种‚天下无贼‛的太平盛世,我们可以像天真无邪的‚傻根‛,却永远不要奢望世界上会出现幡然悔悟的‚侠盗夫妻‛。
‚战争已经开始,虽然看不见硝烟‛!
2
史蒂夫·列维特是麻省理工大学的经济学博士,1997年进入芝加哥大学执教两年就成为芝加哥大学经济学院终身教授,2003年美国克拉克奖获得者,被誉为“当今美国40岁以下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
序号:X9
学习哲学,学习生活 ——《名家谈哲学》读后感
‚哲学是种分身术,真正学好了哲学,有经常思考哲学问题的习惯,善于把自己分成两个人,一个是肉身的自我,这个自我在世界上奋斗,在社会上沉浮,有时候痛苦,有时候快乐;另外一个我,是更高的我,不是肉身的自我,是理性的自我、精神的自我。这个自我,可以经常从上面来看看肉身的自我过得怎样,开导他。‛这是一个生活的方法。‚记得另一个我‛,可以帮助我们养成回到自我的习惯,让它带领我们想一想人生的意义和境界。 关于人生的意义
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人类的存在到底有没有意义,其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折磨了无数哲学家,也令我们不少人感到苦恼。有人认为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人类的存在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人作为个体不过百年,作为物种也要最终消亡。主体不存在了,意义自然无从谈起。但是,人活在世间必须找寻一个比生存更高的意义,必须得在永恒和无限的时空中找到一个不朽的东西。为此,有人求助于宗教,有人求助于艺术,有人认为精神生活本身就是人生的意义。然而,对于这些意义,我们总好像都是直接迎合情感寄托需要本身的,似乎离真相比较远。于是有人从价值而不是真理角度阐述其合理性,比如有人说基督教的神秘尽管经不起科学的考验,却合乎诗学的真理,因为它真实地存在于人类的情感领域;尼采认为真理并非最高的价值标准,艺术比真理更有价值,为了生存,我们需要用艺术的‚谎言‛去掩盖某些可怕的真理。
在阅读过程中,我试着从两个层面去思考人生的意义。一是永恒和无限的层面。我觉得,一个事物的意义并不见得非得有一个目的,非得有一个参照,非得有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在那儿看着;事物的意义也可以因为事物本身的属性而具有,可以独立存在。不管是我们个人还是整个人类,只要在一定时空客观存在过,这种存在本身就是无法磨灭的,就是不朽的,哪怕人类、地球甚至宇宙不复存在。‚刹那无殊终古,微尘何异大千‛,瞬间和有限中包含和体现着永恒和无限的因素,这就是意义。同样,我们所做过的事情,也如同我们的生存一样,只要做过就是客观存在过,就是永恒,就是无限。二是有限的层面。我们总是希求留给后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总是追求比我们生命更长久的东西。叔孙豹将这些东西归结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立功大概类似辛弃疾所说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死后名‛,立言如同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藏之名山,以俟百世圣人君子‛。但是无论是立功还是立言,都是不能与立德相比的。古人讲‚以德服人者王,以力假仁者霸‛、‚三王之治在道德,五霸之志在事功‛。齐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也不过立功而已。从这两个层面的意义出发,我觉得我们要心存两个‚敬畏‛,即敬畏自然、敬畏道德。
敬畏自然。人生虽然短暂,但在永恒和无限中也是一个客观存在,所以这一辈子马虎不得、敷衍不得。我们生活、做事情都得对自己负责、对那个永恒和无限的存在负责。怎么负这个责?我觉得最首要的就是要敬畏自然,敬畏这个浩淼的宇宙和混沌的世界。尽管我们心中一直充满着探究世界真相和规律的渴望,但
我们每一个认识都不能超出相对性和暂时性,永远只能无限接近而无法达到对世界完全认识的彼岸,不可避免地处于认识世界的中途。‚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人或许就是天地间的一粒灰尘,要时常感到自身的渺小,懂得谦卑。书中讲到爱因斯坦不相信世俗的宗教,不信仰人格化的上帝,但是他相信宇宙宗教,信仰大自然,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孔子讲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畏天命,大概可以理解为敬畏天地宇宙的规律。西方人在传统观念中以为人处在宇宙的中心,是上帝的杰作,高贵得不得了,好像这个宇宙都是专门为人类而存在的。现在看来不是这样了。关于高贵,我个人理解,人类是既高贵又不高贵的。自然居然产生了人这种有思想、有信仰、有道德的生物,从这个角度看人是高贵的;人仅仅是自然的产物而已,由此又可以认为人是没有什么高贵的。人到底高不高贵,到底有没有意义,正是体现在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敬畏和谦卑中。有了这种敬畏和谦卑,我们就能找准人生的位臵,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敬畏道德。大上有立德,作为普遍人,我们不敢奢谈立德,但从个人修养的角度坚持善良,完善德行是每个人都可以有所作为的。怎么完善自己的德行?我觉得首先要敬畏道德。为什么要敬畏道德?我理解道德准则是一种类似于规律性的东西。道德到底是整个宇宙和人类历史的规律,还是我们内心的良知,这是历史上理学和心学的著名争论。西方对此有经济学和实证的分析和研究。亚当〃斯密认为道德说穿了就是经济学的效率原则。为什么人们追求崇高、赞誉美德,因为遵循这个规范,至少从长期讲会给人带来好处。这个经济学的分析结论,得到了数学家、政治学家阿克斯劳德(Axelord)一个著名试验的证实。他邀请了很多学者,将每个人心目中最优的在竞争中制胜的规则写下来,并翻译成计算机程序,输入计算机,让其相互竞争。最终胜出的规则是:(1)如果别人不欺骗,自己永远不欺骗;(2)如果别人欺骗,马上惩罚欺骗者;(3)如果欺骗者悔改,马上宽恕他,让他返回合作的轨道。由此看来,我们是否可以认为,道德法则既是我们个人内心的良知,又是人类社会的法则。因为基于内心良知行事的人往往能最终胜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或许是这种类似进化的优胜劣汰使得道德良知近于规律性的东西,类似天地宇宙的法则。只有敬畏道德,才能够真正尊重精神的自我、灵魂的自我,将精神的自我当作人生的目的。在我们年轻人中,有些人担心做好人、做老实人会吃亏,在日常生活中对道德修养不是很重视,而喜欢看一些教人社会交往方法和技巧,尤其是职场人际关系的书,热衷所谓的谋略和权术。其实,加强修养、完善德行,长远来看也是不吃亏的,相反,放弃德行,舍本逐末热衷谋略,可能对自己是有害的。谋略本身有如玩刀,玩得不好,会伤害自己,只有高度修养和道德的人才能驾驭它。此外,过度追求谋略难以求得心情的安宁和平静,本身也是不健康的。孔子讲‚德润身‛、‚仁者寿‛,或许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人如果在自己的内心充满了对自然宇宙的敬畏,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德行,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还有什么让你对自己这一辈子不满意的呢? 关于人生的境界
与人生的意义紧密相关的是人生的境界,对人生意义的不同追寻决定了不同的人生境界。人既有肉身的自我,又有精神的自我,既有物质生活,也有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改善尤其是科技的发展进步,肯定会对精神生活有所影响,但并不必然促进精神生活的丰富。相反,过度追求物质生活可能带来精神生活的贫乏,
‚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人的时间、精力总是有限的,二者很难兼得。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生境界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对物质生活和功利世界的超越、对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感悟和体验。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提出的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四个境界本身体现了人由物质世界进入精神世界,超越功利的过程,因而一个比一个高。最后到了天地境界,‚与天地相似‛,自然可以‚不违‛,‚乐天知命‛,自然可以‚不忧‛。书中叶朗教授讲的人生的三个层面即俗务层面、事业层面和审美层面,同样一个比一个更超越物质生活,更带来精神生活的满足,最后进入一种诗意的境界。读完《名家谈哲学》,我体会要提升人生的境界要做到‚四个领悟‛,即领悟平淡、领悟和谐、领悟超脱、领悟无聊。
领悟平淡。我觉得平淡有两种:一种是没有经过自己努力的平淡。比如有的人不读什么书,对事情也没有研究,讲起话来言之无物,满嘴空话、套话;另一种是积极追求的平淡,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达到的平淡,也是境界很高的平淡。以写文章为例,苏东坡说,‚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可见这种高境界的平淡不仅远胜于懒惰的平淡,而且超出了‚气象峥嵘,五色绚烂‛的华丽境界。追求这种境界在当前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尤其难能可贵。以图书为例,我们看到太多夸张的图片、偏激的观点和华丽的辞藻,这种夸张、偏激和华丽只为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或迎合读者的口味。真正有深刻见解的、有益的书只有那些有足够阅历、修养和训练的人才能写出来,而这些书通常都是比较平实和自然的,‚风行水上,涣为文章,风定波息,与水相忘‛。在人生境界上也是一样,真正快乐和幸福的人过的是一种非常简单、自然的生活。孔子讲‚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他认为最贤的学生颜回的生活只不过‚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但颜回‚不改其乐‛。领悟平淡,体味这种快乐是一种能力,需要人在日常生活中修炼。禅宗里常常这样说,‚担柴挑水,无非妙道‛,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超出事情本身的一些意义,关键是我们怎么去看待它、发掘它。王夫之在《论语俟解》中说诗教能‚荡涤其浊心,震其暮气‛,避免‚终日劳而不能度越于禄位田宅妻子之中,数米计薪,日以搓其志气,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觉如梦,虽视如盲,虽勤动其四体而心不灵‛,大概就是告诉我们从日常俗务中超越出来、领悟平淡的方法。
领悟和谐。最近吴建民教授在谈到中华文化对世界的贡献时说,西方文化二元对立论十分突出,善与恶、美与丑、正统与异端,二者是水火不相容的,一个必须要消灭另外一个。而我们中华文化不一样,孔子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看到了世界的丰富多彩,而不简单认为非黑即白。中华文化讲‚和而不同‛有很深的哲学道理。我们知道,无论生物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由最初的同质经逐步分化而走向多样,正是物种的多样、社会分工的复杂化、人类思想意识的繁荣推动了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就人类社会而言,无论是多数还是少数,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注入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洪流,参与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合力。因此,我们要容许不同于我们的东西存在,要学会宽容、谦逊。在看待他人时,应该从正面看,要看到人家的长处和优点,看到人家比我们好的地方,‚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对待他人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仅不能将你所不欲的东西施于人,而且不能以你所不欲的待人方式待人。西方人总以为自己肩负着文明的使命,要去改造人家,要人家跟着自己走、学自己的模式,给世界带来了不少苦难、问题和麻烦。大到国际交往,小到日常与人相处,都应该深以
为戒。
领悟超脱。‚松下无人一局棋,深山松子落棋盘。神仙更有神仙着,毕竟输赢下不完‛,一个过度看重成败、输赢的人,是无法看到成败、输赢之外的另一片天空的,是会过得很苦的。但是,自古以来大多数人只有到老才能看淡成败得失,回归自我,所谓‚英雄到老皆皈佛,宿将还山不论兵‛,能够在身处其中而领悟超脱的人很少。尤其是能在得意、成功时领悟的更少,‚臣门如市‛而能‚臣心如水‛、‚虽处荣观‛而能‚燕处超然‛,古今大概没有几人。我觉得能否挣脱名缰利锁,超越得失成败,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对人对事,尤其是对自己的一些看法,这些看法是否忠实于自己、是否辩证。忠实于自己,就是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准确的看法,不要受社会评价和他人看法的过多影响。一个人追求自身的优秀、做到自己满意,远远比获得社会和他人认可的成功更为重要、更为真实。佛教讲‚八风‛吹不动,如果能像佛一样,经得起各种各样的毁誉,始终忠实于自己,活得从容、自在,我们还有什么烦恼呢?辩证地看自己,要明白一些‚空‛的道理。我们所看到的现象虽然是存在的,但也是短暂的,所以它又是不真实的。古人讲 ‚大名之下,难以久居‛、‚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既看到了事物的变化,也看到了事物的反面。有了这样一种眼光,我们既能经得起成功和得意,知道这些都是暂时的、都是外在的,也能走过苦难和挫折,借此丰富对人生的体验,增加人生的厚度。学会以天下观天下、从更远处看自己,可以领略到人生的全景和界限,可以让人既积极又超脱地活。
领悟无聊。‚不做无聊之事,何以遣此有涯之身‛,人一旦有空,总要去追求那些有点神秘、不好把握、没什么用的东西,用以自我陶醉、自我幻想、自我安慰。但是,由于这些东西直接作用于我们的精神生活、我们的心灵,看似无用往往具有更为深远的价值。比如许多人陶醉于诗词,沉浸于其中的美而不能自拔。但如前述,诗在古人看来本身也是一种教育,‚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通过诗词的熏陶和感化,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了激励、净化和升华。然而,‚无聊之事‛有时也被人为蒙上功利色彩。琴棋书画本来是陶冶情操、拓展胸襟的一种手段,是帮助我们成长、实现健全人格的一个途径,是精神生活的一种形式,但偶尔也被人简单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或竞争的筹码。我个人觉得,将艺术生活带入市场领域,是推广普及的需要,但对于我们个人而言,保持‚无聊之事‛的‚无聊‛色彩,对于我们维持精神领地的纯净或许有一些意义。还有,既然‚无聊之事‛是作用于人的心灵的,那么就如同人的真诚相待比与人交往的方法、技巧重要一样,对‚无聊之事‛的真诚表达和感悟一定比技能本身更重要。比如音乐,对于我们大众而言,主要不是用来吟唱、弹奏的,不是用来表达、发挥的,而是用来听的,用来感受、体会的。我们能够用我们的内心去欣赏就可以了。‚文章华国,诗礼传家‛,往往是那些离世俗功利比较远的东西,文化的东西,更能带来心灵的安慰,更能提高人生的境界,也更能流传久远。
‚凡事都从忙里错,谁人知向静中修‛,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已经没有多少人能再像古人那样每日静坐、三省吾身。‚记得另一个我‛,让它站在高处时常给我们以提醒、教导和安慰,将我们带进一种对自己负责的、更为和谐、更有意义的生活。
信任——和谐社会的基石 ——读《信任论》有感
初读郑也夫的《信任论》,是在我在人大读研时选修的社会学课堂上,当时的兴趣点更多的放在了比较吸引眼球的‚秘密社会‛以及‚走向杀熟之路‛这样的章节,并未系统梳理过作者的写作脉络,更未进一步思考过书中的一些观点和分析对于现实问题的意义。而最近重读《信任论》时,才切实体会了作者的思维逻辑以及对信任问题的思考体系,更感觉到尽管距离该书第一版出版已经八年有余,但书中的很多分析和思考对于今天社会的很多具体问题仍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正如文化评论家朱正琳所说,‚书写得学院气很足,甚至有几分学究气,但那份关切却十分现实‛,‚学院气和学究气不过反映了思想的深度、广度和系统性,如果我们不是完全不想动脑子,这本书读来就非常有趣‛。这个评价基本概括了《信任论》的特点,我将其简化为‚乍看味如嚼蜡,细读醍醐灌顶‛。作为著名社会学家的也夫先生在《信任论》中体现出的学术素养,显然没有仅仅局限于社会学范畴,书中对于信任的溯源、人的本性等问题的探讨无疑融入了相当多生物学和哲学等相关学科的思考。更值得钦佩的是,他将作为经济学中重要分支的货币体系追根溯源至其产生的心理和社会关系层面,将货币与信任这一既有理论价值又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阐述的清晰、透彻,用难得另类的视角给了我很多启发。
