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段注卷十五

2022-01-05 来源:汇智旅游网
说文解字第十五卷後漢書儒林傳作說文解字十四篇,捨敘而言也。許沖及隨志唐志皆云十五卷,合敘而言也。大史公自序,班氏序傳,皆別自爲篇。

敘曰:二字舊在下文此十四篇之上。今審定移置于此。左傳宣十五年正義引說文序云倉頡之初作書可證史記漢書法言大玄叙皆殿于末古箸書之例如此許書十四篇既成乃述其箸書之意而爲五百四十部最目記其文字都數作韵語以終之略放大史公自序云。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易》八卦,以垂憲象。及神農氏結繩為治而統其事,謂自庖犧以前及庖犧及神農皆結繩爲治而統其事也

辭曰易之興也其于中古乎虞曰興易者謂庖犧也庖犧爲中古則庖

犧以前爲上古黃帝堯舜爲後世聖人按依虞說則傳云上古結繩而治者神農以前皆是云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者謂黃帝孝經緯援神契云三皇無文是五帝以下始有文字。庶業其繁,其同荀卿書之綦猶極也。飾偽萌生。萌生謂多也以上言庖犧作八卦雖即文字之肇專但八卦尚非文字自上古至庖犧神農專恃結繩事繁僞茲漸不可枝爲下黃帝造書契張本。黃帝之史倉頡,倉或作蒼按廣韵云倉姓倉頡之後則作蒼非也帝王世紀云黃帝史官倉頡衛恒四體書勢云昔在黃帝創制造物有沮誦倉頡者始作書契以代結繩蓋二人皆黃帝史也諸書多言倉頡少言沮誦者文略也按史者記事者也倉頡爲。見鳥獸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分理猶文理。初造書契。高誘注呂覽曰:蒼頡生而知書,寫倣鳥跡,以造文章。百工以乂,乂,治也。萬品以察,蓋取諸《夬》。夬,揚于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頡爲君子所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也。頡爲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頡爲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頡爲文者,物象之本;頡爲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頡爲著於竹帛謂之書。頡爲書者,如也。頡爲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體。頡爲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頡爲周禮:八歲入小學,頡爲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頡爲一曰指事。頡爲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頡爲上下是也。頡爲二曰象形。頡爲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頡爲三曰形聲。頡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頡爲四曰會意。頡爲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頡爲五曰轉注。頡爲轉注者,建類一首,

1

同意相受,考老是也。頡爲六曰假借。頡爲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頡爲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頡爲至孔子書六經,左丘明述《春秋傳》,皆以古文,頡爲厥意可得而說。頡爲其後諸侯力政,不統于王,頡爲惡禮樂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見孟子分為七國,頡爲田疇異畝,頡爲車涂異軌,頡爲律令異灋,頡爲衣冠異制,頡爲言語異聲,文字異形。頡爲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頡爲斯作《倉頡篇》,頡爲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頡爲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頡爲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頡爲所謂小篆者也。頡爲是時,秦燒滅經書,滌除舊典,大發隸卒,興役戍,官獄職務繁,頡爲初有隸書,以趣約易,頡爲而古文由此絕矣。頡爲自爾秦書有八體:頡爲一曰大篆,頡爲二曰小篆,頡爲三曰刻符,頡爲四曰蟲書,頡爲五曰摹印,頡爲六曰署書,頡爲七曰殳書,頡爲八曰隸書。頡爲漢興,有艸書。頡爲《尉律》:頡爲學僮十七已上頡爲始試,頡爲諷籀書九千字乃得為史,頡爲又以八體試之。頡爲郡移太史並課,句絕。最者以為尚書史。頡爲書或不正,輒舉劾之。頡爲今雖有《尉律》,不課,頡爲小學不修,頡爲莫達其說久矣。頡爲孝宣時,召通《倉頡》 讀者,頡爲張敞從受之。頡爲涼州刺史杜業、頡爲沛人爰禮、頡爲講學大夫秦近頡爲亦能言之。頡爲孝平皇帝時,徵禮等百餘人,令說文字未央廷中,以禮為小學元士。頡爲黃門侍郎楊雄頡爲采以作《訓纂篇》。頡爲凡《倉頡》以下十四篇,凡五千三百四十字,群書所載,略存之矣。頡爲及亡新居攝,使大司空甄豐等校文書之部。頡爲自以為應制作,頡爲頗改定古文。頡爲時有六書:頡爲一曰古文,孔子壁中書也。頡爲二曰奇字,即古文而異者也。頡爲三曰篆書,即小篆。頡爲秦始皇使下杜人程邀所作也。頡爲四曰左書,即秦隸書,頡爲五曰繆篆,所以摹印也。頡爲六曰鳥蟲書,所以書幡信也。頡爲壁中書者,頡爲魯恭王壞孔子宅,而得《禮記》、《尚書》、《春秋》、《論語》、《孝經》。頡爲又北平侯張蒼獻《春秋左氏傳》。頡爲郡國亦往往於山川得鼎彝,其銘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佀。頡爲雖叵復見遠流,頡爲其詳可得略說也。頡爲而世人大共非訾,頡爲以為好奇者也,故詭更正文,頡爲鄉壁虛造不可知之書,頡爲變亂常行,以耀於世。頡爲諸生競說字解經誼,頡爲稱秦之隸為倉頡時書。云父子相傳,何得改易。頡爲乃猥曰:馬頭人為長,頡爲人持十為斗,頡爲虫者屈中也。頡爲

2

廷尉說律,至以字斷法,頡爲苛人受錢,苛之字止句也,頡爲若此者甚眾。頡爲皆不合孔氏古文,謬于史籀。頡爲俗儒啚夫,頡爲翫其所習,蔽所希聞,不見通學,未嘗覩字例之條,頡爲怪舊埶而善野言,頡爲以其所知為秘妙,頡爲究洞聖人之微恉。頡爲又見《倉頡篇》中“幼子承詔”,頡爲因號古帝之所作也,其辭有神僊之術焉。頡爲其迷誤不諭,豈不悖哉!頡爲《書》曰:“予欲觀古人之象”,頡爲言必遵修舊文而不穿鑿。頡爲孔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今亡也夫!”頡爲蓋非其不知而不問,人用己私,頡爲是非無正,巧說邪辭,使天下學者疑。頡爲蓋文字者,頡爲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嘖而不可亂也。頡爲今敘篆文,合以古籀,頡爲博采通人,至於小大,信而有證。頡爲稽譔其說,頡爲將以理群類,頡爲解謬誤,頡爲曉學者,達神恉。頡爲分別部居,不相雜廁。頡爲萬物咸覩,靡不兼載。頡爲厥誼不昭,爰明以諭。頡爲其偁《易》,孟氏;《書》,孔氏;《詩》,毛氏,《禮》、《周官》、《春秋左氏》、《論語》、《孝經》,頡爲皆古文也。頡爲其於所不知,蓋闕如也。

