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研究
作者:邱晓辉
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7年第34期
摘 要:最近几年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人才培养,通过一些调查发现我国的体育事业人才培养和社会的需求存在大量的问题。本文主要是针对人才的培养进行阐述,同时给出一些创新的培养模式,希望对我国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方面有一定的意义和帮助,从而提高我国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高效性。 关键词:社会需求 体育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2(a)-0238-02 随着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都相对提高,因此有效的提供体育产业人才社会需求是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各大体育高校应该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有效的控制毕业生的质量和数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改善我国目前的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平衡。目前很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有问题的,教育部也在一些会议上明确提出必须要深化就业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变革,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竞争力。因此在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方面也要遵循这种原则,通过积极的改革体育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解决社会对体育产业的需求。
1 我国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现状分析
21世纪我国的体育产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同时也确定了一些体育产业毕业生的人才流向,这种流向是动态的,随着一些专业的调整和社会的需求调整都在不断的改变,因此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不能盲目,一定要对社会的需求进行研究,然后制定一些培养模式。这样才有利于体育产业的人才培养。目前我国的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对落后。在2008年教育部提出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这种社会需求包括技能、理论等。根据一些调查显示我国很多高校的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包括健身指导型、经营管理型、组织管理型、教学科研型等。这些类型的培养目标的制定主要是根据社会体育产业的发展而制定的,同时对这些种类的专业还进行了细分。其中细分的方向大概有16个,这些细分的专业方向都是根据社会的需求所设置的,同时学校制定这些培养方向也为社会的人才需求提供了一些参考价值。 2 社会对社会体育人才需求状况分析
我国体育指导员职业在2001年开始写入我国的劳动法,这对于体育从业人员来讲是一个很大的变革,说明以往一些业余的或者兼职的体育工作者开始转正,目前我国的体育从业人员达到40万,体育指导员占20万左右。国家体育总局也制定了相关的措施来保障我国的体育产业稳定发展。如果根据我国人口数量来分配体育指导员,那么2~5名体育指导员每千人,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以看出这个数量是庞大的,会使得我国的体育指导员达到70万,这个社会需求也是非常庞大的,以此预计,到21世纪中叶我国平均每40~50人都会有一名体育指导员,到时候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将剧增,这也展示了体育产业的前景是十分光明的,因此培养体育产业的人才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也是我国社会体育产业人才储备的重要目标之一。
综上所述,国外体育产业强劲的就业效应及我国体育产业良好的发展势头启示我们,体育经营开发类人才的培养应是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标准之一,以尽快适应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3 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3.1 定位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还在不断的改革中,改革的期间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人才的培养模式,大多数的高校没有科学的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很多高校还是采取一种生产线式的教学方式进行人才培养,这样就不会培养出一些突出的人才,因此现在教学改革必须贴近社会,按照社会的需求进行定制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求的人才。这种形式下社会体育产业的人才培养也要按照社会的需求进行培养,不断地深化改革,科学的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人才。 3.2 进行多层次课程体系设置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是不完全的学分制,也就是说学生必须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以后才能拿到学分,这种模式比较死板,限制了学生的发挥,而且使得学生在目前很激烈的就业竞争下处于下风,为了能够让学生学到符合社会需求的知识,在这方面学校要制定一些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多层次的教学,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3.3 调整课程设置内容和时间安排
体育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相对严格的,很多学校的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根本无法满足目前体育教学,因此要注重课程的设置和时间的安排。专业定位及社会需求导向决定了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十分重视与企业、社会紧密联系的学生专业实习与生产实践,建立与企业、社会紧密联系的专业实习基地,实现开门办学,这是课程设置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过访谈部分即将毕业的学生,他们普遍反映出“大一太闲、大二茫然、大三专业课重得应付不下来、大四忙找工作和考研”的现象,为此,笔者提出了一年半的平台式教育、一年半的专业课学习、一年的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职业规划教育和实践教学分散安排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避免出现闲、茫、懒散的状态。 3.4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和严谨治学的精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专业热情,利用各种方式来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体育专业的热情,同时还要不断的加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帮助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自觉的去刻苦学习。 3.5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不断地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不断的增加学生进入社会的信心和决心,因此学校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一门课或者几门课的评价来激励学生不断地进取,比如:对一些考证或者技能鉴定通过的学生给予一些学分的奖励,这样就激励学生去学习课外的一些知识,使得学生增加更多的知识。 4 结语
随着我国的体育产业不断的升级以及体育事业的发展,使得我国体育行业的人才需求不断的加大,因此高校的体育产业的人才培养必须要满足社会的需求,致力于培养一些健身指导、体育经营等一系列的开发型人才,这样才能不断的满足市场的需求。目前我国各大体育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乐观,这主要取决于学校的培养模式,没有进行市场调研而盲目的进行人才培养是错误的、不当的。因此目前的工作要加大一些特色人才的培养,不断地加强管理,制定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才能跟上目前体育产业发展的潮流。 参考文献
[1] 赵静.四川体育产业与公共服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8):37-38.
[2] 许睿博.黑龙江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适应性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5.
[3] 郭彬.关于我国体育职业院校体育产业基层人才培养趋势的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七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4:4.
[4] 魏倩.山东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休闲体育类课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5] 范敏.“十二五”期间我国高职体育院校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6] 苏政.广西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