一、信任是健全社会系统性基础秩序的纽带
也夫在书中论述了由于权利控制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双重真空,导致秘密社会这一群体的产生,并以意大利黑手党和中国近代史上青帮的形成,具体解释了这一双重真空在特定地域或流动社会中的体现。无疑,这样的社会秩序,是不利于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可以说是一种社会基础秩序的混乱且缺乏系统性的状态。而如何健全社会的基础秩序,并使之具有系统性,则成为古今中外的执政者都曾经、正在或将要面对的课题。
小至一个地区,大至整个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前提就是要有健康的基础秩序,所谓基础秩序起码表现为民众有渠道表达正常诉求,有办法满足正常需求,同一层级内和不同层级间信息沟通顺畅,进而使得理解、体谅、民主、和谐等观念成为主流价值观。
近几年,不论是‚华南虎‛、‚躲猫猫‛、‚欺实马‛这样的个体性事件,还是‚石首事件‛、‚瓮安事件‛这样的群体性事件,都暴露出了社会民众极端复杂和敏感的情绪,这种情绪在缺乏系统性基础秩序的情况下,很容易以一些极端的形式激烈的爆发。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表面上是一些地方部门和官员的不作为、乱作为甚至恣意妄为,或长期以来对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漠视,根本上则是由于群众对官方媒体、一些地方部门甚至地方政府缺乏基本的信任。而信任的缺乏,会造成民众不相信哪怕是客观上正确的解释和声明,不相信任何有官方色彩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不会通过任何正当的方式和渠道去沟通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种状态就是社会基础秩序不健全、基础秩序系统性缺失的集中体现。这种状态也势必是不可持续的。如果得以改进,则会形势趋好;如果放任或纵容,则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健全社会系统性基础秩序,最根本和直接的办法就是通过沟通渠道的建立与完善、耐心细致的宣传和沟
通、充分满足民众的正当需求等手段逐步恢复社会群体之中,群体之间的信任。因为信任正是健全社会系统性基础秩序的纽带。
二、信任是民主与法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任不是个体关系,而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民主和法治亦是建立在群体基础上的,丰富的、多层次的社会群体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其组成的要件。
一方面,民主和法治都需要健全的社会基础秩序,前面的论述也说明了信任即是健全社会系统性基础秩序的纽带。另一方面,民主和法治都需要社会上每一个参与者的行为具备较强的合理性与确定性,因为民主和法治体系是建立在社会民众广泛共识的基础上,每个人的责任意识、群己边界的意识、对他人行为的预期以及由此产生的循环博弈的最优化选择都是建立和维护这一体系的基本要素。而通过在习俗和互惠性合作中逐步形成的信任,能够最大限度的约束人们的行为,增加人们对违约和失信的负罪感,使人们行为更加理性和富有建设性,使每个人的行为都具备更大的确定性,进而实现共赢的良性循环。可见信任以及由信任所产生的一系列思考和行为方式与民主和法治的要素是可以互相渗透并支持的,信任也就是民主与法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前不久,发生在吉林的‚通钢事件‛,以一种沉重得近乎惨烈的方式反映出了国有企业改制过程的艰难和复杂。部分当事人对改制的强烈反感和抵触情绪的根源就在于强烈的‚不信任‛。‚不信任‛既源于民主程序的缺乏,法治程序的欠缺,同时也进一步导致集体无规则行为和法治的局部失灵,造成了恶劣的后果。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民主和法治体现在赋予所有‚利益相关者‛知情权、沟通参与权、利益补偿权等基本权利和程序正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取得彼此的信任,进而能够有效的通过职代会等民主形式,依照《公司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制度,顺利推进改制工作。信任作为民主与法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因此更有现实意义。
三、信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高度信任的社会;一个高度信任的社会,也自然会闪耀和谐的光芒。和谐是指各种复杂多样事物的有机统一。和谐社会应当是各种利益主体、各个社会阶层、各种社会关系和谐的集合。而如何平衡各种利主体、各个社会阶层的社会关系呢?信任就是关键。如前所述,信任是健全社会系统性基础秩序的纽带,信任是民主与法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具备健全良好的社会基础秩序、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民主与法治,也就初步形成了和谐社会的框架。此外,信任作为社会关系的重要维度之一,由于其具有超情感性、知识性、利益性、契约性与公共性等特征,与社会结构、文化规范、市场原则、经济现象等普遍联系,所以可以进一步说信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不论是也夫在书中将信任分为人格信任和系统信任,还是韦伯将信任分为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或是卢曼把信任分为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我们都不难理解,诸多学者对于信任本身内在的层次结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即初级的信任是建立在血缘、熟悉程度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的基础上;而高阶的信任则是外在的,以法律的惩罚或预防机制来降低社会交往的复杂性。用也夫的话说,人格信任就是对某个具体人物的信任,如亲族、领地、同乡会、行会中的信任;系统信任则是对匿名者组成的制度系统的信任。我们不难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和流动的扩大,现代社会将很多过去属于人格信任的事务移交给系统信任,同时尽管社会发展的状态对系统信任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很多领域人们普遍还缺乏系
统信任的现实则是成为制约和谐社会构建的根本原因。
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基石的信任,绝不能仅仅还局限于初级的人格信任,因为那只能形成小团体内部的稳定,而无法形成不同群体、阶层之间的利益平衡与稳定。因此,必须在进一步巩固人格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和强化系统信任。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和谐。
系统信任的建立需要依靠制度,通过公正、有序、合理的制度安排减少和消除行为主体对人身和利益安全的顾虑,减少人们的戒心,依靠对失信行为的严厉惩戒,提高失信行为的成本,抑制人们的投机心理。健全法律制度,尊重产权归属,维护契约精神都是提高整体社会系统信任程度的重要手段。只有当系统信任程度发展到较高的水平,与人格信任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才能够形成完整和坚实的社会信任体系,而信任体系作为基石的形成和巩固,则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巨大支撑,会使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事业更加扎实稳定,更加深入民心。
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的矛盾多发期,既有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资源耗竭、人口拥挤等问题,又有部分发达工业化国家的高耗能、贫富差距大等问题;既有交通拥堵、健康下降的表层问题,又有生态退化、城乡分离、行为短期化、管理不到位的深层问题。此外,还有新时期发展中由于新因素的引入而出现的新矛盾,如全球化下的金融风险问题、文化冲突、恐怖主义威胁问题等。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对于化解各种矛盾是至关重要的。我相信,只要充分建立起信任体系,就能够健全社会系统性的基础秩序,就能够促进民主和法治的发展,并奠定和谐社会的基石。在信任这块基石之上,我们不仅能建设起‚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更能构建起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新的价值体系,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国退民进”还是“国进民退”? ——读《私有化的局限》有感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 ——[德]歌德 一、前言:‚国退民进‛与‚国进民退‛之争
放眼全球,自1969年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3在《不连续的时代》一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私有化‛这个术语,再到撒切尔政府作为‚领头羊‛将英国变为‚西方私有化的最大试验场‛,‚私有化‛术语已经提出了近40年,实践也已经持续了近30年,先后有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加入到私有化的浪潮当中,尤其以原社会主义国家的转型意义最为突出。回顾私有化的这三十年,成功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国家私有化的经验表明,私有化并不一定就能带来经济发展,更不是包治百病的良方。从俄罗斯举世闻名的‚休克疗法‛,乌克兰等东欧国家大肆推销新自由主义的‚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 阿根廷在西方支持下进行的‚经济私有化‛改革,到英国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由撒切尔夫人主导的国企改革,以及90年代两德合并后,德国对原东德国企进行改革,无不伴随着贫困率、失业率迅速上升,社会的巨大震荡,贫富差距骤然拉大、犯罪增加等严重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急剧倒退,国家实力大大削弱,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大下降,私有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不是遍地黄金,而是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社会动乱。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4甚至高呼:‚福利国家的私营化标志着100多年来集体主义的逆转。‛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2006年,巴西、委内瑞拉等超过70%的南美国家,政坛力量都集体出现了‚向左转‛,宣告了美国设定的南美发展道
5
路和‚华盛顿共识‛的破产,似乎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对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倍受推崇的哈耶克6、弗里德曼7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潮流的逆转,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正受到理性的质问,国家干预的力量又在悄然增强。这也应了老子‚祸福相依,否极泰来‛的哲学思想。特别是,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南美国家出现转变,以往的‚私有化‛积极鼓吹者西方发达国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国有化‛趋势:在美国,‚两房‛、通用、AIG、花旗等‚巨无霸‛收归国有;在德国,默克尔政府今年年初通过一项允许其对银行进行强制国有化的法律草案;在英国,八大银行已有七家被国有化或是有国有化的计划……除此之外,日本、法国、意大利、爱尔兰、冰岛等全球主要经济发达国家也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国有化计划,以应对来势凶猛的金融危机。是‚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这片
3
彼得·德鲁克,现代管理之父,“大师中的大师”。第一个提出“管理学”概念的学者。1954年,德鲁克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它是德鲁克所发明的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概念,并已成为当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约翰·奈斯比特,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埃森哲评选的全球50位管理大师之一。 5
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1990年由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出面,在华盛顿召开了一个讨论80年代中后期以来拉美经济调整和改革的研讨会。会上,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约翰·威廉姆逊说,与会者在拉美国家已经采用和将要采用的十个政策工具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共识。由于国际机构的总部和美国财政部都在华盛顿,加之会议在华盛顿召开,因此这一共识被称作“华盛顿共识”。 它是一整套针对拉美国家和东欧转轨国家的、新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理论。当华盛顿共识逐渐走向失败,宏观经济理论界提出了与此相对的“北京共识”。 6
弗里德里克•哈耶克,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其撰写的《通往奴役之路》对俄罗斯私有化改革之父丘拜斯具有重大影响。 7
米尔顿·弗里德曼,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从50年代开始鼓吹“自由市场经济”,批评政府干预市场。
疑云再次笼罩在不仅仅华盛顿乃至全世界的天空。
放眼国内,历史上,反复出现国有化与私有化的浪潮。改革以来,围绕‚国退民进‛还是‚国进民退‛的话题从来都是此起彼伏:自2004年的‚郎顾之争‛8
以顾雏军的锒铛入狱画上句号,到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令中小企业哀声一片、‚三鹿毒奶粉门‛事件令大众对民营企业产生质疑,以及‚国退民进‛的典型代
9
表——国美电器的黄光裕因涉嫌经济问题被逮捕,再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被指‚国进民退‛导向显著,‚国退民进‛和‚国进民退‛的争论不绝于耳,迄今仍未终结。
由于历史原因,为数不少的国有企业出现了经营困难的局面,为了让经济更加充满活力,我们采取了‚国退民进‛的策略。可以说,这个策略在目前国有企业改革方向上是适当的,可以减轻国家不必要的财政负担,以集中实现国有企业承担的战略目标。但我们需要注意到,在‚国退民进‛的进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这究竟是市场经济与民营化浪潮的必然伴生结果,还是我们在为理念和操作层面上的失误与偏差所付出的代价呢?
