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文庙】衢州孔庙:宗子南迁,高风让爵(上)

2020-05-10 来源:汇智旅游网


【文庙】衢州孔庙:宗子南迁,高风让爵(上)

宋靖康二年四月,金兵攻陷汴梁,而后掳走了徽、钦两位皇帝,至此北宋灭亡。当年的四月,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赵构,在应天府登基称帝,他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宋高宗。赵构登基后,改年号为建炎,这是南宋的第一个年号。之后金兵继续侵扰,因此在建炎二年的秋天,宋高宗把行宫转移到了扬州,而后他下令让当年在北宋任职的官吏,带上各种法器前往扬州参加冬至郊祀,而孔子的第48世子孙孔端友也奉诏前去侍祀。

门牌号

孔端友为孔子正统的传人,所以他被封为“衍圣公”。建炎二年十月,孔端友在从父孔传的陪同下率领宗室成员孔端朝、孔端问、孔端己、孔端位、孔端植、孔端隐、端思等十余位前往扬州。在离开孔府之前,孔端友命自己的弟弟孔端操等一些族人留守在曲阜。这一行人在当年的十一月抵达扬州,而后参加了冬至郊祀。

宋建炎三年春,金兵继续南侵,他们渡过了黄河,而后准备攻打扬州,宋高宗只好继续向南撤退,而孔端友和孔传等孔家族人,也只能跟着宋朝的皇室一路向南。这个过程十分的艰辛。在前往扬州时,孔端友带着当年子贡制作的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所以他们在跟着皇室向南撤退之时,无论多么艰辛,孔端友都努力保护这两尊圣像。对于这件事,清冯世科在《鲁阜山神祠记》中有载:“城南柯阳首庙,垣宇倾圮,有残碑卧丛棘中,字迹漫漶不能卒读,就其存者缀之,略云:衍圣公端友负楷木圣像,扈跸来南,夜泊镇江,奉像舟覆,风浪中,有三神人拥像,逆流而上,得于江滨。公焚香祷谢,烟篆‘鲁阜山神’四字。公后赐家于衢,因建祠世祀焉。”

第一进院落

按照民间传说,他们在北撤的过程中被金兵追上,于是他们驾船逃奔,而此时刮起了狂风,在这危险时刻,有三位神人托住了船,后来他们看到天上有“鲁阜山神”四个大字,由此得知这是曲阜的山神来护卫圣像。

这个故事在衢州地区流传甚广,故当地建造了不少鲁阜山神庙,该庙又被称为三圣庙。直到明、清时期,衢州地区还有许多山神庙,民国版《衢县志》在《建置志》中专有一节记载鲁阜山神祠,该节中写道:“三圣之祀遍于衢地,三家之村、三叉之路及于园圃之间,几乎无处无之。”

五支祠

为什么楷木像会受到鲁阜山神的保护,这当然是因为该像出自子贡之手。对于此像的形状,许凌云等编制的《儒家图制》中收有这两尊像的照片,然而照片没有标明尺寸,同时也没有参照物,完全不知其原物之大小。同时,《儒家图制》的图注上又称“据传为颜回所刻孔子与夫人亓官氏像”,而对于该像的高度,《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志》中描绘说:“楷木雕像相传为孔子学生端木子贡手镌,表面呈褐色,孔子雕像高38厘米,亓官夫人雕像高41厘米。孔子阔额,身着大袖长袍,手捧朝笏,神态威严;亓官夫人长裙垂地,雍容大方。原供奉在曲阜孔府中。”

湿滑的地面

无论子贡还是颜回所刻,到如今都有了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这真可谓稀世珍宝。民国年间,郁达夫曾目睹过原物,他在《烂柯纪梦》中说:“孔庙和楷木孔子像最为一般人所知道,数千年来的国宝,实在是不容易见到的稀世奇珍。”郁达夫如何看到这件稀世珍宝呢?他在文中介绍说:“陪我们去孔庙的是三衢医院的院长孔熊瑞先生,系孔子第七十三代裔孙。楷木像藏在孔庙西首的一间楼上;像高各尺余,孔子是朝服执圭的一个坐像,亓官夫人的也是一样的一个,但手中无圭。两像颜色苍黑,刻划遒劲,决不是近代人的刀势。据孔先生告诉我们的话,则这两像素来就说是出于端木子贡之手刻,宋南渡时由衍圣公孔端友抱负来衢,供在家庙的思鲁阁上;即以来衢州后的年限来说,也已经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了。”

第二进院落

郁达夫果然是文学家,他不只文笔好,还对事物有细腻的观察,比如孔子像的特点以及修补痕迹,他在文中都有详细描绘:“孔子像的面貌,同一般的画像并不相同,两眼及鼻子很大,颧骨不十分高,须分三挂,下垂及拱起的手际,耳朵也比平常人大一点儿。孔子的一个圭,一挂须,及一只耳朵,已经损坏了,现在的系后人补刻嵌入的。”