說文解字第十五卷上

【注】

後漢書儒林傳作說文解字十四篇,捨敘而言也。許沖及隨志唐志皆云十五卷,合敘而言也。大史公自序,班氏序傳,皆別自爲篇。

【原文】

敘曰

【注】

3

二字舊在下文此十四篇之上

今審定移置於此

左傳宣十五年正義引說文序云

倉頡之初作書可證

史記漢書法言大玄敘皆殿於末

古箸書之例如此

許書十四篇既成乃述其箸書之意

而爲五百四十部冣目記其文字都數

作韻語以終之

略放大史公自序云

【原文】

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

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當作灋)於地

4

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

近取諸身遠取諸物

於是始作易八卦

以垂憲象

及神農氏結繩爲治而統其事

【原文】

謂自庖犧以前及庖犧及神農皆結繩爲治而統其事也

毄辭曰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

虞曰興易者謂庖犧也

庖犧爲中古則庖犧以前爲上古

黃帝堯舜爲後世聖人

按依虞說則傳云上古結繩而治者神農以前皆是

云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者謂黃帝

5

敎經緯援神契云三皇無文

是五帝以下始有文字

【原文】

庶業其緐

【注】

其同荀卿書之綦

猶極也

【原文】

飾僞萌生

【注】

萌生謂多也

以上言庖犧作八卦

雖即文字之肇耑但八卦尚非文字6

自上古至庖犧神農專恃結繩

事繁僞茲漸不可枝

爲下黃帝造書契張本

【原文】

黃帝之史倉頡

【注】

倉或作蒼

按廣韻云倉姓

倉頡之後則作蒼非也

帝王世紀云黃帝史官倉頡

衛恒四體書勢云昔在黃帝創制造物有沮誦倉頡者始作書契以代結繩

葢二人皆黃帝史也

7

諸書多言倉頡少言沮誦者文略也

按史者記事者也

倉頡爲記事之官思造記事之法而文生焉

【原文】

見鳥獸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

【注】

分理猶文理

【原文】

初造書契

【注】

高誘注呂覽曰蒼頡生而知書

寫倣鳥跡以造文章

【原文】

8

百工以乂

【注】

乂治也

【原文】

萬品以察葢取諸夬夬揚于王庭言文者宣敎朙化於王者朝廷【注】

文即謂書契也

此引易彖辭而釋之

【原文】

君子所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也

【注】

居德依許字例當作凥悳而不必改正者

十四篇皆釋造字之恉

9

其說解必用本義之字而不用叚借

有爲後人所亂者則必更正之

敘則許所自製之文不妨同彼時通用之字

亦使學者知古今字詁不同

故知敘字不必同十四篇字也

施祿及下謂能文者則祿加之

居德則忌謂律己則貴德不貴文也

【原文】

倉頡之初作書葢依類象形故謂之文

【注】

依類象形謂指事象形二者也

指事亦所以象形也

文者逪畫也

10

{辶+交}逪其畫而物像在是

如見迒而知其爲兔

見{辶+朿}而知爲鹿也

【原文】

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

【注】

形聲相益謂形聲會意二者也

有形則必有聲聲與形相軵爲形聲

形與形相軵爲會意

其後爲倉頡以後也

倉頡有指事象形二者而已

其後文與文相合而爲形聲爲會意謂之字

如易本衹八卦卦與卦相重而得六十四卦也

11

【原文】

文者物象之本

【注】

各本無此六字

依左傳宣十五年正義補

【原文】

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

【注】

孳者汲生也

人及鳥生子曰乳

寖猶漸也

字者乳也

周禮外史禮經聘禮論語子路篇皆言名

12

左傳反正爲乏止戈爲{戈+止[上下]}皿蟲爲蠱皆言文

經未有言字者

秦刻石同書文字此言字之始也

鄭注二禮論語皆云古曰名今曰字

按名者自其有音言之

文者自其有形言之

字者自其滋生言之

大行人屬瞽史論書名

外史達書名於四方

此韻書之始也

中庸曰書同文此字書之始也

周之韻書不傳而毛詩及他經韻語固在

周之字書不傳而許君說文可補其闕

13

〇按析言之獨體曰文合體曰字

統言之則文字可互稱

左傳止戈皿蟲皆曰文是合體爲文也

許君某部言文若干謂篆文

言凡若千字謂說解語

是則古篆通謂之文已

語則謙言字也

【原文】

箸於竹帛謂之書

【注】

箸各本作著今正

从竹此字古衹作者者

者別事詞也

14

別之則其事昭焯故曰者明

而俗改爲著明

別之則詞與事相黏連軵麗

故引申爲直略切之附者

張略切之衣者

而俗亦皆作附著衣著

或云說文無著改爲箸皆未得其原也

者於竹帛附著而著明之於竹帛也

古者大事書之於冊小事簡牘

聘禮記曰百名以上書於冊不及百名書於方古用竹木不用帛

用帛葢起於秦

秦時官獄職務緐初有隸書以趨約易

15

始皇至以衡石量書決事此非以縑素代竹木不可

許於此兼言帛者葢檃括秦以後言之

【原文】

書者如也

【注】

謂如其事物之狀也

聿部曰書者者也謂昭明其事

此云如也謂每一字皆如其物狀

【原文】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體

【注】

迄當爲訖

訖止也

16

迄俗此等葢皆後人所改

然漢碑多用迄或許不廢此字

黃帝爲五帝之首

自黃帝而帝顓頊高陽帝嚳高辛帝堯帝舜爲五帝夏禹商湯周文武爲三王

其間文字之體更改非一不可枚舉

傳於世者槩謂之倉頡古文

不皆倉頡所作也

【原文】

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注】

于當作於

泰當作大

17

封大山者七十二家見管子韓詩外傳司馬相如封禪文史記封禪書

封禪書曰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

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

無懷氏虙羲氏神農炎帝黃帝顓頊帝俈堯舜禹湯周成王也

援神契曰三皇無文

而無懷虙羲在五帝前曷云有文字乎

五帝以前亦有記識而巳非必成字

黃帝以下乃各著其字故檃括之曰七十二代靡有同焉

【原文】

周禮八歲入小學

【注】

大戴禮保傅篇曰古者年八歲而出就外舍

學小藝焉

18

履小節焉

束髪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

盧景宣注曰外舍小學謂虎門師保之學也

大學王宮之東者

束髪謂成童

白虎通曰八歲入小學十五入大學是也

此大子之體

尚書大傳曰公卿之大子大夫元士嫡子年十三始入小學見小節而踐小義年二十而入大學見大節而踐大義

此世子入學之期也

又曰十五始入小學十八入大學

謂諸子性晚成者至十五入小學

其早成者十八入大學

19

內則曰十年出就外傅

居宿於外書計者

謂公卿以下敎子於家也

玉裁按食貨志曰八歲入小學六甲五方書計之事

白虎通曰八歲毀齒始有識知入學學書計

許亦曰周禮八歲入小學皆是泛言敎法非專指王大子內則六年敎之數與方名

巳識字巳知算矣至十歲乃就外傅

講求六書之理九數之法

故曰十年學書計

與他家云八歲入小學異者所傳不同也

周禮無八歲入小學之文

因保氏併系之周禮

20

【原文】

保氏敎國子先以六書

【注】

周禮保氏敎國子六藝五曰六書

國子者公卿大夫之子弟

師氏敎之保氏養之而子亦齒焉

六書者文字聲音義理之總匯也

有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而字形盡於此矣

字各有音而聲音盡於此矣

有轉注叚借而字義盡於此矣

異字同義曰轉注

異義同字曰叚借

有轉注而百字可一義也

21

有叚借而一字可數義也

字形字音之書若大史籀著大篆十五篇殆其一耑乎

字義之書若爾雅其冣著者也

趙宋以後言六書者匈{衤+金}陿隘不知轉注叚借

所以包括詁訓之全

謂六書爲倉頡造字六法

說轉注多不可通

戴先生曰指事象形形聲會意四者字之體也

轉注叚借二者字之用也

聖人復起不易斯言矣

【原文】

一曰指事

【注】

22

劉歆班固首象形次象事

指事即象事

鄭衆作處事非也

【原文】

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

【注】

見意各本作可見今依顔氏藝文志注正

意舊音如憶識意在古音第一部

以下每書二句皆韻語也

【原文】

二{二:上下反向}是也

【注】

二{二:上下反向}各本作上下非今正

23

此謂古文也

有在一之上者有在一之下者

視之而可識爲上下

察之而見上下之意

許於二部曰二高也此指事

{二:上下反向}底也此指事

序復舉以明之

指事之別於象形者形謂一物

事晐衆物

專博斯分

故一舉日月一舉二{二:上下反向}

二{二:上下反向}所晐之物多

日月衹一物

24

學者知此可以得指事象形之分矣

指事亦得稱象形

故乙丁戊己皆指事也而丁戊己皆解曰象形

子丑寅卯皆指事也而皆解曰象形

一二三四皆指事也而四解曰象形

有事則有形故指事皆得曰象形而其實不能溷

指事不可以會意殽

合兩文爲會意獨體爲指事

徐楚金及吾友江艮庭往往謬會意爲指事非也

【原文】

二曰象形

【注】

象當作像

25

像者似也

象者南越大獸也

自易大傳巳叚借矣

劉歆班固鄭衆亦皆曰象形

【原文】

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注】

詰詘見言部猶今言屈曲也

日下曰實也大陽之精象形

月下曰闕也大陰之精象形

此復舉以明之

物莫大乎日月也

有獨體之象形

26

有合體之象形

獨體如日月水火是也

合體者从某而又象其形如睂从目而以象{睂-仌-目}其形

箕从竹而以甘象其形

衰从衣而以冄象其形

疇从田而以{(彐-一)+己+匚[左右上下]}象耕田溝詰屈之形是也

獨體之象形則成字可讀

軵於从某者不成字不可讀

說解中往往經淺人刪之