二、‚民营化‛是否是国有企业提高效率、摆脱困境的‚万能仙丹‛? 有人认为,‚国有经济无效率‛,国有企业经营不善就要进行产权改革,产权改革就意味着民营化。那么,民营化一定就是国有企业提高效率、摆脱困境的‚万能仙丹‛吗?
(一)民营化一定能使国有企业效率提高吗? 一方面,产权学派把私有产权提高为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但并未说明私有制有效率的原因10。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认为:‚科斯定理使举世开始明白私有产权的重要。若要发展经济,私产制度是惟一可靠的途径。‛但是,无论从科斯定理,还是中外学者对产权的解释中,在企业范畴的产权清晰并不等于私有化。事实上,产权论演绎出的私有产权高效论和各种所有制都向私有制演变论,无法获得经验的充分证明。此外,从法理上讲,私有产权和国有产权从财产归属角度来看都是清晰的。应当承认,私有产权在信息不对称和市场机制不健全的条件下,其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会优于公有产权,但私有产权对经济增长的积极效应是有条件和限度的,私有产权解决的主要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财产使用过程中的内在激励问题,单一的财产私有经济性质并不能保证经济的快速增长。其实,企业效率是一系列因素合力形成的,是一定约束条件下的效率,它不仅取决于产权,还与企业家精神、技术创新、分工协作、人力资本、竞争、管理与组织创新、有效监管、市场需求、社会的民主程度等广泛的因素相关,决定企业竞争力或现实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企业能否适时恰当地回应外部环境提出的挑战。因此,私有制与企业效率高低没有必然联系,私有制不是企业高效率的充分必要条件。欧洲迄今最为激进的私有化——英国铁路的私有化11因未造成私有化后效率的提高却带来一
8
2004年8月,郎咸平在复旦大学发表题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筵中狂欢》的演讲,炮轰顾雏军在“国退民进”过程中席卷国家财富,点燃了“郎顾之争”的导火索。 9
年初,国务院会议指出,在一季度要加快制定和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目前,钢铁、汽车、纺织、装备制造、船舶工业、轻工业、石化产、电子信息业、有色金属和物流业十个行业振兴规划已经全部获得国务院原则通过,并且相对的规划细则也已紧锣密鼓的出台中。产业振兴规划是我们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增长所采取的措施的一部分。这些刺激经济的“子弹”的发出,对刺激经济、提振证券市场所起的作用毋庸置疑,而且产生的作用也已经显现。 10
引自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陈平教授在博客上撰写的《关于“国退民进”之争》一文。 11
案例来自魏伯乐先生《私有化的局限》一书。笔者按:英国铁路私有化于1992年7月开始,1997年初结束。私有化时,政府将专门负责全国铁轨和车站基本建设的Railrack股份于1996年5月卖给私营投资者。尽管政府有一些管制措施,但无法强制私营公司来进行极其需要的基础设施更新和安全方面的投资,导致
系列的安全事故频发、服务质量大幅下降等而声名狼藉,这是产权明晰的私有化但并不一定能够提高效率的典型反面教材。
另一方面,抛开效率不讲,民营化的‚副产品‛也同样值得我们关注。有限理性的经济人难免会唯私利是图,形成很多‚负效应‛,造成‚外部不经济‛,而这些将会使社会成本相应增大。从许多民营企业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加之民营企业大多数社会责任意识不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以后,它的效率和机制不仅体现在本公司的效益上,同时也体现在对国家资源及民众资源掠夺上。例如,2004年6月深圳中小企业板正式开市,首批八家上市公司即所谓的‚新八股‛立刻受到市场的狂热追捧。开盘当天,‚新八股‛不负众望,股价以133.42%的平均涨幅一路攀升,最高涨幅达到334%,全天成交35亿元,占当日深市成交总额的50%。但好景不常,周末过后的首个交易日‚新八股‛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稍作挣扎后便全线跌停,直至七月初的几个交易日中,‚新八股‛的平均跌幅在30%左右,可谓全军覆没,上市当日最光鲜的明星股竟成为了众多疯狂追求者的‚坟墓‛12,这使整个股市对这些民营企业上市的本质产生了怀疑。又如,2004年,中国曾经最大的民营企业德隆系操纵股价,疯狂圈钱,非法融资近208亿元,导致高达68.08亿元资金黑洞13,引发市场恐慌,最终以‚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全面托管德隆留下的‘烂摊子’、德隆系掌门人唐万新因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于2006年锒铛入狱‛而告终,让人唏嘘不已。再如,作为具有60多年历史、几乎成了我国民营奶粉代名词的三鹿集团深陷‚毒奶粉门‛后,不仅仅把三鹿集团和整个奶制品行业推向了危险的边缘,更是将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再次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有30%的利润,人就会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就会践踏人类良知;有300%的利润,就会冒着被绞死的危险去为之‛。上述种种说明,民营企业不仅有西方鼓吹的‚人性利己论‛所描述的‚使用自己的钱比使用别人的钱更谨慎、更有效‛的一面,更拥有‚有限理性经济人唯利是图、屈从于商业利益进而引发道德风险‛的另一面,因此,在没有相关法律制度约束的前提下,民营化并不一定是提高国有企业效率的‚灵丹妙药‛。
(二)民营化一定能使国有企业摆脱困境吗? 不可否认,民营企业有着国有企业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诸如敏锐的市场嗅觉、成本优势、较强的适应性、经营较灵活、社会负担相对较轻等等,并且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推动技术进步以及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回避的是,民营企业自身也存在着诸多不足。
一方面,民营企业在公司治理结构、科学持续发展等问题上存在着先天不足。 第一,民营企业在公司治理结构上存在较大缺陷。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占绝大多数的家族企业,在形式上实施了委托代理制,但其实质上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并未分开,基本还保留着‚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权合一‛的‚创业结构‛。《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14以有力的数据事实证实了这一问题。调查中指出,家族企业决策主要是由企业主决定,业主本人作出决策的占56.75%,由企业主和主要管理者等共同做出决策的占32.45%,由董事会作出的决策仅占11%,且由于董事会一般是投资者的联席会议,并非严格意义上由股
服务质量很差,并发生许多交通事故。英国铁路私有化失败的一个根本错误是让铁路基础设施的建设服从于股东创造利润的需要,这就系统性地延长了投资不足的时间。 12
摘自国内首个财经脱口秀节目《财经郎闲评》之《经典回顾》。 13
笔者按:有关数据摘自网络媒体。 14
张厚义、侯光明等,《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12月。
东选出,其所作的决策对企业主来说也只具有参考意义。而这种‚家长式管理模式‛,导致了家族式民营企业一言堂现象严重,缺乏来自内、外有效的监控、反馈和制约,使得决策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大打折扣。而且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家长式管理模式容易导致严重倾向的独裁和集权化,导致整个企业管理水准下降,活力减弱,员工凝聚力和归属感下降,进而使企业迅速走向衰败。
第二,我国民营企业在科学、可持续性发展方面也普遍后劲不足。 纵观中国的民营企业,有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那就是长寿的优秀企业凤毛麟角,短命的优秀企业比比皆是,经常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在‚各领风骚三五年‛的中国民营企业中,‚四岁‛已成为民营企业的‚不惑之年‛,这不得不叫人心痛。民营企业科学、可持续性发展后劲不足所带来的后果,也是不可想象的。从企业自身角度来讲,会给民营企业造成灾难性乃至毁灭性的打击;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讲,民营企业因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缺陷,更容易‚短视‛,更容易‚破罐破摔‛,更容易变成‚皮包公司‛,本着‚能捞多少是多少‛的思想,投机思想严重,以致极端不负责任,如随意解聘员工、对资源和环境的过渡掠夺和开发,对公共利益的侵害,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数量下降而价格上升等。其结果不仅是杀鸡取卵,得不偿失,而且还影响了市场的秩序,造成整个社会的外部不经济,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包袱,不利于社会的健康、有序、和谐发展。
第三,民营企业还普遍存在着观念落后、任人为亲、人才的激励机制不健全、企业信誉存在瑕疵等问题。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另一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国退民进‛这个问题上,民营企业能否承担重担也让人心存质疑。今年以来,自来水危机已发生数起:2月,江苏盐城污水事件导致数十万市民饮水受到影响;5月,湖北南漳‚泥水门‛事件引发当地十万居民数日用水困难,其矛头更是曾一度直指供水公司的民营化。7月,一场大雨致使污水侵入饮用水源井造成污染,引发内蒙古赤峰市4000余人躺进医院。民营企业能否承担公共服务事业重任,已接连被质疑。的确,在法律制度缺失的前提下,把百姓的福祉建立在民营企业老板个人的身上,确实是一件让人寝食难安的事情。不但政府受制于人,百姓的冷暖也没有了保证。这从法国格勒诺布尔市的供水私有化遭遇‚滑铁卢‛事件15就可以管窥一斑。
因此,在相关法律制度缺失的条件下,民营化也并不一定是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的‚万能仙丹‛。
三、结论:从长远来讲,未来应该是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平行发展的趋势,即‚国退民进‛与‚国进民退‛的融合
列宁在《论策略书》中写道:‚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臵辨的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和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从哲学的角度通俗地讲,笔者认为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俄罗斯的私有化之父——丘拜斯〃安纳托利〃鲍利斯耶维奇16在忽视本国客观国情的情况下,盲目照搬西方模式,最
15
案例来自魏伯乐先生的《私有化的局限》一书。笔者按:格勒诺布尔市市长Alain Carignon于1993年颁布了一项有利于私营者参与所有公用服务的政策,并在1989年连任市长后,推行该市供水服务私有化。水务服务私有化在成本效率方面未见有任何提高,但在没有明显原因的情况下消费价格却提高了。公司为了涨价而使用许多伎俩,包括做假账和操控指数,并于1993年爆出公共服务特许权腐败事件,最终由法国国家议会判定最初将水务服务委托给法国东南水务管理公司的决定不合法,供水服务重新划归市有。 16
丘拜斯·安纳托利·鲍利斯耶维奇,俄罗斯私有化之父、俄罗斯“统一电力”公司董事长。1991年,前苏联
终使俄罗斯人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丘拜斯私有化的失败,一方面,可以归结于他忽略了哈耶克理论成立的前提条件,即需要一个完善的法制化建设作为根基,另一方面,也许就是他并没有认真地研读列宁的《论策略书》,忽略了凡事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犯了机械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
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们发现,在我国,既不能搞纯而又纯的公有制,那将导致经济体制僵化、经济活力不足,也不能要求大型国企全面私有化,否则就违背了中国改革的国情与现实了。正如魏伯乐先生所言:‚谨防极端!‛我们所需要的是适度的平衡,需要在私营和国有之间寻求适度平衡。前苏联极端的‚休克疗法‛以惨痛的教训告诫我们,单纯地盲目地肯定一方面而又全盘否定一方面都犯了极端主义的错误。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 这是歌德在长篇诗剧《浮士德》中,借魔鬼歌特斯尔摩之口说出的惊人之语。笔者认为,要研究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要立足于中国自身的基本国情,这样才会让国有企业改革这颗‚生命之树‛常青,否则,再完美眩目、滴水不漏的理论也仅仅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一个空想的乌托邦罢了,永远开不出硕果累累的‚生命之花‛。
从长远来看,‚国退民进‛和‚国进民退‛都有其局限性,未来应该是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平行发展的趋势。因此,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从长远来讲,笔者认为,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的前提下,在相关法律制度建立完善的基础上,可以将‚国退民进‛和‚国进民退‛相结合,取长补短,形成‚国进民进‛的态势,即在保持国有企业经济保持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国有‛、‚民营‛经济互相倚靠、互有侧重,实现双方并存与共同发展,彼此都在‚进‛,实现双赢,而不是彼此对立、斗争,以至一方消亡的关系。具体来讲,概括起来,可以是七个字,即‚抓大放小争中间‛:
首先,抓大。‚大‛即是‚地位重大‛或‚规模庞大‛(主要指公共物品)的行业和领域。一方面,在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确保国内稳定发展、对国家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行业和领域,以及要害经济部门,如能源、材料等基础工业、粮食等人民生活必需品、高新技术及军工、国防部门等,需要由国有经济占绝对主体地位,其中,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机密的部门要由国有经济成为其唯一主体。这样可以使重要的底牌掌握在国家手里,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严防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此外,还能使国有企业在国家需要时能真正地及时地调得动、用得上,不至于在关健时刻相互扯皮,拖延时机。去年年初在‚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和‚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中央企业始终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讲条件,不计代价,服从大局、服务大局,全力以赴抢险抗灾,在特殊时期发挥了特殊作用,为抗击灾害和保障经济社会稳定作出突出贡献,生动彰显了中央企业的共和国长子风范,这是民营企业所望尘莫及、难以成就的,也说明了必须抓住‚大‛而不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诸如教育、医疗、环保、供水等‚规模庞大‛的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市场运作无利可图的,国有经济应该抓起来,起到‚蓄水养鱼‛的作用。