正路

我从照片上看不出修补的痕迹,同时在灯光的照耀下,我也看不出这两尊木雕会有那么长的历史,但见过实物的人当然会有具体的感受,《家庙志》中说:“今观两像木理坚结几化石质,而雕刻又极古朴、浑穆,虽不敢必其出于子贡,要为汉以前人之制作则无可疑。木质而能流存至今,世间更无其偶,况属圣容,尤堪称重。”

对于楷木像此后的流转过程,《家庙志》中又有如下简介:“时至民国28年(1939)日寇侵入,国民政府为保护圣像,命孔氏南宗七十四世孙、奉祀官孔繁豪护送圣像从衢州到龙泉、云和、庆元等地。直至民国35年(1946)8月27日奉迎回归家庙。1952年7月12日,楷木像从衢县中心文化馆调入省文管会。1959年9月27日,楷木像由浙江省文管会借予山东省曲阜县文管会用于复制,借期半年,后因故未还。2000年5月,根据衢州市文物局的要求,浙江省文物局经充分调查取证后,正式行文山东省文化厅,要求归还楷木像。”

大成殿门上的匾额

看来这对木雕珍宝能够留传到今天,我们真的感谢孔端友,如果不是他艰苦卓绝的保护,说不定这一对像早已被河水冲到不知哪里去了。

建炎二月二十三日,宋高宗到达杭州,孔传和孔端友也与家族成员跟着皇室来到了这里。一个月后,杭州发生了兵变。对于此事,《元史》中载:

扈从统制苗傅忿王渊骤得君,刘正彦怨招降剧盗而赏薄。帝在扬州,阉臣用事恣横,诸将多疾之。癸未,傅、正彦等叛,勒兵向阙,杀王渊及内侍康履以下百余人。帝登楼,以傅为庆远军承宣使、御营使司都统制,正彦渭州观察使、副都统制。傅等迫帝逊位于皇子魏国公,请隆祜太后垂帘同听政。是夕,帝移御显宁寺。甲申,尊帝为睿圣仁孝皇帝,以显宁寺为睿圣宫,大赦。

祭器

两个月后,在太后等重臣的支持下,兵变被平定,高宗复位。当年七月,杭州升为临安府。然而金兵继续南侵,高宗只能继续南逃,而后他到达了绍兴、宁波,之后他乘船前往台州和温州,金兵派船追赶,而后赶上风暴,故而这些金兵返回。当年十二月,原本在杭州的孔氏家族,乘船几经曲折,最终到达了衢州。

南渡

建炎四年四月,金兵北撤,宋高宗返回越州,到绍兴八年,正式定都于临安,而后孔端友率领一些族人前往临安朝拜,之后他们给高宗上书,要求在南方赐地,以便让孔氏成员安顿下来。高宗感念孔氏成员在危急时刻“扈驾南渡”,于是就下令赐家衢州。至此,孔子嫡传就在衢州安顿了下来。然而占领中国北方的金朝,则把孔端友的弟弟孔端操,视之为孔门正传,金熙宗封孔端操的儿子孔璠为“衍圣公”。自此之后,孔子的正传形成了两个系统,因为天下同时有两位宗子,两位“衍圣公”。

雨中芭蕉

孔端友这一支在衢州定居之后,他们得到了南宋皇朝的重视,孔家子弟在很多地方任职。孔端友去世后,他的儿子孔玠继承了“衍圣公”的封号。孔玠袭封衍圣公的时间为宋绍兴二年,对此事,宋高宗颇为重视,他在诏书中说:“夫子中介于尧舜,泽及万世,靡有所穷。钦崇硕报,邦有彝典。肆予命尔绍于世封,惟钦惟毖,则无坠命。”(《阙里文献考·世系》)

孔端友像

孔端友在北宋崇宁三年袭封衍圣公,在他之后的衍圣公则为孔玠、孔搢、孔文远、孔万春、孔洙,他们与孔端友一起被称之为孔氏南宗“六代公爵”。

当时孔玠年仅9岁,所以家中之事都是由他母亲跟孔传来主持,而后孔传征得了宗室成员的同意,他上书朝廷,请求在衢州再建一座家庙。宋绍兴六年,皇帝下诏以衢州府学为孔门家庙,同时又赏赐了一些田地作为奉祀之本,而这些田地所得也免除税赋。自此之后,孔门的繁衍就是以衢州为中心,渐渐在江南很多省分都有了支脉。