此等字半會意半象形

一字中兼有二者

會意則兩體皆成字故與此別

【原文】

27

三曰形聲

【注】

劉歆班固謂之象聲形聲即象聲也

其字半主義半主聲

半主義者取其義而形之

半主聲者取其聲而形之

不言義者不待言也

得其聲之近似故曰象聲曰形聲

鄭衆作諧聲

諧詥非其義

【原文】

形聲者以事爲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注】

28

事兼指事之事象形之物

言物亦事也

名即古曰名今曰字之名

譬者諭也

諭者告也

以事爲名謂半義也

取譬相成謂半聲也

江河之字以水爲名譬其聲如工可

因取工可成其名

其別於指事象形者指事象形獨體形聲合體

其別於會意者會意合體主義形聲合體主聲

聲或在左或在右或在上或在下或在中或在外

亦有一字二聲者

29

有亦聲者會意而兼形聲也

有省聲者既非會意又不得其聲則知其省某字爲之聲也

【原文】

四曰會意

【注】

劉歆班固鄭衆曰會意會者合也合二體之意也

一體不足以見其義故必合二體之意以成字

【原文】

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戈+止[上下]}信是也

【注】

誼者人所宜也

先鄭周禮注曰今人用義古書用誼

誼者本字義者叚借字

30

指撝與指{靡+手[上下]}同

謂所指向也

比合人言之誼可以見必是信字

比合戈止之誼可以見必是武字是會意也

會意者合誼之謂也

凡會意之字曰从人言曰从止戈

人言止戈二字皆聯屬成文

不得曰从人从言从戈从止

而全書內往往爲淺人增一从字

大徐本尤甚,絕非許意

然亦有本用兩从字者固當分別觀之

有似形聲而實會意者

如拘銘笱皆在句部不在手金竹部

31

莽莫葬不入犬日死部

{艹+丩+艹[上下]}糾不入茻糸部之類是也

【原文】

五曰轉注

【注】

劉歆班固鄭衆亦皆曰轉注

轉注猶言互訓也

注者灌也

數字展轉互相爲訓如諸水相爲灌注交輸互受也

轉注者所以用指事象形形聲會意四種文字者也

數字同義則用此字可用彼字亦可

漢以後釋經謂之注出於此

謂引其義使有所歸如水之有所注也

32

里俗作註字

自明至今刊本盡改書文其可嘆矣

【原文】

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注】

建類一首謂分立其義之類而一其首

如爾雅釋詁第一條說始是也

同意相受謂無慮諸字意恉略同義可互受相灌注而歸於

一首

如初哉首基肈祖元胎俶落權輿

其於義或近或遠皆可互相訓釋而同謂之始是也

獨言考老者其{顯-頁}明親切者也

老部曰老者考也考者老也以考注老以老注考是之謂轉注

33

葢老之形从人毛{化-亻}屬會意

考之形从老丂聲屬形聲

而其義訓則爲轉注

全書內用此例不可枚數

但類見於同部者易知

分見於異部者易忽

如人部但裼也衣部裼但也之類

學者宜通合觀之

異字同義不限於二字如裼{贏:換貝爲衣}裎皆曰但也則與但爲四字

窒窴皆曰{宀+工4+廾[上下]}也則與{宀+工4+廾[上下]}爲三字是也爾雅首條初爲衣之始

哉爲才之叚借字才者艸木之初

首爲人體之始

34

基爲牆始

肈爲肁之叚借肁者始開祖爲始廟

元爲始胎爲婦孕三月

俶爲始也

落之爲始義以反而成

權輿之爲始葢古語

是十一者通謂之始非一其首而同其異字之義乎

許云考者老也老者老也舉其切近著明者言之

其他若初才首基肈祖元胎俶落權輿等字之皆爲始未嘗不義同爾雅也有參差其辭者如初下曰始也始下曰女之初也

同而異異而同也

有綱目其辭者如詞爲意內言外

而矤爲兄詞

35

者爲別事詞

魯爲鈍詞

曾爲詞之舒

尒爲詞之必然矣

爲語巳詞乃爲詞之難是也

有云之言者如孔子云貉之言貉貉惡也狄之言淫避也是也

凡經傳內云之言亦云之爲言者視此

有云猶者如不下云一猶天也爾下云麗爾猶靡麗也夲下云大十猶兼十人也茍下云勹口猶慎言也

{宀+工4+廾[上下]}下云{工4}猶齊也是也

凡傳注中云猶者視此

有以叚借爲轉注者如會下云曾益也曾即增

{目+匕[上下]}下云匕合也匕即比

旞家下云允進也允即{(山+夲[上下])+允[左右]}是也凡爾雅及傳注以叚借爲轉注者視

36

爾雅訓哉爲始謂哉即才之叚借也

毛傳訓瑕爲遠謂瑕即遐之叚借也

故轉注中可包叚借

必二之者分別其用也

既叚借而後與叚義之字相轉注

未叚借則與本義之字相轉注也

轉注之說晉衛恒唐賈公彥宋毛晃皆未誤

宋後乃異說紛然

戴先生荅江慎修書正之,如日月出矣。而爝火有思復然者由未知六書轉注叚借二者所以包羅

自爾雅而下一切訓詁音義而非謂字形也

玉裁按衛恒四體書勢曰轉注者以老注考也

此申明許說也

37

而今晉書譌爲老壽考也則不可通

毛晃曰六書轉注謂一字數義展轉注釋而後可通

後世不得其說

【原文】

六曰假借

【注】

劉歆班固鄭衆皆作假借

六書之次第鄭衆一象形二會意三轉注四處事五假借六諧聲所言非其敘

劉歆班固一象形二象事三象意四象聲五轉注六假借與許大同小異

要以劉班許所說爲得其傳

葢有指事象形而後有會意形聲有是四者爲體而後有轉注假借二者爲用

戴先生曰六者之次第出於自然是也

學者不知轉注則亦不知假借爲何用矣

38

假當作叚

又部曰叚借也

然則人部當云借叚也

叚借者古文初作而文不備乃以同聲爲同義

轉注專主義猶會意也

叚借兼主聲猶形聲也

【原文】

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

【注】

託者寄也

謂依傍同聲而寄於此

則凡事物之無字者皆得有所寄而有字

如漢人謂縣令曰令長縣萬戶以上爲令減萬戶爲長39

令之本義發號也

長之本義久遠也

縣令縣長本無字而由發號久遠之義引申展轉而爲之是謂叚借

許獨舉令長二字者以今通古

謂如今漢之縣令縣長字即是也

原夫叚借放於古文本無其字之時

許書有言以爲者有言古文以爲者

皆可薈萃舉之

以者用也能左右之曰以

凡言以爲者用彼爲此也

如:來,周所受瑞麥來麰也而以爲行來之來

烏孝鳥也而以爲烏呼字

朋古文鳳神鳥也而以爲朋攩字

40

子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也而人以爲偁

韋相背也而以爲皮韋

西鳥在巢上也而以爲東西之西

言以爲者凡六

是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之明證

本無來往來取來麥字爲之及其久也乃謂來爲來往正字而不知其本訓此許說叚借之明文也

其云古文以爲者

洒下云古文以爲灑埽字

疋下云古文以爲詩大雅字

丂下云古文以爲巧字

臤下云古文以爲賢字

{止+从[上下]}下云古文以爲魯衛之魯

41

哥下云古文以爲歌字

詖下云古文以爲頗字

{罒+(己-上一)+罒[左右]}下云古文以爲靦字

爰下云古文以爲車轅字

{壽+攴[左右]}下云周書以爲討字

此亦皆所謂依聲託事也

而與來烏朋子韋西六字不同者

本有字而代之

與本無字有異

然或叚借在先製字在後則叚借之時本無其字非有二例惟前六字則叚借之後終古未嘗製正字

後十字則叚借之後遂有正字爲不同耳

許書又有引經說叚借者

42

如{丑+女[左右]}人姓也而引商書無有作{丑+女[左右]}謂鴻範叚{丑+女[左右]}爲好也

{苜+火[上下]}火不明也而引周書布重{苜+火[上下]}席釋云{苜+火[上下]}蒻席也謂顧命叚{

苜+火[上下]}爲蔤也

堲古文垐以土增大道上也而引唐書朕堲讒說殄行釋云堲疾惡也謂堯典叚堲爲疾也

圛回行也而引商書曰圛釋云圛者升雲半有半無謂鴻範叚圛爲駱驛也

柘槀也而引夏書唯箘輅枯釋云木名謂叚枯槀之枯爲木名也

此皆許偁經說叚借而亦由古文字少之故

與云古文以爲者正是一例

大氐叚借之始始於本無其字

及其後也既有其字矣而多爲叚借

又其後也且至後代譌字亦得自冒於叚借

博綜古今有此三變

以許書言之本無難易二字而以難鳥蜥易之字爲之

43

此所謂無字依聲者也

至於經傳子史不用本字而好用叚借字此或古古積傳或轉寫變易有不可知

而如許書每字依形說其本義

其說解中必自用其本形本義之字乃不至矛盾自陷

而今日有絕不可解者

如{頁+心[上下]}爲愁,憂爲行和,既畫然矣

而悉下不云{頁+心[上下]}也云憂也

{宀+工4+廾[上下]}爲窒塞爲隔既畫然矣

而窒下不云{宀+工4+廾[上下]}也云塞也

但爲裼袒爲衣縫解既畫然矣而裼下不云但也云袒也

如此之類在他書可以託言叚借在許書則必爲轉寫譌字

葢許說義出於形

有形以範之

44

而字義有一定

有本字之說解以定之

而他字說解中不容與本字相背

故全書譌字必一一諟正而後許免於誣

許之爲是書也以漢人通借緐多不可究詰

學者不識何字爲本字何義爲本義

雖有倉頡爰曆博學凡將訓纂急就元尚諸篇楊雄杜林諸家之說

而其篆文既亂襍無章

其說亦零星間見

不能使學者推見本始觀其會通

故爲之依形以說音義

而製字之本義昭然可知

45

本義既明則用此字之聲而不用此字之義者乃可定爲叚借

本義明而叚借亦無不明矣

【原文】

及宣王大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

【注】

大史官名

籀人名也

省言之曰史籀

漢藝文志云史籀十五篇自注周宣王大史作大篆十五篇

又云史籀篇者周時史官敎學童書也

然則其姓不詳

記傳中凡史官多言史某

而應劭張懷瓘顔師古及封演聞見記郭忠恕汗簡引說文皆作大史史籀46

或疑大史而史姓恐未足據

大篆十五篇亦曰史籀篇亦曰史篇

王莽傳徵天下史篇文字孟康云史籀所作十五篇古文書也

此古文二字當易爲大篆

大篆與倉頡古文或異

見於許書十四篇中者備矣

凡云籀文作某者是也

或之云者不必盡異也

葢多不改古文者矣

籀文字數不可知

尉律諷籀書九千字乃得爲史

此籀字訓讀書

與宣王大史籀非可牽合

47

或因之謂籀文有九千字誤矣

大篆之名上別乎古文下別乎小篆而爲言

曰史篇者以官名之

曰籀篇籀文者以人名之

而張懷瓘書斷乃分大篆及籀文爲二體尤爲非是

又謂籀文亦名史書尤非

凡漢書元帝紀王尊傳嚴延年傳西域傳之馮嫽

後漢書皇后紀之和熹鄧皇后順烈梁皇后

或云善史書

或云能史書

皆謂便習隸書適於時用

猶今人之工楷書耳

而自應仲遠注漢巳云史書周宣王大史籀所作大篆十五篇也殊爲繆解48

許偁史篇者三

奭下云此燕召公名,史篇名醜

匋下云史篇讀與缶同