其次,放小。‚小‛即是‚重要程度低‛、‚规模小‛,‚门槛低‛的行业和领域。需要注意的是,‚小‛并不代表效率低、利润低,并不是将无价值的‚烂摊子‛丢给民营企业。只是国家的精力毕竟有限,为了思考谋划更为重要的事情,
解体。自由派代表叶利钦执政后,经济上大刀阔斧地推行由丘拜斯、盖达尔等人力主实行的“休克疗法”政策。然而,由于盲目照搬西方模式,苏联的私有化进程忽视了客观国情,急功近利,疏于调控,进而导致寡头财团形成,最终导致了俄罗斯“休克疗法”的惨痛失败。
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可在这部分行业和领域‚国退民进‛交给民营企业来做。如果谁做都是一样,那就不如交给民营企业。一方面,这个领域‚重要程度低‛,交给民营企业做不会给国家带来过多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门槛低‛也使民营企业较易进入该行业,同时不会形成垄断壁垒,促进该行业和领域的健康有序发展。此外,虽然‚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有利可图,民营企业自然也乐意进入。
最后,争中间。中间即除‚大‛、‚小‛以外的其他行业和领域,即一般性竞争领域。可由‚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竞争、优胜劣汰、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中间‛之所以要争,主要是为了通过竞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防止单纯交给任何一方造成‚一潭死水‛,充分利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各自的先天优势,发挥‚鲶鱼效应‛,以期激活社会生产力,使价值规律在这些领域重新发挥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为中小企业创造成长和发展的空间,进而提高效率,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和谐发展,为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创造有利条件。
文章最后,笔者想强调一下立法问题。本文所提到的民营企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法律缺失而造成的,没有了法律的约束,企业就像无缰之马、出笼之鸟一样肆无忌惮,无所顾忌。此外,俄罗斯的历史教训也告诉我们,在改革进行之前,要首先完善法制化。因此,在推行‚国进民进‛——‚抓大放小争中间‛之前,为了防患于未然,一定要立法先行,建立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才可以避免以后我们继续为在理念和操作层面上的偏差所付出的代价买单,才真正地有可能使社会大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国企改革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大局,党中央制定的国企改革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尽管国企改革克服了重重困难走到今天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要完成国企改革的目标任务,仍然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从这个角度来说,国企改革的脚步不能停止,国企改革的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笔者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制定的深化国企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我国的国企改革就一定会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地继续向前推进。
以上仅为笔者阅读魏伯乐先生《私有化的局限》一书后的些许感想,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同事多多批评与指正。在此表示由衷地感谢。
从“私有化的局限”浅谈国有企业改革
题记:由德国联邦议会议员、前联邦议会全球化研究委员会主席魏伯乐、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奥兰扬和瑞士联邦技术学院芬格三位教授主编的这本名为《私有化的局限》(Limits To Privatization, How To Avoid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一书,是提交给世界著名的思想库——罗马俱乐部的报告。罗马俱乐部早年曾以《增长的极限》一书惊世骇俗,本书更是在大量实证案例的基础上对全球范围的私有化浪潮做了客观的回顾和总结。
众所周知,私有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鲜明的特征。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小规模开始到80年代以来主导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经济社会生活,其已逐渐发展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影响着国际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国当然也不能例外(私有化在中国更为通行和中性的说法是民营化或者市场化)。经过二三十年的实践,私有化在不同产业、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取得了非常不同、有时甚至是截然对立的结果,我们有必要及时回顾当代世界的这一段历史,找出其经验教训并进行总结。
一、怎样面对‚私有化的局限‛ 与其他重要的政策概念一样,‚私有化‛有一大堆重叠的含义。在这本书中使用的是最广泛的含义,即通过减少或限制政府当局在使用社会资源、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中的职责来增加私营企业在这些事务中的职责的一切行为和倡议。
私有化的优点与局限的对比 私有化的好处 私有化的局限 经济层提高效率、促进发展 社会成本的增加 面 社会层增加财富、消除贫穷 贫富分化、社会动荡 面 政治层提高政府效率、有效管侵蚀民主参与、削弱政府面 理 职能 文化层更有效率的推行文化 文化价值屈从于商业利益 面
从上表中不难看出,私有化的改革好像一柄‚双刃剑‛,在某些条件下,私有化产生了积极的效果,而在另一些条件下,则是相反的结果。私有化改革的目的在于通过合理的资源配臵提高全社会效率、增加社会财富,这正是私有化的概念中提到了两个主体(即政府当局和私营企业)共同的改革目标,只是私有化所追求的效率价值需要在私营部门和公共领域之间寻找一个平衡,就如同经济发展过程中效率和公平这一对矛盾,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找到其中‚度‛的所在,才能达到‚双赢‛的和谐局面。什么是和谐?从经济的意义上说,和谐就是不同的社会群体的利益都能在公平的制度框架内得到合理表达、竞争和保证的状态,这也就是私有化改革要达到的理想目标之一。
技术革新 技术变革的需要等外部力量 提高效率 社会就业 公共决策者(政府) 决定性作用 社会服务 增加社会财富 环境发展可持续 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
要积极发挥私有化对社会的正面效用,最大限度的降低或削弱私有化的局限,也就是要做到‚趋利避害‛,通读此书后,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私有化的原动力应该来源于社会对于技术革新的要求和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为私有化改革的一个主体,政府在推行私有化过程中要以全社会的利益作为考量,要确保全社会在改革的过程中获得最大的现代化变革和付出最小的社会保障和服务方面的牺牲,并积极的通过改革后期的再投资进行补偿,从而保障社会各相关群体的利益,同时更要兼顾到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选择私营合作者的时,要充分的考虑其可持续发展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以及道德意识。
第二、确保政府部门在改革中保持着决定性的作用。书中成功的私有化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政府当局必须要具有强大的能力来确定游戏规则,不能以牺牲所得甚至资源来完成私有化进程。改革的过程需要一个强势的政府来确保整个社会各个利益群体的平衡;第二、政府当局应用有效的干预手段来进行管制。这一点体现在私有化的过程中应用合理的手段促进竞争,避免市场控制和短期效应,同时建立私营业务法规并对法规的遵守情况进行监控。总之私有化应该被看作是一个提高效率的手段而不是削减或破坏政府地位的途径。
第三、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弱势群体(或者说是相对穷人)的利益。私有化改革的一大局限是将社会的利益群体向‚有‛与‚没有‛两个极端方向驱使,要在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之间达到平衡,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来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的做法是万万不可行的。衡量私有化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是使效率提高带来的成果最大程度的社会共享,针对公共服务业进行的私有化改革更加能突现这一点的重要性,书中所提到的坦桑尼亚的水务改革的成功尤其印证了这一观点。
第四、杜绝腐败和不正当竞争。腐败行为在私有化条件下非常活跃,尤其是在招标和决策的过程中。一方面,公共决策者总体上要对整个社会负责。努力维持或者建立一个明确私营者必须达到的目标的可靠监管框架,实行并完善监管制度,确保良好的法律和组织环境,对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的现象进行监控和抵制;另一方面,充分重视发展拥有最广泛民主的‚授能政府‛。鼓励民众更多的参与公共生活,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政府有责任为广泛的民主搭建制度平台,并从中获得更强有力的政治授权。
充分考虑弱势群体 最初积极的 改革动力 政府的决定性地位 有效的监管 杜绝腐败和不正当竞争 广泛的民主 如果最大程度的避免‚私有化的局限‛
立足于本职工作,我也常常在思考,国资委肩负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重托,国有企业改革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改革,我们每个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深感任重而道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需要总结世界范围内私有化浪潮的经验教训来完成国企改革的攻坚任务。
(本文所有观点均为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单位观点) 二、浅谈国有企业改革 总体来说,衡量国有企业改革是否成功的最根本标准,应当看其是否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是否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体的说,整体上就是要看国有经济是否发挥了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是否得到增强,国有资产是否实现增值保值。而效益和是否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则是衡量单户企业的标准。《私有化的局限》全书反复强调‚寻求平衡‛和‚谨防极端‛,即是要告诉我们,无论是公有化还是私有化,都不是万能的,都是有其局限的。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坚定不移的深入国有企业改革,另一方面结合中国的国情、中央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境而异‛、‚因时制宜‛,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改革道路。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的颁布,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方向、大基调得到了共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根本上做到内容创新和制度创新;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现出资人的真正到位;抓大放小,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并把改革当中成功的经验逐步法律化以来指导今后的改革日臻完善。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已经走过了30年,适应了改革开放的需要,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下一步如何更好的深化改革,如何更好的适应国有企业全球化竞争的需要,结合上述读书总结,有以下个人观点:
(一)国有企业改革要坚持走‚私有化‛的道路。对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应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来看待。我国要建立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如何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和中国国情相适应,是摆在我们要去面对的解决的问题。个人认为是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导致国人在理解‚私有化‛这一概念的时候有所偏见,很容易理解为‚私人占有化‛,其实改革开放这30年来我们经历了从单一的公有制向其他经济形式探索发展的过程,无论是民营还是股份制,实质上都是私有化的一种。所谓的‚私有‛是与之前的‚公有‛并存的,但没有个人
所有的色彩。直到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取得辉煌成就的今天,社会上对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争议声仍然不绝于耳,甚至一些专业学者对于国有企业改革不赞成、有偏见,认为是贱卖了国有资产,是搞私有化,认为长此以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动摇。而事实证明,我国国有企业的资产和净资产逐年增加,国有企业得到增值保值,对国家GDP的贡献稳中有升,也就是说国有企业在改革中获得了前进的动力,也看到了发展的方向。
(二)整体上市不仅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而且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更好发展。荣融主任提出‚加快推进中央企业联合重组和资源整合,到2010年中央企业将减少到80-100家,努力培育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 这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加强整合;二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如何做到这两点,笔者认为推动央企的整体上市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在过去,中央企业都是把好的资产拿出去上市,把质量较差的资产留在集团,集团公司是国家100%控股的,也就是说企业把包袱甩给了国家,这样并不是真正的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推进国有企业整体改制上市,目的是有序的推动资源整合,应该按照企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选择适当时机,以适当方式实现公司整体业务上市或按业务板块整体上市,不断提高资源配臵效益,从最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总体来看,整体上市有利于国有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革步伐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完善资本市场和促进证券市场的持续发展;有利于优化企业的融资结构、避免金融风险。①
