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广府祠堂善世堂建筑风格探析及仪门修复设计

2020-06-01 来源:汇智旅游网


广府祠堂善世堂建筑风格探析及仪门修复设计

摘要:文章对广州市番禺区祠堂善世堂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建筑所具明朝时代特征和广府地域性特征进行剖析,并对该祠的文物价值进行了客观评价。

关键词:广府祠堂;建筑风格;修缮设计

善世堂(陈氏宗词),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石一村德兴大街14号。是一座典型的广府祠堂建筑。该祠始建于明代,清代进行重建,但其平面布局、建筑风格、结构形式、装饰构件均保留了浓郁的明代建筑风格。历代维修为祠堂增添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相当部分是广府建筑的突出特征,本文对善世堂这一个案进行时代性和地域性特征的剖析,以期对珠三角洲祠堂建筑研究的深入化、具体化与多样化。

一、祠堂概况

善世堂(陈氏宗祠)位于番禺区石楼镇石一村德兴大街14号。该祠为奉祀石楼陈氏六世祖陈道明之宗祠,堂名为“善世堂”,俗称大祠堂。该祠与沙湾留耕堂、邬氏大宗祠和大石墩叙堂(已毁)并称为“番禺四大古祠”。

古祠坐北向南,初建于明正德间(1505—1521年),重建于大清康熙癸亥二十二年(1683年),蕆事于雍正癸卯元年(1723年),历41年竣工。主体建筑由头门、仪门、月台、大堂、后寝和衬祠组成,进深95.25m,面宽18.31m。另东、西鼓楼、青云巷并西衬祠七座,绘有祠图(见图1)。现占地面积2112 m2,建筑面积1932 m2(不包括门前大广场、池塘、青云巷和衬祠)。一进、二进、三进山墙为清水青砖墙,其中第三进后墙蚝壳墙。辘筒瓦屋面,排山沟滴人字垂脊,灰塑船形脊。

图1 清代善世堂

该祠采用青砖墙体和蚝壳墙体承重,石材选用当地产咸水石砌筑。梁架采用斗拱、驼峰抬梁构架,建筑宏伟壮观,画栋雕梁,各部位的木雕、石雕、砖雕、灰塑图案造工精细,各种人物、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栩栩如生。正门上匾额刻“善世堂”,匾额的下枋刻有“八仙贺寿图”,上枋刻有97个不同字形的“寿”字。仪门明间上横匾刻“六传光范”,后刻“星聚一庭”。仪门次间两侧衬墙有砖砌拱形门口,上横匾刻字,东为“入孝”,西为“出弟”。横匾上用砖雕砌成的如意斗拱,承托着衬墙瓦面,上塑博古式瓦脊和山水画。二进正中悬挂“善世堂”贴金木牌匾。该匾在乾隆年间重修时,按原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所题书真迹复刻。该祠建国初已属县级文物,于2002年7月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4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图2 善世堂

二、祠堂风格特点

1.平面布局

建筑平面采用广府传统的三间两廊式布局,现存主体建筑由头门、仪门、月台、大堂、后寝组成,仪门和月台前侧均有开阔的庭院。祠堂的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是对外封闭,对内开敞,采用严谨的中轴对称布局,以蕴涵珠江三角洲地区自明代以来倡导的伦理和礼制秩序。同时,结合天井组织院落和建筑,前有广场、池塘,整个空间秩序井然有序。

2.柱式

(1)檐柱为八角咸水石柱,金柱为坤甸木柱。

(2)木柱为直柱,长细比在11-12:1之间,较粗壮。

3.柱础

(1)咸水石覆盆柱础,四方基,边上雕刻图案。

(2)石柱础高450mm左右,上设木柱踬,广府式柱踬的造型与《营造法式》所规定的行制差异较大。高柱础的使用和柱踬的保留皆因岭南为湿热气候,柱子防潮放蛀很重要。

4.构架

梁架为抬梁式结构,采用剔地雕花草、鸟兽柁墩抬梁斗拱支檩,圆雕鳌鱼水束固定檩条,梁下设剔地雕雀替,剔地雕花草柁墩攀间斗拱。柁墩形态丰满,剔地双面雕刻,做工精细。梁底雕有精美图案,梁架撞肩做卷杀,梁头透雕卷草纹。前后檐采用插拱出挑,头门前檐柁墩如意斗拱支撑屋面。

头门、中堂举折为1:3.3,后寝举折为1:3.7,头门、中堂举折较《营造法式》规定的1:3小的多。适应广州的台风天气,屋面平缓有利于抗风。

5.斗拱

头门前檐和仪门都采用如意斗拱承托上部檩条。每朵斗拱除了正向出拱外,还于45度方向出跳斜拱,多朵斜拱组成有序的网状整体铺作,在广府祠堂建筑中多用于檐口或者牌楼。其它位置檐口采用插拱形式,横向木坊上面设攀间斗拱,支撑上部檩条。水束与攀间斗拱连接,水束采用龙的造型,样式多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祠堂斗的样式与《营造

法式》中斗的样式不同,为八角花瓣形斗。

6.梁样式

使用月梁,梁式浑圆饱满,梁底向上拱起,雕刻花饰,梁肩做卷杀,梁下设雀替。木梁高宽比约为5:4。

7.雕刻

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砖雕是善世堂艺术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在善世堂处处可见内容题材丰富、造型精美的雕刻作品,如梁架、塾台、栏杆、墀头、封檐板等部位,均有雕刻。在内容题材上运用了大量的传统民间装饰题材,其种类大致可分为花卉草木、动物纹理、风景题材、人物神仙、博古杂宝、文字纹样等。