姚下云史篇以爲姚易

知史篇不徒載篆形亦有說解

班志云建武時亡六篇

唐玄度云建武中獲九篇

章帝時王育爲作解說

所不通者十有二三

許葢取王育說與

【原文】

至孔子書六經左丘明述春秋傳皆以古文

【注】

49

六經易書詩禮樂春秋也

始見小戴經解、莊子天運

孔子書六經以古文者以壁中經知之

左氏述春秋傳以古文者於張蒼所獻知之

皆見下文

古文大篆二者錯見

此云皆以古文兼大篆言之

六經左傳不必有古文而無籀文也

下文云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兼古文言之不必所省改皆大篆而無古文也

秦書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不言古文知古文巳包於大篆中也

王莽改定古文有六書一曰古文二曰奇字即古文而異者三曰篆書即小篆不言大篆知古文奇字二

者內巳包大篆也

呂氏春秋云倉頡造大篆是古文亦可偁大篆之證

50

【原文】

厥意可得而說

【注】

謂雖當詭更正文,玩其所習蔽所希聞之世而真古文之意未嘗不可說也

【原文】

其後諸侯力政不統於王

【注】

其後謂孔子歾而{微-彳}言絕

七十子終而大義乖也

【原文】

惡禮樂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

【注】

見孟子

51

【原文】

分爲七國

【注】

韓趙魏燕齊楚秦

【原文】

田{田+((彐-一)+弓+匚[左右上下])[左右]}異畮【注】

如周制六尺爲步步百爲畮

秦敎公二百四十步爲畮

【原文】

車涂異軌

【注】

車之徹廣曰軌

52

因以軌名涂之廣

七國時車不依徹廣八尺之定制或廣或陝焉

涂不依諸侯經涂七軌環涂五軌野涂三軌之制各以意爲之故曰車涂異軌也

【原文】

律令異灋

【注】

如商鞅爲左庶長定變法之令

【原文】

衣冠異制

【注】

如趙武靈王效胡服爲惠文冠前插貂尾又服鞾

齊王之側注冠

楚王之解豸冠是也

53

【原文】

言語異聲文字異形

【注】

謂大行人屬瞽史喻書名聽聲音之制廢

而各用其方俗語言各用其私意省改之文字也

言語異聲則音韻岐

文字異形則體製惑

車同軌書同文之盛於是乎變矣

【原文】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

【注】

以秦文同天下之文

秦文即下文小篆也

54

本紀曰二十六年書同文字

【原文】

斯作倉頡篇

【注】

藝文志曰倉頡一篇

上七章

秦丞相李斯作

【原文】

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曆篇

【注】

志曰爰曆六章

車府令趙高作

車上當有中字

55

伏儼曰中車府令主乘輿路車者也

【原文】

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

【注】

志曰博學七章大史令胡毋敬作

司馬彪曰大史令掌天時星厤

胡毋姓也

公羊音義史記索隱毋皆音無

或作父母字非也

李之節章趙之六章胡毋之七章各爲一篇

漢志冣目合爲倉頡一篇者因漢時閭里書師合爲三篇斷六十字以爲一章凡五十五章并爲倉頡篇

故也

六十字爲一章者凡五十五

56

然則自秦至司馬相如以前小篆衹有三千三百字耳

淺人云倉頡大篆有九千字

大篆之多三倍於小篆其說之妄不辯而可知矣

【原文】

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

【注】

省同{女+省[左右]}

女部曰{女+省[左右]}少減也亦作渻水部曰渻減也

省者減其緐重改者改其怪奇

如民弟革酉皆象古文之形所謂改也

書中載秦刻石{廿+乚[上下]}{氵+攴}二字

此又刻石與小篆異者

如古文之有奇字也

57

云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者言史籀大篆則古文在其中

大篆既或改古文

小篆復或改古文大篆

或之云者不盡省改也

不改者多則許所列小篆固皆古文大篆其不云古文作某籀文作某者古籀同小篆也

其既出小篆又云古文作某籀文作某者則所謂或頗省改者也

【原文】

所謂小篆者也

【注】

篆者引書之謂

大史籀作者大篆

則謂李斯等作者小篆以別之

小篆藝文志作秦篆

58

凡許書中云篆書者小篆也

云籀文者大篆也

【原文】

是時秦燒滅經書滌除舊典大發吏卒興戍役官獄職務緐

【注】

皆詳始皇本紀

【原文】

初有隸書以趣約易

【注】

趣疾走也

【原文】

而古文由此絕矣

【注】

59

藝文志曰是時始造隸書矣

起於官獄多事茍趨省易施之於徒隸也

晉衛恒曰秦既用篆,奏事緐多,篆字難成。

即今隸人佐書曰隸字

唐張懷瓘曰秦造隸書以赴急速爲官司刑獄用之

餘尚用小篆焉

按小篆既省改古文大篆

隸書又爲小篆之省

秦時二書兼行

而古文大篆遂不行

故曰古文由此絕

秦時刻石皆用小篆

漢初人不識科斗其證也

60

【原文】

自爾秦書有八體

【注】

爾猶此也

藝文志史籀十五篇下即次之以八體六技而不言其篇數

韋昭注八體用許說

【原文】

一曰大篆

【注】

不言古文者古文在大篆中也

上云古文由此絕何也

古文大篆雖不行而其體固在

刻符蟲書等未嘗不用之也

61

【原文】

二曰小篆

【注】

其時所冣重也

【原文】

三曰刻符

【注】

魏書江式表符下有書字

符者周制六節之一

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原文】

四曰蟲書

【注】

62

新莽六體有鳥蟲書所以書旛信也

此蟲書即書旛信者

【原文】

五曰摹印

【注】

即新莽之繆篆也

【原文】

六曰署書

【注】

木部曰檢者書署也

凡一切封檢題字皆曰署

題榜亦曰署

冊部曰扁者署也从戶冊

63

【原文】

七曰殳書

【注】

蕭子良曰殳者伯氏之職也

古者文既記笏武亦書殳

按言殳以包凡兵器題識

不必專謂殳

漢之剛卯亦殳書之類

【原文】

八曰隸書

【注】

所以便於官獄職務也

自刻符而下其漢志所謂六技與

64

刻符旛信摹印署書殳書皆不離大篆小篆

而詭變各自爲體,故與左書偁六技。

【原文】

漢興有艸書

【注】

衛恒曰漢興而有艸書不知作者姓名

至章帝時齊相杜度號善作之

宋王愔曰元帝時史遊作急就章解散隸體麤書之章艸之始也按艸書之偁起於艸稾

趙壹云起秦之末殆不始史遊

其各字不連緜者曰章艸

晉以下相連緜者曰今艸

猶隸之有漢隸今隸也

65

漢人所書曰漢隸晉唐以下楷書曰今隸

艸書又爲隸書之省文字之變巳極

故許蒙八體而附著之於此

言其不可爲典要也

漢趙壹有非艸書一篇

【原文】

尉律

【注】

謂漢廷尉所守律令也

百官公卿表曰廷尉秦官掌刑辟

藝文志曰漢興蕭何草律

刑法志所謂蕭何捃摭秦法取其宜於時者作律九章也

此以下至輒舉劾之說漢律所載取人之制

66

【原文】

學僮十七巳上

【注】

僮今之童字

【原文】

始試

【注】

(句絕)謂始應攷試也

【原文】

諷籀書九千字乃得爲史

【注】

史各本作吏今依江式傳正周禮注曰倍文曰諷

67

竹部曰籀讀書也

毛詩傳曰讀抽也

方言曰抽讀也

抽即籀

籀讀二文爲轉注

尚書克由繹之由繹即籀繹也

史記云紬史記石室金匱之書

如淳云抽徹舊書故事而次述之

紬亦即籀字也

今本說文言部讀下云誦書也不合故訓

誦乃籀之誤耳

凡古卜筮抽繹卦爻本義而爲辭者因以籀名之

今左傳作{(搖-扌)+系[左右]}俗作{(搖-扌)+(卜+系[上下])[左右]}

68

許偁則作卜籀

籀之說明而許所謂諷籀書者可明矣

諷籀書九千字者諷謂能背誦尉律之文

籀書謂能取尉律之義推演發揮而繕寫至九千字之多

諷若今小試之默經

籀書若今試士之時藝

上云始試則此乃試之之事也

藝文志試學童諷書九千字以上乃得爲史無籀字

得爲史得爲郡縣史也

周禮史十有二人注曰史掌書者

又史掌官書以贊治注曰贊治若今起文書草也

後漢書百官志郡大守郡丞縣今若長縣丞縣尉各置諸曹掾史【原文】

69

又以八體試之

【注】

八體漢志作六體

攷六體乃亡新時所立

漢初蕭何艸律當沿秦八體耳

班志固以試學童爲蕭何律文也

自學僮十七至輒舉劾之許與班略異而可互相補正班云大史試學童

許則云郡縣以諷籀書試之又以八體試之

而後郡移大史試之

此許詳於班也

班云諷書

許則云諷籀書此亦許詳於班也

70

班云六體許則云八體此許覈於班也

班云以爲尚書御史史書令史

許云尚書史

此班詳於許也

班云吏民上書字或不正輒舉劾

許不言吏民上書

此亦班詳於許也

班書之成雖在許前而許不必見班書固別有所本矣【原文】

郡移大史并課(句絕)冣者以爲尚書史

【注】

大史者大史令也

并課者合而試之也

71

上文試以諷籀書九千字謂試其記誦文理

試以八體謂試其字迹

縣移之郡郡移之大史大史合試此二者

冣讀殿冣之冣

其冣者用爲尚書令史也

尚書令史十八人二百石主書

藝文志曰以爲尚書御史史書令史

云史書令史者謂能史書之令史也

漢人謂隸書爲史書

故孝元帝孝成許皇后王尊嚴延年楚王侍者馮嫽

後漢孝安帝和熹鄧皇后,

順烈梁皇后,

北海敬王睦,樂成靖王党,安帝生母左姬,

72

魏胡昭史皆云善史書大致皆謂適於時用

如貢禹傳云郡國擇便巧史書者以爲右職

又蘇林引胡公云漢官假佐取內郡善史書者給佐諸府也是可以知史書之必爲隸書

向來注家釋史書爲大篆其繆可知矣

石建自詭馬不足一

馬援糾繆皋爲四羊其可證也

葢漢承秦後切於時用莫若小篆隸書也

志兼言御史令史

御史之令史即百官志之蘭台今史,

許不及之者以下文云字或不正

輒舉劾之乃尚書所職非御史所職也

〇光武紀注引漢制度曰帝之下書有四

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試敕

73

策書者編簡也其制長二尺短者半之

篆書起年月日

稱皇帝以命諸侯王

三公以罪免亦賜策

而以隸書用尺一木兩行惟此爲異也

制書者帝者制度之命其文曰制詔

三公皆璽封

尚書令印重封,露布州郡也

詔書者詔告也其文曰告某官云如故事

誡敕者謂敕刺史大守其文曰有詔敕某官他皆倣此

按此知漢人除策諸侯王用木簡篆書外他皆用縑素隸書而巳絕無用大篆之事也