(三)加快董事会建设,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回想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起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国金融企业的公司治理失效以及外部监管乏力所引起,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要吸取这个教训。所以推进规范的董事会建设,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决策机制,使企业的决策层和执行层、决策权和执行权基本分开是十分必要的。近几年国资委在中央企业进行董事会试点工作已经取得成效,引入外部董事更是加强了决策的科学性,管理的有效性。应继续扩大试点企业的范围,加强外部董事队伍的建设,提高外部董事的履职能力,为中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四)充分认识改革中监管的重要性。进一步建立健全国资监管法规体系,积极制订有关配套法规和规章,根据发展改革的需要及时修订调整现有的国资监管法规制度和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完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抓住出资人最关心的问题和制约企业科学发展的主要矛盾,进一步提高考核指标的导向性和针对性,对企业进行分类考核和行业对标(如近年引入的经济增加值EVA考核),更好地落实保值增值责任;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应充分发挥外派监事会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监事会的当期监督职能,加强对企业重大决策、重要经营活动和重大事项的实时动态监督,加强对企业风险防范和预警,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增强监督的权威性、有效性和灵敏性。
(五)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是中央企业的特色和职责所在。世界经济论坛认为,作为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应该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好的公司治理和道德标准,二是对人的责任,三是对环境的责任,四是对社会发展的广义贡献。2008年初,国资委颁布的《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从八个方面概括了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即‚坚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不断提高持续盈利能力、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保障生产安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这要求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既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更要符合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要符合中央企业的客观实际,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内涵。
(六)关于垄断行业的改革。目前社会上关于国有企业改革讨论最激烈的莫过于深化垄断行业的改革。到目前为止,石油、电信、电力、铁路等垄断行业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也存在不少问题。客观地说,我国石油、电信、电力等垄断行业经历二十多年的改革,形式上的竞争格局似乎已经形成,但有效竞争的味道却很少,消费者面对的仍然是垄断的服务供给。对于垄断行业的改革,笔者认为应该充分认识到‚垄断‛这个概念的双重性,即垄断行业的‚公共性‛和‚企业性‛。针对‚公共性‛,也就是自然垄断行业,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可以允许垄断,但应该由国家出台政策并加以管控,同时从事这样的行业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应将‚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这一点在业绩考核中也应该有所考虑;对于除此之外的其他垄断行业,应该加大改革的力度,降低门槛,放松进入管制,通过改革在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这样可以做到优化资源配臵,提高效率,人民群众能够获得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总之,对于30年国有企业改革的总结与回顾,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只能通过深化改革才能解决;目前国有企业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只有坚持既定的改革决心与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取得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胜利。
注:①摘自监事会季晓南主席《大型国企整体上市时机已成熟》
安然淡定 智者人生
——读《季羡林谈人生》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这是2006年《感动中国》节目给季羡林先生的颁奖辞。而我真正开始认识季老也就在这期《感动中国》,清晰地记得颁奖典礼的时候,记者特意将厚重的奖杯送到季老的病房。2009年7月季老先生仙逝,中国乃至世界损失了一笔无法计量的文化财富。我也不禁在心中默默地缅怀和感伤……
其实,我本没有资格谈论季老,我没有接触过先生的学术,也没有聆听过先生的教诲,但偶然间读到的一本《季羡林谈人生》给了我很多启发。
人生,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是一个永远都没有完结的课题,也是一个人们特别爱对此大发感慨的话题。有人用华美绚丽的语言赞美人生,有人用激情慷慨的语言抒写人生,还有人怀疑批判的语言拷问人生。而季老在耄耋之年,于大起大落中看人生,于喜怒哀乐中论处世,站在自己的角度却从未高屋建瓴,从未倚老卖老,那种朴实无华的描述,那种字里行间的智慧,如陈年佳酿,沁人心脾。
季老的一生艰苦卓绝,经历了二战炮火,三年自然灾害的饥饿和各种政治动荡的漩涡,生死沉浮。艰苦的年岁中却修得多种古代语言,饱览群书集古今中外思想之大成。但在他眼中,人生真的其实不过就是这样:吾辈小民,过着平平常常的日子,天天忙着吃、喝、拉、撒、睡;操持着柴、米、油、盐、酱、醋、茶。有时走点小运,有时又难免倒点小霉……这确实是一幅再真实不过的人生画面。而这样一种安然淡定面对现实生活的心态,对于那些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心存幻想的人来说,也许是不可理解的。但往往也正是这样的人,在成败得失面前,不容易平衡心态,失去的反而更多。
安然淡定,不是看破红尘、不思进取、消极地对待生活,而是要争取实现自己的价值,履行自己的责任。季老讲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人类大同决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但是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有如一条链子,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个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链子就组不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绝非是可有可无的。明白了这一点,就会懂得如何寻找自我,如何生活和工作,如何使平凡的人生稍许不平凡些。无论身处怎样的社会地位,都要把个人的需要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肩负起对社会、对他人、对子孙后代的责任。
安然淡定,不是庸者之姿,更不是懒惰者的托辞。季老给出了人生成功的定义: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应该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从事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浅明的道理,即使孩子也能理解。而季老自身的勤奋,则是最好的示范。文革期间,他曾被关进牛棚,被分配掏大粪、看门房、守电话、发信件,无人问津,成为‚不可接触者‛。然而。却不甘心成为行尸走肉,在此期间译完二百多万字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八十高龄的他,在两年的时间内,每天跑一趟大图书馆,风雨无阻,寒暑无碍,撰写成一部长达80万字
的《糖史》。紧接着,又将阵地从大图书馆移到家中,研究吐火罗文A方言的《弥勒会见记剧本》。四五十年来,季老每天早晨四点半起床,前后差不了五分钟。五点吃早点,吃完立即工作。几十年来,写出了上千万字的著作,为世界文化留下了宝贵财富。
安然淡定的人善待生命,沉稳而不失热情,淡然而不失善良,有所为有所不为。季老用朴素平实的语言诠释了是非善恶:自己生存,也让别的人或动植物生存,这就是善。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人生在世,应该处理好三个关系: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二、人与人的关系;三、人自己的关系。从更深层面昭示了一个生活真理:这世界不属于哪一个人,甚至也不仅仅专为人类所备。人要感恩生活,善待大自然,善待他人,善待自己。每一个人,对国家和社会、对家庭都要尽自己的责任,都应该在道德方面不断修养和锻炼,‚能做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倘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平凡的人生就会增添不少的光辉。
安然淡定是一种美德,理解别人的做法,原谅别人无心的过错,尊重他人的选择,不为一点点的不快耿耿于怀。季老认为,要一个人不为自己的生存考虑,是不可能的,是违反人性的。只要能做到既考虑自己也考虑别人,这一个人就算及格了。百分之百考虑别人,所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做不到的。他的人生一波三折,好运与多舛结合。文革时承受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往日对他毕恭毕敬的人不敢跟他说一句话;而当他‚官复原职‛,而且加官进爵后,又是宾客盈门。世态炎凉,古今如此,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生物,从本能上来看,总是趋吉避凶的。认识到这点,他反而能心平气和地面对世事。事物的存在,必然有他存在的理由,事物的消亡更有它消亡的道理。没有了尖酸刻薄,没有了斤斤计较,更不会自寻烦恼。安然淡定的人,知道爱恨情仇,恩怨得失,虽无法忘记,但可以把沧桑隐藏在心底,让一切慢慢沉淀在记忆里,宽容一切,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用自己的达观豁达和宽容,取得别人认同的快乐。
安然淡定是一种理智,以内心的坦然和宁静,化解生命中的种种遗憾。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季老先生从另一种意义上对人生的诠释。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都是没有的。不管是平头百姓,还是达官显贵,都会有人情烦恼,都逃不脱生老病死。生活在这个世界中,总有太多的抱怨,太多的不平衡,太多的不满足,正义也可能常常迟到,公正永远是相对的,不要因为人生中遇到的种种挫折和失败就灰心丧气、叫苦不迭,不要把现实中很多的阴影看得过重,不要让我们自己的心遮住了阳光。当遗憾来临,展现出一种内心的富足和饱满,展现出豁达和宽广的胸怀,用一种内心鲜活的力量去弥补这些遗憾,才能气定神闲,成为一个坦荡、磊落而勇敢的人。
安然淡定,就是从容、沉稳、平淡、真实、不去刻意追求名利、没有太重的物欲。当今社会谋名谋利,急功近利已成风尚,学术界也不例外,一会儿有人称他为国学大师,一会儿说他是学术泰斗,还有人称之为国宝。后来,季老写文章将外人给他加冕的三顶帽子统统摘掉了。他曾形容自己的心情‚爬格不知老已至,名利于我如浮云‛。一身深蓝色卡其布的中山装已成为他的标志,多少年不变。古语有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其实是对名利的一种安然淡定的态度,告诉我们在欲望之前应该知止。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外在的名利更重要。只有放下浮躁,看淡世俗名利,沉积心灵的悸动,聆听内心的回音,才能让自己永葆安然淡定之心,才能活得更加潇洒、更加丰实。
安然淡定的人能看淡生死,以泰然的方式面对年老和死亡。季老以陶渊明的四句诗当作座右铭:‚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以鲁迅散文诗《过客》为引,对于人类同一趋向的前路,他既看到了坟,也看到了野百合和野蔷薇,对于生死之事,没有多虑。这是人生的一种难得境界,是内在心态的修炼到一定程度所呈现出来的那种从容、优雅。
季老静静地走了,他给世界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而他对人生的安然淡定,更令我们高山仰止。他如秋叶般静美,淡淡地来,淡淡地去,给人以宁静;他如丁香般淡雅,携一份温婉,带一种从容,留一缕馨香。
听智者谈人生、品世事、论价值,豁然开朗!
在历史的天空下 ——读《激荡三十年》有感
静坐在窗前,已经能感觉到秋天的几分凉意。秋风拂面而过,带着几分萧瑟,又有几分清新。合上书,我脑海中便放电影似的闪过书中一副副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有雄心勃勃而桀骜不驯的,有春风得意继而落魄寂寞的,有雄才伟略却又无可奈何的,有失足沦落而悔恨落泪的……一时间挥不去,抹不掉,心中五味杂陈,唯有将感慨和叹惜一起付之秋风。伏书感发,中国企业在改革的浪潮中激流碰撞,跌宕起伏,企业家、企业与政府间的离散分合,留下许多成败兴衰的经验与启示供后来者来学习借鉴。
一、企业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兮 北大教授何志毅将《激荡三十年》比喻成吴晓波用他的心和他的笔为我们编织的三十年间大政治背景下企业和企业家的‚货殖列传‛,非常独到而中肯。政治上的治乱兴衰与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密切相联,其中人为因素尤其突出,所以Thirty Years of Business(《激荡三十年》的英文名)与其说讲述了Business 本身,不如说其讲述了一群缔造过或缔造着传奇的Business Leaders。
在吴晓波的笔下,贯穿始终的是‚人‛,行行业业的‚人‛,或来自草根平民,或出身官员学者。他们共同点是对经济拥有异常敏锐的直觉与搏击长空的勇气。他们在中国改革发展的浪潮中相时而动,是弄潮儿,是开拓者。然而,他们的命运却各个不同:或若绚烂的流星,一时的光热耗尽了一生的能量,备受关注,却陨落得极其迅速;抑或又如平淡的恒星,忽隐忽现,却固守着自己的位臵,长悬于天空的一隅,拥有属于自己的定义。前者有如步鑫生、马胜利,后者有如刘氏兄弟、任正非。当然还有在事业的顶峰跌入低谷欲东山再起却暗淡失色者如倪润锋,离开自己苦心浇灌、惨淡经营的企业后默默无闻者如李经纬,因贪念而毁却一世功勋与清誉最后锒铛入狱者如褚时建,以及受挫折后奋力勃发的闯关者如丁磊。他们与他们所在的企业息息相连,既可能是企业一冲上云霄的主动力,亦可能是企业一落下千丈的导火索。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兮?
