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日托早教行业前景分析,国内日托路在何方

2022-07-09 来源:汇智旅游网


日托早教行业前景分析,国内日托路在何方

日托,通常被认为是指由婴幼儿的法定监护人之外也就是父母之外的人(直系亲属之外的人)来照看,在特定时间内的一种持续不断的照顾行为,比如是在父母工作时间或其他外出时间等.但是,由于国内3岁以下婴幼儿照料的政策体系不够完善,机构运营风险压力大等因素,托育机构发展缓慢,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入托无门”成为很多0到3岁幼儿家长的心病。

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越来越多的家庭迎来了第二个宝宝.但老人退休年龄的延迟,隔代教育观念的差异、保姆带孩带来的安全隐忧等,让很多夫妻主动选择将孩子送往托育机构,幼儿托育已经成为中国家庭的刚需.

回顾国内托育发展,其实早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内是有专门的托育机构的,但是后来逐渐消解,其中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托育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

托育发展阶段一:托育机构的增设(1945-1976)

托儿所主要设立在厂矿之中,托儿所对于工人而言主要是社会福利性质,到1956年底,基层托儿所共有5775所.

托育发展阶段二:托育服务体系确立(1977-1996)

1980年11月,卫生部颁发了《城市托儿所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确定托儿所制度.

1981年6月,卫生部妇幼卫生局颁布《三岁前小儿教养大纲(草案)》,提出了托所教养工作的具体任务.

1995年,全国有各级各类托儿所、幼儿园近45万所,托儿所比幼儿园的数量要多40%以上。在1995年前后,入园入托率城市达70%,农村达32%.

托育发展阶段三:托育服务体系走向消解(1997-2005)

随着单位福利制度的瓦解,政府对幼儿托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大多数企业迫于利润压力也停止提供托儿所服务,3岁以下的托幼机构几乎绝迹。

目前,我国0—3岁婴幼儿托育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小康社会建设的深化,0—3岁婴幼儿托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发展好我国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台湾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发展的经验,给了我们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据2012年的《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显示,中国0-3岁的婴幼儿人口总数为7000万人。目前,我国3岁前婴幼儿的教养有以下几种情形:在家里由母亲照顾、其他人照顾、幼儿园里附设的托儿班、少数亲子园活动.母亲或其他人多为非专业人士,他们的教养方式基本上用传统的育儿理念,大多仅是关注和保育儿童的身体,即使是幼儿园托儿班和一些早教机构的教师,也大多不具备专业的早教知识.虽然,大家都知道婴儿时期是成长的关键期,但在操作中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

参照国内外幼儿托育经验,国内托育要做到以下几点(参考经验)

1、在体制设计层面,建立社区/村日间照护中心

鉴于我国人口众多,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和农村社区的早教服务应区别对待。早教机构根据0-3岁婴幼儿家庭实际情况,制订亲子活动方案和家长讲座内

容,做好活动准备并组织实施,对活动效果进行反思和调整。家长参与0-3岁幼儿亲子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家庭中实施科学育儿,促进0-3岁婴幼儿健康成长。

农村是两胎政策,0—3岁婴幼儿所占的比例较大,而且目前很多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照顾,他们文化水平不高,缺少必要的育儿知识,隔代教育已经反映出来了一系列问题,因此,政府应出台专项政策,提供专项资金,在农村地区建立村日间照护中心,白天照护者将0—3岁幼儿送托日间照护中心,晚上将孩子接回。在照护中心,提供专职人员照护,以促进农村婴幼儿的健康发展。

2、在制度层面,通过立法保证0-3岁婴幼儿托育的有效投入

农村地区日间照护中心的专业人员可在社会上呼吁志愿者教师来参加,为农村的早期教育人员提供培训和调研,提高当地早期教育的质量,为了鼓励教师参加,我国可以推出激励机制:志愿者教师在考核评优和职称晋升中,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这样既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又提高了农村地区早期教育的质量,同时教师志愿者也可以在此过程中助力其职业生涯的发展。

3、在教育层面,鼓励高校加强0—3岁婴幼儿托育人才的培养

在我国高校中,0—3岁早期教育专业是刚刚开设的新专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面对早期教育专业教师需求不断增加,而具有早期教育专业知识的人才却相当缺乏的局面下,政府应采取措施,鼓励高校开设早期教育相关专业,加强0—3岁婴幼儿托育人才的培养,培养出毕业就能直接上岗的专业早教人才,为我国早期教育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