【原文】

74

書或不正輒舉劾之

【注】

劾者用法以糾有罪也

百官志曰民曹尚書主凡吏民(今本奪民字)上書事然則吏民上書字或不正輒舉劾正

民曹尚書事而令史實佐之者也

此以上言漢初尉律之法如此

【原文】

今雖有尉律不課

【注】

今者許謂當其時也

謂不試以諷籀尉律九千字也

小學不修謂不以八體試之也

75

漢志自史籀十五篇下至杜林倉頡故一篇總之爲小學十家四十五篇

謂之小學者八歲入小學所敎也

【原文】

莫達其說久矣

【注】

莫解六書之說也

玉裁按漢之取人蕭何初制用律及八體書

迄乎孝武依丞相御史言用通一藝以上補卒史

乃後吏多文學之士

合說文藝文志及儒林傳參觀可見

葢始用律後用經而文學由之盛

始試八體後不試第聽閭里書師習之而小學衰矣

故言今以惜之

76

【原文】

孝宣皇帝時召通倉頡讀者

【注】

(句絕)此通倉頡讀者齊人而失其姓名

藝文志云徵齊人能通倉頡讀者是也

張敞從受之謂令張敞從此人學

如晁錯之從伏生受尚書

張叔等十餘人詣京師受業博士或學律令也

【原文】

張敞從受之

【注】

藝文志曰倉頡多古字俗師失其讀

宣帝時徵齊人能正讀者張敞從受之

77

傳至外孫之子杜林爲作訓故

按云倉頡多古字者謂倉頡篇中大半古文大篆

且周秦時所用音義在漢時則爲古字

如張揖古今字詁所記者是也

俗師失其讀者失其音義也

正讀者正其音義

張敞字子高河東平陽人

子吉吉子竦字伯松

博學文雅過於敞

郊祀志曰美陽得鼎獻之有司,多以爲宜薦見宗廟張敞好古文字

按鼎銘勒而上議曰此鼎殆周之所以褒賜大臣

大臣子孫刻銘其先功臧之於宮廟者也

78

不宜薦見宗廟

制曰京兆尹議是

【原文】

涼州刺史杜業

【注】

業漢書作鄴似當從許作業

杜鄴字子夏本魏郡緐陽人也

其母張敞女從敞子吉學問得其家書

吉子竦又從鄴問亦著於世尤長小學

鄴子林亦有雅材其正文字過於鄴竦

【原文】

沛人爰禮

【注】

79

沛依六篇邑部當作{巿+阝}此亦从俗也

亏部平下曰爰禮說其一端也

【原文】

講學大夫秦近

【注】

講學大夫新莽所設官名

儒林傳蕭秉陳俠歐陽政爲王莽講學大夫

秦近或曰即桓譚新論云:秦近君說堯典篇目兩字至十餘萬言說曰若稽古三萬言者也

【原文】

亦能言之

【注】

謂已上共五人皆能說倉頡讀也

杜業在哀帝時

80

爰禮秦近皆在平帝及亡新時

【原文】

孝平皇帝時徵禮等百餘人令說文字未央廷中以禮爲小學元士

【注】

孝平紀元始五年徵天下通知逸經古記

天文厤算鍾律小學

史篇方術木艸

及以五經論語孝經爾雅敎授者

在所爲駕一封軺傳遣詣京師

至者數千人

王莽傳曰元始四年徵天下通一藝敎授十一人以上

及有逸禮古書毛詩周官爾雅天文圖讖鍾律月今兵法史篇文字通知其意者皆詣公車

令記說廷中

81

紀傳所說正是一事

爰禮等百餘人說文字未央廷中正其時也

禮等通小學史篇文字者也

史篇孟康云史籀所作十五篇也

玉裁按楊雄傳曰史篇莫善於倉頡

是則凡小學之書皆得偁史篇

藝文志曰至元始中徵天下通小學者以百數各令記字於庭中楊雄取其有用者以作訓纂篇

【原文】

黃門侍郎楊雄

【注】

楊从木或从手者誤

本傳奏羽獵賦除爲郎給事黃門

82

【原文】

采以作訓纂篇

【注】

志曰訓纂一篇楊雄作

楊雄傳曰史篇莫善於倉頡作訓纂

【原文】

凡倉頡巳下十四篇凡五千三百四十字羣書所載略存之矣

【注】

凡者冣括也,冣括者都數也

倉頡巳下十四篇謂自倉頡至於訓纂共十有四篇篇之都數也

五千三百四十字字之都數也

藝文志曰漢時閭里書師合倉頡爰曆博學三篇斷六十字以爲一章凡五十五章并爲倉頡篇

此謂漢初倉頡篇衹有三千三百字也

83

志又曰武帝時司馬相如作凡將篇無復字

元帝時黃門今史遊作急就篇

成帝時將作大匠李長作元尚篇

皆倉頡中正字也

凡將則頗有出矣

此謂三家所作惟凡將之字有出倉頡篇外者也

志又曰至元始中徵天下通小學者以百數各今記字於庭中

楊雄取其有用者以作訓纂篇,順續倉頡又易倉頡中重復之字凡八十九章

此謂雄所作訓纂凡三十四章二千四十字合五十五章三千三百字凡八十九章五千三百四十字也

班但言章數許但言字數而數適相合

不數急就元尚者皆倉頡中字既取倉頡可不之數也

不數凡將者凡將字雖或出倉頡外而必晐於訓纂中故亦不之數也

訓纂續倉頡而無複倉頡之字且易倉頡中自複者故五千三百四十字一無重複也

84

然則何以云十四篇也

合李斯趙高胡毋敬司馬相如史遊李長楊雄所作而言之計字則無複計篇則必備也

本衹有倉頡爰歴博學凡將急就元尚訓纂七目

又析之爲十四其詳不可聞矣

漢初葢倉頡爰歴博學爲三倉

班於倉頡一篇自注云上七章則爰歴爲中博學爲下可知也

自楊雄和訓纂以後班固作十三章

和帝永元中郎中賈魴又作滂喜篇

梁庾元威云倉頡五十五章爲上卷

楊雄作訓纂記滂喜爲中卷

賈升郎更續記彥(音盤)均爲下卷

人偁爲三倉

元魏江式亦云是爲三倉

85

葢自張揖作三倉訓詁

陸璣詩疏引三倉說

郭樸作三倉解詁

魏晉時早有三倉之偁

韋昭注漢云班固十三章疑在倉頡下篇三十四章之內然則賈魴所作有三十四章而班之十三章在其中

許所云五千三百四十字不數班賈所作也

楊雄訓纂終於滂熹二字

滂熹者言滂沱大盛

賈魴用此二字爲篇目而終於彥均二字

故庾氏云楊記滂喜賈記彥均

隨志則云楊作訓纂賈作滂喜其實一也

喜與熹古通用

86

熹者大盛之意

彥音盤大也

大學人之彥聖彥一作盤是也

懷瓘書斷云倉頡訓纂八十九章合賈廣班三十四章

凡百二十三章文字備矣

按八十九章五千三百四十字又增三十四章二千四十字凡七千三百八十字

許全書凡九千三百五十三文

葢五千三百四十字之外他采者三千十三字

班賈之篇未嘗不在网羅之內

且班賈而外亦且偕歸漁獵之中

班前於許賈則同時

許即不見班賈之書而未央廷中百餘人所說楊雄所未采凡將所出倉頡外藝文志所云別字十三篇

者具焉

87

是皆許之所本也

自倉頡至彥均章皆六十字凡十五句句皆四言

許引幼子承詔郭注爾雅引妣延年是也

凡將七言如蜀都賦注引黃潤纖美宜製禪

藝文類聚引鐘磬竽笙筑坎侯是也

急就今尚存,前多三言後多七言

元尚今無考

若隨志所載班固大甲篇在昔篇葢卽在十三章內

崔瑗飛龍篇蔡邕聖皇篇黃初篇吳章篇蔡邕女史篇皆由其字巳具三倉中故不得列於三倉也

若藝文志又偁倉頡傳一篇楊雄倉頡訓纂一篇杜林倉頡訓纂一篇杜林倉頡故一篇

此四篇者又皆漢人釋倉頡五十五章之作

五十五章四言爲句如今童子所讀千字文

此四篇者如顔師古王伯厚之釋急就篇也

88

自倉頡至彥均漢魏時葢皆以隸書書之或以小篆書之

皆閭里書師所敎習

謂之史書

【原文】

及亡新居攝使大司空甄豐等校文書之部

【注】

校今之挍字也

古無挍字借校字爲之

【原文】

自以爲應制作

【注】

王莽傳曰莽奏起明堂辟雍靈台制度甚盛

立樂經自言盡力制禮作樂事

89

【原文】

頗改定古文

【注】

頗者閒見之詞於古文閒有改定

如曡字下亡新以爲曡从三曰大盛改爲三田是其一也

【原文】

時有六書

【注】

與周禮保氏六書同名異實

莽之六書即秦八體而損其二也

【原文】

一曰古文孔子壁中書也

【注】

90

下文詳之

秦有小篆隸書而古文由此絕

故惟孔子壁中書爲古文故六書首此

【原文】

二曰奇字即古文而異者也

【注】

分古文爲二

儿下云古

许慎:说文解字第十五卷下(后叙)

此十四篇,頡爲五百四十部也,頡爲九千三百五十三文,重一千一百六十三,頡爲解說凡十三萬三千四百四十一字。頡爲其建首也,立一為耑。頡爲方以類聚,物以群分,頡爲同條牽屬,頡爲共理相貫。頡爲雜而不越,頡爲據形系聯。頡爲引而申之,頡爲以究萬原。頡爲畢終於亥,頡爲知化窮冥。頡爲于時大漢,頡爲聖德熙明,頡爲承天稽唐,敷崇殷中。頡爲遐邇被澤,握衍沛傍。頡爲廣業甄微,學士知方。頡爲探嘖索隱,厥誼可傳。頡爲粵在永元,困頓之年。頡爲孟陬之月,頡爲朔日甲申。頡爲曾曾小子,頡爲祖自炎神。頡爲縉雲相黃,頡爲共承高辛。頡爲太岳佐夏,呂叔作藩。頡爲俾侯於許,頡爲世柞遺靈。頡爲自彼徂召,頡爲宅此汝瀕。頡爲竊卬景行,頡爲敢涉聖門。頡爲其弘如何,節彼南山。

91

頡爲欲罷不能,頡爲既竭愚才。頡爲惜道之味,頡爲聞疑載疑。頡爲演贊其志,頡爲次列微辭。頡爲知此者稀,頡爲儻昭所尤。頡爲庶有達者,理而董之。

【原文】

此十四篇

【注】

後漢書儒林傳亦云許慎作說文解字十四篇傳於世

葢許不云十五卷也

慎子沖乃合十四篇及敘偁十五卷以獻

此後序錄家或云十四篇或云十五卷所以不同也

【原文】

五百四十部也

【注】

林罕字源偏旁小說增一部

序云五百四十一字

92

郭忠恕與夢英書云見寄偏旁五百三十九字

張美和撰吳均增補復古編序說文以五百四十二字爲部

容相傳部數稍有異同

要異者甚{微-彳}可存而不論也

【原文】

九千三百五十三文重一千一百六十三

【注】

今依大徐本所載字數覈之正文九千四百卅一增多者七十八文重文千二百七十九增多者百一十

六文

此由列代有沾註者

今難盡爲識別而亦時可裁僞

去太去甚略見注中

【原文】

93

解說凡十三萬三千四百四十一字

【注】

今依大徐所載說解字數凡十二萬二千六百九十九

較少萬七百四十二字

此可證說解中歷代妄刪字奪去字至於如此之多

篆文多於本始說解少於厥初其增損皆由後人今未可強說耳大史公自序內云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實兼自序言之

然則許云解說十三萬三千四百四十一字者實兼敍言之

【原文】

其建首也立一爲耑

【注】

耑物初生之題也引申爲凡始之偁

94

謂始於一部

【原文】

方以類聚物以羣分

【注】

類取謂同部也

羣分謂異部也

【原文】

同條牽屬

【注】

屬者連也

【原文】

共理相貫

【注】

95

貫古音冠

其字古作毌

毌者穿也

同條共理謂五百四十部相聯綴也

【原文】

襍而不越

【注】

辵部曰{辶+戉}逾也

引易襍而不{辶+戉}

作越者彼依易文此依俗用也

【原文】

據形系聯

【注】

96

系者縣也聯者連也

謂五百四十部次弟大略以形相連次

使人記憶易檢尋如

八篇起人部則全篇三十六部皆由人而及之是也

雖或有以義相次者但十之一而巳

部首以形爲次以六書始於象形也

每部中以義爲次以六書歸於轉注也

後許爲字書者字林冣目之先後今不傳

嗣此顧希馮玉篇其目以義爲次而乖謬不可通者

如兄弟二目次於人儿父臣男民夫子我身女諸部之閒而不知兄之本義訓茲長不訓{眔+弟[上下]