企业家的失意与失败,不外乎内与外两种因素:从内因即企业家自身原因看,首先,书中讲述的企业家们,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企业家们,囿于历史的原因,缺乏各项专业经营知识,没有先进的理念引导,忽略体制、制度建设,盲目贪大求全,并带有强烈的人治色彩,使得企业在做大做强方面不免出现瓶颈,导致在抢占先机的情况下却以失败告终。其次,在各种成就面前,有的企业家经不起考验,在鲜花与掌声中头脑过热,居功自傲,开始固步自封,使产品竞争力下降;或者因为考虑不周,导致决策失误,使企业长足发展受限;从外部因素看:三十年见证了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从完全的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与探索。这期间,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不断变化,伴随着产权纠纷、利益分配等一系列的分歧和矛盾考验着两者关系。回顾时可以看到有多少企业在政企不分的体制下向市场这位‚老师‚交了不菲的‚学费‛!另外,外资企业的进驻、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先进技术日新月异的变革对中国企业的冲击亦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感到步履维艰。
但是,在书中我们也看到,有许多柳传志们、马云们过关斩将,在取与舍中紧紧抓住市场和时代的脉搏,奋力突围,勇往直前。这是一群时势造就的英雄,他们在跌打滚爬中和国家一起探索前行,越来越强。不要忘记,书中特别纪念了
一位一无所有、靠蹬三轮车资助贫困学生的老人白芳礼,其感人事迹不禁让我潸然落泪。他是值得人们永久缅怀的‚企业家‛。
二、企业:拿什么拯救你 纵观过去三十年,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国企业的发展,这绝对是一个经典的命题。什么能够拯救企业呢?核心是管理,关键是科技。可以说,中国企业的变革史,就是一部管理创新与科技创新史。《激荡三十年》中讲述的企业兴衰,体制管理制度是否科学是首要决定因素。企业在完成早期积累后能否走得更远、在国际市场上站住脚跟在很大程度上就系于此;邓小平在1988年首次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是对现状的深思熟虑,更是对未来的远见卓识。比如历史上,四大发明的广泛应用造就了南北宋经济、文化的发达繁荣。今天,科学技术带来的效益更是有增无减。创核心技术,走专业化管理道路势必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长足发展的不二法则。
笔者在此深有感悟的是,核心技术的缺失使中国企业在与西方国家企业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近年来越来越盛行的‚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一词并没有让太多的中国人,尤其是忧患意识较强的中国人感到骄傲与自豪。首先,支撑这些商品标签的是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原料和廉价的资源。薄熙来在任商务部部长时曾讲过‚中国卖出八亿件衬衫,才能进口一架空客380‛!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其次,我们付出了高昂的环境代价。各种废气、废水、废渣未能得到及时规范的处理,城市环境,尤其是工业区环境状况令人堪忧。由于缺乏知识产权以及商誉价值支撑,同样的商品,贴上外国的标签就能卖出高价,贴有外国商标就可能被看高‚一等‛。这不能不让人反思。以中国家电市场为例,短暂风光后渐渐沉寂,比如长虹,挣扎着站起来,却发现自己已经比别人矮了一截,原因是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缺乏,单纯依靠国外引进,结果是只有20%的自主盈利空间。虽然通过一时的价格战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却难以后继,在长期的竞争中败下了阵,与之对比,坚持将企业利润10%用于研发的华为在国内外市场取得了骄人成绩。这说明一个企业不可能靠单纯的降价战胜对手,因为降价终有一条底线。只有拥有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敢于超越和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专业是最好的屏障,盲目扩张进入其它领略使得许多企业栽了跟头。英美国家有一句谚语,‚Jack of all trades is master of none.‛这与中国俗语‚样样精通,样样稀松‛阐释的道理相同。一方面,和人的精力有限一样,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资本资源有限,在一定的资本与技术基础上,企业必须在行业领域‚有所为,有所不为‛。否则,包罗万象,四处发力,一时东,一时西,力不往一处使,往往力不从心,难以兼顾,顾此失彼。书中说到了联想,其在成长壮大后涉足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却难敌网络泡沫,幸好悬崖勒马,及时刹车,才有惊无险地逃过一劫。另一方面,专业化才能创出自己的品牌,而品牌就是最好的广告。可口可乐永远是可口可乐,在饮料的王国里至今‚无人能及‛。反观中国饮品,呈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局面,却鲜有走出去的品牌。就中国饮品市场而言,一个好的品牌建立起来,逐步得到认可后却因为管理或技术的原因在市场上偃旗息鼓的实例屡见不鲜,包括健力宝和哇哈哈。
三、政府:困则思变,变则通
一个时代的终结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一路走来,三十年风雨征程。在一步一步给国有企业松绑的过程中,政府也逐渐从万事皆包的‚大管家‛的角色中转变出来。这是一个放权的过程,是一个摸索着寻找理想的管理模式的过程,‚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
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这是治国理想的体现,对企业的管理也有共通的意义。在当前企业管理中,针对政府与企业间的关系,在国内外竞争日趋激烈、又面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背景下,结合书中的观点,笔者简述一下政府在治理企业方面的启发:
第一、实现产权明晰与权责分明。出资人,无论是政府还是其他投资者,对投入企业的资本有权进行监督,但不能干涉企业的正常经营运行。企业对出资人负责,着力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对于长期经营不善的企业,出资人有权追究管理者责任,或者更换管理者。这其中,政府与国企之间的产权、权责关系尤其需要清晰化。2003年成立的国务院国资委以及各地方国资委代表国家担当出资人角色,在产权改革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这种作用将会进一步发挥和凸显出来。
第二、实行政策扶持并放手经营。在中国企业还处在成长阶段时,政策倾斜与扶持是必要的。政策具有较强导向性,借此可以拉动弱势产业,推进强势产业,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比如重振发展东北老工业区的企业,政府需给予优惠并注入资金,吸纳优秀管理人才,促进技术创新等。与此同时,政府也不能过多干预。企业的发展需要与市场相适应的自由管理权。如果政府将企业交给一个经营管理者,就应放手让其在宽松的环境下进行管理经营。
第三、主张公平竞争和市场调节。国有企业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但这并不意味着国有企业不需要竞争。国有企业需要被投入市场,在市场中竞争中做大做强,接受市场的考验,否则,没有居安思危概念的企业,无论隶属如何,都容易成为一潭死水,最终被淘汰。同时,公平的竞争与规范的市场也能激励私营、外资企业,释放其活力,从而实现丰富市场的良性循环。
第四、鼓励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在实行绩效考核加工资奖励的同时,应放眼长远,培养管理人才,提高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对此应加大投资力度,可以对企业提取相应利润作为管理创新和技术革新经费;积极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和技术创新中来,要形成在技术改革过程中作出贡献的员工的奖励机制,增强上至管理层、下至普通员工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夜幕降下来。窗外的风也渐渐停了。喝一口茶,苦后甘甜。我心中起伏渐平,提笔记录下对吴晓波描述改革开放三十年企业成长发展的曲折步伐的《激荡三十年》之感想,也许是今后一年,十年,三十年乃至更久远的对企业发展的一份参考,一份警示,一份借鉴。在历史的天空下,人与事,功与过,是与非,成与败,罪与罚都将淡去,唯将来尚可追。
二零零九年秋,建国六十载之际,作为在新世纪下成长的一代,我们企盼着中国的企业都能在华夏大地上发展壮大,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作为一名新录公务员,看到国资委在促进企业发展创新上不遗余力的投入,各项法律法规、激励制度的制定与不断完善,我坚信国资委监管下的国有企业能够成为‚强企‛,实现‚持续且上乘的盈利能力、通过竞争取得行业领先地位、核心竞争优势、精简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强大的创新能力、健全的规章制度、抗风险能力、国际化水平、品牌知名度高‛的目标,由此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让全国人民得其益,受其惠,让全社会和谐和睦,洋溢幸福。
时代呼吁有个性的领导 --读《朱镕基答记者问》有感
《朱镕基答记者问》不仅收录了许多我们熟悉的场景、事件和语言,如他担任总理期间每次全国‚两会‛结束后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也收集了不少我们没有听到过的精彩发言,如接受一些境外媒体记者的专访,以及出访期间的即兴演讲等。古人说:‚言为心声‛,细细地品味这本直抒胸臆的答问录,那些或铿锵有力或幽默机智或坦诚率真的‚朱氏语言‛不仅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共和国总理,忧国忧民、爱国爱民、执政为民、勤政为民的朱镕基;展现了一个作为政治家、外交家、改革家,光明磊落、爱憎分明,不畏艰险、不卑不亢,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朱镕基;也展现了作为一个普通人,知识渊博、多才多艺、情感丰富、幽默风趣、敢说敢当、个性率真的朱镕基。阅读完此书,不禁感慨,时代呼吁更多像朱镕基总理这样的个性领导。 多年来,我国传统的儒家政治中‚不出头‛、‚不逞强‛的思维习惯和‚温良恭俭让‛的低调姿态,在公开场合尽力回避个性色彩的谨慎作风,曾经让官员这个群体显得千人一面。近年来随着大环境的变化,官员的言行风格经历了从拘谨到开放的变化,官员越来越‚会说话‛。各种场合,官员讲话不再照本宣科。这种变化上至‚庙堂之高‛,下至‚封疆大员‛,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个性官员‛,如原国务院副总理‚铁娘子‛吴仪;‚刚柔相济‛的前外交部长李肇星;自称国家财产‚看门狗‛原审计署长‚铁面‛李金华;敢于公开怒斥教育乱收费问题的原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数次刮起‚环保风暴‛的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潘岳等等,‚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的原宿迁市委书记仇和等等。这些领导干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或激昂进取或雷厉风行或迎难而上或直言不讳,赢得了媒体和群众的关注,在成为政治明星的同时他们的个性也广为人知。
个性是什么呢?从概念上讲,个性是指一个人的全部精神风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由能力、气质、性格、个性倾向性等复杂心理特征结合构成的整体,每一个人年龄不同、成长的经历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所形成的个性也不同。。个性在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有巨大的影响,可以说,人的绝大部分的心理活动都是由个性决定和支配的。一个人做什么,不做什么,怎么做,这是个性决定的。所谓个性领导,就是在个性特征基础上形成的独有的、特别的领导风格和办事特点。个性应该是一种流露出的才华气质,不是刻意追求到的流行时尚;应该是一种功到自然成的修炼高度,不是能被轻易模仿到的生活习惯或生存方式;应该是真实自我的自然体现,不是惺惺作态和作秀。
当今社会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深刻而广泛的改变,而且这种改变正在加速进行,历史的潮流不可抵挡。为适应这样时代的发展,对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尤其是我们各级政府的领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在呼吁更多有个性、有才干、有胆略的个性领导。一是个性领导的涌现有益于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个体的权利,承认社会的多样性,承认个体的差异,在根本原则的底线之上容许百花齐放,才有各项事业的和谐推进。二是个性领导的涌现有益于执政能力的提高,随着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意识的不断提高,热切关注着公共管理的每一个新的动向,官员们的执政措施需要赢得更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个性领导往往在良好的风貌、气质、风格上能产生无穷的魅力,个性化的
魅力往往容易为人所折服,更容易在群众中树立威信,引导和推动改革的前进。三是个性领导的涌现有益于政府自身改革,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政府管理的理念和方式都在适应时代的需求不停的改进。这些个性领导的施政观念是根据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对政府体制改革独特的诠释,是政府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为进一步的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四是个性领导的出现有益于干部队伍的建设,官员的个性对部属会产生强烈的感染和辐射作用,许多好品德、好作风、好传统都是各级官员率先垂范带出来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仅包含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富裕等‚硬指标‛,‚显绩‛突出,还有能够培养出一大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好干部,留下一个好风气等‚软指标‛和‚潜绩‛。下级官员的执政品德和执政能力,往往是上级领导执政行为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熏陶出来的,是从上级官员那里效仿过来的。因此,坊间才有了‚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之说。
出现更多‚个性领导‛的基础是培育出更多的‚个性干部‛,在当前我国的政府体系内,‚个性干部‛的大量涌现仍然需要进一步努力:
(一)思想上认可‚个性干部‛是前提。对个性干部在看法上要走出个性即异类的误区。有个性的干部会对传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工作手段产生有力的改造和冲击,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和积极意义,中规中矩只能是墨守成规,难以创新,难以突破,难以发展。思想上能够认可个性干部,不但可以衡量领导干部的容人之量、胸襟、胆识,而且从一定层面上也能反映领导者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风气。
(二)注重‚个性干部‛使用方法是关键。使用‚个性干部‛在具体行为上要做到一是要大胆使用。要去掉顾忌,放下包袱,充分调动积极性。在有些时候,使用有个性的干部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二是要量才使用。要熟悉、适应个性干部的习惯和风格,把他们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去使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有个性的干部一般在某一个方面都有专长,有发展潜能,只要做到量才使用,就能使之各得其所。用对了人,尤其是用对了有个性的干部,不但可以使有个性的干部产生归属感、信任感、成就感,重要的是于工作和发展都有利。
(三)从制度上去落实和从环境上去造就,是培育和使用个性干部的保证。在现实中,这种类型的领导往往容易受到‚冷眼‛,遭受挫折,容易被排挤。因而培育个性干部务必要落实到制度层面上,科学合理的机制和体制是培育和使用个性干部的保证。一是要解决‚用得‛的问题。要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以能力作支撑、以发展论英雄、以公认为标准、不因人而异、不因噎废食,而要弘扬个性,挖掘潜能,特别要注意使用那些有主见、不附和的干部,有缺陷也有特长的干部,从‚大合唱‛中善听不同声音,使有个性的干部有‚用武之地‛。二是要解决‚做得‛的问题。就是在操作层面上要设计好个性干部发挥作用的程序,让个性干部大胆做,放心做,无后顾之忧。不能对个性干部求全责备,而要允许他们有‚失误‛,只要不是主观故意的原则问题,应当允许他们闯试。三是要注重保护‚个性干部‛。组织上也要有防风险意识。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许多事情只有在实践中检验,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对个性干部放手的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和保护,防止政绩溢出效应,酿成大错。如果要在决策上既能够使个性干部的正确主张得以顺利实施,又能防止、遏制其不正确、不成熟的意见进入程序,主要还是寄希望于机制、体制的制约。
谈几点企业家的哲学思维 —《激荡三十年》随笔
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一书是描写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企业史的成功著作。作者以编年体的写作方式将三十年间中国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事件和企业史人物呈现出来,并通过企业史人物个人命运的变迁折射出中国企业改革发展的历程以及我们所处的这个伟大变革的时代,读后感慨颇多。