孔端友简介

这位孔玠就是孔子的第49世孙,其实他不是孔端友的亲生儿子,孔玠原本为端友之弟端操的儿子,他是过继给端友为子者。而孔端操那一支也被金人认定为孔门的嫡传。如此说来,这两支原本为同一系统,因此衢州孔庙被称之为“南孔庙”,它跟各地所建孔庙不同,因为衢州孔庙也是孔门的正宗。

忽必烈登基后,仍然尊奉儒宗,于是下诏要确定孔子的正传,对于此事,清毕沅在《续资治通鉴》中载:

孔子后,自宋南渡初,其四十八代孙端友子玠寓衢州。帝既灭宋,疑所立,或言孔氏子孙寓衢者,乃其宗子。洙赴阙,逊于居曲阜者,帝曰:“宁违荣而不违亲,真圣人后也。”遂有是命。就给禄与护持林庙。

让爵

元至元十九年,世祖忽必烈让朝臣们商议,衢州和曲阜哪一支才是孔门的正传?众大臣根据历史衍变的情况,都认为衢州的这一支才是嫡传,于是忽必烈就下诏让“南衍圣公”孔洙来京朝见,忽必烈命孔洙返回曲阜主持奉祀。

孔洙让爵场景

孔洙认为,他奉诏返回曲阜,就跟他前几世的亲人就此分离了,更何况孔氏家族已经在衢州,甚至江南地区发展成了很大的一族,孔洙不愿意与这些亲人分离,于是他就向忽必烈提出自己让爵于曲阜的宗弟孔治。他的这个决定受到了忽必烈的赞赏,并把“衍圣公”之名封给孔治。从此之后,孔门衢州南宗失去了“衍圣公”的封号,而曲阜反而成为了“衍圣公”代代递传的正统。孔洙让爵之后,孔氏南宗失去了世袭封爵的时间竟然达224年之久。

六代公爵祠

孔洙让爵对南宗孔氏影响甚大,他们不只是失去了荣誉封号,在经济方面也很快衰落了下来。此后孔氏南宗又传了几代,到明弘治末年,衢州知府沈杰根据让爵之事上书皇帝,请求恢复南孔的爵位。正德元年,皇帝下诏,孔子第五十九世宗子孔彦绳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秩正八品,享受衍圣公次子待遇。由此而使得南宗又获得袭封。

泗淛同源

中西结合的风格

清代沿袭了翰林院五经博士的封爵,但要求进行相应的考试,以此来保证五经博士名符其实。

油画

进入民国,废翰林院五经博士,改称为南宗奉祀官,孔庆仪首任此职。民国十三年,他的儿子孔繁豪继任。民国二十四年,南京政府下令废爵,将孔氏南宗奉祀官改称为“大成至圣先师南宗奉祀官”。民国三十六年,孔子第七十五世孙孔祥楷继任此职。此后就再没有了相应的职位。

大成殿前的石阶

满眼皆绿

孔端友及其族人定居衢州后,他们考虑到祭祀问题,于是在绍兴六年暂借衢州州学大成殿,在内设立孔氏南宗家庙。这种暂借竟然延续了一百多年,到南宋宝祐元年,衢州孔

氏感觉长期借用大成殿有诸多的不方便,于是他们向当地管理者提出单独建立家庙。当时的衢州知府孙子秀上奏朝廷,经朝廷批准,并拨款36万缗,衢州孔氏在城东菱湖芙蓉堤东侧找到了一处佛寺遗址,他们在此址之上建起一座家庙,该庙被称为菱湖家庙。此次建庙是由孔子第五十世孙孔元龙负责,该庙建设工期历时一年,在宝祐二年春完工。

雨中的参观者

关于此庙的规制,《家庙志》中描绘道:“菱湖家庙规制略似曲阜,除庙门外,内有庙祠亭堂8座,中为玄圣殿,即大成殿,塑有孔子像,是祭祀孔子的场地;西为齐国公、鲁国太夫人祠,塑有孔子父母像,分别祭祀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及母亲颜氏;玄圣殿后为郓国夫人殿,即寝殿,塑有亓官夫人像,奉祀孔子夫人亓官氏;玄圣殿前东侧为沂水侯祠,塑孔子儿子孔鲤像,西侧为泗水侯祠,塑有孔子孙孔伋像,分别奉祀孔子之子孔鲤和孙孔伋;东西两庑还‘别为室,以祠袭封之得祠者’,成为后世设置六代公爵祠、袭封祠的导源。寝殿之后为思鲁阁。”

菱湖家庙全部建筑共有225楹,并且用红色的院墙环绕,可见当年建造得颇为壮观。宋景炎元年四月,兰溪人章焴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衢州城,菱湖家庙被毁,该庙从建成到被毁,仅存在22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