}

弟之本義訓韋束次弟不訓叔季

訓{眔+弟[上下]}訓叔季者其引申之義耳

97

如顧目次則此二篆失其本義

又如毛部而部次於羽角皮革之閒而不知毛謂眉髪之屬而謂人須

引申乃用於鳥獸

如顧目次此二篆失其本義

誤以人體系諸物體也

【原文】

引而申之

【注】

古屈伸字多作詘信亦作申

說文人部有伸篆解云屈伸近字也

謂由一形引之至五百四十形也

【原文】

以究萬原

98

【注】

究者竆也

謂天地鬼神山川艸木鳥獸{虫+虫[左右]}蟲襍物奇怪王制禮儀世閒人事莫不畢舉

【原文】

畢終於亥

【注】

畢猶竟也

終古作冬

冬者四時盡也引伸爲凡盡之偁

後人叚終字爲之

【原文】

知化竆冥

【注】

99

知化竆冥即易之知化竆神也

【原文】

于時大漢

【注】

于詞也

【原文】

聖德熙明

【注】

毛傳曰緝熙光明也

【原文】

承天稽唐{尃+攵[左右]}崇殷中【注】

謂光武封祥也

100

龔奉天命稽攷唐堯故事

巡守至於岱宗祡望秩於山川

用布尊崇之禮大盛

封泰山神梁父升中于天刻石紀號也

殷者盛也

中猶成也告成功也

【原文】

遐邇被澤渥衍沛滂

【注】

渥者霑也厚也

衍如水潮之盛溢也

滂者沛也

沛之義不見於本篆下而古書多用之

101

葢古衹作朩水之大至如艸木之盛

後人乃叚沛水字爲之

如昷暖字水{穴+(大+丷[居中])[上下]}字後人乃叚溫深也

【原文】

廣業甄微學士知方

【注】

謂光武立五經十四博士初建三雍

明帝即位親行其禮

肅宗大會諸儒於白虎觀

考詳同異

又詔高才生受古文尚書毛詩穀梁左氏春秋

以网羅遺逸

孝和亦數幸東觀

102

覽閱書林

【原文】

探嘖索隠厥誼可傳

【注】

探取也嘖初也深也

索者{宀+索}之叚借字

小徐本作{宀+索}

誼義古今字

自于時大漢至此謂當此經學大明之時

而惟小學不修莫達其說翫其所習蔽所希聞故作此十四篇也

【原文】

粵在永元困頓之秊

103

【注】

漢和帝永元十二年歲在庚子

爾雅曰歲在庚曰上章在子曰困屯

【原文】

孟陬之月

【注】

爾雅曰正月爲陬月

【原文】

朔日甲申

【注】

後漢書賈逵於和帝永元十三年卒時年七十二然則許之譔說文解字先逵卒一年用功伊始

葢恐失隊所聞也

104

自永元庚子至建光辛酉凡曆二十二年

而其子沖獻之

【原文】

曾曾小子

【注】

曾曾猶俗云層層也

曾之言重也

古者裔孫通曰曾孫

是以詩謂成王爲曾孫

左傳曰曾孫{艹+欳:换欠又}聵昭告皇祖文王【原文】

祖自炎帝

【注】

105

神農氏也

居姜水因以爲姓

亦曰厲山氏

萬山一作列山

其後甫許申呂皆姜姓之後

【原文】

縉云相黃

【注】

黃帝以云紀官

服虔曰其夏官爲縉雲氏

賈逵左傳解詁云縉雲氏姜姓也

炎帝之苗裔當黃帝時任縉雲之官也

按韋昭云黃帝滅炎帝之子孫而有天下非滅神農也106

【原文】

共承高辛

【注】

共音恭謂共工也

國語共工虞於湛樂淫失其身庶民弗助禍亂並興

賈侍中云共工炎帝之後姜姓也

顓頊氏衰共工氏侵陵諸侯與高辛氏爭王也

淮南原道訓云共工與高辛氏爭爲帝宗族殘滅繼嗣絕祀

高注共工以水行霸於伏羲神農閒者非堯時共工也

按共工當高陽高辛嬗代之時

故淮南書或云與顓頊爭爲帝或云與高辛氏爭爲帝

所云顓頊者亦謂帝顓高陽之後裔耳

高注謂在伏犧神農閒非也

107

張湛注列子云其工氏興霸於伏犧神農之閒其後苗裔恃其強與顓頊爭爲帝

然則共工之後皆偁共工矣

國語堯命禹治水,共之從孫四岳佐之

賈逵曰共共工也

許摘共字訓爲共工實本國語

云承高辛承者奉也受也

諱其爭帝之事

若言黃帝時有縉雲氏高辛時有共工夏禹時有大岳周時有呂叔此之謂世祿

【原文】

大岳佐夏呂叔作藩

【注】

佐者左之俗字漢碑多作佐

葢既用左爲則造佐爲左矣

108

毛傳曰藩屏也艸部同

屏者蔽也

國語大子晉曰共之從孫四嶽佐伯禹

皇天嘉之胙禹以天下賜姓曰姒氏曰有夏

胙四岳國命爲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

韋注以國爲氏也

左傳言大岳亦言四岳外傳言四岳亦言四伯皆謂一人非謂四人毛傳云堯之時姜氏爲四伯掌四嶽之祀述諸侯之職

於周則有甫有申有齊有許也

按大嶽姜姓爲禹心呂之臣

故封呂侯取其地名與心呂義合也

呂侯曆夏殷之季而國微

故周武王封文叔於許以爲周藩屏

109

杜預世族諩云許姜姓與齊同祖堯四嶽伯夷之後也

大子晉曰申呂雖衰齊許猶在

葢東遷之初申呂未滅

東遷以後齊許偁盛矣

此云呂叔謂文叔也

文叔者出於呂故謂之呂叔

【原文】

俾侯于許

【注】

許邑部作{大+((廿+木[上下])2+邑[居中])[上下]}云炎帝大嶽之嗣甫侯所封讀若許

然則字當作{大+((廿+木[上下])2+邑[居中])[上下]}爲叔重氏姓

而此衹作許者其字葢自詩春秋巳皆叚許爲之

漢時地理亦作許縣

110

故仍而不改

不欲駭俗

此所謂本有其字依聲託事者

依託既久不便更張

汎覽古書惟史記鄭世家僅存鄦字

葢司馬所見載籍或存古字也

地理志申在南陽宛縣

王符潛夫論云申城在南陽宛北序山之下

宛西三十里有呂

按漢宛縣今爲河南南陽府城

漢許縣今在河南許州州東三十里有故許昌城

{大+((廿+木[上下])2+邑[居中])[上下]}下言甫侯所封此云呂叔所侯者甫即呂也故詩言甫不言呂

111

國語言呂不言甫

尚書呂刑即甫刑

呂叔甫侯皆謂文叔也

今地理志作大叔

周穆王時呂侯是其胄也

【原文】

世祚遺靈

【注】

祚古作胙

漢碑多作祚許從之

世胙猶世祿也

周語曰胙四岳國命爲侯伯許正用此胙字

靈之言令也令善也

112

古鼎彝銘以霝冬爲令終

鄭箋毛詩曰靈善也

【原文】

自彼徂召

【注】

謂自許往遷汝南召陵縣也

左傳僖四年昭十四年定四年之召陵漢爲縣屬汝南晉改屬潁川

今河南許州郾城縣縣東四十五里有故召陵城

漢時召陵有萬歲里許氏所居也

又有郋里見於許書

闞駰說召陵曰召高也

然則召同邵

113

卩部曰邵高也是也

【原文】

宅此汝瀕

【注】

瀕厓也

宅居也

居此汝水之厓

葢自文叔以下二十四世當戰國初楚滅之後有遷召陵者爲許君之先

許詳此者放史記之自序其先也

【原文】

竊卬景行

【注】

詩曰高山卬止景行行止

114

八篇云卬望欲有所庶及也引詩高山卬止

此又檃括二句而偁之

景行大道也

【原文】

敢涉聖門

【注】

謂凡造六藝之五帝三王周公孔子左氏及倉頡史籀之門庭也【原文】

其弘如何節彼南山

【注】

言大道聖門之大比於南山之高峻也

節高峻皃

山部曰{卪+山[上下]}高山之卪也詩之節葢卪之叚借字

115

【原文】

欲罷不能

【注】

罷猶置也

【原文】

既竭愚才

【注】

此六句自言用功等於顔苦孔之卓也

【原文】

惜道之味

【注】

甘下曰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

【原文】

116

聞疑載疑

【注】

穀梁傳曰春秋信以傳信疑以傳疑

少儀曰毋身質言語注云聞疑則傳疑

水經注曰聞疑書疑

立乎後漢以說古文字之形音義其不能無疑者衆矣聞疑而載之於書以俊後世賢人君子所以衛道也

如不爲此則六書之學絕矣

司馬氏不爲史記則孔子左氏春秋之學絕矣

皆干城大道勇敢而爲之者也

皆不以小疵揜其大醇

【原文】

演贊其志

117

【注】

演長流也

故凡推廣之曰演

文王演周易是也

贊者見也

易曰幽贊於神明而生蓍孔子贊周易是也

志者識也

古志識同字

演贊其志謂推演贊明

惜道載知疑所知識者也

【原文】

次列微辭

【注】

118

次猶八也

列猶敶也

微同{微-彳}

{微-彳}者眇也

眇者今之妙字

凡粗者爲惡精者爲妙

易曰眇萬物而爲言

文賦曰眇衆慮而爲言

辭者說也

次列微辭謂敘敶其{微-彳}眇之說解也說文解字皆微辭也

於文言說於字言解者互言之

說者說釋也

119

解者判也

【原文】

知此者稀

【注】

稀猶少也

自許而前自許而後知此道味者少矣

劉歆作七略

班固述藝文志

學者所奉爲高山景行者也

而六藝略中以孝經爾雅小爾雅古今字爲孝經家

以史籀八體倉頡凡將急就元尚訓纂別字倉頡傳倉頡訓纂倉頡故爲小學家

於小學家言周官六書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叚借是矣而不知爾雅三卷小爾雅一篇古今字一卷

此與小學家之倉頡傳楊雄倉頡訓纂杜林倉頡訓纂倉頡故同爲訓詁之書皆古六書之所謂

120

轉注叚借

者不當畫而二之當合此爲小學類

而以孝經五經襍議弟子職說合於論語家爲一家

六藝九種易爲八種

庶經與傳分別井然

不當分合舛繆一至於斯也

且曰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叚借六者造字之本

此語實爲巨繆

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者造字之法也

轉注叚借者用字之法也

有史籀八體倉頡凡將急就元尚訓纂別字等篇以著指事象形形聲會意之文字

乃有倉頡傳倉頡訓纂倉頡故等篇又自古有爾雅三卷二十篇小爾雅一篇古今字一卷皆所以說轉

注叚借之用者

121

其不當岐視明矣

一而二之至令學者膠柱鼓瑟謂小學專爲字形

六書爲六樣字形而爾雅之學乃別一事

晦盲沈痼莫能箴其膏肓起其廢疾

許說之迥異於班者終古曾莫之知

故知許所云知此者稀者信也

許以九千三百五十三文當爾雅史籀篇倉頡篇之字形以每字之義當爾雅倉頡傳倉頡故之訓釋以

象某形从某形从某聲說其形以某聲讀若某說其音

二者補古人所未備

其書以形爲主經之爲五百四十部

以義緯之又以音緯之後儒苟取其義之相同相近者

各比其類爲一書

其條理精密勝於爾雅遠矣

122

後儒苟各類其同聲者介以三百篇古音之部分如是爲一書周秦漢之韻具在此矣

故許一書可以爲三書

〇劉班之以爾雅小爾雅古今字別於史籀篇倉頡篇及釋倉頡篇者益謂爾雅小爾雅所言者六經古

字古義倉頡傳倉頡訓纂倉頡故所言者今字今義實有不同

不知古今非有異字

爾雅小爾雅所列之字未嘗出史籀十五篇倉頡凡將等篇外也

但同此字而古今用者不同

叚借依託致緐故又有說古今字之書

班既以古今字一卷附於爾雅矣則應合諸小學家顯然也

又況爾雅小爾雅古今字三者皆以統攝六藝附之小學則當;