纵观全书,三十年间,众多企业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中国企业改革发展的舞台一时风生水起,好不热闹。他们或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者,或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领路人,但都以各自的方式引领中国企业的改革发展,为时代所瞩目。然而大浪淘沙,他们的结局却大不相同。有的在短暂时间取得巨大辉煌,但却以更短的时间衰落于企业史的舞台,令人不胜唏嘘;有的却能取得持续的成功,成长为受人尊敬的企业。掩卷深思,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简单分析,三十年中企业的兴衰成败主要取决于两个层面的影响,一个是制度环境层面,一个是企业家层面。制度环境层面主要包括政治环境、法制环境、经济体制、市场环境、政企关系等诸多因素,三十年的企业史即是制度环境层面不断探索、不断改革、不断完善的历史,而这也正是《激荡三十年》所反映的主题之一。制度环境层面对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但这并不能说明同一时代企业命运的截然不同。因为合法性机制的作用使制度环境层面自身对各企业的影响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因此,我认为在三十年的改革过程中,企业家能力的不同是影响企业兴衰成败的最重要原因。杰出的企业家能够审时度势,凭借超凡的能力改变企业现有的处境,挽狂澜于既倒,变劣势为优势,化优势为胜势。这样的例子我们在《激荡三十年》中随处可见。如张瑞敏之海尔,王石之万科、柳传志之联想等等。
企业家能力理论认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在于独特的资源和组织能力,而企业家的综合经营管理能力就是这种组织能力的源泉。杰出的企业家应该具备优秀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能力,应该具备出色的把握市场形势、宏观经济的能力,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对于企业家的管理经营是必需的。但我认为,在这些能力之上,更重要的应该是处于认识论、方法论层面的东西,即企业家应该具备优秀的哲学思维能力。分析《激荡三十年》一书所呈现的企业史人物,我们能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每个成功企业家的背后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芒,而对于失败的企业家,则正是因为他们的决策违背了事务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的方法论。
今天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变动的剧烈性,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在如此复杂多变的经营管理环境下,企业家哲学思维能力更加重要。企业家只有具备了优秀的哲学思维,掌握了事务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并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去分析、解决面临的问题,才能一通百通,最终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中如‚庖丁解牛‛那样‚踌躇满志‛、‚游刃有余‛。 1、要善于把握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而实事求是的本来意义就是要把握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企业家在经营管理的实践中,把握规律能力很重要。不但
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所阐述的一般规律,更重要的是通过优秀的哲学思维去把握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特殊规律。
第一,企业自身发展的规律。一个成功企业的成长轨迹可以分为创业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精细化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战略。作为企业家就是要把握企业成长的规律,把握不同阶段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比如创业阶段企业家应该是实干家,依靠的是创业精神和实干精神。而成长阶段,企业家应重视在不断的投资增长中度的把握,重视企业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大多数企业在成长阶段会面临极大的管理危机,如曾经雄心勃勃的三株集团,在成长阶段规模的扩张令人瞠目,然而管理能力的欠缺却使一件意外事件让它迅速倒塌。与此相对应的则是海尔,在企业发展伊始,张瑞敏便将企业管理提到了一个战略高度, OEC等管理方法的推行保障了海尔的顺利发展。而在成熟阶段,企业进入一个相对平衡期。此时企业家应该准确把握企业、行业、市场的发展态势,培养危机意识、变革意识。
第二,行业发展的规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行业背景,不同行业的特征、规模、市场化程度、利润率、进入障碍和退出障碍、行业生命周期都会对企业的生存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行业的演进趋势及行业基本特征的变化,也会对企业的成长环境与发展模式提出相应的要求。按照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企业首先要选择要进入的产业,然后才是竞争战略的选择。因此,企业要走多元化道路,开展行业内兼并重组、进行产业链整合、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最终实现持续发展,企业家就必须对行业的基本特征、结构、变化趋势和演变规律了然于胸。
第三,经济运行的规律。经济发展有波动,有周期。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再繁荣,始终遵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运行规律。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牵一而发动全身,经济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前所未有。企业家要勇于面对,要遵循、顺应经济运行的规律,善于通过规律的把握,培养危机意识、变革意识和远见能力。比如在此次金融危机初始,杰出的企业家就会对美国金融危机进行深入的思考,认真分析其成因及对我国经济、企业所处行业的影响,从而提前制订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 2、要善于辨证分析问题。
矛盾无时不在,矛盾无处不在。一个杰出的企业家要善于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观点,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观点,矛盾发展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事务对立统一的观点来解决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的问题。
第一,要抓主要矛盾。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中,企业家要善于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准确把握和解决当前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二是对企业的未来方向做出战略决策。这两个问题中又以后者更为重要。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最核心和最关键的能力是战略洞察力,即在不确定性条件下,依据所拥有的信息做出的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决策能力,其核心是远见。因此,企业家应该更加关注那些对企业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问题。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企业家应该在有效改善企业现状的同时,更多地将精力放在对未来的构建上。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企业家要对市场和未来进行准确的预见,对企业要有指向未来的战略定位和对企业长远的谋划。
第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法无定法,因势而动‛,企业家做好企业,关键是要全面地看待环境和企业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我们讲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是要专业化还是多元化的问题,《激荡三十年》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实例。如王石经过选择,最终靠专业化一直确保万科的竞争优势,而巨人集团等众多企
业则因快速多元化吞下企业衰败的苦果。当然,多元化和专业化都是企业的发展模式,各有利弊。关键是企业要根据市场环境、企业特点进行分析,决定是选择专业化道路还是多元化发展。我个人认为,企业实施多元化可以考虑三点,一是充分了解企业要进入的产业基本特征、产业结构及发展趋势等因素;二是做好原有产业和新进入的产业的结合,可以理解为原有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要能融入到新进入产业中。三是处理好把握好各产业的关系,做好风险管控。又如企业所选择的竞争战略问题,是成本优先战略,还是差异化战略,都要根据自己企业实际找到适合的发展模式和方向。
第三,运用两分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企业家在经营管理中,要善于全面看待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即要看到对企业发展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其中可能蕴藏的风险,从而采取正确的举措。比如通用破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决策者过分依赖汽车金融衍生品业务,没有把握好它与汽车主业间的关系,也可以说是通用在它巨大的获利能力更多地看到了它有利的一面,从而放松了风险管控。当然,两分法也会同样告诉我们,危机中也同时蕴藏者机会。面对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我们的企业家既要严阵以待,加强企业风险管控,更要认真分析其成因及对行业、对企业的影响,并结合政府政策和自身实际,把握时机,在金融危机中寻找企业新的发展方向。
第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矛盾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是唯物辨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企业家必须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企业发展三十年中的诸多企业史人物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靠的就是他们对形势的准确把握和超前的意识。然而成功之后,他们却缺乏继续变革的精神,停滞不前,难以顺应时代潮流,最终难逃被历史淘汰的命运。因此,杰出的企业家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准确把握矛盾的发展变化,准确把握企业发展、时代发展的脉搏,从而做出超前的正确决策。另外,从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来看,体现出这样一个趋势,即企业面临的环境变化更加迅速,企业必须对这种变化做出快速反应。这就要求企业家要善于学习,始终把握环境的最新变化;要勇于变革,从发展理念、组织结构、战略方向上对企业不断进行变革。
除了上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维,杰出的企业家还应具备同哲学思维密切相关的两个优秀品质。一是企业家精神。二是优秀的道德素养。 1、企业家精神。
管理学界对企业家精神非常推崇,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曾在26个国家和地区与几十万名企业家交谈。其中70%的企业领导认为,企业家精神对于企业的成功十分重要,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健康长寿的基因和要穴。有观点甚至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唯一来源。
企业家精神是对企业家所具有的独特的个人素质、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模式的抽象表达,是企业家理性和非理性逻辑结构的一种超越和升华。它所包含的创新、合作、执着、冒险、学习等诸多要素与哲学思维紧密相连。我个人认为,对企业家来说,创新和学习两个最为关键的要素。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谈到,企业家是那些愿意把变革视为机遇,并努力开拓的人。一个企业最大的隐患,就是创新精神的消亡。因此,创新必须成为企业家的本能,企业家要善于通过创新,不断寻求企业发展新的计划,不断开拓新的商业模式。
学习是企业家精神的关键。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强调从企业家到整个企业必须是持续学习、团队学习、全员学习和终生学习。学习是企业家获得管理经
营企业能力的必然途径和前提条件。正如我们前面所述,企业家最核心和最关键的能力就是战略洞察力,而这种能力的获得和维持,靠的就是企业家持续不断的学习。
2、优秀的道德素养。
企业家优秀的道德素养不仅仅是企业家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更是一个企业家的经营哲学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一是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企业家会成为整个企业的道德示范者;二是基于企业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企业家个人的道德素养会影响甚至决定企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此次金融危机,人们对华尔街银行家们贪婪的抨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已经有一个共识,即企业经营的目标应该是价值最大化,而不是利润最大化。我认为,价值最大化不应仅仅限于原有意义上的社会责任问题,它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和谐的统一,包括企业发展的和谐、企业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其最终可以阐述为‚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等普世价值。在南方冰雪灾害和美国金融危机以后,国内一些学者和企业家从管理学、经济学、哲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反思,提到了企业价值回归的问题。因此,要真正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终极目标,企业家应该具备极高的道德素养,不仅是成为做人的楷模,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身树立企业和谐的发展理念和企业文化。
李瑞环同志讲过,哲学是明白学,智慧学。学懂了哲学,脑子就灵,眼睛就亮,办法就多。具备了优秀的哲学思维,就可以使经验思维转变为理性思维,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以理论认识指导实践,使企业家能够科学、理性地做出决策。因此,在充斥着不确定性甚至有点混乱的世界里竞争,我们的企业家不妨多学习一点哲学。
活着,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
用这句话作为题目正是想体现责任的重要性,每个人除了为自己负责之外,还有诸多责任,比如对父母,对妻儿,对工作甚至是对素不相识之人。最近读到的两本书——《责任胜于能力》与《阳光心态》,给了我很多启发,想从自身、生活与事业三个角度来谈谈感受。
一、毕业之后的日子——敞开心扉,迎接挑战
日子每天还是在过着,犹如那泉眼不断涌出的水,但是水是清是浊,是寒是温,是深是浅,不一而足。人的生活也是这样,有的人活的精彩,有的人活的浑噩,同样不一而足。日子还是要过,每个人的活法也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生活的态度。从我的自身经历来说,我觉得我自己的最大感受就是‚一门心思的想着做好一件事,并不断努力‛是非常重要的。
毕业了,又一次毕业。少了很多浮躁,少了很多无厘头,我想这是好的改变,这个改变源于心态的放平,能够正确面对这不断飘逝的岁月,正确对待许多无法释怀的过眼云烟。也许这就是成熟,这就是所谓‚只要你认真给岁月留下脚印,岁月就和你分享成长的经验‛。人的生活应该说有一定的难度,生活中很多不愉快在所难免,不断地碰壁,不断地完善,自己真切的理解了‚拿得起,放得下‛这句话的份量。说是真切,只是生命中的一个瞬间,不如慢慢参悟来的实在,未来的日子,还需不断成长。
俞敏洪老师曾经说过,‚学会分享‛。确实非常重要。分享不仅仅是指成功的经验,喜怒的感情,瓜果美食的香甜,一起成长的幸福,分享还包括一起通宵游戏,一起包容彼此,一起祝福对方,一起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良训。分享带给你更快的成长动力,带给你更大的成长空间,带给你更强大的人格魅力,带给你更积极的生活态度。爱恩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心地正直的朋友。‛将心比心,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正如书中有句话,‚心灵是有品级的,心灵的品级决定人格,决定品格,决定一生的命运。‛
给自己成长的信心,这样才有能量壮大起来。虽然也只有二十几岁,但是确实经历过困难,自以为天大的困难。但是记住‚什么事情都会过去的,不管有多难‛。这是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痛,但也是自己不断成长的最强大武器。学会利用苦难的经历,学会珍惜拥有的幸福。前方有路,要不断地走下去。路在脚下,要懂得踏实。