图3 祠堂木雕刻

图4祠堂石雕刻

8.墙体

墙体下部墙裙为咸水石条石,上部青砖墙体,后寝后墙还使用了蚝壳墙体。墙体厚550mm,相对一般祠堂、民居,墙体相对较厚,采用空斗墙砌筑样式,与同厚度的普通实心墙相比,可节约砖材、砂浆和劳动力,同时由于墙内形成空气隔层,提高了隔热和保温性能。为岭南传统建筑典型的墙体砌筑做法。

9.屋面

屋顶为硬山顶,传统斜屋面形式。辘筒瓦裹灰屋面,瓦面由互相平行的瓦笼和瓦坑组成,这种垂直檐口的排列有利于排雨水,也有一定的遮阳作用。次间檐口和正脊缓缓升起。

瓦面的辘筒是广府的特色,“辘筒”即是名词也是动词,前者指瓦筒形状像半边圆辘,后者指铺瓦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工人在盖好的瓦筒表面用长条灰板把草筋灰反复边转边托形成笼,这种工艺是防风和防雨的有效措施。

瓦片下边铺桷板,桷板既承瓦的椽板,在北方叫椽子,是圆型构件,飞椽则用方形的,以便固定。在长江流域一带,屋顶不覆泥背,较为轻薄重量小,不用圆形断面的椽子,而用扁形木材,广东称桷板。建筑桷板宽100mm,厚30mm,间距240mm。

正脊采用龙船脊,青砖砌筑,面层草筋灰批荡,做灰塑图案。脊的两侧向上翘起,脊尾收分,整个形态呈一龙舟状。后寝正脊表面灰塑双龙戏珠图案,工艺精美。

10.地面

建筑室内地面多采用370*370*40mm白泥大阶砖铺地,室外地面为花岗岩铺地。大阶砖,作为广东地方建筑的特色铺地材料,其特点是细密坚实,吸水率低,不易返潮,常用于室内铺地。花岗岩,质地坚硬,耐磨,不容易风化,多用于室外地面。

三、祠堂的价值

善世堂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祠堂的建筑格局、建筑构架基本保持完整,明代祠堂建筑形制特征明显,保留了丰富的历史讯息和基本的历史风貌,在岭南祠堂建筑体系中是现存年代较早和较重要的建筑之一,反映了此类建筑的建筑制度与发展历程。为研究当时

政治、经济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善世堂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建筑空间格局、建筑材料使用上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方特征。梁架及各装饰工艺做工精细、构图丰满匀称。建筑雕刻保存较好,精湛的雕刻技术,雕刻题材丰富多样,对研究古代雕刻工艺具有重要的价值。

祠堂本身所具有的特征蕴涵深厚的文化价值。宗祠是宗族文化的物质承载体,是团结和凝聚家族力量强而有效的纽带,是该家族普遍文化心理的直接表现。其一,善世堂是陈氏家族公共活动空间,既承担议事功能,又为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的举办场所,故宗祠是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

四、仪门的修复设计

仪门位于头门的后侧,祠堂仪门在1971年被台风刮毁,祠内遗存石柱、抱鼓石、额枋等部分构件。经现场勘查,残留构件除抱鼓石完整外,其余基本断裂,不适合继续使用。同时业主提供的原有仪门照片,为本次复原设计提供了依据。

仪门原为砖、石、木结构,仪门明间上横匾刻“六传光范”,后刻“星聚一庭”。采用驼峰、如意斗拱支撑屋面,灰塑龙舟正脊,灰塑卷草脊饰。仪门次间两侧衬墙有砖砌拱门,拱券门横匾刻有“入孝”、“出第”。横匾上用砖雕砌成的如意斗拱,承托着衬墙的瓦面,上塑博古正脊。

仪门形制与番禺周边的仪门形制有所区别,陈氏宗词仪门结构采用石柱支撑石梁,上部结构采用驼峰斗拱支撑屋面,由于上部结构主要由驼峰、斗拱受力,受风荷载的作用下,大大减少了仪门的结构稳定性。番禺沙湾何氏宗祠和沥滘卫氏大宗祠的上部结构上采

用石柱、驼峰斗拱共同受力支撑屋面,使结构连为一体,在结构上增加了稳定性。

为了增加结构的稳定性,本次复原设计在不改变仪门形制和外观的情况下,在驼峰、斗拱位置内部竖向增加钢筋,在石柱顶端和木梁下增加钢管和槽钢,使仪门在结构上起到加固作用,更具有稳定性。既保持了文物建筑的行制,又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

根据现存石柱、梁的平面位置和高度,同时参照老照片,上部驼峰的数量,如意斗拱的层数,脊屋面的样式,进行复原设计。驼峰和如意斗拱的样式参照头门如意斗拱的样式做法,为本次复原设计提供了充足的依据。

图5 仪门老照片 图6 修复前仪门照片 图7 复原后仪门照片

结语

综上所述,广府善世堂建筑特点鲜明,保留了明代建筑风格特点。历史悠久,保存良好,艺术丰富,结构多样,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随着当地经济建设的推进,祠堂作为历史记忆的载体,更应得到应有的研究、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

参考文献:

[1]曹洋,张燕.基于建筑伦理的建筑设计价值观教育探析[J].城市住宅,2018,25(06):65-69.

[2]孙贺.解构主义对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风格影响[J].城市住宅,2019,26(03):144-145.

作者简介

姓名:范彬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7年8月15日

籍贯: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马兰屯镇彭楼村538号

学历:大专

研究方向:古建筑保护维修设计

职称:本次评中级职称

工作单位:广州匠舍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邮编:51065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