專附之孝經則不當

若五經雜議十八篇弟子職一篇說三篇皆非小學之言亦非孝經之詁

孝經於六藝名經而實傳故宜以孝經及說孝經各篇及五經雜議十八篇子職一篇說三篇合

123

於論語

家爲學者幼少所習之傳

【原文】

儻昭所尤

【注】

儻許書無此字

漢書黨可徼幸叚黨爲之或然之詞也

尤者訧之叚借字

毛傳曰訧過也

許曰訧辠也

言此道既尟知者則稽譔此書雖以自信容或明昭過誤之處莫爲諟正乎【原文】

庶有達者理而董之

124

【注】

庶冀也

達者通人也

理猶治也

董督也正也

督者如衣之循其裻縫也

董與裻雙聲

督與裻曡韻

非通人不能治之

非通人治之不能正其譌缺

自有說文以來世世不廢而不融會其全書者僅同耳食

強爲注解者往往眯目而道白黑

其他字林字苑字統今皆不傳

125

玉篇雖在亦非原書

要之無此等書無妨也

無說文解字則倉籀造字之精意周孔傳經之大恉薶緼不傳於終古矣

玉裁之先百三公自河南隨宋南渡居金壇縣

十六代至先王父諱文

食貧力學善誨後進不倦蓍書法心得錄

生先考諱世續

事父母至孝卅二歲喪親

終其身每祭必泣

以赤貧好學厲行授徒嚴課程善開導

謂食人之食而訓其子弟必求無媿於心

每誦先王父詩句云不種硯田無樂事

不撐鐵骨莫支貧

126

以是律己敎四子務讀經書勿溺時藝

嘉慶六年生玄孫義正

恩賜七葉衍祥扁並拜白金黃緞之賜

八年年九十四終於蘇反葬於金壇大壩頭

著有物恒堂制義

長子即玉裁也

年十三學使者博野尹公諱會一

錄取博士弟子授以朱子小學

生平敬守是書年二十六舉於鄉歷任貴州玉屏四川巫山知縣四十六以父年巳七十一遂引疾歸養

五十五避橫朔

奉父遷居蘇州閶門外下津橋

始年二十八時識東原戴先生於京師

127

好其學師事之遂成六書音均表五卷

古文尚書撰異卅二卷

詩經小學卅卷

毛詩故訓傳略說卅卷

復以向來治說文解字者多不能通其條毌攷其文理因悉心校其譌字爲之注凡三十卷

謂許以形爲主因形以說音說義其所說義與他書絕不同者他書多叚借則字多非本義

許惟就字說其本義知何者爲本義乃知何者爲叚借

則本義乃叚借之權衡也

故說文爾雅相爲表里

治說文而後爾雅及傳注明

說文爾雅及傳注明而後謂之通小學

而後可通經之大義

始爲說文解字讀五百四十卷

128

既乃檃括之成此注

發軔於乾隆丙申落成於嘉慶丁卯

剖析既緐疵纇不免

召陵或許其知己

達者仍俟諸後人

〇自其建首也至水皆用韻語

耑分毌聯原此合古音弟十三十四部也

冥明中滂方此合古音弟九弟十弟十一部也

傳年申神辛藩靈瀕門山此合古音弟十二弟十三弟十四部

而靈讀爲令善字如易傳之真清有時合用也

能才疑辭尤之此古音之弟一部也

漢人用韻自元成至桓靈大氐同此

一之下曰道立於一化成萬物

129

亥之下曰亥而生子復從一起於六書每事爲二名亦皆韻語也

【原文】

召陵萬歲里

【注】

郡國志一里百家里魁掌之

【原文】

公乘

【注】

漢仍秦制爵,一爵曰公士,八爵曰公乘。

公乘者言其得乘公家之車也

荀綽曰史民爵不得過公乘公乘者軍吏之爵祿最高者也

【原文】

艸莽臣沖

130

【注】

士相見禮曰凡自偁於君上大夫則曰下臣

宅者在邦則曰市井之臣

在野則曰艸茅之臣

宅者謂致仁者去官而居宅

茅古文作苗孟子作莽

沖爵公乘而不仕故自偁艸莽臣

【原文】

稽首再拜

【注】

稽篇末作{旨+首[左右]}

二徐本同

不應一篇而乖異如此

131

葢沖本从俗皆作稽

後人或以古字改之參差不壹

凡許自序及沖上書用字皆同漢人不必合於其全書所謂古今字也

其全書說解之語必依用本字本義

今全書形與義畫一所謂成一家之言也

首部曰{旨+首[左右]}下首也是本字

經傳及漢人多用稽是叚借字

凡說解內俗本誤改者

如龢調也故調下曰龢也不當作唱和之和

{宀+(工4+廾[上下])}窒也故窒下曰{宀+(工4+廾[上下])}也不當作邊塞之塞但裼也故裼下但也不當作綻裂之袒

{勹+舟}帀徧也故帀下曰{勹+舟}也不當作周密之周

厶姦衰也故姦下曰厶也不當作禾名之私

132

飾{刷:搗刂爲又}也故{刷:搗刂爲又}下曰飾也不當作許不錄之拭

居蹲也故蹲下曰居也不當作俗用之踞

侸立也故立下曰侸也不當作俗逗字之住

{米+靡[左右]}碎也故碎下曰{米+靡[左右]}也不當作石磑之{石+靡[左右]}

繯綰也故綰下曰繯也不當作絹

悟覺也故覺下曰悟也不當作寤

灸灼也故灼下曰灸也不當作炙

{頁+心[上下]}愁也故愁下曰{頁+心[上下]}也不當作行和之憂

凡若此類許必枘鑿相應斷不矛盾自陷

全書內有似此者皆淺人所竄改

當從其朔者也

【原文】

上書皇帝陛下

133

【注】

孝安帝也

【原文】

臣伏見陛下神明盛德承遵聖業上考度於天【注】

考者攷叚借字

【原文】

下流化於民先天而天不違

【注】

違古衹作韋

相背也

【原文】

後天而奉天時萬國咸寧

134

【注】

萬本蟲名用爲數名所謂本無其字依聲託事而終未製字終古叚借者

後世乃造万字

寧同寍

寍安也

所謂本有其字而叚借者

【原文】

神人以和

【注】

和當作龢

此从俗作和

【原文】

猶復深惟五經之妙

135

【注】

惟思也

許云孔子書六經此云五經者合樂於禮則爲五經也

故莊子天運篇有六經之目

禮記經解篇列詩書樂易禮春秋爲六

大史公自序列易禮書詩樂春秋爲六

藝文志列六藝略

沖亦云六藝羣書之詁

而漢立五經博士惟樂無聞

許君以五經傳說臧否不同

於是撰爲五經異義

然則云六經者古古相傳之說也

云五經者漢人所習也

136

【原文】

皆爲漢制

【注】

謂光武好經術立五經十四博士

又以李封爲春秋左氏博士

【原文】

博采幽遠竆理盡性以至於命

【注】

章帝建初中大會諸儒於白虎觀考詳同異親臨偁制如石渠故事

顧命史臣著爲通義

又詔高才生受古文尚書毛詩穀梁左氏春秋

【原文】

137

先帝

【注】

謂孝和帝

【原文】

詔侍中騎都尉賈逵修理舊文殊藝異術王敎一耑茍有可以加於國者靡不悉集【注】

賈逵字景伯扶風平陵人也

九世祖誼父徽從劉歆受左氏春秋兼習國語周官

又受古文尚書於塗惲

學毛詩於謝曼卿

逵悉傳父業尤明左氏國語爲之解詁五十一篇

章帝使出左氏傳大義長於二傳者具條奏之

又詔撰歐陽大小夏侯尚書古文同異集爲三卷

138

復令撰齊魯韓詩與毛氏異同

並作周官解故

和帝永元三年以爲左中郎將

八年復爲侍中領騎都尉

內備帷幄兼領祕書近署

甚見信用

云修理舊文殊藝異術靡不悉集者和帝紀云十三年春正月丁丑帝幸東觀覽書林閱篇籍博選術藝

之士以充其官

此皆用侍中說爲之

安帝永初四年詔謁者劉珍及五經博士校定東觀五經諸子傳記百家藝術整齊脫誤是正文字

此安帝之繼述先帝也

沖名侍中者君前臣名也許六(當爲十七)言賈侍中說不言賈逵說者弟子不敢名其師也

139

左傳君子曰茍有可以加於國家者棄其邪可也

沖語本左氏

【原文】

易曰竆神知化德之盛也

【注】

毄辭傳文

【原文】

書曰人之有能有爲使羞其行而國其昌

【注】

鴻範文

羞進也

偁此者上爲殊藝悉集作證

下爲齎獻父書起本

140

【原文】

臣父故大尉南閤祭酒慎

【注】

故猶今言前任也

閤各本譌作閣今正

古書閤之誤閣者多矣

閤爲閨閤小門

閣爲庋閣之處

太尉南閤祭酒謂太尉府掾曹出入南閤者之首領也

百官志太尉掾史屬二十四人黃閤主簿錄省衆事

黃閤即南閤也

沈約宋志三公黃閤者天子當陽,朱門沿開,三公近天子引,嫌故黃其閤陳元爲司空南閤祭酒

141

見經典釋文

言南閤以別於他曹

今說文各本於弟一行署曰漢太尉祭酒許慎記

太尉祭酒四字相聯不通

如淳曰祭祠時尊長以酒沃酹

故吳王濞於宗室中爲祭酒

豈太尉有數人而叔重爲之祭酒乎

其不然可知矣

後漢書儒林傳曰許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也性淳篤少博經籍馬融常推敬之。時人爲之語曰五經