毕业了,这一段写出来也是为了纪念这几年逝去的青春;毕业了,总结也是为了更好的继续;毕业了,学位证书拿到了,但前方依旧任重而道远。套用书中一句话吧,‚生活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什么,你就得到什么。幸福是一种心态,你缔造阳光,幸福也会普照大地。‛
二、用责任去争取生活的更高层次——有责任感与阳光心态无所畏惧
真的毕业了,却不如向往的那般如意。宿舍伴我走过了近十个年头,也许真的习惯了,不舍,租的房子还算凑合,可就是没有家的温馨,没有宿舍的热闹。
我承认我喜欢热闹,害怕一个人的生活,好在还有几个哥们能下班一起说说话,哪怕是闲谈,哪怕是彼此开涮,没关系,大家都在说话就好了,有话说就还有生活的快乐。我喜欢开玩笑,没有玩笑怎么能生活,很怕听不懂玩笑的家伙,更怕喜欢较真儿。
什么时候有个家,想过很多次,最近却不敢再去想,更别说奢求。一直在想
独立,一步一步来,首先别给别人添麻烦了,接着努力报答一直放在我的心中,也把我放在心中的我的爸妈我的女朋友。一直想带给他们幸福快乐的生活却始终在无情的剥夺者他们应有的幸福,希望快快的好起来,生活不再因钱而发愁,想着怎样混到马斯洛的更高需求层次上,看来还真是不易。纵使前面的路很苦,不要逃避,勇于面对,这个责任是证明自己的不竭动力。
有一段时间整天做着天上掉馅饼的美梦,有时觉得自己还挺‚现实‛,不求名扬中外,给我套房子我能好好过日子就行。于是,就有了睁着眼想出来的中了彩票买套房好好过日子的恬淡生活。生活是残酷的,不会多给你一分钱,想要买房子还得要自己好好努力,期待中彩票那是无能蠢材。当然,生活也是美好的,只要你肯努力,肯上进,未来能是什么,谁都说不准,先别想那么远,踏实走吧,用责任之心充实自己,坚定自己的步伐。
还是有很多美好的事情让我充满无尽的动力,我越来越感谢我的女朋友,仔细想想确实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怪不得俞敏洪一再强调她妻子在他成长成功道路上的作用。如果说母亲教会你怎么做人,我觉得妻子是教会你怎么做事业。当然,我无法与老俞相提并论,我目前只是一根葱,没有扎实的根基,也没有强壮的躯干,我和老俞唯一的相同之处就是都没有大树的庇护却都有一位始终相信自己助自己成长的女人。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希望自己能做到老俞的水平,也希望老俞保佑我,当然最重要的因素还是自己。
还是美好的,一切,包括前面的路,有梦就有希望,有闯劲就有进步,有责任感、有阳光心态无所畏惧,坚定信念,用自己的努力去换取更好的生活。
三、有好的职场平台还要有好身手——用负责与感恩之心去收获幸福
一直都在想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未来,借此机会,好好想想,写出来给自己前进的动力。对于年轻人来讲,应该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怎样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来提升自己,做出一些成绩,应该好好思考。作为单位中的个体,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才能真正增强自我控制能力,进而打造其核心竞争力,为单位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迈出了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步。一直在思索,这样说显得深沉,但是难免深沉。怎样走好这第一步棋?低调?踏实?少说话多做事?这些当然,但是还有更重要的,自信,思想,深度。这些才是真正使自己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东西。书中有句‚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不是很贴切,但是其思想很有讲究,就是学会掌控局面。这也许才是最重要的。自己有的,不要再去操心,应该要有的才是最需要下功夫去争取的。在将来的时间里,目标一刻也不能少。着急上火的事情越来越多,心态也要不断地调整,积极阳光是降火的良方,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是工作顺手的关键,增强责任意识是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谈到责任,不难想象,其实勇于承担责任也是体现出你自信的一面,正所谓强者承担责任,弱者逃避责任。在责任心的强大驱动下,也会不断地努力用以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良性循环的形成正是因为有一股动力的不断支撑,而这个动力还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来驱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而自己的追求目标也决定了你对待工作的态度和你人生的高度。假如你有一颗感恩的心,可以说你离幸福和成功就会越来越近了。因为,懂得感恩,你便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在工作中去播种责任的种子,其实每个人都有不怕吃苦的劲头,关键是看自己怎么对待,自己心里有个天平,都在衡量值得自己去为之吃苦吗,这就回到了你是怎样定义自己的人生这个大的问题上,用感恩的心定义自己的人生,提升自己的品质,你才有可能在收获的季节满载幸
福的果实。
改变世界,从改变自己开始,好好定义一下自己,自己的未来何去何从,工作的意义又是什么。不要抱怨,用感恩的心、用积极地阳光心态去勇于承担责任,勇于磨砺自己。有了坚毅的品格,再好好注重自身实力、自身才华的培养,会有一条成功的道路,会成为一个强者,只是在这条道路上充满荆棘,一定要勇敢的走下去。
倾心于事业,敬业于岗位,做工作需要的人
—读《可以放松,不可放弃》有感
《可以放松,不可放弃》是一本由250个哲理短文组成的励志书籍,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发人深醒:在一个小镇上,一位路人问3个砖瓦匠在做什么?第一个砖瓦匠无可奈何地叹息说:‚我每天都在枯燥无味地搬石头砌墙。‛第二个砖瓦匠神色凝重地说:‚我的工作很重要,我得把墙垒好,这样房子才结实牢固,住起来才舒适安全。‛第三个砖瓦匠则目光炯炯,自豪地说:‚我的责任十分重大,这是镇上第一所教堂,我要将它建成百年标志。‛10年后,第一个砖瓦匠仍在另一个工地砌墙;第二个砖瓦匠成了工程师,坐在办公室里画着图纸;第 三个砖瓦匠穿梭于全国各大城市,他成了国内有名的建筑商。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有人抱怨自己的工作太简单,太平凡,太没有前途,终日忿忿不平,得过且过。而有的人却是自动自发、积极进取。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大的差距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有的人是为了一日三餐温饱而被迫工作,有的人则是为了自己将来能更好地发展而努力拼搏。
的确有的工作看上去不是那么气派,工作环境也不算好,社会也不太关注,但是千万不能因此而轻视这份工作,任何工作只要是有用的,就值得去做。然而可叹的是,依旧有很多人轻视自己的工作,他们从不认为工作是自己成就事业和人生的途径,只是把工作当成谋求生计的工具,在他们眼中工作是生活的代价。而一个人一轻视自己的工作,那他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一旦他以敷衍了事和得过且过的态度对待工作,这样的人在任何单位都不会受到欢迎。
工作没有贵贱,但工作态度却有高低区别。只要我们能够以一种积极地态度来对待工作,做任何一件事情对人生来说都是具有意义的。就如开篇的故事所揭示的,只要敬重所从事的工作,一个砖瓦匠都能够从砖块和泥浆中发现新意,成就自己职业生涯。华人首富李嘉诚做过茶楼的跑堂,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做过米店的送货伙计,他们从不认为自己所从事过的职业卑贱,而是在工作中潜心琢磨,认真去学,努力去悟,不断提升职业生涯,成就自身价值。李嘉诚说:‚无论从事何种工作,一定要全力以赴,一丝不苟,能做到这一点,就不会为自己的前途操心。‛李嘉诚在跑堂的过程中用心揣摩顾客的喜好,每当客人一落座,他就在心里估计客人将会点什么餐饮,并用客人下的单子来检验自己的判断。这段经历教给了他在商海中如何准确把握消费者的心态、捕捉商机,他从商的很多基本思维都是在此期间培养起来的。王永庆在送米的过程中,总是为客户多想一些,永远比竞争对手多做一些,他用自己的勤奋和主动为自己赢得了发展,奠定了事业起步的根基。王永庆总结道:‚一个人把工作当成是职业,他会全力应付;一个人把工作当成是事业,他会全力以赴。‛
一个人对工作是‚应付‛还是‚全力以赴‛,无论在工作业绩上,还是在个人职业发展上,其结果和影响,都是截然不同的。态度决定一切,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关键取决自己对工作的态度。如果把工作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甚至看不起自己的工作,就会感到艰辛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工作的激情和开拓进取的创意,就会变得越来越没有理想,变得牢骚满腹和痛苦疲惫,最后平平庸庸,一无所获。如果将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一个人就会因此而迸发出热情和
活力,个人的潜能也就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在自己的努力下,每当业绩不断攀升,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会使自己收获不小的成就感,继而信心越来越足,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完美,又会取得更大的突破,自己的职业幸福感也随之提升,这时工作对自己来说就是最大的快乐。
从我到老干部局工作的第一天起,有不少同志包括老同志都问过我,作为学经济的研究生,从事老干部工作,自己是个什么想法?你的老师和同学们又怎么看待你?一直到现在都有人在问我这个问题。的确,老干部局不是权力部门,从事老干部工作在有人看来不是那么风光。但我认为,任何正当和合法的工作都是高尚的,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正所谓天下事,事不同,理相同。无论是什么工作,总有其中的门道,如果能够用心地琢磨出其中的‚理‛,把握其规律,那么我们不管在什么岗位,都能很好地胜任工作。所以不能用他人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工作,也不能用世俗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如果这样做的话,只会让自己轻视工作,而轻视工作,就是不尊重自己。正是在这样的信念下,我在老干部局踏实工作至今。老干部工作繁杂琐碎,表面上看来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小事处理不好,就会演化成大事。工作细节把握好了,难事也就转化为易事了。要做到这些,没有一定的时间历练和实践经验,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工作业绩。这就要求我首先必须沉下心来,尊重老干部工作;其次必须放下身段,谦虚地向实践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三要开动脑筋地创造性地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水准和素养。在这些琐碎而繁杂的工作中,我磨练了自己的意志、砥砺了自己的品行、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几年下来,我觉得自己的收获非常大,自己也一步一步成长起来。前不久,老领导和我谈话,指出了我这几年的进步与成熟,这让我体会到了用心工作所带来的收获的喜悦,和成长的快乐,也更加珍惜工作给予自己的锻炼和机会。
因此,从外部看待事物是有局限的,只有从内部观察才能看透事物的本质。有的工作表面上看十分无味,只有当你身临其境,努力去做时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与意义,所以,我们应该把工作看成人生的权利与荣耀。任何事情都值得我们努力去做,别轻视你做的每一件小事,能把小事情顺利完成的人,才有完成大事情的可能,一个走好每一个脚步的人,绝不会轻易跌倒,这也是通过工作获得伟大力量的奥秘。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无不在呼唤勤奋敬业的员工。齐格勒说:‚如果你能够尽到自己的本分,尽力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那么总有一天,你能够随心所欲从事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反之,如果你凡事得过且过,从不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那么你永远无法达到成功的巅峰。所以,当我们踏进职场的那一刻,一定要记住对待工作的态度比工作本身更重要。正如李荣融主任寄语年青人那样:‚倾心于事业,敬业于岗位。‛要想成为职场成功者,就要从需要工作的人变成工作需要的人。无论在哪里,做什么事情,都要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观,保持一种敬业的精神,保持一种不断进取的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潜力。只有这样,才永远是工作需要的人!
活在当下 展现自我 感受幸福 ——读《当下的力量》有感
《当下的力量》一书的作者是德国作家埃克哈特〃托利,他认为我们人类受苦或受情绪所困的根源来自于我们的大脑思维。思维其实也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我们无法控制我们的思维。
这本书看了好久,花了很大的力量阅读它,有厚度,也有深度。它用非常哲学的语言讲述了一件非常需要悟性的事情。说实话,能够懂得其中的深刻含义并不容易,看着让人有点吃力,但思考的东西却又着实很多。
这是一本启迪心灵的书,它告诉我们如何把日常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减少到最小,教导我们要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减少过去和未来非现实的东西对我们生命过程的影响。懂得了当下的力量,或多或少能帮助我们体会到心灵的宁静,减少不必要的情绪和压力,使我们能正视当下,并聚集精力于当下,做最好的自己。
合上书页,我不由自主地进入另一种维度的思考。在从出生到孩童期,我们是淳朴、自然的,思维和真我也是一致的,我们想笑就笑,想哭就哭,不用掩饰什么,也不用担忧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学会观察社会和接受教育,我们的思维便逐渐控制和屏蔽了我们自然意义上的真实意识,使我们的自我感觉,不再取决于自我的真正感受,而是取决于外在。思维在外在的世界里无止境地寻找如财产、工作、地位、名望以及教育、外表、特殊技能、人际关系等自我认同。当我们获得这些外在时,我们便会觉得很幸福,失去了我们就会觉得很痛苦。然而外在世界本质上是无常的,所以当我们从外界当中寻找自我认同时,我们注定会随时陷入恐惧与痛苦当中。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恢复自我的存在意识和对身体以及内心的完全支配。当意识回归的时候,我们便回到了一个身心合一的状态,拥有了最完整的自我。无论外在世界如何变化,我们的内心都是完整的。于是我们需要了解一种能够摆脱思维控制,且让生活更美好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将注意力关注于当下,活在当下。
当下就是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把心境调整好,把每件事情做好,可以憧憬和期待未来,但不能依靠未来。可以总结和反思过去,但不能沉浸在过去。——‚一切者在当下发生,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
当下就是感悟过程,体验生命。——‚人生就像一场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当下就是所有真正重要的事物,如美丽、真爱、创造力、喜悦、内在平安,都是超越心智而生的。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改变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
由于思维控制对外在的认同和关注,我们的生命大多消耗在不是想过去就是在想未来的过程中,而很少享受和关注当下。事实是,现在是过去的总结,也是到达未来的途径,我们惟有把握住现在,才是把握住了我们的生命过程;过去已经过去,不会再回来,但是我们还有多少人仍活在过去之中不肯放下?未来还没有来临,就算一定会来临,它也一定是以当下的方式出现的,不是吗?
曾经,有一位乞丐在路边坐了三十多年。 一天,一位陌生人经过。 这位乞
丐机械地举起他的旧棒球帽,喃喃地说:‚给点儿吧。‛ 陌生人说:‚我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给你。‛ 然后他问:‚你坐着的是什么?‛ 乞丐回答说:‚什么都没有,只是一个旧箱子而已,自从我有记忆以来,我就一直坐在它上面。‛陌生人问:‚你曾经打开过箱子吗?‛ ‚没有。‛乞丐说:‚有什么用?里面什么都没有。‛ 陌生人坚持:‚打开箱子看一看。‛ 乞丐这才试着打开箱子。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乞丐充满了惊奇与狂喜:箱子里装满了金子。
‚我们思索着过去,忧虑着未来,结果是我们永远无法对现在付出全部的注意力。‛不活在当下,我们就无法赢取生活的乐趣。当下有我们所有想要的东西,当下也是我们惟一拥有的东西。我们要快乐,就必须学会抛开思维控制,关注此时此刻我们的感受、要做的事情、面临的问题,尽量全神贯注并享受此时此刻我们正在做和解决的事情。
这本书的意义就在于,它不仅给予我们思考的钥匙,而且给予我们行动的力量。这一段时间,我常常想,如何做到这些呢?如何获得当下的力量呢?我们必须学会当事情来的时候抓住,当事情走的时候放手。我们该做的不是看着远在天边的东西,而是做好手上的事。同时还要懂得放弃,只有懂得放弃的人才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可以在任何情况下随心所欲。很多时候问题的关键都在于没有好好地把握好当下,而是思前想后,把本来简单的事情弄得很复杂,最后陷入僵局,成为失败、不快乐、不满足的根源。实现当下的力量,还需要接受当下时刻,实事求是地对待当下,摒弃我们思维对当下时刻的逃避和抗拒,让内心真正从思维认同中解放出来,不受外在干扰,将注意力集中于感受、解决和做好当下的事情,体会充分把握自我的生命过程,享受真实、简单带给我们的快乐。
书中用一种朴实的语言传达了古代心灵导师的简单而深刻的信息:我们可以摆脱痛苦并进入内心的平和世界。珍惜现在,对生活要处之泰然,要有点阿Q的精神,但又不能过分。要懂得享受生活,也要懂得规划生活。
人生是一段旅程,为什么不好好享受和专注于现在呢?除了现在,我们什么都不占有!释放我们的心灵吧,拨开思维的束缚,活在当下,展现真实的自我,体会生命的美好,当一个幸福的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