無雙(音舂)許叔重(古平聲)爲郡功曹舉孝廉再遷除洨長卒於家。

初慎以五經傳說臧否不同於是撰爲五經異義又作說文解字十四篇皆傳於世

按史不言其爲大尉南閤祭酒

由郡功曹舉孝廉

142

即應劭漢官儀云世祖詔自今以後審四科辟召及刺史二千石察茂才尤異,孝廉之史,務盡實覈

凡史云故某官者皆謂冣後致仕之一任

沖云故太尉南閤祭酒不云故洨長

然則疑洨長落職又至京師充三府掾。

巳而歸里卒於家不得云終於洨長也

後漢書獨行傳魯平先爲陳留大守後爲博士亦其證

【原文】

本從逵受古學

【注】

古學者古文尚書詩毛氏春秋左氏傳及倉頡古文史籀大篆之學也

逵卒於永元十三年

許於逵受古學

143

故江式論書表云逵即汝南許慎古學之師也

【原文】

葢聖人不妄作皆有依據

【注】

論語曰葢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

【原文】

今五經之道昭炳光明

【注】

蒙上深惟五經之妙博采幽遠逵復修理舊文許從賈受古學言之

許於五經既有五經異義爲今學古學所折衷矣

【原文】

而文字者其本所由生

【注】

144

有文字而後有五經故曰本立而道生

【原文】

自周禮漢律皆當學六書貫通其意

【注】

於經獨言周禮者舉一以晐六藝也

必兼言漢律者知古而不知今不可以爲政

故四科辟召三曰明達法今足以決疑

且尉律之制諷籀書九千字乃得爲史又以八體試之自尉律不課小學不修至說律苛人受錢者妄生繆解六書不講以律誤人

猶以經禍人也

【原文】

恐巧說衺辭使學者疑

145

【注】

藝文志曰後世經傳既巳乖離

博學者又不思多聞闕疑之義而務碎義逃難便辭巧說破壞形體

【原文】

慎博問通人考之於逵

【注】

折衷於逵也

【原文】

作說文解字

【注】

一書之名惟見沖奏中

既曰說文又曰解字者古曰文今曰字言文字以晐古文籀文小篆三體

言說解以全晐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叚借六書

146

每字先說解其義次說解其形次說解其音

說釋也

解判也

後世從省但目爲說文

【原文】

六藝羣書之詁

【注】

周禮言三物者六德六行六藝也

言六藝者禮樂射御書數也

漢人言六藝者司馬遷劉歆班固謂六經也

周之六藝主習其事

漢之六藝主習其文

文與事未有不相兼而習者

147

抑周時以六藝檃栝技能爲六德六行之助

孔子所云志道據德依仁遊藝也

漢時以六藝統攝古聖載籍晐六德六行六藝之大全

漢之有六經實即周之敎民三物也

周人所習之文以禮樂詩書爲急

故左傳曰說禮樂而敦詩書

王制曰春秋敎以禮樂冬夏敎以詩書

而周易其用在卜筮其道冣精微不以敎人

春秋則列國掌於史官亦不以敎人

故韓宣子適魯乃見易象與魯春秋此二者非人所常習明矣

云魯春秋者獨得周公之法與晉史不同也

孔子雅言惟詩書執禮

而七十二子身通六藝

148

謂或通其一二不必一人而兼六藝也

六藝足以攝羣書

必兼言羣書者容有不見六藝而見羣書者也

漢律亦羣書之一也

詁者訓故言也

凡前古所傳曰故言皆訓其意

訓者順其理而說之也

【原文】

而天地鬼神山川艸木鳥獸{虫+虫[左右]}蟲襍物奇怪王制禮儀

【注】

儀依許衹當作義

此亦从俗用儀

【原文】

149

世閒人事莫不畢載凡十五卷

【注】

凡者冣括之詞也

沖云十五卷則此敍別爲一卷明矣

許云十四篇者不數敘言之也

沖云十五卷者兼舉敘也

【原文】

十三萬三千四百四十一字

【注】

不言五百四十部九千三百五十三文重千一百六十三者巳詳於敘矣

十三萬三千四百四十一字葢兼每篇說解及敍言之

敘亦說解也

自敘凡五千三十字

150

以今各篇所載說解字數十二萬二千六百九十九併此爲十二萬七千七百二十九

於二許所謂十三萬三千四百四十一字尚不足五千七百十二字

【原文】

慎前以詔書校書東觀

【注】

校者今之挍字經典衹作校

許以詔書校書東觀不見本傳

葢安帝永初四年詔謁者劉表及五經博士校定東觀五經諸子傳記百家藝術整齊脫誤是正文字

儒林傳則云大后詔劉珍與劉騊駼馬融校定東觀五經諸子云云

與和帝紀同

馬融傳亦云永初四年拜爲校書郎中詣東觀典校秘書

葢此時分司其事者史不盡載許亦其一也

許於和帝永元十二年巳刱造說文

151

歴十一年至永初四年復校書東觀其涉獵者廣

故其書以博而精也

又十有一年而書成

推詳許之行事先後葢其官終於大尉南閤祭酒

故沖署曰故大尉南閤祭酒

凡言故者皆謂方罷之一任

漢詔書皆如此

自祭酒解職而病而遣沖獻說文自是而卒於家

曰今慎巳病遣臣齎詣闕

葢自召陵遣沖也

然則爲洨長必在爲大尉掾之先

而校書東觀其在爲大尉掾後與

玉海曰洛陽宮殿名云東觀在洛陽南宮

152

【原文】

敎小黃門孟生李喜等

【注】

元帝之世史遊爲黃門令

董巴輿服志曰禁門曰黃闥中人主之故曰黃門宦者傳曰永平中中常侍四人小黃門十人

迄乎延平中常侍至有十一人小黃門二十人

敎小黃門事亦受詔爲之

孟生李喜小黃門二人名也

【原文】

以文字未定未奏上

【注】

沖言當其時未奏上者以文字未定也

153

既云文九千三百五十三重千一百六十三解說十三萬三千四百四十一字則文字巳定矣何以云未

定也

古人著書不自謂是時有增刪改竄故未死以前不自謂成

司馬闕其十篇班氏或言當考

皆以任重道遠死而後巳

許雖綱舉目張而文字實緐聞疑偁疑不無待於更正

今有由聲爿聲免聲而無正篆

以及凡可疑者皆因未定而未竟也

逮病且死則自謂不能致力而命子奏上矣

【原文】

今慎巳病遣臣齎詣闕

【注】

齎者持遺也

154

詣送致也

闕者東都之兩觀也

東京賦曰建象魏之兩觀旌六典之舊章

【原文】

慎又學孝經孔氏古文說

【注】

以下至並上述附奏古文孝經說之意

【原文】

古文孝經者孝昭帝時魯國三老所獻

【注】

藝文志曰古文尚書者出孔子壁中

武帝末魯恭王壞孔子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

孔安國悉得其書以古文尚書獻之

155

按志於禮論語孝經下皆不言安國獻壁中文

然則安國所得雖多而所獻者獨尚書一種而巳

淹中所出之禮古經魯國三老所獻之古文孝經

皆卽恭王壁中所得而安國未獻者也。

孝經至昭帝時魯國三老乃獻之

【原文】

建武時

【注】

建武光武帝年號

【原文】

給事中議郎衛宏所校

【注】

云給事中議郎者議郎有不給事中者也

156

百官志議郎六百石

衛宏字敬仲東海人

范史言作毛詩序爲古文尚書作訓旨

而不言其校古文孝經

【原文】

皆口傳官無其說謹撰具一篇並上

【注】

撰亦具也

丌部曰巺具也

古不从手此从手者隨俗也

藝文志孝經古文二十二章與孝經十八章異

劉向曰庶人章分爲二曾子敢問章分爲三又多一章凡二十二章班固曰孝經經文諸家皆同

157

惟孔氏壁中古文爲異

父母生之續莫大焉

故親生之膝下諸君說不安處

古文字讀皆異

桓譚新論云古孝經千八百七十一字今異者四百餘字按衛宏校而爲之說未著書

僅口傳故外閒有其說

官徒三老所獻而無其說也

許學其說於宏沖傳其說於父乃撰而上之

如公羊春秋自子夏至漢景時胡毋子都乃箸竹帛

而近世有僞造孔安國孝經注者吁可怪也

惜沖之說不傳耳

許受古學於賈侍中

158

他經古學皆得諸侍中

孝經學獨得諸衛宏故必分別言之

亦使孝經故文說官有其書以扶微學

【原文】

臣沖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辠死辠{旨+首[左右]}首再拜以聞皇帝陛下【注】

起末皆云稽首再拜

而末稽首之上云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東漢人文字多如此

見於今者若蔡邕戍邊上章

蔡質所記立宋皇后儀皆見漢書注

漢百石卒史碑見隸釋與此而四

周禮九{扌+(屮+艸+夲[上下])}一曰稽首吉拜也頭至地也

二曰頓首凶拜即稽顙也頭叩地也

159

三曰空首吉凶皆有之即拜手也頭至手也

稽首頓首吉凶不相兼

是以周制惟喪稽顙

惟大變用頓首

如左傳穆嬴申包胥之頓首即稽顙也

獨斷曰漢承秦法羣臣上書皆言昧死言

王莽盜位慕古法去昧死曰稽首

光武因而不改

意非不善也

而仍兼言頓首死罪爲請罪之辭

遂使一簡一行之閒吉凶二拜並出

殊爲非禮

說詳釋拜

160

【原文】

建光元年九月己亥朔二十日戊午上

【注】

建光元年安帝即位之十五年

歲在辛酉

自和帝永元十二年歲在庚子至此凡廿二年【原文】

召上書者汝南許沖詣左掖門外會

【注】

宋本無外字

凡言掖門者謂正門之旁門

手部曰掖者一曰臂下也

其字古作亦,今作掖

161

門之在旁如臂與脅之有閒也

云左掖門者謂北宮東面掖門

對下朱雀掖門爲南面掖門言也

會者謂上書者多皆會於此也

【原文】

令井齎所上書

【注】

所上書謂說文解字十五卷

孝經孔氏古文說一篇

並齎上之也

九月二十日沖所言先達於上

即命至左掖門進所上二種

【原文】

162

十月十九日中黃門饒喜

【注】

百官志中黃門{宀+儿}从仆射一人六百石

中黃門比百石

【原文】

以詔書賜召陵公乘許沖布四十匹即日受詔朱雀掖門【注】

百官志曰北宮朱爵司馬主南掖門

古今注曰永平二年十一月初作北宮朱爵南司馬門

【原文】

敕勿謝

1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